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诏与黄万祐相见谢表 唐末至五代 · 杜光庭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二十九
臣某言。伏奉宣旨。
令臣就内枢密院宏道大师黄万祐相见者。天慈轸念。
俯及孱微。荷载难胜。
兢荣增极。臣某中谢
伏惟陛下化宏有道。理尚至仁。
忧劳普及于万方。轸念无遗于一物。
故得眠云逸士。遥驰向阙之心。
傲世高人。尽识朝天之礼。
宏道大师夙探至术。深隐嵌岩。
名姓可闻。仪形莫睹。
今者爰随徵诏。直诣阙廷。
舍草带荷裳。宠紫衣师号。
事光史笔。荣耀道门。
伏蒙圣慈。宣命微臣。
与之相见。获奉睿明之奖。
得瞻云鹤之容。步武壶夭。
跻身蓬岛。祇膺异渥。
荣耀万生。顾惟鹪鴳之微。
何报乾坤之德。臣某不任。
净光大师塔铭 北宋 · 释澄彧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二
师讳羲寂字常照,俗胡氏,永嘉人也。
削染于本郡开元寺
年十九受具,业律于会稽,寻依国清习天台教。
智者师湛然师,灯灯相续,遍布寰宇。
唐武宗焚毁,微言暂污,传持中废。
而能苦心研味,在处宣通,制科考文,诲人无倦。
居山四十五载,禀学二百馀人。
邓王钱氏有国之日,钦其道德,赐紫衣师号,树宇以安之,赍腊供以延之。
今天下郡府匡化绍隆,多其弟子。
与人授菩萨戒,约数十万,其德行事状备载僧史。
雍熙四年丁亥十一月四日,迁化于丈室,春秋六十九,僧腊五十。
明年改元端拱岁次戊子季夏十六日,建塔亭,葬于国清寺东南隅
善来弟子二十馀人,长曰令馀、令继,箕裘者曰皎如,实克负荷,事之以礼,葬之以礼。
夫如是,又何憾焉?
愚忝传后焰,备熟前踪,乃为铭曰:
智者圆宗,师后躅。
代产奇士,温其如玉。
兴教劬劳,诲人委曲。
法海扬帆,昏衢秉烛。
锡振何处?
塔局深谷。
法子法孙,灯灯相续。
按:《螺溪振祖集》,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本。又见《续藏经》第二编第五套第五册。
群臣所奏僧道紫衣师号具行业保任以闻诏景德二年十月庚寅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一
承天节群臣所奏僧道紫衣师号,自今具行业保任以闻。
募陈告印匿名书谤王尧臣者诏至和元年九月七日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七八、《宋会要辑稿》兵一一之二五(第七册第六九五○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七
比闻有印匿名书谤枢密副使王尧臣,布诸道以摇军情者。
其令开封府揭榜召人陈告,赏钱二千缗,愿入官者与大理评事侍禁,已有官及系军籍者优与迁转。
徒中自告,特免罪,亦与酬奖。
僧道褐衣者与紫衣师号,已赐师号与僧官,如愿赐院额及欲度童行者,亦听。
宝月大师(一 以下俱杭倅)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二四、《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一
某启:久不奉书,盖冗惰相因,必未讶也。
史厚秀才蔡子华处领来书,喜知法体佳胜,此中并安。
请补外,蒙恩除杭倅,旦夕出京,且往陈州相聚,至九月初方行。
愈远乡里,曷胜依黯。
累示及瑜、隆紫衣号,近为干得王诜驸马奏瑜为海慧大师文字,更旬日方出。
《圆觉经》云:「法界海慧,照了诸相」。
文潞公亦许奏隆紫衣,然须俟来年,遇圣节方可奏。
已差祠部吏人到王驸马宅,计会与瑜师文字,才得即入递次,莫更一两月,方得敕出。
此事自难得,偶成此二事也。
临行草草,不尽所怀,惟千万珍重。
蜀僧1094年2月13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七、《冷斋夜话》题作《僧赋蒸豚诗》、《苏文忠公全集》卷六八、《冷斋夜话》卷二、《古今法书苑》卷四二 创作地点:河北省河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定州市
王中令平蜀,捕逐馀寇,与部队相远。
饥甚,入一村寺中。
主僧醉甚,箕踞,公怒,欲斩之。
僧应对不惧,公奇而赦之。
问求蔬食,僧对曰:「有肉无蔬」。
公益奇之。
馈以蒸猪头,食之甚美。
公喜,问僧:「止能饮酒食肉耶,抑有他技也」?
