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跋梁养源心经解义 宋 · 王庭圭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一○、《卢溪文集》卷四八
经凡有咒,皆诸天隐韵之音,欲护清净、呵不祥则持之,而其句读则非世间言语。
及有思,惟心所能测,存而勿论可也。
昔人注《心经》,至揭谛等字皆凿出己意为之解释。
尝窃疑之,及观居士《解义》,钩深索隐,如下巨海取骊龙之珠,破顽石出良玉示人,而人人各获其所宝。
至于说处则归诸秘密而不说,惟不说乃真解佛所说者耶。
年月日,卢溪王某书。
司谏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三七、《鸿庆居士文集》卷一九
岁月推移,已迫莫齿衰残之境;
云天贲冒,尚联华贯清切之途。
伏念某久负空餐,恩容佚老。
方忠义之士张目视寇雠之日,岂贪懦之夫全躯保妻子之时?
每怀择事之嫌,尤极履冰之惧。
彼去马来牛之何办,奚双凫乘雁之足亡?
肆开宽大之科,得逭谴何之域。
兹盖伏遇某官推心近恕,持议适平。
英明先物之几,博大纳污之量。
虽疾邪屏恶,稂莠是除;
而悼屈矜愚,藜藿所恃。
兴念固穷之久,曲推善贷之仁。
涸鲋安斗米之栖,已谐所望;
铩翮就一枝之托,尚复何求?
之私,名言莫究。
谢侍讲舍人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四○、《鸿庆居士集补遗》卷三
病枕呻吟,方狃齧雪抱冰之态;
恩纶焕烂,忽眩扪参历井之高。
内省阙然,叨逾甚矣。
伏念某颓龄向尽,膂力莫陈。
刺史之车,已入劳薪之用;
脱上方之舄,犹存败革之馀。
尚玷台评,复书罪籍。
隆恩起废,大手垂褒。
十行灿五星之光,一诺百金之重。
虽知非志,赖孔子之言;
宁免愧辞,辱中郎之业。
退惟侥冒,厥有夤缘。
兹盖伏遇某官英明閒世之豪,魁垒群伦之表;
毫端有排奡之力,句法追之奇。
岂惟晚途衰谢之踪,亦预斯文品题之数。
光芒一照,朽蘖增华。
注《尔雅》而虫鱼无不录之遗,修丹经而鸡犬有同升之望。
其为感著,难尽敷陈。
宋故文林郎府君墓志铭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九○、《鸿庆居士文集》卷三五
府君处州丽水梁氏,讳固字达夫
曾大考健,大考纳,皇考佐,三世无爵位。
而皇考以诗书教授乡里,为一时学者所宗。
凡经讲授,文辞烨然,践巍科,登膴仕,多为世显
故相太师清源郡王何公,则尤显而名世者也。
府君少时,已能传其父学;
束书游四方,闻一善士,徒步千里从之。
尝一试礼部不合,既而悔曰:「吾岂不得已于此,而令达官贵人弄翰墨,以穷其所不知耶」?
遂不复有进取意。
太师有女颖悟过人,读书通训诂,知大义,字画有楷法,太师爱贤之,为择所从,曰里中之贤无逾府君者,遂归之。
太师执政,奏登仕郎,实大观元年也。
吏部架阁官,俄改惠民局
久之,去为汝州司法参军
以最,升从事郎,调陈州节度推官,又以功次迁文林郎、监在京编估局
方待次,以政和四年三月十八日遇疾不起,年四十九。
夫人嫠居十年,安贫守义,日夜课诸子以学。
太师封普安县君,再封令人。
二男子:曰汝嘉通直郎
汝谐,未仕。
四女子,中奉大夫直秘阁、知济南府朱琳朝奉郎通判潭州木輗,从事郎、常州晋陵县丞宋翰,其婿也;
馀一人在室。
孙男三人。
令人享年五十八,宣和六年八月三日卒于京师
明年汝嘉文林之殡与令人之丧行次常州,卜地于州之南武进县,诹龟视日皆吉,遂以其年十一月十六日合葬于怀德南乡庄里之原。
呜呼!
政和中,权贵人擅天下,宠煽一时,族党姻娅相牵联,徼恩倖以进,朱轮华毂,分据要津,而慕膻逐臭,相扳而起者又不可胜数。
府君宰相之子婿也,廉靖有奇操,更五官,不出州县筦库,视穷通宠辱接于其前,而不置休戚于心,颓然而已。
通直君积习名教,力学问自立。
既壮,益底厉,以材能自奋于稠人中,公卿大夫皆论以为国器。
然则府君虽不躬荣禄,而传祉于后,克有贤子,将大其家,是故不可以不铭也。
铭曰:
贤者必贵,仁者必寿。
孰擅兹器,不配其有?
天不假龄,又将谁咎!
