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類
五經總義類
四書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別史類
傳記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士曰岂有王双白来
而无馈者此必误也不然使君何繇知我至我当为使
君补此一误遂移馈己金换一签付双白去宣城 施闰
章 督学山东以山茧三十丈属山阴徐缄寄南士缄悉
为家人办衣不之寄或有言于施君者施君再寄之南 (第 15a 页)
而无馈者此必误也不然使君何繇知我至我当为使
君补此一误遂移馈己金换一签付双白去宣城 施闰
章 督学山东以山茧三十丈属山阴徐缄寄南士缄悉
为家人办衣不之寄或有言于施君者施君再寄之南 (第 15a 页)
独有此而无有他也慎者谓即此而加之功也
然则圣贤之为学其专求心性必不容有一毫事物参
扰其间亦已明矣往者 施愚山 作湖西道时讲学于庐 …… (第 5a 页)
千文曰逐物意移此在
儿竖能诵之况学人乎时闻者嘈嘈而起目之为姚江
之学且有昌言孔颜学徒定无心上求事物者 愚山 亦
不省唯唯而别次 (第 5b 页)
愚山 自言曰讲学甚难只一颜子
不迁怒必不能到昨会中多人盘飧阙具吾已取官庖 …… (第 5b 页)
耻庵复徐
徐举手肃四坐云如此者请列坐各道一言可能在事
物上求乎四坐数百人皆俯首无一言耳可察蠮螉半
晌 愚山 幡然折膝曰先生言是也吾讲学二十年愦愦
久矣今知所归矣时庐陵学徒有罗姓者自言先辈有
从姚江旧讲会中学得 (第 6a 页)
然则圣贤之为学其专求心性必不容有一毫事物参
扰其间亦已明矣往者 施愚山 作湖西道时讲学于庐 …… (第 5a 页)
千文曰逐物意移此在
儿竖能诵之况学人乎时闻者嘈嘈而起目之为姚江
之学且有昌言孔颜学徒定无心上求事物者 愚山 亦
不省唯唯而别次 (第 5b 页)
愚山 自言曰讲学甚难只一颜子
不迁怒必不能到昨会中多人盘飧阙具吾已取官庖 …… (第 5b 页)
耻庵复徐
徐举手肃四坐云如此者请列坐各道一言可能在事
物上求乎四坐数百人皆俯首无一言耳可察蠮螉半
晌 愚山 幡然折膝曰先生言是也吾讲学二十年愦愦
久矣今知所归矣时庐陵学徒有罗姓者自言先辈有
从姚江旧讲会中学得 (第 6a 页)
周礼三德六德说 李光地
敬义说 李光地
河图洛书说 施闰章
改过说 汪 琬
忠恕说 汪 琬
惜阴说 …… (第 82a 页)
朱 荃
第二问 朱 荃
卷二十六
议
修史议 施闰章
皇太子视学议 徐乾学
北郊配位议 徐乾学
祀地无配位议 …… (第 92a 页)
汤 斌
西山赋 邱象随
南苑大阅赋 施闰章
牡丹赋 (第 106a 页)
施闰章
平蜀赋 潘 耒
东巡赋 励杜讷 …… (第 106a 页)
辛酉二月引
见乾清门
命充日讲起居注官恭纪 秦松龄
夏至陪祀
方泽 施闰章
晓入
