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四書類
書類
詩類
春秋類
小學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紀事本末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職官類
詔令類
目錄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醫家類
雜家類
兵家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續道藏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咨撰碑记

张伯端
天台人翼城 (第 16a 页)
紫阳
宫其脩鍊地也列仙传云伯
 端少好学晚传混元之道治平中隋陆龙图寓桂阳
 宋熙宁二年游蜀遇刘海蟾授以金液 (第 16a 页)
还丹诀乃改
 名用成字平叔号 紫阳山人
后转徙秦陇久之访扶
 风马默处厚于河东乃以所著悟真篇授处厚曰平
 生所学尽在是矣愿公流布此书当有因文 (第 16a 页)
  迹终南山下丹成尸解有白气自顶门出化鹤冲
  天 新兴古志海蟾广陵人为辽相后改名海今
  广灵即古广陵县也  张用成
号紫阳天台人(一/云) (第 7a 页)
 村元大德八年重修
仙洞观在风雨坛南元元贞二年重修
悬泉观在四望里元大德三年重修
庆唐宫在石桥村唐开元十四年建
紫阳宫在唐城坊 宋紫阳真人张伯端
修炼于此
  伯端悟真篇学仙须是学天仙惟有金丹最的端 (第 71b 页)
  授其道本李氏书目亦载云谷自号纯粹子

通元秘要悟真篇一卷
  晁氏曰皇朝 张用成
(第 9b 页)
用成
字平叔天台人熙宁
  中隋陆师闵入蜀授道于隐者因成律诗八十一
  首
  陈氏曰天台 (第 9b 页)
张伯端平叔
撰一名用成熙宁遇异
  人于成都所著五七言诗及西江月百篇末卷为
  禅宗歌颂以谓学道之人不通性理独修 …… (第 9b 页)
  八种共为一集其中有龙牙颂及天𨼆子各见释

  氏道家类
群仙珠玉集一卷
  陈氏曰其序曰西华真人以金丹刀圭之诀传
  平叔
作悟真篇以传石得之薛道光陈泥丸至白
  玉蟾玉蟾者葛其姓福之闽清人尝得罪亡命盖
  奸妄流也余宰南城 (第 13a 页)
卒有非常
之变(卒读/曰猝)上负忠孝下愧当世夫未至豫言固常为虚
及其已至又无所及是以忠言至谏希得为 用诚
愿反
覆愚老之言嚣不纳于是游士长者稍稍去之 王莽
末交趾诸郡闭境自守(贤曰交趾郡今交州县也南滨/大海 (第 36a 页)
如有卒暴(卒读曰/猝下同)超之气力不能从心便为上损国家
累世之功下弃忠臣竭力之 用诚
可痛也故超万里归
诚自陈苦急延颈踰望(贤曰踰遥也高祖踰谓黥布曰/何苦而反余按前书当作隃读)
(曰遥传 (第 25b 页)
中)山南节度使盐亭严震
闻之(盐亭汉广汉县地梁置盐亭/县唐属梓州以产盐名县)遣使诣奉天奉迎又
遣大将 张用诚
将兵五千至□厔以来迎卫(至□厔以/来者言若)
(迎卫之兵至□厔而乘舆未至则当沿道渐进来前以/迎乘舆不 (第 10b 页)
指定一处也□厔音舟窒将即亮翻诚将音)
(同上又/音如字) 用诚
为怀光所诱阴与之通谋(诱音/酉)上闻而患
之会震继遣牙将马勋奉表上语之故(勋许云翻/语牛倨翻)勋请 …… (第 10b 页)
亟诣梁州取严震符召 用诚
还府若不受召臣请杀之
上喜曰卿何时复至此(还从宣翻又音如字/复扶又翻又音如字)勋刻日时
而去既得震符 (第 11a 页)
请壮士五人与之俱出骆谷 用诚
不知
事泄以数百骑迎之(汉中取凤翔之路南谷曰/褒北谷曰骆骑奇寄翻)勋与之
俱入驿时天寒勋多然藁火于驿 (第 11a 页)
(然与燃同/藁禾秆也)军士皆
往附火勋乃从容出怀中符以示 用诚
曰大夫召君 (第 11a 页)

