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衢州开化县龙华院意上座塔铭绍兴八年九月1138年 宋 · 程俱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四四、《北山小集》卷三三 创作地点: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
师名修意,字无言开化人姓魏氏
田家子,幼勤恪不欺,不事敖戏。
年十五,受业于龙华传教师道圆
后七年,削发受具戒,稍授以天台章句。
未几,已能贯习,益纵之游学他郡,凡名师哲匠,皆从之隶业焉。
居数年间,有传正法眼藏出世间、了生死者,弃所习往从之。
初入天童齐公之室,后至新定广灵
佛印祖禅师道化方隆,师又入其室,刳心遗形,刮摩淘汰,晨夕不懈,殆忘寝食,佛印器之。
卒之能所两忘,尽得其奥。
佛印广灵,里居士夫自江公人表皆请以师继其法席。
师力辞,亟归开化灵山之故栖,盖去龙华十八年矣。
结庵安居,名之曰「安养」,足不踰阈,修长忏者三年,以回向般若,施度有情。
崇宁间,余上书罢吏太湖归乡邑,寓灵山寺西轩
始识师,颀然众中,麻衣芒屦,韵孤而貌寂,固异之。
与之言,盖明道眼、饱丛林者也。
余方幽忧块处,往往日至其庐,语必移晷,相对萧然,忘其身之穷而世道隘也。
大观初,余迫于禄养,又出而求仕。
是年冬,师亦复归龙华
其后余归省松楸,必与师会
绍兴二年春,余罢职西省,归而过师于龙华,则师病且衰矣。
八年,余寓郡郊四年矣,之弟子庆居以书来告,师以四月己卯晨起,沐浴更衣,集众告辞,趺坐奄然而寂。
茶毗,齿牙独不坏散,其徒以谓真实无诳诞之所致云。
寿七十九,僧蜡五十八。
弟子庆居、戒月、妙辩、善信、希声将以九月丁酉奉师遗骨藏于寺之东南隅而建塔焉,庆居走余门,以铭为请。
余惟师慧目既清,履行无玷,于教席为阿阇梨,而无鄙吝封执贡高之心;
能舍有为而从无学,于禅林为第一座,而未尝有几微营保社、希利养之意,盖闻人巨刹请留而不顾。
视世之释子贪浊狂乱,区区汲汲于权利之间者,岂不贤哉!
又与之有故,是宜铭。
铭曰:
是惟意公之塔,云壑萦带,莲峰秀发,风林演唱,山谷响答。
曾不亡,常说妙法。
江仲举墓志铭宣和三年十一月 宋 · 程俱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四四、《北山小集》卷三三
公讳袖,字仲举开化通德诸江也。
朝散郎笃行君子讳汝明之第二子。
德兴县宋氏,贤懿为宗党式。
俱之大父初昏孔步江氏,某于朝散公兄弟行也。
朝散通判睦州,余初以童子见,公与为礼,待余犹成人。
后十年,公之第三子仲嘉褒馀杭,余继室以公之第五女,亲迎馀杭,于是始识仲举
德兴在养,兄弟娱侍门内,熙怡如也。
仲嘉玉立鸿举,落落有尘外态,仲举恺乐萧散,其在亲侧,有戏䌽弄雏意,相与友不厌也。
自是别而复会,率不过数岁,每相遇辄剧饮大笑,披肝胆,悦情话,久而加亲焉。
君幼得肺病,及壮大不除,作则害寝食。
政和六年,会吴兴仲嘉官下,君益癯,骨见衣表,然剧饮大笑,疏爽犹昔时也。
吴兴西境上,仲嘉京师,不幸死。
仲举归里中,病益固。
宣和二年冬,盗起新定
明年正月,入信安郡
人皆避贼山谷,昼伏草薄间,夜出谋食。
仲举匿近舍黄茅山中,素羸,加惴恐,病无医药,食饮不时得,以上元日卒,享年五十六。
是年十一月十一日,其弟仲长袤与其子俊葬公开元乡马汪村之原。
仲举少治经读书,质甚美,顾肺病间作,不能劳,一再试场屋不偶,即弃去,然读书不废也。
善鼓琴,棋品甚高,作字有楷法。
晚益穷阨,然未尝有不遇之感。
每病作,则吒曰:「会当更一世为完人,吾视此身犹疣赘也」。
亦以是为谈笑。
病不作,则油然自适,不以一毫汩中扃,余所谓恺乐萧散者近之。
公娶鄞郭氏,承事郎敦愿之女。
一子,俊也。
铭曰:
蜕和袭教,质则灵兮。
光尘外合,中渭泾兮。
悦亲信友,惠且宁兮。
背谖蕃萃,庭兰馨兮。
天驩熙怡,国爵并兮。
隙驹一过,空颓龄兮。
决疣溃痈,脱天刑兮。
亦既艾耆,息幽扃兮。
知枢密院事沈公行状1137年6月15日 宋 · 刘一止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七八、《苕溪集》卷三○、《龟溪集》附录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
曾祖原,赠少保
曾祖妣方氏,赠荣国夫人
祖涣,赠太师嘉国公
祖妣孙氏,赠奉国夫人
彦修,赠少师
妣丁氏,赠淑国夫人
公讳与求,字必先,世为吴兴德清人
按沈氏之先,于周为子男之国,其地即汝南平舆县沈氏是也。
鲁昭公二十二年为吴所灭,已而复见,至定公四年又灭于蔡,沈遂不祀。
其后子孙分散。
汉晋之世,著名简册者,盖有其人。
至六朝而盛,家于武原临溪
唐天宝间,析临溪为邑,是为德清
国初虽稍微,而公之族祖暨诸父以儒学踵取名第,至公乃大光显望于吴兴
公自少颖异,读书属文,不烦教督,识虑辩诘,已如成人。
未冠,以艺业试乡校,流辈莫与争长。
公既丁少师公襄忧,自以家素贫乏,母夫人以己为命,相与致志于学,律身严。
未几,荐名乡书,寻为太学生试选,屡魁多士,名称蔚然。
政和五年进士第,授濮阳县县学教授,以道远不便亲养,改常州州学教授
任满,授秀州司兵曹事兼推勘公事。
公治狱不以委吏,事皆躬决,多所平反。
再岁,丁母夫人忧,服阕,除太学录
靖康改元,至京师,迁儒林郎,除太学博士
建炎初,车驾幸广陵,公始赴官,同荐改通直郎
会罢太学,除通判明州,改两浙路提举市舶
未赴,御史荐公,对便殿,除监察御史
上疏论执政过失,迁兵部员外郎
公自劾,以为言苟不当,宜黜,不应得迁。
上感寤,行公言,更除殿中侍御史,被旨鞠狱江外。
车驾巡海上,公还,趋行在所奏事,寻扈从至会稽
而敌寇尚留江左,公首陈追袭之计,不果用。
是时江浙创残之馀,盗贼继作,民蠹未除,吏奸滋甚,宪网阔疏。
追论同知枢密院事两浙西路宣抚使周望拥重兵于吴门,不能捍蔽,脱身先遁,以至连城陷没;
与诸郡以城降贼,并缘为奸,掠取民财等事,乞正典法。
时占象者言,西北有赤气蔽天,中有白气如练,犯北斗、文昌、紫薇
公极论时政得失,宜遣使省陵寝,定驻跸之地,宰相不可虚位,及用祖宗故事,令参知政事宰相轮日知印,诸将兵各立军额,蠲租赋以宽民力,信赏罚以明功罪,凡十许事。
寻除侍御史
宰相以年少骤进,不更世务,公上疏极陈,恐误国事。
上初难之,会近臣李陵献言,宜诏宰执于罪戾中选择实能,付之以事,仍咨台谏为国择人,勿复再言,出榜朝堂
公曰:「自古岂有禁台谏不言者乎」?
复论列,其略曰:「任贤使能,人主之柄也;
献可替否,台谏之职也。
任使失当,则其祸移;
献替失当,则其职旷。
是以自古明哲之君,开广言路,所以防蔽塞而杜私邪,上下相须,乃成治道。
今乃诏宰执用罪戾之人,而令台谏不言,是必不识事体之人持浅狭自私之见,文巧伪观望之言以误陛下,使陛下虚负拒谏之名,是何不忠之甚也!
且自古以来,有责台谏以不言者矣,有旌台谏以能言者矣,未闻明揭榜使勿言也」。
翌日上为降旨:「李陵身为侍从,乃复疑误朝廷,上言乞诏宰执蔡京王黼张邦昌苗傅刘正彦等一时罪戾之人;
钳闭台谏,使不得言。
欲收恶党之恩,遂陈迷国之计。
可罢侍郎,与在外宫观
沈与求上疏,乞明指献言之人,显行黜责,其论为当。
至云变朱成墨,指鹿为马,言太深切,使大臣不敢安位,可罢侍御史,除职与郡」。
寻除直龙图阁、知台州
待次累月,上思公,有旨召还,再除侍御史
上尝从容言:「王安石之罪在行新法」。
公对曰:「王安石以己意变先帝法度,误国害民,诚如圣训。
然人臣立朝,未论行事之是非,先观心术之邪正。
扬雄名世大儒,主盟圣道,新室之乱,乃为美新剧秦之文。
冯道左右卖国,得罪万世。
安石于汉则取,于五代则取道,臣以是知其心术不正,则奸伪百出,僭乱之萌,实由此起。
熙宁元丰以来,士皆宗安石之学,沈溺其说,节义彫丧,驯致靖康之祸。
污伪卖国,一时叛逆,尚逭典刑,愿陛下明正其罪,以戒为臣不忠者」。
先是上欲究僣伪事,因公有言,上大感悟。
公再居言路,附丽前宰相用事者意公悉论出之,公闻之,曰:「近世朋党,习以成风,凡人材不论贤否,皆视宰相出处为进退,盖上之人驱之使然。
余待罪言路,荷上知遇,第当分别人之邪正能否而公言之,余之职也,岂可谓一时所用皆不贤,而使视宰相为进退哉」?
