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重修南海庙治平四年十月 宋 · 章望之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七五、《金石续编》卷一五、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六、同治《番禺县志》卷二九、光绪《广州府志》卷一○○
天下之国,蕃夷皆小,中国之九州为大。
然而海晕于九州,中国之民受天地中和之气,故其为与礼义同□□亦智矣,□□□□而人穷其数,地厚矣,而人探其变。
舶海之人不一,而莫能知其所滨,潮汐之往来有期,而莫能究其所发。
以海外之不□□□□与天地同其生育,而秘异无有竭。
然则其神之所尸威灵,岂不盛哉!
望祀山川之礼,权舆于《虞书》。
夏、商、周悉严四望,则坎坛而祭,不先日月星辰之位尔,他神莫之与隆。
及郊上帝,大雩大蜡又列享之。
后之世复即岳镇海渎之所,庙而祭之。
庶□□□礼,纤悉具存。
凡兹庙制,咸有殿堂,像其神,南面而坐,爵号为王公,神之冠服,礼如其名。
今其风流绪状,有俨然前日之馀□□□□□土以为坛,每岁五郊。
迎气之日,节以其方,修其时享。
其为祭之具,祭官及在位者,诏奠拜兴钧从事于坛,尸殿像而无□□□□用以古法,是供而无降神之乐,礼之变岂一邪。
南海神祠,旧隶广州之域,今在扶胥镇之西,曰东南道。
水陆之行,里钧八十,号其神曰「洪圣广利昭顺王」。
立夏之节,天子前期致祝册文,命郡县官以时谨祀事,牺牲器币,务从法式,罔或不恭,典刑其临汝
今之守是邦者,常节制一道,曰经略安抚使,兼治州焉。
其驭事大,其统地侈,朝廷必择望人为之。
位既高,往往懈于事神,失虔上意,故海祠久之不葺。
先时,此民与海中蕃夷、四方之商贾杂居焉。
皇祐中,广源州蛮来为寇,民之被杀之馀,流散逮尽,后虽归怀,无复昔时之饶□。
及是嘉祐七年秋,风雨调若,五谷丰实,人无疫疠,海无飓风,九县旁十有五洲,无盗贼之侵。
民相与语曰:「兹吾府帅政□公平所召,亦南海大神之赐」。
遂入谒府廷,曰:「海祠颓败,愿输吾赀新之,用以答神嘉」。
公曰:「是吾心也,不言,吾且有命」。
乃以□之□□□□之屋三百馀间,宜革者举新之。
九月兴役,明年五月事既。
府命县曰:「其以牲酒,告成于神」。
府帅者谁?
尚书左丞集贤院学士余公也。
公生始兴,尤熟南俗,尝破广源之寇,又尝为帅桂林,又尝以安抚使莅之。
广、一体也,其恩德固已浸淫此邦矣。
下车之日,□自承风,故令易孚而和气易洽。
至其它美甚多,非庙所宜及。
望之引避朝命,南游罗浮山,因公之宽裕宜人,知公之虔恪宜神,因道庙下,稽首海德,作诗遗南人歌之。
诗曰:
伊神孔硕,司海于南。
河伯之元,岳祇之参。
诞惟厥灵,风雨不□。
德实孚民,民依以瞻。
惟海洋洋,允敷无外。
川谷攸同,天地攸赖。
裒惟时大,罄天为对。
育物之无名兮,其冲宜尔无盈兮。
古之天子,以时望祀。
肇庙其旁,越在后世。
册以王爵,衮冕有伟。
介圭是瑞,太牢是牺。
嘉祐名元,新宫既绩。
惟斯民之力,惟令之职。
元侯之□,惟元侯之德。
由大君,锡神休,其无斁。
治平四年十月一日立。
刘玉刊。
屯田员外郎、前知番禺县邓中立重修。
屯田员外郎、前知番禺县王师元,屯田员外郎、知番禺县谢伯初朝奉郎、守尚书职方员外郎通判军州、兼管勾市舶司骑都尉赐绯鱼袋孙□先,朝奉郎、守尚书都官郎中通判军州、兼管勾市舶司轻车都尉赐绯鱼袋陆□□。
龙图阁直学士朝奉大夫尚书兵部侍郎、知广州、广南东路兵马都钤辖、本路经略安抚使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吕居简立石。
郊祀大礼毕祭谢五岳四海四渎祝文 其一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四、《玉堂类稿》卷一七、《中兴礼书》卷三二
维乾道六年岁次庚寅某月朔日,皇帝慎伏为郊祀大礼毕,谨遣某官敢昭告于潭州南岳司天昭圣帝明州东海助顺孚圣广德济王广州南海洪圣广利昭顺显王益州南渎大江昭灵孚应威烈广源王:伏以顺迎至景,肃展严禋。
咸秩百神,裒时之对。
钦惟四望,幽赞上仪。
报谢有常,敢忘其旧?
