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和喻叔奇宿大木寺 南宋 · 王十朋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木记馀干(原作千,据四库本改)大,风观楚国雄。
吾诗留大木(原作才,据四库本改),君句压雄风。
鄱水连天碧,潘花满县红(自注:叔奇摄邑安仁。)。
论文一尊酒,何日故人同。
次韵安国题馀干赵公子养正堂堂张魏公所名也并为作铭 南宋 · 王十朋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去岁西来路偶同(自注:去六月予赴鄱阳,魏公罢相来馀干,邂逅于此(原作止,据四库本改)饶水南僧寺。),一言不肯话飘蓬(自注:公所言皆国之大事。)。
铭成养正首示我(自注:公以七月朔日至馀干,某访公于赵公子舍,公以病不及见,出堂铭稿见示。),室坐不欺深念公。
大盗欲缠遥拱北,群言交乱卒居东。
可怜未战身先死,贯日精忠化白虹。
次韵安国题清音堂 南宋 · 王十朋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堂上清音乐奏仙,洲如孤屿媚中川。
馀干遥服三苗国,陆羽高飞百越天(自注:有陆羽煮泉亭。时湖广寇贼未平,故借用舞干意。)。
风过琵琶声不断,水来云锦色长鲜。
留题重遇张公子,又入诗中第一编(自注:唐张祐诗在干越题咏中为首篇。)。
七月三日至鄱阳(原作一首,据诗韵改作二首,后一首《永乐大典》卷二二六○题作彭蠡) 其一 南宋 · 王十朋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我来鄱君山水州,山水入眼常迟留。
绝境遥通云锦洞(自注:安仁县有绝境亭、云锦水。),清音下瞰琵琶洲(自注:馀干县有清音堂、琵琶洲。)。
馀干翁簿以予去饶之日郡人断桥见留画图赋诗见寄因次其韵 南宋 · 王十朋
押词韵第十五部
我慕郑子真,躬耕老岩谷。
不慕苏季子,腰金诧宗族。
失脚落尘网,回头念幽独。
向来鸳鹭行,进退惭碌碌。
把麾鄱君国,饮水清湾曲。
缅怀九贤人,痛闵千里俗。
奉扬乏仁风,黎庶因炎燠。
畴能政有成,敢望诺无宿。
厚颜叨禄廪,汗背拥旌纛。
命下忽夔门,诸公孰推毂。
水陆三千里,湖重岭仍复。
至喜谒文忠,秭归怀李矗。
鄱人怜老守,去类楚臣逐。
出门桥已断,拥道頞争蹙。
初无龚黄政,滥继秦侯躅。
仇香旧同僚,别寄两竿牍。
赋诗仍画图,开卷宛在目。
清音满干越,馀韵到巴蜀。
我有二顷田,荒芜雁山腹。
愿画归去来,芒鞋事耕育。
敷文阁待制开国宋公墓志铭 南宋 · 林光朝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五七、《艾轩先生文集》卷九
莆之南北隅可一日而至,壤地为甚狭,而衣冠俎豆所自出,是必有老成人者为之根柢。宇宙百年,幸哉一二见之。故敷文阁待制、莆田县开国伯宋公年七十八,以疾终。来岁十一月甲申,葬之南郭二十里。公之先系来自固始,有曰骈者,官至主客员外郎。子为仁鲁,起居舍人,徙于莆,自是数世有家法。公于宣德郎、扬州观察推官讳堂为曾大父,赠中奉大夫讳琳为大父,赠通议大夫讳现为父。公讳棐,字材成,以政和五年擢进士第,调福州士曹掾,移宁德县令。人惜公之去,为立祠尸祝之。又历馀干、邵武两县,所至有名迹。前时多事,聚落窃发,有剧贼张遇者,转攻所在,势欲向馀干。一夕谍者来,以公之画为早定,从间道引去。又有毛涅龙、范将军者,各为束手,不敢持兵。然所遇须丁彊,一不如意,即裂啖食之。道出邵武,公乃听空县远去,及其来,无所取。是夕鼓噪,直至卧内,公徐起,遣譬之,终不为调一夫。及差主管行在官告院,遂为尚书郎,扈从幸建康,因留总领大军钱粮。