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仁宗皇帝谥册文(代曾鲁公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八、《苏魏公文集》卷一五
维年月朔日甲子,孝子嗣皇帝臣曙谨再拜稽首言:臣闻炎、轩之迹不一,而帝有神、黄之称;
戊、丁之王继兴,而庙有中、高之冠。
矧夫世祀寖远,轨迹相沿,非显号无以彰厥功,非鸿名无以昭有德。
是曰大法,讵可阙焉。
伏惟大行皇帝浚哲温恭,高明博厚,生知之性表于冲年,君人之量发于事业。
爰自两明继照,重华协帝,入纂辰极,上当天心。
属长乐之临朝,任旧人而共政。
明德务晦,弗厉严威;
而皇纲用张,坐销权党。
四罪而天下服,三年而百姓乂。
然后发德音,下明诏,复贤科之亲策,革文体之艳丽。
于时能言之类,率吁而在朝;
属辞之流,壹变而返古。
天圣明道之间,号令风采,于斯为盛矣。
逮夫乾纲独运,天德清明,躬亲万几,总核群吏,钜细必揽,书奏无留。
本乎厉精,迄用致治。
因考古之礼乐,遂有意于兴袭。
青坛致祀,亲籍千亩之田;
大寝告成,合法二仪之位。
增徽册于祖考,祫大飨于庙祧。
圜丘而款上神者,九终严报;
辟阳馆而类太微者,再成宗祀。
始时儒宫倚席,士不宗师,乃临幸太学,礼见经员,繇是庠序之教兴。
天下建櫜,民久忘战,乃大阅北郊,考数军实,繇是师田之训举。
至于著《祀仪》以谨有司之职,纂《乐记》以补六艺之缺。
观亨享之象,而荐三鼎于九郊;
案旋宫之图,而配七音于二乐,皆前世所未悟,诸儒所不讲,自我制作,俱尽情文。
景祐庆历以来,声明文物于是大备矣。
加以崇尚经术,祗畏天命,以彝伦皇极之道为常戒,以法家拂士之言为攸箴。
其或灾眚荐臻,雨旸未若,则必夙宵祗饬,恐惧修省,上答谴告,皆本诚悫。
是以绝意声色,无事游畋,惟艺文是亲,非训典不道。
迩英昼访,延讲学之士;
观文燕居,耽坟史之玩。
刊金石以揭六经之文,选儒学以定训籍之目,虽听断多务,而研覃不废。
故述作之制,则有《洪范政鉴》,以考休咎之證;
《神武秘略》,以论奇正之谋。
笔法之妙,则有宫殿题榜,皆穷飞动之势;
刀鼎铭识,兼该篆籀之体。
多能本乎天纵,人文以之化成。
而又心推至公,性有大度。
动作必宪于古昔,居处必防于逸欲。
图尚先烈,为训鉴也;
诏录唐事,观典则也;
官增谏员,广聪明也;
政委公辅,谋治理也。
其损己之大,则却徽号以守谦虚,节服御以示敦朴。
减后宫之数,以归配良家;
黜斜封之恩,以弭防私谒。
其恤民之深,则遣使臣以宽力役,蠲茶禁以止刑诛。
广惠之仓,以救恤艰食;
内帑之泉,以资籴本。
其前识之远,则遏近戚之干公议,罢功臣之任政司。
广同姓之封,以敦叙邦族;
建主器之位,以预正皇统。
兵虽时动,期禁暴而已,无尚功广地之赏;
刑虽未厝,务去恶而已,多宥过舍生之恩。
戎之叛涣也,谋臣献侵伐之议,乃以静绥疆垂,率从保塞之请。
侬獠之绎骚也,上将建荡平之功,犹虑重劳异域,遂止深入之师。
其禦戎徕远之术长矣,保邦息民之利深矣。
故临涖天下四十二年,内无玩兵之虞,外无暴歛之困。
生聚休息,表里谧清,虽古所谓至治之极,岂是过欤?