僧自言:「能为诗」。
公命赋蒸豚,操笔立成云:「觜长毛短浅含臕,久向山中食药苗。
蒸处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浆浇。
红鲜雅称金盘饤,软熟真堪玉箸挑。
若把毡根来比并,毡根自合吃藤条」。
公大喜,与紫衣师号。
元祐九年二月十三日,偶与公之玄孙讷道此,因记之。
杜牧集僧制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七二、《苏文忠公全集》卷六六
杜牧集有《敦煌郡僧正兼州学博士僧慧苑除临坛大德制词》,盖宣宗复河、湟时也。
蕃僧最贵中国紫衣师号。
种谔青涧城,无以使此等,辄出牒补授。
君子予其权,不责其专也。
泾原路经略制置司空名诏元丰五年二月丙辰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三
泾原路经略制置司空名:诸司使内殿崇班敕告百,东头供奉官三班奉职二百,三班借职殿侍军大将劄子三百,度僧牒紫衣师名敕百三司银器二万两,陕西马司马千匹,其应给辎重骡橐驼,令致远等务尽数起发。
少府监铸蕃部本族巡检铜朱记、蕃部本族巡检印,毡帐、锦袍、金银带应赐物,并豫给,仍给兵幕千,枪五千,弓三千,箭二十万。
紫衣师名止令尚书祠部给牒诏元丰五年六月辛酉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七、《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三之二一(第三册第二六七四页)
自今紫衣师名,止令尚书祠部给牒,牒用绫纸,受紫衣师名者纳绫纸钱六百。
茅山元符万宁宫记崇宁五年秋 北宋 · 蔡卞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八七
崇宁五年秋,有司言茅山元符万宁宫成,有诏臣卞为之记。
臣卞拜手稽首而献文曰:德莫崇于尊道,业莫大于昭功。
臣伏睹皇帝自践祚以来,苑囿之观无所增饰,外物之玩无足以累其心者,而深观化原,探索道妙,澹然无为,以御群有。
心既得此矣,且曰:「之所在,圣人尊之。
是故山林之士,寂寞之滨,槩尝有闻于是者,必有以宠嘉之,况其上者乎」!
夙兴夜寐,因任原省,以昭前人之光。
凡己事之未就,虽其小者,必缉熙之。
盖所以尊道而昭功,可谓至矣。
而斯宫之成,二美并焉,将以诏后世而垂无穷,臣是以受命而不敢辞也。
谨按,金陵句曲山,在西汉时有真人居焉,抱神以静,超然遗物,仙圣降而与之言,以登云天。
推其绪馀,以化二季,而二季亦以仙去。
是为三茅君,而世因号其山曰茅山
自时厥后,光景之异,云鹤之祥,笙箫之响,震见于山椒者岁尝有之,而方外之士慕道闻风而来者,亦莫可胜数。
熙宁初常州道士刘混康者,始诛茅结庵于山之积金峰。
其始至也,拾橡栗以为食,焚柏实以为香,久而甘之不厌。
于是人稍信异,往往负薪裹粮以给之。
先生躬有妙行,而济之以常善救物之心。
每以上清符水疗治众病,服之辄愈,繇是远近辐凑,而先生之名益著矣。
哲宗召至京师,燕见便殿,赐号洞元通妙大师,且命即其故居易而新之。
改元元符,因号其处曰元符观。
先生屡辞归,许之。
然终哲宗世,元符观犹未讫功。
皇帝二年,遣中贵趣召先生来朝,且诏守臣监司委曲敦谕,勿听其有所辞。
先生至自茅山,入对久之,语有以当上心者。
他日,访以三茅君事,具奏所闻。
乃诏加锡茅君号,而即山构殿以礼祠焉。
先生又请建皇帝本命殿于东南隅之长生地,从之。
