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济阴太守孟郁修尧庙永康元年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百
汉永康元年□月(阙二字,)惟昔帝尧,圣德庆苞,𢎪号赫赫,荡荡垂基。
赤精之胄,为汉始别,陵气炎煴,上交仓玄,巍巍之盛,乾坤见徵。
敬修宗殿,长吏奉祠
三牲粢馔,献珍于时。
俵著辉铭,宣飏厥休。
乃招祯祥,万□是来。
鸿名遂显,传于千秋。
济阴太守河南郾师孟府君讳郁字敬达,治《尚书经》,博览众文。
天姿玮度,体性温仁。
窥极道之要妙,游观六艺之原,据旋机之政,务在济民。
历典六郡,威教若神。
遗训垂歌,渊懿允纯。
功绩焕炳,恩如浩仓。
咨招岩穴,股肱贤良。
广祈多福,处处夙兴。
帝尧陵在成阳,遣户曹掾史具中牢祠,常以甲子日与西宫乐生俱诣大圣,陈上古之礼,舞先王之乐,鼗磬祝圄五音□□□□之仪,莫不尽备,敷列技艺,以荣大圣。
延熹十年仲春二月,阳气浸阴,始雩□来享祀群神,仰瞻云汉。
孟府君奉宣诏书,行县到成阳,将辞帝尧,行礼未周,则景云四集,翔风膏雨,即时大降,嘉澍优沾,利茂万物,阴阳和协,百姓赖福。
是时□□欣然□悦。
诸产繁殖,仓庾充塞。
孟府君深惟向应,效之经典,知圣精灵,与天通神,循治□殿,地致璠瑚,石闾二坐,□昭配帝,图象规矩,五□□画,上下相承,无所遗失。
师工旌密,有班道之巧,使府内百石□城。
吴讳升,字三君,守卫园陵,兴置屋□。
诏书大祠,升与县令丞,恭奉肃敬,齐吉炊炽,莫不雍雍。
列种柏树,吏卒养护。
南通灵台,东注城域。
委曲周币,墠然□望。
图纪万世,功验永著。
时令河南河南吕君讳亮字元山,宰政宣化,慈惠博覆,为黎元来福,奉事大圣,司司不解,垂拱无为,如治其允君也。
河内州王讳苌,字伯盛,左尉颍川颍阳□讳𢞏,字世高,皆关综雎艺,通洞运度,询于上下,佥然同谋。
孟府饬𣳮大殿,自率掾史□□驻驾便坐南北□望表内相副,赫如屋赭,然成龙,孟府君必受大圣嘉巍巍,公侯传子孙。
济阴吏士,歌术功称,万世常存。
成阳丞民,蒙其荣赐。
□训发声。
吕君诸辟,干禄于天,令裕衍蔓,永流无穷。
惟序仲氏,祖统所出,本继于姬,周之遗苗。
天生仲山甫翼翼佐兴,宣、平功遂,受封于齐。
周道衰微,失爵忘邦,后嗣乖散,各相土,译居。
帝尧萌兆生长,葬陵在于成阳,圣化常存。
慕巍巍之盛,乐风俗之美,遂安处基业,属都乡高相里,因氏仲焉,以传于今,子孙承绪,履仁好义,耽乐道术,教授经业,雍徒带众,滋滋汲汲,诲人不倦,海内称之曰儒术之宗。
天监孔明,祚善应□,印绋相承,银艾不绝。
禀性乾元,世世廉约,故能高如不危,满如不溢。
孟府君缮𩚠殿墙,立百石舍,仲氏宗家共作大殿前石𥖝阶陛栏楯,贫富相扶,会计欣欢,不谋同辞,钱应时即具,招工募石,煇然俱至,各进琦巧,不日成之。
诏书九月三往大祠,诸所造作,焕然成就,仲尼宗家并受福赐。
复刊碑勒谍,昭示来世,表著孟府君美勋于阳𧵖,纪祖祢所出。
□□□□官位宦学,皆不可测,子子孙孙,必蒙大圣休烈之福,以劝后进昌炽无极(《隶释》一)
郎中马江建宁三年十二月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百一
君讳江,字元海者,济阴乘氏人
□□□之长孙,汤官丞之元子。
其先帝颛顼翳嬴之后,世在赵国,以功封赵,赐号马服,因遂氏焉。
暨于君身,乾灵特挺,岐嶷有度,玄然清妙。