夫惟享历之久,而能逊志不伐,保休德,获全名,此故哲王之所难也。
况复仁以守位,宽以得众,竞业以隆三圣之绪,谦恭以尽群下之情。
持盈守成,要终犹始,盖自三五以还,未有若兹之具美也。
方将渊默以凝思,优游而恭己,法乾坤简易之德,隮泰鸿亿万之年。
而几务劳神,忧勤损寿,奄遗未命,遂弃万方。
率土衔哀,攀号靡所。
顾惟𦕈质,获嗣庆基,夙奉慈严,敢忘率厉。
今以穆卜惟吉,因山肇成,眷同德典礼之臣,援称天节惠之义,奉扬景铄,祗荐崇名。
谨遣摄太尉具官臣某奉宝册上尊谥曰某谥皇帝庙号某宗
恭惟飙御未遥,威灵如在,昭膺懿册,永飨尊称。
流祚于无疆,配天而齐极。
呜呼哀哉!
皇后册文元祐七年五月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八、《苏魏公文集》卷一五
维元祐七年岁次壬申五月癸未朔十六日戊戌,皇帝若曰:天地判合以纲人伦,君后取则以御家邦。
自昔三代内德之茂,《二南》风化之本,治道所系,《诗》《书》述焉。
朕纂绍丕服,上蒙太皇太后圣训,八年于兹,而长秋未建,奉馈阙职。
历询旧门,审定福耦,慈衷惟允,斯即其人。
咨尔侍卫亲军马军都虞候眉州防禦使、赠太尉孟元孙女,衣冠望族,邹、鲁华胄,流光储祉,钟粹邦媛。
有徽柔之质,不待母师之诲;
有安贞之美,宜配坤极之尊。
稽谋大同,仪物惟称。
今遣摄太尉苏某、摄司徒王岩叟持节册命尔为皇后
膺兹嘉礼,往践宫朝,协宣阴教,母临万方。
春秋时思,虔七庙之享,后惟衡紞是将;
朕晨夕承颜,致三宫之养,后惟膳饔是视。
朕卑服节俭,以躬率天下,后亦练缯是式;
朕宴游省耕,以穑事为本,后亦穜稑是资。
于戏!
皇天无亲,惟德斯永。
寅畏飨福,巽顺正吉,嗣续百世,克终有庆,不其韪欤!
明堂奏告太庙入室册文元祐四年九月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八、《苏魏公文集》卷二七
维元祐四年岁次己巳九月戊辰朔十三日庚辰,孝曾孙嗣皇帝臣煦,谨遣某官臣某,敢昭告于僖祖文献睿和皇帝:伏以德厚流光,发祥自远;
子孙万世,以显以承。
顾惟眇躬,克荷隆构。
季秋吉卜,宗祀明堂。
前饬攸司,祗严祼献。
惟诚克孝,庶或享之。
谨以嘉玉、量币、柔毛、刚鬣、明粢、芗合、芗箕、嘉蔬、嘉荐、清酌,式达至诚。
文懿皇后崔氏配,尚飨。
宣祖册文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八、《苏魏公文集》卷二七
宣祖昭武睿圣皇帝:伏以维天之命,有开必先。
挺生真人,继育神圣。
文谟武烈,奄有多方。
式举宗祈,载怀祖德
先期备物,用展孝思。
有菲惟羞,至诚是达,昭宪皇后杜氏配。
太祖册文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八、《苏魏公文集》卷二七
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伏以运当五季,天祐下民。
上圣膺期,光宅四海。
削平多垒,载张皇纲。
肆及菲凉,获承统业。
祇循祖武,敢怠时思。
享尝大庭,前期祼献。
遣臣摄事,尚监兹诚。
孝惠皇后贺氏孝明皇后王氏、孝章皇后宋氏配。
太宗册文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八、《苏魏公文集》卷二七
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伏以武定天下,文致太平。
盛德成功,重规叠矩。