于是钟有楼,经有阁,岁度人有数,日给众有田,而宫之众事毕具矣。
仍降诰以为葆真观妙冲和先生,而度其弟子为道士者十馀人,其上皆锡紫衣师名以宠之,所以尊礼之甚至。
先生再谒还故山,皇帝又为书道藏经数卷,及亲画老子像赐之,以荣其归。
宫将成,御题其榜曰「元符万宁宫」。
云汉之章,下贲岩谷,是将有神物守护,垂之亿年,与道无极也。
且以谓是宫经始于元符,而落成于今,故因其旧名而增之,以彰继志述事之意。
睿圣相承,绍隆真风,所谓一宫之成而二美并焉者此也。
臣既序其事,使后世得以览观,而又系之以诗,其词曰:
猗嗟三茅,得自初成。
气合于无,与形俱升。
孰希其风,必静必清。
寥寥久哉,乃发先生
帝用尊之,载召来廷。
乃亲其人,燕见妙语。
乃锡命书,迨其俦侣。
因其故庐,启此新宇。
像图仙真,上肖帝所。
神笔榜之,龙凤轩翥。
天锡皇帝,聪明孝友。
抱一用中,以绥九有。
遐迩率从,尊道熙功。
有欲求之,与在斯宫。
作为好歌,以诏无穷(《山志》卷二六。又见明弘治句容县志》卷一○,《句容金石记》卷四。)
题下原署:「资政殿大学士金紫光禄大夫醴泉观使、兼侍读上柱国南阳郡开国公食邑四千户、食实封一千户臣蔡卞奉敕撰」。
乞增重朝廷制书奏 宋 · 许景衡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九八
伏见国朝踵唐故事,制敕并用黄纸为之,所以严天子命令,示朝廷之尊崇,非百司庶府文移之比也。
其赦令制书播告天下者,有司行下所属,仍用素纸以为符檄,连附于后,盖其所从来旧矣。
近者开封府被受御笔诏书,民间有合通知者,并不依令录副本连于榜前,辄纯用黄纸誊写,揭示通衢,见者愕然,以为黄纸敕榜,尚书省之出也,开封府亦得为之哉!
臣方欲论列,乞赐惩诫,而近降指挥颁下道僧度牒、紫衣师号,体式仍用黄纸印造,几与开封同失矣。
夫道僧度牒、紫衣师号,自有旧法,今欲革前弊、立新式以表异之,固无不可者,而必以黄纸为之,恐非所以重朝廷之体制也。
今爵命多士,出自天子,著其姓名于敕牒,宰相执政官签书,其用黄纸宜矣;
至于道僧度牒之属,乃是有司印造,非出于尚书省也,礼部官属书字而宰相执政不预焉;
又空其姓名临时书填,盖与爵命多士制书异矣,亦乌用黄纸为哉?
夫名之必可言,言之必可行,此为政之大要也。
今以有司文牒而僭朝廷之命令,以礼部官属而拟宰执签书,非所以正名公朝、垂法后世也。
在昔大臣有官兼将相者,独以不得于黄纸书字为恨,今若使礼部郎官为之,则前后重轻弗伦,不已甚乎?
所有近降道僧度牒、紫衣师号指挥,内用黄纸印造一节,伏望睿明特赐诏罢。
如欲更易旧式,则乞以绫纸印造。
吏部所给奏荫补牒之类,亦足以表异新书,其开封榜示御笔,亦乞戒饬,依令施行,庶几不废祖宗之故事,增重朝廷之制书,杜绝有司之僭忒。
天下幸甚。
请许令纳贴钱书填度牒奏建炎四年二月十八日 南宋 · 叶份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三之三○(第三册第二六七九页)
台州通判潘因权州日,书填过假伪度牒等近二千道,许先赴坛受戒,每道贴钱四十贯,紫衣师号减半
今相度,如应僧道等赍到已书填黄白纸度牒,赴礼部纳换,若验得系是伪造,与免根究追改,依前件已降指挥,许令纳贴钱书填。
乞天宁节许醴泉观咸通殿披度道士紫衣师号奏政和三年九月十四日 北宋 · 蔡攸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一七、《宋会要辑稿》道释一之三一(第八册第七八八四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醴泉观咸通殿「佑圣真武灵应真君」位牌,乃陛下宸翰题写,殿额亦仁宗皇帝御书。