令龟告祥,羽翼南首。
旁营万家,置此大阜。
君其息焉,以燕厥后。
孝感庙记 宋 · 郑少微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八八、《全蜀艺文志》卷三七、《蜀藻幽胜录》卷三、嘉庆《四川通志》卷三七、同治《德阳县志》卷三八、《宋代蜀文辑存》卷三一
按今汉州德阳县东北四十里有镇,东汉姜诗故宅在焉,故号姜诗里
治平中,知绵竹县郭震者,谓诗行甚高,宜讳其名,白部刺史易之,镇遂号孝泉,然庙犹因俗为呼。
于是开州司理参军寿朋与乡之士民列于县曰:「姜诗夫妇事迹,最详于汉史。
所谓舍侧涌泉,至今不绝,民赖灌溉,或遇旱厉,祷焉辄应,其厚俗利人之功居多。
庙额独未蒙赐,敢请」。
县乃上之,有旨赐名孝感
命至之日,稚耋夹涂载舞,踊跃争观。
为人子若夫者,咸欲诗之行在其身也;
为人女若妇者,咸欲庞氏之行在其身也;
为人父母若舅姑者,咸愿有子如,有女有妇如庞氏也。
则又相与诧于他州之民曰:「吾乡虽僻幽,而姜诗夫妇乃吾东家子也。
尔州曾有是耶」?
方且侈上之赐,以求称厥名,而故祠卑狭,面势不正,像不设严,灵不妥安,瞻祈无所。
于是通直郎致事张绩以义倡焉,相其方位而辨奠之。
凡为屋五十楹,益浚其泉流,择傍寺僧之洁勤者莅之。
宏敞肃密,千载陈迹,一朝如新,甚盛观也。
庙成七年,而纪述尚缺,通直公子承议郎士行委少微书焉,谓变风之际,距先王未久,妇人女子苟有片善可称者,遂见美于《》,见取于孔子
如共姜、许穆夫人、卫女,皆贵者之妻,不过以礼义自持,不嫁不归而已。
其植节挺操之难,感格神明之异,实后世贱夫匹妇未肯远避之也。
范晔《后汉书·烈女传》十有七,而出于蜀者至四人:一出南郑,一出广汉,二出犍为
如程文矩妻于其子,直以人情为之耳,盛德妻于其夫,叔先雄于其父,杀身成仁,固美矣,要之,不得已而然者。
若庞氏者事尤较著,盖未始行乎危难,惟雍容礼法之中,遂能感无知之鱼,革难化之盗,使贵而姬姜,贱而妾媵,皆可黾勉,以庶几万一。
读《汉书》者未有不耸然而叹,而况临其鱼跃之渊与盗过之里也哉!
然则庞氏之遇,亦不为不幸也。
通直公有二子士行、中行,相继登第,事亲孝谨,清议许其贤。
馀皆有诸昆之风。
年今七十馀,银章朱绂,偕其夫人版舆往来二子间,乡人荣之,推其所自,盖发潜扶教之影响云。
浣溪沙 其一 今岁冬温,近腊无雪,而殊未放。戏作浣溪沙三叠,以望发奇秀 北宋末 · 周紫芝
 押尤韵
近腊风光一半休。
南枝未动北枝愁。
嫦娥莫是见人羞。

么凤不传蓬岛信,杜鹃空办鹤林秋。
便须千杖打梁州
度支卖名山茶博马剩数利害劄子政和三年八月十三日 北宋 · 张翚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四三、《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九四(第四册第三三二○页)
准御前劄子,臣僚上言同何渐劄子,今相度措置可否利害,保明闻奏。
今检具前后手诏敕令,及依应相度措置到下项:一、准元丰四年七月十八日中书劄子,奉诏雅州名山专用博马,候年额马数足,方许杂卖。
一、准马司格,应熙、岷、阶州通远军,各依逐等所定驮数,以新茶支折,谓如有见在元祐三年四月新茶,即支四年分茶之数。
如蕃部愿要银䌷绢、洋州大竹之类,并许各依见卖实直价例算请,更不限定分数。
一、准崇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奉圣旨,诸川茶非博马,辄陈请乞他用者,以违制论。
一、准崇宁五年六月二十四日圣旨,应系并专充博马支用,馀依崇宁四年十二月十一日朝旨施行。
一、准大观元年三月二十五日敕,中书省尚书省送到庞寅孙劄子,奉圣旨依所申,他司不得侵用。
一、准大观四年正月七日枢密院劄子,三省、枢密院同奉圣旨,熙河秦凤等路茶马事,应今日以前泛抛买马添、给引博马等指挥并罢,一切遵依元丰旧法,仍令提举茶事司措置施行。
一、准大观榷茶司令节文,诸名山依旧桩留博马外,如买马司关博马数多,阙支用,委提举司即时应副。
有剩,从本司相度,贴卖与中马人。
又准敕,诸名山博马外,剩数非中马人辄卖者,杖一百。
