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晏敦复宋 1075 — 1145
题梵隐院方丈 宋 · 晏敦复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桠槛攲檐一古,几番有意唤春回。
开花自许清香入,布叶不容炎暑来。
日射冷光侵几案,风摇翠影锁莓苔。
游蜂野蝶休相顾,木性从来不染埃(元冯福京大德昌国州图志》卷七)
其一 宋 · 晏敦复
何用粉墙高百尺,任教墙外俗人看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六引《古今诗话》)
按: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六
其二
春风任花落,流水放杯行(同上书前集卷一三引《诗史》)
失告敕等人召保官事奏建炎五年五月四日 宋 · 晏敦复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三八、《宋会要辑稿》职官八之二○(第三册第二五六七页)、《宋会要辑稿补编》第五二六页
建炎四年六月十四日以前去失告敕等人,合召保官二员。
欲乞自今后有合审实之人,若全无干照,欲于保官两员内,召见任监察御史以上官一员委保陈乞,审实放行。
追封曾祖母张氏奏绍兴二年四月 宋 · 晏敦复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三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三
逮事曾祖母张氏,乞纳左承议郎一官,为张氏追封。
乞罢召试奏绍兴二年五月十二日 宋 · 晏敦复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三八、《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一之二○(第五册第四七三三页)
去场屋逾二十年,加以年齿寖衰,旧学荒废,乞罢召试。
乞遇灾而惧侧身修行奏绍兴五年正月 宋 · 晏敦复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三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四
比者陛下亲总六师,遂讫却敌之功,则天意固助顺矣。
乃今岁正月朔,日有食之。
汉策宣帝有言曰:「今日蚀于三始,诚可畏惧。
小民正月朔日,尚恐毁监器物,何况于日亏乎」?
是则正旦之食,灾异尤甚。
然以今日之事言之,臣知天之仁爱人君,欲扶持而安全之也。
天意若曰敌兵远遁,行朝粗安,正宜儆戒之时。
陛下遇灾而惧,侧身修行,固无所不知矣。
臣愿益加圣心,日慎一日,虽休勿休,凡可以仰答天戒,俯慰民情者,必力行之。
违于天、咈于民者,必力去之。
期于保固洪图,绍隆丕绪,以为万世无疆之福。
刘光世绍兴五年正月 宋 · 晏敦复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三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四、《宋史》卷三八一《晏敦复传》
淮西累经兵火,正要安集存抚。
稍有骚扰,则百姓不得奠居,依前不得成藩篱矣。
光世为一路大帅,未闻为朝廷措置毫发利便事,先乞换易私土,似为未便。
淮西州县,皆光世所部,摽拨田土,光世必遣人拣择,州县必惟命是从,岂复更问是空閒不是空閒也。
光世先在淮东置田之时,其所遣干当使臣等,惟择利便膏腴者取之,致民间多失旧业,此众所共知,不审光世知与不知也。
今又欲易淮西田,则其所遣干当之人,及州县之吏,夤缘为奸,岂止取民三百顷而已耶?
使两路疮痍之民,皆重罹残害,岂不失人心乎?
光世以为私田,即不复招诱人民归业也。
且敌兵方退,遽有此请,岂非谓朝廷不敢不从耶?
恐非光世自为之,必其属官有误光世者。
岳飞以其属官辄以私事干请于朝,旋请加罪,中外翕然称美,谓有古贤将之风。
光世平日自处必不在岳飞下,望以臣所言示光世,且令为朝廷经理淮南,收抚百姓,以为定都建康之计。
中兴有期,何患富贵之不足,私计之未便耶?
今所降指挥,于朝廷之纪纲,大将之举措,皆为未得,恐非所以爱光世也。
和议不可轻许奏绍兴五年二月 宋 · 晏敦复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三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三、《中兴两朝圣政》卷二四、《宋史》卷三八一《晏敦复传》
自古夷狄为中国患,世皆有之,然未有若今日之甚者。
自古夷狄与中国通和,亦世皆有之,然未有非中国强盛,力足以制之,而自肯与中国和好者也。
大金两次遣使,直许讲和,非畏我而然也。
且币重而言甘,乌知非诱我也,此不可不疑也。
陛下以梓宫未还,母后在远,陵寝宫阙久稽汎埽,兄弟宗族未得会聚,南北军民不得休息,意欲屈己就和,此诚圣人之用心也。
然所谓屈己者,当思有益于事,则小屈可为也。
傥于大事非徒无益,又且因而别致祸患,则可不深思熟虑之乎?
一事既屈,则又以他事来屈我矣。
小事既屈,则必有大事来屈我矣。
且以目前可见者言之,今所遣使,以诏谕为名,傥欲陛下易服而拜受,还可从乎?
又欲与陛下分庭而抗礼,还可从乎?
设或如此等事,从其一二,则与彼上下之分已大定矣。
自此之后,可以号令我矣。
彼或又行诏令,授陛下一两镇节钺,封陛下一王号,还可从乎?
又或下令将本朝大臣诸将,尽行封拜,还可从乎?
又或下令用彼年号正朔,还可从乎?
又或下令尽遣西北人归乡里,还可从乎?
姑略举此数事,则过此以往,可推而知之。
傥谓今日许和,出彼诚意,或别有道理,今日小屈之后,更无他事可虑,则臣所不能知。
万一有如臣所言,则自今以往,一事有不顺从者,彼便可以违命之罪加我矣。
尚何梓宫可保必得乎?
皇族可保必还乎?
地界可保必守乎?
如此则休息之期,当益远矣。
且我之所急者,梓宫也,宗族也,而敌独先以地界来议,则事之可疑者亦多矣。
何则?
