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田季安”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魏博节度使田公神道碑 唐 · 裴抗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四十四
理天地者阴阳。统邦国者文武。
才得其位。政由其理。
则元后作圣。九有以宁。
其或纽暂解而复维。运偶否而终泰。
是以周十世而生方叔。唐八叶而传太傅
保乂藩服。昭宣王度
嘉言大猷。郁为国桢。
太傅讳承嗣。其先有妫之后。
敬仲奔齐。五代而昌。
因采田而氏焉。异才茂德
继踵而至。其后议郎畴。
刘虞墓。让卢龙勋。
义声洋洋。焯于古今。
公则议郎之裔。今为北平人也。
曾祖堪。隋州从事
祖璟。皇郑州别驾
烈考守义。皇安东副都护
户部尚书。皆恭肃明哲。
纯懿贞良。纂迈德之仁。
传有后之庆。公则尚书之第六子也。
元和间生。其德直方。
刚毅中正。根于天常。
钟海岳之灵。抱清淳之气。
幼尚击剑。长而事边。
山川之险易。计戎狄之勇怯。
沉机潜运。藏用待时。
开元中。林胡犯边。
公始以兵术闻。节将急而求公。
乃假公平卢先锋使。即日以偏师敌之。
公大破夷落。斩首万计。
朔漠之人。恃公为雄。
戎帅以捷闻。特拜公左武卫郎将
策殊勋也。仍前平卢先锋使。
擒俘斩首。一月三捷。
戎陬气慑。边徼尘清。
左武卫中郎将。迁左清道率。
左武卫将军昭武功也。
天宝季年。逆帅安禄山窃幽陵之甲以叛。
驱劫忠良。易其守心。
蹠犬吠主。大肆凶逆。
料天下敌已。唯公一人。
遂乃临以刀锯。邀其质任。
爰授兵要。置之腹心。
公迫以凶威。计无从出。
窃谓所知曰。昔龚胜闭口。
君房杀身。无补于时。
自挤沟壑。乃呼天饮泣。
忍死从权。将图不朽之勋。
以显大忠之节。时寇陷洛阳
遐迩震骇。大纵虏夺。
以弭凶徒。唯公禁戢属兵。
托以戒严他盗。时大雪满营。
间无径术。逆帅巡行诸部。
躬自劳寒。至公之营。
疑其无人。公乃介冑辕门。
出卒罗拜。阅数伍籍。
不缺一人。逆乱之徒。
尤加敬惮。爰及刑狱。
取决于公。寇逆乱常。
法令苛惨。织辞诋告。
每陷忠良。皆以阿旨入法为已诚。
察理辨情为携贰。公将谋知免。
且欲雪冤。每至议谳。
必归情实。至于免鼎镬脱桎梏者。
不可胜数。冀其违忤。
稍见疏远。而逆帅以为平允得当。
仁德归厚。信重奖助。
又倍于常。其后贼乱蜂起。
互相吞戮。禄山流膏。
安庆绝凶。思明陷刃。
朝义传首。羿浞既平。
日月贞明。公云龙交感。
霖雨将作。誓尔有众。
同归圣朝。诚意克从。
大节斯立。时代宗在宥天下。
降衷于人。载览归款。
特加诚顺。即日除户部尚书御史大夫莫州刺史
复以莫州地褊。不足安众
特迁魏州刺史贝博沧瀛等州防禦使。公荣惧感泣。
潸然涕流。天之休。
誓答元造。中以状闻。
上收其忠。锡以旄钺
真拜魏博等州节度观察处置等使。初怀恩之讨朝义也。
深结归命之帅。阴有将叛之心。
及恃功不虔。造节方兆。
虎据汾晋。寇于太原
乃分使河朔。连扇偫帅。
邀我同恶。示以师期。
偫帅献款。决计于公。
公曰。吾侪所以修睦仆固者。
将欲藩翰王室。怀宁远迩。
竭股肱之力。报亭育之恩。
乃玩兵左道。自任奸慝。
有死而已。吾蔑从之。
俱精练成师。以顺王命。
臣子之职也。由是偫帅感悟。
率德相从。械系行人。
显与之绝。暨声问达于四境。
干纪之师。索然气夺。
是以怀恩丧子于榆次。弃甲于西河
北走胡庭。埋魂绝域。
抑有由也。蹈危而正。