时张、韩两军号百万,飞书趣调,不容一瞬,公于迫卒应酬之地,常若有馀力。是时通议公及母硕人陈氏为高年,公乞移所迁官,加通议五品服,从之。遂恳求补外,得江南西路转运判官,以忧不及赴。服除,主管台州崇道观,未满,遭内艰。于是当路者多顾忌,公再领祠。及起家知通州,移两浙东路提点刑狱公事。江都被边,使者日相望,公处之如无事。以太府少卿召,迁太常少卿。显仁皇太后上升,斟酌典故,一出公手,遂权礼部侍郎。会朝廷谋帅越,即以公为集英殿修撰出知绍兴府,兼两浙东路安抚使。公之使浙东也,尝摄府事,唯整顿大要,不事文书。比再至,越人安之。属淮上骚动,声摇近辅,或欲募兵、聚粟、益战艘,为多方之说,公从容无惧色,至是帖然。乃力祈去,除敷文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自此徜徉故里凡五年。有为公筑第,仅容旋马,而公自以为太过。览书卷不停手,道往古兴废,悉贯穿为有用之语。上辛之郊,所得补任,因以官其弟之子苕,补泉州南安县尉。居一岁,以疾疢,上章纳禄,有诏增秩,听致仕。公和易宽通,若可狎而不可犯,卒然而问,未尝不得已为缪语。每恶闻人过,终不肯出一辞可否。州县事及当官,唯吾意所出,虽要人势家不能夺也。公为郎时,揽衣出迎客。后二十年,公益贵显,有诣公者,亟就舍,公之车且及门矣。公长于尺牍,年且八十,每自作故人书,有所问吊,一如少年时。我数问公疾,公以旦莫之人,且整冠危坐,一举手无弛容。公未尝以私问人,人亦不敢干以私,故于其死之日,门无杂吊者。所配为朱氏,封硕人。二子:煜,右通直郎、权通判南剑州军州、赐绯鱼袋;炳,将仕郎。女四人,方廷贽、李英仲、林天觉、李尹仲,其婿也。英仲,右宣义郎;尹仲,右迪功郎。孙曰简,曰篆,并将仕郎。炳及简前公卒。煜以公之行事属我为之铭,且固辞公为先达无缺德,而付之名位不足以动人者。远日且来,乃为叙其事。于乎悲夫!公之出处,太史所书,平生之言,散之州里,有偶然得之者,可以为终身无过之人。噫吁三叹而为之铭。其辞曰:
是维可书,百耳所闻。其或不书,听之云云。斯坟三品,约诸奉常。尺度所出,无或誇张。皓皓有铭,是之取耳。瞒然一辞,公以为耻。
代祭张魏公文 南宋 · 林光朝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五八、《艾轩先生文集》卷七
一年秋九月既望,越六日癸卯,具位谨以牢醴之奠,敬致祭于故丞相、醴泉观使、魏国公之灵。呜呼!当代人物,飙驰弗留。此声历耳,有泪如抽。公归何所,烂柯前头。谓言乞骸,将老菟裘。岂曰夜壑,迄无停舟。今者东维,一星上浮。亦有巷哭,寒风飕飕。呜呼悲夫!要知都督,江淮草木。虽百其身,又焉可赎!维公是宝,丰年之玉;维公是爱,饥岁之粟。白沟以南,黄河之曲,写公赤心,如空中烛。孰不堕泪,牛马之仆。呜呼悲夫!古事重名,唯传一节。刑维尔咎,教维尔卨。赤松焉往,是为汉杰。古之盛名,与公同辙。左袒一呼,如彼烈烈;捧日而出,俄焉朝彻。公以是故,而不可涅。人今祈公,至于大耋。推锋越河,无乃斩绝。公每从容,谓之若缺。呜呼悲夫!安石声名,喧喧百蛮。当其甘寝,不动如山。幼度来前,无画可弹。我非斯人,若是旁观。海州初定,晋公乃还。瞻彼绿野,徜徉其间。晋公之幕,有陪者韩。曾是屡书,矫凤翔鸾。顾我才薄,为之汗颜。屹屹裴度,堂堂谢安。周郎武侯,维是班班。百年一息,乃如惊湍。行道感泣,愁伤肺肝。哭公百舍,秋菊登槃。望望悽断,不远馀干。呜呼悲夫!尚飨!
与朱元晦书 其七 南宋 · 汪应辰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七○、《文定集》卷一五
某舟行至安仁,而闻魏公八月二十八日薨背于馀干,虽道路之人亦相与咨嗟痛惜也。前者之约,孰谓事乃至此耶!