西苑 (第 154b 页)
施闰章
御札赐内直侍臣天花和王侍读 (第 154b 页)
施闰章
敕赐翰詹诸词臣鲜藕恭纪 (第 154b 页)
施闰章
平滇凯歌八首 陆 葇 …… (第 154b 页)
午门宣捷恭纪 陆 葇
御试省耕诗 朱彝尊
大驾重幸直北校猎时冬祭后三日恭纪
施闰章
汤泉应
制 明 珠
汤泉应 (第 198a 页)
敬义说 李光地
河图洛书说 施闰章
改过说 汪 琬
忠恕说 汪 琬
惜阴说 …… (第 82a 页)
朱 荃
第二问 朱 荃
卷二十六
议
修史议 施闰章
皇太子视学议 徐乾学
北郊配位议 徐乾学
祀地无配位议 …… (第 92a 页)
汤 斌
西山赋 邱象随
南苑大阅赋 施闰章
牡丹赋 (第 106a 页)
施闰章
平蜀赋 潘 耒
东巡赋 励杜讷 …… (第 106a 页)
辛酉二月引
见乾清门
命充日讲起居注官恭纪 秦松龄
夏至陪祀
方泽 施闰章
晓入
西苑 (第 154b 页)
施闰章
御札赐内直侍臣天花和王侍读 (第 154b 页)
施闰章
敕赐翰詹诸词臣鲜藕恭纪 (第 154b 页)
施闰章
平滇凯歌八首 陆 葇 …… (第 154b 页)
午门宣捷恭纪 陆 葇
御试省耕诗 朱彝尊
大驾重幸直北校猎时冬祭后三日恭纪
施闰章
汤泉应
制 明 珠
汤泉应 (第 198a 页)
夏至陪祀
方泽 施闰章
雨后仙坛碧草芳遥闻
玉辂出芝房崇墉柏带青霜气方泽波含明月光
天仗旌旗严咫尺精灵岳渎走苍茫朝来回辇西山 (第 10a 页)
见
五色晴云接建章
晓入
西苑 施闰章
新蒲古柏晓阴阴太液昆明接上林翡翠层楼浮树杪 (第 10a 页)
芙蓉小殿出波心人歌凫藻衣冠会水奏箾韶鼓吹音
欲望
天颜真咫尺露台回合彩云深
御札赐内直侍臣天花和王侍读 施闰章
灵卉蒙将丽藻誇惊分珍馔出
天家秀疑汉殿铜池草洁比云霄玉树花生摘馀香如
带露烹来仙液胜餐霞共传藜阁承恩 (第 10b 页)
重不数东陵五
色瓜
敕赐翰詹诸词臣鲜藕恭纪 施闰章
水殿传呼
特赐荣词臣拜舞集承明真从太液仙源出肯数莲峰
玉井生列案一丛冰共白堆盘千片雪同清
枫宸鱼藻 (第 11a 页)
方泽 施闰章
雨后仙坛碧草芳遥闻
玉辂出芝房崇墉柏带青霜气方泽波含明月光
天仗旌旗严咫尺精灵岳渎走苍茫朝来回辇西山 (第 10a 页)
见
五色晴云接建章
晓入
西苑 施闰章
新蒲古柏晓阴阴太液昆明接上林翡翠层楼浮树杪 (第 10a 页)
芙蓉小殿出波心人歌凫藻衣冠会水奏箾韶鼓吹音
欲望
天颜真咫尺露台回合彩云深
御札赐内直侍臣天花和王侍读 施闰章
灵卉蒙将丽藻誇惊分珍馔出
天家秀疑汉殿铜池草洁比云霄玉树花生摘馀香如
带露烹来仙液胜餐霞共传藜阁承恩 (第 10b 页)
重不数东陵五
色瓜
敕赐翰詹诸词臣鲜藕恭纪 施闰章
水殿传呼
特赐荣词臣拜舞集承明真从太液仙源出肯数莲峰
玉井生列案一丛冰共白堆盘千片雪同清
枫宸鱼藻 (第 11a 页)
赠祁七(敷)赠沈(华)
彭山即事 重经彭山