止择一二明附稔恶者,列于上,群情遂定。
明年春驾幸临安,迁御史中丞
时军储窘乏,公极陈屯田利害,为《古今集议》上下二卷上之。
上用其言,始定营田之议。
禁卫单寡,兵机不在朝廷,公上言:「仰惟陛下移跸东南,将图恢复之举,先务之急,宜莫如兵。
汉有南北军,唐自府兵彍骑之法既坏,犹内有禁兵,外有诸镇之兵,上下维持,使无偏重之势,其意远矣。
今图大举,而兵权不在朝廷,虽有枢密院及三省兵房、尚书兵部,但奉行文书而已。
愿诏大臣讲求利害而举行之,使人情不骇而兵政益修,助成经理中兴之志」。
浙郡淫雨害稼穑,公上疏云:「伏见中夏以来,霪雨过度,浙西数郡之田垂熟淹没者十七八,民有饥馑之忧。
徽、严州水泉暴涌,浸城郭,漂庐舍。
比者临安火延民居,无虑万馀家,甚于去岁会稽之变,岂小异哉。
仰惟陛下遭时多难,厉精为治,宵衣旰食,靡遑靡宁,天地顾临,宜有福应。
然阴阳乖和,灾异仍见,陛下亦尝于行事之际,思所未至者乎?
苟未至焉,则亦加之以诚而已矣。
子思曰:『诚则形,形则著』。
诚之至也,参天地,赞化育,况于行事之际,厥类章章,靡有不著者也。
今九庙丘墟,两宫隔绝,夷狄之祸未殄,僣叛之党未平,下民嗷嗷,厌乱思治,以日为岁,痛如焚灼,睹此灾异,心折骨惊。
而谈者至谓泽国夏潦,地气使然,火延民房,救者不力,宜不足勤圣虑。
臣恐此言日闻,诚意日替,臣是以泪流落而不自禁也。
陛下诚以臣言思之,凡陛下所以畏天爱民,用人听言,追祖宗之法,惇骨肉之亲,薄阍寺之权,正宫闱之化,一出于诚,有勉强而行之者耶?
畏天不以诚,则工祝虽具,近于致渎。
爱民不以诚,则诏令虽繁,终于失信。
用人不以诚,则谗间日进,将以疑似而远正人。
听言不以诚,则阿谀日闻,将类忌讳,而恶直士。
追祖宗之法而不以诚,则不无背戾。
惇骨肉之亲而不以诚,则不无猜嫌。
阍寺之权而不以诚,则虽名为裁抑,而桀黠之辈不除。
正宫闱之化而不以诚,则虽外示朴素,而奢靡之习犹在。
凡陛下见于行事,臣固知一出于诚,而非勉强。
然臣所谓譊譊者,愿陛下加之意而已矣。
诚意既修,则天地感格,阴阳和平,灾异之兴,转为福耳」。
上嘉纳焉。
两浙转运使徐康国温州奏发宣和间所制间金锁、金屏障什物,上命上之,而康国已猝发至行在所
公曰:「吾君勤俭,德侔大禹汉文帝以下不足道也。
异时驻跸广陵,有进而用华靡者,立命焚之通衢。
康国不识事君之礼,尚习故态,欲以微物累盛德。
乞用广陵故事斥而焚之,仍显黜康国,明示好恶,且为小人希指之戒」。
上悉从之。
公在言路,首尾四年,凡所论列,不避权要,颇忤时宰意,至是改除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侍读
未几除龙图阁学士荆湖南路安抚使兼知潭州
公以疾乞置閒散,改除提举江州太平观
明年,除知镇江府两浙西路安抚使
公到官,招集流亡,俾之复业。
异时士卒凭陵居民,闻公威名,重足屏迹,无敢犯法,威德并行,内外绥安
秋八月,仍复以吏部尚书召,寻兼权翰林学士侍读
九月,除参知政事
是时虏伪入寇,兵已压境,上决意亲征,讫有成功。
公居帷幄,实与其事。
上亲御翰墨,书《车攻》诗赐焉。
再岁,乞奉祠,除资政殿学士、知明州
疏再上,改提举临安府洞霄宫
公之出也,以在政府,凡所议论,皆出臆见,无纤毫阿附。
督府治兵,欲大举,公勿与闻,公曰:「此大事也,岂可身居近辅而独不与哉」?
数上疏求去,上不得已而从之。
驾幸平江明年春,以提举万寿观侍读
寻召除同知枢密院事,从驾至建康,迁知枢密院事
公首陈恢复之计,练兵市马,积粟聚财,分布将帅,以待机会。
而同列不察,疑公沮之,且冒昧欲举,率不克就。
上忆公初言,决意召公,盖欲大用,仅阅累月,得小疾,一夕薨。
绍兴八年六月甲子也。
上痛悼,辍视朝一日,赠左银青光禄大夫,赐水银龙脑以敛,又赐田十顷以恤其家。
今年季秋甲申,葬于邑永和乡马鞍山之原。
取同郡范氏,赠吴兴郡夫人
夫人有美德,先公四年卒。
三子,曰云纪,右从事郎
曰云章,右承务郎
云卿,未任以官。
息女三,长适左从事郎两浙路转运司准备差遣,馀在室。
公自被遇简知,历御史三院,于内外事知无不言,前后论列凡四百奏。
其间如收揽主权,爱惜名器,斥逐邪佞,亲近正人,未尝不反覆言之;
至于纠官邪,劾赃吏,将帅得失,政事是非,与州县抑配扰民,狱讼过差,监司郡守选除不当,军兴以来进战退守之策、积谷训兵之要,不可概举。
上以公论天下事淹练通达,克己听纳,言之切直,自敌以下有不能堪者,上不罪焉。
一时台纲自公大振,武将训敕其下,曰:「汝不识沈中丞耶」?
其见惮如此。
大将入觐,有进缯帛方物者,既分赐六宫,公以谓此事虽微,自政和宣和以来进献稍侈,今艰虞之时,不宜有此,乞斥还之。
时方暮夜,上得公疏,即命追取斥还,仍降札谕公。
公感泣草谢,自以不世遭遇,蒙上听纳,无愧古人,顾未知效死地耳。
公自为执政,凡所规益,虽家人莫得闻。
所荐人才至多,受荐皆莫知也。
上每以知人称之。
自小官至宦达,攻苦食淡,处之晏然。
天性孝友,所得俸禄以给宗族兄弟无难色。
于文无所不能,晚岁工,尤善为诗,引类托兴,有作者风气。
凡人以为难者,公熟视落笔,便造壸奥。
有文集二十卷、奏议三十卷藏于家。
一止从公游踰三十年,自乡校至立朝,虽有出处契阔之异,而相厚之意不少衰。
公尝见荐为御史属官,初未尝言,心独识之,然知公莫详焉。
窃尝叹息,以为君臣之遇,自古所难。
有听谏之君,又有能言之臣,然后君臣俱荣,名誉日彰。
不幸而无其臣,则君虽有屈己听纳之诚,而臣言不足以发之,遂至于两无称焉,可不惜哉。
魏徵之遇太宗韩休之遇明皇包拯之遇仁祖,公之遇主上,盖所谓君臣俱荣者矣。
云纪属一止状公之行,将求诸立言大君子志公墓。
公名节之伟,议论之懿,缙绅所共知也,一止不敢私。
谨状。
宋故武功大夫贵州刺史永兴军路马步副都总管特赠右武大夫光州防禦使累赠太师魏国公杨公墓碑1140年 宋 · 刘一止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七九、《苕溪集》卷四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湖州市
杨氏出姬姓,大夫羊舌氏,至叔向食邑于杨,其子食我以邑为氏。
食我党于祈盈,得罪于晋,子孙或逃居华阴山谷中。
战国时有名章者出焉,实始为华阴人
族望至汉乃大。
魏、晋、隋、唐冠冕蝉联,代不乏人,在唐为尤盛。
其任于朝者,居第列于三坊,曰靖恭、曰修行、曰新昌