直宝文阁赵公墓志铭 南宋 · 韩元吉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四、《南涧甲乙稿》卷二一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
吾友赵德庄将葬于饶州馀干县某山之原,其婿方友陵以状来曰:盍为之铭?始与德庄游,盖三十年,在朝廷同曹,在外同事,犹兄弟也。一日道前辈相约志墓事,德庄忽曰:某死,幸子铭之。呜呼,德庄竟先往矣,予何辞焉!予为建宁,后德庄才数年,方治郡圃一堂,德庄诺为之记。闻其已病,将治书问之,则讣已及门矣,其尚忍铭!盖德庄,吾宋之贤宗室也,在士大夫亦曰贤。力学能文,风度洒落,词辩纚纚不休。遇樽酒谈笑,掀髯抵掌,一坐尽倾。然持身严甚,非其交不往。当议论是非曲直之际,嶷嶷不可屈,虽坑阱在前弗顾,钟鼎探手可得,不能诱也。既受知圣主,亦且用矣,邅如于外,不得尽其才而没,岂命也哉!德庄讳彦端,德庄其字也。于宣祖皇帝为八世孙。曾祖讳叔邯,赠广德军节度使,封淮阳侯。祖讳泽之,赠右朝奉郎。考讳公旦,终左朝奉郎、知建昌军南城县,赠左中大夫。妣某氏,赠令人。德庄年十七应进士举,南城亦锁其厅试进士,父子俱为国子监第一,遂同登绍兴八年礼部第,主临安府钱塘县簿。公卿贵人争识之,声名籍甚。为建州观察推官,丁外艰。释服,得军事判官于秀州。守不任事,德庄率为之区处,不自以能称。用荐者改左宣教郎。有以德庄之文达宰相父子,欲用为中都官者,德庄惧而归,其人果败。从吏部选,知饶州馀干县,为政简易而办治。故德庄谋居邑中,而邑人至今称之,曰吾旧宰也。充福建路提点刑狱司干办公事。近臣荐所知宗室,隆兴改元,召对,上迎谓曰:「闻卿俊才久矣」。时王师北伐还,德庄则曰:「臣宗室也,与国家尤共休戚,言敢不尽?前日议者恶人异己,故近臣有不得尽其谋,远臣有不敢进其说。如无近者一战之悔,则将赞陛下以群言为可废矣,愿深为他日戒」。除国子监丞,迁吏部员外郎,言:「元丰初节度至观察使才八员,今乃四十员;防禦至刺史才二十员,今乃二百员。乞重名器,抑侥倖」。又言:「本朝以兵为国,宜汰厢军以益禁兵。宗室孤遗女恩所不及无肯娶者,请听其夫得就转运司试以优之」。权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会参知政事叶公去位,有阴谓为党者,德庄曰:「吾何党哉?党于是而已」。即请外除,知江州。不数月,召为检详文字,迁右司员外郎。而叶公既相,德庄为言人材巨细,可用不可用,大抵称人之善,以助朝廷之选。始德庄父子甚贫,客四方,祖妣与其昆弟及妻子丧,皆藁葬未厝。德庄曰:「吾得去毕此幸矣」。既诸公留之不可,除直显谟阁,为江南东路计度转运副使。即冒大雪走馀干,毕葬而后还。朝廷增修边备,与予同论江淮事宜及所俘去留。上批纸尾,俾与大将议。饶、信州大饥,民强籴为暴,官廪不继,德庄行部,请留二州上供米各三万斛赈粜,自是岁以为常,民以不病。移福建路计度转运副使,过阙,请久任淮南郡守,休兴筑以安边民,乞放池州被水人户夏税,故徽州折帛钱俾输本色,皆极一路利害。上遣中贵人谕旨,留为左司郎中,假户部尚书馆伴大金贺正使。前是宗室无出疆为伴使者,自德庄始。迁太常少卿,复丐外,除直宝文阁、知建宁府。德庄旧悉其俗,民以便安。岁馀治仓廪,亭馆一新之。