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郊祀大礼御札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五、《西山文集》卷一九
敕内外文武臣寮等:朕奄宅庶邦,于今七闰。
念宗社缵承之重,若涉深渊;
虽宫庭蠖濩之微,如对上帝。
矧当禋祀,尤极严恭。
向更中外之多虞,益显高明之垂佑。
销旱蝗之孽,浸格丰年;
洗戈甲之腥,溢为和气。
既讫小康之效,盍崇大报之仪!
况尝荐飨于堂筵,兹用恪修于郊类。
方将推筴而迎日至,又且奉圭而见云阳
为百姓以祈,敢云专乡;
来诸侯之助,其罔弗钦。
爰戒先期,亶孚群听。
朕以今年十一月二十日谒款于南郊,咨尔攸司,各扬乃职,相予肆祀,毋或不恭。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郊祀大礼赦文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五、《西山文集》卷一九
朕以眇躬,嗣承先烈,今宁王遗我大宝,兹持守之甚艰;
而上帝监于四方,实照临之有赫。
居怀兢业,罔敢荒宁。
自更化之惟新,益厉精而加勉。
一日必谨,五年于兹。
幸昭受于天休,获巩安于国步。
昔羽檄交驰之地,今惟玉帛之往来;
昔粒食垂罄之民,今有京坻之充积。
岂繄凉德,忧底小康,亟诏有司,称秩元祀。
故嘉荐屡修于重屋,而缛仪久旷于崇丘。
兹惟其时,祗率旧典。
奉币而欸真宇,灌圭而朝太宫。
合享两仪,升侑二祖。
乐备圜钟之奏,诗歌成命之章。
象质素于陶匏,罢周张于黼绣。
盖极天下之物不足报功,惟尽内心之诚庶几克飨。
祝史正辞之告,无祠官祈福之私。
高灵顾歆,协气充塞。
飞霙六出,既先事以应期;
丽日重光,复弥旬而开霁。
虽迄熙成之礼,愈勤祗栗之思。
缅怀庆历之郊禋,恭味仁皇之谕旨。
除降祥之地而惧冞切,席已安之势而念益深。
大哉圣谟,实为可法。
矧如菲质,敢替此心?
属当外内无患之馀,尤轸夙夜畏威之戒。
钦念求端而从事,莫如尚德以缓刑。
其诞布于恩纶,庶均沾于帝祉。
于戏!
天生民不能独治,故付予统理之权;
后非众罔与守邦,宜加乃困穷之惠。
惟内之群工庶尹,若外之方国元侯,共体好生之仁,俱怀拯溺之念。
推德意以达于下,诹疾苦以告于朝,俾万物各遂其宜,微一夫弗被其泽。
庶膺眷佑,同享丕平。
观文殿大学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吴兴郡开国公钱象祖特授少保食邑一千户实封四百所司择日备礼册命麻制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五、《西山文集》卷一九
国家之庆,莫盛于建储;
人主之恩,尤先于笃旧。
维朕元子,诞膺典策之华;
念我宗臣,尝参师傅之重。
厥有明命,告于群工。
具官钱象祖,器度宏深,材猷瑰硕,生重侯累将之裔,有先正名臣之风。
其践政涂,非群议于兵衅骤开之日;
其登揆席,翊万几于朕躬亲揽之初。
功名赫奕以不居,进退雍容而有裕。
粤予上嗣,正位前星。
既主鬯之得人,肆临轩而锡命。
金石在虡,协风扬从律之和;
搢绅盈庭,景曜焕重轮之瑞。
缅惟黄閤弼谐之老,久宣青宫调护之劳,独兴叹于滞南,谅倾心于拱北
其加茂渥,以奖旧勋。
学士象四时,仍延恩之邃职;
孤卿九棘,陟亚保之岿班。
珍台更使领之严,圭食衍邑封之宠。
于戏!
