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陕西省” 相关资源
诗库38696
人物库8318
活动9499
人物库 唐朝
平阳公主隋末唐初 ? — 62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3
【介绍】: 唐高祖李渊女。
柴绍妻。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李渊起兵反隋,公主鄠县散家财募兵响应,兵至七万,威振关中,时号娘子军。
后率军与李世民会师于渭北。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房玄龄隋末唐初 579 — 64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9—648
【介绍】: 名或作乔
齐州临淄人字乔
房彦谦子。
隋开皇时进士,为隰城
唐兵入关中,归李世民,任秦王记室
唐高祖武德中,与长孙无忌等策划玄武门之变。
太宗贞观元年中书令封邢国公
后任尚书右仆射,改魏国公
监修国史
十一年,徙梁国公
居相位十五年,与杜如晦共掌朝政,世称“房谋杜断”。
司空,累表固辞。
卒谥文昭
曾受诏重撰《晋书》。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许胤宗隋末唐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唐时常州义兴人
初仕新蔡王外兵参军
精医术,时柳太后病风不能言,胤宗以黄耆、防风等煮汤熏之,是夕语。
唐高祖武德初累授散骑侍郎
关中多骨蒸疾,胤宗疗视必愈。
或劝其著书贻后世者,胤宗答曰:“医者,意也。
意之所解,口莫能宣。
此吾所以不著书也。
”卒年七十余。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豆卢宽初唐 ? — 65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0
【介绍】: 京兆万年人
豆卢通子。
隋炀帝大业末梁泉
高祖关中,宽与郡守萧瑀率豪姓归附,累授殿中监
太宗贞观中礼部尚书左卫大将军封芮国公
卒谥定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无可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
长安人,一作范阳人
贾岛从弟。
青龙寺,一说居天仙寺
工诗,多五言,律调谨严,意在言外,诗名与齐。
马戴姚合厉玄多有酬唱。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俗姓贾范阳(今北京西南)人。
贾岛从弟。
少年时出家,尝与贾岛同居青龙寺
后云游越州湖湘庐山等地。
大和年间,为白阁寺僧(《金石萃编》卷六六《僧无可书幢》)。
姚合过往甚密,酬唱至多,金州无可往访之。
又与张籍马戴厉玄喻凫等人友善。
生平见《唐诗纪事》卷七四、《唐才子传》卷六。
无可工诗,多五言,与贾岛、周驾齐名,张为诗人主客》列其为“清奇雅正主”之入室。
无可善为象外句,“比物以意,而不指言一物”、“妙在言其用而不言其名耳”(《冷斋夜话》),如“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微阳下乔木,远烧人秋山”。
亦以能书名,效柳公权体。
(《关中金石记》)《全唐诗》存诗2卷,《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又2句。
唐诗汇评
无可,生卒年不详,俗姓贾范阳(今河北涿县)人,或云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贾岛从弟。
元和中,居长安青龙寺,后又居长安先天寺及终南白阁寺。
又曾游吴越岭南江西等地。
会昌中,居华山树谷,自称树谷僧
会昌末大中初卒。
可善书,工五言诗,与姚合朱庆馀贾岛、殷免藩、章孝标、顿非熊、马戴段成式雍陶厉玄等为诗友,唱和甚多。
有《无可集》一卷。
全唐诗》编诗二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无可)工诗,多为五言。
初,贾岛弃俗,时同居青龙寺,呼为从兄。
马戴姚合厉玄多有酬唱,律调谨严,属兴清越,比物以意,谓之象外句。
如曰:“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
”又曰:“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凡此等新奇,当时翕然称尚,妙在言用而不失其名耳。
无可诗与兄岛同调,亦时出雄句,咄咄火攻。
唐释子以诗传者数十家,然自皎然外,应推无可清塞(按即周贺)、齐己贯休数人为最,以此数人诗无钵盂气也。
《载酒园诗话又编》
无可诗如秋涧流泉,虽波涛不兴,亦自清冷可悦……但多与郎士元相杂,殊不能辨。
庞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泾阳人
初仕李密据洛口,以关中锐兵击之。
李世民,率万骑降。
入唐,累官梁州总管,曾镇压巴山民起事。
太宗以其耆厚,令主东宫兵,虽老不怠,大小事无不过问。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田鸾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陕西人
相传入华山,见道士祈请隐诀,道士柏木曰:“此长生药也。
归服数年,自觉身轻。
后隐于嵩阳,年逾百岁,仍有少容。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裴迪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关中人排行第十
玄宗天宝间,与王维同隐蓝田辋川,常游览赋诗,琴酒相乐。
各作有五言绝句二十首,题辋川诸景,合编为《辋川集》。
应进士试。
天宝末
后与杜甫有过从。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关中(今陕西关中盆地一带)人。
排行十
玄宗天宝年间,与王维同隐辋川(今陕西蓝田县南),日与王维崔兴宗游览赋诗,琴酒自乐。
王维倡和之诗收于《辋川集》中。
王维诗中屡称“裴秀才迪”,可见此时未曾进士及第。
《旧唐诗·王维传》称裴迪王维之“道友”,笃信佛教,裴迪可能亦为佛教信徒。
天宝末,与杜甫相友善。
又曾任尚书右丞(一作左丞)。
事迹散见《唐诗纪事》卷一六、《唐才子传》卷二《王维传》附。
全唐诗》存诗29首。
唐诗汇评
裴迪,生年年不详,闻喜(今属山西)人,一说关中(今陕西)人。
天宝中,与王维崔兴宗隐居终南山,相与唱和。
安史乱起,陷贼中,居洛阳
上元中,曾至蜀中,与杜甫有诗唱和。
全唐诗》存诗二十九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蔡宽夫诗话》
王摩诘韦苏州集载裴迪、邱丹唱和诗,其语皆清丽高胜,常恨不多见。
“安禅一室内,左右竹亭幽。
有法知不染,无言谁敢酬?