一、准政和元年十月二日敕,中书省尚书省送到户部状,准都省劄子,奉圣旨,提举陕西等路买马监牧公事李稷奏,奉圣旨依一。
臣契勘名山自熙宁榷茶之初,本以博马,至元丰四年计其马足,积羡听以出卖,实为通法。
继复有并用大竹洋州博马之议,建中靖国年,始有许将名山茶馀数止对卖与蕃商之论。
大观中,又有权住卖四色纲,令对卖门户、蕃商之请。
然臣考利害之实,元丰之制最为要准,而后人之请,或趋一时之利,不可为典要。
或川、秦首尾相戾,不达利害之实,姑以职事陈请而已。
盖除马司博马外,茶司自有岁额,必待售而办,其四色纲,实为茶额根本。
秦、熙两路汉民所售食茶不多,而浅蕃熟户并煎四色纲,远蕃多嗜名山茶,间有奸商诡用纲粗硬食茶罔之者,亦能区别。
名山四色纲一切禁之不卖,必致茶额不敷,出无艺,显难属餍,而害马政。
惟斟酌非实马足羡则货之者,是通法也。
其对卖尤非利害,徒益门户、蕃人,乃熟户蕃族之为驵侩者,与官场吏卒乘便为慝,赢取官息,其利不及生蕃,于马未始加益。
名山、四色纲依元丰旧制,从本司参量合用博马茶外,剩数转易回本入川,惟不得害马政、妨茶额。
元丰时虽曰两司,而提举官一,以任贵,苟其才下,亦能约量,不致乖戾,自取谴责。
今相度欲乞应名山茶、四色纲专用博马,馀数听本司量度转易回本入川,不许辄他用。
臣契勘昭化顺政、长举库积,以今年五月中旬状考之,仅有五万九千四百驮。
盖昨缘大观四年利州路凶歉,至今居民事力未能如旧,故其昔日甲头脚户流莩之馀,存者逋负夥甚,雇召不行。
臣比欲草具建明,乞兴元府永兴军一带减下旧额铺兵士七百馀人,并听本司于洋州兴元府添立铺,其馀添隶长举秦州诸铺运,则永远不致积压。
其廪给自系本司钱内支给,一切不预别司调度。
又应川界转般诸邑,今辟举有经三年,碍吏部格,虽辟书数上,终无一人得注授者。
摄承之吏,玩习岁月,寖以隳弛。
又臣尝建议,乞应本司辟官,乞破格差注一次,已蒙朝廷听行。
吏部终以合注承务郎以上者,不许降用选人。
今五年,竟未有差注。
臣又尝建议,乞茶场监官县令,如成都府排岸司、兴州长举县装卸库、兴元府西县转般库监官绵州巴西利州昭化三泉兴州顺政、长举兴元府南郑西县知县,计十处,每拨发及四万驮无阙失,与减二年磨勘
以其诸县长举昭化之类,多是僻小去处,既难得人肯就,及专任司事务,而有责无赏,诚非劝沮之道。
至今未奉指挥,积是三年,或滞留。
滞而通之,可久无弊。
臣今相度,欲乞应兴元府永兴军一带减下旧额铺兵士七百人,并令榷茶司措置,于洋州兴元府西县添置茶铺,各请兵级人数外,其馀数分添入长举县、乾渠铺至秦州赤谷铺,并依茶司自来例施行。
应熙、秦州路榷茶司所辟官,承务郎以上、选人、大小使臣,并许互换通举。
谓如承务郎以上知县处,亦许奏举;
选人知县处,亦许奏举承务郎以上,不以有无拘碍,并行注差。
应拨川茶路地分,成都府排岸司、兴州长举县装卸库、兴元府西县转般库监官绵州巴西县,利州昭化三泉兴州顺政、长举兴元府南郑西县知令每拨及四万驮无违阙,与减二年磨勘
〔贴黄〕契勘臣僚上言,攒积五万馀驮,约计每驮二百七十三贯文省,系铁钱旧价。
缘自今年奉行夹锡钱宝后来,每驮一百贯文省,以见数,约计钱五百九十馀贯文。
又称:契勘吏部及八路差官法,无本等人亦听破格差注。
检会下项:一、政和三年七月三日敕,榷茶司状,朝旨令买马司每年添买二万匹,合用,令计置本,从朝廷应副。
取到状,自减博马后,每年约攒剩一万四千馀驮,内利州昭化库见在名山四万二千一百六十五驮。
兴州长举库见在名山八千六百一驮。
其馀场库,未在其数。
奉圣旨,据今来合添买牧马二万匹,所用于攒剩名山内支拨,应副博马。
仍令榷茶司,今后每年宽剩计置一万驮,尽数充添买牧马之用,其合用茶价,仰具数申尚书省
所有岁额博马茶,如有剩数,亦仰衮同应副,添买牧马之用。
一、政和三年七月二十八日敕,何渐劄子,乞将名山依条专用博马,如有剩数,许中马人依见买四色体例,用市价支卖,却将四色依旧出卖收息。
契勘四色纲贴卖与马、蕃部等,昨降指挥,俟三二年买马通快,依旧。
今来将及二年,奉圣旨每年将四色纲并专充博籴汉蕃斛㪷封桩,不得别将支用,仍逐旋具籴到斛㪷数目申尚书省
