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河南府司录参军卢君墓志铭 中唐 · 李翱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三十九
君讳士琼。
字德卿
范阳人
家世为甲姓。
祠部郎中融之长子。
明经及第
历宁华阴二县主簿
泗州事。
协律郎
郑少师留守东都
奏为推官
大理评事
韩尚书代为留守
请君如初。
尚书节将陈许奏充观察判官
监察御史
府罢岁馀。
河南府户曹
以疾免。
河南尹重其能。
奏为司录参军
八月癸酉
发疾而卒。
年六十九。
君少好著文。
精晓吏事。
少游故丞相杨炎张延赏之门。
杨美其文词。
张每叹其吏材过人。
尝摄职同州
当徵官税钱。
时民竞出易钱以归。
官斗至十八九。
白刺史言状。
请倍估纳粟。
下以泽民。
上可以与官取利。
刺史诘状。
君辩其所以必然。
刺史行之
民用得饶。
一月
果被有司牒。
和收官粟。
斗给六十。
刺史到。
欲尽入其羡于官。
君既去职。
犹止之曰。
圣泽本以利民。
民户知之。
不可以独享。
刺史乃悬榜晓民。
使请馀价。
因以绢布高给之。
民亦欢受。
州获羡钱六百万。
其为户曹
决断精速。
曹不拥事。
及为司录
始就官。
承符吏请曰。
前例某等一十五人合钱二千。
僦人与司录养马。
敢请命。
因出状。
君诃曰。
汝试我耶。
使拽之。
将加杖。
承符吏众进叩曰。
司录皆然。
故敢请。
君告曰。
司录岂不自有手力钱耶。
用此赃何为。
因叱出之。
召主馔吏约之曰。
司录判官文学参军
皆同官环处以食。
精粗宜当一。
不合别二。
无踵旧犯。
吾不恕。
及月终。
厨吏率其馀而分之。
文学参军司录居三之一。
君晓之曰。
俸钱职田手力数既别官品矣。
此餐钱之馀。
不当计位高下。
从此后自司录参军平分之。
旧事掾曹之下。
各请家僮一人食钱。
助本司府吏厨附食。
司录家僮或三人或四人。
就公堂馀食。
侵挠厨吏。
弊日益长。
使家僮二人食钱于司录府吏厨附食。
家僮终不入官厨。
诸县府望吏告曰。
某居此岁久。
官吏清浊侵病人者。
每闻之。
司录职当举非法。
往各白汝长。
宜慎守廉靖。
渑池为戒。
其所改易。
皆克己便人。
堪为故事。
及君卒。
士君子相吊哭。
咸以为能高而位卑不副。
有子三人。
孺方嗣宗嗣业。
号慕祗守
不失家法。
女二人。
前娶清河崔敏女。
无子。
后娶荥阳郑虬之女。
有子。
故皆祔葬于祠部茔东北。
孺方叩头泣曰。
丈人尝与先子同官而游。
宅居南北邻。
敢请纪石。
不得辞。
乃据所见闻者镌其实。
可推类以知凡所从事之贤。
铭曰。
嗟卢君。
性直而用优。
约己以利人。
宜寿宜贵。
以拯时所艰。
其缄而不伸。
以丧厥神。
岂夺惠于东民。
悲夫。
东川节度使卢公传 中唐 · 李翱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四十
卢坦字保衡
河南人
父峦。
郑州刺史
少孤。
初任韩城县
宣城巩河南县尉
其吏河南知捕贼。
杜黄裳河南尹
曰。
某家子与恶人游。
破旧产。
公为捕贼。
盍使察之。
对曰。
凡居官终始廉白祇入俸钱者。
虽历大官
亦无厚蓄以传。
其能多积财者。
必剥下以致。
如其子孙善守之。
是天富不道人之家也。
不若恣其不道。
以归于人。
以为宜。
故不使察。
黄裳惊视。
因使升就堂坐。
自此日加重。
黄裳吏部侍郎
将授以太常博士
会郑滑节度使李复表请为判官
监察御史
薛盈珍为监军使
累侵军政。
每据理以拒之。