长有令称,通《韩诗经》,赞业圣典,左书右琴,明于光上之术,显于君臣之道。
郡将平原高君,深昭其德,以和平元年举孝廉,除郎中,谦虚接下,冠名三署。
昊天不(缺,)遭离□疠,年卅,元嘉三年(下缺)失贞干,士丧仪宗。
于是盟载辽丑,缟素来赴,惨痛号咷者,不可胜数矣。
夫人冤句曹氏,终温淑贞,咸曰女师。
年五十五,建宁三年十二月卒。
君中弟字文绪,位主薄督邮,志行□期,落落自有大节。
年卅二,早世短折。
故茔迫笮,兆告斯士,先君之庚地□处还敞□□□□□神,东看祖祢,西眷旧庐。
皇神仿佛,爰□□居。
(缺一字)碑,铭勒厥勋。
其辞曰:
铄鸿德,赫含光。
□天爵,卫紫□声□著于周京。
榱桷存,其入亡。
□□□□□藏顾几筵,凄怀丧伤。
嗟《诗》云,感《凯风》,叹寒泉,惟梓桑。
□灵□期□□□□裔永克昌。
殁不朽,久弥章(《隶释》八)
成阳灵台碑建宁五年五月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百二
惟帝尧母,昔者庆都,兆舍穹精,氏姓曰伊。
兰石之操,履规矩之度,则乾坤之象,通三光之曜。
游观河滨,感赤龙交,如生尧。
厥后尧来祖统,庆都告以河龙。
三河,有龙授图,躬行圣政,以育苗萌。
火阳之盛,先暗后明,遂以侯伯,恢践帝宫。
庆都仙殁,盖葬于兹,欲人莫知,名曰灵台。
上立黄屋,尧所奉祠
下营以水,神龙所熹。
灵龟隐形,汾踊波流。
比目鱿鱼,濯鳞通泉。
玄砾菟芦,生延台涯。
贯长历久,崇如不颓。
三代改易,荒废不修。
五运精还,汉受濡期。
兴灭继绝,如尧为之。
承祠基年,鱿鱼复生。
故有灵台啬夫,鱼师卫仕,驿宪鱿鱼,服之延寿。
□□之际,道小衰沮,遂遭亡新,礼祠绝矣。
于是故廷尉仲定深惟大汉隆盛德,被四表,大平未至,灵瑞未下,四夷数侵,军甲数扰,匪皇启居,日稷不
案经考典,河洛秘奥,汉感赤龙,尧之苗胄,当修尧祠,追远复旧,复(治)黄屋,推原圣意。
灾生变见,天以谴告。
前后奏上,陈叙大义,招祥塞咎,为汉来祚。
朝廷克省,帝纳其谋,岁以春秋,奉大奥祠。
廷尉选位,连自表奏。
诏英嘉命,遂见听□□为大中大夫,归治黄殿。
令月吉日,茔立规,兴业会工,厥处夷平。
上合天意,下应□□□□□饰五色华精,上阙通天,户向少阳,前设大殿,俟神之堂。
地致石墠,其下清凉,可舞几□以□大章。
济阴太守魏郡审晃成阳博陵菅遵,各遣大掾,辅助仲君,经之营之,不日成之。
神灵精气,依怙于人,废之则亡,存之则神。
复帅群宗,贫富相均,共慕市碑,著立功训,□勒石铭,中门之表,卜择元日,齐革精诚,先荐毛血,谨慎牺牲,祈祠获福。
神享其灵,甘雨时降,百谷孰成,幽荒率服,徐方来庭,万国蒙祉,黎元赖荣,莫不被德,咸歌颂声。
其辞曰:
于赫庆都,德弥大兮。
承神精耀,统赤裔兮。
爰生圣尧,名盖世兮。
上爱符命,恢帝制兮。
广彼之恩,流荒外兮。
历纪盈千,垂遗爱兮。
陵庙复崇,享大祭兮。
上来多怙,降福沛兮。
万国禧宁,孰不赖兮。
光宣美勋,永□蔽兮。
垂视罔极,亿万岁兮。
济阴太守魏郡阴安审君讳晃,字元让,从公车令来,成阳博陵蠡吾菅君讳遵,字君台,从东明门司马来,丞颍川新汲尹茂字伯举,迁下邳颍川襄城杨调字君举,仲诉伯海从右中郎将巨鹿太守,仲球伯仪从大尉掾迁吕长,仲选孟高辟司徒府,迁徙不绝,皆兴治大圣黄屋之力。
惟仲阿东,年在元冠,幼有中质,遵矩蹈规,上仁好义,见群从无者,代出钱万以立碑,大意翻然,君子善之,恩加骨□乡朝所称。
县令菅君,即请署门下议生,都市掾官,未可测矣。
