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左朝请郎尚书右司员外郎致仕潘公墓志铭1140年12月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五八、《北海集》卷三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
潘氏世为处州青田右姓,其先本武林人
青田有沐溪乡,旧传东晋时尝有鹤沐于其溪,因以得名。
山林幽邃,形势深阻,而中多美田,殆为异境。
公之六世祖避五季乱至此,爱之,遂家焉,子孙寖以蕃庶,居是乡者今数十百家。
曾祖讳惟德,祖讳惟,素儒业,咸以长者称。
考赠朝奉郎讳麃,学优不仕,而笃于行义,乡人爱慕之,有争讼者不之官府,而来取决。
尝举八行,不就。
宣和中,妖贼方腊之党陷处州,境内多被其害,独以谋帅里社之人卫其乡,贼不能犯,远近赖之。
公其长子也,讳特竦字廷立
性颖悟嗜学,幼所习诵,终身不忘。
年十九,学成,游太学,与英俊并处,凡十年。
校试升选,每居前列,名称籍甚。
大观四年,遂以上舍及第,释褐调长洲主簿,选为吉州州学教授,改高邮
秩满,除太学正
丁妣安人叶氏忧,服除,授辟廱正,未赴而辟廱罢,为邓州司仪曹事。
公以经术入官,而吏能精明,若所夙习。
郡太守初见公,与语,奇之,试以疑事委公处决,无不得宜,乃叹曰:「君通才,当为朝廷用,而淹留州县,可乎」?
因荐于时宰,复除太学正
考满,改宣教郎,俄迁博士
公久历学官,滞于进,而守职惟谨,不改常度。
贵游子来肄业,罕循理。
有两生犯规禁,自以挟势,必见优容,公判其罚如规,而一生当斥去。
同寮失色,司业亦以为言,公执不夺,识者多之。
丁外艰去官。
既终,哭谓其二弟曰:「吾于时寡合,向屈志仕宦,本以为亲荣。
今抱永慕之戚,此兴衰矣」。
乃于旧庐之侧植嘉橘,筑堂,日游息其间。
取楚辞《橘颂》之语名堂,曰「与友为文」,以见其志。
居久之,不为赴调计,亲族共相敦勉,乃出造朝。
时行在扬州士大夫稍集,公甫至,会更定宫观官令,欣然请于有司,不俟报,谒告径归。
政府间有招之者,不往见也。
已而,资格未应,不得请。
閒居再踰岁,值车驾幸永嘉,将旋跸会稽,而临海居间为要郡,朝廷择才贰郡。
政府有荐公者,遂除通判台州,且趣之官。
公至,谓太守曰:「今朝廷艰虞,仰给州县,宜留意财赋。
丰财之术,非它求也,课其入而勒其出,则用度自充。
若循蹈旧习,任情慢令,徒慕宽厚之名,缓急何以塞责」?
太守悟曰:「君言是矣,自今请悉听君」。
于是公得究心经理,凡利应入公上者,不复有耗蠹隐滞之弊,郡中财计为之羡溢。
迨六师回驭,若行朝所供亿,转输相继,未尝告乏。
明年,讨建寇范汝为,宣抚使以兵十万出其境,费给悉具。
时方多事,州郡趣办不时,往往以军期取具编户,吏缘为奸,民受其弊。
临海一郡,终公之去,无毫发横敛。
以奉行籴事不扰,先期而足,被赏,朝廷益知公才。
及受代,召赴都堂审察,未至,擢尚书金部员外郎
自兵兴以来,当官为政者率务姑息、称人情,而公在临海,专以奉公惜费、杜请托、抑侥倖为意。
人或不乐,乃因疑似,以事谤公,达于言路,到省才月馀,遂坐谏官章疏罢。
以请,连主管建州之冲佑、台之崇道观,优游里闬凡六年,以自适其素愿。
读书赋诗,以自娱乐,亲旧相过,辄置酒尽欢,退黜虽久,未尝见其几微于辞气间也。
绍兴七年秋,起为广南东路转运判官,命复中寝。
明年,再除江南西路,未赴,擢为度支员外郎,进大理少卿右司员外郎
不半岁三迁,而人犹恨其晚。
于是朝廷方用公而未止也,公亦感激自尽,思效其才,至忘饥渴。
大暑,暴中暍,居三日,疾革,以请得致仕。
卒年五十有八,时九年秋七月辛巳也。
累阶至左朝请郎,佩服六品。
公事亲孝,与二弟相友睦,待人诚信,必践言。
才智有馀,而临事不苟,历仕中外,所至称职。
居乡好义,有先君子风。
遇姻族有无告者,赒其贫乏,恤其孤寡,孜孜不倦。
建炎初,建卒叶侬作乱,掠龙泉松源乡,而沐溪接壤,乡人震恐。
公方服丧在家,喟然曰:「吾先君尝保此乡,小子其敢忘之」!