盈珍尝言曰。
卢侍御所言皆公。
我故不违也。
有善吹笛者。
大将十馀人同启复。
请以为重职。
适在复所。
问曰。
众所请可许否。
坦笑曰。
大将等皆久在军。
积劳亟迁。
以为右职。
奈何自薄。
欲与吹笛少年同为列耶。
复告诸将曰。
卢侍御言是也。
大将惭遽走出。
谢。
且曰。
向闻侍御言。
某等羞愧汗出。
恨无穴可入。
李复病甚。
盈珍以甲士五百人入州城
人皆恐骇。
遽止之。
盈珍不敢违。
复卒。
盈珍主兵事。
制以姚南仲代。
盈珍方会客。
言曰。
姚大夫书生。
岂将材也。
私谓人曰。
姚大夫外虽柔。
中甚刚。
又能断。
监军若侵。
必不受。
祸自此萌矣。
若从公丧而西。
必遇姚大夫
吾惧为所留以及祸。
遂潜去。
姚果以牒来请。
终以不逢得解。
及盈珍与姚隙。
从事多黜死者。
王纬观察浙西。
盐铁使
转运判官
李锜代。
请如初。
殿中侍御史
所行多不循法。
每争之。
词深切。
听者皆为之惧。
累求去不得。
凡在府七年。
官不改。
恶状滋大。
虑及难。
又非可以力争。
遂与裴度李约李棱继以罢去。
后数年。
诏追入。
遂扇兵士。
杀留后以留己。
因发兵取宣州
为其将所擒送斩死。
顺宗皇帝寝疾。
王叔文翰林
决大政。
天下懔懔。
宰相韦执谊
速白立皇太子
以树国本。
执谊深纳其言。
将以为殿中侍御史
御史中丞亦以为请。
王叔文使人请
将以为员外郎
杨子留后。
假他词不受。
叔文不悦。
故事皆不行。
王叔文贬出。
坦遂为殿中侍御史
权德舆户部侍郎
请为本司员外郎
寻转库部侍御史知杂事
未久。
刑部郎中
知杂事如故。
县尉有为御史台所按者。
京兆尹密救之。
上使品官释之。
时在宅。
台吏以告。
白中丞
请覆奏然后奉诏。
品官遂以闻。
上曰。
吾固宜先命所司。
遂使宣诏乃释。
数月。
御史中丞
赐紫衣。
分司东都
寻归西台
初上禁绝罢镇节度使等献财货。
载于赦条。
时山南节度使柳晟浙东观察使阎济美皆罢镇有所献。
劾奏之。
济美皆白衣待罪。
上召对。
曰。
柳晟阎济美所献皆家财。
非刻下。
卿勿劾。
对曰。
陛下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者。
赦令是也。
且两臣首违诏。
臣职当举奏。
陛下不可以失大信于天下。
上曰。
朕既受之矣。
如何。
曰。
出归有司。
以明陛下之德。
上善之。
竟为宰相所寝。
李锜之诛。
有司将自淮安王之下坟墓皆毁之。
宰相不敢言。
奏曰。
李锜与国同族。
其反逆不道。
身既斩死。
并杀其子。
罪塞矣。
若将追毁祖父坟墓。
臣以为不可。
淮安王有佐命之功。
且国贞。
又死王事。
汉诛霍禹
不毁霍光之坟。
房遗爱伏诛。
罪不追于元龄。
此前代及圣朝之故事也。
康诰曰。
父子兄弟。
罪不相及。
若将易之。
无乃罪及良臣。
且伤大体乎。
上改容曰。
非卿言何由知。
遂命停毁。
仍禁樵采。
给五户守淮安王之坟。
以示不忘其功。
上策贤良方正之士。
有怀书策入者。
将深罪之。
奏言。
四方不明知所犯。
必以为策词抵忤。
宜轻其责。
上从之。
宁节度使裴垍(一作均)入为仆射
行香时将处谏议常侍之上。
引故事及姚南仲近例以为證。
裴垍怒曰。
姚南仲何足为例耶。
应曰。
姚仆射但不是敕使耳。
何不足以为例也。
遂为所排。
左庶子
初为殿中。
杜黄裳为相。
故累迁。
二十有三月而至中丞
及居官守道。
正言日闻。
而人忌其迁之速。
数月。
宰相裴垍白以为宣歙池等州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御史中丞宣州刺史