南镇春游词 酬毛十九(奇龄)兼寄张五(杉)
偕曹侍郎(溶) 施学使(闰章) 徐秀才(缄)姜处士(廷梧)张
处士(杉)祁公子(理孙班孙)段桥玩月分韵得三字
同王处 (第 17b 页)
彭山即事 重经彭山
南镇春游词 酬毛十九(奇龄)兼寄张五(杉)
偕曹侍郎(溶)施学使 (闰章) 徐秀才(缄)姜处士(廷梧)张
处士(杉)祁公子(理孙班孙)段桥玩月分韵得三字
同王处 (第 17b 页)
士(猷定) 施学使(闰章) 陆处士(圻)汎舟西湖遇 (第 17b 页)
偕曹侍郎(溶)施学使(闰章)徐秀才(缄)姜处士(廷梧)张
处士(杉)祁公子(理孙班孙)段桥玩月分韵得三字
同王处士(猷定)施学使 (闰章) 陆处士(圻)汎舟西湖遇 (第 17b 页)
雨 观海行赠 施学使(闰章) 曹侍郎席上送别顾工部(大申)还华亭邹进士(祇谟)
还晋陵 西湖竹枝词六首
于忠 (第 18a 页)
同王处士(猷定)施学使(闰章)陆处士(圻)汎舟西湖遇
雨 观海行赠施学使 (闰章) 曹侍郎席上送别顾工部(大申)还华亭邹进士(祇谟)
还晋陵 西湖竹枝词六首
于忠 (第 18a 页)
肃公祠 徐吏部(旭龄)招饮西湖回舟
即事 施学使(闰章) 招集湖舫
由净慈寺登南屏山绝顶晚憩壑庵精舍
吴山望浙江 湖上赠兰陵陈生
寒夜集灯公 (第 18a 页)
曹侍郎席上送别顾工部(大申)还华亭邹进士(祇谟)
还晋陵 西湖竹枝词六首
于忠肃公祠 徐吏部(旭龄)招饮西湖回舟
即事 施学使 (闰章) 招集湖舫
由净慈寺登南屏山绝顶晚憩壑庵精舍
吴山望浙江 湖上赠兰陵陈生
寒夜集灯公 …… (第 18a 页)
上已万柳堂宴集同诸君和相国冯夫子韵二首
送陈四处士(晋明)再入楚二首
沈詹尹(荃)崔少詹(蔚林)招同汤侍读(斌) 施侍讲(闰章) 潘检讨(耒)饮限灯字 (第 29a 页)
上已万柳堂宴集同诸君和相国冯夫子韵二首
送陈四处士(晋明)再入楚二首
沈詹尹(荃)崔少詹(蔚林)招同汤侍读(斌)施侍讲 (闰章) 潘检讨(耒)饮限灯字 (第 29a 页)
彭山即事 重经彭山
南镇春游词 酬毛十九(奇龄)兼寄张五(杉)
偕曹侍郎(溶) 施学使(闰章) 徐秀才(缄)姜处士(廷梧)张
处士(杉)祁公子(理孙班孙)段桥玩月分韵得三字
同王处 (第 17b 页)
彭山即事 重经彭山
南镇春游词 酬毛十九(奇龄)兼寄张五(杉)
偕曹侍郎(溶)施学使 (闰章) 徐秀才(缄)姜处士(廷梧)张
处士(杉)祁公子(理孙班孙)段桥玩月分韵得三字
同王处 (第 17b 页)
士(猷定) 施学使(闰章) 陆处士(圻)汎舟西湖遇 (第 17b 页)
偕曹侍郎(溶)施学使(闰章)徐秀才(缄)姜处士(廷梧)张
处士(杉)祁公子(理孙班孙)段桥玩月分韵得三字
同王处士(猷定)施学使 (闰章) 陆处士(圻)汎舟西湖遇 (第 17b 页)
雨 观海行赠 施学使(闰章) 曹侍郎席上送别顾工部(大申)还华亭邹进士(祇谟)
还晋陵 西湖竹枝词六首
