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赠韦清(一作青)将军(一作李绅诗) 唐 · 顾况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引用典故:接舆
身执金吾主禁兵,腰间宝剑重横行。
接舆亦是狂歌者,更就将军乞一声(青善歌)。
汾阳王妻霍国夫人王氏神道碑 中唐 · 杨绾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一
鹊巢配德。合好之义深。象服建封。宠光之致极。况动循法度。躬事蘋蘩。揭四德而表仪高门。秉一心而辅佐君子。则有夫人王氏。有唐元辅汾阳王之伉俪。本其盛族。著于太原。高祖长谐。皇左武卫大将军秦州都督平原郡公。赠荆州大都督。陪葬献陵。曾祖德元。银青光禄大夫唐州刺史。祖士会。河南府陆浑县令。父守一。宁王府掾。赠兖州大都督。或勋阀可称。或理行尤异。积仁储庆。奕叶联华。夫人即兖州府君之长女。敏悟生知。孝慈天性。诞含柔范。光起韶仪。亲执组紃。备详图史。女宗之美。灿然有光。年既及笄。礼从纳币。言告师氏。归于汾阳。汾阳时宠禄未崇。盛业犹晦。夫人循节俭之行。服浣濯之衣。祇事舅姑。恪恭朝夕。视庖主馈。未尝假人。下气怡声。率由至性。生既极其养。殁又过乎戚。慎徽众善。敦叙六宗。睦娣姒以仁。接中表以义。由是闺门以穆。妇道有闻。天宝中。汾阳分镇河中。策勋王府。夫人从夫之义。封琅琊县君。寻又进封太原郡君。其后寇盗横厉。风云元感。汾阳乃首启戎行。宣力王室。出则统一师旅。入则燮赞台阶。元勋既崇。殊赏斯至。内训之功。其子或位列通侯。或室嫔贵主。姻连右戚。荣冠中朝。门通河汉之津。地成冠盖之里。每令节嘉赏。长筵高会。青紫照庭。佩环盈室。薰灼人代。莫之与京。然约已尚柔。从夫体顺。服仁不倦。守礼无为。总是具美。允膺多福。亦尝排凤阙。谒龙颜。及承制曰。汾阳郡王妻太原郡君王氏。婉娩淑德。斋庄令容。禀训姆师。友于琴瑟。作宾君子。宜尔室家。克著艰难之勋。实由辅助之力。可封霍国夫人。初汾阳受命东征。长驱河朔。夫人处于西土。三徙其居。导诸子以义方。规众女以典则。用能聿遵礼度。伊加等之顾问。奉殊常之宠锡。容止合度。威仪可观。帝嘉其贤。尤所称重。宜其阜昌盛业。蕃衍华绪。荷恩渥于上天。保荣耀于当代。而夫人蕴高世之度。抱出尘之节。以为致盈必损。理有固然。誓弃浮华。愿归正觉。于是损其服玩。斥其爱染。思契理于胜因。将息心于了义。乃舍京城西别业。奏置法雄寺。又于法云寺写藏经。修塔院。置经行之室。立禅诵之堂。景福所凭。斯焉茫昧。遐龄未及。奄尔薨殂。享年七十三。以大历十二年正月辛未。终于平康里之私第。皇慈兴叹。中使临吊。汾阳以睽偕老之期。深遗挂之恨。抚襟长恸。悼亡何及。即以其年六月二日。卜葬于万年县凤栖之原。恩诏赠赙。率加常典。哀荣之盛。今昔罕俦。有子六人。长曰银青光禄大夫太子詹事上柱国太原郡开国公曜。次曰开府仪同三司行左散骑常侍赵国公晞。次曰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吏部司封郎中上柱国乐平郡开国公晤。次曰银青光禄大夫试殿中监驸马都尉暧。次曰银青光禄大夫守殿中少监曙。幼曰朝散大夫守秘书省著作佐郎映。有女八人。长女适成都县令卢让金。次女适鄂州观察使吴仲孺。次女适卫尉卿张浚。次女适殿中少监李洞清。次女适司门郎中郑浑。次女适邠(一作汾)州别驾张邕。次女适和州刺史赵纵。幼女适太常寺丞王宰。并衔恤在疚。是崇窀穸。帝女降天人之贵。从主妇之仪。手制衣衾。亲临祖载。自宫徂野。徒行号擗。此又盛德所感。明灵永慰者也。汾阳属当出镇。瞻望不及。思刻金石。以纪徽猷。绾顾无赞美之能。虚承叙德之命。式扬茂实。以副永怀。铭曰。
赫赫崇勋。郁为元臣。峨峨淑德。奄有方国。夫贵妻尊。恩深宠极。聿修阃政。以懋嫔则。妥自中年。嘉声克宣。鱼轩昭曜。翟茀婵娟。嫔从如云。歌钟沸天。永言浮世。载悟真诠。元夜何速。青鸟斯卜。恻怆笳箫。苍茫陵谷。惟贞石之不朽。庶斯言之可复。