因严不举子令,且曰:「毋俾民畏,当有以利之也」。乃乞下户生子给米一斛,与钱千,及蠲其身丁,凡万四千缗,而以府用之钱偿县。宰相见其奏,叹曰:赵君平日不吾同,此议何可遏也?遂著为一路法。改提点浙东路刑狱,坐衢州账历稽期削两秩,德庄恬弗辩。以小疾,得主管台州崇道观。馀干号佳山水,所居最胜,日与宾客觞咏自怡,好事者以为有旷达之风。德庄在朝时,每欲用为文字之职,讫不得用。闻其诗词一出,人嗜之往往如啖美味。然宗戚贵游欲以图画纳禁廷,祈为题赋者,率谢不能。其掾宰府,尽言无所逊避,以是多忤。与人交坦然,不事畦畛。其为县务宽其民,其为郡务假其属邑,其为部使者则郡之细故亦不问。喜为义事,重然诺,遇所施与,不顾家有无,亲故客之经年不厌,其田园屋宅之计如不闻也。官至朝奉大夫,享五十有五岁,卒以淳熙二年七月四日,葬以是年某月某甲子。先娶曾氏,继室李氏,赠封皆宜人。一男子,良夫,将仕郎。二女,一嫁同年进士秘书省正字方翥之子,即友陵也,一尚幼。其所为文,类之为十卷,自号《介庵居士集》云。铭曰:
汉诸王裔,鲜克蹈义。惟向与歆,父子同著。于赫宋宗,仕于四方。有才有良,文艺益彰。德庄父子,声誉则伟。南城弗施,盖在其嗣。主实遇圣,知其隽名。正色委蛇,首于列卿。人则爱之,其用弗究。天胡啬之,而弗俾寿!于越之滨,德庄所安。没又葬焉,宜千万年。
安人卢氏墓志铭 南宋 · 韩元吉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六、《南涧甲乙稿》卷二二
淳熙改元之七年,予始居南涧,有腰绖候于门而以书见者,徐姓,文卿其名,拜而泣曰:先君子幸有契也,文卿之母将葬于玉山县安平卿鲁家原矣,愿赐以铭。予惊问之,则故考功郎中徐公汉英之季子也,而处州赵使君文鼎尝与俱来,道其力学习文之善。及观其书词,则知古义,欲以显其亲之淑于百千年陵谷迁变之后者。又其里人相与状其夫人行事甚缛,是可述已。盖考功讳人杰,字汉英,家信州玉山县。少通《春秋》,为名进士,登巍科,乡闾皆慕其文。与余顷同在郎舍,朝夕晤语,推为长者。既又同持节江东西,书问往来,见其家有绪有条,而考功得悉意王事于外而无闺门之虑,知其内为之助也。今遂见其子之立而将不堕其家之传,足以知其母之教焉。夫人姓卢氏,世为衢人。曾祖褒,祖元达,父经,习儒业,不得仕。而其从兄骧,仕至侍从,有文名,为衢之著姓。夫人性端重,不妄言笑。年十七,以嫁复州教授周君之才。有子与女三人矣,周君不幸即世,夫人提其孤,奉其柩,由数千里归。居且十年,不忍去其姑之左右。逮终姑丧,乃若有所不容者。夫人之母徐叹曰:吾女无所托矣,必托于士之贤者,庶几其肯从焉。而考功久失其配,遂以夫人归徐氏。考功素薄于生业,夫人治家勤俭有法,接其姻族,和以尽礼。凡祭祀、宾客,人莫知其贫。抚其前氏二子如己出,己乃自生子文卿也。考功既捐馆舍,夫人日夜诲其子以诗书,而家事自任,不以衣食劳其子,俾求贤师友而问学焉。盖其志尚可见如此。子三人:禹卿,迪功郎、峡州宜都县主簿,前卒;次汤卿、文卿。孙十人,曰骐、曰駉、曰骥、驷,方预秋贡名,馀尚幼。其在周氏子则曰卬,女则适广州番禺县丞富桷、进士祝麓、饶州馀干县主簿潘汉卿。夫人以考功遇郊恩封安人,年六十有四,终则去年三月十一日,葬则今年十二月六日也。为之铭曰:
相其夫已有家矣,又教其子而传焉。特未享其荣与养也,是不畀其年耶,悲夫!