可谓文武三杰。精刚百练者也。
惟帝念忠。拜公尚书左仆射
赏有功也。迁大司空
旌有德也。初公之临长魏郊也。
属大军之后。民人离落。
闾阎之内。十室九空。
公体达化源。精洁理道。
宏简易。刬烦苛。
一年流庸归。二年田莱辟。
不十年间。既庶且富。
教义兴行。魏自六雄升为五府。
拜公为魏州大都督府长史。仍加实封一千户
以陟明也。而缁黄耋耆。
诣阙陈乞。请颂德褒政。
列于金石。帝曰俞。
以命先臣门下侍郎王缙。撰纪功烈。
锡魏人以碑之。其明年
请立生祠而尸祝之。公执谦冲。
抑而勿许。茂厥丕绩。
秩迁太尉。畴咨补职。
爰立作相。公拜赐荷宠。
若坠泉谷。誓将率先启行。
斩伐不臣。殄彼昆夷。
复我河湟。然后挂冠都门。
告老归第。呜呼。
有志不就。昔人所痛。
致君之道未展。大夜之期俄及。
大历十三年春二月。遘天伦之戚。
茹痛而疾。秋九月甲午
薨于戎府。享年七十有五。
天子悼舟楫之沉覆。邦人号榱栋之崩摧。
罢辍市朝。哀恸中外。
谏议大夫蒋镇册赠太保。临吊赙礼有加等。
夫人富春孙氏。齐庄之德备矣。
越国之封。列鱼轩之贵。
降年不永。先公即世。
其年十二月十四日。得吉兆于魏州贵乡县金堤乡吴河里之原。
迁夫人之殡归同穴之期而祔焉。礼也。
公孝敬忠信。慈仁睦友。
造次颠沛。一以贯之。
在家如严君。抚人如慈父。
违其子而进犹子。逾十起之爱。
八命之荣。则宋穆不独贤。
伯鱼有惭德。积载馀庆。
并时而昌。允子十一人。
长子维。皇魏州刺史
次子朝。左神武将军知军事检校右散骑常侍御史大夫
三子华。皇太常少卿驸马都尉
尚永乐长公主。永乐薨。
复尚新都长公主。赠工部尚书
四子绎。皇试大理评事
五子纶。皇监察御史里行
七子绘。八子纯。
不幸早世。九子纷。
河南参军。十子绅。
殿中侍御史内供事。十一子
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皆文武奕世。
忠孝传家。或至大官
或阶清级。诞生检校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驸马都尉雁门郡王实封五百户赠司空
则公之第六子也。纂承鸿勋。
不忝前烈。开戚里之贵。
继茅土之封。绣毂朱轮。
光辉日新。圣朝覃孝理之恩。
轸闻鼙之念。复追赠公太傅
复赠魏州大都督相国烝烝孝思。
霜露增戚。复以生祠故事。
具表上闻。天子彰善崇德
乃许追立。爰命词臣礼部侍郎吕渭徵撰休烈
厥功茂焉。相国工部尚书魏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充魏博相贝澶卫等州节度管内度支田观察处置等使季安
继踵象贤。克荷丕构。
玉立冰洁。孤高不偫。
骎骎逸足。长途万里。
勋贤接武。今古罕伦。
呜呼。开国承家之义显矣。
翼子谋孙之道光矣。没而不朽。
非公而谁。抗宾事戎麾。
出入三世。目睹芳躅。
耳聆嘉声。不愧之词。
诚非謟上。敢刊乐石。
传于无穷。词曰。
维岳雄气。钟于崆峒。
委和孕灵。降生我公。
于惟我公。其德崇崇。
处暗不昧。在明则通(其一)
运属昌时。功居显位。
天子命我。莅于东魏
荣传曳履。宠拜端揆
乃领司空。俄登太尉(其二)
爰立作相。俾屏我王。
训节制师。威不庭方。
为国之纪。为人之纲。
教义聿修。德音孔扬(其三)
上天降灾。夺我元老。
邦国殄瘁。谁云寿考。
梁木其坏。嘉言是宝。
陇月阡。荒烟蔓草(其四)
堕泪碑在。生祠庙存。
泽流福子。庆被孝孙。
日下甘棠。风清德门。
刻此金石。传芳后昆(其五)
文畅师北游806年10月 中唐 · 韩愈