一、政和三年六月七日敕,户部状,榷茶司申乞立定成都府排岸司,兴州长举县装卸库,凤州转般库,绵州巴西县,利州昭化三泉兴州顺政、长举县兴元府南郑西县,任满收发过茶,无失陷欺弊,提举司保明,每四万驮与减磨勘二年。
如不获抄附,失陷一万驮,展磨勘二年。
承直郎已下赏罚,并各比类施行,二分以上依差替人例。
本部看详,本司申乞,即系累赏,窃恐太重。
今勘当欲依巡辖般茶铺使臣,任满去减磨勘一年,先次指射家便差遣,馀并依本司所申事理施行。
名山博马等事宜疏政和元年十月 北宋 · 李稷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九五(第四册第三三二一页)、《宋代蜀文辑存》卷二八
臣契勘名山自熙宁榷茶之初本以博马,至元丰四年,计其马足积羡,听以出卖,实为通法。
继复有并用大竹洋州博马之议。
建中靖国年始有许将名山茶馀数止对卖与蕃商之论,大观中又有权住卖四色纲,令对卖门户蕃商之请。
然臣考利害之实,元丰之制最为要准。
而后人之请,或趋一时之利,不可为典要;
或川、秦首尾相戾,不达利害之实,始以职事陈请而已。
盖除马司博马外,茶司有岁额必待售而办,其四色纲,实为茶额根本。
秦、熙两路,汉民所售食茶不多,而浅蕃熟户并煎四色纲,远蕃多嗜名山,间有奸商,诡用纲粗硬食茶罔之者,亦能区别。
名山四色纲一切禁之不卖,必致茶额不敷,出无艺,显难属餍,而害马政。
惟斟酌非实马足羡,则货之者是通法也。
其对卖尤非利害,徒益门户蕃人及熟户蕃族之为驵侩者,与官场吏卒乘便为慝,赢取官息,其利不及生蕃,于马未始加益。
名山、四色纲依元丰旧制,从本司参量合用博马茶外,剩数转易回本入川,惟不得害马政,妨茶额。
元丰时虽曰两司,而提举官一以任责,苟其才下,亦能约量,不致乖戾,自取谴责。
今相度欲乞应名山茶、四色纲专用博马,馀数听本司量度,转易回本入川,不许辄他用。
臣契勘昭化顺政、长举库积,以今年五月中旬状考之,仅有五万九千四百驮。
盖昨缘大观四年利州路凶歉,至今居民事力未能如旧,故其昔日甲头脚户流莩之馀,存者逋负夥甚,雇召不行。
臣比欲草具建明,乞兴元府永兴军一带减下旧额铺兵士七百馀人,并听本司于洋州兴元府添立铺,其馀添隶长举秦州诸铺运,则永远不致积压,其廪给自系本司钱内支给,一切不预别司调度。
又应川界转般诸邑,今辟举有经三年,碍吏部格,虽辟书数上,终无一人得注授者。
摄承之吏,玩习岁月,寖以隳弛。
又臣尝建议乞应本司辟官,乞破格差注一次,已蒙朝廷听行,而吏部终以合注承务郎以上者不许降用选人,今五年竟未有差注。
臣又尝建议,乞茶场监官县令,如成都府排岸司,兴州长举县装卸库,兴元府西县转般库监官绵州巴西利州昭化三泉兴州顺政、长举兴元府南郑西县知县,计十处,每拨发及四万驮无阙失,与减二年磨勘
以其诸县长举昭化之类,多是僻小去处,既难得人肯就,及专任司事务,而有责无赏,诚非劝沮之道。
至今未奉指挥,积是三年,或滞留。
滞而通之,可久无弊。
臣今相度,欲乞应兴元府永兴军一带,减下旧额铺兵士七百人,并令榷茶司措置于洋州兴元府西县添置茶铺,各请兵级人数外,其馀数分添入长举县乾渠铺至秦州赤谷铺,并依茶司自来例施行。
应熙、秦州路榷□司所辟官承务郎以上选人、大小使臣,并许互换通举,谓如承务郎以上知县处亦许奏举选人,知县处亦许奏举承务郎以上,不以有无拘碍,并行注差。
应拨川茶路地分,成都府排岸司、兴州长举县装卸库、兴元府西县转般库监官绵州巴西县,利州昭化三泉兴州顺政、长举兴元府南郑西县知令,每拨及四万驮无违阙,与减二年磨勘
〔贴黄〕契勘臣僚上言,攒积五万馀驮,约计每驮二百七十三贯文省,系铁钱旧价。
缘自今年奉行夹锡钱宝,后来每驮一百贯文省,以见数,约计钱五百九十馀贯文。
〔贴黄〕契勘吏部及八路差官法,无本等人,亦听破格差注。
检会下项:一、政和三年七月三日榷茶司状,朝旨:令买马司每年添买二万匹,合用茶令计置本,从朝廷应副取到。
状:自减博马后,每年约攒剩一万四千馀驮,内利州昭化库见在名山四万二千一百六十五驮,兴州长举库见在名山八千六百一驮,其馀场库未在其数。
奉圣旨,据今来合添买收马二万匹,所用于攒剩名山内支拨应副博马,仍令榷茶司今后每年宽剩计置一万驮,尽数充添买牧马之用,其合用茶价,仰具数申尚书省
