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苏先生挽词 其一 北宋 · 赵概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称味栾城旧(自注:唐相味道,栾城人也。),潜光谷口栖。
雄文联组绣,高论吐虹霓。
遽忽悲丹旐,无因祀碧鸡。
徒嗟太丘德,位不至公圭。
其二
五言律诗 押鱼韵
侍从推词伯,君王问子虚。
早通金匮学,晚就曲台书。
露泣时难驻,琴亡韵亦疏。
臧孙知有后,里闬待高车(宋沈斐《嘉祐集附录》卷下)。
送梵才大师归天台 北宋 · 赵概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建刹存真意,崇台表大因。
中藏般若偈,外护赤城神。
花雨长霏昼,松风自扫尘。
愧心同范宁,莲社阻相亲(自注:昔远公尝招范宁入社,宁乃以养亲从官愧谢而已。 宋李庚《天台续集》卷上)。
句 北宋 · 赵概
押尤韵
滁水西偏郡,丰山北际楼(题怀蒿楼)。
按:《舆地纪胜》卷四二《淮南东路·滁州》
刘沆拜相制 北宋 · 赵槩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六、《芦浦笔记》卷八、《宋大诏令集》卷五五、《宋宰辅编年录》卷五
门下:朕寅奉丕图,思臻至治。总万机而日慎,举盛曲以交修。期与辅臣,厎宁县县。其有翼宣王度,裁成物宜。燮阴阳之和,处丞弼之任。式资宰茂,秉于大钧。矧尝选材,久滋著效。爰登中铉,敷告外庭。推忠佐理功臣、正奉大夫、尚书工部侍郎、参知政事、上护军、彭城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二百户、赐紫金鱼袋刘沆,雅性内融,敏识先觉。以冲约而率履,不夷险以易心。文成国华,学臻道奥。乐名教以为己任,罄智虑以翊帝谟。乃者擢自书林,更于右史。亟升西掖,出守南州。屡换圭符,夙宣精力。属中都之择尹,正内阁以参华。岁律未周,风绩弥著。式图寅亮,用赞谟明。俾佐股肱之良,参断邦国之务。具瞻斯属,嘉猷诞彰。进联右辅之崇,允协庶邦之望。兼荣书殿,仍峻贵阶。增勋级与褒功,益爰田及真食。于戏!赞万枢之重,允赖于忠纯;厎率土之和,必资于英杰。当申茂略,以恢远图。可特授金紫光禄大夫、依前行尚书工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加上柱国、仍进封开国公、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赐推忠协谋佐理功臣封如故,主者施行。
册命高皇后文 北宋 · 赵槩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六、《宋会要辑稿》礼五三之四(第二册第一五六四页)
皇帝若曰,惟坤仪承天,以亭育万物;惟阴景配日,以照临四方;惟后德佐王,以化成天下。盖风乎远者必始于近,正其国者先济其家。有辛翼商,涂山兴夏。舜以二女,茂昭釐降之文;周以大姒,聿称大明之咏。此有国之成宪,古今之常道也,可不慎焉!朕猥当洪业,获奉皇图,袭先帝之大基,承长乐之慈荫。粤求内助,率迪故常。咨尔高氏,惟乃祖休有丕烈,显于家邦,勋昭前人,庆浃后世,眷乃淑哲,雍和粹纯。贵而能去其骄,动而能约以礼。自嫔藩邸,肇正台仪。肆朕缵服,辅予忧勤。矧慈寿徽音,方资善继;六宫懿范,宜有宗师。故群公卿士,佥绎旧典,遂加榆狄之饰,允正长秋之位。诞告有众,既吁外庭,式契元龟,协诹谷旦。今遣摄太尉、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曾公亮,摄司徒、枢密副使、尚书礼部侍郎陈升之,持节册命尔为皇后。夫《家人》正内,《易》所以显于《象》中;《关雎》进贤,《诗》所以为之《风》首。惟其懋乃德,迪厥善,畅肃雍之化,敦螽斯之义。尚播美于彤史,以光乎万世,岂不韪欤!
