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玉溪符上人清风阁 北宋 · 宋祁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斋橑翠霏间,人高境自閒。
禅心溪上月,佛髻槛前山。
昼漏依莲改,晴云识栋还。
谁持快哉意,来此共跻攀。
都运司西园亭诗(按:组诗原无二级题,据宋程遇孙成都文类》卷七补。)溪堂 北宋 · 许将
 押尤韵
朱堂玉溪玉溪清且幽。
从公暂偃息(《成都文类》作息偃),抚景空夷犹。
浮云冠圆岛,白日回方流。
抵此有光碧,何必昆崙洲。
元公塔铭 宋 · 胡寅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八九、《斐然集》卷二六
予少也居荆门漳水之上,游学京师,教道襄汉,闻白马寺有得佛法长老曰谅元者。
久之,去白马,如湖湘,而不详其所止。
绍兴甲寅之岁,予寓居南岳,一日前住覆船山慈严来谒,问其孰嗣,则曰:「先师元公」。
予以元知名僧,颇欲识之而不果,则遂询其本末于严,严曰:先师福州之福清人姓董氏
幼而奉佛,弃家投瑞峰寺
元祐四年试诵经中格,度为僧。
洪州,礼事泐潭乾,乾器之。
师自念言古人学道必先勤苦,我今无营,坐享乳麋芗饮,此意非法,乃为泐潭礼佛远去。
及归,乾已没,师复分宁玉溪慈,丛林号曰慈古镜者,咨决安心,不更他适。
洎慈就寂,始领众游方,历潭之沩山、鼎之梁山、荆之玉泉、襄之白马,率上首立僧提唱,皈信者渐众。
大观己丑岁,白马虚席,州将以疏帖授师,师逊避再三,卒不得免。
摄衣升座,众听狎洽,莫不恨其总持之晚也,一时声誉与谷隐显公相先后。
居十年,以化缘既毕去,客于蒙城兰若。
桂阳监守与师有旧,遣书迎致,居监之天宁。
监僻而寺陋,师随方诱导,其说盛行,猺俗信化。
越三年,当宣和乙巳岁春正月六日,出谒知识,人人叙违,还寺令考鼓与众言别,端坐而逝。
十有九日,体魄坚植,色相自如,其徒不忍用火,相与即其身塑饰以事之。
师质朴和易,接引欣欣,未尝有愠怒色,拣择心囊,中不蓄一物,得供施即随手散尽。
坐僧夏三十六,寿六十四。
有《语录》一卷,门弟子为长老者十一人。
慈严所称述者,大概如此。
以予闻质诸知师者,验严之语,皆曰然。
严乃请曰:「先师道行孤高笃寔,慈严等不能振大家风,恐遂泯然弗传。
愿假一言,刻诸像塔」。
其请至五六而益勤,予既重元之为僧,又矜严之志,乃叙而铭之,曰:
道者言,任道者身。
身则弗行,言则谁信?
九年面壁,一人得髓。
独为死生,其艰犹尔。
末法滔滔,言满天地。
分据诸方,各有孙子。
试聆其言,何法不證?
夷考其行,鲜克相应。
如彼所说,真空无相。
以相见我,事障理障。
如我所说,一阳一阴。
心即是迹,迹即是心。
谓迹非近,道终不近。
于行必诐,于辞必遁。
维元导师,浮屠之劭。
质寔廉清,盖以身教。
咨尔学人,欲嗣清风。
尚视斯铭,以参异同。
麻衣道者正易心法跋乾道元年十一月 南宋 · 戴师愈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九六、《麻衣道者正易心法》(学津讨原本)
五代李守正叛河中,周太祖亲征,麻衣语赵韩王曰:「李侍中安得久?
其城中有三天子气」。
未几城陷,时周世宗宋朝太祖侍行。
钱文僖公若水,陈希夷每见,以其神观清粹,谓可学仙,有升举之分,见之未精,使麻衣决之,麻衣云:「无仙骨,但可作贵公卿耳」。
夫以神仙与帝王之相,岂易识哉?