鸟飞争向夕,蝉噪意先秋。
烦暑自兹退,清凉何处求?
”如丹“卖药有时至,白知往来疏。
遂辞池上酌,新得山中书
步出芙蓉府,归乘谷觫车。
猥蒙招隐作,岂愧班生庐
”其气格殆不减二人,非唐中叶以来嘐嘐以诗鸣者可比。
乃知古今文士,淹灭不得传于子孙者,不可胜数。
然士各言其志,其隐显亦何足多较?
观两诗趣尚,其胸中殆非汲汲于世者,正尔无闻,亦何所恨?
其姓名偶见二人集、亦来必不为幸也。
《汇编唐诗十集》
诗雅淡,有类摩诘,恨力弱鲜超拔处。
《载酒园诗话又编》
辋川倡和,裴迪尤多,其诗体反不甚与王近,较诸公骨格稍重。
裴早友王维,晚交杜甫,篇什必多。
今所存惟集数篇,不胜遗珠之恨。
薛稷初唐 649 — 71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9—713
【介绍】: 蒲州汾阴人字嗣通
薛道衡曾孙。
进士及第。
中宗景龙末谏议大夫昭文馆学士
睿宗立封晋国公,除太子少保礼部尚书世称薛少保
窦怀贞伏诛,以知其谋,赐死于万年县狱中。
工隶书,笔姿遒丽,与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并称唐初四大书家。
又善绘,画为绝品。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49—713
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人。
薛道衡曾孙,薛收孙,魏徵外甥。
武后长寿三年(694),中临难不顾、徇节宁邦科。
又举进士
累迁祠部员外郎礼部郎中中书舍人
中宗景龙末,为谏议大夫昭文馆学士
睿宗即位,以翊赞功迁太常少卿封晋国公
累拜中书侍郎黄门侍郎参知政事
因与崔日用争权,罢为左散骑常侍
工部礼部尚书,位终太子少保世称薛少保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小史》卷九,《历代名画记》卷九,《郎官石柱题名考》卷一九、二二。
多才艺,工书画,诗文亦佳,其《秋日还京陕西十里作》为初唐五古名篇。
张说评其文“如良金美玉,无施不可”(见《大唐新语》卷八)。
有文集30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14首。
唐诗汇评
薛稷649-713),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西)人。
进士第长寿三年(694)中临难不顾徇节宁邦科。
累迁礼部郎中中书舍人
景龙末,为谏议大夫昭文馆学士
睿宗即位,迁黄门侍郎参知机务
崔日用不协,罢为左散骑常侍,历太子少保礼部尚书
先天二年窦怀贞伏诛,因预知反谋,赐死狱中。
以辞章名,工书善画,尤善画鹤。
有《薛稷集》三十卷,己佚。
全唐诗》存诗十四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大唐新语》
张说语:李峤崔融薛稷宋之问之文,如良金美玄,无施不可。
旧唐书本传
进士,累转中书舍人
时从祖兄曜为正谏大夫,与俱以辞学知名,同在两省,为时所称。
时天彝《唐百家诗选评》
薛稷诗明健激昴,有建安七子之风,不类唐人
姚崇唐 650 — 72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0—721
【介绍】: 陕州硖石人本名元崇改名元之,避开元年号,又改名。
应下笔成章举,授濮州司仓参军
武周时,累擢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出为灵武大总管
张柬之等谋诛张易之计议
睿宗立,进中书令,以奏请使太平公主出居东都,贬申州刺史
玄宗先天二年奏治政十事,帝皆纳之。
复迁紫微令,罢冗职,修制度。
开元四年山东蝗虫大起,奏请各道捕蝗,蝗灾讫息。
后引宋璟自代,史称姚宋。
卒谥文献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1—721
字元之本名元崇,以与突厥叱利同名,武后时以字行,至开元时,避帝号更名崇
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东南硖石镇)人。
高宗时举下笔成章科,授濮州司仓参军,入为司刑丞
武后天授中,历夏官员外郎郎中侍郎
圣历三年(700),进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迁凤阁侍郎
司仆卿,犹凤阁鸾台三品
出充灵武大总管
睿宗即位,召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寻迁中书令
出为申州刺史,转扬州长史淮南按察使同州刺史等。
玄宗先天二年(713),复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迁紫微令,封梁国公
开元四年(716),以开府仪同三司,罢知政事