子孙分为四院,曰关西、曰蜀中、曰淮南、曰浙中。
今散居麟府、雁门等郡都,皆关西院子孙也。
江南闽越者,皆浙中院子孙也。
名卿才大夫将帅相臣,以勋德著见于史,名字不可疏举。
公讳宗闵,字景贤代州崞县人也。
曾大父倍,以儒学称于乡,值五季乱,晦迹不仕。
大父日新,明经上第,仕至承奉郎,赐五品服。
父仲臣,举明法科,仕至宣德郎,赠中大夫,累赠太师、代国公
公少而气节,尝语人曰:「丈夫处世,要以功名自见,不能为章句儒」。
丰鬣长身,以绝伦科试艺殿庭,与卫士较骑射,皆莫及,奏功第一,进秩二等。
敌复谋大入,朝廷知之,以鄜延路副总管刘延庆都统制,捣其腹心,以麟府路军马来承庆为河东路统制折可求副之。
延庆深入失道,息于丛薄沮洳之间,贼尽得其帜立之
时为统领殿后,距二里馀,疑不进,遣骑往觇,果贼也,伏旗誓师,以短兵力战,曰:「吾为尔先」。
纵马趋阜堆,见于横掉贼十馀骑呼而下。
公跃马上,手杀数人,士卒争奋,大破之,斩首十馀,获牛蓄十馀万计。
其后李遇昌又以兵二十万北一道,将围府州,且尽略河西诸城,公𬢵知之,曰:「虏畜死矣」。
乃以橐驼二千运粮于塞,令骨雄驻兵以待,曰:「寇必出此」。
既而果来,公命他将运之,独提轻骑一万,由石州监军路攻夏州
且入蔑武境,遇昌,日夜驰驱百里,奔救其国。
公设伏横击之,斩获不可计。
后二岁,戎王遇昌以数万骑再入寇,且大言曰:「可持四铁环舁神堂寨来」。
公预知之,诡远游猎,伐木尽塞其所当出之路,才通单骑。
贼果入,至鱼贯度隘,公乘其未定击之,四战四克。
一日,神堂奏报贼至,公不介而出,秦人呼噪,曰:「将便先击贼矣」。
踰城越堑,从公者万馀,贼遁去。
或问之,曰:「寇已薄城,待擐甲整军而出,且孙而去,后当复来。
彼猝至,兵必不多」。
神宗皇帝特授三班借职,调雁门县巡教杰甲,演习孙吴兵法、星宿孤虚之书;
且喜阅史,熟古今方略
寻置通远军茶场,改授兼通远军镇公事。
州荐,升湟川管界巡检
尝会猎野食,公兵不满百,夏人骑千馀奄至,公连射三骑皆仆,贼阻却,乘胜击之,斩获甚众。
解围湟部,以多受赏。
崇宁初,朝廷复以湟赐青唐羌,改授岢岚军兵马都监,再录前功,进秩三等。
任满,徙滨判管界沿河沦水陆巡检,再调庆州兵马都监,改知环州兴平城
未几,擢为河东第四副将,驻汾州
公请易极边自效,移泾原第七将,就迁河东第三副将,驻乌龙寨
夏人叛盟,寇麟府,御笔特迁第三将,护大和、神堂、惠银、宁城等寨及静塞城。
宣和初,夏人寇西边,有旨,麟府路军马党万、知府州折可求为之牵制,率步骑三万,自右厢军道入寨。
二百馀里无所遇,二帅结营自固,独命公以万骑深入。
又百馀里,见空寨二,曰:「是不可复进」。
会大风,尘沙蔽野,公意贼且至,退据福庆川二涧以待之。
贼骑二万馀将涉涧薄我,公乘其半渡,鸣鼓鏖战,斩首千馀级。
比还,二帅府出劳公,公请自左厢监军道以归,地虽远,无掩代之虞。
既归,闻贼帅李遇昌来,以铁骑数万扼故道,可击而走也,闻者钦服。
朝廷以极边不可无公,就升太原府路兵马都监,历三任不徙。
其后议兴无山之役,以公统领麟路军马,驻兵武州之偏头独建。
独建者,契丹枭将小护虏之故居也,护虏极力以争屡矣。
后复以契丹骑八千、步二万据釜灶山,以书约战。
公遣二部将以兵当之,二将败还。
公知其坚,命曳柴以进,扬尘亘天,以劲卒由山背蚁登直下。
护虏惊逸溃乱,公夹击,斩首甚众,护虏奔于西戎,招集散亡西北杂胡羌。
后二年,以众三万复至,图报釜灶之役。
公再命部将往击,戒曰:「贼少则击,多则避」。
公登楼望之,谓其下曰:「吾料贼且置独建,直出蜴蜥川,趋西寨,已设伏待之」。
语未卒,尘埃坌起,蜴蜥川贼果悉众超西寨。
伏兵迅发,贼首尾断绝,追击三十馀里,斩首二千级。
可求以公数胜护虏,西北千里贴然,奏乞不次赏之,未报。
渊圣皇帝登极,特加贵州刺史,徙知丰州,未赴,移知麟州
时金人破我,围太原,朝廷命折可求节制麟府路军马往救。
公告可求曰:「朝廷命公解围,顾安出耳。
今由汾阳进,以步兵当突骑,不见其利。
愿节制建上将之旗,鼓行而东,声言救晋,假我精骑二万攻其必救之所,则太原之围自解」。
论秘不传。
可求虽心善之,卒不能用,以至失律,仅以身勉。
可求以便宜升公为前军统制军马、河东路兵马钤辖
靖康初载西戎乘间攻取诸城,无援而降者半。
长子震时知麟州建宁寨,虏攻其城,公闻之曰:「吾子忠勤类我,必不免」。
已而果然。
自是朝廷遣聂山再割三镇,金人以麟府丰啖西夏
可求命公之保德训议,寻叶城,由河西晋宁
保德传舍,悟可求绐己,亟走晋宁,四日不火食
既至,诮责可求,且劝合勤王。
可求以公为河东路统制军马,中道为鄜延经略使张深所止,令保境上,驻军南头平,为鄜延路统制军马。
今上即位南京,除京兆府路马钤辖,寻升兵马副总管
公始至,与经略使唐重谋曰:「今河东诸州皆非吾有,距此才一水,而本路兵弱,宜急缮城堑,为守禦计,以待外援,舍此无策」。
以秦民骄,不欲扰之。
公退语所亲曰:「事危矣」!
建炎元年冬十二月金人大军水渡河西,骑数万趋永兴永兴无避。
或劝公去,曰:「我结发从戎,蒙国厚恩,行年六十有七,惟有死耳,他非所知」。
明年正月十日,公血战而死。
公自三班借职以平劳赏功,及徽宗皇帝登极、八宝恩赦等,前后官至武功大夫
以死节闻,特赠左武大夫光州防禦使,官其孙三人。
以孙存中贵,累赠太师魏国公
宜人檀氏、雍氏俱赠秦国夫人
娶贾氏,继室刘氏,皆赠秦国夫人
公四男子:震,敦武郎,即死事建宁寨者也;
霖,乡贡进士
云,承信郎,霆,承节郎,皆早卒。
女三人,适同郡乡贡进士王仲举、靳亮、何充
孙七人:存中,见任少傅宁远军节度使,兼领殿前都指挥使职事;
居中、执中皆早卒;
师中,右奉议郎、新添差通判严州军州事;
彦中未仕;
安中,右儒林郎、添差两浙西路安抚使司干办公事
守中,右从事郎、添差两浙西路安抚使司准备差遣
孙女二人,长适乡贡进士王公宏,次未行。
曾孙男三人:契登绍兴十五年进士第,任左奉议郎知大宗正丞
倓,右承奉郎
㒜,右承事郎
曾孙女五人,尚幼。
公天性纯孝,事继母雍氏如事檀氏,及死,不食者数日。
持身清约,疾恶如仇,历事五朝,忠勤一节。
料敌应变,智略纵横,出入数等。
御下有恩,士卒乐为之死,故能以少击众,转败为功。
勇于为义,不见所难。
刘延庆之衄,公既胜虏而还,行并茂林,闻号呼声,执事皆以柳贯其体枝,运数人,皆以橐驰之上,殆千馀,盖延安绥德军米脂城人也。
公驻师命脱之,将士以去我境尚二百馀里,有难色,公护卒以归。
他日道过延安绥德,郡人皆出迎,炷香遮拜,曰:「此杨髯耶?