乃设方略,率乡人之壮健,栅于险要,坚壁以禦之。
贼至,不得入,遁去,州郡赖之以无虞
上其事于朝,特加赏焉。
后数岁,松溪贼危李窃发,其锋直抵沐溪境上。
公如前拒守,闾井获全,乡人德公不忘,及其没也,少长皆为之流涕。
呜呼,使天假公年,获尽其用,则所施设岂止一乡之惠而已哉!
公耽玩书史,始终不厌,为文温丽,自成一家。
有集三十卷。
学既该览,尝作类书,补前人所遗者,又采近世文士词语以附益之,成五十卷,曰《课儿集》,传其家。
娶同郡叶氏,封安人
子男二人,长曰曾,将仕郎,次曰肖。
孙男一人、女二人,皆幼。
曾卜以十年冬十有二月丁酉,葬公于其乡油田之原,盖公平日所属目之地,追遗志也。
先期,得其舅西安宰叶君绶状公行事,已,见属曰:「先人晚乃遇合,用矣,不幸奄忽,赍志而没。
今葬,当有铭以诏后世。
私念生平先友可托兹事莫如公宜,是以来请」。
余感其言,顾不得辞,遂以寄哀于此文也。
铭曰:
沐溪之水,窈而清兮。
群山合沓,环如城兮。
仙人沐鹤,曾此经兮。
韬奇韫秀,閟厥灵兮。
钟美于人,公其英兮。
受才孔多,学蚤成兮。
贤关典教,士服膺兮。
通守一邦,其政平兮。
首公不挠,孰谤憎兮。
含香入侍,迹靡停兮。
襆被去曹,中甚轻兮。
归与橘友,同芳馨兮。
偾而复起,道将行兮。
卿联宰属,官亟升兮。
嗟天与时,不遐龄兮。
三日卧家,疾莫兴兮。
还丧里社,皆失声兮。
公乎保我,今谁凭兮。
怀德不忘,传令名兮
视其后人,宜有庆兮。
南昌县吴君墓志铭1123年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六六 创作地点:江苏省无锡市
君姓吴氏,讳彦申字圣时处州龙泉人也。
曾祖讳某,赠大理评事
曾祖妣胡氏,赠河东县太君
祖讳某,赠承事郎
祖妣朱氏,赠蓬莱县太君
考讳某,故任奉议郎、知湖州长兴县事;
妣鲍氏,封金华县君
吴氏之先,家于会稽山阴,唐末有为谏议大夫者,避董昌乱,徙籍永嘉
谏议之季,自永嘉转择幽胜,爱龙泉松源乡溪山深秀,因卜居马。
兄弟每一相思,则束剑呼仆,千里命驾,其友爱如此,于君盖始祖也。
五代暨国初,吴氏世有隐德,弗显。
天圣中,君之从祖伯仲始相继登科,丞于秘书殿中,由是君之曾大父廷评公蒙追荣之恩;
长兴府君擢第升朝,而君之大父承事公复被褒赠,于是吴氏为名家著姓,而宗族之登仕版者,踵相接于朝矣。
长兴府君生三子,君其长也。
幼力学有大志,才弱冠,美秀而文,一举与计偕,识者皆以早达远到期之。
居无何,丁长兴府君忧,哀毁逾礼,庐于墓侧。
终丧,思所以为偏亲之荣者,五举于礼部不见收,而行义日益著于宗族,信于朋友,推于乡闾。
大观中,诏以八行取士,君为乡人称荐。
长乐郑修提举两浙学事,檄邑官敦请君就黉舍,君辞不获命,则以书力荐其友人吴达而归,一时士夫高之。
政和二年进士第丙科,君行年四十有九矣。
喜见眉睫,谓所亲曰:「此何足云,所可喜者,世先人之科以拜吾亲耳」。
秀州司理参军,归未及家,而金华君捐馆舍,以不得拜亲为恨,哀动路人。
服除,授宣州宣城县主簿,以举者改从政郎,授洪州南昌县丞
在官逾二年,以疾终于官舍,享年五十有九,实宣和四年十二月十有七日也。
