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赋白鹇 宋 · 胡宪
五言绝句 押删韵
惟馀虚名在,长江与苍山。
不逢尧舜世,终此若鸟闲(宋洪迈《夷坚三志》壬卷第二)。
荐张浚刘锜奏 宋 · 胡宪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五三、《名臣言行录》外集卷一一、《宋史》卷四五九《胡宪传》
虏人大治汴京宫室,势必败盟。今元臣宿将惟张浚、刘锜在,而中外有识皆谓虏果南牧,非此两人莫能当。惟陛下亟起而用之,臣死不恨矣。
屏山集序(绍兴三十年六月) 宋 · 胡宪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五三、《屏山集》卷首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
人之大伦五,而朋友居其一焉,可谓重矣哉。师道尊,人生有三,事之如一,师之谓也。顾不列于大伦者,以朋友兼之也,是以其服同止于缌而已。朋友之道,亲如兄弟,相结以诚,相责以善,相与切磋扶持,必期至于有成而后已。故古人所谓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也。后世之所谓朋友者,亦苟然而已。予与彦冲居相邻,世相好,而臭味又同,然予少出游四方,迨中年始获见于里中。潭川之上,籍水之滨,杖屦往来,弹琴赋诗,商今略古,每见必有所益,间数日不见,则必折简相招,襆被对床,所以启发蒙陋者多矣。其有阙失,必宛转讽谕,不但已也。予方以亲依惬所愿为幸,乃遽哭其丧。是年予盖六十有一,而彦冲甫四十七,以如斯人而止于斯,痛念畴昔分好,而琢磨之助遂绝望,岂不重可哀耶?越十有三年,其嗣子玶始编次其遗文,凡得古赋、古律诗、记、铭、章奏、议论二十卷,目曰《屏山集》,属予为序。呜呼!彦冲不可得而见矣,读其文如见其为人,庶可以少纾菀结之思乎。彦冲天资卓异,而属意高深,于书无所不读,语不妄发。与人交淡而耐久,初无所假借。乡人子弟来见,必与之款曲,告以孝弟忠信之道,而勉其学业,由是薰而为善士者多矣。世俗日益偷薄,面相谀说,则惟予与汝而已,转背则相非毁,甚则相为仇敌,朋友之道不几于丧乎?念死者之不可作也,因感激为之书。如彦冲之文,岂假予言而后传哉?绍兴三十年六月朔,籍溪胡宪序。
上蔡先生语录跋(绍兴二十九年四月) 宋 · 胡宪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五三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
宪大观初年在长沙侍文定公左右,每听说上蔡先生之学问,以为其言善启发人。其后在荆门学舍,从朱二丈子发游甚款,子发所得话言及书疏必以相示,云,先生监西竹木场日,自太学往见之,坐定,子发进曰:「震愿见先生久矣,今日之来无以发问,不知先生何以见教」?先生曰:「好与贤说一部《论语」》。子发愕然,意日刻如此,何由款其讲说?已而具饭,酒五行,只说他话。及茶罢,掀髯曰:「听说《论语」》。首举「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又举「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夫圣人之道无显无微,无内无外,由洒埽应对进退以至于天道,本末一贯。一部《论语》,只恁地看」。其后有书答子发云:「窃承求志有味,道腴是嗜,信后当益佳胜。康侯谓公博洽,少辈未知。公既宅心道学之后,处之当何如?昔见明道先生读《前汉书》,未尝蹉过一字;至见他人有记问者,则曰『玩物丧志』,此可以窥其意旨也」。宪因读朱元晦所定著《上蔡先生语录》三卷,得以详观其是正精审,去取不苟,可传信于久远,窃叹其志尚如此。而自惟畴昔所闻将恐零落,辄书以附于卷之末焉。绍兴二十九年四月十八日籍溪胡宪跋。
按:《上蔡语录》卷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祭刘子羽文 宋 · 胡宪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五三、《刘氏传忠录》正编卷二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
天地英灵之气,其大者为日月星辰,其次为芝草凤麟,与夫希世难得之珍,其在人则为瑰伟豪杰之伦。然人之得此气者不常有,间一遇焉。公之挺生,盖得夫间气之粹精者欤。敏识宏才,卓卓不群,义薄云天,气吞沧溟。出赞戎幕,妙略纵横;频殿大邦,民用怀仁。是使搢绅景慕,以为难能者也。虽圣明殊遇,禁从宠升,而用未究其才,事莫酬其愿。人或为公怀不足,而公之自处则超然而忘情。春风秋月,邃馆幽亭,揽烟霞而啸傲,假丝竹以娱宾,曾不知富贵荣华之为我重轻也。宪托庇近邻,见公三十年,每叹公识量之进,而德业日新。顾兹眇劣迂愚,曲承眷瞩,既文而弥亲。延誉于卿相之间,而论荐于天庭。宽令窃冒误恩,有禄养之荣。荷公知遇之意厚矣!念隆私之莫报,遽永隔于死生,聊伸薄奠,以表斯诚。
祭刘子翚文 宋 · 胡宪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五三、《刘氏传忠录》正编卷三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
公器识超诣,矩度雍容。爰自弱龄,已有老成之风。建炎戊申,公由上都间关来归,始获见于里中。不鄙谓予,粗知饬躬。籍水之曲,潭溪之东,晤语忘返,杖履相从,弹琴赋诗,燕集必同。凡厥交好,鲜能善其始终,而公之见与阅二十年之久,其意益隆。眷念畴昔,倍增哀恫。惟公少日形癯,自号病翁。壮岁遗荣,玩意色空。投闲屏迹,终日燕坐以冲融。惩忿窒欲,于焉计功。其所趋与世俗远矣,夫岂校得失于庸庸,而以遇不遇为穷通者哉!孝友之行,性天所钟,兄弟怡怡,闺门肃雍。义周邻里,化及童蒙。诱掖后辈,谆谆无倦,使吾党之士欢欣率育,自进于文儒之事业,而耻于习非之胜是者,其德教皆出于公。虽不见用于时,推夫善与人同之意,其所积不既大矣乎?临终言别,历历在耳。委命顺化,洞达至理。人生世间,譬轻尘之栖弱草,直寄焉尔,合散去来,莫知其纪。又安知夫死之足悲,而生之足喜耶?某婴戚于天,病不即死,衰服哭公,则有其礼。有酒盈卮,有肴在俎,言不及文,荐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