子孙承继,方夏谧宁。
时维季秋,霜露既肃。
大庭宗祀,清庙告虔。
祗荐苾芬,用达诚恳。
率礼弗越,维其右之。
淑德皇后尹氏、懿德皇后符氏、明德皇后李氏、元德皇后李氏配。
真宗册文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八、《苏魏公文集》卷二七
高祖真宗膺符稽古成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孝皇帝:伏以祖宗受命,维皇继之。
礼乐告成,于时备矣。
保和戎狄,勤崇岱宗
治道粲然,敷遗后嗣。
季秋大享,夙展时思。
永言保之,福禄攸降。
高祖章怀皇后潘氏、皇高祖章穆皇后郭氏、皇高祖章献明肃皇后刘氏、皇高祖章懿皇后李氏配。
仁宗册文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八、《苏魏公文集》卷二七
皇曾祖考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伏以崇道尚德,持盈守成。
四纪君临,万方底定。
仁沾动植,恩及蛮夷。
翼子谋孙,后世永赖。
涓卜秋季,祗事上神。
荐告宗祧,用严孝享。
皇曾祖妣慈圣光献皇后曹氏配。
英宗册文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八、《苏魏公文集》卷二七
皇祖考英宗体乾膺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神宣孝皇帝:伏以昊天眷命,文祖爱之。
至德升闻,万方归往。
灵承前烈,汔致隆平。
遹骏有声,用开厥后。
顾惟眇质,获嗣丕图,宗祀路庭,陟配昭考。
聿严荐享,用达衷精。
庶几顾歆,永绥福禄。
神宗册文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八、《苏魏公文集》卷二七
皇考神宗英文武圣孝皇帝:伏以圣德神功,文经武纬,临御四海,十有九年
修己安民,仁沾恩洽
肆惟寡昧,兹燕贻。
大享总章,祇修严配。
先辰荐祼,庶达孝思。
明堂赦书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八、《苏魏公文集》卷二一
门下:治人莫急于重祭,严父孰大于配天。
昔者周公,宗祀明堂而致孝;
鸿惟仁祖,规模路寝以尊亲。
参合古今之宜,兹谓情文之尽。
肆我昭考,称秩彝祠。
周爰群策之长,专崇一帝之配。
圣作明述,事并功偕。
稽《》之文,则享以秋祭;
案《鲁经》之载,则日用吉辛。
允协灵心,奉为常宪。
朕纂图宸极,承训慈闱,事举于中,礼循其旧。
向讲亲祠之制,一遵先圣之谟,对越上神,翕受纯嘏,五韪来备,三稔于兹。
属方隅之底宁,嘉河流之顺复,物无疵疠,民用平康
穹昊之降休,致函生之蒙祉。
复会一郊之岁,前询七数之谋。
而乾象垂文,晨觌房心之次;
朝仪取法,是为政教之宫。
适及其时,兹用展采。
陈千乘万骑之仪卫,极四海九州之贡羞。
皆欲有以致其严,犹惧无以称其德。
前期戒众,各扬职以尽恭;
先甲端诚,中集虚而思道
始钦柴于真馆,旋备物于大庭。
作主侑神,帝与亲而并享;
奠匏及瓒,荐暨祼以交行,一纯罄而高明歆,四气和而诸福应。
有司已事,祝嘏既告以孝慈;
与物惟新,风霆爰布于号令。
式均惠泽,溥被敷天,大赦天下(云云。)延州要藩,上郡旧境。
皇朝建彰武之节,以开帅庭;
先帝宠王爵之封,以赐朕履。
惟山川之严峻,本土族之敦庞。
宜加府号之称,用旌受命之地,延州升为延安府
于戏!