乞每岁遇天宁节,许本殿披戴道士紫衣师号各一名
元祐奸恶坟寺御批崇宁四年七月甲寅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五九、《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二
元祐奸恶即今皆有坟寺,岁度僧行及紫衣师号等尚如故,未曾降指挥冲改。
可令从今并住罢,更不施行,以戒为臣之不忠者。
刘混康大观元年七月二十九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六五、《茅山志》卷四
笪师至,所奏事一一备晓。
谨斋沐写成密词一通,托先生拜章奏达,即幸也。
伺得天语,速具奏来,馀面谕笪师,令于先生处开陈。
贵妃表一通,亦附于笪师回山
御笔画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各一本,可与去岁所画太上老君共三清潜神供养。
《北斗》等经五册、扇头二十个、果实一十件、香华龙脑烛等,各以数交割付笪师。
空名祠部五十道、紫衣三十道,恐要度徒弟。
笪师之下,应徒弟赐以紫衣师号,随行侍者十五人皆赐披度,及赐束帛有差。
按:大观元年七月二十九日
吕相公第八书别幅潭州1132年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三二、《梁溪集》卷一一六 创作地点: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
某留衡阳两旬,弹压曹成,自径路趋江西,幸已出境。
钱粮之类,皆本司趱那应副,敛不及民。
适马友下溃兵二万馀人自江西复入本路,连破浏阳醴陵衡山诸县,遣人招抚,不肯听伏,焚掠四出,人情惶骇。
某自衡阳移师衡山,与其寨栅相去三十馀里,夜遣兵将渡江,晨扣巢穴,贼众初犹抗拒,既知势力不敌,遂束手自归。
除放散老弱外,得彊壮者六千馀人,分隶诸将,尚有三千馀人远去打虏未还,然尽得其老小,已分兵招捕,势须听从。
入境之初,一举幸胜,皆钧庇所及。
湘乡安化间有一项五千馀人,亦马友之众,浏阳有一项二千馀人,乃韩世忠统制官解元管押去李宏、刘忠之党,至岳阳溃散,复此作过,当次第遣兵措置。
将士功状,旦夕奏请,望赐钧念,庶几可以使人。
先此布恳,惶恐惶恐。
本路盗贼除马友、李宏下溃散人兵外,土贼有杨么、雷进、邓装、彭友等,数项内杨么最为剧寇,拥众数万,占据重湖,绵亘千里,为鼎、澧、潭、岳数州之患。
凭恃险阻舟楫之利,出没作过,官军罕得其便。
又以妖说惑众,愚民乐从,其势滋长,虽已遣使臣赍敕榜、黄旗招之,决未肯听从。
近得榜文数道,词语不逊尤甚,非用兵讨荡,其患未已。
议者谓冬深春初水涸之时,正可进讨,须得水军捣其寨栅,逼令遵陆,官军乃有决胜之理。
水军吴全元隶本司,近随岳飞江西,见今端闲,未有使唤去处,敢望钧慈特降指挥令吴全留老小于江西,统率人兵赴本司使唤,候讨荡杨么了毕,却往江西未晚。
机会不可失,愿赐裁处,幸甚幸甚。
潭州累年为盗贼所据,有权通判张掞孔彦舟、马友交通,挟贼之势,恣为不法。
长沙使臣林之问等为之牙爪,科率钱米,多入其家,公然置买田宅,书填官告出卖入己,赃污狼籍,以钜万计,莫敢谁何。
本路权摄官乘时据攘,虽皆有情弊,然此两人为之冠,舍而不治,何以惩奸?