元良之正万国,夙嘉辅导之功;
二公之弼一人,更藉谋猷之益。
勿以尔身之居外,而忘臣职之效忠。
往殚乃心,祗若予训。
可特授。
伯奉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万寿观使秀王师揆可特授少保食邑食实封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五、《西山文集》卷一九
王者建储立贰,所以系万国之心;
备物陈仪,所以垂百代之宪。
故齿胄行而国人化,主鬯定而宗庙安。
既钜典之崇成,宜湛恩之敷锡。
矧惟伯父,夙号贤王,其颁制册之公,用耸廷绅之听。
具官师揆器资宏裕,业履端醇。
逮事阜陵,恩隆犹子之爱;
受知光考,谊均同气之亲。
而能恪守宫庭,动循矩度。
赐履袭秀园之旧,辨仪参宰路之崇。
德盛而礼弥恭,位高而志愈约。
朕若稽古训,豫建元良,酌有唐太极之旧规,遵至道朝元之故事。
顾瞻群彦,纷鹓鹭以充庭;
有伟宗英,俨貂蝉而在列。
爰加命数,以侈荣怀。
仍节制于元戎,峻等威于亚保,以光外朝九棘之位,以焕宗正二星之躔。
申衍丰租,具昭殊眷。
于戏!
三孤之重,百辟所瞻。
弘化弼予,虽少异周王建官之旧;
制节谨度,当毋忘宣尼守贵之言。
猷,钦对嘉命。
可特授。
皇叔祖昭庆军节度使提举佑神观嗣濮王不俦可特授检校少保食邑食实封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五、《西山文集》卷一九
建储所以尊宗庙,盖图千载之安;
睦族所以厚人伦,期底万邦之协。
朕鉴观往训,册命元良
既典章文物之一新,斯天地神人之咸悦。
厥有大赉,宜先近亲,其敷涣恩,用穆师听。
具官不俦令猷渊邃,雅量冲和。
早晞沛辅之贤,矜严有度;
晚慕辟强之节,清静自娱。
以真王绍服于濮园,以大将拥旄于霅水
振振信厚,蹈承平公姓之风;
抑抑威仪,蔚昭代老成之望。
比正前星之位,聿彰荐震之符。
毓明德而居少阳,丕隆国本;
铺鸿藻而伸景铄,诞举邦彝。
有伟奇英,与陪盛礼。
爰因继体之义,思广笃亲之仁。
絺冕篆车,俾政参于寅亮;
珍台閒馆,仍自适于燕颐。
增衍真畲,并昭茂渥。
于戏!
大宗维翰,朕欲致本支之强;
三孤弼予,尔尚期名实之称。
惟不忘居宠思危之戒,斯无愧以德诏爵之公。
光昭前闻,永有终誉,可特授。
史弥远特授正奉大夫依前起复右丞相奉化郡开国公食邑食实封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五、《西山文集》卷一九
天下之本在元良,左右得贤则万邦正;
人主之职论一相,经纶有道则百度修。
朕蚤建皇储,迄成缛典,乃眷股肱之良弼,夙殚羽翼之深功,其敷涣恩,以诏群辟。
具官史弥远,宽闳而缜栗,刚大而粹夷。
有尊主庇民之诚,足以卫王室;
有忘身殉国之节,可以通神明。
自持橐于甘泉,即横经于资善。
琢磨令范,斧藻大猷。
扫浮云而开泰清,再康天步;
导前星而贰宸极,益固邦基。
乃登筹帷,乃穆台宰
进则谋谟黄阁,以燮谐万化之元;
退则陪辅青宫,以讲明三善之益。
展也宗臣之望,凛乎先正之风。
属载考于上仪,当亟褒于中铉。
义深体国,固无怀宠利之心;
赏或忘劳,何以示贤能之劝?
用晋文阶之峻,申倍井赋之优。
于戏!
日重光而月重轮,既丕昭于令德;
河如带而山如砺,方首序于元功。
惟君臣相得之甚艰,而事业当图于不朽。
勉摅闳韫,庸副殊知。
可特授。
杨次山特授少保进封永阳郡食邑食实封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五、《西山文集》卷一九、《宋四六选》卷四
朕蚤建储闱聿修册礼。
黄麾设仗,视元会之盛仪;
鳞簨充庭,奏明安之雅乐。
班行悚动,朝野欢康。
既闳宗祏之休,宜锡后家之泽。
维亲贤之莫二,肆命数之兼崇。
扬于大廷,告尔多士。
具官杨次山,耆明而肃艾,简静而裕和。
早奋右庠,旁贯九流之蕴奥;
晚联左戚,蔚为四姓之仪刑。
自膺斋旄绣衮之华,久遂閒馆珍台之佚。
位参将相,行无改于布韦;
名在族姻,身弗留于辇毂。
得远势避权之体,有阖门养重之风。
惟朕躬亲揽于政机,顾后德实多于内助
比宣离明继照之象,尤资坤载顺承之功。
典策告成,邦家叶庆。
若时懿属,可限彝章?