所有岁额,博马茶如有剩数,亦仰衮同应副添买牧马之用。
一、政和三年七月二十八日何渐劄子,乞将名山依条专用博马,如有剩数,许中马人依见买四色体例,用市价支卖,却将四色依旧出卖收息。
契勘四色纲贴卖与马蕃部等,昨降指挥,俟三二年买马通快依旧。
今来将及二年,奉圣旨每年将四色纲并专充博籴汉蕃斛㪷封桩,不得别将支用,仍逐旋具籴到斛㪷数目申尚书省
一、政和三年六月七日户部状,榷茶司申乞立定成都府排岸司、兴州长举县装卸库、凤州转般库,绵州巴西县,利州昭化三泉兴州顺政、长举县兴元府南郑西县,任满收发过茶,无失陷欺弊,提举司保明,每四万驮与减磨勘二年。
如不获抄附失陷一万驮,展磨勘二年,其承直郎已下,赏罚并各比类施行,二分以上依差替人例。
本部看详,本司申乞即系累赏,窃恐太重。
今勘当欲依巡辖般茶铺使臣,任满去减磨勘一年,先次指射家便差遣,馀并依本司所申事理施行。
贺知临安府侍郎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五四、《北海集》卷三一
五始编年,史谨春王之正;
三阳用事,易占泰道之亨。
伏惟某官明智适时,通才济务。
自席前人之德,亲承真主之知。
备历剧繁,径跻要近。
治高三辅,名已优于赵、张;
饷足六师,功实追于晏、选。
茂履大来之会,宜膺类至之休。
某幸窃邻光,阻陪宾座。
惟此新年之庆,曷胜善颂之私。
召试馆职题策 其一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五七、《北海集》卷三三
〔贴黄〕准尚书省劄子:奉圣旨,舒清臣召试馆职
臣已选定今月四日,所有试题一道,谨录进呈。
如得允当,乞速降付学士院施行。
左奉议郎、试尚书吏部侍郎、兼权尚书直学士院臣綦某进。
问:天下之势,小固不可以敌大,弱固不可以敌强。
然有小或能胜,强或取败,亦未易以一槩量也。
今寇雠横肆,中国寖微,祸乱之暴,视古无有。
主上以英睿之姿,怀拨乱之志,焦劳求治,于兹累年。
而天步犹艰,国威未振,神州赤县,半皆沦没,小大强弱,一切倒置。
敢问:今日兴复之势,盖未可以力图而遽取,必俟天之定欤?
抑救焚拯溺,当及其时而不得缓也?
议者或谓汉高帝初王南郑韩信说以吏卒皆山东人,日夜企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
天下已定,民皆自宁,不可复用。
不如决策东向,由是就成帝业。
向使汉兵迁延不出巴蜀,天下岂其有哉?
今诸军将帅士卒率西北人,淹没频年,岂不怀土?
矧吾中原赤子沦陷未久,系心本朝,苟整师大举,当有响应之效。
兹策果是耶?
非耶?
则又或以为,之报吴,伍员期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必待二十年之后。
卒如所言,何其久也?
审当持久,则吾所以生聚而教训之亦必有道矣,愿闻其略。
惜分飞 次韵丁希闵 宋 · 张纲
 押词韵第七部
年少春心花里转。只恐飞花片片。
沉醉归深院。妓衣何用令高捲。

要看梁州初入遍。放出楼中舞燕。
有眼何曾见。看来未足重开宴。
演上人以权诗示余归其卷演师系以长句 北宋 · 李彭
花县潘郎未白头,下从玉局仙翁游。
平生四海饶次守,脱冠坏衲藏深幽。
死生俱在天一角,句法不复阴梁州
眼明得此道人演,更遣权诗遮世眼。
唤起蕲春十年梦,恍如神明还旧观。
黑柏苍鹰饱欲飞,天马衔刍方来汉。
演翁自是尘外客,笔端秀句应无敌。
禅馀轧轧弄鸣机,紫凤天吴乱红碧。
会当载月漾舟来,尽出公家金粟尺。
病起始浴二首 其一 宋 · 曾几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无数尘埃一病身,不蒙湔拂几经旬。
政须皂荚相料理,可笑梁州阴子春
水龙吟 其二 1144年12月11日 宋 · 向子諲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江西省宜春市连辉观
