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乞将恤民宽厚之诏编类成书奏绍兴二十三年八月 南宋 · 郑康佐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九五、《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五
陛下临御以来,诏令为民而下者十常八九,所以天祐一德,民怀有仁。
然亲民莫如守令,按察莫如监司,若监司巡历或不周遍,则遐方僻壤郡邑官吏循习弛怠,奉行必有不谨者。
望申饬有司,自中兴以来,省刑罚,薄税敛,凡恤民宽厚之诏令,编类成书,以赐守令;
仍令监司岁内分巡所部,务要周备,以察奉行诏令之当否,官吏之勤惰,庶几咸思报举庶职,惠养黎元,以称励精求治之意。
眉山唐先生文集跋 南宋 · 郑康佐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九五、《皕宋楼藏书志》卷七九
政和中,先君寺丞赴官潮阳,道出鹅城,谒国博唐公
一见倾盖如平生。
自是书札往来,无非论文评诗,未尝一语以及俗事也。
而道义之交、习尚之同,先君固已序之矣。
唐公之文凡四十五首,诗赋一百八十五首。
唐公尝云:「吾以是得名,亦以是得谤,不欲尽传诸人」。
故所得止如是而已。
康佐承乏惠阳,暇日阅《寓公集》,盖东坡先生唐公谪居时著述也。
唐公之文凡十有二首,诗赋一百十有一首,与先君所传颇有重复。
既而进士彭年以所藏闽本相示,文凡五十六首,诗赋二百八十七首,较之所见稍加多矣,而篇帙殽乱,句读舛谬不可辨。
未几,又得蜀本于归善张匪躬之家,文凡一百四十二首,诗赋三百有十首,较之闽本益加多矣,而增损甚少,可以取正。
康佐以郡事倥偬,遂属教授王维则雠校。
旁援博取,凡所辨正,悉有据依,而唐公文遂为全篇。
因其名类,勒为二十二卷,命刻板摹之。
既以博示学者,俾识其真,且以著先友之义,不没其传。
既成,谨书于卷末。
绍兴二十一年仲冬左朝奉郎权发遣惠州军州、主管学事兼管内劝农事郑康佐题。
按:《眉山诗集》卷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博罗罗浮山五龙潭题名绍兴二十一年 南宋 · 郑康佐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九五、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一○
宋绍兴辛未下元节黄祗□□欸谒洞天,成礼而还。
□奉郎、权发遣军州事真阳郑康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