君孝友惇睦,出于天性,终身之慕,至老不衰。
吴氏素以富厚称。
长兴府君没既久,从父议析居,君当得善利田宅,悉以畀从父,而自取其次,且以家事付诸弟,一不问,故昆弟义聚,人无间言。
所友皆一时善士,与故尚书郎鲍辉乐平吴逵相好尤笃。
举动造次,必以礼自持。
乐道人之善,所称皆天下长者。
其学问渊源,不务华藻,著述文章,根于理致,久困场屋,于得丧澹如也。
晚始仕,虽折腰州县小官,然遇事不苟随,所至皆有可称。
其在宣城,尝摄水阳镇,土豪有与镇官交结者,因持一事请托,无不满意。
君至之日,首发其奸,土豪一夕自恨死。
既而朝廷行方田法,君被檄领祁门,尽瘁所职,毫发无私,吏不能欺,同僚相率以为模楷,由是一方安之。
其在南昌富民子冒户产免输至千疋,君适摄邑丞,按治之,伏罪,下户赖免输者殆以千数。
尝兼尉事,弓兵获盗以奉君,曰:「此于法可得改秩」。
君笑谓曰:「汝之获,我何与焉」。
凶岁,他邑惮大吏,莫肯弛租。
君尽蠲之,以裕民力。
君初官才佐两邑,其施设已如此,使其素所蓄积,得少伸于世,其可量也哉!
初,君调南昌丞也,懿戚有在要路者欲挽之诸公间,且俾注见,君卒不注,谓所亲曰:「是区区何为者,庶几以吾所当得则无愧矣。
他日倘改秩,致其事而归,因得恩及先人,此我平日所愿也」。
然卒不能如其志,岂非命耶!
长兴府君之丧,君乞铭故给事中同郡龚公原;
金华君即世,后铭属故右司谏议大夫延平陈公瓘。
君尝曰:「吾之所以托我亲于不朽者,徒以二公故也」。
公好学,虽至老,手不释卷。
晚节颇喜浮屠氏书,能达其要旨。
将殁知时,至蔬食逾旬,屏左右衣冠而化,其践履所至如此。
浮梁臧氏,故秘书丞君锡之女。
生四男,长曰士敏,早卒;
次曰士宽,承信郎
次曰士彬,亦早卒;
幼曰士元
一女,适从事郎、监潭州南岳庙李论,后君七年亦亡。
孙二人,曰昭、曰惠。
士宽以宣和五年十一月二十有三日葬君于松源石龙山之阳。
既葬,以状来请铭于某。
惟先妣卫国太夫人,君之姊也,君少从先公太师学,而某自幼得从容侍君左右,甥舅之情甚厚,且知君为详,义不得辞。
铭曰:
扶策读书,劳苦半生,能成名,而不得一拜其亲。
歛板折腰,非利斗升,欲及其先人,而不得少如其志。
岂是二者,命亦有所制耶?
故富其德而啬其寿,深其蓄而狭其施,岂造物者之有意耶?
将不在其身,而在其子孙,庆流有衍,为后人之利耶?
石龙之冈,先陇相望,安此幽宫,而所以升跻神明者,其无所不至耶(《梁溪集》卷一六九。)
自此句「行方田法」至篇末,底本阙,据道光本补。
风流子 范觉民生日 宋 · 王之望
 押灰韵
江国东风早,芳菲又、迤逦报寒梅。
正元气孕和,小春归候,数丁千载,喜动三台
向此际,上天开景运,王国产英材。
崇岳洞天,暗书苔藓海山烟雨,空锁楼台。

煌煌天人表,琼林与瑶树,照映庭槐。
中有丽天星斗,惊世风雷。
况朱颜绿发,年光鼎盛,绣裳华衮,人望归来。
好对玳筵满举,眉寿觥罍。
郊祀奏告五岳祝文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五一、《盘洲文集》卷一八
伏以穆卜天正,将郊上圜,崇岳峨峨,吐符作镇。