其登外朝位棘之尊,仍疏王社苴茅之贵。
洞庭之野,麾帜不移;
滁水之阳,封疆特大。
亶为异渥,夐掩前闻。
于戏!
若古训言,位禄匪期于骄侈;
维天明畏,谦盈随示于益亏。
尔其守樊侯谨约之规,晞窦君退逊之节,勉肩忠荩,思保宠荣。
庶无后艰,永有终誉。
可特授少保进封永阳郡王,依前岳阳节度使、充万寿观使,加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三百户。
仍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主者施行。
史弥远特授光禄大夫右丞相兼枢密使兼太子少师食邑食实封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五、《西山文集》卷一九、《宋宰辅编年录》卷二○
门下:朕夙兴视朝,夕惕念治。
揽万几而兢业,若涉春冰;
倚一相以经纶,用作霖雨
顷以安危之寄,起于艰疚之中。
素冠栾栾,既毕礼经之制;
赤舄几几,庸新宰路之瞻。
播告大廷,咸听朕命。
具官史弥远清明而庄重,宏毅而粹温。
劢相我家,世侈旂常之载;
端诚于国,心逾金石之坚。
当群枉之横流,仗孤忠而首奋。
不为祸福之虑,独陈社稷之言。
扫祅茀于太微,乾端澄肃;
正少阳于贰极,震器尊安。
陈平之智有馀,萧相之功第一。
方图夹辅,遽服私忧。
蔽自予衷,式从权制。
而能以勤劳熙帝载,以宽靖镇物情,有推贤引类之风,有折冲销萌之略。
闵骞至孝,欲毕三年之哀;
玄龄善谋,岂容一日之去!
矧更吉制,宜举徽章。
论道岩廊,兼总枢机之要;
从游储禁,允资模范之良。
以井赋则加多,以文阶则加峻。
维国旧典,匪予汝私。
于戏!
天难谌斯,讵敢忘惟几惟康之戒;
民亦劳止,盍共图既庶既富之功!
朕方爱日以有为,尔尚辅予之不逮。
四事未施,则周公坐而待旦;
一夫弗获,则伊尹视如内沟。
勉行所知,无愧前哲。
夏震特授武信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进封加食邑食实封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五、《西山文集》卷一九、《古文渊鉴》卷六三
门下:太微南宫,上将端门之位;
羽林北落,众星联垒壁之光。
朕仰观乾象之文,近饬师兵之卫,惟予圻父,捍我皇家,其颁赞书,以竦群听。
武康承宣使殿前副都指挥使舞阳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食实封一百户夏震,性资朴重,风概沈雄,早振迹于颜行,晚策勋于盟府。
执戈卫社,阚如貔虎之威;
仗钺奋忠,迅若鹰鹯之击。
心惟享上,谊不辞难。
遂亚中权,遂司留务
扈徼道千庐之邃,肃穆无声;
领屯营万骑之严,训齐有纪。
畴其多绩,锡以褒章。
建蜀道之戎麾,正岩除之使领。
岂云假宠,于以劝忠。
于戏!
若时将帅之臣,盖无越六旄之贵;
维我祖宗之世,率以旌百战之多。
尔其思恩遇之难酬,惜功名之易老。
惟廉可以饱士,惟公可以服人。
往其钦哉,勿替朕训。
可特授武信军节度使进封舞阳县开国伯,加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二百户。
主者施行。
夏震除太尉依前武信军节度使致仕进封武阳郡开国侯食邑食实封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五、《西山文集》卷一九
门下:授斋坛之钺,方涣号之诞扬
神武之冠,勿需章之亟上。
若时虓将,厥有骏功,兹祈解于殿岩,肆进登于尉府
敷我明命,告于治朝。
武信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舞阳县开国伯食邑八百户食实封三百户夏震,少以勇闻,晚由忠显。
顷属揽权之始,与闻去恶之谋。
以号令一众心,若周勃入北军之日;
以感慨图王事,若多祚领羽林之时。
列校而秉中权,自廉车而升留务
久总凝严之护,甫颛节制之雄,而受宠若惊,以疾来谂。
念将冀吕蒙之愈,莫如听李靖之归。
庶休精神,以便药石。
佩秦官之印绶,式奖尔劳;
建汉将之鼓旗,俾仍其旧。
胙之侯爵,丰厥圭畲。
于戏!