错愕起走(从于容翻错/愕猝然惊也)壮士自后执其手擒之 (第 11a 页)
用诚
子在勋后斫伤勋首壮士格杀其子 (第 11a 页)
用诚
于地跨其 …… (第 11a 页)
出声则死勋入其营士卒已擐甲执
兵矣(仆方遇翻顿/也擐户惯翻)勋大言曰汝曹父母妻子皆在汉中
一朝弃之与 张用诚
同反于汝曹何利乎大夫令我取 (第 11b 页)
用诚
不问汝曹无自取族灭众皆詟服(令力丁翻詟之/涉翻失气也)
勋送 (第 11b 页)
用诚
诣梁州震杖杀之命副将领其众(将即/亮翻)勋裹
其首复命于行在愆期半日(愆期过/期也)李怀光夜遣人袭 (第 11b 页)
 崇道观碑文
性命无二途仙佛无二道求长生而不知无生执有身
而不知无相法身如以箭射空力尽还堕非无上至真
之妙道也道祖云外其身而身存岂非世尊无我而有
我之旨乎又云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

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夫此湛然常寂岂非常乐我净
之妙谛乎彼夫滞壳迷封痴狂外走者乌能测知万一
哉大慈圆通禅仙 紫阳真人张平叔
著悟真篇发明金
丹之要自序以为是乃修生之术黄老顺其所欲渐次
导之至于无为妙觉达磨六祖最上一乘之旨则至 (第 159a 页)

至微率难了彻故编为外集形诸歌颂俟根性猛利之
士因言自悟于戏若真人者可谓佛仙一贯者矣 紫阳
生于台州城中 (第 159a 页)
紫阳
楼乃其故居去郡城六十里有 …… (第 159a 页)
百步溪传为 紫阳
化处又尝焚修于桐柏崇道观岁久
香火岑寂特命发帑遣官载加整葺夫以真人灵源朗
澈决定无生三界十方随心转用 (第 159b 页)
 (馀水风凉枕簟芳气馥衣裾客位经过少/官曹簿领疏良辰不行乐秋水落芙蕖)
 悟真桥 明一统志在府治东北 宋张平叔
所居之 (第 1a 页)
  (荐再上春官不第即弃去瓢衲出游或数年一归/省其母遂去莫知所之尝至南岳遇异人有所指)

  (授后遇 张紫阳
授大丹诀要乃/还武林卖药市中人无识者)
 殷仲春(嘉兴县志字东皋隐居城南茅屋短墙不蔽/风雨弦歌卖药喜 (第 11b 页)
  (也赐金帛皆不受乞还山复赐处士畅饮先生号/亦不受居琼台十馀年游嵩山泛湘汉抵金陵年)
  (九十九终三日顶中有白气勃勃然高/三尺馀移时方散有琼台诗集行于世)
  张用诚(续文献通考本名伯端字平叔号紫阳台州/人尝入成都遇刘海蟾得金丹术归以所得)
  (著悟真篇八十一首授扶风马默曰平生所学尽/在是矣尝与僧神游扬州观琼花紫阳手中拈出)
  (僧无有也台州府志用诚临海人为府吏在府办/事家送膳至众以其所食鱼戏匿之梁间平叔疑)

(第 27b 页)
  (也赐金帛皆不受乞还山复赐处士畅饮先生号/亦不受居琼台十馀年游嵩山泛湘汉抵金陵年)
  (九十九终三日顶中有白气勃勃然高/三尺馀移时方散有琼台诗集行于世)
 张用诚(续文献通考本名 伯端
(第 27b 页)
平叔
号紫阳台州/人尝入成都遇刘海蟾得金丹术归以所得)
  (著悟真篇八十一首授扶风马默曰平生所学尽/在是 (第 27b 页)
矣尝与僧神游扬州观琼花 紫阳
手中拈出)
  (僧无有也台州府 (第 27b 页)
用诚
临海人为府吏在府办/事家送膳至众以其所食鱼戏匿之梁 (第 27b 页)
平叔
疑) (第 27b 页)
  (其婢所窃归挞其婢婢自经死一日有虫自梁间/下验之鱼腐虫出也 平叔
乃喟然叹曰积牍盈箱)
  (其中类窃鱼事不知凡几因赋诗云刀笔随身四/十年是非非是万千千一家温饱千家怨 …… (第 28a 页)
  (名百世愆紫绶金章今已矣芒鞋竹杖任悠然有/人问我蓬莱路云在青山月在天赋毕纵火将所)
  (署文卷悉焚之因按律遣戍先是郡城有盐颠每/食盐数十觔 平叔
奉之最谨临别嘱曰若遇难但)
  (呼祖师三声即解汝厄后械至百步溪天炎浴溪/中遂仙去至淳熙中其家早起忽 (第 28a 页)
有一道人进门)
  (坐中堂叩其家事历历随出门去人谓 平叔
归云/百步岭旧有 (第 28a 页)
紫阳真人
祠扁云 (第 28a 页)
紫阳
神化处两浙)
  (名贤外录元钱塘瑞石山道士徐弘道/常感 (第 28a 页)
张平叔
住山传诀故庵 (第 28a 页)
紫阳)
(
国朝雍正十一年 (第 28a 页)
紫阳真人/
敕封大慈圆通禅) (第 28a 页)
  曹神增设山神土地二祠
 陶王庙 万历温州府志在四都神姓陶名仁备洪
  村人生而猛勇神灵年二十四遇 紫阳真人
授仙
  诀其兄累罪狱中化像脱其难洪抚二州火神发
  风雨救之云中见大旗书安固陶二郎字宋元间
  封 …… (第 20a 页)
  (曰镛者陈词乞祭请援文成刘公缙云胡公例一/体崇祀郡伯高公超申监司得俞所请命岁祭二)