言捕盗事奏(宝元二年十一月四日) 北宋 · 赵槩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六、《宋会要辑稿》兵一一之一六(第七册第六九四五页)
请自今厢界耆长、弓手、捕盗人等,如交替,即有未获,立限捕贼,并交割管认。将交割限内日数中分,定入限一半日以前交到,令后人管认;捕获以后交到,令前人管认。捕捉不获,依条科决。第一限内交替即前界认第一限科校,自馀并后人管认科校。其在第二、第三限内交替,准此。
知贡举毕乞免正衙奏 北宋 · 赵槩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六、《宋会要辑稿》选举八之三三(第五册第四三九○页)
差权知贡举,今已考校毕,乞依前次科场例免正衙。
请戒敕缙绅奏 北宋 · 赵槩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二
比年以来,缙绅之伦多险刻竞浮,宜行戒敕之。
乞立御药院迁官规制奏 北宋 · 赵槩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六、《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九之一三(第三册第二八一七页)
勾当御药院,有迁官至遥领团练防禦使者,谓之闇转。若不别立规制,窃虑干冒恩泽,寖不可止。
欧阳修不可轻加污蔑奏 北宋 · 赵槩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六、《言行龟鉴》卷三
修以文学为近臣,不可以闺房暧昧之事,轻加污蔑。臣与修踪迹素疏,修之待臣薄,所惜者朝廷大体耳。
谢宫舍启 北宋 · 赵槩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六、光绪《费县志》卷一四上
槩启:久别,喜安。以国事多故,疏致问。向烦篆籀,更承寄《醉翁亭记》并新唱和诗刻,珍荷珍荷。附近龙茶一角,元封全,聊致远意,希检至。此外惟加爱为祝。不宣。槩拜启宫舍仁弟足下。六月十日。
金紫光禄大夫太子少师张化生墓志 北宋 · 赵槩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六、《永乐大典》卷九一九、《乐全集》卷四○
睢阳有隐君子清河公,世家宋人。自唐季五代藩帅擅势,豪杰多见縻用,公曾祖克以材略仕归德军,显名东诸侯,节度使皆倚以自重。领亳州刺史,行州事。祖文熙,通经,从使府辟为军事推官。考峤,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擢第。风表秀伟,长民有政。太宗皇帝临轩召对,嘉其器望,选知郓州,赐之亲礼,优以全俸。绅以为宠。终尚书都官员外郎,今赠太子少傅。少傅笃厚长者,夫妇奉佛。中身未有子,相与精祷,久之,夫人梦天人乘空而降,捧一婴儿授之,曰:「以是为而子」。因妊生公。幼而庄介,不戏弄,不嬉笑,人莫敢狎侮。稍长就学,记诵强敏。他日,少傅曰:「人不学不知道。道在六经也」。曰:「诺」。即习通诸经,然非其好也。他日又问:「盍婚宦乎」?曰:「诺」。婚而未宦,少傅即世,遂不复仕,曰:「向者从父之命,今姑从吾志」。赀业素厚,悉属之弟。十馀年间,隳荡无馀,一不为问。久之,其子方平通显于朝,比至翰林学士承旨、户部尚书、参知政事。天泽下施,自叶流根。公自大理评事、太子中允、太常丞,历尚书工部、刑部、兵部员外郎、郎中,至秘书少监,以及今赠。子领益部,赐公阶朝散大夫。解三司使,赐公金紫,皆特恩也。家人奉章绶,服以拜赐,然不再服矣。从子之官,所至官舍,入府门,更罢乃出,僚吏无识者。金陵钱塘秦亭,有林园楼堞,可以眺望山川之胜,未尝至其所也。其在京国乡里亦尔。独处一室四十馀年,世缘人事不以自累。贪爱巧伪之为,平生不接于心术。菲饮食,衣至于不任补纫而后易。羞有常物,不得辄有加者。居处器用,不易其旧。夫人先公殁十七年。夫人既殁,不复见妇人之面。孙娶妇入门,隔窗一参,竟不之识。早岁犹有山僧野客间相见者,晚年悉不复接。家有吉凶之事,悉不复知。其节孤峻如此。尚书自钱塘丁太夫人忧,候潮京口。钱塘净慈寺老宿僧惟清,行甚高。闻公常日宴坐,语其徒曰:「是公岂所谓得一切清净功德,庄严三昧者耶!我为善知识,应为发起宿世善根」。乃至丹阳请见,公欣然接纳。清问:「公住无所住耶」?公曰:「我住正住」。清曰:「公亦忆念耶」?公曰:「如是。我正忆念」。后数相见,公竟别无叩问。清告其徒曰:「是不可思议,当知公已久植众德,本已得诸根清净,得大善寂力,住无生法,忍入甚深智慧。往者虽子孙常所亲近,亦不知公所存」。由是乃知公游方之外远矣。尚书早晏定省,燕居侍坐,语寒温外,未尝及他。因事警策,必有深旨。尚书自南京迁秦州,虑公乐乡里,且迎侍道远,请于朝,求寝新除。诏书三下,公谓其子:「吾犹可行,君命岂得取必也哉!吾闻先人话前朝事,要官重寄,莫敢以便私辞命者。吾从若在滑州官舍,所居东壁见题名记,曹侍中除滑州节度,自降麻到官,中间不浃日。有如是偃蹇者耶」?既行,左右奉舆,公曰:「此何为者」?尚书前白:「迓人实多,数易不足为劳」。公曰:「吾从先人屡领郡矣,见郡遣逆者,白直不过二十人,无兵卒也,自雇车乘,家人橐装共载。今官长自奉乃尔,天下安得不困!吾平生未尝用人力,今以老身,使人肩舆往还五千里」!竟不就舆。乘马度陇阪。西人见闻,莫不叹息。其义方大体如此。公自少无疾,不服乐,未尝令医胗脉。治平四年,岁在丁未,九月示疾。十月三日昧爽,寝适兴居,曰:「东方明乎?吾其逝矣」。言终而殁。弥日顶温至于眉宇间。七日而殓,手足不僵。上闻嗟恻,使近珰吊,内司宾临奠。以太子少师告第,享年八十有三。配仁寿郡夫人嵇氏,静温有贤德。公讳某,字化生。化生云者,先少傅以是识其所生之梦也。王父赠太子少保,王母苏氏武功郡太夫人。妣刘氏,彭城郡太夫人。一子,尚书公也。二女:长适士人盖襄,次适比部员外郎蔡修。孙曰庆基,大理评事。熙宁元年戊申冬十一月十五日甲申葬于宋城县仁孝曲。孤子方平泣血铭曰:
世报生身本如幻,如幻起灭非实相。智者明知起灭空,故离诸缘还自性。公植善根非一劫,宿集众德妙庄严。现有眷属常远离,虽在家居已明脱。痴惑所生诸烦恼,不可污染如莲华。不修观行常寂然,是则名为真宴坐。常正定中无依慧,万行非功自成就。是则名为真功德,河沙无量空无边。净智妙明非识想,岂与色声共生灭。来如月影水中圆,去若浮沤归海性。金刚坚固无有坏,须弥卢山不动摇。离一切相清净身,超越假名出三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