非阿父,我辈安得生」。
其急人之难类此。
帅守部使者荐公凡五十馀人,以谓有古良将之风。
及其殁也,识与不识,咸嗟惜之。
公平居教子孙,未尝不以忠孝两言为轨轴,故子孙遵行之弗失。
公既殁若干年,少傅公以某年某月某日葬公于某郡县某乡某山之原。
以某昔者尝铭先秦国刘夫人墓,更以见属。
某虽不敏,既不获命,则退而思之,自昔忠孝之家,子孙相承,以功名始终无愧者百不一二。
柳宗元作《平淮西雅》,美李愬之功,曰:「西平有子,朕亦有臣」。
于是知世济其美,为时焜耀,匪直其家,繄国是赖。
少傅翊卫天子,备殚忠勤,忠肃孝恭,克绍家法,上所眷礼,隐然为中兴名臣,位望之隆,于前有光。
然而功成不矜,宠厚益诚,独拳拳焉以先世名节不白于将来是惧。
某虽陋,其何敢卒辞。
铭曰:
杨为显姓,世泽以滋,由汉及唐,别派分枝。
公家雁门,奕奕有闻,儒学相授,位微德尊。
大夫,志尚各异,我必以功,自见于世。
维时童,跳梁于纪,躏我西陲,几无宁岁。
公初即戎,气已盖众,双带两鞬,射则命中。
鏖战腥膻,罙践丘卤,固敌是求,计不返顾。
公身居先,将士内激,凡师所临,当百以一。
料敌制胜,不愧古人,机变横出,捷若鬼神。
晚佐永兴,遭时艰虞,连城不守,援绝势孤。
人或谓公,子盍去诸,曰国恩,必报以躯。
帝为嗟悼,告第疏荣,孰慰忠魂,公有孝孙。
孝孙翼翼,位在九棘,勋名孔昭恭顺靡忒。
先大厥家,未见穷已,天其赉公,孙又有子。
叔父朝请墓志铭1139年 宋 · 刘一止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八○、《苕溪集》卷四九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刘氏出自祁姓,陶唐氏之子孙曰刘累者,以扰龙事孔甲为御龙氏。
自商历周为豕韦,为唐杜,在晋为士,在秦为刘,后徙魏徙丰,曰丰公者名仁,汉高帝祖也。
汉子孙多受封,曰彭城、曰中山、曰京兆、曰丹阳,与高平东海长沙平原广陵南康范阳宣城等郡皆所封之地,子孙家焉。
彭城高祖六世孙、宣帝之子曰楚孝王嚣者实始受封。
后汉司空恺,之四世孙也。
司隶校尉讷,恺之六世孙也。
其裔孙德威唐刑部尚书,生审礼封彭城公,子孙以文学政事名于时,如知章、知几辈,不可槩举。
公之先实自彭城五代时避乱徙吴兴,迹晦不传。
其名称有闻与坟墓存焉者,讳权、讳润、讳泰、讳昈、讳逢,至公为六世云。
公讳拱,字持道,实为郡之归安人
祖以伯父杂端讳述赠至尚书刑部侍郎
祖妣吴氏,濮阳郡太君
父任,太子中允,以兄朝议讳损及公前后赠至光禄大夫
母吴氏,新安郡夫人
前母吴氏,信安郡夫人
公生五岁而孤,杂端公为择师教焉,嗜学自立,不类儿童。
弱冠,荐名乡书,乡先生秘丞朱公临见而异之。
谏大夫陈公瓘幼为郡从事教授诸生,时郡学肄业数百人,一小较艺,以公为第一,且相器重,俾领袖学者。
凡与计偕者三,试于礼部者六,卒不得一第。
崇宁五年春,以特奏名授汀州文学,时年五十八。
大观二年冬,调汉阳军汉阳县
任满,以捕寇赏改承务郎,转承事郎,授密州高密县
未几,就除通判饶州
终更造朝,除监明州船场,未赴,改授通判严州
阅岁乞闲,除主管亳州明道宫江州太平观。
绍兴五年,公第三子宁止任权尚书户部侍郎,公自以再世服官,率不过刺史郡守,今子为侍从,分当知足,遂告老于朝,自承事郎以年老致仕,及遇渊圣皇帝、今皇帝即位,霈泽序迁,明堂礼成,宁止初除徽猷阁直学士恩封,凡八转至右朝请郎、赐五品服。
在汉阳时,太守游公酢雅闻公名,礼遇甚厚,且荐之于朝,不果召。
高密黩货紊法,公数与争,民赖以不扰。
其后令以贪败,辞连僚佐,公独无所与。
鄱阳岁潦,谷贵流亡相望,公摄郡事,营屋庐、发廪粟居养之,全活以万计。
朝廷得民谣,下使者问状,公数以职事忤使者,匿勿以闻,公未尝有愠色。
时兴崇老氏教,其徒颇肆,郡僧有得废观为寺者,缮葺殆数十年,至是夺之,既又欲并得后所产。
使者以朝命属公,有顾望意,公曰:「我不敢私」。
卒沮止之,后人更定,无能易公议者。
其守道不回类此。
绍兴九年二月某甲子终于嘉禾郡舍,寿八十有五。
其年九月丙午葬于乌程县澄静乡郎村某山之原。
配真氏,赠安人
男四人:恭止,早亡。
勤止,右从政郎江淮荆浙闽广路经制发运司主管文字。
宁止,徽猷阁直学士左奉议郎提举江州太平观
爰止,右迪功郎、监潭州南岳庙
女一人,适右迪功郎、监通州支盐仓江寓
孙男九人,岩、嵫、嶷、峣、嵎、峻、峋、岧、。
孙女八人,长适右迪功郎临安府临安县主簿范寿卿,次适进士陈如雪,馀尚幼。
公惟质直,不为表暴,乐道人之善若己出。
于书无所不读,自始学至老且病,未尝一日废卷。
所论著多,尤工于诗。
后进经公指教者,无虑数十辈,皆能有声。
政和间,公三子宾于太学,悉以文称。
宁止射策廷中,极论时政阙失,无所讳避,天子嘉之,擢居甲科,名闻天下。
天禄阁尚书郎监司郡守,入居法从。
率迎公之官,安舆往来,左右就养,颐指无阙,远近歆艳,以为教忠之报宜有此也。
晚岁康宁,视听言动如中年时。
一日语家人曰:「吾大数垂尽,自此不过两旬浃耳」。
宁止方守嘉禾,怪其语无从,亟上疏乞奉祠以归,比得请,则公疾革矣。
真氏楚之山阳人,赠金紫光禄大夫锴之曾孙,赠通议大夫晃之孙,故进士元矩之女。
以贤行闻于乡闾,奉祭祀、教子孙率有规则、相其夫以义。
先公十四年卒,盖靖康改元三月某甲子也,享年六十有九。
公葬,乃从安人之兆,至是合祔云。
公于某为叔父。
某从叔父学,粤自少时,负笈游京师,与居里间,自念其孤,侍叔父之日为最多。
岁时举酒寿叔父,喜溢于色,已而感焉,则仰视怅怅,惟恐泣之缘睫而堕也。
今叔父复弃诸孤,某老矣,苟生奚为哉!
勤止等见属以铭,所不敢辞。
铭曰:
呜呼公乎,学无愧于古之人,自视曰不足;
任弗克偿其志,自分为有馀。
至于享报之丰,虽当世所谓富贵利达者,曾莫及其髣髴。
则夫身之遇,与有子之祸,孰少孰多,吾不知为何如也。
宋故左中奉大夫致仕文安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王公墓志铭1143年 宋 · 刘一止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八一、《苕溪集》卷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湖州市
建炎三年闰八月某日甲子,故左中奉大夫致仕王公以疾终于里居,以其年十月某日甲子葬于义乌缙不乡谦小之原。
后十四年,其子铸以右承事郎湖州德清县事,适相从游。
一日,出里人右宣义郎宗君士之状见属,曰:「先大夫葬有年矣,隧未有铭,敢累子,将表诸墓左」。
且曰:「先大夫辱与贤叔父为僚相好也,是以敢诉」。
初,叔父为严陵监都,实佐公治,某系官于越,不及从也。
他日问公于叔父,叔父曰:「王公长者也」。
某窃叹今世称长者,率未必有实。
汉文帝田叔:「公知天下长者乎?
公长者,宜知之」。
所称,独故云中孟舒一人而已。
审如是,非勇于为义,不顾己私,不可以言长者,长者岂易言哉!
又他日闻之󲦤绅,公之守南康也,故谏议大夫陈公瓘在焉。
陈公居谏垣时,诋斥奸臣,逆疏其恶,章累十上,其后怨家当国,贬居是邦。
公慕义交驩,情礼备至。
陈公谓其有前辈长者之风,与为姻家。
陈公然诺重于一世,所为得此称,抑有自乎。
然则吾叔父非易言也。
公讳某,字庆长,世为婺之义乌人
曾祖某,祖某,父某,皆不仕。
父以公贵,累赠宣奉大夫
母宗氏、刘氏,赠太硕人
公,刘出也。
少警悟强记忆,从乡老先生学为文章,志甚笃。
弱冠失怙恃,家无担石之储,徒步入京师,为太学生,益勤弗懈。
绍圣元年进士第,调台州仙居县,再调越州郯县主簿,升洪州武宁
用荐改宣德郎权宗学博士,知泰州海陵县事,控置东南两路茶盐司属官,提辖诸道进奏院通判筠州,知南康军
秩满,知观州,未赴,移知严州
上疏乞解郡绂,除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寻请老终焉。
阶自宣德郎,序迁及更八宝赦恩,进奏院职事办给赏典,渊圣、今皇帝登极大霈,凡十转至中奉大夫
文安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
仙居豪右争四水之利,至十五年不决。
一见得情,争者语塞。
武宁豫章为剧,讼牒堆几,公始至,随事剖决,民不敢欺,发奸摘伏,辅以教化。
曾未阅岁,能声赫然溢于江表,郡守部使者交牍列奏。
其在海宁,亦犹武宁也。
会有旨浚汴,县令部役夫至所分地。
公虑事量功,分画占授,凡板干畚筑之具,土物远近之程,皆出素定,不劳而办,一时叹服。
政和间,朝廷遣七路茶盐使,因命访察荆湖南北。
使者未入境,欲尽削两路监司以立威,以其事讯公,曰:「不然,诏使之行,患在不知民之疾苦,不患威之不立也。
有如风闻失实,奈物论何」?
使者服其言为止。
严陵巨寇发于山谷,声震江浙,郡方调民筑城,公谓役大未易遽办,亟命罢之,兵民据要害以折贼冲,贼亦不至。
逆贼苗傅持兵一夕入境,公遣人迎谓曰:「是城无见粮,非汝宜守」。
及檄境内迎候官军,贼惧遁去。
初,贼薄城,居民震扰,卒徒有谋为内应者,公密伺得之,尽寘之法。
或谓谋未露,宜在贷减,曰:「幸未露,乃能得之,不然,悔可追耶」?