仇福字仲渊,累世同居,州里称术慈孝。
大圣立祠时,令菅君欲造黄屋殿庑,来索忠良,咸白福(《隶释》一)
帝尧熹平四年十二月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百三
帝尧者,盖昔世之圣王也。
其先出自块嵏嵬,翼火之精,有神龙首出于常羊(阙九字),生赤(阙十字)也。
名纪见乎河雒。
爰嗣八九,庆都与赤龙交而生伊
之生也,不□凡等匈□□□□□□□龙颜□角眉□八采,谡自侯伯游于玄河之上,龙龟负衔,投钤授与,然后乃受命蜀鹿(阙十六字)秉图书,察度表,御九州,统属理,闻名应邮,五纬顺晷,然后风化大洽,普天□□□不(阙十字)功成告让,遂禅舜黄。
龙兴,缵之绪,祠以上牺。
暨于亡新,圯汉之业,祠祠□□□□□祀□是故廷尉卿□□以为大圣亲垂隆烈,遗歌在民,而坛场夷替,屏慑无位,非所以表神圣□□□□□民者□□□□焉□□□复旧典,造立灵庙,以一大牢,春秋秩祠。
是以好道之畴,自远方集,或弦琴□□□一,或谭□□历丹田□□□疴者,□恭祈福,即获胙。
若不虔恪,辄赴癫。
故知至德之宅兆,实真圣之祖也。
熹平四年冬十二月济阴大守河南张宠、丞颍川李政、成阳陈国郑真、故钜鹿太守仲、故广宗长仲选、故吕长仲球□丞(阙十一字)百石己氏让礼等,咸各有惟,追慕圣烈,乃共立坛墠,刊碑纪石,已章圣德□后□□有(下阙)
于赫大圣,奕孔祯纯。
性发兰石,生自馥芬。
琦表射出,双握嘉文。
排启闛阖,驰步(阙二十字)顺叙,五品用训。
民不作忒,化洽百蛮。
历运遭七,乃禅舜焉。
功绵日月,名勒管弦。
立灵庙兮□休神(阙九字)釐兮湘黔民,亿不殄兮祉无圻。
济阴太守刘合字季承渔阳泉州人也,自以体别枝布,之裔胄。
下车出奉□万为祠醊弱□□□□□□□至于朔旦,特复五百,称充玄玄孙以叙。
嘉敬旧祠,属县君以为奉事神圣,礼虔当□宜崇祗濯,以汁□□敕县□□设供曹掾史令养牲牺,即陵庙,神亨灵洞,报己喜瑞。
李树连理,生于□图□府殿夙早□拜迁□中大夫
太守河南张宠继拟前绪,到官始初,出钱二千,敬致礼祠,临立坛碑,特复□□□□群□□为□始□□□□□□学徒莫不劝乐,咸曰张父敦我已德,万我已仁,将获祯应,齐风前人,鸾皇(阙十八字)解,将悉臻矣。
密勿匪休,将悉至矣。
熹平四年十二月十六日癸卯立,时将作吏胡能守掾仇伯爰(阙十四字)掾成□□□□余(《隶释》一)
东门奂谣 汉 · 无名氏
鲁国先贤传曰:东门奂。历吴郡济阴太守。所在贪浊。谣曰:
东门奂,取吴半。
吴不足,济阴(○《御览》四百九十二。)
三府为朱震 汉 · 无名氏
 押有韵
《后汉书》曰:朱震字伯厚为州从事。奏济阴太守赃罪之数。谚曰:
车如鸡栖马如狗疾恶如风朱伯厚(○《后汉书》陈蕃传。《书钞》三十九、七十三。《类聚》九十三。《御览》二百六十五、八百九十四。《诗纪》九作朱伯厚。)
被收时上书自陈 其二 东汉 · 蔡邕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七十二
议郎粪土臣邕顿首再拜上书皇帝陛下。
今月十三日,臣被尚书召,问臣从大鸿胪刘合前为济阴太守,臣属吏张宛长休百日,司隶,又托河内郡李奇为州书佐,及营获故河南尹羊陟侍御史胡母班不为用,致怨之状。
臣征营怖悸,肝胆涂地,不知死命所在。
臣邕死罪。
台所问臣三事,其远者六年,近者三岁。
窥自寻案,实属宛、奇,不及、班。
凡休暇小吏,非结恨之本。
姻家,臣叔父卫尉质及邕岂敢属,申助私党?