于忠 (第 18a 页)
同王处士(猷定)施学使(闰章)陆处士(圻)汎舟西湖遇
雨 观海行赠施学使 (闰章) 曹侍郎席上送别顾工部(大申)还华亭邹进士(祇谟)
还晋陵 西湖竹枝词六首
于忠 (第 18a 页)
肃公祠 徐吏部(旭龄)招饮西湖回舟
即事 施学使(闰章) 招集湖舫
由净慈寺登南屏山绝顶晚憩壑庵精舍
吴山望浙江 湖上赠兰陵陈生
寒夜集灯公 (第 18a 页)
曹侍郎席上送别顾工部(大申)还华亭邹进士(祇谟)
还晋陵 西湖竹枝词六首
于忠肃公祠 徐吏部(旭龄)招饮西湖回舟
即事 施学使 (闰章) 招集湖舫
由净慈寺登南屏山绝顶晚憩壑庵精舍
吴山望浙江 湖上赠兰陵陈生
寒夜集灯公 …… (第 18a 页)
上已万柳堂宴集同诸君和相国冯夫子韵二首
送陈四处士(晋明)再入楚二首
沈詹尹(荃)崔少詹(蔚林)招同汤侍读(斌) 施侍讲(闰章) 潘检讨(耒)饮限灯字 (第 29a 页)
上已万柳堂宴集同诸君和相国冯夫子韵二首
送陈四处士(晋明)再入楚二首
沈詹尹(荃)崔少詹(蔚林)招同汤侍读(斌)施侍讲 (闰章) 潘检讨(耒)饮限灯字 (第 29a 页)
应古人荣进之初读书尚志其厚相期
待如此今之君子知此意者鲜矣余之期沧苇以有
成者如此不独以其诗也
施愚山 诗集序 (第 4b 页)
西昌陈子伯玑来告我曰宛陵 施愚山先生 今之梅
圣俞也圣俞之诗得欧阳子之文而益显今 (第 5a 页)
愚山 不
敢自定其诗而有待夫夫子衡也敢助之以请夫子
其无辞余受而卒业诵诗而论其世盖三叹焉昔者
隆平之世东风 (第 5a 页)
入律青云千吕士大夫得斯世太和
元气吹息而为诗欧阳子称圣俞之诗哆肰似春凄
肰似秋与乐同其苗裔者此当有宋之初盛运会使
肰而非人之所能为也兵兴以来海内之诗弥盛要
皆角声多宫声寡阴律多阳律寡噍杀恚怒之音多
顺成啴缓之音寡繁声多破君子有馀忧焉 愚山 之 (第 5a 页)
诗异是锵肰而金温肰而玉诎拊搏升朱弦清汜求
其为衰世之音不可得也欧阳子曰乐者天地人之
和气相接者也地气不上应曰雺天气不下应曰雾
天地之气不接而人之声音从之 愚山 当此时能以
其诗回干元气以方寸之管而代伶伦之吹律何其
雄也记曰温柔敦厚诗之教也说诗者谓鸡鸣沔水
殷勤 …… (第 5b 页)
如扁鹊之疗太子溱洧桑中咨嗟而
哀叹者如秦和之视平公病有浅深治有缓急诗人
之志在救世归本于温柔敦厚一也 愚山 视学斋鲁
祠伏生旌孙明复石介享铁司公七公嘘枯吹烬广 …… (第 5b 页)
厉风教敦伐木友生之义哭顾梦游之丧瓦灯敝帷
过时而悲温柔敦厚之教诗人之针药救世 愚山 盖
身有之诗有之神之听之终和且平和平而神听天
地神人之和气所由接也其斯以同乐之苗裔而为
诗人救世之诗 (第 6a 页)
也与陈子曰诗为乐之苗裔衡闻之
矣审乐音以论世本诗教以救世大哉斯言殆欧阳
子之所未及也请授简书之以为 愚山 诗序
宋子建遥和集序
宋子子建尽取六代三唐之诗句比字栉继声属和
名之曰遥和集而请余为序夫和诗而次 (第 6a 页)