敢徼况施,济此明禋。
松源和尚语录序嘉泰三年九月 宋 · 释庆如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七二
松源和尚示徒云:「明明向汝道,开口不在舌头上」。
贼赃已露,学者不解,剿绝其命根,返记剩语,殆成巨秩,携入龙峰,请为编次。
予窃谛观破砂盆遭其凌蔑,痛的的地处克由叵耐,虽欲掩藏之而不可得。
然家丑外扬,三十年后当必有为雪此屈者。
嘉泰三年癸亥重九日,住黄龙山法弟比丘庆如谨书。
按:《松源岳禅师语录》,续藏经第二编第二六套第三册。
运庵普岩禅师像赞 宋 · 梦庵在居士
 押真韵
松源嫡嗣,伏虎后身。
接物有验,见地不亲。
丛林沾润恩波阔,万古云峰翠色新宋元靖运庵普岩禅师语录》附容安轩运庵禅师行实》)
松源禅师塔铭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五三、《渭南文集》卷四○、《吴都法乘》卷五上之下、《增修云林寺志》卷五
松源禅师名崇岳,生于处州龙泉松源吴氏,故因以自号。
自幼时,已卓荦不群,处群儿中,未尝嬉宕
稍长,闻出世法,慕向之。
年二十三,弃家,衣扫塔服,受五戒于天明寺首造灵石妙禅师
继见大慧杲禅师径山,久之,大慧升堂,称蒋山应庵华公为人径捷。
师闻之,不待旦而行。
既至,入室未契,退愈自奋励。
中夜,自举狗子无佛性话,豁然有得,即以扣应庵,举庵世尊有密语,迦叶不覆藏,云钝置和尚应庵厉声一喝。
自是朝夕咨请,应庵大喜,以为法器,说偈劝使祝发,栋梁吾道。
隆兴二年,师始得度于临安西湖白莲精舍。
自是遍历江浙诸大老之门,罕当其意,乃浮海入闽,见乾元木庵永禅师
一日辞木庵,欲往黄檗
木庵举有句无句,如倚树,云:「裂破」。
木庵云:「琅琊道好一堆烂柴聻」。
云:「矢上加尖」。
如是应酬数反,木庵云:「老兄下语,老僧不过如此,只是未在。
他日拂柄在手,为人不得,验人不得」。
云:「为人者,使博地凡夫一超入圣域,固难矣。
验人者,打向面前过,不待开口,已知渠骨髓,何难之有」。
木庵举手云:「明明向汝道,开口不在舌头上,后当自知」。
逾年,见密庵于衢之西山,随问即答。
密庵微笑曰:「黄杨禅尔」。
师切于明道,至忘寝食。
密庵移住蒋山、华藏、径山、皆从之。
一日,密庵入室次,问傍僧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师侍侧,豁然大悟,乃云:「今日方会木庵道,开口不在舌头上」。
自是机辩纵横,锋不可触。
木庵又迁灵隐,遂命师为堂中第一座。
旋出世于平江澄照,为密庵嗣,迁江阴之光孝,无为之冶父,饶之荐福,明之香山平江之虎丘,皆天下名山。
惟冶父最寂寞,又以火废,一临之,四方名衲踵至,栋宇亦大兴,人谓师能使所居山大。
庆元丁巳年,适灵隐虚席,佥曰:「安得岳公来乎」?
果被旨以畀师,欢声如潮。
居六年,道盛行,得法者众,法席为一时冠。
而师有栖隐之志,即上章乞罢住持事。
上察其诚,许之。
退居东庵
俄属微疾,犹不少废倡道,忽垂一则语以验学者曰:「有力量人,为甚么抬脚不起,开口不在舌头上」?