已行按发,付之有司,俟狱具,即以奏闻。
其人猾甚,且复多金,深虑有为之地者,伏望特进相公特赐照察,候案上取旨,重与行遣,庶几为奸赃吏之戒,不胜幸甚。
冒昧,惶恐。
潭州自为金人焚荡之后,孔彦舟、马友、李宏相继占据,残破尤甚,官府廨舍,仓库营房,率皆无有,城壁摧毁,楼橹一空,皆须旋行葺治。
钱粮阙乏,目前养兵犹惧不给,民力困弊,又难科须,而城壁营房、仓库廨舍,皆不可缓者。
辄具奏闻,乞降祠部紫衣师号变转修造,假以时月,庶几渐见次第。
敢望钧慈特赐应副,莫大之幸。
鼎州程昌禹累年捍禦盗贼,颇为宣力,近见邸报,方为朝廷所知,然窘急已甚,诚难支吾。
本司已逐急趱那三万缗济其阙乏,此外非力所及,敢望自朝廷特与应副,幸甚。
澧、辰、沅、靖州鄂渚极远,道途又为杨么梗塞不通,如蒙指挥提举兵马盗贼公事听其就近节制,责以平贼,实为便利,并乞钧察。
某忧患之馀,与世寡合,不当复出,徒相公照知之厚,推挽之力,黾勉来此。
以衰病迂愚之资,当数路兵力之寄,决难胜任。
第以乍到,未敢遽然有请,止俟过防盗贼稍息,即丐闲散,以从素志。
素蒙亮察,敢布腹心,伏幸矜念。
本路钱粮匮乏,全仰漕臣措置应副。
侯懋去此几年,黄敦书犹未至,闻以母老丐宫祠,已得请,尚未见报,孟参政昨在本路差左朝散郎、新提举广西左右两江洞公事赵志之权,其人实有心计,通于财赋,敢望钧慈特赐陶铸,替黄敦书改差阙,已差下范潩,却令改替志之,庶几仗其材力可以倚办,协济国事,不胜幸甚。
伏幸垂念,干冒惶恐。
条具宣抚处置使司画一利便状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八、《忠正德文集》卷二
近具画一奏请,内一项,臣今来出使荆、襄、川、陕,其合行事件,欲乞将吕颐浩张浚孟庾昨申请到江淮荆浙都督府宣抚处置使司已得指挥,遵依施行。
如事有窒碍,即许臣参酌别行申请。
奉圣旨依。
除合遵依事件见逐旋施行外,有下项合行参酌,并条具申请:
一、臣今来出师系都督诸军事,其所管路分,自宣抚、镇抚制置司以下及应统兵将帅,并听本府节制。
一、所部逐路财赋,许酌度多寡有无,通融移那,不以拘碍截拨应副。
一、臣勘会昨张浚在川陕日,自帅臣以下,皆许便宜黜陟。
既被召,续有指挥帅臣监司每遇有阙,止许宣抚司每一阙具奏三两名听旨除授。
后来王似等申,如遇帅臣监司有阙,不免即便选官填替。
若具两三名奏听指挥,窃虑被差之人疑虑不该除授,不务究心职事。
已奉圣旨:帅臣监司如差待阙替人窠阙,令本司并约程,前期每一阙具奏三两名听旨除授。
非次见阙不可待报,许一面拟差。
臣契勘川陕至行在道路窎远,如事局繁简,才干能否,深恐朝廷未能详知,缓急之际,或致误事,今欲乞并依张浚已得指挥施行。
一、臣勘会官员合该讨论之人,如举辟差遣之类,并合候审量了日放行。
访闻川路似此之人不少,多是私计不便,或无力前来整会,致妨食禄,不无留滞之叹。
窃见朝廷已有追降体例,欲乞行下。
吏部开具元讨论审量指挥及已追降体例各三两件付下,候至川陕路,如有似此之人,从臣酌量追降放行。
差注之类,仍具奏知,庶几士人不致失所。
一、臣勘会昨来张浚在川陕日,官员等因功赏补转官资,往往有司不与理元受月日,即与不曾被赏无异。
今来官员等如因功赏补转官资,乞并自受本府劄子日,理为补转月日。
一、臣勘会昨张浚在川陕日,官员等若有功效,合量行推赏之人,系与减年磨勘
今来有司须要换给吏部公据了日,方许收使。
访闻其间多是无力前来行在改换,致卒无收使之期。
今后如有合与减年之人,从本府分明置簿,立定字号,勘会给据,特免换给,如投下磨勘之类,即从臣验实收使。
不惟使有功之人便得祗受赏典,亦可以革绝奸伪之弊。
一、臣契勘今来川陕等路如有创置官司,或收复州县,便合要印记行使,若给降稽缓,深恐行移无以凭信。