如臣父子诚有怨恨,故中伤,合势所当因台问,具陈臣恨状所缘,不能受臣为覆蔽。
内无寸事,而谤书外发,宜以臣对,与参验。
臣得以学问特蒙褒异,执事秘馆,文学所著,列于御前,姓名貌状,简乎圣心。
今年七月,召诣金商门,问以灾异,诏书褒谕,责臣喻旨,诱臣使言。
臣实愚戆,唯识忠尽,出命忘躯,不顾后患,遂讥切公卿,内及宠近。
臣实区区,欲以上对圣问,救消灾异,规为陛下延康宁之计而已。
预知所言者当必怨臣。
陛下不念忠言密对,多所指刺,宜加掩蔽,诽谤卒至,便用疑怪,岂不负尽忠之吏哉?
每有灾异,诏书辄令百官各上封事,欲以改政息谴,除凶致吉,而言者不蒙延纳之福,反被陷破之祸。
今群臣皆杜口结舌,以臣为戒,谁敢复为陛下尽忠者乎?
臣季父质,连见拔擢,位在上列。
臣被蒙恩渥,数见防问。
言事者因此欲陷臣父子,破臣门户,非复发纠奸伏,补益国家者也。
臣年四十有六,孤特一身,前无立男,得以尽节王室,托名忠臣,死有馀荣,然恐陛下于此,不复闻至言矣,臣以愚亢,招致祸患,自臣职耳。
臣对问时,质为下邳相,不闻臣谋。
今者横见逮及,使质恨以衰老白首,随臣摧没,并内坑陷。
以快言事,厌副其言,诚冤诚痛。
陛下仁笃之心,必不忍此,思之未至耳。
臣一入牢槛,当为箠楚所迫,趣以饮章,辞情何缘复达?
臣死期垂至,冒昧自陈。
乞身当辜戮,免质不并坐,则臣死之日,更生之年也。
唯陛下加餐,为万生自爱。
臣邕死罪(本集,《后汉·蔡邕传》。)
太傅胡广 其一 东汉 · 蔡邕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七十六
公讳广字伯始南郡华容人也。
其先自妫姓建国南土曰胡子,《春秋》书焉,列于诸侯,公其后也。
考以德行纯懿,官至交趾都尉
公宽裕仁爱,覆载博大,研道知机,穷理尽性,凡圣哲之遗教,文武之未坠,罔有不综。
年二十七,察孝廉,除郎中尚书侍郎左丞尚书仆射
内正机衡,允里其职,文敏畅乎庶事,密静周乎枢机,帝用嘉之,迁济阴太守
公乃布恺悌,宣柔嘉,通神化,道灵和,扬惠风以养贞,激清流以荡邪,取忠肃于不言,消奸宄于爪牙。
是以君子勤礼,小人知耻,鞠推息于官曹,刑戮废于朝市,馀货委于路衢,馀种栖于畎亩(《文选·魏都赋》注引此一语。)
汝南太守,增修前业。
考续既明,入作司农,实掌金谷之渊薮,和均关石,王府以充。
遂作司徒,昭敷五教。
进作太尉,宣畅浑元,人伦辑睦,日月重光。
遭国不造,帝祚无主,援立孝桓,以绍宗绪。
用首谋定策,封安乐乡侯户邑之数,加于群公。
入录机事,听纳总己,致位就第。
复拜司空,敷土导川,俾顺其性。
功遂身退,告疾固辞,乃为特进,爰以休息。
又拜太常,典司三礼,敬恭禋祀,神明嘉歆永世丰年,聿怀多福。
复拜太尉,寻申前业。
又以特进,消遥致位
又拜太常,遘疾不夷,逊位辞爵,迁于旧都,徵拜太中太夫。
延和末年,圣主革正,幸臣诛毙,引公为尚书令,以二千石居官,委以阃外之事,厘改度量,以新国家。
弘纲既整,衮阙以补,乃拜太仆
车正马闲,六驺习训,迁太常司徒
成宗晏驾,推建圣嗣,复封故邑,与参机密,寝疾告退。
复拜太傅录尚书事,于时春秋高矣。
继亲在堂,朝夕定省,不违子道。
旁无几杖,言不称老。
居丧致哀,率礼不越。
其接下答宾,虽幼贱降等,礼从谦厚,尊而弥恭。
劳思万机,身勤心苦,虽老莱子婴儿其服,方叔克壮其猷,公旦纳于台屋,正考父俯而循礼,曷以尚兹!