尚飨!
郊祀毕祭谢五岳四海四渎祝文(一乾道六年冬 南宋 · 宋孝宗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八一、《中兴礼书》卷三二
维乾道六年岁次庚寅月朔日,皇帝某伏为郊祀大礼礼毕,谨遣某官敢昭荐于潭州南岳司天昭圣帝明州东海明顺孚圣广德济王广州南海洪圣广利昭顺王、南渎大江昭灵孚应威烈广源王:伏以顺迎至景,肃展严禋。
咸秩百神,褒时之对;
钦惟四望,幽赞上仪。
报谢有常,敢忘其旧。
尚飨!
乞加封南海洪圣广利昭顺显王号奏庆元四年五月 南宋 · 钱之望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一九、《金石续编》卷一九
窃见南海洪圣广利昭顺显王广州,大芘兹土,有祷必应,如响斯答。
领事之始,大奚小丑阻兵陆梁,既迫逐延祥官兵,怙众索战,复焚荡本山室庐,出海行劫。
臣即为文以告于神,愿借樯风,助顺讨逆,俾献俘祠下,明正典刑,毋使窜逸,以稽天诛。
然后分遣摧锋水军前去会合。
神诱其衷,既出佛堂门外洋,复回舟送死,直欲趋州城
拾月贰拾叁日至东南道扶胥口东庙前,海中肆拾馀艘衔尾而进,与官兵遇。
军士争先夺击,呼王之号以乞灵。
战斗数合,因风纵火,以焚其舟。
潮汛陡落,徐绍夔所乘大舶胶于沙碛之上,首被擒获,馀悉奔溃。
暨诸军深入大洋,招捕馀党,如东叚门诸山,素号险恶,或遇飓风觱发,不容舣舟,人皆危之。
既至其处,波伏不兴。
及至罗致首恶,长风送帆,巨浪如屋,武夫奋棹,且喜且愕,益仰王之威灵。
凡臣所祷,无一不酬。
将士间为臣言:「此非人之力也」。
凯旋之日,阖境士民以手加额,归功于王,乞申加庙号,合辞以请。
臣参订舆言,具有其实。
除已先出帑钱千缗崇饰庙貌外,用敢冒昧上闻。
臣考之图经,惟王有功于民,著自古昔,载在祀典,神次最贵。
唐天宝十载封为广利王
国朝康定贰年,增号洪圣;
皇祐伍年,以阴击侬贼,诏锡昭顺
绍兴柒年,复加威显。
所以致崇极于神者,其来尚矣,旌应表异,正在今日。
欲望睿慈特降指挥,申命攸司,讨论典礼,优加命数,昭示褒宠,以答神休,以从民欲。
伏候敕旨。
祭三侯文 南宋 · 倪思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六
维绍熙二年岁次辛亥二月庚辰朔越二十一日庚子朝请郎、赐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兼实录院同修撰侍讲赐紫金鱼袋倪思敬致祭于昭忠、昭顺、昭利三侯之神曰:杭湖之间,井洛所聚,三峰巉然,灵宅攸处。
曰陈许幸,庙食自古。
庭有断碑,仅可考据。
厥初创基,三乌衔鼓。
庙异显祥,弗可殚数。
建炎扰攘,虏骑侵侮。
近在数里,乡民惊惧。
人俦祷神,庶捍疆御。
寇忽潜遁,莫知其故。
有来自彼,谓寇有怖。
乃知神威,阴赐师护。
爰请于朝,加贲祠宇。
榜曰灵应,辉映门庑。
自迩以来,水旱必诉。
祈霁斯霁,祈雨斯雨。
疫疠螟蝗,扫迹驱去。
乡人协谋,神德实庇。
惟祀有典,封爵有叙。
苟可致请,往何惮屡。
乃列于州,乃上所部。
常仪(下阙)
按:《东林山志》卷二三,嘉庆十八年刻本。
吉水鼋潭李氏仁寿嘉定癸酉广西宪赴召经此) 南宋 · 崔与之
 押词韵第三部
拙直多忤物,孤根徒自危。
祈闲三扣阍,天远不我知。
尺书趣入觐,君命其可违。
火云正烧空,短篷气如炊。
脩途久困顿,病骨尤支离。
奄奄尚残息,舣棹江之湄。