刘辟反逆。
其婿苏强坐诛死。
强兄宏为晋州从事
自免归。
人莫敢用。
奏言苏宏有才行。
其弟强坐刘辟反诛。
宏与强相去三千里。
必不通谋。
以强废宏。
非陛下惜才之志。
因请宏以为判官
上曰。
假令苏强当时不就诛。
尚宜随材而任之。
况在其兄耶。
遂得请。
及在宣州
江淮大旱。
米价日长。
或说节其价以救人。
曰。
宣州地狭。
谷不足。
皆他州来。
若制其价。
则商不来矣。
价虽贱。
如无谷何。
后米斗及二百。
商人舟米以来者相望。
乃借兵食。
多出于市。
以平其直。
人赖以生。
当涂县渚田久废。
以为岁旱。
苟贫人得食取佣。
可易为功。
于是渚田
藉佣以活者数千人。
又以羡钱四十万代税户之贫者。
故旱虽甚。
而人忘灾。
五年冬。
刑部侍郎
诸道盐铁转运使
减冗职八十员。
自江之南补置付之。
监使无所与。
数月。
户部侍郎
判度支
历更重位。
以朝廷是非大体为己务。
故多所陈请。
或上封告。
泗州刺史薛謇为代北水运使时。
畜马四百匹。
有异马不以献者。
事下度支
乃使巡官往验之。
未反。
上迟之。
使品官刘泰昕按其事。
上陈。
以为陛下既使有司验之。
又使品官往。
岂大臣不足信于品官乎。
臣请先罢免。
疏三奏。
上是之。
遂追刘泰昕。
旧赋于州郡者。
或非土地所有。
则厚价以市之他境。
悉条奏。
各去其所无。
罢宣歙度支米。
收其价以移之于湖南
江南鹿腊。
配之鄜汝州
以韩重叶(一作华)为代北水运使
开废田。
列栅二十。
益兵三千人。
岁收二十万石。
八年。
西受降城为河所坏。
城使怀义言宰相
议徙天德故城。
受降城张仁愿所作。
城当碛石。
得制北狄之要。
若避河流。
宜退三数里。
其费不多。
天德故城北倚山。
去河甚远。
失制虏要地。
非便。
因使水运使察视远近利病。
以图进。
上使品官强文彩覆之。
文彩言与合。
上召使条陈。
将行之。
竟为宰相所夺。
乃出剑南东川节度使
怀义数月忧卒。
燕重盱代其位。
遂移天德故城。
军士归怨。
因杀重旴。
屠其家。
宰相李绛议论多合。
藉以为己助。
出半载而罢。
东川
奏罢两税及山泽盐井榷率之籍。
夷人歌之。
锦剑二州有通文成州路。
每岁奏发二千兵以防西蕃。
其实不过一二百人。
乃奏于冲地置戍镇之。
上诛蔡州
诏发兵二千人于安州
每朔望使人问其父母妻子。
其有疾者与之药。
故兵士皆感恩而无逃者。
及薨。
礼部尚书
夜到泗州崔使君 唐 · 陆畅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徐城洪尽到淮头,月里山河见泗州
闻道泗滨清庙磬,雅声今在谢家楼
鸿沟(题一作鸿门 中唐 · 张碧
毒龙衔日天地昏,八纮叆叇生愁云。
秦园(一作原)走鹿无藏处,纷纷争处蜂(一作围)成群。
四溟波立鲸相(一作用)吞,荡摇五岳崩山根。
鱼虾舞浪(一作渡)狂鳅鲲,龙蛇胆战登鸿门
星旗羽镞强者尊,黑风白雨东西屯。
山河欲拆人烟分,壮士鼓勇君王存。
项庄愤气吐不得,亚父㪷声天上闻。
玉光堕地惊昆崙,留侯气魄吞太华。
舌头一寸生阳春,神农女娲愁不言。
蛇枯老媪啼泪痕,星曹定秤秤王孙。
项籍骨轻迷精魂,沛公仰面争乾坤。
须臾垓下贼星起,歌声缭绕悽人耳。
吴娃捧酒横秋波,霜天月照空城垒。
力拔山兮忽(一作呼)到此,骓嘶懒渡乌江水。
新丰瑞色生楼台,西楚寒蒿哭愁鬼。
三尺霜鸣金匣里,神光一掉(一作透)八千里。
汉皇骤马意气生,西南扫地迎天子。
复授武元衡门下侍郎平章事 中唐 · 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五十七