今欲乞下行所属,遇逐路有合铸印记,并限两日铸造交付,专差人赍擎前来,庶免失坠留滞。
一、臣契勘宣抚处置使司旧日给降付身差劄,依元降便宜黜陟圣旨,系是正行补授。
近缘到行在换给,却于所补官上加以「借」字,虽于元补官资别无减降,缘有「借」字,是致人心疑惑。
今欲乞行下有司,将来如有换给,更不添入「借」字。
一、本府合要准备将领使唤,今欲乞不限员数辟差。
其请给理任等,并依准备差使使臣体例施行。
一、逐路官如差出干事,虽有拘碍,亦不得占留辞避。
一、乞依吕颐浩例,给降空名年月金字牌、旗榜三十副,准备缓急招收盗贼使用。
一、逐路应见任官如实有疾病,或怯懦不堪倚仗,或有赃私罪犯,并见阙及未差替人去处,并许选官填替讫具奏,乞给降付身内疾病并怯懦不堪倚仗之人与不理遗阙,被差官自到任日理为在任。
若未受朝廷付身,间有按察官等保举,许行收使。
一、臣勘会昨张浚出使日,曾蒙朝廷支降钱物,止是专充激犒使用。
臣今来前去川、陕、荆、襄,合依例陈乞激犒钱物。
兼契勘本府系经由大江带州军,例经残破,及岳、鄂至归、陕以来,并无人烟。
四川财赋累年应副大军,与昔日事体不同,所至州军或有阙乏去处,亦须本府补助支遣。
今欲乞朝廷支降金银计一百万贯,绢三万匹,空名度牒二万道,紫衣师号各二千五百道,并专充激犒并应副缓急支用。
其度牒等依宣抚处置使司体例专用,本府勘合。
所有礼部给到号簿从本府收掌,如遇支使,据所支数目,别用本府勘合号簿,同付给降去处书填翻改。
一、臣勘会逐路豪户如愿纳钱物斗斛补助军须,或缓急劝诱博籴,若不命之以官,窃虑无以激劝。
今欲乞给降空名承节、承信、迪功郎告,进义校尉绫纸各二百道,给付本府准备使用。
仍乞依绍兴三年洛西劝诱博籴已得指挥施行。
〔贴黄〕称:臣契勘昨来浙西籴买日,承节、迪功郎各系四千贯,承信郎三千贯,进义校尉一千贯。
今来川陕等路斛斗等价直及行使铜铁钱轻重不同,欲乞从臣勘量书填,伏乞睿照。
一、臣今将吕颐浩等体例参酌,乞置参谋官一员,参议官二员,计议官四员,书写机宜文字二员,主管机宜文字四员,干办公事一十员,准备干办一十员,武臣准备差遣二十员,准备差使二十员。
其应干事件合遵依吕颐浩张浚孟庾已得指挥及体例施行。
内请给除旧请外,名色同者从一多给,恩数从优。
〔贴黄〕称:臣契勘内计议官张浚到川陕日,为有官资稍高及不欲令干预文字之人添置上项名目,今欲依例添置,伏乞睿照。
一、今依孟庾例差置点检文字三人,主管文字一十三人,书写文字一十四人,书表司四人,发放文字大程官八人,亲事官四人,装界作一名,发递工匠二人。
三省枢密院主事以上驿券,缘张浚吕颐浩等体例轻重不同,欲酌中依秉义郎则例支破,官序高者自从高。
其馀应干事件,合遵依吕颐浩张浚孟庾已得指挥及体例施行,内请给除旧请外,名色同者恩数从优。
一、签厅欲置人吏四人,其抽差请给恩例等并依本府诸房书写文字例施行。
一、本府合置降赐公使库,今欲乞逐库各差主管官二员,专知官一名,降赐库手分二人,书写人一名。
主管官于有官人内指差,专副以下许差白身人,其馀并依张浚已得指挥施行。
一、乞于内外指差医官二人,剋择官一名,除见请外,日给进武副尉券一道,官序高者从本等。
无旧请人更支一十贯,内医官每月更支合药钱七贯。
一、臣勘会本府官吏等系据即目事务或依例差置,若将来事务繁剧,人力不胜,欲乞从臣量度增添,其请给等并依已差置人体例施行。
一、臣今来系由两浙淮南江南东西、荆湖北路前去,其一行大军等合用钱粮若不指定名色取拨,窃虑漕司无以应办。
欲望圣慈特赐睿旨,逐路各专委漕臣一员,将应干诸色及不以有无拘碍,并上供、经制常平等米斛钱物应副经过支使,贵免阙误。
一、臣随行合要绍兴敕令格式,并吏部七司条法、兵工部都官迁材格法,及将官敕照使,欲令所属各行印造一本供纳;
如无印本,如法抄录,仔细点对。