来登三元山,炎歊顿无威。
徘徊古亭上,好风吹客衣。
聊为三日留,食斯眠于斯。
涧泉㶁㶁鸣,四山翠屏围。
夜深松桂寒,朝瀣生林霏。
李君亦达士,与我真忘机。
乃于山之巅,预作佳城基。
生则此其乐,死则此其归。
采药求长年,华发世所希。
荷锸欲自埋,不以遗体为。
要皆非中道,识者之所嗤。
知命故不忧,李君其庶几。
触目此境界,陡悟昔者非。
更作首丘想,行色应迟迟。
还游仁寿庵,细玩渊明(自注:壁有归去来辞之句)
寓形复几时,皇皇欲何之。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自怜一身孤,蒲柳先秋衰。
百念尽灰冷,故园劳所思。
我有石壁山,亩计十有奇。
归去营一窟,曲肱送斜晖。
培植先人树,投老长相依。
清泉白石盟,甘心天一涯。
转运司南海庙 南宋 · 曾噩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八二
南海神祠号之尊贵,祀典之严重,庙貌之规恢,景响之昭答,昌黎公以深意健笔发挥铺张,词华而事覈,不可加矣。
至我皇朝上之礼神,益谨于唐;
神之报上,有加于昔。
皇祐五年,侬寇环攻州城,若有所睹,震慄引去,州以无恙。
庆元四年,大奚啸聚,遣将剿捕,遇于庙前,贼舟则胶,坐受俘馘。
御菑捍患之功俊伟章灼,既闻于上。
今爵为洪圣广利昭顺显王,表其庙曰英护。
前据大海,吐纳潮汐,来往祠下者微若一苇,大踰万斛,必祗谒忱祷,乃敢扬帆鼓棹,涉重溟而不惧。
人之所以恃神者亦重矣。
庙之旧规宏大,岁久颓塌,卬漏頫窊,虽牲醴之莫不阙,恐未必顾歆也。
嘉定十六年承乏将漕,乃谋之幕属,撤而新之,委主管帐司李宏宗董其事。
重门侠庑,前殿后堂,巨而楹栋,细而杗桷,坏者易之,缺者补之。
上瓦下甓,环堵列楹,既葺既治,中外一新。
丹垩之饰,绘画之事,程功竞巧,精至纤缛。
前列呵卫,旁罗骑导,凡海灵之有职位者,后庭之供娱侍者,彪炳森列,非复昔日摧剥垢漫之比。
鸠工于甲申之仲冬,告备于乙酉之季夏,糜金钱六百万有奇,皆出于漕计供饷之赢,一毫不以及州县,实体朝廷严恭礼神之意,庸副邦人依恃为命之心,非曰为美观也。
《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
矧可射思」。
南海最大,外通蛮夷,何啻百十国,神之威灵亦远矣。
今庙食于扶胥之口,其格其否,固不可度,不可射耶。
继自今遇坏必葺,有隆无替,毋但以岁时牲币工祝致告为敬,必思有以妥神之居,神依人而行,将与邦人相为终始。
宝庆元年七月十五日朝议大夫广南东路转运判官义溪曾噩记。
奉议郎、充广南东路经略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清源留元崇书。
刘汉臣刻。
按:光绪广州府志》卷一○二,光绪五年刻本。《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一八,《金石续编》卷一九,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一三。
英卫阁记 宋 · 赵与欢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二○、《咸淳临安志》卷七一、《海塘录》卷一一
英卫阁者,始建吴山忠清,阁名今上皇帝亲洒宸翰以赐者也。
初,山有星宿阁,直庙之前,堪舆家指为龙首,绍定辛卯年燬,其后庙虽新而阁不复。