麻衣一见决之,则其识为何如也。
即其识神仙,识帝王眼目以论《易》,则其出于寻常万一也,固不容于其言矣。
乾道元年冬十有一月初七日玉溪戴师愈孔文撰。
玉溪子丹经指要序景定五年四月 宋 · 李简易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一○
仆家宜春郡城之东,远祖朝议观休官学道,自号玉溪叟(今大族不称郡望,皆止称玉溪。),两遇纯阳真人而不悟(一于岳山松树下,再于岳阳楼月夜闻苗声。),后再游南岳,欲见蓝养素
道中逢一人钉铰之具者,谓公曰:「公非李某乎?
岳山见养素乎」?
公曰:「然」。
「如此则烦公寄一信于蓝,云刘处士奉问先生,十月怀胎如何出得」?
遂长揖而去。
公行数里,悒怏不快,因思此人既知余姓名,又知余心事,且言不类俗,因询求之,不复得矣。
暨见蓝,具述所言,蓝曰:「眉间得无白痣乎」?
曰:「有」。
蓝曰:「此刘海蟾也。
吾养成圣胎,若非此人,不能證果,公更为我言之」。
公曰:「刘处士奉问先生,十月怀胎,如何出得」?
蓝抚掌大笑,惟闻顶雷隐然,见一人如雪月之辉,与蓝无异,直上冲霄,而蓝已逝矣。
公焚香叹息而退。
岳山长笑先生是也(见本家《奇遇传》及《宜春志》。)
公归,取神仙传记、道书、诸子,闭门不通宾客,尽日披玩,未几亦无疾而逝(有《显亲集》行于世。)
仆其嗣孙也,幼习儒业,虽不遂志,其于道佛经典、星算医卜,靡不究心,独于金丹一诀,尤酷意焉。
于是参访江湖,奔驰川陆,虽乞丐者亦拜而问焉。
以夙志不回,天诱其衷,得遇至人于仙坊王子庙内,继而再遇于江陵府,一言点化,顿悟七返九还之旨。
尝寄迹武当,襄江淮莫不经游,其间鲜有明达圆机之士,遂绝口不谈一玄字。
景定癸亥,自荆襄星沙,乡关不远矣。
时逢故里之人,话间询及亲旧,而壮者老、老者逝,不觉流涕。
因此念曰:紫阳真人有云:自为计则得矣,靳固天道,罪莫大焉。
即启心祷天,开金关玉钥,集而为《悟真篇指要》、《长生久视之书》,及《辩惑论》、《或问》、《法语》;
尤虑法象未尽,又述《羲皇作用》,以明符火进退,可谓泄天机矣。
有志于道者,当自珍惜,所冀人人修鍊,个个圆成,功满德就,同證仙果。
或生轻慢,殃祸立彰。
其中语句鄙质,无过入室中实事,好道君子宜细味之,傥有所悟,乃天所赐,不在仆区区之口传也。
时景定五年岁次甲子四月圆望,宜春玉溪李简易自序。
按:《玉溪子丹经指要》卷首,正统道藏本。
洗马行 宋 · 陈宗道
玉溪溪头波绿玉,玉溪溪上沙金粟
晓营出马五花云,鸣榜齐首桥南浴。
马高如屋长如龙,四蹄如铁声如钟。
青刍几束几斗,豢汝爱汝争奇功。
编騣抹刷解色罢,黑面雄儿齐上马。
就中一马不敢骑,云是将军临陈者。
萧秀才二首 其一 南宋 · 赵蕃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十部
丁蔡纷纷竞宠加,底如好事玉溪家。
至今有子能传业,不待精句亦佳(自注:秀才之先以玉溪为号。)
次韵卫知机秀才梅花 宋 · 喻良能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东君调护亦多情,瘦比彻骨清。
有韵绿毛时倒挂,无尘白鹭可同盟。
未应桃叶能称姊,若齿山樊定是兄。
何事故园频入梦,疏枝新赏玉溪(自注:桐川有玉溪,郡中施之图画。)
宋倅告老得请而归 南宋 · 韩淲
 押词韵第十一部
挂冠归海峤,樟坡可高亭。
无愧邴曼容,如疏傅汉廷。
广平心铁石,大雅非蝇营。
灵山玉溪波,二年惊屏星。
澹然每无竞,举足皆典刑。
宦情随牒移,蜀庄沉冥
从他俗态度,众醉独醒
黄钟鸣瓦釜,螭龙为蝘蜓。
衰容固儿戏,白眼孰肯青。
吾侪安处顺,抵掌即忘形。
幽绝有烟霞,荒野多林坰。
春泽可巾车,秋水可扬舲。
耳畔震风雨,澒洞飞雷霆。
黜陟不闻,奚暇分渭泾。
咄哉市朝子,车马弗肯停。
翻覆五鼎亨,菹醢而膻腥。