垂车而传子孙,虽已从于閒适;
阖门而养威重,犹可备于咨谋。
尚勉卫生,毋忘报国。
可除太尉,依前武信军节度使致仕,进封舞阳郡开国侯,加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二百户。
主者施行。
皇伯师垂特授少保依前定江军节度使致仕天水郡开国公食邑食实封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制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五、《西山文集》卷一九、《古文渊鉴》卷六三、《宋四六选》卷四
门下:朕倚重天支,参扶国栋。
言念阜陵之近属,存者几人;
有嘉秀邸之象贤,蔚其未老。
方赖维城之助,遽腾谢事之章。
告于大廷,敷我明命。
具官师垂,器资闳裕,德宇靓深。
凭宗庙之休光,袭父师之馀训。
建旄开府,富贵无矜奓之心;
鸣玉会朝,进止有安详之度。
比典司于属籍,旋燕佚于祠庭。
载渴仪刑,每廑朝夕。
龙旂弧韣,尚庶几伯父之来;
乘马路车,其敢忘君子之锡!
胡云抗牍,亟请挂冠。
所期尔寿而尔昌,讵意斯人而斯疾!
重违其志,姑遂厥私。
宜升亚保之班,并衍多田之赋。
于戏!
若时同姓,实卫我家。
虽公族枝叶之寖蕃,有光前古;
而老成典刑之日远,良恻朕心。
尚体眷怀,勉绥福履。
吴瑰特授少师致仕加食邑食实封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五、《西山文集》卷一九
门下:朕闻仁莫大于笃亲,义莫先于贵齿。
惟有周任、姒之德,终古难忘;
顾中兴阴、马之家,旧人无几。
独馀一老,久列三孤,遽谢事以言归,为披章而太息。
敷时显册,告尔庶工。
具官吴瑰,逮事高皇,冯休宪圣。
以位则绝九卿之席,以属则先四姓之侯,而能敬恭自持,终始弗懈。
退逊如广国,未尝以贵而骄人;
畏谨若樊宏,但欲守谦而全己。
太皇之盛烈,有大造于我家。
慈惠宅心,端母仪于四世;
从容定策,赞内擅于三朝。
追怀保佑之功,莫伸覆载之报。
幸尔身之未耄,犹朕志之少宽。
乃以疾闻,难于诏夺。
其疏茂渥,俾亚维师
元戎秉钺之雄,上公赐履之重。
悉仍旧服,申锡新畲。
于戏!
成国之著龟,懿戚予之肺腑,今其往矣,宁不衋然!
尚保垂车之荣,未忘授几之宠。
可特授少师,依前招化军节度使华国公致仕,加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三百户。
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主者施行。
史丞相回授加恩进封永国公食邑食实封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五、《西山文集》卷一九
门下:三代之教太子,必惟端士之求;
五等以命诸侯,无越上公之重。
眷予鼎辅,久翊震宫。
若时祖宗训谟之书,尤赖朝夕讲论之力。
既聿新于令德,宜优答于元功。
胙土分封,扬庭亶众。
具官史弥远,直方以大,明哲而忠。
保衡作我先王,丕昭永世之烈;
伊陟格于上帝,克笃前人之休。
自入侍于甘泉,即从游于资善。
收威柄而尊王室,密赞至谋;
储贰以重宗祧,独陈大议。
秉钧枢之任,益殚羽翼之诚。
谓将开迪于英猷,莫若参稽于成宪。
艺祖而至真庙,源流一道之相承;
自治体以及边防,浑噩百篇之具在。
肆因诵说,时寓箴规。
元良有得于中,犹列圣实临其上。
属周厥帙,爰奖尔劳。
乃屡形考父之恭,期必遂范宣之逊。
勉貤阶品,仅衍赋舆。
踵先正赐履之邦,示奕叶传龟之宠。
太公于齐,姬公于鲁,有周以表殊勋;
而吕氏之申,韩氏之仪,我宋以为盛事。
载颁新渥,增焕旧闻。
于戏!
父子登庸,既萃一门之美;
君臣相敕,当图千岁之安。
朕方惟保国之孔艰,卿亦念承家之匪易。
懋播菑之业,永坚带砺之盟。
希怿特授昭信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进封制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五、《西山文集》卷一九
朕遵列圣之谟,厚同姓之礼。
虽雍容朝谒,未尝责以事功;
而焜耀宠名,或兼荣于将相
矧予法从,时乃宗英。
其分陕有召公之风,其治鲁有伯禽之政。
遽兹告老,宁不疚怀!
