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李春叟
粤秀山 宋 · 李春叟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宇宙皇图远,山川霸气收。
唯馀汉时月,犹照越台秋。
天迥明城树,云空敛海楼。
清光对尊酒,莫作古今愁。
文丞相兵挫循州诗以迓之 宋 · 李春叟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手持兵甲挽天河,铁石心肝尚枕戈。
三千毛遂少,将军百万李陵多。
风波如此子焉往,天道不然人奈何。
岭海书生今已老,天涯无石为君磨。
熊飞将军文丞相麾下 宋 · 李春叟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龙泉出匣鬼神惊,猎猎霜风送客程。
白发垂堂千里别,丹心报国一身轻。
划开云路冲牛斗,挽落天河洗甲兵
马革裹尸真壮士,阳关莫作断肠声。
钓鳌台 宋 · 李春叟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谁把渔竿老渭滨,拨开尘鞅对清薰。
乾坤浩荡台非旧,湖海凄凉我接君。
有客携家来上冢,无人载酒共论文。
山阴兴尽空归去,何处天风落五云。
张元吉 宋 · 李春叟
五言绝句 押寒韵
时平持论易,世否见才难。
孤柱支颠厦,危船上急滩(以上清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二)
赵秋晓 其一 宋 · 李春叟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秀出天潢一派来,广寒早折桂枝回。
生前笑破春风面,尽把浮名付酒杯。
其二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蓦地刚风折羽翰,懒将勋业镜中看。
时危羞佩黄金印,乍可无毡作冷官。
其三
七言绝句 押豪韵
百尺楼中眼孔高,气吞馀子等儿曹。
才名赫赫天公妒,罚作人间诗酒豪。
其四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箧中遗藁墨犹新,门外池塘草自春。
邻笛一声肠欲断,骚坛失却倚楼人。
其五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一部
世上纷纷白首翁,老天何独死英雄。
想应仙魄乘风去,犹在蓬莱第一峰。
其六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五十年间富贵中,生来玉树饱春风。
买臣晚贵成何事,那得全归似此翁。
其七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森森兰玉出庭闱,突过燕山桂五枝
六逸风流谁得似,君家个个是麟儿。
云溪寺 宋 · 李春叟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杖屦前溪踏晓霜,僧茶那定搅饥肠。
不如乘此清风去,觅取留侯辟谷方。
文溪存稿序 宋 · 李春叟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五三、《东莞遗民录》卷二、广东文徵
天地之精英,人得之以为文,可以黼黻朝廷,芬芳宇宙。
存乎胸中,必有浩然独立乎万物之表者,此天地之正气也。
故论人之文,当先观其人之所养。
先生昭代伟人,年弱冠,以雄文魁天下,追风绝尘之资,刷燕秣越,其进也孰禦?
而居官守、当言责,则宁为国死,宁以言去,身与家不遑恤,何官爵崇卑足计哉!
则其所养可知矣。
居官多惠政及民,未易缕数,姑以立其大者观之。
初筮汀幕,适有军变,郡侯束手就执,僚属鼠窜不暇,公独奋身直前,谕以祸福,脱郡侯于虎口,不崇朝而大难立解。
后数岁,家食循阳,戍卒倡众直捣广城,震撼一道。
清献崔公乡郡,选幕下士谕贼,人人相顾股栗,公以廷绅赞阃画,毅然请行。
缒城诣贼垒,言未竟,联事者已血刃颈,儗刃向公,恬不为动,从容陈义,以调伏其心,贼为逡巡退却,卒敛兵去,城赖以完。
探虎穴,料虎头,设不幸则男儿死耳,岂全躯保妻子之为者,真丈夫哉!