敛收四方志,保息存黄庭。
鹪鹩栖枝足,鹏运空南溟
我家涧谷底,公常念伶俜。
祖帐为长歌,乾坤本清宁
尹一家同孔道士饮郑一继至 南宋 · 韩淲
 押侵韵
岁暮出门去,玉溪城郭深。
故家诚可数,高士亦过临。
坐久狂客来,身老皤鬓侵。
咄咄酒未醉,谐笑方侵寻。
玉溪梅株柯殊绝宣和间用事者尝图以进竟不报今乃弃置蔬畦摧折憔悴有可怜之态昨陪诸公往观共叹其不遇且约盛开时携壶酒为醉赏之适因循又不果因用韵吊之 宋 · 虞俦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玉溪得得探芳期,孤负诗人尽醉归。
消息向来空驿使,画图老去惜明妃
香魂月堕惊春梦,翠袖天寒怯暮晖。
蜂蝶卑凡浑省识,良迷桃李趁狂飞(以上《尊白堂集》卷二)
浣溪沙 金末元初 · 元好问
 押尤韵
相州西南善应,洹水所从出,风物绝似吾嵩山玉溪,但寒藤老屋,差不及耳
湖上春风散客愁。
芳洲烟景记曾游。
人家浑似玉溪头。

杨柳青旗酤酒市,桃花流水钓鱼舟。
红尘鞍马几时休。
玉溪 元初 · 耶律铸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玉溪声泻玉声寒,流绕祥云瑞霭閒。
却是冰壶凉世界,始知元自在人寰。
玉溪登舟 元 · 王恽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秋涧集卷三十一
舍鞍乘木玉溪烟,坐听吴歌踏两舷。
东抵馀杭西自信,一千里路月明船。
无锡华景章以墙东陆先生所序乃祖玉溪义士之文徵予诗故有此作 元末明初 · 谢应芳
 出处:龟巢稿卷十六
猗欤古圣贤,饥溺视由己。
圣贤久不作,人多饥溺死。
天历年中岁荐饥,老夫身亲耳自知。
操壶枕籍委沟壑,乌鸢饱食狐狸肥。
适逢郡县无良吏,狎弄文移等儿戏。
义仓和粜百蠹生,殊失先民救荒意。
吁嗟玉溪翁,高义孰与俦。
黔敖之粥活乡里,立解倒悬危急秋。
指囷不结当世交,易量不效前人尤。
尽令菜色作喜色,如度弱水登蓬邱。
嗟哉玉溪翁,往事谁纪述。
乡人口碑传四方,墙东老手春秋笔。
老夫知名五十载,更喜墙东文字在。
义声洋洋流至今,又阅桑田变沧海
天生孝孙念厥祖,礼乐趋跄绳祖武。
丈夫不忧无万钟,要为颠崖救辛苦。
宁上人玉溪 元末明初 · 胡奎
宁上人,乃是妙喜云孙
西江一口吸不尽,又向玉溪寻白云。
玉溪澄澄清见底,千年𣲖接曹溪水
松风吹作海潮音,重重楼阁凌空起。
到寺欣逢大闰年,宝花如雨散诸天。
有约中秋月明夜,待余来问木樨禅。
新兴州 明 · 程本立
五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明诗纪事 乙签·卷二
薏苡空墙晚,芙蓉野水秋。
马头山色好,路入大棋州。
题戈氏玉溪书阁 明 · 吴与弼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常说萤窗在玉溪,何如今夜此题诗。
相逢莫只谈金好,无竞维人贵有儿。
玉溪渔隐 明 · 沈彬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明诗纪事 乙签·卷十七、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八十二
忆昔扁舟访玉溪,满堤花树逐人迷。
开笼放鹤雨新霁,倚棹观鱼日未西。
野老醉歌青箬笠,牧儿归唱白铜鞮
鹿门谁道远朝市,风月一湾犹可携。
登圣居山上峰 明 · 成侃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真逸遗稿卷之三
山行渐入玉溪(山有玉溪之名),俯视群峰鸟道边。
莫到半涂迟一步,真源近在白云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