优恤郭子仪诸子诏 中唐 · 李适
出处:全唐文卷五十
故尚父太尉中书令汾阳王。功格上元。道光下土。积其善庆。垂裕无穷。虽嫡长云殂。支宗斯盛。汾阳旧邑。盍有丕承。其男前左散骑常侍驸马都尉食实封五百户暧。夙禀义方。居忠履孝。俪崇银榜。摅美金章。继抚先封。允宜听复。暧兄检校工部尚书守太子宾客赵国公晞并弟右金吾将军祁国公食实封二百五十户曙太子左谕德映等。并休有令名。保其先业。宜允推恩之典。以明延嗣之诚。其实封二千户。宜准式减半。馀可分袭。暧可袭代国公。仍通前袭三百户。晞可二百五十户。曙可五十户。通前三百七十户。映可二百三十五户。
南山有高树行赠李宗闵(凤凰谓裴度,何山鸟谓宗闵,挟丸子及黄鹄谓李德裕、李绅、元稹也。初度伐蔡,引宗闵为彰义观察判官,蔡平,进知制诰。长庆初,钱徽典贡举,宗闵托所亲于徽,德裕及绅、稹共发其事,宗闵坐贬剑州刺史,俄复为中书舍人,由是嫌怨显结,缙绅之祸,四十馀年不解。此赠诗,宗闵初贬时作也,后篇《猛虎行》,宗闵复入后作也。) 中唐 · 韩愈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引用典故:挟丸子
南山有高树,花叶何衰衰(考张衡南都赋,当作蓑蓑)。
上有凤皇巢,凤皇乳且栖。
四旁多长枝,群鸟所托依。
黄鹄据其高,众鸟接(一作栖)其卑。
不知何山鸟,羽毛有光辉。
飞飞择所处,正得众所希。
上承凤皇恩,自期永不衰。
中与黄鹄群,不自隐其私。
下视众鸟群,汝徒竟何为。
不知挟丸子,心默有所规。
弹汝枝叶间,汝翅不觉摧。
或言由黄鹄,黄鹄岂有之。
慎勿猜众鸟,众鸟不足猜(一作疑)。
无人语凤皇,汝屈安得知。
黄鹄得汝去,婆娑弄毛衣。
前汝下视鸟,各议汝瑕疵。
汝岂无朋匹,有口莫肯开。
汝落蒿艾间,几时复能飞。
哀哀故山友,中夜思汝悲。
路远翅翎短,不得(一作能)持汝归。
与祠部陆员外书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执事好贤乐善。孜孜以荐进良士明白是非为己任。方今天下。一人而已。愈之获幸于左右。其足迹接于门墙之閒。升乎堂而望乎室者。亦将一年于今矣。念虑所及。辄欲不自疑。外竭其愚而道其志。况在执事之所孜孜为己任者。得不少助而张之乎。诚不自识其言之可采与否。其事则小人之事君子尽心之道也。天下之事。不可遽数。又执事之志。或有待而为。未敢一二言也。今但言其最近而切者尔。执事之与司贡士者相知诚深矣。彼之所望于执事。执事之所以待乎彼者。可谓至而无閒疑矣。彼之职在乎得人。执事之志在乎进贤。如得其人而授之。所谓两得其求。顺乎其必从也。执事之知人。其亦博矣。夫子之言曰。举尔所知。然则愈之知者。亦可言已。文章之尤者。有侯喜者。侯云长者。喜之家。在开元中。衣冠而朝者。兄弟五六人。及喜之父仕不达。弃官而归。喜率兄弟操耒耜而耕于野。地薄而赋多。不足以养其亲。则以其耕之暇读书而为文。以干于有位者。而取足焉。喜之文章。学西京而为也。举进士十五六年矣。云长之文。执事所自知。其为人淳重方实。可任以事。其文与喜相上下。有刘述古者。其文长于为诗。文丽而思深。当今举于礼部者。其诗无与为比。而又工于应主司之试。其为人温良诚信。无邪佞诈妄之心。彊志而婉容。和平而有立。其趋事静以敏。著美名而负屈称者。其日已久矣。有韦群玉者。京兆之从子。其文有可取者。其进而未止者也。其为人贤而有才。志刚而气和。乐于荐贤为善。其在家无子弟之过。居京兆之侧。遇事辄争。不从其令而从其义。求子弟之贤而能业其家者。群玉是也。凡此四子。皆可以当执事首荐而极论者。主司疑焉则以辩之。问焉则以告之。未知焉则殷勤而语之。期乎有成而后止可也。有沈杞者。张⿱(艹宏)者。尉迟汾者。李绅者。张后馀者。李翊者。或文或行。皆出群之才也。凡此数子。与之足以收人望。得才实。主司疑焉则与解之。问焉则以对之。广求焉则以告之可也。往者陆相公司贡士。考文章甚详。愈时亦幸在得中。而未知陆之得人也。其后一二年。所与及第者。皆赫然有声。原其所以。亦由梁补阙肃王郎中础佐之。梁举八人。无有失者。其馀则王皆与谋焉。陆相之考文章甚详也。待梁与王如此不疑也。梁与王举人如此之当也。至今以为美谈。自后主司不能信人。人亦无足信者。故蔑蔑无闻。今执事之与司贡士者。有相信之资。谋行之道。惜乎其不可失也。方今在朝廷者。多以游宴娱乐为事。独执事眇然高举。有深思长虑。为国家树根本之道。宜乎小子之以此言闻于左右也。愈恐惧再拜。