待如此今之君子知此意者鲜矣余之期沧苇以有
成者如此不独以其诗也
施愚山 诗集序 (第 4b 页)
西昌陈子伯玑来告我曰宛陵 施愚山先生 今之梅
圣俞也圣俞之诗得欧阳子之文而益显今 (第 5a 页)
愚山 不
敢自定其诗而有待夫夫子衡也敢助之以请夫子
其无辞余受而卒业诵诗而论其世盖三叹焉昔者
隆平之世东风 (第 5a 页)
入律青云千吕士大夫得斯世太和
元气吹息而为诗欧阳子称圣俞之诗哆肰似春凄
肰似秋与乐同其苗裔者此当有宋之初盛运会使
肰而非人之所能为也兵兴以来海内之诗弥盛要
皆角声多宫声寡阴律多阳律寡噍杀恚怒之音多
顺成啴缓之音寡繁声多破君子有馀忧焉 愚山 之 (第 5a 页)
诗异是锵肰而金温肰而玉诎拊搏升朱弦清汜求
其为衰世之音不可得也欧阳子曰乐者天地人之
和气相接者也地气不上应曰雺天气不下应曰雾
天地之气不接而人之声音从之 愚山 当此时能以
其诗回干元气以方寸之管而代伶伦之吹律何其
雄也记曰温柔敦厚诗之教也说诗者谓鸡鸣沔水
殷勤 …… (第 5b 页)
如扁鹊之疗太子溱洧桑中咨嗟而
哀叹者如秦和之视平公病有浅深治有缓急诗人
之志在救世归本于温柔敦厚一也 愚山 视学斋鲁
祠伏生旌孙明复石介享铁司公七公嘘枯吹烬广 …… (第 5b 页)
厉风教敦伐木友生之义哭顾梦游之丧瓦灯敝帷
过时而悲温柔敦厚之教诗人之针药救世 愚山 盖
身有之诗有之神之听之终和且平和平而神听天
地神人之和气所由接也其斯以同乐之苗裔而为
诗人救世之诗 (第 6a 页)
也与陈子曰诗为乐之苗裔衡闻之
矣审乐音以论世本诗教以救世大哉斯言殆欧阳
子之所未及也请授简书之以为 愚山 诗序
宋子建遥和集序
宋子子建尽取六代三唐之诗句比字栉继声属和
名之曰遥和集而请余为序夫和诗而次 (第 6a 页)
顾与治遗稿题辞
予初识与治见其威仪庠序笔墨妍雅喜王国之多
士而华玉英玉之有后也莆田宋比玉客死吴门归
葬于闽家贫无子诗草散佚与治裹粮走三千里渍
酒墓门收拾遗草请予勒石表其墓金陵乱后与治
与剩和尚生死周旋白刃交颈人鬼呼吸无变色无
悔词予以此心重与治片言定交轻死重气虽古侠
烈士无以过也晚年屡遭坎陷困于蒺藜卒无子穷
老以死 施愚山 学宪经纪其丧又属其友方尔止沈
子迁网罗放失旧稿手自排纂为集刻而传之嗟乎
与治以老书生盖棺瓦灯败帏委缞 (第 4b 页)
无后 愚山 惠顾
风雅嘘枯而肰死若此其汲汲也 (第 4b 页)
愚山 之于与治尤
与治之于比玉尹班之永夕范张之下泉气类相感
可以徵天道焉风尘澒洞士生其时蒙头过身而巳
孤生 (第 4b 页)
党军持而抗服匿读与治诗九原尤有生气存
与治之诗所以存与治也知 愚山 存与治之义士之
自立而悲于无徒与夫慕义而惧于湮没者可以慨 (第 4b 页)
予初识与治见其威仪庠序笔墨妍雅喜王国之多
士而华玉英玉之有后也莆田宋比玉客死吴门归
葬于闽家贫无子诗草散佚与治裹粮走三千里渍
酒墓门收拾遗草请予勒石表其墓金陵乱后与治
与剩和尚生死周旋白刃交颈人鬼呼吸无变色无