 押词韵第十八部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引用典故:鹣蟨 听莹
昔在四门馆,晨有僧来谒。
自言本吴人,少小学城阙。
已穷佛根源,粗识事輗軏
挛拘屈吾真,戒辖思远发。
荐绅秉笔徒,声誉耀前阀
从求送行诗,屡造忍颠蹶。
今成十馀卷,浩汗罗斧钺。
先生閟穷巷,未得窥剞劂。
又闻识大道,何路补黥刖。
出其囊中文,满听实清越。
谓僧当少安,草序颇排讦
上论古之初,所以施赏罚。
下开迷惑胸,(音哮)株橛(音厥)
僧时不听莹,若饮水救暍
风尘一出门,时日多如发。
三年窜荒岭,守县坐深樾
徵租聚异物,诡制怛巾袜。
幽穷谁共(一作共谁)语,思想甚含哕(于月切)
昨来得京官,照壁喜见蝎。
况逢旧亲识,无不比鹣蟨
长安多门户,吊庆少休歇。
而能勤来过,重惠安可揭。
当今圣政初,恩泽完䎀(许出切)(许月切)
胡为不自暇,飘戾逐鹯鷢。
仆射领北门,威德压胡羯(谓田季安魏博节度使
相公镇幽都,竹帛烂勋伐(谓刘济幽州节度使
酒场舞闺姝,猎骑围边月。
开张箧中宝,自可得津筏
从兹富裘马,宁复茹藜蕨
余期报恩后,谢病老耕垡(音伐)
庇身指蓬茅,逞志纵猃猲。
僧还相访来,山药煮可掘。
魏博节度观察使沂国公先庙碑铭813年11月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六十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元和八年十一月壬子
上命丞相元衡丞相吉甫丞相绛。
召太史尚书比部郎中韩愈政事堂
传诏曰。
田宏正始有庙京师
朕惟宏正先祖父。
厥心靡不向帝室。
讫不得施。
乃以教付厥子。
宏正衔训事嗣。
朝夕不怠。
以能迎天之休。
显有丕功。
维父子继忠孝。
予维宠嘉之。
是以命汝铭。
钦哉。
惟时臣承命悸恐。
明日
诣东上阁门拜疏辞谢。
不报。
退。
伏念昔者鲁僖公能遵其祖伯禽之烈。
周天子实命其史臣克作为駉駜泮閟之诗。
使声于其庙。
以假鲁灵。
今天子嘉田侯服父训不违。
用康靖我国家。
盖宠铭之。
所以休宁田氏之祖考。
而臣适执笔隶太史
其可以辞。
谨桉魏博节度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魏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沂国公田宏正
北平卢龙人
故为魏博诸将。
忠孝畏慎。
田季安卒。
其子幼弱。
用故事代父。
人吏不附。
宏正于其家。
使领军事。
宏正籍其军之众。
与六州之人。
还之朝廷。
悉除河北故事比诸州。
故得用为帅。
已而复赠其父故沧州刺史兵部尚书
母夫人郑氏梁国太夫人
得立庙祭三代。
曾祖都水使者府君祭初室。
安东司马赠襄州刺史府君祭二室。
兵部府君祭东室。
其铭曰。
唐继古帝。
海外受制。
狎于太宁
燕盗以惊。
偫党相维。
河北失平。
号登元和
大圣载营。
风挥日舒。
咸顺指令
嶪嶪魏土。
婴儿戏兵
吏戎愁毒。
莫保腰颈。
人曰田侯。
其德可倚。
叫噪奔趋。
乘门请起。
田侯摄事
奉我天明。
束缚弓戈。
考校度程。
提疆籍户。
来复邦经。
帝钦良臣。
曰维锡予。
嗟我六州。
始复故初。
告庆于宗。
以降命书。
旌节有韬。
豹尾神旗
櫜兜戟纛。
以长魏师。
田侯稽首。
臣愚不肖。
迨兹有成
祖考之教。
帝曰俞哉。
维汝忠孝。
子思乃父。
追秩夏卿
媲德娠贤。