甲子季冬丁亥,冒雪与晁叔异刘子驹兄弟,皆北客,同上雪台,登连辉观。使君遣酒,仍与北俱醉芗林堂上,相与联句云:西北通无路,东南偶共期,穿林行鸟路、踏雪噍鹅梨。大年方病起,不能同此乐。得大年水龙吟词,过之。夜归,月色如昼,亦赋一首
梦回寒入衾裯,晓惊忽堕瑶林里。
穿帷透隙,落花飞絮,难穷巧思。
著帽披裘,挈壶呼友,倚空临水。
望琼田不尽,银涛无际,浮皓色、来天地。

遥想吴郎病起。
政冷窗、微吟拥鼻
持笺赠我,新词绝唱,珠零玉碎。
馀兴追游,清芬坐对,高谈倾耳。
晚归来,风埽停云,万里月华如洗。
起复徽猷阁直学士朝议大夫利州路经略安抚使知兴元府王庶转行两官制 宋 · 王洋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六九、《东牟集》卷八
敕:由关陕之地通于巴蜀,有梁州之区焉。
德宗迫朱泚之乱,盖由奉天进狩于梁,而戡难之勋,自其地始。
其风声气习之尚,宜可概见。
有能为朕拊循其民,申明尺籍,以振山西之气,则前人之功,斯无愧矣。
具官某好谋而能断,任难而有成。
率边郡之良家,兴于义勇;
抗数州之贼气,全我隩区。
朕方期枢臣成阃外之功,汝能为国家建方面之略。
土门之师未集,而陕右之势已张。
宜锡美官,用作尔祉。
念方图河内之守,莫若寇恂
成异时淮蔡之功,或归李愬
兹益隆于任寄,宜自奋于功名。
可。
祭樊宣干文 宋 · 郑刚中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一二、《北山文集》卷一四
政和壬辰贡士,见公辟廱,学苦而志修,贤书生也。
绍兴辛酉使川陕,见公南郑官小而行洁,贤令尹也。
既而某负荷重责,此身孤寄,宾幕之助,首以属公。
相从而来,再岁于此,谓可以因辟廱之雅,偿南郑之劳,却日挥戈,少补东隅之恨,而公死矣。
呜呼哀哉!
殡车在道,聊致奠觞。
酒酬车行,万事已矣。
呜呼哀哉!
尚享。
星辰篇 宋 · 蔡发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四二、牧堂公集
星辰者少阳少阴之象。
在地为土石,在天为星辰。
星辰惟北辰为最尊,若中界皇王为天下主也。
北辰之上有三台,若中界宰相是也。
其星并躔于双目,叠为三级,以覆斗魁,是名天阶,若人见之,一生无刑囚。
北辰为其旋运,则北斗七星,一枢、二旋、三玑、四权、五玉衡、六开扬、七瑶光。
瑶光之外又有九星为辅弼,而天皇上尊,岂即北辰之星,常隐不见。
《玉枢经》所谓「复有尊帝二星,大如车轮,若人见之,留形住世长生」是也。
又曰:斗为天枢,中有天罡,在内为廉贞,在外为破军。
雷神十二门并随天罡之所指。
罡星指丑,其身在未,所指者吉,所在者凶,馀位皆然。
若人见之,寿可千岁。
斗杓开阳旁一小星名辅星,所以佐北斗成功,明则有罪必赦之矣。
北斗在紫微宫太微垣北,又曰帝车,亦曰七政,所以斟酌天之元气。
人心有七窍,综理一身之事,应其七宿。
凡人作事,不言而心之所主,或公私顺逆,难逃其洞察矣。
两极者南北上下之枢是也。
北高而南下,自地上观之,北极出地三十五度有馀,南极亦入地三十五度有馀,两极之中皆去九十一度三分度之一,谓之赤道,行路之腹,以纪二十八宿相距之度。
大抵两极正居南北之中,盖为天心,中气存焉。
其动有常,不疾不徐,昼夜循环斡旋。
天运自东而西分为四时,寒暑所以平,阴阳所以和,此后天之太极也。
先天之太极,造天地于无形;
后天之太极,运天地于有形。
三才妙用,秘密在是也。
参、商二星,参居卯地,水星也;
商居酉地,火星也。
一出一没,朝夕不相见。
帝喾氏有不才子,长曰阏伯,次曰实沈,居于旷野,不容相见,见则执戈相战。
尧帝恶之,迁阏伯商丘,主祀商星,在东方卯位;
迁实沈于大夏,主祀参星,在西方申位。
今人久不相见,亦曰参商。
载此二星,使后世孝子慈孙观此当警戒。
天乙紫气,续木之馀气,吉祥之耀,性清高慈善,拯危救灾,主缁道技术之流。
若人生时临照,主富贵长寿,所至之宫得福,遇凶亦不成灾,其行凡二十六年一周天。
太乙月孛本水之馀气,暗昧不明,兴危亡不测之灾,遇吉星则吉,遇凶星则凶,凡九年一周天。
罗睺为天首星,续火之行,性急躁深刻,匿怨仇雠,不能兴善致祥,但作妖孽血火、伤破斩截,时招寒热瘴气,逆行于天,隐而不见日月,凡十八年一周天。