九年卒,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贞(两《唐书》本传曰文献)。
十七年赠太子少保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张说《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扬州刺史大都督梁国公姚文贞公神道碑》。
三居相位,为唐代名相之一。
工诗善文,《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载文集10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6首,《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
唐诗汇评
姚崇650-721),字元之本名元崇
其先吴兴(今浙江湖州)人,隋末移居硖石(今陕西陕县),后家于洛阳
应下笔成章举,授濮州司仓
武后朝,累迁至夏官侍郎同平章事
出为灵武大总管、常、、许等州刺史
睿宗立,拜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进中书令
复出为、徐诸州刺史
玄宗开元初复入相,迁紫微令,封梁国公
长于吏道,号为名相,与宋璟并称“姚宋”。
有《姚崇集》十卷,己佚。
全唐诗》存诗六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李范盛唐 ? — 7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6
【介绍】: 宗室。
睿宗第四子。
始名隆,后避玄宗讳,单称
初封郑王,改卫王睿宗时进封岐王
玄宗太平公主,以功赐封。
为州刺史,迁太子太傅
卒谥惠文
好学工书,雅爱文章之士,士无贵贱,尽礼之。
多聚书画古迹,皆世所珍者,为时所称。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关中(今陕西西安一带)人。
约为五代至宋初时人。
善章句。
事迹见《诗话总龟》卷一三引《雅言杂载》。
全唐诗》存诗5联。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26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
睿宗第四子。
景云元年(710)睿宗践祚,进封岐王,拜太常卿并州大都督左羽林大将军
先天二年(713),从玄宗太平公主
玄宗开元初,带本官历刺华州虢州
开元三年(715)太子少师,六年后带本官历刺许、郑、岐州
八年太子太傅十四年卒,册惠文太子,陪葬桥陵
生平见新、旧《唐书·惠文太子》。
李范工书善诗,爱儒士,喜聚书画,尝与阎朝隐、刘廷绮等饮酒赋诗。
窦{自豕}《述书赋》称:“梁园笔壮,乐府文雄”。
注:“王多能好事,有文词,特为歌者所唱。
”《全唐诗逸》存断句10。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赵不为武周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
武则天时曾为南岳斋郎
长安四年(704)曾题诗于卫州共城县百门陂。
中宗神龙二年(706)中才膺管乐科。
玄宗开元十七年(729),累迁行考功员外郎
事迹见《金石萃编》卷六五《百门陂碑》、《陕西金石志》卷一二。
《全唐诗外编》收断句4。
全唐诗补逸
赵不为武后中宗时人。
诗四句。
(《全唐诗》无赵不为诗)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张廷圭盛唐 ? — 73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34
【介绍】: 河南济源人
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
武则天时曾上疏谏营造佛像事。
玄宗开元初关中久旱民饥,亦应诏上疏。
官至少府监
李邕友善,屡表荐之。
善楷隶,为时人所重。
卒谥贞穆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王昌龄盛唐 698 — 75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690—约756
【介绍】: 京兆长安人字少伯
玄宗开元十五年进士第,补秘书省校书郎
后又以博学宏词登科,授汜水
以故贬岭南,北归,迁江宁丞。
晚年又贬龙标
故世又称王江宁王龙标
以世乱还乡,道出濠州(一作亳州),为刺史闾晓丘所杀。
工诗,擅长七绝,以边塞诗《出塞》、《从军行》等知名。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56?