已而尽得其谋,人始服公之决。
严并出为田,赋租薄少,军储仰于邻郡,至是官军讨贼,往来相踵,比及凯旋,宴犒拊循,靡不周尽,民吏不知费出所自。
公既得请奉祠,还归里间,遽得疾不起,享年七十有五。
妻温氏,累封至令人。
男二人,长曰铸,次曰俦,右从政郎严州司法参军,皆能世其家,以孝谨称。
女四人,其适进士路卫、右朝奉郎提举两浙东路茶盐公事虞流、右从事郎绍兴府都税务方铸者,皆先公卒;
幼适右承奉郎主管台州崇道观郭知训
孙男五人,曰宁、曰绍祖、曰光、曰兴、曰勤礼。
宁,右迪功郎、新授邵武军建宁县主簿绍祖右登仕郎,而勤礼将仕郎
孙女四人,适进士宗开、右迪功郎潭州南岳庙陈永思,其馀幼。
公慈祥乐易,出自天性。
平居循礼,言动有常,至临事婉尽,皆出人意表,义所当为,惟恐居后。
于仕进澹然,故人之在要路者,未尝一通私书。
又性至孝,自念起家穷约,禄不逮亲,以为终身之恨,自初仕至老,未尝释念
友于其弟甚笃,乡党称焉。
令人温氏,楚之山阳人,有贤行,善相其夫,不壸则。
家故穷,躬履勤俭,分少绝甘,以及亲属之不能自给者,甚者至斥簪珥无所爱惜。
公既葬七年,而令人殁于俦之官舍,实绍兴七年正月某甲子也,寿七十有五。
明年八月某甲子,从公并合葬云。
铭曰:
公始居约,强学业文,以克厥家,其艰其勤。
一行作吏,益励其器,意独在民,且教且治。
潜伏之奸,一见情得,甲是乙非,争者语塞。
敕使载咏,搏击示威,曰孰,问民疮痍。
寇难薄城,视若无物,我谋既臧,谈笑却敌。
勇于为义,不见所难,谓公长者,斯名不刊。
寿七十五,官上大夫,五马来归,有耀其闾。
维公至行,训于里门,恬淡家声,孝谨是论。
维子若孙,奉承勿惰,我谂之铭,以表墓左。
宋故左朝请大夫致仕张府君墓志铭1154年 宋 · 刘一止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八一、《苕溪集》卷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湖州市
君讳旬,字述功
其先居吴郡,后徙青墩镇,遂为秀人。
逮君之考,复卜筑湖之乌墩。
曾大父叔和、大父宗祐晦迹不仕。
考育,以君叙封至朝散郎致仕,累赠右正议大夫
母丁氏,追封硕人
君自少颖异,不肯碌碌,尝语人曰:「家以儒为名,未有显者,吾甚恨焉」。
折节读书,游学亲师友,不惮寒暑。
掌教者伟其文,每揭示诸生,而以为轨则,故同学者皆自知不敌。
已而荐名乡书为第一,登崇宁五年进士第,授将仕郎,调婺州兰溪县尉
大观中用八宝赦恩转登仕郎,终更,用荐升通仕郎,乃授杭州钱塘丞。
府郎、部使者以文字知君,荐书交相上,改京秩,知严州桐庐县
吏戴谅者为奸,隐欺税租,君具按治得实事上闻,与赏格。
户部辟监科下第一界,君以道远不便亲养,丐监越州仓司
遇渊圣皇帝及今皇帝践祚,迁二官,授签书宁国军节度判官厅公事。
考功格,应赐绯衣银鱼,君以亲老侍养无几日,自列于朝,愿以身章贲其亲,有旨从之。
未赴宁国间丁父忧
免丧,监行在所诸司粮料院
将之官,君自念禄不逮亲,欲出疏乞闲,再更宫祠
会有旨侍从官各荐贤能,君在荐中,除知南剑州,寻易徽州
任满造朝,除知严陵
俄得肺疾,乞以郡易奉祠
踰年请老,以疾终于家,实绍兴二十三年十二月六日也。
享年七十有三。
自改京秩,九迁至左朝请大夫
君妙年初仕,于吏道已若素习,遇事精敏,老吏竦服。
兰溪时,民有甲乙争田中水沟者,甲曰田有沟旧矣,乙曰券有塍耳,宁后沟耶。
讼久不决。
君呼耆老问之,水沟异名谓何,曰「俗谓之圳」。
又问,曰「中径田俗谓之塍」。
君取券熟视,曰:「我得之矣,易圳为塍,是殆匿沟为己有也」。
争者语塞。
杭为会府,往来多要人,寺僧义闻假权要势,占民产,官吏拱默不敢决。
官小无所顾望,一绳以法,闻者韪之。
桐庐县剧,政率以猛,君独本以恩信,追科不烦,而事悉办给。
民健讼,相侵渔,尺度不明,君未尝委官吏按视,曰:「是徒为纷纷扰民尔」。
命图状来上,反覆问诘,往往情露。
民甚爱君,比其去也,遮道借留,不减古人,至绘像祠之。
其治徽亦然。
奉行宽诏,谓德意不下逮,为承流宣化者之罪。
或言郡经费不足,君曰:「郡经费出于民,而有艺极者也。
民赋输无爽而用不足,是必有弊欺不归公上者,弊在吏胥」。
久之尽得。
邻郡狴犴有留系不决,部刺史悉以委君,涣然尽释,皆自以为不冤。
初除严州,民相贺曰:「是尝为桐庐矣,惠且及我也」。
君蚤失母,事父孝谨,每仕,以亲养为急,不汲汲于进。
父死将葬,日者以岁庚申,君生之年也,盍避之,君斥去,曰:「吾岂以拘忌私己之说易吾意耶」?
律身严,家政肃,小大井井。
平居未尝废书,为文粹美,自其少时。
有集三十卷藏于家。
课子弟学,朝暮谆谆,故亲族与计偕、取高第者相踵于时。
晚岁手抄释氏典殆百卷,神情恬悦,若有得焉。
明年正月丙申葬于湖州长兴肆惟新乡龙潭坞之原。
娶濮氏,封宜人
子庇,右迪功郎、前监潭州南岳庙
孙男女六人,颜将仕郎,颁、顷、頔,女尚幼。
君历任久,既官其子孙,又以明堂赦与致仕恩及其兄弟之子二人,曰席曰庶云。
前事之月,庶以其弟康之状求君铭,始得尽其平生,且恨施用之未既也,铭其可辞哉。
铭曰:
君生弱龄,秉志自强,谓家世儒,厥问不扬。
折节读书,艺业益励,隆师尚友,以开后继,奕叶有光,自君起第。
粤初筮仕,宛若素习,健决力行,老吏惴慄,深年之讼,一讯语塞。
奸贪婪攘,或怙权贵,官吏拱默,罔敢有异,君虽位卑,了不顾忌。
桐庐之政,恩信并立,追科不烦,民用宁壹。
豪强兼并,尺度晦匿,君曰委吏,是益蟊贼,命图来上,反覆问诘。
彼民爱君,于今不忘,岁时奉尝,有如桐乡
君之治狱,岂弟舒舒,僚吏以苦,经费是图。
君曰此民,不足赋输,弊岂在民,弊在吏胥。
抉摘蔽欺,谨所应入,曾未几时,用度有溢。
惟君孝友,出自天性,仕每便亲,不急于进,暨服亲丧,志乃不竞。
既久得疾,请老于朝,尚期季年,燕居逍遥。
迹君行能,与名与位,小见于时,用则未既。
龙潭之原,卜云其臧,纳铭墓中,以永厥藏。
睦州政平桥记政和四年二月 宋 · 江公望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二一、《严陵集》卷八
太常丞李公勉之为是州也,州人安之。
政之在事者有条,事之在物者有理,简而不疏,文而不害。
日阅百千牒诉,应手而解,老胥黠吏,束手旁观,终莫得其閒。
无终讼,无留狱,郡称为神明,乃欿然犹以民隐为忧。
州之南有大源,其源西出于歙,合婺水东注于大江
夏秋雨淫,二水斗湍悍决,溢齧高岸,拔大木,舟人患之。
行道所会,前值瓯闽,江南浙东郡邑之民,源源而来,后奠杭歙,通途支道,蹑踵而至。
适二水之患,弛负解橐,骈肩重足,徯渡者积石。
依山之民,平旦负薪刍裹果木之实,趋城市以贸朝晡之膳,老稚仰哺,至夜莫不得食。
工部公述,创为浮梁,悉弭斯患。
出于仓卒,未有为修完之计者,故不五十年而毁矣,前日之患,复见于今日。
我侯心存之,而戚见于颜色。
州人相谓曰:「我侯,我父母也。
岂以一浮梁而贻我父母之戚乎」?
各率缗钱,付僧守慧等董其事。
木美工善,筹画有度。
其袤,相望视人若巨擘;
其广,肩任负戴,虽若连鸡乘雁,交臂而分驰,不相留碍。
力之所任,百斛不塾,隐若平地。
然会费无虑数百万,裒馀金鬻田,为异时修完之利。
水之东南有天宁佛祠,是祝吾君万寿之地,百官走趋,阅月而祝,无有艰险。
此又食土之人所当竭力者也。
成以政和四年甲午正月丙寅二十有九日丙午,越二月二日,我侯率官属,如天宁以落之,所以祝吾君也。
尝请名于公望,窃谓昔周之王,使单襄公假道于陈以聘楚,火觌矣而川不梁,归告王曰:「陈侯国必亡」。
王问故,对曰:「天根见而水涸,水涸而梁成,先王之教也;
又曰十月成梁,夏后氏之令也。
先王不用财贿,而广德于天下者以此。
今陈火觌而川亡梁,是废先王之教令也,不亡何待」?
夫川梁之废兴,足以知政之得失,安可忽者!
先王之教,寓之于政,其令著之在法。
孟轲子产当大国之政,区区一舆梁之惠,而不知政法之在人也。
政法不行,是无先王之教令也,故曰:「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
政平则教行,所以得人心;
法行则令著,故民听一而不惑。
是以此邦之人不出于驱迫,欢然致力,不一毫取县官财贿,咄嗟而成。
方来之人,原享我侯之德利,非以政平故邪?
因以名之。
有观其民而心维其义,不复为怠偷之政,是桥也,其利新新,曷穷已哉!