夫蒸蒸至孝,德本也。
体和履忠,行极也。
博闻周览,上通也。
勤劳王家,茂功也。
用能七登九命,笃受介祉,亮皇圣于六世,嘉庶绩于九有,穷生民之光宠,享黄耇之遐纪,蹈明德以保身,与福禄乎终始。
年八十有二,建宁五年春壬戌薨于位。
天子悼痛,赠策遂赐诔,谥曰文恭
如前傅之仪,而有加焉,礼也。
故吏司徒许诩等,相与钦慕《崧高》、《蒸民》之作,取言时计功之则,论集行迹,铭诸琬琰。
其词曰:
伊汉元辅,时惟文恭
聪明睿哲,思心瘁容。
毕力天机,帝休其庸。
赋政于外,有邈其踪。
进作卿士,粤登上公
百揆时序,五典克从。
万邦黎献,共唯时雍。
勋烈既建,爵土乃封。
七被三事,再作特进
弘唯幼冲,作傅以训。
赫赫猗公,邦家之镇。
泽被华夏,遗爱不沦。
日与月与,齐光并运。
存荣亡显,没而不泯(本集,《艺文类聚》四十六,又略见《书钞》三十五,《文选·魏都赋》注。)
太傅胡广 其二 东汉 · 蔡邕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七十六
公讳广字伯始交趾都尉之元子也。
公应天淑灵,履性贞固,九德咸修,百行必备。
遭家不造,童而夙孤,上奉继亲,下慈弱弟,崎岖俭约之中,以尽孝友之道。
及至入学从训,历观古今,生而知之,闻一睹十。
是以周览《六经》,博总群议,旁贯宪法,通识国典。
年二十七,察孝谦,除郎中尚书侍郎尚书左丞尚书仆射干练机事,绸缪枢极,忠亮唯允,简于帝心,智略周密,冠于庶事。
济阴太守,其为政也,宽裕足以容众,和柔足以安物,刚毅足以威暴,体仁足以劝俗,故禁不用刑,劝不用赏,望之如日月,从之始影响。
思不可忘,度不可革,遗爱结于人心,超无穷而垂则。
徵拜太司农,遂作司徒,迁太尉,以援正之功,封安乐乡侯录尚书事。
称疾屡辞,策赐就第。
复拜司空,功成身退,俾位特进
又拜太尉,复以特进,致命休神。
又拜太尉,逊位归爵,旋于旧土。
徵拜太中大夫尚书令太仆太常司徒
永康之初,以定策元功,复封前邑录尚书事。
疾病就第,又授太傅,入参机衡。
五蹈九列,七统三事,谅暗之际,三据冢宰,和神人于宗伯,治水土于下台,讯五品于司徒,耀三辰于上阶,光弼六世,历载三十。
汉兴以来,鼎臣元辅,耋衮老成,勋被万方,与禄终始,未有若公者焉。
春秋八十二,建宁五年三月壬戌薨于位。
天子悼惜,群后同怀,诏五官中郎将任崇奉册,赠以太傅安乡侯印绶,拜室家子一人郎中,赐东园秘器,赐丝帛含敛之备。
中谒者董诩吊祠护丧,钱布赙赐,率礼有加。
赐谥曰文恭,昭显行迹。
四月丁酉,葬于洛阳茔。
故吏济阴池喜,感公之义,率慕《黄鸟》之哀,推寻雅意,彷徨旧土,休绩丕烈,宜宣于此,乃树石作颂,用扬德音。
词曰:
于皇上德,懿铄孔纯。
大孝昭备,思顺履信。
膺期命也,保兹旧门。
渊泉休茂,彪炳其文。
爰尚天机,翼翼唯恭。
夙夜出纳,绍迹虞龙。
赋政于外,神化玄通。
普被汝南,越用熙雍。
帝曰休哉。
命公三事。
乃耀柔嘉,式是百司。
股肱元首,庶绩咸厘。
二气燮雍,五徵来备。
勋格皇天,泽洽后土。
封建南蕃,受兹介祜。
玉藻在冕,毳服艾辅。
路车雕骖骖,四牡修扈。
赞事上帝,祗祠宗祖。
陟降盈亏,与时消息。
既明且哲,保身遗则。
同轨,光充区域。
生荣死哀,流统罔极(本集,《艺文类聚》四十六。)
议郎胡公夫人哀赞 东汉 · 蔡邕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七十九
议郎夫人赵氏,字曰永姜,允有令德,秉心塞渊,舒详闲雅,仪节孔备,女师四典,窈窕德象,罔不习孰,以供妇道。
议郎早世,检诲幼孤,义方以导其性,中禁以闲其情。
孤颢俭节,用免咎悔。
少辟侍中,袭先公之爵,以议郎出为济阴太守
是时夫人寝疾未薨,而国家方有荥阳寇贼,震惊帝师,简选州辟,授任进卫,不得辞王命,亲医药。