字少伯排行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以曾官江宁(今江苏南京)丞、龙标(今湖南洪江西南),后人因称“王江宁”、“王龙标”。
玄宗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
二十二年登博学宏词科,迁汜水
越数年,以事谪岭南
二十八年北返,改江宁丞。
史传称后以“不护细行”,又贬龙标
安史乱起,昌龄避乱江淮一带,触忤濠州刺史闾丘晓,为所杀。
生平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
昌龄开元天宝间杰出诗人。
所作多边塞军旅、宫怨闺情及送别之什,清刚俊爽,深厚婉丽。
时人殷璠以为“元嘉以还,四百年内,曹、刘、陆、谢,风骨顿尽,今昌龄克嗣厥迹”,称其诗“惊耳骇目”,乃“中兴高作”。
(原出《河岳英灵集》卷中,兹据《唐诗纪事》卷二四所引)《唐才子传》卷二本传云是“时称‘诗家夫子王江宁’”。
昌龄特擅七绝,明王世贞以为可“与太白争胜毫厘,俱是神品”(《艺苑卮言》卷四)。
诗集注本有今人李云逸《王昌龄诗注》。
另有《诗格》传世。
全唐诗》存诗4卷。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4首又4句。
唐诗汇评
王昌龄694?
-756?
),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
二十二年,举博学宏辞科,授汜水
获罪谪岭南二十七年遇赦北还。
二十八年冬,为江宁
天宝中,贬龙标
安史乱起,北归,为濠州刺史闾皇晓所杀。
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
昌龄工诗,时称“诗家天子”;尤长七绝,与李白共称“联璧”。
有《王昌龄集》五卷,已佚。
又著《诗格》二卷,《诗中密旨》一卷,今传本多疑非原著。
有《王昌龄集》二卷和《王昌龄诗集》三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今人李云逸有《王昌龄诗注》。
王昌龄(698—约756) 唐代诗人。
字少伯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开元十五年(727)进士,授校书郎,改汜水县,再迁江宁县,晚年贬龙标(今湖南黔阳西)县尉,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
江夏(今武昌)游玩时曾作惜别诗《送人归江夏》,因情造景,借黄鹤楼抒情,表现了友人间的无限眷恋和依依惜别之情。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元嘉以还,四百年内,曹、刘、陆、谢、风骨顿尽。
顷有太原王昌龄,鲁国储光羲颇从厥迹,且两贤气同体别,而王稍声峻。
新唐书本传
昌龄工诗,绪密而思清,时谓王江宁云。
昌龄工诗,缜密而思清,时称“诗家天子王江宁”,盖尝为江宁
文士王之涣、辛渐交友至深,皆出模范,其名重如此。
《唐诗品》
少伯天才流丽,音唱疏越。
七言小诗儿与太白比肩,当时乐府采录无出具右。
王言古作与储光羲不相下,而稍逸致可采,高才玩世,流荡不持,卒取闾丘之祸,轻华之致,不并圭璋,岂亦定见耶!
朱警《王昌龄诗集跋》
少伯诗为中兴名家,与储光羲相埒,而少伯稍声峻,多远调。
至如“飞雨祠工来,霭然关中暮”、“东峰始含景、了了见松雪”,兴象融化,有遗音矣。
《艺苑卮言》
七言绝句,王江宁太白争胜毫厘,俱是神品。
绝句之源,出于乐府,贵有风人之致,其声可歌,其趣在有意无意之间,使人莫可捉着。
盛唐惟青莲、龙标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
江宁《长信词》、《西宫曲》、《青楼曲》、《闺怨》、《从军行》,皆优柔婉丽,意味无穷,风骨内含,精芒外隐,如清庙朱统,一唱三叹。
摩诘五言绝,穷幽极玄;少伯七言绝,超凡入圣,俱神品也。
杜陵太白七言律绝,独步词场;然杜陵律多险拗,太白绝间率露,大家故宜有此。
若神韵于云,绝无烟火,深衷隐厚,妙协《萧韶》,李颀王昌龄故是千秋绝调。
李(白)词气飞扬,不若王之自在,然照乘之珠,不以光芒杀直;王句格舒缓,不若李之自然,然连城之璧,不以追琢减称。李作故极自然,王亦和婉中浑成,尽谢炉陲之迹;王作故极自在。李亦飘翔中闲雅,绝无叫噪之风,故难优劣,然李词或太露,王语或过流,亦不得护其短也。
王龙标七言绝句,自是唐人骚语,深情苦恨,襞积重重,使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惜后人不善读耳。
书有利涩,诗有难易,难之奇,有曲涧层峦之致;易之妙,有舒云流水之情,王昌龄绝句,难中之难;李青莲歌行,易中之易。
难而苦为长吉,易而脱为乐天,则无取焉。
总之,人力不与,天致自成,难易两言,难可相忘耳。
专寻好意,不理声格,此中晚唐绝句所以病也,诗不待意,即景自成;意不待寻,兴情即是。
王昌龄多意而多用之,李太白寡意而寡用之:昌龄得之椎炼,太白出于自然,然而昌龄之意象深矣。
钟云:人知王、孟出于陶,不知细读储光羲王昌龄诗,深厚处益见陶诗渊源脉络。
善学陶者宁从二公入,若从五、孟入。
《全唐风雅》
钟云:龙标七言绝妙在全不说出,读未毕,而言外目前,可思可见矣,然终亦说不出。
黄绍夫云:唐七言绝句当以王龙标为第一,以其比兴深远,得风人温柔敦厚之体,不但词语高古而已。
七言绝句,唯王江宁能无疵颣,储光羲崔国辅其次者,至若“秦时明月汉时关”,句非不炼,格非不高,但可作律诗起句,施之小诗,未免有头重之病。
若“水尽南天不见云”、“水和三日荡轻舟”、“囊无一物献尊亲”、“玉帐分弓射虏营”,皆所谓滞累,以有衬字故也。
其免于滞留者,如“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则又疲无生气,似欲匆匆结煞。
《诗辩坻》
龙标七言古,气势太峻而才幅狭,然迅快流爽,又一格也。
吴敬夫云:龙标七绝名手,五古笔法高妙,往往为理障所掩,如“精意莫能论”,“独立君始悟”、“海静月色真”、“寥寥天府空”、但便人剿袭,故愚者入其鬼窟中。
岂若“久之风寂,远闻樵声至”、“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顿挫雄浑也?
