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钱良臣南宋 ? — 1189
顾野王读书堆 南宋 · 钱良臣
七言绝句 押鱼韵
伊昔边烽备不虞,太平移作梵王居。
而今江表全无事,借我三椽更读书(清宋如林嘉庆《松江府志》卷七四)
修复练湖灌源奏淳熙二年 南宋 · 钱良臣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九四、《文献通考》卷六
修复镇江府练湖凡七十二源,灌田百馀万亩。
考试制举事奏淳熙四年八月 南宋 · 钱良臣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九四、《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一之三四(第五册第四四三三页)
准敕:考试制举,试卷四号,臣等依准近降指挥,以五题通为合格。
今考到试卷内多有不知题目出处,又引用上下文不尽,止有仅及二通者。
差充明堂仪仗使臣乞处史浩之次奏淳熙六年七月 南宋 · 钱良臣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九四、《中兴礼书》卷六七
伏蒙圣恩差充明堂仪仗使臣,有区区之恳,辄闻天听。
窃惟五使之序,止以职事为定。
臣偶备员政府,滥在第三;
史浩以旧学元老,两登相位,今乃下居四人之列。
而臣资望犹浅,一旦超躐,遽出其右,揆之私义,实所未安。
伏望圣慈酌以权宜之制,改臣所领处浩之次,庶几不致度越耆旧,以贻众指,臣不胜大幸。
自劾失举奏淳熙六年 南宋 · 钱良臣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九四、《文献通考》卷一六七
臣昨任淮东总领日失举茹骧改官,今以赃败,法当同坐。
辞免资政殿大学士 南宋 · 钱良臣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九四
自天有命,无地措躬。
伏念臣滥厕班行,骤膺识擢,躐登枢筦,参预政机。
感超异之遭逢,思糜捐而称塞。
岁时更历,天日照临,因造膝之敷陈,露乞骸之恳请。
仰戴慈怜之厚,曲彰覆护之深,昭示隆私,宠颁异数。
力辞得获,微力少安。
席未煖于里闾,诏促临于藩屏。
南徐效力,初靡著于显庸;
北阙疏恩,已复加于美职。
深惟忝窃,倍剧凌兢。
敢图简记之隆,更付保釐之托!
守籥再经于眷首,抚封常励于夙心。
罄殚朝暮之微劳,酬答乾坤之大造。
十连无事,实自庙谟;
庶政罔功,方忧吏责。
退欲伸于前牍,进忽奉于除书。
名升规殿之新宠,命涣帝纶之旧恩。
遇诚厚矣,臣实惧焉。
伏望皇帝陛下廓渊听以下临,鉴愚衷之上达,使遂终辞之志,不嫌申命之回。
得请为期,俯躬以俟(《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三中。)
此下三篇撰人原题为「钱参政」,考表中所叙履历当为钱良臣
按《宋宰辅编年录》卷一八,良臣淳熙八年九月参知政事,与在外宫观,未几起知镇江府
表所谓「席未暖于里闾,诏促临于屏藩」,是也;
又云「南徐效力」,南徐镇江府南朝曾于此置南徐州也。
十年,加端明殿学士,表所谓「已复加于美职」也。
十二年,知建康府行宫留守,表所谓「守籥再经于眷首」是也。
十四年八月资政殿大学士、依旧知建康,即此表及下表所辞、所谢也。
谢除资政殿大学士 南宋 · 钱良臣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九四、《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四中
解繁机而宅牧,重愧罔功;
联秘殿以升班,更叨申命。
弗俞逊牍,亟下赞书,席宠过隆,抚躬知惧。
伏念某起家平素,涉世艰勤。
本乏材能,已绝进身之望;
粗安义命,敢萌过分之求?
初无左右之容,忽奉清闲之对。
服在朝绅之末,名岂登闻
遽承帝席之前,语将试用。
旦暮获千年之遇,春秋阅一纪之周。
力虽竭而常忧任重之不胜,心虽劳而惟恐计短之不逮。
自虞瘝旷,辜此鉴知;
岂意超迁,亟加柄用!
佐事枢则莫赞庙谟之大,参国论则何裨圣智之明?