以河为界,敌亦谓我未必能守,一也;
使我舍江淮之险而趋平地,二也;
西北之人怀土者,皆使散走,三也。
如此,梓宫宗族牵制我矣,小有违异,即衅端也。
审如是,则社稷之存亡,在敌掌握尔。
陛下必欲屈己就和,愿陛下周思而熟虑之,谨择而善处之。
若已屈之后,必不致有如臣前所陈之祸患,陛下小屈以就大事可也。
臣又窃料,专以和议为是者,必谓和议既成,则兵可不用而得休息。
是大不然。
臣窃谓和议与用兵,二者不可偏废。
若和议既成之后,敌之诏令,必有不可从者,不免违异。
而敌以逆命来,则兵可不用乎?
然则屈己之事,诚不可不审而后行也。
使敌知我不惮用兵,则和或有可议之理。
然则屈己之事,似未轻易许也。
愿陛下加圣心焉。
乞改及第出身拟官格上舍进士绍兴五年四月二十三日 宋 · 晏敦复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三八、《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一五(第五册第四二五二页)、《宋会要辑稿补编》第三四二页
本选旧法,初及第出身拟官格,上舍第二第三人,文林郎
上舍第四第五人从事郎。
绍兴二年闰四月集注黄甲正奏名第二人至第五人,皆依旧法拟官。
欲乞将格内上舍字改作进士字。
岳庙差遣之人乞省拟差奏绍兴五年五月十九日 宋 · 晏敦复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三八、《宋会要辑稿》职官五四之三五(第四册第三五九四页)
契勘前降指挥,今后应陈乞岳庙差遣之人,并令赴吏部投状。
令本部取索勘验保明,申尚书省拟差出给付身。
内有未曾拟正阶官之人,须侯降到许差指挥再行奏钞,显属紊烦。
欲乞应初出官人陈乞岳庙,如应得所差指挥,即便拟阶官申尚书省拟差。
官员扯毁印纸免召保奏绍兴五年五月二十七日 宋 · 晏敦复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三八、《宋会要辑稿》职官八之二一(第三册第二五六八页)、《宋会要辑稿补编》第五二六页
检会绍兴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指挥,官员扯毁印纸内白纸,今召升朝官二员委保,于所在州军保明,申部照验。
续纸用外,缘其间有已批书处,并无损动,留得白纸一全张,以上分明见得无隐匿事节,难以一概召保。
欲乞如有似此之人,令具扯毁因依结罪文状,见任人所隶,非见任人令于所在州军申陈,将真文印纸赴部,并依续纸免召保。
诸堂除人愿归部并理前一任差遣绍兴五年七月十二日 宋 · 晏敦复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三八、《宋会要辑稿》职官八之二(第三册第二五六八页)、《宋会要辑稿补编》第五二六页
检准绍兴重修令,诸堂除人愿归部,而就本等合入员关者,许升压同等名次人。
今乞应堂除、愿归部乞升压之人,并理前一任差遣
乞与马尧俊以遥郡名目奏绍兴五年五月 宋 · 晏敦复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三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九
未见干照,恐难凭用。
乞详酌,与赠一近下遥郡名目,以慰远人。
劾宇文彬奏绍兴七年二月 宋 · 晏敦复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三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九
去年四川饥馑,米㪷价钱三千,细民艰食,流为饿殍者十室而五。
骘等以劝富户醵米赈济,朝廷尝与推赏,则蜀民疾苦,朝廷固已尽知。
知通与彬相继到官,目击其事,乃绘禾登九穗图,号为瑞应,万里遣人投进。
苟置而不问,则远方观望,意谓朝廷甘受佥人谀佞。
百姓疾苦,无由上达。
其于治体,为害不细。
臣等职在礼部,苟有所见,不敢缄默。
劾钱象祖奏开禧二年三月 宋 · 晏敦复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三八、《宋宰辅编年录》卷二○
比者陛下以虏情叵测,奋发英断,增遣边戍,训阅士卒,招收忠义,此亦有国之不可废者。
象祖参大政,复兼本兵之任,宜振举其职,以共图事功。
而乃独班奏事,抗疏丐去,所谓忿疾以事其君者。
乞罢冬至赐予奏 宋 · 晏敦复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三八、《宋史》卷三八一《晏敦复传》、《南宋书》卷二四
兵兴费广,凡可助用度者尤当惜,矧两宫在远,陛下当此令节,欲奉一觞为万岁寿不可得,有司乃欲举平时例行庆赐乎?
临事取旨坏成法奏 宋 · 晏敦复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三八、《宋史》卷三八一《晏敦复传》
一卒之微,乃至上渎圣聪,医官免试,皆坏成法。
崇宁大观以来,奸人欺罔,临事取旨,谓之「暗嬴指挥」,纪纲败坏,驯致危乱,正蹈前弊,不可长也。
汪召嗣不可任监司 宋 · 晏敦复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三八、《宋史》卷三八一《晏敦复传》、《南宋书》卷二四
伯彦奸庸误国,其子素无才望,难任澄清。
彗星见应诏上奏 宋 · 晏敦复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三八、《宋史》卷三八一《晏敦复传》、《历代名臣奏议》卷三○六
康澄以「贤士藏匿,四民迁业,上下相徇,廉耻道消,毁誉乱真,直言不闻」,为深可畏。
臣尝即其言考已然之事,多本于左右近习及奸邪以巧佞转移人主之意。
其恶直丑正,则能使贤士藏匿;
其造为事端,则能使四民迁业;
其委曲弥缝,则能使上下相徇;
其假宠窃权,簧鼓流俗,则能使廉耻道消;
其诬人功罪,则能使毁誉乱真;
其壅蔽聪明,则能使直言不闻。
臣愿防微杜渐,以助应天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