夫人乃自矜,清禀气力,俯起若愈,以劝遣颢。
到官月馀,所疾暴盛,春秋五十八,中平四年薨干京师
颢有剖符之寄,逼于国典,疾笃不得顾亲,增感气绝,不能自存,慎终之事,阙焉永废。
虽不毁以随没,亦困悴而伤怀,知我如此,不如无生,号跳告哀,以乞骸骨。
逾年然后获听。
追惟考君存时之命,迎棺旧土,同穴此城。
孤心摧割,靡所底念,仰瞻二亲,或有神诰灵表之文,敢曰亮闇,叙我忧痛,作哀赞,书之于碑。
悯于小子,夙罹孔艰。
严考殒没,我在龆年
母氏鞠育,载矜载怜,殷斯勤斯,慈爱备存。
匪惟骄之,范我轨度。
教诲严肃,昭示好恶。
俾我克类,畏威忌怒,用免咎悔,践继先祖,即爵其土,二将是临,与帝剖符。
守于济阴
夫人寝疾,荣此宠休。
疾用欢痊,翊日斯瘳。
将征将迈,从养陶丘。
景命祖逝,不悯少留。
疾大渐以危亟兮,精微微而浸衰。
逼王职于宪典兮,子孙忽以替违
目不临此气绝兮,手不亲夫含饭。
陈衣衾而不省兮,合绠棺而不见。
昔予考之即世兮,安宅兆于旧邦。
依存意以奉亡兮,迁灵柩而同来。
考妣痛以惨兮离乖,神柩集而移兮增哀。
黄垆密而无间兮,出入阒其无门。
舁柩在兹兮,不知魂景之所存。
悼孤衷之不遂兮,思情憭以伤肝。
幽情沦于后坤兮,精哀达于昊乾(本集)
上言破袁绍建安五年十月 东汉末至曹魏 · 曹操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一
大将军邺侯袁绍前与冀州韩馥立故大司马刘虞,刻作金玺,遣故任长毕瑜诣为说命禄之数。
与臣书云:「可都甄城,当有所立」。
擅铸金银印孝廉计吏皆往诣。
从弟济阴太守叙与绍书云:「今海内丧败,天意实在我家。
神应有征,当在尊兄」。
南兄臣下欲使即位。
南兄言:「以年则北兄长,以位则北兄重」。
便欲送玺。
曹操断道
宗族累世受国重恩,而凶逆无道乃至于此。
辄勒兵马,与战官渡。
乘圣朝之威,得斩绍大将淳于琼等八人首,遂大破溃
与子谭,轻身迸走。
凡斩首七万余级,辎重财物巨亿(《魏志·武帝纪》注引《献帝起居注》。)
风俗通义佚文卷:灾异 其二十 东汉 · 应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一
灵帝光和七年(《五行志》作「中平元年」)陈留济阴诸郡,西及成皋阳武,城郭路边,草生作人状,操持矛弩,牛马万状备具(《五行志》注有「非但仿佛,类良熟然也」二句)
后关东义兵先起于宋、卫之郊,东郡太守桥瑁负众怙乱,陵蔑同盟,忿嫉同类,以殒厥命。
陈留济阴迎助,谓为离德,弃好即戎,吏民歼残。
草妖之兴,岂不或信(《续汉书·五行志》注,《御览》九百九十四)
袁术书议立刘虞为帝 东汉 · 乾馥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五
帝非孝灵子,欲依诛废少主,迎立代王故事。
功德治行,华夏少二,当今公室枝属,皆莫能及。
光武定王五世,以大司马河北耿弇冯异劝即尊号,卒代更始。
刘公恭王枝别,其数亦五,以大司马幽州,此其与光武同。
谶云神人将在燕分。
济阴男子王定得玉印,文曰「虞为天子」。
又见两日出于代郡,谓虞当代立(并见《魏志·公孙瓒传》注引《吴书》。)
启事 其二十二 西晋 · 山涛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四
中庶子缺,宜得俊茂者。
济阴太守刘俨、城阳太守石崇参选,不审可有合圣意者不(《御览》二百四十五)
家戒 其一 曹魏 · 王昶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六
夫人为子之道,莫大于宝身全行,以显父母。
此三者,人知其善,而或危身破家,陷于灭亡之祸者,何也?