明扬赞书,丕耸群听。
具官赵希怿,出艺祖神明之胄,擢阜陵俊造之科。
行若不胜其衣,而有任重之器;
言若弗出诸口,而优经世之材。
以璿源属籍之亲,守圭窦臞儒之行。
自绾楚东之印,迨持江右之麾。
悃愊无华,慕汉京之循吏;
清静自定,师盖公之至言。
比奏最于全吴,俾偃藩于姑孰
庶几坐啸之乐,可忘卧理之劳!
乃贡诚忱,愿从閒燕。
进班奎殿,赋禄珍台。
曾诏墨之未乾,已囊封之狎至。
览观太息,训谕莫回。
所期尔寿而尔臧,讵意斯人而斯疾!
其膺元戎十乘之拜,并视上公九命之仪。
以贲菟裘之归,以昭麟趾之宠。
于戏!
维今人才难得之日,有若公族间出之贤。
非独镇抚侯邦,赖翰垣之重;
抑亦夹辅王室,倚枝干之彊。
顾中道以退休,拊予衷而增慨。
尚其冲啬,对此褒庸。
可特授昭信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致仕,进封天水郡开国侯
建武军节度使鄂州驻劄御前诸军都统制王喜食邑食实封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六、《西山文集》卷一九
门下:朕躬展南郊之盛礼,眷怀西土之功臣
虽军国异容,莫与执笾之列;
而戎祀大事,盍均授脤之恩!
涣是明纶,孚于众听。
具官王喜,性资栗锐,风概沈雄。
窥玉帐之奇,蚤研穷于机略;
铜梁之阻,晚震憺于威名。
诚存金石之坚,功耀旂常之载。
久总戎于顺政,旋易戍于武昌
纪律精明,足以厉三军之气;
笑谈整暇,居然折千里之冲。
属予拜况于中坛,念汝宣劳于外阃。
用荒采邑,俾洽神釐。
于戏!
朕敬于事天,尔当视以为尊君之法;
朕仁于惠下,尔当推以为抚士之方。
益懋勋庸,永绥福禄。
随龙保成军节度使提举万寿观谯令雍食邑食实封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六、《西山文集》卷一九
门下:朕诹曲台之文,展圜丘之祀。
敢言菲德,足膺皇皇后帝之歆?
获迄旷仪,实赖肃肃辟公之相。
乃眷龙潜之旧,厥有骏奔之劳。
其敷诏恩,以洽邦庆。
具官谯令雍,温恭而有恪,博誉而好修。
自我先皇,俾从游于朱邸;
迨予初载,久司谒于彤闱。
当眷知未慭之时,抗廉靖无求之节。
斋坛焕宠,恍阅周星;
祠官清心,澹如一日。
视势权若将浼己,处富贵不以骄人。
属祗荐于明禋,俾肃陪于严卫。
念西邻之礿祭,受福既多;
南阳之故人,疏封可后?
其因旧履,更启新畲。
以广钦柴之釐,以旌伐木之助。
于戏!
赐爵于庙,王者之至公;
事君如天,人臣之明谊。
往坚素履,式对鸿休。
皇叔师禹检校少傅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六、《西山文集》卷一九
门下:朕蒐饬礼乐,燮和神人。
惟国家更化以来,未皇大报;
赖天地降祥之应,屡获丰年。
三垂晏清,七政明润。
乃御斋辂,乃升嘉坛。
侍祠数百人,咸肃雍于汉畤;
同姓五十国,畴表倡于周盟!
有伟者英,实参荐献,其朌赞册,以告昕廷。
具官师禹,志行洁修,性资凝粹。
黄流玉瓒,挹之而有芬馨;
清庙朱弦,澹然而谐律吕。
屏骄倨贵游之习,迪忠纯厚德之风。
自拥骍旄,久安珍馆。
虽疏北阙之朝谒,每问东平之起居。
比躬太祏之祠,历祼孝宗之室。
缅怀遗烈,等覆载之难穷;
环顾近亲,既老成之无几。
矧予毖祀,嘉乃同寅。
其进视于孤卿,并增陪于采邑。
上以体皇祖笃宗支之念,下以伸冲人尊叔父之心。
于戏!