将官敕于枢密院关取。
一、臣契勘本府一行辎重并官属等合用骡马不少,及所须什物等若旋行计置,窃虑枉费官钱。
张浚孟庾结局日,有系省骡马驴及毡帐兵幕从物器皿家事行军什物等,并见在三省枢密院激赏库殿前司省马院、神武中军左藏库等处寄管。
欲乞拘收赴本府应副使用。
一、吕颐浩等昨来出师,其一行官吏将佐以下皆有支破起发钱物体例,缘地里远近不同,是致不一。
今来前去川陕,水陆万里,比之张浚出师之时,尤为艰辛。
所有起发钱物更不敢陈乞增置,只乞依昨张浚体例施行。
一、依例合差进奏官一名,承送往来申奏文字。
今欲乞从本府指差,不罢本身职事,兼行主管,依例与免本院差遣,每日别给食钱二百文,就本院历内勘支。
一、行遣纸札朱红及发递皮角牌子等,及油单黄蜡、点照油烛、收盛文字笼仗、打角官物、合用物色等,并具数于临安府取索,限日下供应。
内纸令左藏库支供在外,并于所至州军关取。
伏望圣慈特降睿旨施行。
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 宋 · 李弥逊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五七、《竹溪先生文集》卷二四
江淮之南有大禅师号曰佛眼
道行闻于朝,敕居和州褒禅山
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
远近奔凑,执弟子礼以求法者不知几何人。
名山大刹驰使延请者,方来而未已也。
宣和二年冬至之前一日,饭食讫,整衣趺坐,合掌加额,怡然而逝。
其徒哀慕,如亡津梁,如失舟楫,莫知攸济。
嗣法兄佛果大师克勤状师之行,且谓某曰:「之于公,风闻而悦,一言而契。
今其逝,公实见之。
知师莫若公,是宜为铭」。
乃序而铭云:师姓李氏名清远临邛人
舍家,十四受具,尝依毗尼师究其说。
因读《法华经》,至「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持以问讲师,莫能对,乃曰:「义学名相,非所以了生死大事」。
遂捐旧习,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
舒州太平演道者为世第一流宗师,径造其室,恭事请。
既入益坚,演深奇之,谓可以弘持法忍,壁立不少假,冀其深造。
七年未尝妄发一语,一日有所契,洞彻超诣,机辨峻捷,莫当其锋。
自是释子争归之,而师益静默自晦,不自为得。
隐居四面山大中庵。
属天下新崇宁万寿寺,方择人以处,舒守王公涣之迎师住持。
未几引去,会龙门虚席,遂补处焉。
居十有二年,迁住褒禅山
三领名刹,所至莫不兴起。
其在龙门,道望尤振,四方学者皆曰:「吾必师龙门」。
由是云集,至居无所容。
师不起于坐,而化湫隘为巨刹,壮者效觔力,智者授轨度,富者施资财,初不祈也。
严正静重,澹泊寡言笑,动有矩则,至出语和怿中节,人服膺之。
其为教则简易深密,绝蹊径,离文字,不滞于空,无汗漫之说,不以见闻言语辩博为事,使人洞真源,履实际。
非大有所契證,不妄许可。
平居以道自任,不从事于务,尝曰:「长老但端居方丈,传道而已」。
与士大夫游,不为世利屈。
苟道合,则欣然造之;
不尔,虽过门或不得见。
公卿大人高之。
枢密邓公洵武闻其风,奏锡紫衣师名。
司谏陈公瓘见所传法语,叹曰:「诸佛心宗,众生性海,远公涵泳深矣」。
皆未识师也,况其亲炙者乎?
佛果、佛鉴同门莫逆,道价相高,世称东山一远云。
尝宗《百门》义,著《圆融礼文》。
又摭《楞严》、《法华》,著《普门礼文》,并行于世。
其参学得法者无虑数十人,士圭善悟为之首,而宿松无著道人李法慧颇臻其奥。
师寿五十有四,僧腊四十。
将逝,谓其徒曰:「诸方老宿,必留偈辞世,世可辞耶,直将安往」?