句 宋 · 孙子肃
押阳韵
揖仙亭上观秋涨,坐我吴江云水乡(宋赵蕃《乾道稿》卷下《闰月二十日离玉山八月到馀干易舟又二日抵鄱阳城追集途中 所作得诗十有二首》注)。
阮郎归 其三 馀干留别人家 南宋 · 赵彦端
押真韵
三年何许竞芳辰。
君家千树春。
如今欲去复逡巡。
好花留住人。
红蕊乱,绿阴匀。
䌽云新又新。
只因小阕记情亲。
动君梁上尘。
相思引/琴调 其一 临别馀干席上作 南宋 · 赵彦端
押词韵第六部
拂拂轻阴雨曲尘。
小庭深幕堕娇云。
好花无几,犹是洛阳春。
燕语似知怀旧主,水生只解送行人。
可堪诗墨,和泪渍罗巾。
庚子冬夜宿郡馆怀白从古 南宋 · 章纶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高馆天寒霜露浓,思君深隐翠微重。
月华绕树无飞鹊,云气蟠泥有蛰龙。
石鼎赋诗犹脱略,银灯看剑每从容。
孤怀展转不成寐,为发城头半夜钟(《永乐大典》卷一一三一三引《馀干志》)。
婺源新学记(乾道九年闰正月) 南宋 · 洪迈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一八、弘治《徽州府志》卷一二、《古今图书集成》选举典卷二一、雍正《江南通志》卷八九、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卷八八 创作地点:江西省赣州市
江东俗本嚚于讼,歙浪受其名,婺源人重不幸,至席鼎汤最沸之目。县人翰林汪公藻、吏部朱公松,用文章行谊表表独立,不忍视乡曲蒙恶,顾而之他邦,纷闵闵焉。诸生时相与言,学宫在西边九十五年,寖入于坏,地势暗昧,青衿不能群居,阴阳家流杂指山乡背为不韪,当徙而趋新,士大夫滋益多,淫谤宜革。是时乾道岁戊子,令彭君烜曰:「嘻,吾责也,将安所易置乎」?曰:「吉莫如城东驿」。君曰:「是在部使者,非吾实颛」。合诸生请之而俞,且至五十万钱侑费,倾县大喜。儒生王允恭、李知己并捐其旁便近地,倡出钱粟。诸公闻,欢趋之。即其冬,庙殿及藏书阁咸垂就矣,合郡守好恶异,疑县持以计特歛民,书揭邀愬章,至换他健吏。耳目钩讦亡一词,始抟颊愧悔,听绪成之。然首议者倦矣,谢工遣徒,仆木撤瓦,丞尉亦惩艾祸,噤不复发口。独殿阁栖棘篱中不敢毁,望之愀然。又三年,后令洪君邦直至,为后守史侯言,侯矍然悼前,故曰:「二千石惟不兴学,县令揽众谋自办之,靳靳尼其成,安取此」!即出郡钱六十万,使讫役。既萎而苏,既偻而伸,民又益喜勇劝,视曩时倍数。月顷,百室之宫成,靓深广盱,不啬于素,过者心开目明,毋间处者。于是隽秀士滕生恪以降百有一人介令为容,遣信千八百里走赣川,合词告鄱阳洪迈曰:愿有以记。予乡壤与斯邑接,令君又宗盟长,其得辞?今之学若古之塾也,庠序之制,既以糟粕仅存,至于主敬以直内,主义以方外,致知格物之本,穷理尽性之要,正心诚意之传,绵绵延延,如线不绝。曾子且死,不忍一箦之姑息,举扶而易之;季路临大难,正冠结缨之暇,如在洙泗;工尹商阳,手弓而杀人,掩目止御,不忘有礼。死生之变,争战之急,亦大矣,而归趣如此,况乎从容进退、洒扫寝食之间哉?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古之人欤?其天资高明,后世虽不可跂及,向非学问,辅以谊士,有不能教民而驱使战,是谓弃民;不素养士而望其必然,斯为弃士。宜国家拳拳致力,立学遍海内,临之官师,而不容释也。呜呼!事难兴而易败。今夫是役,有邑子开先,部使者畀其地,县大夫慭为之,而职教化者顾不可,功十八而画。历四年,阅两令,始克溃于成。故予诘曲登载,验其至难。后之君子朝夕游于斯,尚思先王之所以教,古人之所以行,朝廷所以留意,翰林、吏部烨然之光辉,祭酒之所以急,利其春辉,以既秋实,穷高极深,暴白成就,使远近称颂,曰婺源又有人。若是乃答令君本意,科第馀事耳。乾道九年闰正月二日,左太中大夫、充集英殿修撰、知赣州军州、提举学事、馀干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洪迈撰并书。
浣溪沙 其三 题馀干传舍 南宋 · 吴儆
押词韵第七部
画楯朱栏绕碧山。
平湖徙倚水云宽。