王昌龄五古,或幽秀,或豪迈,或惨侧,或旷达,或刚正,或飘逸,不可物色。
王龙标七绝,如八股之王济之也,起承转合之法自此而定,是为唐体,后人无不宗之。
七言绝句,古今推李白王昌龄,李俊爽,王含蓄,两人辞、调、意俱不同,各有至处。
《历代诗法》
龙标五古,胜情旷致,刊落凡俗。
龙标七绝,如高翼矫风,半空落响,危峰堕月,哀壑承泉,首首同调,一见一新,非惟独秀当时,抑已擅场千古。
《唐诗别裁集》
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谓之唐人《骚》语可。
龙标精深可敌李东川,而秀色乃更掩出其上。
若以有明弘正之间徐迪功尚与李、何鼎峙,则有唐开、宝诸公,太白少陵之外,舍斯人其谁与归?
《挹翠楼诗话》
有识者皆当戒心读王龙标“大漠风尘”、“白马金鞍”、“驰道杨花”诸作,止用一二字暗中托讽,使深心人于言外领会,意境既超,婉而不露,此其七绝所以独冠三唐。
《唐七律隽》
襄阳龙标、供奉,虽不以七律名家,然视右丞嘉州少陵者公,别有一种神气,有精采而无滞色,此盛唐之所以为盛也。
《岘佣说诗》
孟浩然王昌龄常建五言清逸,风格均与摩诘相近,而篇幅较窘。
学问为之,才力为之也。
其源出于鲍明远,缩作短篇,自成幽峭。
七绝擅名,亦由关塞之词,江山所助。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啖助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赵州人,后徙关中字叔佐
博通经术。
玄宗天宝末历官临海丹阳主簿
秩满,隐居不仕。
善《春秋》,曾考三家传短长,补缺漏,历十年,撰成《集传》。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刘晏唐 715 — 78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5—780
【介绍】: 曹州南华人字士安
玄宗天宝中夏县温县
肃宗时度支郎中、陇、华三州刺史河南尹
上元元年户部侍郎、充度支等使。
代宗广德元年吏部尚书同平章事,不久罢相,仍领度支盐铁转运租庸调使及东都河南江淮、山南等道转运租庸盐铁使等职。
大历初,与第五琦分领天下财赋。
曾征发民工,疏浚汴水,用分段转运法,岁运江淮粮数十万石至关中
整顿盐税,行平准法,一改安史乱后的紊乱财政。
选贤才,制法令,理财二十年。
德宗立,为杨炎构陷死。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16?—780
字士安排行四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人。
7岁举神童,玄宗天宝中累官侍御史
肃宗至德元载(756)度支郎中,领江淮租庸。
上元元年(760)户部侍郎,充度支盐铁等使
代宗广德元年(763)拜相,二年罢为御史大夫领使如故,通漕运,岁运米数十万石济关中
大历中累官吏部尚书等,掌财赋20余年。
德宗建中元年(780)忠州刺史七月赐死。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今人鞠清远有《刘晏年谱》。
全唐诗》存诗2首。
唐诗汇评
刘晏715—780),字士安济阴(今山东定陶西北)人,开元九年(721),举神童,年七夕
秘书省正字
开元末,为洛阳天宝中,迁夏县
殿中侍御史,迁度支郎中、陇、华三州刺史
上元中,迁河南尹
入为京兆尹,再拜户部侍郎判度支
代宗宝应二年,进吏部尚书平章事,领度支盐铁转运租庸使
大历十三年,为尚书左仆射
德宗时,为杨炎所构,贬忠州刺史,赐死。
善于理财,能诗。
全唐诗》存诗二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张万福唐 716 — 80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6—805
【介绍】: 魏州元城人
学骑射,从征辽东有功,为将而还。
代宗时累摄舒、庐、寿三州刺史都团练使淮南节度副使
后赴关中防秋,因留宿卫
德宗时李正己反,召为濠州刺史,扼守涡口,保护运粮船。
累官右金吾卫将军
时帝欲相裴延龄,大臣守延英门极谏,帝怒。
乃扬言:“朝廷有直臣,天下必太平矣。
”遍揖诸大臣,天下以此重之。
后以工部尚书致仕。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药子昂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内人
肃宗时,累官殿中少监,充闲厩使
代宗宝应元年,为殿中监
回纥引军入塞,关中震动,子昂受诏往劳于太原,密识其虚实。
归进兼御史中丞,充左右厢兵马使
雍王往见回纥可汗,因拒可汗之辱而被榜。
右武卫大将军
李辅国失势后,代判元帅行军司马
官至关内节度使御史大夫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曲信陵中唐 ? — 794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94?