逮终无一言。
初,在龙门,作灵光台,以会葬苾刍之火化者,且自为志曰:「余它日亦藏于此」。
后门人函骨以归龙门龙门人悲且喜,奉之如生。
宣和三年正月壬寅塔成。
铭曰:
大智唯心,无南北祖。
一离其源,遂开牖户。
守玄尚同,执解随趣。
岐行派流,既倒莫愬。
洪融混合,演得其醇。
则嗣之,道益以尊。
如收全潮,众波莫分。
如举大地,万有以陈。
用晦而明,厥问四驰。
觉迷解缪,远迩是依。
用舍孰测,动言有规。
严以治己,夷以示机。
端居丛林,唯道是则。
化行事修,不失静默。
大兴龙门,蛊坏以饰。
洞明真源,深履实际。
《圆融》、《普门》,并照兼利。
最后说法,不立一偈。
呜呼师乎,孰识其归?
渊澄月现,舟行岸移。
于一举手,示大慈悲。
元珠在前,罔象莫窥。
后学谁师,灵光之碑。
乞限令诸路结绝钱物以收籴军储奏建炎元年四月十四日 北宋 · 张思永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一九、《宋会要辑稿》食货四○之一二(第六册第五五一四页)
江浙米丰熟,若至时支拨官告、度牒、紫衣师号下诸州出卖,收籴粮斛,窃虑临时收籴不前。
昨江浙及诸路勤王不到京畿人,有已前拘截诸司钱物、应付支用不尽钱物,未有归着,欲乞限一月结绝,尽数收簇,拨充逐路漕司收籴御前军储。
条画浙西州军劝诱博籴粮斛事宜奏绍兴三年四月九日 南宋 · 黄叔敖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二一、《宋会要辑稿》食货四○之一五(第六册第五五一六页)、《宋会要辑稿补编》第六六二页
被旨给降空名官告,于浙西州军劝诱博籴米五十万石、马料一十五万石;
内马料如大麦不足,许以籼米充代。
叔敖等欲从朝廷分遣官各认一州,同逐州县守令体度实有斛斗之家,随力劝诱博籴,更不遍及下户。
今条画下项:一、今来籴买粮斛,只于富实积藏之家,不拘官户、编户。
一、今来先于约度到州军合分认博籴:平江府米一十三万八千硕、料三万七千五百硕,秀州米一十一万硕、料三万七千五百硕,湖州米一十二万五千硕、料三万七千五百硕,常州江阴军共米一十二万七千硕、料三万七千五百硕。
一、今来劝诱博籴米斛,与泛常降告籴买不同,理宜优假。
欲依例作奉公体国,宜加奖录。
特授某官不作进纳理为官户,仍理选限,候参部日与免试注官。
未至八品,其父及子并依八品法用荫,及令吏部出给公据,付变转籴买州军验实书填,并许转易回授行使。
一、今来所降官告、度牒等,各比旧价钱减定钱数,及高立米价博籴。
其率先中籴米斛数目最多之家,除依价支还官告、度牒、紫衣师号外,仍许叔敖等具申尚书省,乞朝廷特予旌赏,以为忠义之劝。
一、诸州县受纳官若容纵合干人,并揽纳人于劝籴人户处乞取,辄受请托,入中伪揽湿恶不堪米斛,依条没纳入官外,其失觉察及知情,依前发运副使宋煇画降绍兴元年七月二日圣旨,从徒二年罪科;
立赏钱三百贯文许人告捉。
一、所籴斛斗,令今来分定逐州所委官,各仰躬亲遍诣州县与守贰令佐公共商议,采访实有藏蓄米斛之家,推排劝诱博籴。
所贵贫民下户获免科配。
如州县官妄有辞避,及施行灭裂、故为阻遏,并承受文移等事,依已降指挥通判监视受纳。
一、州县人户内有不务体国,唱说事端,扇摇阻抑博籴指挥,不以有无官资,许所委官及州县将上件人收禁,具姓名申尚书省取旨施行。
一、今来所降官告并系白身人书填,如纳米之家愿与有官人推恩,亦仰所委官具状申尚书省比类迁转。
并以常州、江阴军、平江府张公济,湖、秀州梁汝嘉
仍更差权户部郎官邵相前去与张公济、及户部郎官徐杞梁汝嘉,并同共措置,各限三日起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