由所祖习非其道也。
夫孝敬仁义,百行之首,行之而立,身之本也。
孝敬则宗族安之,仁义则乡党重之,此行成于内,名著于外者矣。
人若不笃于至行,而背本逐末,以陷浮华焉,以成朋党焉;
浮华则有虚伪之累,朋党则有彼此之患。
此二者之戒,昭然著明,而循覆车滋众,逐末弥甚,皆由惑当时之誉,昧目前之利故也。
夫当贵声名,人情所乐,而君子或得而不处,何也?
恶不由其道耳。
患人知进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
语曰:「如不知足,则失所欲」。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览往事之成败,察将来之吉凶,未有干名要利,欲而不厌,而能保世持家,永全福禄者也。
欲使汝曹立身行己,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故以玄默冲虚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古者盘杅有铭,几杖有戒,俯仰察焉,用无过行
况在己名,可不戒之哉!
夫物速成则疾亡,晚就则善终。
朝华之草,夕而零落;
松柏之茂,隆寒不衰。
是以大雅君子恶速成,戒阙党也。
范丐对秦客,至武子击之,折其委笄,恶其掩人也。
夫人有善鲜不自伐,有能者寡不自矜;
伐则掩人,矜则陵人。
掩人者人亦掩之,陵人者人亦陵之。
故三郤为戮于晋,王叔负罪于周,不惟矜善自伐好争之咎乎?
故君子不自称,非以让人,恶其盖人也。
夫能屈以为伸,让以为得,弱以为强,鲜不遂矣。
夫毁誉,爱恶之原而祸福之机也,是以圣人慎之。
孔子曰:「吾之于人,谁毁谁誉;
如有所誉,必有所试」。
又曰:「子贡方人
也贤乎哉?
我则不暇」。
以圣人之德,犹尚如此,况庸庸之徒而轻毁誉哉?
伏波将军马援戒其兄子,言:「闻人之恶,当如闻父母之名;
耳可得而闻,口不可得而言也」。
斯戒至矣。
人或毁己,当退而求之于身。
若己有可毁之行,则彼言当矣;
若己无可毁之行,则彼言妄矣。
当则无怨于彼,妄则无害于身,又何反报焉?
且闻人毁己而忿者,恶丑声之加人也。
人报者滋甚,不如默而自修己。
谚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
斯言信矣。
若与是非之士、凶险之人,近犹不可,况与对校乎?
其害深矣,夫虚伪之人,言不根道,行不顾言,其为浮浅,较可识别;
而世人惑焉,犹不检之以言行也。
济阴魏讽山阳曹伟皆以倾邪败没,荧惑当世,挟持奸慝,驱动后生。
虽刑于鈇钺,大为炯戒,然所污染,固以众矣。
可不慎与!