又贻书嗣法香山光睦、云居善开,传以大法。
因书偈曰:「来无所来,去无所去。
瞥转玄关,佛祖罔措」。
跏趺而寂,实嘉泰二年八月四日也。
得年七十有一,坐夏四十,奉全身塔于北高峰之原。
成之四年,香山遣其侍者道孚以铭属某。
某方谢事居镜湖上,年过八十,病卧一榻,得书,不觉起立曰:「亡友临川李德远浩实闻道于应庵,盖与密庵同参。
李德远每与某谈参问悟入时机缘言句,率常达旦。
读师语,峻峭崷崒,下临云雨,如立千仞之华山
蹴天驾空,骇心眩目,如钱塘海门之涛;
虎豹股栗,屋瓦震动,如汉军昆阳之战。
追思德远所言,然后知师真临济正宗,应庵密庵之真子孙也。
铭曰:
临济一宗,先佛正传。
应庵父子,以一口吞。
金圈栗蓬,晚授松源
松源初心,论劫参禅。
于一笑中,疾雷破山,坐八道场,众如涛澜。
金镞脱手,碎首裂肝。
彼昏何智,万里铁关。
后十大劫,摧山湮川。
法力所持,此塔岿然。
都下次韵酬松阳叔文 南宋 · 项安世
君不见昆冈烈焰燔苍穹,中有一气亘天如白虹。
又不见徂徕之山十丈雪,但见磊块硉兀错立于其中。
从来人事看晚岁,不与儿童争此世。
五金流处要璠玙,万木枯时待松桂。
我家松源妙人物,水怪山奇古仙窟。
山含水气生万嘉,水抱山形成百折。
卯山先生山水郎,呼吸水怪含山光。
栽梅不入积李候,植蕙自爱深林芳。
笔端风月三千首,血指前头甘袖手。
腹中文字五千卷,白眼旁边不开口。
流泉百尺风凉,玉琴一曲自琅琅。
三间茅屋夜有光,直入斗牛何煌煌。
万钟嵯峨剑头米,九州几何太仓秕。
得钱嫁女吾事了,归向空山教儿子。
此时方帽一先生,野老相过无姓名。
草间泥饮同一醉,醉里小诗还自成。
竹杖山边行翠围,松舟水上眠风漪。
山行水宿似有道,或者疑是唐天师(自注:松阳诸叶皆出卯山唐有道先生叶天师。)
古来艺达非道许,道在与参鲁。
战于蛮触焉得刚,落尽皮毛吾甚武。
复雷有象地中藏,丰屋无人天际翔。
舍梧养樲师也贱,有芸无揠农之良。
徐行周视故无遗,大道不劳私智窥。
堂堂夏屋忍空旷,扰扰利场同絷维。
我生有志今十龄,黎黄求友昼夜鸣。
迩来渐觉前路阔,旋叫魂魄还精营。
羡君金玉好弟昆,况有百年闾里恩。
浮名于世已无欲,此事向我当深论。
九重城里得斯人,一笑洗尽衣中尘。
路傍看者谁解此,请君持问无名君。
典座归中峰庵 南宋 · 释崇岳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太白峰高宇宙低,先师灵骨不曾移。
儿孙个个且如许,路上行人口似碑(以上宋师明《续古尊宿语要》卷四《松源岳禅师语》)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四 南宋 · 释崇岳
 押阳韵
万般施设不如常,又不惊人又久长。
谁知远烟浪,别有好思量(以上辑自庆如松源崇岳禅师语录》卷上善开《平江府阳山澄照禅院语录》)
颂古二十五首 其二十五 南宋 · 释崇岳
 押药韵
莫莫,拈出一条断贯索。
任从我佛及众生,撩天鼻孔都穿却(《松源崇岳禅师语录》卷下《颂古》)
梁光远居士法语后 南宋 · 释崇岳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二五、《松源崇岳禅师语录》卷下
法无二法,达者同归。
灵云见桃花香严,因击竹上,古先德皆證此个时节因缘。
光远居士宏智禅师所授樟禅人法语,不觉触著先君之讳,泪出痛肠,正是这个时节因缘也。
佛照惯将方木逗圆孔,莹云卧犹更逐恶随邪,若据此事,总没交涉。
松源不惜眉毛,尽情下个注脚,具眼者辩取。
陈思王 南宋 · 薛季宣
 押漾韵
乔松产崇岳,托迹太高亢。
飘摇风雪场,蜷局蛟龙状。
干霄竟何事,劲节良独壮。
下有楸桐秀,远入烟霞望。
天意固有在,人情亦云妄。
苦乏柔苗荫,直傲清霜量。
居然嗟彼其,坐使出其上。
至哉文身子,三以天下让
梅州张君墓志铭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九九、《攻愧集》卷一○四
龙游为浙东壮县,号难治
绍兴间陶安世定有声之后,历数政不以善罢。
四明和卿袁州万载以捕盗赏改右承务郎,年壮气锐,往为之宰,亲党或劝止之。
既至,谒庙,以廉勤公平自誓:「上不负于君,下不欺于民,终始如一,神其临之」。
闻者竦然。
首定规画,凡听讼追科,出纳简稽,公吏抱案进退,皆有程度。
乡胥奸弊,智者不能尽察。
左右参验,甲乙相纠,簿籍更用薄楮,以防削改,字画分明,欺伪略尽。
有宗室子与强民为仇,各聚众至数百,期操兵夜斗于市。
尉趋告,公曰:「安有是事」!
命置酒,尉股栗不敢饮。
吏又告将合矣,君笑不答。
俄散去,约明日复至。
迟明,召二人者至庭,谓曰:「汝自相仇,彼众何罪,而使滥被杀伤乎?
不如挺身持刃,决雌雄于前」。
两人者相顾欲退,公曰:「官府有法,可容尔耶」?