合内朝之神事,既因锡羡以推仁;
得万国之欢心,又将使民而知孝。
盖布德行惠者,非贤罔乂;
大守重者,惟后克艰。
尚赖文武荩臣,股肱硕辅,共底缉熙之治,庶成忠厚之风。
咨尔群伦,其体朕意。
赦书日行五百里,敢以赦前事言者,以其罪罪之,主者施行。
太师文彦博加食邑制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八、《苏魏公文集》卷二一
门下:季秋大享,周公之礼见于经;
三岁亲祠,国朝以来著为令。
恭惟皇祐之制,肇崇路寝之居。
稽参节文,举合彝典。
朕遹遵先宪,祗率旧章。
真祖而款殊庭,奉昭考而配上帝。
休成熙事,爰沛泽于多方;
乃眷帝师,预制仪于前识。
诞均神贶,用奖王勋
颁以策书,告于朝寀。
太师、平章军国重事、上柱国、潞国公食邑二万七千一百户、食实封一万一千四百户文彦博,温良恭俭,明允笃诚,受天纯粹而生,为国旁求而仕。
方仁皇之在御,得元精之佐臣
四方于宣,文武见乎事业;
一相处内,谋猷著于几康。
屡委柄而出藩,遂传家而佚老。
肆朕纂服,渴见仪刑。
起真拜于上司,冀翼成于初政。
文母之咨访,尉𦕈躬之寤思。
闵烦以总聪之劳,专任以代工之重。
四朝元老,深有赖于谟明;
三事大夫,皆仰承于矩度。
属举宗祈之典,获询肆类之文。
逮此庆恩,久当封于成国
徇其谦请,但增数于爰田。
惟邑赋与真租,示褒功而崇德
于戏!
国有大赉,盖是富于善人;
惠于宗工,期永锡于难老。
尚交修于一德,庶终誉于万方。
惟竭乃诚,同底于道。
可。
皇叔徐王颢加食邑制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八、《苏魏公文集》卷二一
门下:稽古仁皇,肇太室宗祈之典;
思文圣考,奉一天崇配之祠。
朕祗遹先猷,称秩元祀。
侑神作主,克崇严父之恭;
与物惟新,因霈自天之泽。
式孚庭号,用显宗英。
皇叔永兴凤翔等军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守太尉开府仪同三司雍州凤翔上柱国徐王食邑一万二千八百户、食实封四千三百户、赐赞拜不名、以族属之尊,处公侯之上。
亲则叔父,爵为真王,而德性明诚,行能纯备。
孝友内著,靡待桥梓之观;
言动有常,不越宫坛之表。
而自苴茅建国,列邸奉朝,名位并高,亲贤莫贰。
建雍、岐之双节,奄凫、绎之大邦。
正考之三命益恭,颜渊之一善弗失。
惟诗书是好,非礼义不谈。
先秦之古文,几同汉室;
识前朝之旧典,莫如东平
所谓邦家之翰垣,宗室之仪表,永为藩辅,上奉母仪。
比禋礼之休成,锡纯禧而均被。
告于列位,宠以徽章。
增命数于王家,广土田于邑户。
仍于书诏,赐以不名。
于戏!
积厚者流光,虽自文昭之庆;
位高者礼异,抑由王行之贤。
茂对明缗之恩,盖增磐石之固。
可。
皇叔祖华原郡宗愈加食邑制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八、《苏魏公文集》卷二一
门下,国家六圣贻谋,百年制礼。
在我昭考,崇奉亲配帝之仪;
逮兹𦕈躬,思继志述事之训。
永惟大享之报,适协季秋之中,时其宗尊,实相熙典。
奉璋在列,俨乎陟恪之容;
涣汗均休,厚乃保优之命。
皇叔祖宁国军节度宣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司空开府仪同三司持节宣州诸军州事、宣州刺史上柱国华原郡食邑七千八百户、食实封二千四百户宗愈,天资浑厚,躬服谦撝。
地承帝室之华,系衍王家之庆。
其言甚大,深知乐善之方;
力行有馀,常事学文之语。
自先朝之睦族,首同姓以分封。
列邸留朝,久席王侯之宠;
拥旄拜衮,复兼将相之崇。
处贵不骄,好礼有立。
方其与祭之日,能谨事神之难。
虽百执盈庭,皆奉各扬之职;
而三献成礼,允资终事之勤。
不有异恩,曷彰懿行?