门下。
邦国之兴。
将相是资。
选众而举。
思贤俾乂。
故有台臣外抚。
宣力巳靖于四方。
衮职迭居。
懋功于庶绩。
允兹崇践。
爰属上才。
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支度田观察处置统押近界诸藩及西山八国云南安抚等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都尹上柱国临淮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武元衡
粹厚端庄。
易常壹。
有诚明之道以致用。
宏茂之略以佐时。
贞方自得于性术。
操尚不愆于风雨。
加以懿文合雅。
聚学承师。
通礼乐刑政之源。
达古今治变之要。
历登华贯。
休闻穆然。
洎处钧衡
中立不倚。
致君之盛。
修职以邴魏为宗。
翼戴之勤。
夙夜弥亮。
彝伦攸叙。
鼎饪载和。
益部大藩。
比仗兼济。
而能布宣威惠。
抚莅蛮髦。
县道辑宁。
疲黎安息
推心而下皆率附。
正己而人自向方。
临之累年。
理有殊等。
朕以出纳王命。
缉熙帝图。
总庶官之职业。
为百度之扃键。
惟此重任。
属于黄扉
分忧遂辍于殿邦。
具瞻再归于硕望。
尔尚行之以中正
煦之以和平。
毗于一人。
膏润天下。
祗膺礼命。
无替徽猷。
可守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崇元馆大学士太清宫使
路恕田景度等诏 中唐 · 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六十
光禄大夫太子詹事路恕正议大夫泗州刺史田景度
侥求非类。意望贿成。
迹既涉于邪佞。罪难逃于宪典。
吉州刺史景度虔州刺史
右武卫将军薛昌期。惑于诳诱。
通是货财。可丹王府长史
右卫将军赵良金。莫能修简。
妄有交通。可抚州刺史
喜五兄自泗州823年 中唐 · 元稹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
眼中三十年来泪,一望南云一度垂。
惭愧临淮常侍,远教形影暂相随。
痁卧闻幕中诸公徵乐会饮因有戏呈三十韵813年 中唐 · 元稹
五言排律 创作地点:湖北省荆州市
濩落因寒甚,沈阴与病偕。
药囊堆小案,书卷塞空斋。
胀腹看成鼓,羸形渐比柴。
道情忧易适,温瘴气难排。
治尰扶轻杖,开门立静街。
耳鸣疑暮角,眼暗助昏霾。
野竹连荒草,平陂接断崖。
坐隅甘对鵩,当路恐遭豺。
蛇蛊迷弓影,雕翎箭靫
晚篱喧斗雀,残菊半枯荄。
怅望悲回雁,依迟傍古槐。
一生长苦节,三省讵行怪。
奔北翻成勇,司南却是呙。
穹苍真漠漠,风雨漫喈喈
彼美犹溪女,其谁占馆娃。
诚知通有日,太极浩无涯。
布卦求无妄,祈天愿孔皆
藏衰谋计拙,地僻往还乖。
况羡莲花侣,方欣绮席谐。
钿车迎妓乐,银翰屈朋侪
白纻颦歌黛,同蹄坠舞钗(白纻、同蹄,皆乐人姓名)
纤身霞出海,艳脸月临淮
筹箸随宜放,投盘止罚啀。
红娘留醉打,觥使及醒差(舞引红娘,抛打曲名,酒中觥使,席上右职)
顾我潜孤愤,何人想独怀。
夜灯然檞叶,冻雪堕塼阶。
坏壁虚缸倚,深炉小火埋。
鼠骄衔笔砚,被冷束筋骸。
毕竟图斟酌,先须遣疠痎
枪旗如(瘴痎之徒)在手,那复敢(筹箸色目)崴㠢。
送田令二子归宁序 中唐 · 沈亚之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十五
