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祝洙
南溪樟隐记跋宝祐六年八月 宋 · 祝洙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七六、《古今事文类聚》续集卷六
先君子幼孤,文公朱夫子渭阳之念,实教育于家塾,犹及亲炙当时讲论之益。
西山蔡先生勉斋黄先生特加敬爱,先君子师事之。
晚年,卜居建阳麻沙南溪上,扁于室曰「南溪樟隐」,盖朱夫子之大书也。
述于文曰《南溪樟隐记》,盖先君子之绝笔也。
又尝规一便坐,取朱夫子「岁寒」二大字,勒于其楣,且系之以诗曰:「豫章偃蹇纳苍龙,姿宁须匠石逢。
借重岁寒云谷字,绝胜大夫封」。
观是诗也,可以知先君子固穷之志矣。
噫!
先君子嗜书,手不释卷,见于是记者,无非述其刻苦问学,勉励后人,将欲以儒业惟其家。
辄犯不韪,僭以《樟隐记》附于先儒名世之作之次,庶几托以有传,用警其子若孙,益求所以承先志云。
宝祐戊午仲秋上浣,孤涕泣谨跋。
方舆胜览跋咸淳三年三月 宋 · 祝洙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七六、《宋本方舆胜览》卷末
先君子游戏翰墨,编辑《方舆胜览》,行于世者三十馀年,学士大夫家有其书,每恨板老而字漫尔。
益部二星聚临闽分,文昌实堂先生吴公漕兼府事,乃遣工新之;
中书朔斋先生刘公府兼漕事,又委官董之。
厥书克成,两先生赐也。
惟重整凡例,拾遗则各附其州,新增则各从其类,合为一帙,分为七十卷。
本朝名贤,不敢书其讳,依《文选》例,谨以字书之。
此皆先君子欲更定之遗意。
又尝记先君子易箦时语:「州郡风土,续抄小集,东南之景物略尽,中原吾能述之,图经不足證也」。
且朗吟陆放翁绝笔之诗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堂堂忠愤之志,若合符节。
厥今君王神武江东将相又非久下人者,雪耻百王,除凶千古,泚笔以俟,大书特书不一书,铺张金瓯之全盛,于《胜览》有光云。
咸淳丁卯季春清明,孤从政郎、新差监行在文思院洙谨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