苏州(今属江苏)人。
家于太湖洞庭山
德宗贞元元年(785)进士第,同年又中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
六年仕为舒州望江县,卒于任所。
白居易秦中吟·立碑》诗称其“在官有仁政”。
深受县民爱戴。
晚唐萧缜有《前望江曲令颂德》诗赞美其政绩。
生平见《容斋五笔》卷七《书曲信陵事》、《唐才子传》卷五。
全唐诗》存诗6首,残句2,多咏恬淡闲退情怀,当为登第前所作。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韦应物中唐 737 — 79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37—791?
【介绍】: 京兆万年人
韦待价曾孙。
初以三卫郎玄宗,后折节读书,肃宗时太学
代宗永泰中,为洛阳丞,迁京兆府功曹
德宗建中二年,累除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寻改江州刺史,追赴阙,迁左司郎中
贞元初,复出为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
后罢居苏州永定寺,斋心屏除人事。
工诗,与顾况刘长卿等相酬唱。
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合称“王孟韦柳”,或与陶渊明合称“陶韦”。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37—792?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排行十九
曾任左司郎中人称韦左司;又曾任江州刺史苏州刺史人称韦江州韦苏州
出身关中望族,玄宗天宝十载(751)以门资恩荫入宫为三卫郎,颇任侠负气。
十五载六月,安史叛军进长安,失职流落。
肃宗乾元元年(758)太学,折节读书。
代宗广德元年(763)洛阳丞,刚直为政,鞭笞军骑,见讼于居守永泰二年(766)罢任。
曾东游淮海,经淮阴宝应等地,抵广陵
大历九年(774)京兆府功曹
不久,摄高陵宰、转鄠县
十四年栎阳,即因疾辞归,居沣水北岸善福寺,又称西斋,曾编成《沣上西斋吟稿》数卷(见王钦臣韦苏州集序》)。
德宗建中二年(781)任尚书比部员外郎
四年出为滁州刺史,旋即罢任,闲居滁州西涧
贞元元年(785)江州刺史
三年入朝为左司郎中次年出为苏州刺史
六年罢任,寓居苏州城永定寺
约于贞元八年(792)卒于苏州
一说文宗大和(827—835)中,尚以太仆少卿御史中丞,为诸道盐铁转运江淮留后(见沈作哲《补韦刺史传》),叶梦得钱大昕、余嘉锡等已辨其非。
生平见宋王钦臣韦苏州集序》、姚宽《西溪丛语》卷下、沈作哲《补韦刺史传》。
近人万曼有《韦应物传》、孙望有《韦应物事迹考略》、傅璇琮有《韦应物系年考證》。
韦应物秉性高洁,其诗淡远清瑟,人比之陶潜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韦诗“源出于陶而镕化于三谢,故真而不朴,华而不绮”。
长于五言,“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体”(白居易《与元九书》)。
其“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同上),刘熙载亦云:“韦苏州忧民之意如元道州
”(《艺概·诗概》)《全唐诗》存诗10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4首。
通行之诗集有四部丛刊本《韦刺史诗集》10卷附录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韦苏州校正拾遗》1卷(清卢文弨编校)。
注本有陶敏、王友胜《韦应物集校注》。
唐诗汇评
韦应物(约737-约792),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天宝末,为玄宗三卫近侍,时年十五,颇任侠负气。
后入太学,折节读书。
广德中,任洛阳丞,被讼,弃官闲居。
大历中,任京兆府功曹,摄高陵令,又历鄠县栎阳二令。
建中中,除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
贞元元年,转江州刺史
三年,入为左司郎中,出守苏州,卒。
世称韦江州韦左司韦苏州