西河之流未归。而中书公为魏将。
因其师丧故。门下将卒咸以戎事归中书公。
天子从人之欲而拜之。凡类之制无大小。
皆俟决于朝。朝之命。
士卒有所不熟闻者。往往孽龉
一年而化。其后四年。
天子讨淮夷。使其中子布与兵。
五年。命讨常山
悉师临淮南宫城。七年。
淮夷灭。八年。
常山贡二郡。赦之秋。
命讨齐鲁。移兵东河渡。
急攻济北。九年。
拔之。斩其魁以献。
其秋入觐。尽以昆弟诸子去魏。
从谒京师者十馀人。十年。
常山帅卒。常山人以其状来告中书公。
由此得其事前白奏。于是拜帅常山
自以魏归。不十年。
天子之兵南灭淮夷东清两河。而曰中书公之勤也。
乃以兄为尚书。留置洛。
以其弟执金吾。以子肇为亚尹居歧。
将军右持节回中。以犨为将军居北军。
又以偫为将军居列位。午为少将作。
牟为殿中丞。以支恭玉昆弟侄。
俱以中书公蒙宠居官。然皆谨恭下士
人多以为当任。与儒者比。
长庆初。少子牟牟弟早令觐中书公。
明日出都门来顾余。以云毂下名人文士
必以文宠别。欲余有撰。
于是与述终始之迹。以塞其勤。
右补阙梁肃文集序 唐 · 崔恭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八十
叙曰。
皇甫士安志好閒放。
不荣轩冕。
导情适志。
作高士传。
赞记遗韵。
风猷尚在。
而公早从释氏。
义理生知。
结意为文。
志在于此。
言谈语笑。
常所切劘。
心在一乘。
故叙释氏最为精博。
皇甫士安之所素尚。
亦相放焉。
则今天台大师元浩之门弟子也。
抠衣捧席。
与余同焉。
故能知其景行。
收其制作。
编成二十轴以为儒林之纲纪云。
若夫明是非。
探得失。
乃作西伯称王议。
宗道德。
美功成。
磻溪四皓钓台碑圯桥碑。
絜当世。
激清风。
作先贤赞独孤常州集序观讲论语序。
美艺文。
善章句。
李补阙集序隐士李君遗文序。
备教化。
彰讽咏。
中书侍郎太子太傅李公集序开国公包君集序。
总名实。
树遗风。
常州独孤公遗爱颂太常卿常山郡开国公崔公神道碑。
恶戎丑。
思康济。
作兵箴。
叙宗系。
思祖德。
作述初赋。
病流滥。
悦故居。
作过旧园赋。
明大道。
宗有德。
作受命宝赋。
其馀言志导情。
记会叙别。
总存诸集录。
归根复命。
一以贯之。
作心印铭。
住一乘。
明法体。
作三如来画赞。
知法要。
识权实。
天台山禅林寺碑。
达教源。
周境智。
荆溪大师碑。
大教之所由。
佛日之未忘。
盖尽于此矣。
若以神道设教。
化源旁济。
泗州开元寺僧伽和尚塔铭。
言僧事。
齐律仪。
过海和尚塔铭幽公碑铭。
释氏制作。
无以抗敌。
大法将灭。
人鲜知之。
唱和之者或寡矣。
故公之文章。
粹美深远。
无人能到。
此事可以俟于知音。
不可与薄俗者同世而论也。
余之仰止。
未尽其善。
盖释氏之鼓吹欤。
诸佛之影响欤。
余所不者。
道其穷欤。
常怀不言之叹。
杳冥之恨。
尔后之人。
识达希夷。
意通响象。
知我之言之不怍耳。
若以叙人伦。
正褒贬。
则人皆知之。
非独情至而称其制作也。
大约公之习尚。
敦古风。
阅传记。
硁硁然以此导引于人。
以为其常。
米盐细碎。
未常挂口。
故鲜通人事。
亦贤者之一病也。
夫子所谓君子多乎哉。
不多也。
故无适时之用。
任使之勤。
余故以皇甫士安比之。
管夷吾诸葛亮
留心济世。
自谓栋梁。
则非公之所尚也。
所谓善古而不善今。
知贤而不知俗。
故论赞碑颂。
能言贤者之事。
不能言小人之称。
享年若干。
以某年月日。
终于长安某里。
朝廷尚德。
故以公为太子侍读
国尚实录。