越二日庚戌江公望记。
请刻石跋政和四年二月 宋 · 江公望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二一、《严陵集》卷八
歙、婺二水,为睦州之患,岁必一至,或再至焉。
坏城决堤,败积储,毁庐舍,中夕弛备,遽及寝户,居民破屋以出,其不为鱼亦幸矣。
前昔州郡患之,终无捍禦之策。
雨久则二水争行,山夹岸如束,壅遏不得去,故是患非可与智力争也。
舍人吕公,盛德君子,爱民出于诚心,尝祭二溪之神,其州人犹能记其彷佛。
水潦暴行,更相逊避,若兄弟然。
词意恻怛,惜乎不传。
易门额为定川,揭之日,复有请祷于释氏。
由是定川而后,凡二十有一年,不复有水患。
水无情也,若告语神尔;
神与人不可以言语传也,所可格者诚尔;
诚不可以虚拘也,所以达其诚者斯文在焉。
访求累年,今始得之,愿刻诸石,以贻将来,不坠斯祷,惠莫大也。
政和四年甲午二月初五日江公望书。
王圣俞墓志铭政和元年 宋 · 江公望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二一、《吴都文粹续集》卷四○
君讳仲举字圣俞王姓
其先太原人,西晋末徙家福之福清县
七世祖棨,仕尚书郎,其后仕宦不绝。
高祖仁僓,为闽王王审知所知,以大理评事聘于家,辞不受命,君子高其义。
审知归朝,祖父珣语子弟曰:「时清,可以出仕矣」。
父础,有志之士,再举礼部不偶,隐德弗见,玄素之风,流而至君兄弟犹未泯。
公望初识君之兄圣时于新定,一见爱其神情玄定,有愿交之志。
续见君于广众中,知其必为圣时之季,其风神气习盖相若也。
既交其兄,因复得君,三人者,遂为忘年之友。
始得之眉睫间,今皆白首,迄君死,无间然。
君在童稚,警敏过人。
父早世,与兄事母孝谨,人知王氏有子。
砺行苦节,日益坚业,属文不逐时好,三黜于有司,慨然有隐居之兴。
侨居吴门,生事牢落。
治田百亩,数遭岁登,馀数年之蓄。
俭勤,日以给冠婚祭祠,以至宾客之豆,皆出于是,不外取也。
杜门读书,虽邻里不识面目,教子成就其大者。
亲故艰匮不给者周之,族之孤不能婚嫁者婚嫁之。
妻方氏,敬顺惠和,以承君志。
族之长者至其家,馈事如舅姑,无怠容。
君于闺门间不见细过,方氏之力也。
享年六十有八,卒于政和元年二月九日,以其年三月二十二日葬于吴县横山之原,以方氏祔。
长男,次蘩,次蕴;
女一,嫁士人蔡元康
、蘩,公望稔知其为人,静愿有守,蕴与二兄力学,嶷嶷有成。
初,圣时之子卒,方以老独为念,哭之甚哀。
君不谋于子,亟召告之曰:「我兄即汝父也,拜之」。
即出为圣时后,人所难也,君安行之不悔。
君性刚介不可犯,与人交如骨肉莫可解,不合不复愿见,事圣时甚严惮,至于讲道酉室不让,故于死生之际泊如也。
圣时在海外,相期晚秋同会君于吴门
三人者,独君不幸且死矣,余有子戚,亡聊在人世何如哉!
铭曰:
学不务,美身则止。
行匪蕲闻,心不匿愧。
为生良勤,苟完而已。
年不取赢,白首以死。
闻道之力,虽死亦可矣。
呜呼,是铭足以与金石相敌!
乞戒约苛敛状1131年11月 宋 · 李光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九、《庄简集》卷一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臣契勘移跸事务,不免科扰临安府及傍近诸郡,如竹木等物,盖有不获已者。
今来不住体访得诸邑严州等处,更有转运司科派下供应班直木炭藁荐万数浩瀚,初不曾被受朝廷指挥,以此道路传播,颇属骚扰,深为未便。
缘臣使事止是总领本府,其傍近诸郡,难以会问。
伏望圣慈作访闻行下,严赐约束,庶几少革苛敛之风,仰副陛下仁俭之意,不胜幸甚。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胡府君墓志铭绍兴十一年十二月1141年 宋 · 李光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一八、《庄简集》卷一八 创作地点:江西省九江市清江乡
吾友胡浚明讳宗汲,世为馀姚人
自其叔祖父穆始以进士起家,仕至屯田员外郎,子孙遂以儒为业。
曾祖谅,赠大理寺丞,祖俨,父尚能,皆隐居不仕。
君自为儿时有成人之操,其父目为老子
比长,刻意问学,手未尝释卷,夜引睡则以首叩柱,其自强如是。
为文清古,不蹈袭前人一语。
少年预乡荐,益自信不疑,翱翔两学几十年。
会朝廷以舍选取士,移其籍以归,久之,复不利。
即所居筑室买书以教子,聚宗族乡党子弟,不问疏昵,讲说经史,责课程,皆耸然知化。
君性至孝,虽饮食起居,未尝忘亲。
治居第,首严祖庙,不以便燕私之适。
堂室奥址,规模与世俗异,登其门者皆恍然自失。
奉养至俭薄,田庐所入,仅足糊口,而遇人急难,极力拯救,虽焦首濡足,不悔也。
乡邻仰以丧葬婚嫁与病而医药者甚众,以是生理益落,君为之不少变,盖急义乐施,出于天资。
或以为过,君行之愈力。
尝曰:「吾损己以益人,虽过,于义庸何伤」!
己酉冬,敌犯明、越,恶少相煽而起,几遍山谷,君挺身谕止之。
士族避地窜逃颠沛,君与之周旋调护,恩若骨肉,真可以托死生者。
乡人争讼,多就评曲直,君每折以理法,皆洒然而返,不以干有司。
闻人一善,若己有之;
或少有过差,必正色诘诮,虽其尊属,惮若严父师,惟恐君之闻也。
方士有以奇药爊黄金术授君,忽梦若有告者曰:「君欲为盗乎」?
既寤,亟取焚之。
每小疾,必梦僧伽处方,服之辄愈。
所居湖山并海,百井皆盐,梦人指其处,凿之得甘泉,皆君诚意所格也。
建炎改元,今上皇帝登宝位,凡五上礼部,例皆推恩,宗人强起之,授房州文学,调潭州浏阳县,改迪功郎
有知君者荐诸朝,监严州比较务,讥察出入,吏不能欺。
郡遣官季点,君辄囚服待罪,众亦察其廉介,不复问。
务既清整,课亦增羡。
寻转右修职郎、监潭州南岳庙
考满,转右从政郎,既而授饶之德兴丞。
其在严也,郡将尤加礼,尝啖以厚利。
君曰:「此非所当得」。
拒不受。
未几,为郡者以贿闻,至下诏狱,坐贬,独君无一毫之污,众皆叹服。
某与君虽同里闬,崇宁初始识君京师,一见气合,其后契阔,离合不常,每见必欢然道故。
噫!
君虽穷老,而浩然之气不少衰,议论益刚决。
谓富贵功名可以立致,不在吾身,则在子孙,日夜励其子为学。
而沂复嶷然有立,能成君之志,魁多士,取甲科,声名籍甚
君喜曰:「是必大吾门,吾志得矣」!
因复丐岳祠,从其子宦游,奉养甚适。
往来江湖间,幅巾萧散,怡然自得。
享年七十,以绍兴十年八月癸未卒于其子秀州军事判官沂之舍。
即日护其柩以归,士友皆为流涕。
明年十二月壬申,葬本邑翁家湖之原,从新卜也。
君平生未尝阅佛书,死之日,沐浴盥栉,神识不乱。
娶莫氏,有贤行,能通书史
凡君所为固有不近人情者,夫人能顺适之,人尤以为难。
子男二人:长即沂,次汾,举进士,亦有志操。
葬有期,沂衰绖踵门,出其友左迪功郎温州州学教授虞仲琳之状,求铭于某。
某知君能详,追惟雅好,不敢以鄙拙为解,因掇拾其大略如是。
铭曰:
凛志节以希古之人兮,既锐而坚。
谓功名可立致兮,耻没世而无传。
强学疾驱兮人十己千,见义必为兮人后己先。
心亨志遂兮乐只丘园。
虽屈于一时兮白首迍邅,其存而不朽兮嗣子之贤。
盖造物者不报其人,而报其人之天。
翁湖之滨,卜此新阡。
馀庆流芳,子孙绵绵。
御赐陈康伯金线谱序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四、《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卷一三○、康熙《广信府志》卷三三、康熙《西江志》卷一七七
吏部尚书左仆射、进封福国公陈康伯请于朝而作家谱,上赐诰以褒之,命史臣汪藻以叙之。
端拜而言曰:夫六朝以来,家有谱系之学,又有谱系之书。
隋《经籍志》载天下郡县国氏族谱若干卷,唐世此学此书盛行。
五季淆乱,四方割据,马殷湖南,独能薄赋轻徭,又招纳贤者,故中州士多归之。
后以希声兄弟争国,士稍稍散去。
今观陈氏之谱,其先世系出颍川陈乡。
晋永嘉之乱,太尉广陵郡公准之六世孙步兵校尉鼎南迁,分为五大支。
太尉十九世孙云骑将军真,二十二世孙常侍将军峤、沆,迁于睦州,宗系载于碑碣国史,为官族
二十四世孙太监太公逵,自睦州因官担簦而来,乃息肩于信之辉光黄銮社。
后五年,徙居怀玉山下隐浆社居焉。
生三子,长材析居于前,号曰前陈
次林析居于后,号曰后陈
三为僧。
但缘山水秀奇,风气完固,陈氏又世多积德,泽及子孙,由是英杰辈出,开科业儒者一百三十馀人,蕃衍盛大。
析居于祥符九年,分二十有一支。
三十二世孙仁瑞遭难避地于亳州谯县三里,后迁于弋之峦山下,爱山水之胜,遂迁居焉。
生一子钦,拜官莆田,寻擢承直郎,判信州谥明道,以明堂及以孙贵恩,赠太师追封英国公,实起家之祖。
生二子,长文义,早年高尚,晚以礼聘玉山书院山长谥学正,以孙贵赠太保追封镇国公
文清,以文荐知东阳
文义生仕尧,以孙贵赠太师追封越国公谥孝靖
生三子,长林仲,以皇恩赠上骑军都尉
次荣仲,以力名封上骑轻车都尉
亨仲,登绍圣甲戌进士,拜左承议郎,寻擢江浙提举转运副使,以子贵赠太师追封秦国公谥忠肃
生二子,长康侯,登建炎己酉进士,授迪功郎,累擢防禦支使大中大夫统制
康伯,登宣和丙午进士,拜左右仆射进封福国公
家声世范,赫赫播扬,世不乏人。
夫木之茂者必盛,流之远者必深。
兹谱之作,上不忘其所自,下不忘其所传,又所以收人心暴怒之性,为尊尊亲亲之念,昭穆以之而明,亲疏以之而辨,庆吊以之而往来,患难以之而矜恤,服虽尽而情不尽。
后之子孙继述而起者,溯流而寻源,斯谱之所以不可不作焉。
方今圣皇在上,天成地平,相协厥居,彝伦攸叙,时乃化行于上而俗美于下也。
吁!