计都者为天尾星,续土之行,常与罗睺相对,故曰首尾星也。
含菑毒恶,主风劳、血气、生命,遇此必有灾咎。
逆行于天,逢日月则食,凡十八年一周天。
「欲识太阴行度时,正月之节起于危。
一日出行十三度,五日两宫次第移。
二奎三胃四从毕,五井六柳张居七。
八月翼宿以为初,龙角季秋任游历。
十月房宿作元辰,逢子箕星细寻觅。
丑月牵牛切要知,周天之度无差忒。
此是太阴行度方,人命身宫从此得」。
此太阴星行法如此。
「十三角当首,亢九度光辉。
十六氐相宜,房心各五度。
十九尾南飞,箕十度光照。
二十四斗求,牵牛七夕过。
十一度女娘,虚来正十度。
危逢十八当,十七正相室。
二五乃居壁,十五半奎旋。
十三娄下觅,胃言十四半。
十一昴全算,二八毕如花。
一觜河边叹,参九在其方。
三十遇井冠,一增双是鬼。
二七柳花芳,星七夜半走。
张翼各十九,轸宿十八灿」。
此乃二十八宿度数如此。
惟天之鹑火加于地之午位,乃与地合而得天运之正耳。
浑天中外宫星计二百四十六名,一千二百八十一星。
大象是上星,方圆一百二十里;
中象是中星,方圆八十里;
小星是下星,方圆六十里。
皆守常位,分布四方,周遍天体。
其悬也固非缀属而存,其运也亦非推挽而行,但当其气之盛处,精神光辉自然发越,各有次第,而不可僭矣。
惟南极入地,常隐不见。
紫微宫常见馀星近日而伏,远日而明,四时互见。
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一度二千九百三十二里有奇,以六百弓为一里算,该有一百七十尺一寸二釐四毫有剩,大抵十七分里有奇之一也。
二十八宿分为十二辰次,十二分野。
一次三十度三十二分度之十四,周天积一百单七万九百一十三里,径三十五万六千九百七十一里,一日一夜而天运一周也。
天行一日一夜而一周,日月背天而左旋,二十八宿及馀星皆顺天而西转。
故日月东行,天行速,实牵之而西没,故天之行则有昼夜而已。
列子》云:「天乃积气耳」。
日月星辰亦积气中之光耀者,譬之蚁行磨石之上,磨左旋而蚁右转,磨疾而左回。
东行者逆,故十二辰一周;
西转者顺,故十二时一周也。
经星者三垣二十八舍,中外宫星是也。
帝座常在紫微者,据北极七十二度常见不隐之中,故有北辰之号。
常居其所不动,而众星四面旋绕归向之也。
天形运转,昼夜不息,而此为之枢,如轮之毂,如硙之脐,欲动而不可得也。
若太微之在翼,天市之在尾,摄提之在亢,南距赤道皆近,北距天极皆远,固不容于不动,不免与二十八宿同其运行。
东西隐见,各有度数,仰而观之,无晷刻或停。
二十八宿为经星,金、木、水、火、土为纬星。
三垣者,一曰紫微十五星,在天乙之中;
二曰太微十星,在翼轸之北;
三曰天市二十二星,在房心之东北:此所谓三垣也。
二十八舍者,东方苍龙角至箕,其形如龙,故曰苍龙;
南方朱雀井至轸,其形如鹑鸟,故曰朱雀;
西方咸池奎至参,其形如虎,故曰白虎;
北方玄武斗至壁,其形如龟蛇,故曰玄武也。
中外宫星,在朝象官,如三台、诸侯、九卿、骑宫、羽林之类是也;
在野象物,如鸡、狗、豺、狼、龟、鱼、狐、兔之类是也;
在天象事,如离宫、阁道、华盖、五车之类是也。
其馀因义制名,观其象可知其义。
说者有云,房心为明堂,危虚为宗庙;
又曰翼星明则礼乐兴隆,亢星明则大臣纳忠,氐星明则大臣奉度,昴星明则狱讼平,柳星明则国安,室星明则王道昌、百谷登,娄星明则天下和平,四夷效顺。
《洪范》曰箕主风、毕主雨,故箕毕见而风雨大作。
若毕宿缠于太阴之分,月内霖雨不止,所谓风伯雨师是也。
外有进贤星在角缠左下,主卿相进逸才之象,若成汤伊尹高宗傅说文王太公宣王得召、甫,先主得孔明太宗得房、杜是也。
纬星五行之精,木曰岁星,火曰荧惑,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水曰辰星。
汉高帝元年此五星贯索连珠,聚于东井
盖井乃金星,直秦分雍州之域,斯时聚乎其次,乃沛公兴王之兆。
因是以义取天下,传四百馀年之久者,岂无所自耶!
宋乾德五年,又聚于奎,固太平之象,实重启斯文之兆,文治精华已露于立国之初,道学盛行,德政兼备,正在此五星之聚乎!