既而入乌府立朝,若少屈意,穹班可以一武至,公方碎首玉阶,与天子争是非、辩可否;
出袖中弹文,对仗斥宰相,借尚方剑斩佞臣。
苟利国家,虽鼎镬不避,一言枘凿,拂衣径归,视轩冕去来,太虚一微尘耳。
孤忠突兀,凛然与冰雪争严。
三学诸生送行诗有「庾岭梅花清似玉,一番香要一番寒」之句,闻者壮之。
刚方正大之气,蟠郁胸次,泄而为文,光芒自不可掩,大者中圭瓒,小者锵佩环,奇峭者如怪石之倚断崖,清丽者如明星之炯秋汉。
进而立朝,则论奏丹青,言言药石,皆足以裨主德,格君心;
而深衣独乐,则嬉笑怒骂,字字箴规,皆足以植民彝,垂世范。
盖忠义以为之骨,学识以为之根,故芬郁葩华,烂熳宣吐,不自知其为文也,而文益工。
天收其声,山颓笔绝,遗编散落,浩不可收。
仆从先生游旧矣,赐墙及肩,未睹阃域。
方将拟集大成,以俟识者,世运中更,衣冠祸烈,主家十二楼竟堕昆明劫火中,斯文何辜,例坐此厄,噫,尚忍言哉!
先生有子五人,今中峰独存,诸孙竞爽,追抱往恨,皇皇乎赤水元珠之求。
春叟耄矣,于师门无能为役,大惧放失,永负夙心。
于是勉收烬馀,仅得奏藁杂文一百二十二篇,诗词一百二十五首,编次成集,命之曰《文溪存稿》。
卷饬而归之群玉府,俾登诸梓,以寿其传。
尝鼎一脔,知味者有遗恨焉。
虽不幸而不得其全也,犹幸斯文之未尽丧也。
杲日行天,照映穹壤,先生之节,卓乎不可尚已;
先生之文,泰华之毫芒耳,所可传者仅止此,其所不传者,又孰得而窥其际哉!
掩涕濡毫,抚卷长叹。
九原可作,吾谁与归!
先生名昴英字俊明宋朝赐之谥曰忠简文溪则其自号云。
时至元三十一年甲午中元节,门人李春叟百拜敬书。
按:《文溪集》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庆林寺陈氏舍田记 宋 · 李春叟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五三、《东莞遗民录》卷二、广东文徵
庆林寺为祝圣道场所,比邱大众结香火缘,阇梨钟响,摄衣升堂坐,吃常住饭,净洗钵盂,果腹而去。
几劫修来,受兹供养。
我佛弟子能三篾绕肚,空心坐佛否?
诸佛禅通,能以虚空中推转食轮,化大地作香积厨否?
世尊尚尔乞食,何况汝等比邱僧。
夏禁足,独口不可禁,街坊持钵,绕城市化斋粮,作诸佛供。
饥来吃饭,不免口腹累人,非藉十万檀越发大愿力,这一粒米甚处得来?
靖康埸李公元亨,故昭州恭城县孙也,尝发大悲心,捐己田百亩馀入寺供僧。
陈大孺即李公再世孙妇也,积善好施,未瞑目前,嘱其子割先畴以附益之,志未竟,不幸而殁。
厥子罗州李君彦忠遂拨舍田五十亩归之寺,以成母志。
一门三世,齐发肯心,同栽善果
如是布施,宜受如是果报。
万口赞叹,诸佛护念,子子孙孙福德无量。
或曰:众生以有欲故贪,贪故吝,惟西之法以三途六道欺庸吓愚,故贪者畏怖,吝者喜舍。
予答之曰:世尊有言:满世界七宝布施,是为福德,非福德,惟佛非诳,俗迷人自不见如来耳。
李君奉母命增种福田,盖自孝念中来,亦岂受诳诱求利益者?
然施心不可无,亦不可有。
无则贪着,有则住相,佛法所谓不住相布施,利益一切众生,功德不可思议。
如是我闻,悟向上义,为丛林大众下一转语,回施罗州居士
居士合掌点头曰:善哉,善哉!
请书之以劝来者。
重建经史阁记 宋 · 李春叟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五三、《东莞遗民录》卷二、广东文徵
邑学有经史阁,宋嘉熙己亥岁令尹钝斋许先生所创也。
先生初仕广文学掾,甄拔士类为多。
后二十年宰邑,政声著闻,尤敦尚化本。
于是建藏书之阁,使士知讲学,以进于道,出馀力为文,皆不失程度。
掇儒科者踵相接,盖道化绪效也。
邑士祠于学,以无忘公德,距今五十年矣。
世运迁革,郡县兵,人不赖生,奚暇礼义之治?