嘉熙己亥夏六月与欢被命再尹京时水失故道,湍激波荡无虚日,沙若摧而陷,岸若坠而隤,曩时潮所不及地,遇大汛,弥望七八十里间,溃为洪流,月塘真如号古刹,亦宛在水中沚。
佥谓此天灾,难以人力胜,日长月益,为害滋蔓,因就付以筑堤事。
固辞弗俞,用钦承休命,程土石,计徒佣,具畚锸,兴工役,凡人力所至,不敢不勉,且乞灵于神以相之。
有请于朝,得旨新作台门,仍建杰阁。
栋梁岧峣,丹青辉焕。
爰肖神像,巍然中居,侍卫傍立,冠佩陆离
群山四环,大江前绕,川祇波石,罔不帖妥听命。
阁甫就,而水陆寺前之埧亦不日而成。
脱蛟龙垂涎之渊为军民奠枕之地,匪人之谋,皆神赐也。
既又摭「英卫」二字以名之,又奏乞奎画以贲之。
于是新阁伟然,冠山而特立,镇江涛而不惊,顾前之为阁者大有径庭矣。
私窃自念,神之威灵在天,其行事在史,其爱在民,其功在后世,奚以记为?
然有司职在推广皇帝答扬神贶之意,其可以无述?
乃为之言曰:天地正大刚烈之气钟而为神,其生也,家则为孝子,国则为忠臣;
其没也,上则为星辰,下则职江海。
所谓越宇宙而挺生,亘古今而长存者,神盖其人也。
神不忍宰嚭之浮词,诱于伐齐之利,而忘其玩吴于掌股之上也。
遂以恳恳之忠极谏于王,而不讳属镂之赐,甘心如饴。
其为言曰:「自我死,使后世必以我为忠,上配、商之臣,与龙逢、比干为友」。
遂伏剑以死。
每读《吴越春秋》至此,未尝不感愤涕落也。
呜呼!
士大夫出身事主,患不明国之安危与主之荣辱尔;
知之明,则竭力而为,尽忠以告,视死生祸福与鸿毛等。
逮其以言触咎,身膏鈇钺,而其眷眷念国,犹不忍替。
亦以忠义之心,知国重于身尔。
充此志也,虽去之千百世之下,其英灵卫国,凛凛犹生,若神者所谓钟天地正大刚烈之气者非耶?
按《史记》,人怜之,为立祠江上,则神之祀于吴,盖有年于兹,其英风义气,与江涛俱壮;
其全名巨节,与吴山俱高。
至其加爱吴人,则千载犹一日。
越汉历唐,以至于我本朝。
庙祀之典,有崇无坠。
自六飞驻跸钱塘,以江为重,江之神以忠清为重,故祀犹加严,而缺典尚多。
先是神之父国号以楚,兄以郑,故老口相传,莫之经见;
而母嫂妃犹未锡嘉号。
遂具疏以闻,下奉常,褒封追爵,父为启烈侯,以母嘉应夫人配;
昭顺侯,以嫂惠淑夫人配,悉像于庙之东房。
总曰王府之殿,尊尊也;
妃曰协靖夫人,新命也。
大中祥符间,著为令,每岁春秋由翰苑降词,命羽流祈福,率即殿蒇醮事,殊不称神事帝意。
爰即故门址改创醮殿,表曰延真,且俾天明宫道士叶揆辰领庙之管钥而洒扫之。
国家崇福庙祀之典,至是乃克告备。
阁经始于是年之七月,落成于十有一月
殿及延真相继竣役,则岁庚子四月也。
皆庙钜事宜,牵连特书。
凡役工三万五千有奇,为屋六十有七楹云。
忠烈王碑记 宋 · 郑士懿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八三
淳祐十年冬十月,敕封灵惠显应昭顺广利侯。
诰下,越明年,驿至福宁府宁德县,县之大夫与士农工商缁黄之徒咸迎于郊,钲鼓轰豗,耄倪呼舞,奉祀备礼,妥于侯所,所以乐皇德、侈灵铄也。
先是,侯于五代时以能致风雨雷电,裂黄崎大石,通港利,济舟楫封永灵公
逮我朝嘉泰改元部使者上侯数事于朝,更赐昭祐庙额。
嘉定辛巳,封爵灵惠侯
绍定丁亥,加号显应,感响滋大。
岁在辛卯,贼犯古田,虎视宁德,侯奋神旅,摧其凶锋,有旂见虚空中,白质而赤章。
上有「敕封昭祐灵惠显应侯」大字,白昼万人见之若一,使者复上其事,乃更益封焉,猗欤盛哉!
