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易類
書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地理類
目錄類
別史類
職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別集類
總集類
正一部
预曰水之隈曲曰汭王肃曰汭入也诗芮鞫之即毛
传曰芮水涯也郑笺曰汭之言内也据此则渭汭之
汭不得为水名矣周礼职方氏其川泾汭郑注曰汭
在豳地 易彦祥 曰汭非禹贡之汭禹贡言汭皆水内
此川名是也蔡传引诗芮鞫与职方泾汭以證禹贡
渭汭为水名殊混孔传曰属逮 (第 4b 页)
传曰芮水涯也郑笺曰汭之言内也据此则渭汭之
汭不得为水名矣周礼职方氏其川泾汭郑注曰汭
在豳地 易彦祥 曰汭非禹贡之汭禹贡言汭皆水内
此川名是也蔡传引诗芮鞫与职方泾汭以證禹贡
渭汭为水名殊混孔传曰属逮 (第 4b 页)
厚斋冯氏(椅之/奇) 泸川毛氏(璞玉/伯)
庸斋赵氏(汝腾/) 赵氏(汝梅/)
山斋易氏(芾章/彦) 融堂钱氏(时是/子)
双峰饶氏(鲁元/仲) 进斋徐氏(几与/子)
冯氏(去非/) (第 11b 页)
庸斋赵氏(汝腾/) 赵氏(汝梅/)
山斋易氏(芾章/彦) 融堂钱氏(时是/子)
双峰饶氏(鲁元/仲) 进斋徐氏(几与/子)
冯氏(去非/) (第 11b 页)
时进退则无咎也(朱子曰渊与天不争多渊是那空/虚无寔厎之物跃是那不著地了)
(两脚跳上去厎意思渊虽下于田田却是个平地渊/则通上下一跃即飞在天○ 山斋易氏 曰九四已离)
(下体故谓之跃犹在上体之下故谓之在渊渊卑于/田二言在田今反谓之在渊者渊乃龙之所宅非在 …… (第 16a 页)
(德施普者如日方升虽未中天而其光已无所不被/矣○云峰胡氏曰小象提出一德字见九二之所谓)
(大人者以德言非以位言也○ 山斋易氏 曰初之阳/在下者阳气潜伏而未出于地二之德施普者阳气)
(著见于地而普及于/物此二爻地道也)
终日乾 …… (第 33a 页)
而卒自应之也○此第六节复申第二第三第四节
之意(厚斋冯氏曰圣人知进退存亡而不言得丧者/知进退存亡则无得丧矣○ 山斋易氏 曰进退) (第 67b 页)
(两脚跳上去厎意思渊虽下于田田却是个平地渊/则通上下一跃即飞在天○ 山斋易氏 曰九四已离)
(下体故谓之跃犹在上体之下故谓之在渊渊卑于/田二言在田今反谓之在渊者渊乃龙之所宅非在 …… (第 16a 页)
(德施普者如日方升虽未中天而其光已无所不被/矣○云峰胡氏曰小象提出一德字见九二之所谓)
(大人者以德言非以位言也○ 山斋易氏 曰初之阳/在下者阳气潜伏而未出于地二之德施普者阳气)
(著见于地而普及于/物此二爻地道也)
终日乾 …… (第 33a 页)
而卒自应之也○此第六节复申第二第三第四节
之意(厚斋冯氏曰圣人知进退存亡而不言得丧者/知进退存亡则无得丧矣○ 山斋易氏 曰进退) (第 67b 页)
大水合小水谓之过二水势均相入谓之会天下之
水莫大于河故于河不言会此禹贡立言之法也世
多称为伟论以愚论江非出于岷所以 宋易祓 曰岷
山近在茂州而江源远在西徼松山之外范成大曰 …… (第 82b 页)
又按周服里数倍于禹服是古今一大疑义解者有
二一贾公彦曰若据鸟飞直路此周之九服亦止五
千若随山川屈曲则禹贡亦万里彼此无异也一 易
祓 曰禹五服帝畿在内帝畿千里而两面各五百里
数其一面故曰五百里甸服自甸至荒皆数一面每
面各五百里总为 (第 200b 页)
水莫大于河故于河不言会此禹贡立言之法也世
多称为伟论以愚论江非出于岷所以 宋易祓 曰岷
山近在茂州而江源远在西徼松山之外范成大曰 …… (第 82b 页)
又按周服里数倍于禹服是古今一大疑义解者有
二一贾公彦曰若据鸟飞直路此周之九服亦止五
千若随山川屈曲则禹贡亦万里彼此无异也一 易
祓 曰禹五服帝畿在内帝畿千里而两面各五百里
数其一面故曰五百里甸服自甸至荒皆数一面每
面各五百里总为 (第 200b 页)
为纯注曰纯犹全也奇犹亏也今读纯为全不闻读奇
为亏春官郁人鬯人联治祼事者也何独鬯人祼当作
理是以长沙 易祓 于汉儒改读之字多不能从腊人豆
脯读为羞脯则引王制乾豆以證脯之在豆疡医五气
读为五榖则止从气字梓人豆酒 (第 31b 页)
为亏春官郁人鬯人联治祼事者也何独鬯人祼当作
理是以长沙 易祓 于汉儒改读之字多不能从腊人豆
脯读为羞脯则引王制乾豆以證脯之在豆疡医五气
读为五榖则止从气字梓人豆酒 (第 31b 页)
凡官所/有宫室吏所治者也)
郑氏曰周税轻近而重远近者多役也园廛亦轻
之者廛无榖园少利也
山斋易氏 曰孟子之说十一之法通乎三代今考
载师所言任地则不止十一而已毋乃非周人之
彻法欤郑氏惑焉盖误认 (第 15a 页)
郑氏曰周税轻近而重远近者多役也园廛亦轻
之者廛无榖园少利也
山斋易氏 曰孟子之说十一之法通乎三代今考
载师所言任地则不止十一而已毋乃非周人之
彻法欤郑氏惑焉盖误认 (第 1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