并日月而言谓之七政,皆丽乎天。
天行速,七政行迟,迟为速所滞,故与天俱东出西入也。
五星出入无常,则有变异,如史志所载荧惑入于匏瓜,一夕不见。
匏瓜在黄道北三十馀度,或曰,白日而行,光芒震曜如五行器。
太白忽犯狼星,亦有变异。
狼星在黄道南四十馀度,或昼见经天,与日争明,王不臣,兵起甚者,变为妖星。
岁星之精变为搀枪,荧惑之精变为蚩尤旗,镇星之精变为天贼,太白之精变为天狗,辰星之精变为枉矢之类。
如日之精变为孛,月之精变为彗,皆有所因而致然也。
宋端拱二年七月彗出于东井,盖东井乃经星在秦分。
彗乃妖星,见于其分,光芒偏指如彗,所以除旧布新。
其色有五色:苍则王侯破天子,将卒劳于远行;
赤则贼兵随起,强国恣横;
黄则贪溺女色,权夺后妃;
将军造逆,二年兵大作;
黑则水精贼起,江河决裂,处处人民不安。
象若竹彗木条,长短无常,长大见久则灾深,短小不久则灾狭。
王者诚能惕然警惧,脩德行政,知稼穑之艰难,审刑罚之得失,答天谴,谢天戒,则寿命延长,福禄骈臻,永享太平之治,为政者尤当谨焉。
然星三色者,别三家之异。
魏天申石氏以赤纪,齐甘德以黑纪,商巫咸以黄纪。
紫宫星亦同出三家。
中外宫总三百八十三名,一千四百六十四星,前志所载才一百一十八名,积数至七百八十三星。
体生于地,积成于天,列居错峙,各有攸属。
范史注常著明者一百二十四星,可名者三百二十星,共算有三千五百,海人占之不与此数,微星之数万有一千五百二十。
至晋武帝时太史令陈卓总三家所,方具上数,至今不改。
林邑国北极高十七度,安南都护府北极高二十一度六分,至海中南望老人星下,众星灿然,皆古以来所未名者也。
夫星占起自黄帝命车区,在唐则羲和降察,在昆吾演奥,巫咸、甘、石之经尚在人间,学者当考而详之也。
云汉之说于《诗》曰:「倬彼云汉,为章于天」。
又曰:「倬彼云汉,昭回于天」。
大抵云汉者,四渎之精也。
又曰,地中两河所映也,起于鹑火,经西方之宿而过北方,至于箕尾,而入地下,若晴则明,雨则昏,旁星现则水蓄聚,沉则盈满泛滥,奔腾澎湃而不可禦也。
所谓十二辰者,乃十二月斗纲所指之次也。
斗纲所指,如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之类,谓之月建。
之元气无形可见,观北斗魁、衡、杓三星之所指,如建寅之月元气在寅,他月仿此。
所谓十二次者,乃日月所会之处也。
日月一岁十二会,故有十二次。
建寅之月次名析木建卯之月次名大火建辰之月次名寿星建巳之月次名鹑尾建午之月次名鹑火建未之月次名鹑首建申之月次名实沈建酉之月次名大梁建戌之月次名降娄建亥之月次名陬訾建子之月次名玄枵建丑之月次名星纪之类是也。
十二分野即列宿辰次所临之地也。
天有十二次,地有十二位,如辰寿星乃角、亢,属兖州,为分野,位在秤宫;
卯大火乃氐、房、心,属豫州,为宋分野,位在天蝎;
析木乃箕、尾,属幽州,为燕分野,位在人马;
丑星纪乃斗、牛,属扬州,为吴越分野,位在磨蝎;
子玄枵乃女、虚、危,属青州,为齐分野,位在宝瓶;
亥娵訾乃室、壁,属并州,为卫分野,位在双鱼;
戌降娄乃奎、娄,属徐州,为鲁分野,位在白羊
大梁乃胃、昴、毕,属冀州,为赵分野,位在金牛;
申实沈乃觜、参,属梁州,为魏分野,位在阴阳;
未鹑首乃井、鬼,属雍州,为秦分野,位在巨蟹;
午鹑火乃柳星、张,属三河,为周分野,位在狮子;
巳鹑尾乃翼、轸,属荆州,为楚分野,位在双女。
故遇日月之交会,星辰之变异,即以所临之次占之,或吉或凶,当有知之者矣。
水龙吟 海棠 宋 · 方千里
 押词韵第三部
锦城春色移根,丽姿迥压江南地
琼酥拂脸,彩云满袖,群芳羞避。
双燕来时,暮寒庭院,雨藏烟闭。
正春眠未足,宫妆尚怯,还轻洒胭脂泪。

长是欢游花底。
怕东风、陡成怨吹。
高烧银烛梁州催按,歌声渐起。
绿态多慵,红情不语,动摇人意。
吴宫独步昭阳第一,可依稀比。
侍郎 宋 · 张嵲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一一、《紫微集》卷二七
肃给标材,柔嘉秉德。
京邑,兼二事而有馀;
推毂人材,欲群士之并进。
遂令孱琐,亦预甄扬。
左司 宋 · 张嵲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一三、《紫微集》卷二八
某官乐易为资,和平秉德。
霜台总宪,众耸其威棱;
宰旅升华,共推于裨辅。
暌违滋久,系望徒深。
忽被缄封,兼怀慰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