邑人属予纪其颠末,其何敢辞。
盖尝深原鬼神之故,而参以精气游魂之说。
窃以生死一理,人鬼一事,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圣人非绝人者,盖谓知生则知死,知人则知鬼矣。
故凡为神而得庙食,肖像惟人为宜。
后世上下礼乐不明,不知三才之殊,人物之异,天地山川而宫室之龙蛇异类而冕服之,此近世儒者所以力辨深非而卒不能开世之惑。
至于人而神者,又或不以其道,特出于卒然祸福,惊动所为。
钟山蒋子文罗池柳子厚,非不能自以不死者食其土,而其生平嗜酒好色,阿附匪人,不自修饰甚矣。
未若之得正而祀,而人之乐之也。
侯生季唐,巢寇入闽,避地者无所衣食,闻勤施有长者风,从之如归市,赖不死甚众。
乾宁中王审知节度威武军,屡辟不为动。
既而朱温僭禅,审知窃王号,必欲起,侯度无以拒,遂投于渊。
此其杀身成仁,与蹈东海者何异!
邦人哀侯之死,相与为庙于梅溪,岁时享祭,后重建于县郭,其故衣冠尚存。
呜呼!
之功惠在当时,忠义在万世,其威灵神泽在一方之民,所谓人而宜为神者非耶?
所谓得正而祀,而人之乐之者非耶?
何舍生于此土、福此人之专且笃耶?
今兹宠赐频至,厥声益宏,迩昭远扬,香火所庇,又将不止于私笃吾土而已,是以不可无述,遂为书其概于石,而系以诗,使歌以祀
其诗曰:烈烈我,民之父母。
飞鸾,乃建兹土。
里有庙堂,家有香火。
载卜载谋,民用无苦。
大浸稽天,大旱石流,告于我,雨旸以休。
大疠靡瘳,罪罟弗收,告于我,衎我百忧。
航薄于危,我砥之;
盗厄于巇,我饵之;
螟螣蚀嘉,我已之;
猛兽毒人,我毙之。
匪繄我,我民畴依?
民食功,害究始。
嗜德如饴,逐义如水。
再时小邦,擅命干纪,恬彼𬱃𬱃,致我贞士。
矢身弗辱,卒抗以死。
本硕支昌,山高水长。
不随死亡,泽流无疆。
声闻我皇,叠其宠光。
繁降绥章,宜公宜王。
迪自一邦,达于南荒,以赫于四方。
按:乾隆宁德县志》卷二,乾隆四十六年刻本。又见道光福建通志》卷二八。
灵应庙 南宋 · 楼枎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三二、《延祐四明志》卷一五、同治《鄞县志》卷一一、光绪《镇海县志》卷一三
我国家肇造区夏,仁覆群生,怀柔百神,咸秩无文,非有德于民者不祀。
道浙而东,四明为乐国,繇晋以来,灵应为著祠,绵历千载,民依怙若慈父,以其司一城之命,故皆以府主称。
阐灵播徽,家绘人祝,而未尝惊动以祸福,譬诸祥风甘雨,其入人也深,其润物也博,人陶粹和,物用阜蕃,优优大哉,岂惟捍灾御患,水旱疾疫必祷焉,而奸芽乱萌,消弭于冥默之中者,未易以形迹数。
簪缨蝉联,日盛以滋,四民熙熙,怀土安业,窅尔神化,日用不知。
岁少不登,藉海鬻以活。
连樯白粲,间拟他往,必儒衣示蚃以徕之,训以卑佑,至巨室厚藏吝粜者亦然。
贾帆天际,命寄鲸波,乘危一呼,恃以无恐。
岛夷贡琛既岸,匍匐肃谒,所谓未施敬而敬者,庙食隆盛,昭于一方,与海邦相为无穷祉哉!