应物工诗,五言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
有《韦应物诗集》十卷。
北宋王钦臣重加校定编次,仍为十卷,题《韦苏州》,行于世。
全唐诗》编其诗为十卷。
词学图录
韦应物(737-约791) 京兆长安人
少年时以三卫郎玄宗,豪横放浪。
安史乱起,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后中进士,为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故称韦江州韦左司韦苏州
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东坡有"乐天长短三千首,却爱韦郎五字诗"之句。
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2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 《韦苏州》。
散文存一篇。
词存四首,见《尊前集》。
全唐诗补逸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
开元二十五年
少以三卫郎明皇
乾元间太学生,始折节读书。
永泰中洛阳丞。
大历间历仕京兆府功曹参军
十四年,自鄠县制除栎阳,以疾辞不就。
建中中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
江州
追赴阙,改左司郎中
复出为苏州刺史
约卒于贞元九年
其诗閒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
补诗一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李肇《国史补》
韦应物立性高洁,鲜食寡欲,所至焚番扫地而坐。
其为诗驰骤建安以还,各得其风韵。
白居易《与元九书》
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
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澹,自成一家之体。
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
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
李、杜之后,诗人继出,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
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非馀子所及也。
韦应物占诗胜律诗,李德裕武元衡律诗胜古诗,五字句又胜七字。
张籍王建诗格极相似,李益古、律诗相称,然皆非应物之比也。
右丞苏州,皆学于陶、王,得其自在。
《蔡宽夫诗话》
苏州诗律深妙,白乐天辈固皆尊称之,而行事略不见唐史为可恨。
以其诗语观之,其人物亦当高胜不凡。
《蔡百衲诗评》
韦苏州诗如浑金璞玉,不假雕琢成妍,唐人有不能到。
至其过处,大似村寺高僧,奈时有野态。
《陵阳室中语》
韦苏州……诗清深妙丽,虽唐诗人之盛,亦少其比。
《童蒙诗训》
徐师川言:人言苏州诗,多言其古淡,乃是不知言苏州诗。
李、杜以来,古人诗法尽废,惟苏州六朝风致,最为流丽。
韦苏州诗,韵高而气清。
王右丞诗,格老而味长。
虽皆五言之宗匠,然互有得失,不无优劣。
以标韵观之,右丞远不逮苏州,至于词不迫切而味甚长,虽苏州亦所不及也。
诗律自沈、宋以后,日益靡曼,锼章刻句,揣合浮切,虽音韵婉谐,属对丽密,而娴雅平淡之气不存矣,独应物之诗驰骤建安以还,得其风格云。
《清邃阁论诗》
其诗无一字做作,直是自在,其气象近道,意常爱之。问比陶如何?曰:陶却是有力,但语健而意闲。隐者多是带气负性之人为之,陶却有为而不能者也,又好名;韦则自在,其诗直有做不着处便倒塌了底。
《清邃阁论诗》
韦苏州诗高于王维孟浩然诸人,以其无声色臭味也。
《臞翁诗评》
韦苏州如园客独茧,暗合音徽。
韦诗律深妙,流出肝肺,非学力所可到也。
《王孟诗评》
韦应物居官自愧,闵闵有恤人之心,其诗如深山采药,饮泉坐石,日晏忘归。
孟浩然如访梅问,偏入幽寺。
二人意趣相似,然入处不同。
韦诗润者如石;孟诗如雪,里淡无彩色,不免有轻盈之意。
韦苏州一二语,高处有山泉极品之味。
《唐诗品》
苏州诗气象清华,同端闲雅,其源出于靖节,而深沉顿郁,又曹、谢之变也。