  (仲动支官银又命以公/之子天璧配食公祠)
 二忠祠 崇祯处州府志在 紫阳
祠后祀死难参议
  耿定佥事王晟(劳堪二忠祠记正统十三年寇拔/栝郡二大夫以封疆之臣率兵御)
  (之 (第 24a 页)
 紫阳宫 临安县志在县西北辰隆乡东天目山梁
  大同二年建名太清宫后改天清宫宋宣和六年
  赐今额相传 张紫阳
修鍊于此丹井丹灶尚存 (第 24b 页)
  (归路闻岩上开扉灯照月庵前扫地雪和/云终焉此是清凉处净住无惭相国文)
国朝顺治十五年僧镜如三昧重修

 紫阳道院 台州府志在府城内宋元丰间 紫阳真
  人张平叔
居此名 (第 42a 页)
紫阳
楼后改建元坛庙
国朝雍正十一年奉
敕发帑鼎建更名紫阳道院十三年
御书万法圆通四字扁额
 栖霞宫 临海 (第 42a 页)
  射祠按众真记夷齐死为九天仆射治天台山三
  十年侍郎杨契妻赵氏以老君殿建三清殿明初
  并入桐柏观
 紫阳观 在县南三十里百步溪 宋紫阳真人张用
  诚
显化于此旧有真人石像
国朝雍正十一年奉
敕建祠名紫阳观
 佑圣观 天台山方外志在县东一百步妙山上旧 (第 15b 页)
  (七返灵砂歌一卷火鉴周天图一卷龙虎丹诀/一卷感应诀一卷蓬莱山东西灶还丹歌一卷)
 通玄秘要悟真篇一卷(郡斋读书志天台 张伯端平/叔
撰 按聚乐堂艺文志又) …… (第 27b 页)
 悟真篇注(永嘉县志/王嘉春著)
 金丹直指一卷(道藏目录永/嘉周无所注)
 金丹四百字注一卷(道藏目录天台紫阳真人 张平/叔
撰旴江蕴空居士黄自如注)
 金丹四百字测疏(澹生堂书目/陆长庚述)
 金丹口诀一卷(道藏目录/马自然 (第 28a 页)
  海口故垒在州之黑土湾海口有古营垒

  大营在州治西五里元阿鲁尚书攻围海州时筑
  升仙墩在沭阳县治东南二里 紫阳真人
升仙处
  秦始皇碑在赣榆县东地道记云海中去岸百九
  十步有始皇碑长一丈八尺广五尺厚八尺三寸
   (第 66a 页)
  感应篇广续传(昆山王/志长)

  尊生要旨(华亭许/乐善)
  悟真篇注(一毗陵 张伯端/
一毗陵薛道光)
  周易参同契合注(江都费/经虞)
  老子元览一卷
  南华副墨八卷
  周易参同 (第 116a 页)
  李八百洞在奉新县南三十里浮云宫西洞口甚隘但
可侧肩而入行数十步渐高敞其深莫测相傅异人

李真隐此自称八百岁高安县亦有李八百洞与此
相通唐开元初孙天师智谅于此藏道书又名孙天
师石室符载诗太极之年混沌辟此山亦是神仙宅
后世何人来飞升 紫阳真人
李八百

  雷洞在武宁县南八十里洞中常有雷兴人不敢入
鸣水洞在宁州黄龙山西南水行两石间其高数十丈 (第 21b 页)
  尹天民祠在会昌旧学宫之左

  精忠祠在府南景德寺右祀宋岳武穆王飞近圮赣南
道王世绳捐修有记祠有武穆手书赠 张紫阳
北伐
诗镌于石 (第 5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