圣朝褒表功德,纶命赫奕,贵极王封,崇列八宇,而丽牲有碑,丰绩未纪,庸非斯文之阙乎?
爰摭谱牒,暨封爵岁月显揭之,以诏来者。
王姓鲍,讳盖,其先东海鄮邑人
春秋鲍叔显于齐,西汉有宣,与两龚同传。
至永昱事光武,世为司隶,王其苗裔也。
初二亲吁天祈嗣,母昼寝,梦吞日,有娠,在胎三载,晋泰始三年九月望日,而王始生。
祥光烛室,与前梦协。
命童名曰圆照。
既冠,美须眉,容貌秀伟。
平生赋性冲粹,器度宏远,语言慷慨,敬老慈幼,恤贫轸孤。
好游侠,任气节,以击鲜弋禽为乐。
见山中石,以为鹿而射之,既中,视之石,因名之为鹿山
东海鱼龙相角海滨,民甚患苦之。
一日,有客舣舟岸旁,而王舟至,客问适从何来,王谓客曰:「海口一大鱼,与众小鱼竞,小者将其群斗甚锐,大者力苦不敌,遂奋楫击小鱼中之雄者,因射之退,馀亦俯首奔溃,雾敛风息,大鱼鼓鬣掉尾,似有喜色」。
客甫叹息。
一老叟霜髯鳞裘,至王前鞠躬谢且曰:吾职东海有年,而九江小龙逞骄结俦,暴吾庐,适会战势孤,幸子助我,而今而后,海渊安静如初,皆子之赐。
子异时必庙食,愿遣息女为嬖妾。
王谦谢毋戏言,叟掷水翻浪,微露鳞角而去。
王属客勿复言,请别遗一小楫,后人因号其所在曰小楫。
客盛传其事,疑信者半之,然自是波涛息惊,其说益验。
王娶湖上方氏,明淑能守节,生一子,绝肖乃翁,笃好诗书。
王既薨,建兴四年,葬鹿山,即射石之所。
后三十年,梦告其子,我当再生,可启我冢墓。
次夜妻梦复然。
谋于亲党,皆曰:此非常事,当如梦。
及发棺,尸俨然如生,但无出入息耳。
衣服洁润,若朝夕所服用。
冢四角灯烨然。
州人聚观加敬。
乃乘云而升,练真养神,蝉蜕尘表,道家谓尸解者,岂其是乎!