唐人作古调,虽各有门户,要之律体方精,弥多附寄,而专业之流鲜矣。
苏州独骋长辔,大窥曩代,而又去其拘挛补衲之病,盖一大家也。
当时词流秾郁、感荡成波,其视苏州淡泊无文,未淹高听,而大羹幺味,足配元英
虽不足以嬉春弄物,要之心灵跨俗,自致上列,不与浊此争长矣。
左司性情闲远,最近风雅,其恬淡之趣,不减陶靖节
唐人中,五言古诗有陶、谢遗韵者,独左司一人。
苏州五言古优入盛唐,近体婉约有致,然自适大历声口,与王、孟稍有不同。
钟云:韦苏州等诗,胸中腕中,皆先有一段真至深永之趣,落笔肖然清妙,非专以浅淡拟陶者。
世人误认陶诗作浅淡,所以不知节诗也。
谭云:总是“清”之一字,要有来历、不读书不深思人。
侥幸假借不得。
诗之所贵者,色与韵而已矣。
韦苏州诗,有色有韵,吐秀含芳,不必渊明之深情,康乐之灵悟,而已自佳矣。
盈盈秋水,淡淡春山,将韦诗陈对其间,自觉形神无间。
《诗源辨体》
唐人五言古气象宏远,惟韦应物柳子厚
其源出于渊明,以萧散冲淡为主。
然要其归,乃唐体之小偏,亦犹孔门视伯夷也。
《诗源辨体》
韦、五言古,犹摩诘五言绝,意趣幽玄,妙在文字之外。
《诗源辨体》
应物之诗,较子厚虽精密弗如,然其句亦自有法,故其五言古短篇仄韵最工;七言古既多矫逸,而劲峭独出。
乃知二公是由工入微,非若渊明平淡出于自然也。
《诗源辨体》
东坡云:“柳子厚诗在渊明下、韦苏州上”。
朱子云:“韦苏州高于王维孟浩然诸人,以其无声色臭味也。
”愚按:韦、虽由工入微,然应物入微而不见工,子厚虽入微,而经纬绵密,其功自见。
故白唐人而论,是胜韦;由渊明而论,是韦胜
《诗源辨体》
六朝五言,谢灵运俳偶雕刻,正非流丽。
玄晖虽稍见流丽,而声渐入律,语渐绮靡,遂成杂体,若应物,萧散冲淡,较六朝更自迥别。
《诗源辨体》
应物五七言律绝,萧散冲淡。
与五言古相类,然所称则在占也。
《同上》
韦于五言古,汉晋之大宗也。
俯视诸子,要当以儿孙畜之,不足以充其衙官之位。
其安顿位置,有所吝留,有所挥斥。
其吝留者必流俗之挥斥,其挥斥者必流俗之吝留,岂其以摆脱自异哉!
吟咏家唯于此千锻百炼,如《考工记》所称五气俱尽、金锡融浃者,方可望作者肩背。
《唐律消夏录》
唐诗之修闲澄澹,韦公为独至。五言古律二体。读之每令人作登仙入佛想。
《载酒园诗话又编》
韦诗皆以平心静气出之,故多近于有道之言。
《载酒园诗话又编》
韦诗诚佳,但观刘须溪细评,亦太钻皮出羽。
唯云“韦诗润者如石,孟诗如雪,虽淡无釆色,不免有轻盈之意”,比喻尚好。
至谓二人意趣相似,则又不然。
“自顾躬耕者,才非管乐俦。
闻君荐草泽,从此泛沧洲”,自是隐士高尚之言。
“促戚下可哀,宽政身致患。
日夕思自退,出门望故山”,自是循吏倦还之语。
原不同床,何论各梦!
宋人又多以韦、并称,余细观其诗,亦甚相悬。
韦无造作之烦,极锻炼之力。
韦真有旷达之怀,终带排遣之意。
诗为心声,自不可强。
东坡谓“泖州诗,在彭泽下,韦苏州上。
”此言误矣。
余更其语曰:韦诗在彭泽下,柳柳州上。
余昔在扬州作论诗绝句,有云:“风怀澄澹推韦柳,佳处多从五字求。
解识无声弦指妙,柳州那得并苏州
”又常谓:陶如佛语,韦如菩萨语,王右丞如祖师语也。
《唐音审体》
昔人谓韦与王、孟鼎立为三,以其皆近陶体也,冯复京曰:韦公本有六朝浓丽之意,而澄之为唐调,突过唐人之上。
《剑溪说诗又编》
韦诗不唯古澹,兼以静胜。古澹可儿,静非澄怀观道不可能也。
《剑溪说诗又编》
诗中有画,不若诗中有人。
左司高于右丞以此。
《四库全书总目》
其诗七言不如五言,近体不如古体,五言古体源出于陶,而熔化于三谢。
故真而不朴,华而不绮。
但以为步趋柴桑,未为得实。
如“乔木生夏凉,流云叶华月”,陶诗安有是格耶?
王孟诸公,虽极超诣,然其妙处,似犹可得以言语形容之。
独至韦苏州,则其奇妙全在淡处,实无迹可求。
《岘佣说诗》
后人学陶,以韦公为最深,盖其襟怀澄澹,有以契之也。
其源出于渊明,在当时已定论,唯其志洁神疏,故能淡言造古。
《拟古》十二篇,虽未远迹陶公,亦得近裁白傅
乃如“画寝清香”、“郡斋夜雨”,琅然疏秀,有杂仙心。
至若“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亦复自然作妙,不假雕饰之功。
唯气格未遒,视古微疑涣散。
《诗学渊源》
其诗闲淡简远,人比之陶潜,虽或过当,而其《拟古》之作,寝几于《十九首》;效陶一体,亦极冲淡之怀,但微嫌着迹耳,着迹则近于刻画矣。
然当此之时,高古旷达,殊无出其右者。
《诗境浅说》
五律中有高唱入云,风华掩映,而见意不多者,韦诗其上选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