陈氏之子若孙,能体是心而勿替引之,则世泽之衍,世德之深,有以光于前,而谱之传愈远而无穷矣。
承圣上命,俾书其端,不敢以不文辞。
严州高风堂记绍兴九年六月1139年3月15日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五、《浮溪集》卷一八、《黄氏日钞》卷六六、雍正《浙江通志》卷四九、《南宋文范》卷四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
古之王者,取天下而天下归之,盖其功成志得之时也。
以功成志得而视士大夫皆可以爵禄致,必有轻天下之心。
于是岩穴之间,有人主不得而臣者出焉。
以唐尧之圣,犹不能屈颍阳之高,况其他哉?
夫士之所以自重如此,非区区为其身谋也。
于以厉世,则百年之风俗系焉。
汉之二祖皆以布衣取天下。
高祖之时,有若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世祖时,有若严子陵,皆人主不得而臣者也。
四人,避秦之乱,入商雒山待天下之定。
高祖轻士善骂,义不为汉臣。
帝虽高此四人,召之莫能致也。
严子陵亦厌新室之暴,不肯辱其身,逮光武立,犹披羊裘钓泽中,虽三聘仅能一致,而卒不为帝留。
是五人者,其出处岂不相类哉?
之徒,晚从太子之招,为太子画自安之策,正国本于谈笑,而史不记其所终。
西汉之士,闻其风而慕之者,以计行为得,而风节减于功名。
子陵本帝故人,既物色求之而来,高卧不朝,帝为亲幸其馆,漠然不应。
三公若奴隶然,望印绶麾而去之,终其身退耕于野。
东汉之士闻其风而慕之者,尚风节而以功名为不足道。
大抵之徒学伊尹子陵伯夷
伊尹耕于有莘之野,曰「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
卒以忧世,幡然而从汤。
伯夷周武王之君,犹以为薄,竟不食饿死首阳之山。
孟子曰:「伯夷圣之清伊尹圣之任」。
又曰:「闻伯夷之风,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子陵世家富春,既归耕于家,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奉祠千馀年不衰。
钓濑并台俱存,而富春之境析为严州
绍兴七年,吾友董棻令升为是州,期年政成,乃为堂于州治之左,日从宾客觞咏其上,而名之曰「高风」,以景慕子陵之贤。
且立文正范公所述祠堂之碑于其旁,而求予文为记。
令升可谓能尚友千古矣。
令升清介有守,观其所慕,足以知其为人。
故余述子陵出处大概以告令升,而使并刻之。
绍兴九年六月记。
左中大夫致仕吴公墓志铭建炎四年十一月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九○、《浮溪集》卷二六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
崇宁初,制诏以尚书左丞丞相,天子虚己而听焉。
丞相因得操其权,进退天下士。
诸附丽者,自布衣不旋踵至大官
或舍己而从他,则中以危法。
于是一时嗜进之徒,莫不希其声光于顾盼间,諰諰然惟恐不得当也。
当是时,太仆寺丞吴公点雅为相所知,相敬畏焉。
耻以其党进,力从之求去。
相嘻笑曰:「君欲首为去国之人耶」?
嗛之。
自是相持国柄二十馀年,士大夫不堪其专且久,挠节从之多矣。
惟公卒不求合以死,天下莫不高之,虽阿相之人,亦自以为莫及也。
公字圣与,其上世占籍光州,于唐为闻家,后徙邵武
至公之高祖沇,仕南汉循州军事推官
曾祖汉卿、祖颙,皆以行高其州里。
皇考诏益务修饰,教诸子以经。
子四人,踵登进士科,兄弟竞爽,知名当世。
累赠其官,为少师
公少持重寡言,人未之奇也。
总角以文见乡先生黄履,进退如成人,问皆可观,叹赏弥日,曰:「子必为令器」。
王文公修经金陵,负笈从之,繇是学益进。
元丰五年,擢进士第,调舒州司理参军
年少,人或易之,有市医砭人死,系月馀莫能决,一见曰:「此非律所谓误不如方者耶」?
老吏相顾大惊。
英州真阳
岭海去朝廷远,吏多版授,守率以胥遇之。
始至,风公庭趋,公不为屈。
守大怒,欲诬以事,久而知其贤,反荐诸朝。
丁内艰,免丧监建州买纳务,守正无所阿徇。
用荐者改宣德郎
韩宗道杭州,奏知富阳县,政绩为一路最。
孙杰察访东南,官吏重足事之,独荐公为可用。
徽宗登极,转奉议郎赐绯衣银鱼,签书常州判官厅公事,州倚以为重。
太仆寺丞,相憾其去,出通判婺州
行未半涂,差拨发福建路钱物。
凡当是选者,事已必归报求美官。
陈留,以记白曹,不见宰相而去。
相滋不悦,下除通判睦州
秩满,移越州,遂请老。
贫不能归,客婺州兰溪,四壁萧然,处之晏如也。
御史中丞吴执中知其贤,起之再任,公不得已至京师
会同年生在庙堂,欲以公见上,公固辞曰:「吾尝谢事矣,岂可复见上乎」?
通判洪州,径出关不顾。
时茶法初下,责有司奉行,郡以丞领之,敢议者斥,吏奔走不暇。
公独条不便于民数事上之,人为寒心,公不恤也。
已而朝廷施行其说,至今赖焉。
秩将满,报政或欲召公,公闻,即以病告,得提点衡州露仙观,继领亳之明道宫、建之冲佑观南京之鸿庆宫,奉祠十馀年,卧家不复出,赐三品服。
渊圣皇帝受内禅,转中大夫,擢知漳州
于是公无意于世矣,复请老。
建炎四年十一月某甲子卒于家,春秋七十有四。
官自宣德郎十一迁至中大夫
有文集三十卷。
同里黄氏,封令人,先公二十年卒。
二男四女。
男曰延年,朝奉郎
次早卒。
女适从政郎广德县汪诗、迪功郎长沙县张某、朝散大夫徐敏中、朝散郎直徽猷阁范浩
孙男女各一人。
男曰祐,迪功郎南剑州司户参军
女适从政郎建昌军教授李汝翼。
公退然如中人,而操履刚方,其坚如金石。
与人言,虽面目严冷,而衮衮皆可书绅。
少清苦,一毫不取诸人。
其举进士、出京师也,仆遭疠焉,人皆恶之,欲委诸道,公辍己舆以载,徒走千里而归。
晚读佛书,益翛然有遗世意。
于简淡,盖往复而身安之。
凡世间所谓矫揉以钓声名者,公无以焉。
呜呼!
慕富贵而仕者,固人之常情,守道而不求,亦士夫之所当务也。
然利害陈于前而为举世之所熏灼,其不从者几希。
若夫屹然如砥柱,立于颓波之中,久而不为之动,盖今人所未见。
至终始完洁如公者,殆百年所无也,可不谓贤哉?
藻少从公游,服膺最久。
延年既以公卒之年十一月葬公于其居之西若千里王公岭之下,乃属藻识其墓,藻于是叙公之实而为之铭。
铭曰:
古之仕者惟己责,于遭穷通我何择?
世衰鄙夫乃求获,相时射利规什伯。
伟哉吴公挺松柏,力排冰霜傲堙阨。
世方贤愚糅黑白,朝为之徒暮隆赫。
幸公来游重其客,疾趋而逃远瑕谪。
终身轩裳不能迫,浮沈数州下膏泽。
晚归遐陬与世隔,竟全孤高返真宅。
向来公卿愧方册,揭兹铭诗告阡陌。
詹太和墓志铭绍兴十一年九月1141年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九三、《浮溪集》卷二八 创作地点:福建省泉州市
左朝请大夫直显谟阁、知虔州詹君讳太和字甄老
曾祖瑀、祖諴、父时,世为严州遂安人
时以君故,赠朝请大夫
君擢政和八年进士第,官自迪功郎八迁为左朝请大夫,职自直秘阁再迁为显谟阁,尝历真州扬子县、监泗州粮料院河北河东路宣抚司书写机宜文字尚书水部员外郎淮南路转运使、知江、虔、抚三州,再知虔州以殁。
君年十八,秀出其乡,有司以君应诏,后数年解褐调扬子
扬子濒江,雅多盗,君能得名,捕者十馀人。
承务郎,以母忧归里中。
方腊起清溪,方千里皆震。
君家距清溪不百里,里豪余熙者欲连众应贼,君挺身见熙,熙严兵待之,几不得脱。
君无惧色,徐以祸福譬之,熙矍然悟,愿并力讨
君为徒步越境,见熙于官军,表其忠以徇。
当是时,承平久,贼振臂一呼,州县皆没,朝廷意严民皆盗,欲荡平之,得君书乃已。
君因率诸豪道官军,径趋贼巢,擒以献。
是役也,严民微君,几不免。
幕府上功,拜熙武义大夫,并官其民百馀人,而君止授宣教郎
众恨待君薄,君笑而不言。
以会课转奉议承议郎
渊圣登极,转朝奉郎
上皇幸东南,事出非常,泗州当孔道,守臣皆惶恐称病,君以监粮料院领州事。
一日行宫关白,士卒若送文书如京师者悉还之,且毋给其廪,官吏莫知所从。
君请白之朝,众持不可。
君乃自为奏,间道蜡书以闻,朝廷嘉其敏,录付行宫,上皇为之切责左右。
或谮君「小臣离间当诛」,上皇曰:「彼尊朝廷也,何罪」?