冢间得一炉,非金非石,籀文曰:「东海之宝,永和初穆」。
帝闻其异,诏取炉,褚太后曰:「神物也」。
缄香遣还,许丘祠。
王又梦呼其妻若子曰:「东海龙遣女在兹,汝当会」。
既而相继以终,因并祠鹿山墓旁。
梁大通末,越有奴抄寇三千并海,郡邑积岁罹其祸,王因巫者语刺史定襄侯萧祗曰:「尔扬我武,我济尔功。
君第行,必以八月十三日破贼」。
至期寇至馀姚,失潮舟胶,众惘然若昏醉,官军悉缚之。
武帝诏崇其祠。
唐神功元年八月八日,王降于县东门,托乡童终日而歌曰:「吾姓鲍氏,庙食于此,自昔及今,四十馀纪。
马行水林,县必迁徙,家在鹿山,不堪居止。
鄞水西流,北接甬水,给事祖室,实吾之庐,汝为我请,早为改图。
待兔化龙,遇齐得王,移汝来封,日月交光,万载无穷,我歌章章」。
父老同守人等告于令思古,乞更置。
宗鲁贤谓甬水有杨给事宅,其子承奉郎弘道遂乞舍故父给事郎公遗宅为庙,他无觊,特乞子孙嗣掌祠事,其世世无易。
鸾台侍郎春官尚书狄公仁杰缴奏,故至今祝史皆杨氏。
吴越有国,规度而崇奉之。
旧相传称永泰,莫详所始。
崇宁二年三月,浙东钤辖尚书丰公稷奏犯名,改威烈。
六年三月路侍郎允迪、守直龙图阁楼公异以雨旸应祈,乞封王爵封惠济王
宣和三年六月太守李公友闻奏睦寇窃发,及剡魔巢洞,距州近藉,神休不能侵,诏加赐额灵应。
政和八年九月路侍郎允迪使高丽,奏加忠嘉。
建炎四年二月高皇帝南巡,护风涛若平陆,诏加广灵
嘉定四年九月,故侯楼公之闻孙钥参知政事告诸朝曰:「时和岁丰,神有大赐于民,愿显扬其先,以及后昆」。
封王父协应侯王母协惠夫人,元妃靖顺夫人,次室昭顺夫人,王子顺助侯
绍定间,王示梦于史卫王弥远,作新庙
端平三年,今太傅丞相郑越公清之奏易威烈为神圣,有取大而化之,圣而不可知之义。
复以尚书袁公甫之请,诏加王父协应同庆侯,王母协惠顺庆夫人,嘉熙元年正月同日告颁。
吁!
王之福吾邦也至矣,而邦人欲报之德,与天地并,声音笑貌云乎哉!
信乎其为祥风甘雨也。
枎家世昼锦,密迩祠下,目觌心祗,思答神贶,秉笔无一溢语。
里之人因语曰:春而祈,秋而谢,牲肥酒香,箫鼓喧遝无虚日。
至诞日,远近辐辏,可思归美侑祀之诗以声之。
其词曰:
帝阍开兮遥升,载云旗兮从霓旌。
睨旧乡兮扬灵,心独直兮为民正。
奠朱宫兮钦止,被润泽兮大丰美。
鄮之山兮鄞之水,草木葱葱兮黍稷薿薿。
望飞帆兮天一涯,假祥飙兮安归。
指商樯兮东之,既饮食兮人莫知。
令海若兮无波,鱼鳞鳞兮盛多。
王之颜兮益康以和,无蹲蹲兮鼓坎坎。
进桂酒兮声斯感,福吾民兮乐只岁。
其有兮自今以始,民之报兮何千万祀。
刑曹参判崔公神道碑铭 明 · 李珥
四言诗 出处: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七
嘉靖甲子冬省外王母在临瀛。崔公寿峥谓曰。墓有碑。古也。叔父参判公。曾为祖考求铭于晋山姜浑。亲刻于石。功未半而殁。文又失火。祖考卜兆迨六十年。神道有缺。吾死且不瞑。子亦裔孙。今以属子。非文之尚。愿志其实。辞不获免。谨按。崔氏寔江陵大姓。公讳应贤。字宝臣高丽重大匡庆兴府院君必达之后也。元世祖高丽日本也。有讳汉柱从军泛洋。值飓风。铁碇拘于海底岩罅。风缆欲绝。舟人气熄。汉柱焚香告天。愿以一身赎众命。祷毕。持锤及钉。沈于不测。擘岩拔其碇。遂耸身以上。则舟已不知所之。有漂板得不死。或传乘鳌背出陆云。乡人立石纪事。今在蔚珍县。