若夫山林之士,之伦,甘长饥于首阳,安赴火于绵山,虽可以激贪励俗,然圣人不可为,吾亦不愿也。
今汝先人世有冠冕,惟仁义为名,守慎为称,孝悌于闺门,务学于师友。
吾与时人从事,虽出处不同,然各有所取。
颍川伯益,好尚通达,敏而有知。
其为人弘旷不足,轻贵有余;
得其人重之如山,不得其人忽之如草。
吾以所知亲之昵之,不愿儿子为之。
北海徐伟长,不治名高,不求苟得,澹然自守,惟道是务。
其有所是非,则托古人以见其意,当时无所褒贬。
吾敬之重之,愿儿子师之。
东平刘公干,博学有高才,诚节有大意,然性行不均,少所拘忌,得失足以相补。
吾爱之重之,不愿儿子慕之。
乐安任昭先,淳粹履道,内敏外恕,推逊恭让,处不避污,怯而义勇,在朝忘身。
吾友之善之,愿儿子遵之。
若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汝其庶几举一隅耳。
及其用财先九族,其施舍务周急,其出入存故老,其论议贵无贬,其进仕尚忠节,其取人务道实,其处世戒骄淫,其贫贱慎无戚,其进退念合宜,其行事加九思,如此而已。
吾复何忧哉(《魏志·王昶传》。又略见《御览》六百九十四)
表立清河王覃皇太子 西晋 · 齐王囧
 出处:全晋文卷十六
东宫旷然,冢嗣莫继。
天下大业,帝王神器,必建储副,以固洪基。
今者后宫未有孕育,不可庶幸将来而虚天绪,非祖宗之遗志,社稷之长计也。
礼,兄弟之子犹子。
汉成无嗣,继由定陶
孝和之绝,安以绍兴
此先王之令典,往代之成式也。
清河王覃神姿岐嶷,慧智早成,康王正妃周氏所生,先帝众孙之中,于今为嫡。
薄姬贤明,文则承位。
外祖恢世载名德,宜奉宗庙之重,统无穷之祚,以宁四海颙颙之望。
兄弟虽并出绍,可简令淑还以国胤,不替其嗣。
辄咨大将军颖及群公卿士,咸同大愿。
请具礼仪,择日迎拜(《晋书·武十三王清河王遐传》)
已下各书引见篇名缺 其八 西晋 · 袁准
 出处:全晋文 卷五十五
尧避舜于济阴,今定陶有尧冢,信乎(《御览》八十)
鲁爽归下诏(二十八年) 南朝宋 · 刘义隆
 出处:全宋文卷四
宁南将军鲁爽中书郎鲁秀,志干列到,忠诚久著,抚兹福先,阖门效款,招集义锐,枭剪獯丑,肃定边城,献馘象魏。
宣孟之去翟归晋,颓当之出胡入汉,方之此日,曾何足云。
朕实嘉之,宜即授任,逞其忠略。
可督司州陈留东郡济阴濮阳五郡诸军事征虏将军司州刺史辅国将军营阳颍川郡太守
其诸子弟及同契士庶,委征虏府,以时申言。
详加酬叙(《宋书·鲁爽传》。)
亥日藉田议 南齐 · 顾皓之
 出处:全齐文卷二十四
郑玄称先郊后吉辰,而不说必亥之由。
卢植明子亥为辰,亦无常辰之证。
汉世躬藉,肇发汉文,诏云:「农,天下之本,其开藉田」。
斯乃草创之令,未睹亲载之吉也。
昭帝癸亥耕于钩盾弄田,明帝癸亥下邳章帝乙亥定陶,又辛丑耕怀,魏之烈祖,实书辛未,不系一辰,征于两代矣。
推晋之革魏,宋之因晋,政是服膺康成,非有异见者也。
班固序亥位云:「阴气应亡射,该藏万物,而杂阳阂种」。
且亥既水辰,含育为性,播厥取吉,其在兹乎?
班固序丑位云:「阴大旅助黄钟宣气而牙物」。
序未位云:「阴气受任,助蕤宾君主种物,使长大茂盛」。
汉朝迭选,魏室所迁,酌旧用丑,实兼有据(《南齐书·礼志》上,永明三年,殿中郎顾皓之议。)
谢为皇太子 南梁 · 萧纲
 出处:全梁文卷九
伏见诏书,以臣为皇太子,有命自天,实惊物听,鸿名盛典,爰萃庸薄,势举千钧,方兹未重,高抟九万,比此非遥。
臣本凡蔽,宾实无取,特以毓庆云霄,凭晖璇极,鸣玉内侍,指麾外蕃,犹惧不任,尚疑废职。
况复监抚守从,道著前经,恭敬温文,义彰昔记,震维礼绝,离景事尊,养德北宫,赞业东序魏平非拟,汉庄靡继。
臣牧拙樊汉,始获言归,遂以下才,属当上嗣,事异定陶之举,有类胶东之册,将何以著三善之德,延四皓之游,屈叔誉之辞,绎卞兰之颂(《艺文类聚》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