受福而不敢康,王者所以承丕命;
居宠而弗自溢,人臣所以名。
朕方坚畏威时保之诚,卿其懋作德日休之戒。
尚惟哲艾,毋俟训言。
可特授检校少傅,依前皇叔保康军节度使、提举佑神观、充秀安僖王园令、兼秀王位检察尊长、天水郡开国公,加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二百户。
主者施行。
吴琰除检校少保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六、《西山文集》卷一九
门下:朕诹曲台之仪,肆圜丘之祀。
鸣銮夙驾,喜景气之曣㬈;
奠璧宵升,仰月星之明概。
灵娭来格,熙事备成。
惟泰元尊,既授汉皇之策;
赐伯舅胙,宜均周室之恩。
其颁赞书,以穆师听。
具官吴琰,冯休四姓,际遇三朝。
远势避权,蚤践樊阴之躅;
颐神养素,晚师之言。
饬躬期媲美于前修,教子蔚为于时用。
比展宗祊之谒,永怀祖后之慈。
瞻长信之宫,尚存遗范;
访渭阳之里,今鲜近亲。
克有典刑,维时耆艾。
属蒇祠于八陛,赖留卫于九重。
载嘉忠勤,宜厚宠秩。
参华孤棘之贵,衍食辕畴之丰。
匪徇予私,盖均帝祉。
于戏!
歌成命之颂,朕方勤夙夜以缉熙;
诵外戚之箴,尔尚鉴古今之成败。
惟上下共繇斯谊,则邦家永孚于休。
谅惟老成,毋俟训告。
可特授检校少保,依前保信军节度使提举佑神观广陵郡开国公,加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二百户。
主者施行。
皇伯师揆少傅奉国军节度使万寿观使嗣秀王食邑五千九百户食实封二千一百户特授少师依前奉国军节度使万寿观使秀王食邑食实封仍令择日备礼册命制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六、《西山文集》卷一九
门下:朕倚重天枝,参扶国栋。
念昔仁祖,独优荆邸之贤;
若时泰陵,尤厚益王之礼。
盖明德莫如睦族,而贵老为其近亲。
乃眷耆英,宜加异数。
其敷典册,以谂臣工。
具官师揆,挺信厚之姿,蕴醇明之度。
风流绍其世美,标望冠于宗盟。
爵为真王,位列孤傅。
年高七帙,德齿皆谓达尊;
身历三朝,恩礼莫之与比。
缅怀宪靖,夙著忠纯。
惟功在于我家,故庆流于后嗣。
高阳之八子,今仅几人;
建初之四王,最为称首。
念典刑之足尚,岂命秩之可稽?
进贰师垣,陪输采邑。
于戏!
锡尔多福,匪颛示于私恩;
屏余一人,政有资于遗老。
尚绥眉寿,式对龙光。
淮东湖南江西三路盗贼作过除贼首合行收捕其馀胁从等人并从原贷许以自新各令复业仍仰州县多方赈恤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六、《西山文集》卷一九
敕门下:朕以眇身,君临方夏,明有未烛,德有未孚。
顷缘误国之臣,妄动开边之衅。
科役烦重,人不聊生,旱蝗频仍,吏弗加恤。
使吾赤子,多转徙以无依;
而彼奸民,因诱怵而为暴。
靖言致寇,敢昧责躬!
近而淮楚两郡之间,远则江湖数邑之地,生齿或遭其蹂躏,屋庐或至于燬焚。
惕若兴怀,为之旰食。
今禁旅扬威而并进,乡豪勠力以争先,震叠无前,荡平有日。
言念胁从之众,岂皆好乱之氓?
弄潢池之兵,谅非尔志;
昆冈之火,亦岂予心?
与其假息以偷生,孰若转祸而为福?
在昔乾道淳熙之际,有若李金、陈峒之徒,虽暂结于蜂屯,卒莫逃于鲸戮。
自有宇宙,至于今日,未闻盗贼,得以全躯。
想惟尔众之习知,岂待朕言而后谕?
今则宏开禁网,诞布宽书,推予不杀之仁,畀尔更生之路。
倘复旧业,即为良民。
弃兵弩,持钩锄,苟知舍逆而效顺;
问田畴,卜居宅,当俾去危而即安。
尚惟郡县字人之官,共宣朝廷惠下之泽,亟除民瘼,庸副朕心。
楚州、衡、郴、吉州南安军等处盗贼作过,除贼首合行收捕外,其馀胁从等人如能解散归投,并从原贷,各令复业,许以自新,仍仰州县多方赈恤。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