分囚庑下,至累月,始悔过求免。
邑众为言,愿相保任使自新,即纵之,俱愧惕感服。
君既归,犹以时节致书问起居者数年。
设保伍之法,绘为鱼鳞图,居处向背,山川远近如指诸掌。
又籍其家之长幼、姓名、年齿、生业,纤悉毕载。
其崛强无行,邻里可以纠告,或犯法未就捕,而君已知其人。
私忿斗殴,邻不为劝止者与同罪。
牒诉诬妄,必坐其教令者。
法令易行,井若画一,欲以献之朝,通行天下,未果也。
豪右并大溪为舂硙以擅利,久为舟行之害,间有废之,仅能彻去浮屋。
君始并其基址去之。
初谒太守司谏施公元之,迎谓曰:「邑大未易治,盖以君尚少也」。
君曰:「正恐上官以为易,今知其难,则可为矣」。
守待寮属严,一日令赋外别输,四令奉命惟谨,君独争曰:「使某左枝右梧,月献缗钱千计,未为甚难,如贻患后人何」?
盛怒,君辞益坚,且曰:「宁弃官以归,已束装矣」。
守曰:「试子尔,乃能刚果如此」!
更荐之。
后日书问,如待子姓,家事亦或咨谋焉。
白革湖镇当水陆之冲,戍兵经由,不翅寇盗,莫敢谁何。
白帅府以军法齐之,无敢哗者。
有一士笼禽于市,为恶少年侵侮,君责其不学,送县庠从师受业,谨其程课。
居数日而后杖其所侮者,人皆悦服。
视事才三月,有诉君于部使者
覈其言不根,反以此受知。
又诉之朝,洎付有司,乃扳引前令事为言。
其人既伏辜,君之治行益白。
久之,谣诵杂然。
如《十德》诗、《能官赋》、《十可喜歌颂》,锓木镂石,几不胜数。
流闻四远,境内多立生祠。
惟灵耀、成志二寺,至以神事之,或致祷焉。
帅宪具绩效奏闻,有旨候任满赴都堂审察。
淳熙初元既造朝,干办行在诸军审计司,俄改差权发遣均州
制词有云:「风力敏彊,有声剧邑」。
是时孝宗皇帝垂意民事,由治县而擢为郡者不过数人。
丞相叶公衡,自于潜毗陵,卒至大用,均有管内安抚之权。
人谓君自此升矣。
四年陛辞,奏事称上意,且属以有机密事奏来,而台评以资浅论罢。
五年差知兴国军,前论者又以为言,改通判筠州
遭所生母安人方氏忧,服除,通判衡州,既授代而报罢。
绍熙二年主管台州崇道观
四年,通判广州
几年,适梅州阙守,诸司奏辟。
未几而属疾,庆元三年十月丙子殁于郡之正寝,享年六十有一,官止朝散郎
呜呼,命矣夫!
娶伍氏,封安人
子男五人:度、廙、庠、序、廉。
度将以君遗泽补官。
孙男六人:奇之、湘之、之、环之,次俱未名。
先一年,奇之卒。
孙女三人尚幼。
君之入广,从行者多困于瘴疠。
第四子序卒于,君念之切,阅月而君亡。
安人来自富家,善事其姑。
君既受命,悉以祖产归诸兄,而又不事生产,安人攻苦食淡,阃助为多,人无间言。
奉祭祀未尝不躬亲,抚庶子不翅如己出。
初封孺人,后得今封。
率诸孤扶君之丧远归,悲苦劳勚,人所难堪。
归而治葬,寻亦感疾,五年三月乙巳不起。
始公卜寿藏于鄞县清道乡邵家桥祖茔之侧,既以四年十一月丙申大葬,又以五月壬寅安人于君之墓。
呜呼,天之祸张氏何其酷耶!
先是,君之诸子为君求铭,以君既葬而迟之。
安人之丧,又哭踊以请。
余于君有连,又以齐年相好,尚何辞!