京尹不台参答友人书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十四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所示情眷之至。不胜悚荷。台参实奏云。容桂观察使带中丞尚不台参。京尹郡国之首。所管神州赤县。官带大夫。岂得却不如事须台参。圣恩以为然。便令宣与李绅。不用台参。亦是何典故。赤令尚与中丞分道而行。何况京尹。人见近事。习耳目所熟。稍殊异。即怪之。其于道理。有何所伤。圣君使行。即是故事。自古岂有定制也。停推巡缘府中褊迫是实。若别差人。即是妄说。岂有此事。小人言不可信类如此。亦在大贤斟酌而断之。流言止于智者。正谓此耳。客多自修报状不得。伏惟照察。
长门怨(一作刘皂诗)。(一作齐浣诗)。(一作李绅诗) 唐 · 刘皂
押文韵
引用典故:昭阳
宫殿沈沈月欲分,昭阳更漏不堪闻。
珊瑚枕上千行泪,不是思君是恨君(一作半是思君半恨君)。
题白乐天文集(乐天藏书东都圣善寺,号《白氏文集》,绅作诗以美之。) 唐 · 李绅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寄玉莲花藏,缄珠贝叶扃。
院闲容客读,讲倦许僧听。
部列雕金榜,题存刻石铭。
永添鸿宝集,莫杂小乘经。
欲到西陵寄王行周 唐 · 李绅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西陵沙岸回流急(西陵渡在萧山县西二十里,钱王以陵非吉语,改名西兴),船底黏沙去岸遥。
驿吏递呼催下缆,棹郎闲立道齐桡。
犹瞻伍相青山庙(卢文辅《伍子胥祠铭》曰:“汉史胥山,今名青山。”谬也),未见双童白鹤桥。
欲责舟人无次第,自知贪酒过春潮。
在端州知家累以九月九日发衡州因寄(题拟) 唐 · 李绅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创作地点: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
菊花开日有人逢,知过衡阳回雁峰。
江树送秋黄叶少,海天迎远碧云重。
音书断达听蛮鹊,风水多虞祝媪龙。
想见病身浑不识,自磨青镜照衰容(李绅《追昔游诗》卷一《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诗「雁飞难渡漳江东」句下自注引。)。
四望亭记 唐 · 李绅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四 创作地点: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濠城之西北隅。爽耸四达。纵目周视。回环者可数百里而远。尽彼目力。四封不阅。尝为废墉。无所伫望。郡守彭城刘君字嗣之理郡之二载。步履所及。悦而创亭焉。丰约广袤。称其所便。栋干梯陛。依墉以成。崇不危。丽不侈。可以列宾筵。可以施管磬。云山左右。长淮萦带。下绕清濠。旁阚城邑。四封五通。皆可洞然。太和七年春二月。绅分命东洛。路出于濠。始登斯亭。周目四瞩。美乎哉。春台视和气。夏日居高明。秋以阅农功。冬以观肃成。盖君子布和求瘼之诚志。岂徒纵目于白雪。望云于黄鹤。庾楼夕月。岘首春风。盖一时之胜爽。无四者之眺临。斯亭之佳景。固难俦俪哉。淮柳初变。濠泉始清。山凝远岚。霞散馀绮。顾余尝为玉堂词臣。笔砚犹在。请书亭表事。刻石记言。癸丑岁建卯月七日。赵郡李绅书。