悔词予以此心重与治片言定交轻死重气虽古侠
烈士无以过也晚年屡遭坎陷困于蒺藜卒无子穷
老以死 施愚山 学宪经纪其丧又属其友方尔止沈
子迁网罗放失旧稿手自排纂为集刻而传之嗟乎
与治以老书生盖棺瓦灯败帏委缞 (第 4b 页)
无后 愚山 惠顾
风雅嘘枯而肰死若此其汲汲也 (第 4b 页)
愚山 之于与治尤
与治之于比玉尹班之永夕范张之下泉气类相感
可以徵天道焉风尘澒洞士生其时蒙头过身而巳
孤生 (第 4b 页)
党军持而抗服匿读与治诗九原尤有生气存
与治之诗所以存与治也知 愚山 存与治之义士之
自立而悲于无徒与夫慕义而惧于湮没者可以慨 (第 4b 页)
河南禹州牧檗斋施君墓志铭
檗斋以拔萃入成均奉大对
世宗宪皇帝命往广东扬历知紧县以课最得召见
今上知其有母移之浙江再试二大县前后共十五年
始由德清迁河南之禹州尚未赴为前县尉所诬解官
听勘檗斋平生自好骤遭毒噬不胜其愤大吏颇知之
深加慰藉欲亟白其狱而檗斋巳病不可为遂卒于杭
之寓寮君子哀之檗斋为 愚山先生 之曾孙学有宗传
不愧其家儿粤中巨豪凭其城社大吏莫能谁何君杖
而锢之浙东奸民煽动大吏欲剿之君以静填之而 (第 13a 页)
自
息其才谞有过人者其令新会尝葺白沙先生祠又尝
遇庄定山后人于逆旅而周之姚江为黄忠端公赎祭
田皆非今世俗吏所有也 愚山先生 诗集旧为张尚书
伯行曹通政寅所开雕而未及其文檗斋始尽板行之
又为之年谱乞予为文以纠志状之讹而补其脱先 (第 13b 页)
世
中明先生罗文恭高弟也檗斋不远千里以学录寄予
表章孔亟 愚山先生 与蔡士美葺宣城前辈诗为宛雅
檗斋续之予谓当称宛陵群雅不当称宛雅檗斋曰何
谓也予曰恐无以别于南阳之宛与 …… (第 13b 页)
可无以将意乎然釜鱼
尘甑尚有待也言犹在耳而檗斋之墓巳隆然矣檗斋
姓施氏讳念曾字得仍宁国宣城县人世系见 愚山先
生 年谱生于康熙某年某月某日卒于乾隆某年某月
某日享年四十有二雍正己酉选贡生以词科荐皆于
予为同谱娶梅氏 (第 14b 页)
檗斋以拔萃入成均奉大对
世宗宪皇帝命往广东扬历知紧县以课最得召见
今上知其有母移之浙江再试二大县前后共十五年
始由德清迁河南之禹州尚未赴为前县尉所诬解官
听勘檗斋平生自好骤遭毒噬不胜其愤大吏颇知之
深加慰藉欲亟白其狱而檗斋巳病不可为遂卒于杭
之寓寮君子哀之檗斋为 愚山先生 之曾孙学有宗传
不愧其家儿粤中巨豪凭其城社大吏莫能谁何君杖
而锢之浙东奸民煽动大吏欲剿之君以静填之而 (第 13a 页)
自
息其才谞有过人者其令新会尝葺白沙先生祠又尝
遇庄定山后人于逆旅而周之姚江为黄忠端公赎祭
田皆非今世俗吏所有也 愚山先生 诗集旧为张尚书
伯行曹通政寅所开雕而未及其文檗斋始尽板行之
又为之年谱乞予为文以纠志状之讹而补其脱先 (第 13b 页)
世
中明先生罗文恭高弟也檗斋不远千里以学录寄予
表章孔亟 愚山先生 与蔡士美葺宣城前辈诗为宛雅
檗斋续之予谓当称宛陵群雅不当称宛雅檗斋曰何
谓也予曰恐无以别于南阳之宛与 …… (第 13b 页)