崔氏之显始此。公其五代孙也。曾祖讳元亮。官至三司左尹。赠吏曹参议。祖讳安麟。赠兵曹参判。考讳致。以宰相材遇知于英陵。未及大用。以吏曹参判卒。妣贞夫人咸氏。三司左尹讳承祐之孙。县令讳华之女。以宣德戊申四月三日生公。生而聪慧。早知读书。不好戏嬉。崭然异群儿。正统庚申。公年十三。丁外忧。哀毁尽礼。亲执奠馔。乡党称孝。服阕。一意向学。戊辰。中司马两试。景泰甲戌擢乙科一人。补承文副正字。公以大夫人在乡。不就京职。常补江陵训导。例升著作博士成均馆典籍。皆谢恩即还。求补教授。屡徵不赴。壬午。拜江原道都事。周年乞郡养亲。历高城宁越郡守。多惠政。宁越民愿借者一年。秩满还乡。拜成均司成。又不就。成化庚子。丁内忧。庐墓三年。一不到家。过哀柴毁。几至灭性。服将阕。大臣咸荐其贤。癸卯。擢拜司宪府执义。公固辞。改司成。未几。还拜执义。历礼宾,奉常寺正松都有疑狱。久不决。特遣公推问。剖析明决。成庙嘉之。赐鞍马。丁未冬湖南捕水贼九十馀人。又遣公治之。咸得其情。升拜吏曹参议戊申。拜同副承旨。迁礼曹参议。擢拜忠清道观察使。教曰。古语云。求忠臣于孝子之门。惟卿种学蓄材。不求荣进。惓惓爱日。回翔郡寄者垂二十年。既能尽孝。其不能尽忠乎。玆予眷卿。有加无替。卿宜体予。悉心图报。己酉。拜大司宪辛亥。迁同知枢府事。俄拜庆州府尹甲寅。拜同知事。历汉城府左尹。丁巳。复拜大司宪戊午。(燕山四年)以忤旨罢归乡里。庚申。还拜右尹。历大司宪,工兵二曹参判乙丑。拜江原道观察使。辞以老。改刑曹参判兼同知成均馆事,五卫都总副总管丁卯(中宗二年)闰正月初五日。以疾卒于第。享年八十。四月。葬于江陵助山某坐某向之原。从先兆也。公质美而文。居家孝友。莅事精明。清俭自律。家无长物。事母夫人。须臾不忍离侧。甘旨必经于手。人以为难。公娶成均生员南薖女。生五男六女。男长曰世忠。县令。次曰世孝。生员。曰世节。擢魁科。户曹参判。曰世德。县监。曰世道。生员。女长适崔孝良。次适生员李思温。次适佥知中枢府事慎敦义。次适参奉李漹。次适参军申守礼。次适直长世卿。世忠娶银溪察访金石坚女。生三男。曰寿嵣。副司直。曰寿峥。老职嘉善大夫。曰寿嵱。副司直。世孝娶直讲铁关女。生四男二女。男长曰寿峸。曰寿崵。曰寿㠓。曰寿𡺡。女适主簿申世熙。次适参奉世节判官申淑浍女。生二男一女。男曰寿嶒。郡守。曰寿巘。参奉。女适申。世德娶生员朴元温女。生一男二女。曰寿■。女适李孝贞。次适宗仁。世道娶金匡弼女。生三男。曰寿岷。曰寿■。曰寿崙。孝良生三男三女。男曰舜龄。曰春龄。曰龄。皆忠顺卫。女适生员朴有文。次适忠顺卫庆绩。次适生员朴彦忠思温生一女。适进士申命和。敦义生三男二女。男曰希崇。万户。曰希璟。曰希晟。万户。女适金沃卿。次适申德应。漹生一男一女。男曰达亨。别坐。女适申诚美。守礼生四女。长适县监成子。次适引仪蔡舜年。次适庆秀才。次适判官崔浚仁。世卿生四男一女。男曰安江。曰安淮。参奉。曰安河。曰安渭。皆忠顺卫。女适李仁寿。公之内外曾玄孙。今见存者。无虑百馀人。珥则申进士外孙也。铭曰。
维天畀人,曰孝与忠。
孰念厥初,帝则是从。
烝烝我公,奉以周旋。
干母之蛊,爱日知年。
无人倚闾,委身官家。
声闻于天,宠光有加。
孝既无憾,忠亦尽职。
绵绵瓜瓞,景命有仆。
瞻彼助山,是焉幽宅。
孝孙有庆,螭头是矗。
厚源深,未艾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