故以公为史馆修撰
发诰令。
敷王猷。
故以公为翰林学士
三职齐署。
则公之处朝廷。
不为不达矣。
年过四十。
士林归崇。
比夫颜子黄叔度
不为不寿矣。
其碌碌者。
老于郎署
白首人世。
又何补哉。
于达者不可以夭寿之叹。
而病于促数焉。
公遗孤殁后而生。
今已成立。
则友朋之知臧孙之后。
存于此也。
赋得亚父碎玉斗 中唐 · 孟简
 押队韵
献谋既我违,积愤从心痗。
鸿门入已迫,赤帝时潜退。
宝位方苦竞,玉斗何情爱。
犹看虹气凝,讵惜冰姿碎。
而嗟大事返,当起千里悔。
谁为西楚,坐见东城溃。
王智兴度僧尼状824年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六 创作地点:江苏省镇江市
王智兴于所属泗州置僧尼戒坛
去冬江淮以南。
所在悬榜招置。
江淮元和二年后。
不敢私度。
泗州有坛。
户有三丁。
必令一丁落发。
意欲规避王徭。
影庇资产。
正月以来。
落发者无虑数万。
臣今于蒜山渡点其过者。
一日一百馀人。
勘问惟十四人是旧人沙弥
馀是苏常百姓。
亦无本州文凭
寻已勒还本贯。
访闻泗州置坛次第。
凡瞢夫到者。
人纳二缗。
给牒即回。
别无法事。
若不特行禁止。
比至诞节。
江淮以南。
失却六十万丁壮。
此事非细。
系于朝廷法度(下阙)
泗州刘中丞郡中新楼 唐 · 张祜
五言排律 押东韵 出处:全唐诗补逸
一槛构庭中,临川望益崇。
朗怀披夏日,高啸得清风。
紫府须黄霸,青山属谢公。
夜声闻动草,春意觉抽丛。
野迥云初白,天寒树间红。
月华深委素,淮色迥流空。
暮雨佳人到,良辰乐事同。
更怜初渡水,先咏子来工。
泗州李常侍打毬 唐 · 张祜
五言排律 押东韵
日出树烟红,开场画鼓雄。
骤骑鞍上月,轻拨镫前风。
斗转时乘势,旁捎乍迸空。
等来低背手,争得旋分騣。
远射门斜入,深排马迥通。
遥知三殿下,长恨出征东。
晚下彭泽 唐 · 张祜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全唐诗补逸
斜日照鸟当,孤舟下彭泽
平分江九派,敛度山一壁。
浅浦横黑查,高林间白石。
帆收天益暝,鸟没岚更碧。
依依戍前鼓,稍稍村外笛。
何处不眠人,月明西楚客。
永福寺临淮(亭即司马复明府所置) 唐 · 顾非熊
五言排律 押青韵
淮上前朝寺,因公始建亭。
虽无山可望,多有鹤堪听。
引客闲垂钓,看僧静灌瓶。
带潮秋见月,隔竹晓闻经。
水气侵衣冷,蘋风入座馨。
路逢沙獭上,船值海人停。
砧杵鸣孤戍,乌鸢下远汀。
连波芳草阔,极目暮天青。
创置嗟心匠,幽栖得地形。
常来劝农事,赖此近郊坰。
伶官戏主延政语王延政建州,僭号大殷皇帝,后为南唐所俘。) 唐 · 无名氏
 押纸韵
只闻有泗州和尚,不见有五县天子南唐伶人李家明亦尝谑之云:“大殷平天冠,今已无用,告乞为优服。”)
僧伽卒后显形长庆元年夜半于泗州苏公寝室前歌(题拟) 唐 · 宋人著作中所载唐五代神仙鬼怪诗
四言诗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淮南淮北,自此福焉。
自东自西,无不熟矣(《宋高僧传》卷十八《泗州光王僧伽传》。)
万里桥(以殊乡绝邑行役路偏为韵) 中唐 · 陆肱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二十二
万里兮蜀郡隋都。
二桥兮地角天隅。
相去而如乖夷貊。
曾游而只在寰区。
倚槛多怀。
结长悲而莫极。
凭川试望。
思远道以何殊。