长编巨帙,荡为灰埃,而阁亦以废。
时方右武,簿书期会是急,宪台分司官按部莅邑,诸生合辞以请曰:「是关风化,不可缺。
愿邀惠于有司,以相斯役」。
既得请,乃督吏徵宿逋,得镪约二百缗归之学。
市材计佣,众议落落,相视有难色。
校书黎君友龙喟而叹曰:「筑室道谋,是用弗集,此吾责也」。
慨然举公家之费悉归公室,退而发私囊,出己力,大兴工役。
栋梁椽瓦,咄嗟取办。
涓吉会众工,亲执策督役。
三月,轮奂一新。
挽坠起废,引千钧一发,岂易为力哉!
宋淳熙间学宫□陋,有割地以迁之于爽垲者,则君之四世祖也,积德盖有自来。
阁者书之寄,书者道之寄,阁成,斯文于是得所寄矣。
后之有志者博蒐载籍,得以优游其间,相与讨论服习天地阴阳事物之理、历代兴亡治乱之故,反而求之身心,以为致知力行地,使往圣绝学,炳然不坠。
旧典在而鲁安,遗书出而汉盛,斯道之寄、阁之存弗存,而关于人国者大矣。
或曰:行不宜于古,文不售于时,士乎,士乎!
侈袂方屦,訚訚秩秩,高阁之束,若无所事于书者,然德之不脩,学之不讲,道之不明,行也岂为士之羞,抑世道之忧。
春叟束发执经于钝斋先生之门,蒙被陶冶,期以远业,不克副。
黎君之为斯役,是能继先生之志者也。
喜而书之,使为善者劝,斯文之责,庶几来者有继焉。
朝议大夫李君墓志铭 宋 · 李春叟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五三、《东莞遗民录》卷二、《宋元学案补遗》卷七九、广东文徵、民国《广东通志》卷二二六
李君肖龙字叔膺,登辛未进士第
初调赣州司户,改调循州兴宁簿尉,摄长乐县事,除大社司令
居官清白,讼有持货至者,叱之去,卒以理直。
衡文如古康,或持暮金干以私,公曰:「吾岂以货取士哉!
若绳汝于法,则损人伤己,吾不忍为也」。
亟命左右摽出之。
其为学本于六经,而九流习伎之书与孙吴兵法,靡不研究。
其著书则撰《易传编》、《五教书》,菊坡言行有编,闻见有录,皆所以植民彝,扶世教。
其居乡无贵贱,悉均礼之。
见人有患难,极力拯救,或干以非道,则正色斥绝。
其为政锄奸凶,弭盗贼,有大造于良民。
君以辛卯岁茹素绝荤食。
将终,游罗浮,登飞云顶,夜坐云石达旦。
黎明下山,感微疾,逮归,疾剧。
濒危坐夕,呼其子嘱之曰:「吾生平教汝,其在《五教书」》。
至属纩,家事不问。
端平乙未七月二十八日午时生,壬辰年四月十五日下世,盖五十有八岁。
次年十月一日,葬于凤皇冈祔祖考,从治命也。
二子状其行来乞铭,余与君同姓,雅相爱敬,义不得辞。
铭曰:
处时之艰,为人所难。
身为砥柱,力障狂澜
卵翼善类,锄凶铲顽。
乘危履险,身名两完。
功在乡邑,魂归九原
国人悲思,生气如存。
彗星之变应诏上书景定五年 宋 · 李春叟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五三、《齐东野语》卷一七
都司之职,操垄断之权,以专使之遣,夺番商之利。
百姓相与蹙额,庙堂歌颂太平。
人不可欺,天可欺乎?
今之秉钧轴者,前日之功固伟矣,今日之过未尽掩;
阃外之事固优矣,阃内之责未尽塞。
以戎虏待庶民,不可也;
以军政律士类,不可也;
以肥家之法经国,不可也。
盍亦退自省悟,以回天变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