岁首之频更,天心之善贷,因遂退休之请,爰推进职之恩。
谓其身历于政涂,特尔名加于规殿。
满盈惕戒,恳避矜从。
归未定而已促于蕃宣,秩未终而复移于留任。
君之待臣者,可谓至矣;
臣之报上者,其将若何?
唯有惧心,凛凛渊冰之侧;
但知勤事,惓惓夙夜之间。
分所当然,功于何有?
两郡未殚于驽力,三年再被于龙光。
职司宫钥之严,常亲地禁;
名隶云霄之表,不远天临。
梦平生而未尝,宠微躬而特厚。
施均内外,眷备始终。
入辅出藩,曾莫酬于毫发;
昔辞今受,徒有愧于心颜。
伏遇皇帝陛下精鉴臣邻,博观海宇。
谓分铜虎之寄,均民社之不轻;
而剖玉麟之符,在事权而尤重。
曾参于近密,终令缀于邃清。
颁一札以示私,使十连而增耀。
某敢不俯思职守,仰体眷怀。
尘露甚微,固何资于海岳;
已晚,终图报于乾坤。
谢赐夏药表 南宋 · 钱良臣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九四、《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七上
典籥陪都,夏时载阅;
分珍御府,上渥重颁。
恭启驿函,敬祗奁剂。
伏念臣思虑久耗,精神易衰。
薾骸望息于云间,良药忽从于天上。
清风濯热,冰圆誇玉井之冰;
大火流金,雪散胜红炉之雪。
涤除烦郁,扶起支离。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情寓南薰,心常东顾。
欲除民愠,俾逃内热之伤;
先贲臣躬,使布中和之惠。
臣既无惮暑,惟有兢淩。
思己安私,尽出匪颁之德;
去民疾苦,举为仁寿之归。
庶满愚衷,仰酬大赐。
孝宗漕臣手诏记 南宋 · 钱良臣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九四、《景定建康志》卷四
淳熙六年三月丁丑,臣雄、臣淮、臣良臣奏事殿中,天慈恻怛,有民力未裕之叹,因出亲笔手诏示臣等。
臣等再拜跽受,退即捧读,䌷绎至再至三,仰见圣明总覈庶职,轸忧元元,所以加惠至厚,天下幸甚。
臣等恭惟陛下俭德冠乎帝王,仁心同乎天地,爰自即位,池台弗增,车服随给。
横恩妄予,毫发不私;
厚赋重征,蠲贷略尽。
是宜财力全实,无愧前古之盛。
乃名藩大府犹以病告,致勤九重宵旰之念,士夫交议,莫识所由。
及恭睹宸奎敕戒漕臣,将使审计经度,任州县有无之责,乃知圣鉴高远,推见本原,德意志虑,非臣等所及。
臣等谨奉明指,宣布中外。
越二日,又请刊石,以副墨遍赐诸道。
制曰可。
臣等窃以天下譬犹一身,一身之间,血脉流贯,则四支和平,天下之势,上下通融,则百职修举。
此理之必然也。
刘晏号古今计臣之冠,究所设施,不过取羡补乏,蠲荒歛丰。
其后兴利之臣,乃不问有无,一切殚竭,国计未赢而民力惫矣。
是故转漕之任,一道是寄,盈虚缓急,所当共体。
若乃智虑不通,规为不豫,悉取其有馀以徼强济之名,安视其不足而诿旷败之责?
自谋善矣,谓公上何?
兹非置使之本意也。
今云章昭回,圣谟广大,凡厥奉承,曷敢不敬,敢不丕应?
《诗》云:「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
邦国若否,仲山甫明之」。
臣等不佞,尚能恪意悉力以助扬圣意。
若具受诏不虔,与夫称职有闻,则当甄序,以诏赏罚。
既入石,谨拜手稽首而书于下方。
中奉大夫参知政事权监修国史同提举详定一司敕令华亭县开国伯食邑九百户、食实封三百户赐紫金鱼袋臣钱良臣通议大夫枢密使东阳郡开国公食邑五千户食实封一千七百户臣王淮正奉大夫右丞相提举编修玉牒提举国史院、提举编修《国朝会要》、提举详定一司敕令鲁郡开国公食邑四千四百户、食实封一千四百户臣赵雄谨书。
淳熙六年五月日,朝奉大夫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借紫臣王师愈被旨刻于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