赠李司空妓(一作《禹锡赴吴台》。扬州大司马杜鸿渐开宴,命妓侍酒,《本事诗》云:“李绅罢镇在京,慕刘名,尝邀至第中,厚设饮馔,酒酣,命[妙妓](妓妙)歌以送之。刘于席上赋诗,李因以妓赠之。”崔令钦《教坊记》云:“杜章娘,歌曲名,非妓姓名也。”) 中唐 · 刘禹锡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引用典故:高髻
高髻云鬟(一作发鬓梳头,一作䰀鬌梳头)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
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一作恼乱)苏州刺史肠。
感旧纱帽(帽,即故李侍郎所赠) 唐 · 白居易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昔君乌纱帽,赠我白头翁。
帽今在顶上,君已归泉中。
物故犹堪用,人亡不可逢。
岐山今夜月,坟树正秋风。
渭村酬李二十见寄 唐 · 白居易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
百里音书何太迟,暮秋把得暮春诗。
柳条绿日君相忆,梨叶红时我始知。
莫叹学官贫冷落,犹胜村客病支离。
形容意绪遥看取,不似华阳观里时。
初授赞善大夫早朝寄李二十助教 唐 · 白居易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病身初谒青宫日,衰貌新垂白发年。
寂莫曹司非热地,萧条风雪是寒天。
远坊早起常侵鼓,瘦马行迟苦费鞭。
一种共君官职冷,不如犹得日高眠。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唐 · 白居易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九江市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元九向江陵日,尝以拙诗一轴赠行,自后格变),苦教短李伏歌行(李二十常自负歌行,近见予乐府五十首,默然心伏)。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予与故刑部李侍郎早结道友以药术为事与故京兆元尹晚为诗侣有林泉之期周岁之间二君长逝李住曲江北元居升平西追感旧游因贻同志 唐 · 白居易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从哭李来伤道气,自亡元后减诗情。
金丹同学都无益,水竹邻居竟不成。
月夜若为游曲水,花时那忍到升平。
如年七十身犹在,但恐伤心无处行。
酬李二十侍郎 唐 · 白居易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笋老兰长花渐稀,衰翁相对惜芳菲。
残莺著雨慵休啭,落絮无风凝不飞。
行掇木芽供野食,坐牵萝蔓挂朝衣。
十年分手今同醉,醉未如泥莫道归。
醉送李二十常侍赴镇浙东 唐 · 白居易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靖安客舍花枝下,共脱青衫典浊醪。
今日洛桥还醉别,金杯翻污麒麟袍。
喧阗夙驾君脂辖,酩酊离筵我藉糟。
好去商山紫芝伴,珊瑚鞭动马头高。
公垂尚书以白马见寄光洁稳善以诗谢之 唐 · 白居易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引用典故:山简
翩翩白马称金羁,领缀银花尾曳丝。
毛色鲜明人尽爱,性灵驯善主偏知。
免将妾换惭来处,试使奴牵欲上时。
不蹶不惊行步稳,最宜山简醉中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