是用因美原之故壤,即宛陵之大邦,再彻土田,并增邑户。
酬勋之典,有国所先。
于戏!
歌《我将》之诗,克昭先烈;
流祭泽之广,用奖亲贤。
庞鸿之休,益思寅畏之戒。
永保天禄,克终令名。
可。
皇叔祖安康郡宗隐加食邑制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八、《苏魏公文集》卷二一
门下:天载无声,虽备物不足称其德;
父尊莫抗,非陟配何以昭其功?
仁祖所以躬太寝之祠,神皇所以专一帝之奉,逮此三年之报,率遵二圣之谟。
奠玉祼圭,既毕仪而升燎;
垂缨委佩,多显相之在庭。
宜举庆条,首褒宗戚,告于朝寀,用广神休。
皇叔祖保信军节度使庐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司空开府仪同三司持节庐州诸军事庐州刺史上柱国安康郡食邑七千八百户、食实封二千一百户宗隐,挺质端良,处躬循谨。
衍天源之流润,为邦族之尊宗。
早分列郡之封,位兼王爵
陟坛之拜,秩视公台
执礼不愆,乐善无厌。
经籍文史,常置于巾箱;
车马舆台,不踰于科品。
有大而能谦必豫,位高而受命益恭。
属禋祀之庆成,推涣恩而自近。
井田真食,保增锡于户封;
将相重侯,故优崇于命数。
酬勋有典,赋禄非私。
于戏!
天祐我家,宗戚固多于贤懿;
祭有大泽,宠章实异于等伦。
勿替竞修,以永终誉。
可。
皇弟大宁郡王佖加食邑制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八、《苏魏公文集》卷二一
门下,朕历吉季秋,蒇事太室。
尊圣考而配上帝,克尽孝诚;
祈厚福以浸群元,式孚涣号。
惟予介弟,时乃宗英。
早缘帝子之恩,已开爵土;
今拜大神之贶,宜峻等夷。
皇弟山南东道节度襄州管内观察处置桥道等使、检校太尉开府仪同三司持节襄州诸军事襄州刺史上柱国大宁郡食邑六千户、食实封一千九百户,擢秀天枝,分晖星采。
生知忠孝,跬步不忘于君亲;
夙慕善良,比年已习于弦诵。
爰自胜衣趋拜,择日受封,拥汉、沔之节旄,宅吉阳之疆土。
已崇上衮,益知伛偻之恭;
虽处深宫,如临师保之敬。
属精禋之竣事,敷惠泽以均休。
爰即旧封,荐加优命。
增以爰田之赋,衍乎真食之租。
诞告大庭,式扬熙霈。
于戏!
大事在祀,执膰所以惠诸侯;
宗子维城,怀德所以固宁宇。
思处家为善之乐,知制节谨度之宜。
期底大成,无违策旨。
可。
皇弟咸宁郡王俣加食邑制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八、《苏魏公文集》卷二一
门下:朕承列圣之休光,文母之慈训。
追养继孝,感时念亲。
交于明神,展严父配天之礼;
友于兄弟,厚同气异息之恩。
属兹庆赐之行,首举懿亲之命。
告于庭寀,布乃言纶。
皇弟定武军节度定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太尉开府仪同三司持节定州刺史上柱国咸宁郡食邑五千户食实封一千七百户,岐嶷之姿,见于幼惠;
温文之美,有若夙成。
胜衣乃拜于官封,授策已兼于将相
未就外傅,字书已习于奇觚;
早肄少仪,行步不踰于佩玉。
适遘禋祀之庆,进加命数之崇。
稽案旧章,诞颁徽典。
节旄于新乐,不改故邦;
广国壤于宜川,再隆异渥。
户田加赋,干食增封。
实均神贶之孚,益重天伦之爱。
义兼敦睦,恩越等威。
于戏!