可无以将意乎然釜鱼
尘甑尚有待也言犹在耳而檗斋之墓巳隆然矣檗斋
姓施氏讳念曾字得仍宁国宣城县人世系见 愚山先
生 年谱生于康熙某年某月某日卒于乾隆某年某月
某日享年四十有二雍正己酉选贡生以词科荐皆于
予为同谱娶梅氏 (第 14b 页)
贵州镇远府知府又何李公墓志铭
长山李公缓斋以需次补官卒于京邸其子斯祄重茧
而来将舆榇以归介通政静庵先生为请而属余铭其
墓按公李姓讳予之字又何号缓斋世为长山人数传
至高祖槐轩公曾祖芳洲公祖见山公俱以司寇公贵
赠光禄大夫公父(缺/) 官常德通判赠户部主事生
六子公第四子也少时颖异读书目十行下初为制艺
语辄惊人司寇公奖赏为加冠巾年十四入黉序明年
受知于学使宣城 施愚山先生 以高等食饩偕诸生进
谒施公命巨觥酌诸生酒公一饮辄尽举觥请再酌施
公大奇之己酉举于乡登庚戌榜进士时大母 …… (第 15a 页)
情雅润绮年
而播令誉韶岁而有俊名孝性自然仁心独秀虽桓驎
十四荅宿客之诗鲁连十二杜坚离之辨莫及也其饮 愚山 之酒也倜傥不羁旁若无人又不啻元龙之豪气 (第 16a 页)
长山李公缓斋以需次补官卒于京邸其子斯祄重茧
而来将舆榇以归介通政静庵先生为请而属余铭其
墓按公李姓讳予之字又何号缓斋世为长山人数传
至高祖槐轩公曾祖芳洲公祖见山公俱以司寇公贵
赠光禄大夫公父(缺/) 官常德通判赠户部主事生
六子公第四子也少时颖异读书目十行下初为制艺
语辄惊人司寇公奖赏为加冠巾年十四入黉序明年
受知于学使宣城 施愚山先生 以高等食饩偕诸生进
谒施公命巨觥酌诸生酒公一饮辄尽举觥请再酌施
公大奇之己酉举于乡登庚戌榜进士时大母 …… (第 15a 页)
情雅润绮年
而播令誉韶岁而有俊名孝性自然仁心独秀虽桓驎
十四荅宿客之诗鲁连十二杜坚离之辨莫及也其饮 愚山 之酒也倜傥不羁旁若无人又不啻元龙之豪气 (第 16a 页)
(君田先生虽不遇而其教于家者如此所谓不言而/躬行者欤先生殁未久而子若孙以次射策显名当)
(世岂偶然哉岂偶然哉东宣城 施闰章 曰田公讳绪/宗字彷文一字文起山 德州人曾祖三戒明嘉靖)
(癸丑进士官户部主事祖高父实栗并诸生公为 (第 5b 页)
(世岂偶然哉岂偶然哉东宣城 施闰章 曰田公讳绪/宗字彷文一字文起山 德州人曾祖三戒明嘉靖)
(癸丑进士官户部主事祖高父实栗并诸生公为 (第 5b 页)
公正提学山
东今相距六十六年而复继斯任凡整饬士习崇励风
教一以先侍郎为法先是东人于大明湖三贤祠增祀 愚山施公 及侍郎公为五贤祠公至瞻谒重加修葺并
置祭器且默自矢以母贻先侍郎之玷视事年馀恭遇
圣驾东巡于界首祗迓 (第 12b 页)
东今相距六十六年而复继斯任凡整饬士习崇励风
教一以先侍郎为法先是东人于大明湖三贤祠增祀 愚山施公 及侍郎公为五贤祠公至瞻谒重加修葺并
置祭器且默自矢以母贻先侍郎之玷视事年馀恭遇
圣驾东巡于界首祗迓 (第 1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