君由是知名。
先是契丹归我之人分隶诸州,朝廷用议者将悉还之,君曰:「敌以此曹叛己,日须其至甘心,奈何使之趋死?
愚谓不若留为腹心便」。
从之。
契丹人见君扬州,罗拜马前以泣曰:「非君,吾属无类矣」。
右丞李公宣抚河东,辟君为属。
未行,朝廷欲夺君使金,君谢不能。
丞相秦公为御史中丞,谓君曰:「今国难如巨石蔽天而下,壮士试出力当之,或百万生灵可活。
此何时而君辞难乎」?
君感其言,惶恐听命。
兵部尚书王云使还,以不及期而止,遂从宣抚使出关见李公。
明日请辞,李公愕然问其故,君曰:「太和寒士,宣抚不知其不可收之,必以太和为有补秋毫。
今候三日始见,见与客俱,宣抚不问,客亦无关白者,何以留为」?
李公改容谢,与语大奇之。
宣抚罢,归遂安,道除尚书水部员外郎
归未及家,邑人倪从度乱,浙西骚然,人皆推君,浙西帅叶公因请于朝。
君为斩内应者五十馀人,且塞其饷道,贼即日降。
时上在维扬,得奏良悦,进君朝请郎,趣之还省,转朝奉朝散大夫
丁外艰,诏起为直秘阁淮南路转运使枢密张公使川陕,亦辟君以从,皆不应。
终丧,即慨然请老,时年未四十也,士大夫莫不高之。
居数年,以廉直为乡人之平,而与尉曹锄其强梗难治者,一邑为清。
绍兴六年给事中吕祉等荐君可用,诏复故官,诣行在所,君犹不应。
久之,过临安,见留守吕丞相谓坐客曰:「诸君识詹直阁乎?
天下奇士,颐浩不及也」。
时有饭蔬惑众者,君亟请除之。
未数日,果有以此谋乱者,丞相太息曰:「君可谓有先见之明矣」。
其策虑过人类此。
枢密张公为相,以君见上。
君首陈强兵选将之说,上深以为然。
时方议迁都,集近臣于前,各以意对。
上曰:「朕欲以詹太和九江,如何」?
众杂然曰善,遂知江州
先是诸将部曲往来九江者率为奸利,莫敢问,有王玮者尤专恣,民厌苦之。
君械致诸狱,自是过九江者莫能犯。
治最闻,擢直显谟阁、知虔州
贼黄细三等暴甚,君欲诱降之,提点刑狱赵涣规以为功,督兵往捕,君争不能得,果大败而还。
诏罢涣,专诿君,君示以威信,平其尤剧者二十馀辈,渠魁皆生致戏下。
于是汀、吉、循、数州皆倚君为重。
朝请大夫,移抚州
到官扩廪济饥民,所活以万计。
召对,复知虔州
又召对,卒于临安客舍,年四十八,时绍兴十年十月癸未也。
君刚勇高明,见事立行,未尝犹豫,故所向有功,而居官皆可纪。
方朝廷多事,君未尝不在选中。
议者谓少假之年,其施设何如也!
君娶陈氏,封宜人,生一男二女。
男柬之,将仕郎
女适进士汪量,次甫数岁。
柬之将以绍兴十一年九月某甲子,葬君于其县霞山之北,以君兄左中奉大夫、直秘阁至之状来请铭。
与直阁,同年进士也。
铭曰:
人之才能,患无位以施。
得其施矣,患不逢其时。
君班内朝,持节而使,剖符而守,位不为卑。
以应变之长,投功名之会,又得时以为。
十年之间,所成就者如此,亦少发胸中之奇。
曾未及中寿而殁,此识与不识,皆为君悲。
君之可书者多矣,姑掇其大者而志之,于以伸君未卒之志,而慰后人之思。
吴国夫人陈氏墓志铭建炎二年七月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九四、《浮溪集》卷二八 创作地点: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
丞相彭城郡徐公处仁之夫人陈氏,以宣和五年正月己卯,薨于北都公府之正寝。
三年,彭城公薨。
明年,得建炎二年七月甲申,其子康、度奉公、夫人之柩,合葬于吴兴卞山之阳。
夫人世家严州朝散郎、知楚州向之女。
向父逸,卒官奉议郎
楚州进士起家,为开封,有能名。
未满岁,奏圄空者三,神宗以为材,将用之,擢尚书度支员外郎
永裕陵建,以本曹兼京西转运使,出奉祀江西
楚州而终,翰林学士沈括识其墓。
夫人生有奇相,视瞻举措必端。
奉议君奇之,谓楚州曰:「此儿喜怒未尝形,言笑不妄发,使男也,吾家其兴乎」?
甫笄,归丞相彭城公
时公贫甚,几无以为家。
一日,楚州持节睢阳,盛车服遣女。
夫人庙见徐氏,乃在穷巷中,破屋数楹,太夫人坐堂上,旁无扶侍,夫人奉盥馈堂下如仪。
楚州恐不堪其忧,使人察之,宴如也。
已而斥卖嫁时衣被鞶帨,以太夫人之命,访族姻之贫者而赈之,人人咨嗟,以为不可及。
丞相齐州,月俸不满万钱,惟太夫人甘脆是奉,夫人帅家人食粥无难色。
丞相预政,封安定郡夫人
政和末丞相徐州朝京师,一时眷礼,群臣莫望。
夫人曰:「上恩固非常,然宠盈之戒,古人所谨,不可不思也」。
每奏事归,必问见上安所陈,上开纳否。
尝诏丞相病已,无下拜。
当是时,蔡鲁公耋老,徒损拜数而不得免焉。
或以是为公荣,夫人愀然曰:「忌者至矣,其能久乎」!
未几,果坐谗出知扬州,其先见如此。
夫人事姑孝,教子义,遇僮使有恩,敬夫如宾,治家如官府。
丞相曰:「吾平生以直道事君,取颠踬屡矣,而未尝置欣戚胸中者,繄室家是助」。
诸子曰:「使我学成而不堕其家声者,惟吾母之训」。
通悟,于出世间法,得其指归。
疾病,精爽如平时,谢医巫不问。
属纩之夕,犹起坐若有所言,于死生盖超然者。
薨,年五十四。
历封温、福、陈、吴四国夫人
子五人。
曰庚,擢进士第,仕至宣教郎、直秘阁管勾亳州明道宫
曰廉、曰庾,承务郎,皆前卒。
曰康,今为右奉议郎提举两浙西路茶盐常平
曰度,为左宣教郎尚书司封员外郎
孙男女合十人。
男曰延老、曰同老,右承务郎
女适湖口主簿姚溥、丽水主簿王怡右承事郎毛幵,馀未行。
初,楚州提举开封府常平,宿陈留僧舍,夜闻垣外汹汹人声,起而烛之,积骸蔽野,于是奏乞官地瘗之,得骸八万计。
虽位不满德,其后寖微,而庆钟夫人,作配名宰。
封大国,始终安荣。
楚州之孙有以丞相之恩入官者,人以为积德之报。
铭曰:
妫出舜后,胡公始侯。
以国氏陈,晚闻太丘
夫人之先,南土是宅。
英英度支,位止邦伯。
德厚而踬,于偿不宜。
集于夫人,莫贵与夷。
厥初来嫔,仪则多有。
即安穷空,以服箕帚。
朝夕警戒,辅成公躬。
燕及群息,亦云似公。
卞山之阳,维水㳽㳽。
与公同藏,千岁之始。
寿昌县张通直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九五、《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九九
呜呼!
余来媲于君门,逮舅姑之辅佐,同张氏之艰难,若埙篪之应和。
悯叔姒之二三,及所天之遘祸。
保齿发于桑榆,盖唯君而与我。
幸似续于儿曹,各承基而不堕。
余窃邑于脂膏,玷清班于禁锁。
享甘脆于优游,亦吾家之足贺。
忆靖国之初龄,从子官于浙左。
承祖饯于行车,起持于别坐。
谓聚散之何常,涕交颐而疾堕。
曾此会之几时,遽春风之五过。
闻霜露之忧居,欲亟归而不果。
恨嚬老之无穷,气伤孤而愈挫。
唯福寿之平生,无秋毫之坎轲。
为天子之甲门,孰人言之敢破。
天胡啬于百年,使不终于保
退忍哭于繐帏,反惜成于香火。
嗟已矣于一觞,终莫闻于咳唾。
呜呼,尚飨!
颂古一○一首 其九十四 北宋 · 释子淳
 押灰韵
珊瑚枝上玉花开,风递清香遍九垓。
勿谓乾坤成委曲,韶阳亲见睦州来。
睦州谢表大观中 北宋 · 蔡肇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三○、光绪《建德县志》卷二一
眷此偏州,不当孔道。
山城阒寂,一叶动而亦闻;
溪壑萦回,二江合而成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