惟张氏自仲以孝友称,衣冠代不乏人。
永嘉南渡,始居于吴。
五季之乱,避地东来,有官于四明者,因家焉。
君之曾大父纶,累赠宣奉大夫
大父寅,赠朝散大夫
邦彦政和二年太学上舍进士第,官左朝散郎,赠朝议大夫
自叔祖宏举经明行修为吏部郎,遂为乡之望族。
君讳祖顺,和卿其字也。
生七岁而孤。
绍兴十四年,以朝议致仕恩补将仕郎,性资明悟,执丧如成人。
长从乡先生佥判沈公铢游,沈公爱之,至育于家。
晓畅世务,以气义自许,庶几大其家者。
居官所至纪。
万载有盗窃发,躬勒部伍禽得之。
念其穷无所衣食而致此,以为案问自首,盗得不死。
衡阳岁饥,道殣相望。
君遽发廪赈给而后报,监司不罪其专,而以才具优长荐之。
提刑姚公恪、转运张公演、提举陈公傅良谓君敏彊精勤,廉平简素,不诡随而失守,不强梗以侵权。
尝稽其簿书,条目虽多,撮为一编,上收下支,日总其最,简当精密,无所容奸。
委之决狱,酌情参法,随手剖析,人称平允,相率列其状于上。
谏议张公釜为广帅,以岁有登歉,欲广储蓄,以备缓急,为经略司桩备仓,创立未久,专以委君为之。
条画纲纪,办事既速,了无遗策,张公亟称之。
在万山间,官舍民居率以为屋。
公虑火灾,更以木瓦。
自驿舍库廪两狱,先以公帑为之,民亦乐从。
郡计匮竭,为之经理,而用稍足。
又能葺学校为养士计。
汀、赣接境,岁晚辄百十为群,名曰负贩,实为剽掠,松源、石下为二州渊薮。
淳熙间,有啸聚者,自是几无宁岁。
君下车,即用龙游鱼鳞比伍之法行之,群盗为之屏迹。
郡治之后,茅苇弥望。
君令民筑室两傍者复其身,遂为通途。
旧以土客户社丁供州家之役,各有科调,为罢去之,皆起来暮之叹。
惜其见于用者止此也。
与人乐易,持论平恕,而勇于立事,不顾彊禦,毅然不可回夺。
居官廉约,为令时鬻产以继禄。
又好周人之急,力竭而无倦色。
嫉吏奸如仇,洞见肺肝,人不能欺,衡阳之劾良以此也。
平居念当世利害,拟为奏草,以待施用,久遂成编,名《愚见录》。
藏书教子,尤所留意。
朝议有经解杂著数十卷,大书编次,宝藏甚饬,对之辄泣下。
呜呼!
古人以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犹可以行志,为邑宰而得名于史传者众。
如君龙游之政,可以不朽,故余表而出之。
家有《治县捷径》等书,皆公见于已试者,后来尚得以考其规模云。
铭曰:
张氏著姓,孝友惟仲。
汉良晋华,支派尤众。
永嘉南渡,始为吴人
或官于明,遂大于鄞。
君起孤藐,以才自奋。
所至纪,芒刃不顿。
龙游之政,绝后光前。
治声烨然,彻于帝前。
谓自此升,欲起辄仆。
晚试于,遂罹变故。
抱负有馀,赍志而亡。
哀哀贤助,又不胜丧。
邑人尸祝,足以不朽。
铭以表之,尚启厥后。
松源 宋 · 喻良能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征途未尽弋阳西,且过松源九节溪。
烟雨濛濛山色好,鹧鸪更与尽情啼。
密庵和尚塔铭 宋 · 葛邲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九八
释迦如来灭度之后,其徒未免囿于名相。
至达磨西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而人始知佛之所以为佛也。
六传而至大鉴,五宗而得临济,而佛之道益光明盛大而不可掩矣。
临济之宗,直截根源,不涉阶级,全机大用,棒喝齐施,或者喜其路之捷,而得之速也,然未免承虚接响,错认话头,拨无因果,生大我慢,却堕邪见,了不觉知。
自非有明眼宗师,见处分明,行处稳实,则何以倒用横拈,得大总持,炉鞴后学,皆成法器耶?
近世卓然杰出了此事者,则天童密庵师也。
密庵得法于应庵华得法于虎丘隆得法于圆悟勤盖临济之正宗,丛林之巨擘也。
师讳感杰,俗姓郑福州福清人密庵,其自号也。
母尝梦灵山老僧入其舍,已而生。
师自幼颖悟不凡,每厌尘染,欲求出世间法。
及受戒为僧,不惮游行,遍参知识。
初谒应庵,孤硬难入,属遭呵咄,心不退转,久而相契,遂蒙印可。
自此道价益喧,人天推出,其分坐而说法,则见于吴门之万寿,四明之天童;
其正坐而说法,则见于三衢之乌巨、之祥符金陵之蒋山,无锡之华藏。
所至之处,举扬宗旨,露裸裸,活鱍鱍,七纵八横,无少挂碍。
然十二时中,步步皆踏实地,虽不待修證,而修證未尝忘;
虽不假精进,而精进未尝怠。
滴水滴冻,照莹明彻,遂使天下衲子响合云臻,相遇诸途,则曰:「何不礼师去」!