纯嘏既告以孝慈,成予精享;
公侯以为之藩屏,繄尔怀宁
惟诗礼可以饬躬,惟仁义可以保国。
勉思远度,无忘训词。
可。
保康军节度使苗授加食邑制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八、《苏魏公文集》卷二一
门下:行莫大于孝,孝以尊亲为先;
祭则致其严,严以配天为重。
朕钦承谟烈,昭事穹旻,历季秋之吉辛,躬三岁之大享。
樵蒸焜上,既接礼于明神,祼将于京,遂昭功于圣考。
迨兹竣事,推以涣恩,褒嘉元戎,亶扬丕命。
保康军节度房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司空持节房州诸军事房州刺史上柱国济南郡开国公食邑三千三百户、食实封五百户苗授,天姿端厚,性缊沈雄。
杰然师帅之才,奋于州县之职。
干戈卫社,隐若敌国之坚;
谈笑临边,㦎无武将之体。
冒犯矢石,保守封疆。
先帝知其才谋,委成戎阃;
前岁召于边徼,入长殿庐。
谦而有光,宠至益戒,以疾屡请,辞剧弥坚。
解兰、锜之亲兵,领关、陉之重镇。
精禋既戒,祭贡预虔,熙典克成,宠章载锡。
加数邑田之广,衍封干食之多。
褒命非私,酬功惟允。
于戏!
听鼓鼙而思将帅,予不忘于旧勋,守富贵而和人民,尔宜图于远略。
祗服明训,往惟钦哉。
可。
驸马都尉李玮加食邑制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八、《苏魏公文集》卷二一
门下:朕祗遹先谟,钦崇神事。
惟天惟祖宗之敷祐,敢忘报本之恭;
以禋以肆献而展仪,期尽克诚之孝。
粤在秋旻之季,载严宗祀之文。
汔盛体之休成,赖庶工之助相。
嘉与勋戚,同兹庆欣。
平海军节度泉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太师持节泉州诸军事泉州刺史驸马都尉上柱国平原郡开国公食邑六千七百户、食实封二千四百户李玮,系出王门,行如素士。
早厌纷华之习,乐为名教之修。
仁皇以舅家以亲,降虞嫔而欲贵;
先帝以外戚之属,授汉节以隆恩。
而志不期骄,动必由礼。
日恪位著,奉昕朝而不违;
言敦诗书,务时敏而有裕。
试守尝更于方郡,雅意盖在于本朝。
合宫之祠,能罄斋明而莅事;
推大泽之霈,宜优礼秩以均禧。
仍棨戟于泉山,广土田于安德。
户封真食,并用旌酬。
于戏!
神明之休,讵菲德之专享;
爵禄之驭,非有功者不承。
矧予旧族之贤,夙禀教忠之训。
不愆素守,自保全名。
可。
西蕃邈川首领阿里骨加食邑制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八、《苏魏公文集》卷二一、《皇朝文鉴》卷三六、《清源文献》卷四、《文章辨体》卷一七
门下:祭有十伦之义,施爵赏以为先;
福者百顺之名,本忠孝之自出。
朕祗祓阳馆,崇严祢宫,配神穹昊之尊,流泽幅员之广。
嘉与卿士,同兹庆休,便蕃优渥之恩,固无内外之异。
告于朝寀,布乃言纶。
西蕃邈川首领河西军节度凉州管内观察处置押蕃落等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保持节凉州刺史上柱国宁塞郡开国公食邑四千户、食实封一千一百户阿里骨,生有轶材,少负伟略。
禀天地之义气,得秦、豳之遗风。
奠塞外之封疆,继承列土;
河西旄钺,坐护诸羌。
长雄一方,作我西屏。
属九筵之讲礼,盛四海之骏奔,来献其琛,实相予祀。
是用加命王公之数,视秩帝傅之崇。
增井赋于爰田,广国租于真食。
于戏!
尔有时享岁贡之恪,史不绝书;
我有馂神观政之方,惠必及下。
既均承于纯嘏,宜益厉于忠规。
往服训言,克享天禄。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