昔者沧海朝宗。
岷山发迹。
斯观理水之要。
若启凿穴之役。
逮夫东土为扬。
西邦曰益。
架长虹于两地。
客思迢迢。
浩积水于千秋。
江流脉脉。
宇宙绵绵。
今来邈然。
结构应似。
途程甚偏。
将暂游于楚岸。
欲径度于巴川
目断波中。
巫峰之十二。
心驰路半。
荆门而五千。
徒观夫偃蹇东流。
峥嵘二邑。
揭华表以相效。
刻仙禽而对立。
俄惊回复。
潮生而夕月初明。
孰敢争先。
帆去而秋滩正急。
眇天末之殊方。
有人间兮异乡。
顾盼而层阴动色。
徘徊而浮柱生光。
饰丹雘以虽同。
临淮海。
度轩车而既异。
此对铜梁
古来几许行人。
曾游此路。
跨绿岸以长存。
俯清流而下注。
宁为驻足之所。
莫问伤心之故。
复有逆旅伤情。
临邛远行。
壮宏制以灵矗。
压洪流而砥平。
家本江都
羡波涛而自返。
身留蜀地。
偶萍梗以堪惊。
衍迤归遥。
飘流恨结。
之子去兮扬桂棹。
长卿还兮建龙节。
既风月以相间。
固音尘之两绝。
斯桥也。
可以济巨川之往来。
不可以携手而相别。
白鹿乡井谷村佛堂碑铭 唐 · 石文素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五十七
天竺人师。
亿劫行化。
众生得悟。
永离苦海者哉。
则有我此邑耆宿长幼士女等。
知身觉悟。
共发齐心。
且好人恶煞。
蠲弊崇善
所以贤达君子。
多爱法焉。
于是矻矻勤心。
孜孜不怠。
元和初
递相谓曰。
各减毫分施舍。
共修功德。
预造桥梁者矣。
日来月往。
世事如流。
俄尔之间。
二十馀年。
凡修功德七八馀件。
元和六载辛卯岁
崇立石灯台一所。
十年乙未岁。
创造讲堂一所。
十一年景申岁。
翻瓦佛殿。
安鸱⿰(尾鸟)螭头。
修换覆阶。
十三年戊戌岁。
后辈小邑社十四五人。
崇立尊胜陁罗尼石幢一所。
十四年己亥岁。
泗州石和尚一铺。
宝历元年乙巳岁
造西廊全五间。
今又发心起修钟楼。
舍施青凫。
上至十年五千。
下至百十五十。
或则社例均率造诸功德亦如之。
有诸图画幡额。
不能备书。
我徒一辈。
能种善因。
梵宇修饰。
与日月而争辉。
丈六金身。
多宝塔而自见。
金灯焰焰。
照于十方。
宝幢巍巍。
侵于月殿。
像坐莲花
经镌贝叶。
微尘一聚而福生。
□风散拂而罪灭。
圣僧瞻礼。
利益众生。
所求获福。
更能招僧设讲。
谶念归依。
念彼大乘。
冀有利于生死。
遂记其善。
扬其名。
召匠琢石。
故立碑矣。
神龟负背。
虬龙憿身。
琢成野草之花。
镂出云霞之色。
立斯之地也。
东望仲子之峰。
侵侵凌于青汉。
云飞半岭。
雾戴厜㕒。
西瞻豆卢之神山
依依接于温岭
多饶祈祷。
雱则应时。
南有碧嶂横遮。
遥望峨峨圣阙。
北有泾水长川
出自朝那
殊流沧海。
如黄河之崛曲。
似巨海之洪波。
其名水也。
或眺走马之山。
遥依天际。
白云覆岭。
碧雾攒峰。
此地多饶溪涧。
秀气氤氲。
长冈连连。
接于石水。
长幼同福。
遇此胜因。
伏愿上资人主帝王百寮文武。
及代代先亡。
下沾黎庶蠢动含灵。
及子子孙孙。
同沾此福。
文素不才。
社邑相推。
聊笔略述。
直书其事。
故立碑铭。
以贻后世。
其辞曰。
修善兮消殃。
崇福兮降祥。
光明兮东照。
归依兮西方。
照耀兮金灯
清净兮华堂。
谶念兮钟磬。
行道兮行廊。
生我兮地久。
育我兮天长。
兮青青。
刻石兮永贞
尊胜经兮救护。
泗州僧兮圣形。
神龟兮兀然。
蛇龙憿兮冲天。
日月照兮永古。
风雨摧兮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