人家杨柳带汀湾。
目力已随飞鸟尽,机心还逐白鸥闲。
萧萧微雨晚来寒。
过馀干吴师中秀才以小诗惠歙砚次韵谢之(乙未二月壬申) 南宋 · 周必大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
旧曾起草向明光,独与罗文近赭黄。
三载瓦池研灶墨,因君聊复梦仪凰(自注:壬辰二月,蒙宣召至选德殿,用御前小歙砚草命相制,今适三年矣。前辈有《罗文君传》。)。
与范至能参政劄子(三 淳熙元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三、《书稿》卷六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某伏以杪秋霜冷,恭惟判府经略殿撰舍人制阃成功,凝香清暇,台候动止万福。某近方因钟生赴官寓尺书,忽蒙遣骑访荜门,故人意重,不减卫、霍,慰感何可言也!乞祠恐无是理,旧德英猷,自应归冠从班,不尔犹当用久任新制,如长文以龙阁再守当涂,石湖未应入梦也。某杜门如昨,虽无疾病,而禀赋虚羸,志气萧索,困眠饥饭外,略无所为,每自愧叹。舍人绥靖五筦,应酬庶事,犹悉力于翰墨间,愈久愈工。如《亭记》、《馆铭》,本原经旨,遣词峻拔,亹亹柳仪曹、刘宾客之上。天之赋予,一何偏也!乐府措之《花间集》中,谁曰不然?陈无己云「妓围窈窕,争唱舍人之词」,今在桂林矣。最后《七夕》篇尤道尽人间情意,盖必履之而后知耳,奇绝奇绝!此邦时官不好事,相忘于江湖。新报殊不曾见,传闻曾揆引疾甚力,恐难宿留。李泉自英、韶归,尚未到赣。他日当以书求《三登乐》副本也。陈季陵数通问,新刻西汉三书想已遣送。近忽云缘多病已开閤放杨枝,而道涂之言则不然。某向在浙中得东壁生,既归又益一妓,颇能歌舞。初弟欲娱宾,而两年间并失之,自此不复萌此念矣。恃爱妄辄及之。罗主管殊可怜,张令、刘干上荷顾恤,昆山何缘数通问,子师平江之政必可观,亦有明州郎君在彼,正恐复举半刺故事耳。仲宁闻旦夕赴官,仲贤已侍外姑来馀干,沈持要除宗正,或能诵至先周南之滞耶?
某皇恐再拜上问尊嫂硕人,敬惟玉体冲裕,机宜侍学增胜,诸姬佳履。二药扶衰朽,三果饫老饕,皆珍异之赐,祗领感激。惟桂粉似虚辱,已令老妇分遗娣姒矣。閒居无可寄远,因来谕腹疾后多用燥剂,辄往鹿角霜十两,并新刻《诅楚文》纳上。却欲求使府《千金方》,若未讹缺,因刘干或张掾有人归为致一本,不劳专介也。皇恐皇恐!
某伏蒙宠示三大字,雄遒结密,盖自莆阳外家一变而入颜、杨鸿雁行矣,幸甚幸甚!俟刻成当纳副墨,仍寄润笔也,呵呵!
与广东韩提举璧劄子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一○、《书稿》卷一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某窃以天气凝寒,恭惟提举判院褰帷有俶,台候动止万福。名望之美,简上知、孚人望旧矣,就畀使节,足行所学。长笺多幅,过纡盛礼,三复愧感。奏论西盐,辞达理尽。今事已成,无中辍之理,但当就其中相与熟复之,计已与胡漕会议。毋固毋我,圣人事业,诸贤自优为之,夫何虑焉?叶子飞不幸乃尔,其家将奈何?已宛转恳西路二司,但恐改法之初,州郡事力未易办。执事以交承之故,亦须助其归,想舟行亦过东路耳。馀冀以时保啬,别需召拜。
某僭易上问台闳眷集,缅惟上下均祉。馀干得近书否?子直颇以闽中地热为言,其政则甚美也。有委勿外。
跋蔡敏肃公平戎庆捷诗卷(在其玄孙西安丞家)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二五、《省斋文稿》卷一六、《益公题跋》卷九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
熙宁中收复熙、河、洮、岷、叠、宕等州,裕陵归功介甫,亲解玉带以赐。元厚之诗云:「何人更得通天带,谋合君心只晋公」。盖谓是也。蔡公久为西帅,晚预帷幄,断章专及舜功,殆有微意。介甫和篇为推旧伐,则公之劳亦不可掩矣。淳熙乙未二月辛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