文彩既彰,声名上达,淳熙四年,有旨住径山,召对选德殿,问佛法大要,开堂灵隐,又遣中使降香,道俗观者如堵。
七年,自径山灵隐,上亲洒宸翰,询以法要,又遣侍臣,以《圆觉经》中四病为问,师皆以实语对,恩遇甚宠。
十一年,归老于天童。
十三年六月,忽示微疾,十二日趺坐而逝,年六十有九,腊五十有二,葬于寺之东。
师应机接物,威仪峻整,昼则危坐正襟,以表众视,夜则巡堂剔炬,以警众昏。
纯白之行,终老不移;
坚固之身,至死不坏。
所遗齿发多生舍利,人以为异云。
约斋居士张镃,常参学于师,师亡,复经纪其后事。
其他嗣法者数十辈,而了悟崇岳杰然者也。
效官中都,与师相见,或道话终日,亹亹忘倦。
别去,数以书相闻,临寂又以书为别。
既葬,参学弟子慧光以塔铭为请,辞之,请益坚,乃为之铭,曰:
曹溪一滴,源深流长。
至于临济,其道益张。
如击石火,如闪电光。
不离当处,觌面承当。
猗欤杰公,直造其堂。
行解相应,非断非常。
一音演畅,七坐道场。
众生病恼,我为医王。
众生沈溺,我为舟航。
坐断报化,不涉周章
闻者见者,踊跃腾骧。
疑情顿释,如叶殒霜。
宗风不坠,繄师栋梁。
名满天下,若为盖藏。
作奇特会,空费商量。
此一转语,为师举扬!
按:《密庵和尚语录》附,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卷四七。又见《密庵杰禅师语录》卷下。
松源和尚语录后序嘉泰三年十二月 南宋 · 孟猷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四八
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点检将来,漏逗固已不少。
是以德山临际,一棒一喝,直欲丧尽己灵。
兹岂容拟议,以豪发间隔于其间哉。
世宗师,情解俱亡,言语路绝。
负荷佛法而能觉悟后学者,微松源老人,其谁与归?
松源于予有交游之旧,自言出家未受具足戒,从应庵华公,有所契入。
后从木庵永公密庵杰公,及遍参知识,虽屡有省悟,然犹以未能脱洒为疑。
如是者又不知几年,刻苦自厉,至忘寒暑。
一日,留道场全公席下,蓦有所得,疑网尽除。
时全公缘化出外,数日而后反,亟欲求證,先众入室。
时全公机锋不辏,松源詈言而出,即挑包过凤口,谒密庵
未及语,密庵云:「且喜大事明了,吐露即不堪」。
松源于是归堂憩息。
其去道场也,有偈云:「当头一著没誵讹,去住还如水上波。
有意气时添意气,从教平地起干戈」。
后自澄照至显亲、报慈,凡住院者八。
予见松源无恙时,乐称参学弟子光睦与大纯、惠足。
今惠足以其师语录来求序,因为纪其师得道之本末。
予独怪黄龙如公既明明知得松源开口不在舌头上底消息,便合将此剩语屏置影灭迹绝处。
今乃与之编次,外扬家丑,予恐它日钝置松源者,在黄龙无以逃其责。
嘉泰癸亥腊月八日汲郡孟猷后序。
按:《松源崇狱禅师语录》卷上,续藏经第二编第二六套第三册。
偈颂二十五首 其十二 南宋 · 释普岩
 押词韵第七部
近之不逊,远之则怨。
无义无情,可贵可贱。
一年一度雪深冤,毕竟无人是的传松源先师忌日)
偈颂二十五首 其二十一 南宋 · 释普岩
断杨歧正脉,坏临济纲宗。
赤土涂牛奶,密室不通风。
身前身后不了,深瘗白云之中。
非父非子,狭路相逢。
涧藻溪蘋相钝置,谢郎错认钓鱼船松源先师塔头
偈颂二十五首 其二十五 南宋 · 释普岩
项短耳聩,千妖百怪。
如是三十年,续东山正脉。
我也错商量,三拜一炉香,一任傍人说短长松源先师忌日)
按:以上辑自《语录》惟衍编《安吉州道场山护圣万寿禅寺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