梁国是荣。
田侯作庙。
相方视阯。
见于蓍龟。
祖考咸喜。
暨暨田侯。
两有文武。
讫其外庸
可作承辅。
咨汝田侯。
勿亟勿迟。
觐飨式时。
尔祖尔思。
宣慰魏博制 中唐 · 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五十七
奉君亲。竭忠孝。
人伦之大端也。贤智所以尽心。
赏功劳。懋名节。
国家之急务也。皇王所以致理。
朕嗣服丕业。恭临万邦。
每念政之未孚。化有不暨。
怵惕惟厉。载廑于怀。
尝以为肖质禀灵。皆思向善。
亦在甄明抚导。推示至诚。
树绩必使其光扬。罹患必图其安缉。
永言及此。终食岂忘。
魏博大藩。东夏雄屏。
军戎勇于见义。黎庶怀于有仁。
自中原始兵革之虞。河朔为用武之地。
抱才器者。或感恩而尽力。
申节效者。果因事而彰明
时将大宁。斯获予志。
田季安薨谢。其子幼童。
奸邪凭依。妄肆威福。
一境危慄。惧致覆亡。
比屋凋伤。疲于杼轴。
田兴仗义奋发。剪去憸人。
大安方隅。屡献忠恳。
达三军奉上之志。激千里望阙之诚。
誓遵典彝。丕变旧俗。
忠谏指切。感于朕心。
是用特授旌旄。俾靖封略。
言念将士。同德叶谋。
守正如金石之坚。凌寒挺之操。
垂令名于不朽。示臣节于将来。
清风载扬。丹款可鉴。
嘉尚叹息。劳于寝兴。
赏不踰时。式示旌劝。
其管内百姓等。身劳耕稼。
力竭征徭。每念予怀。
用当忧悯。宜令司封郎中知制诰裴度往魏博宣慰。
亲谕朕意。仍赐钱一百五十万贯。
河阳院诸道合进内库绫绢绵等支送充。赏给将士及六州县百姓。
差科宜给复一年。使之苏息。
州县之中。或有残破偏甚者。
田兴逐便宜处分。朕以布泽之时。
务从人欲。好生之德。
期洽众心。魏博管内。
宜赦见禁囚徒。其与田兴协心立功大将判官等。
委兴具名衔闻奏。当有甄升。
如有父母在。别加优恤。
当道从前以来官吏将校等。或忠义可嘉。
而刑戮滥及。如有此色。
田兴条录奏闻。当加追赠。
如有家口见存。宜厚加优恤。
管内高年茕独。或天宝遗人。
夙沾皇化。或孤独废疾。
不能自存。委田兴差官存问。
仍量给粟帛。管内有清勤奉职
为众所知者。委田兴具事迹奏闻。
当加进改。如身在丘园。
行义素著。或才兼文武。
名节可称。亦委田兴具名闻荐。
太尉季安。姻戚旧臣。
尝任将相。饰终之典。
宜示优崇。其葬事委田兴差官勾当
礼物之閒。务从周厚。
田怀谏在疚之初。政出群小。
因致军府骚然不宁。以其幼年。
有足矜悯。待其到京之日。
一门量加存恤。呜呼。
耸善念功。惟恐不及。
恤人厚下。惟恐不丰。
庶洽雍熙。遂櫜弓矢。
为仁繇己。其道信然。
树德务滋。在乎终始。
凡百多士。宜悉朕怀。
代谕淮西814年10月21日 中唐 · 元稹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五十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
某月日。山南东道节度兼申光蔡等州招抚使检校司空严某。
致书前彰义军兵马使吴侍御淮西士官吏申光蔡等州百姓等。奉十月十九日诏书。
以某充申光蔡招抚使。某月日遣使赍敕送付界首布告讫。
某顷镇太原。与吴侍御伯父相国公同受恩寄。
交问岁时。欢好不绝。
仅十馀年。可谓至矣。
吴侍御尚书继当宠命。某又领镇荆南
前好复修。款密如旧。
吊丧问疾。礼无不时。
亦可谓勤矣。某与吴侍御伯父先父既等夷。
吴侍御实丈人行。固已私矣。
况朝廷以吴侍御因丧扰惑。迷误诏旨。
欲思致训。未忍加兵。
仍以某为招抚之使。是吴尚书之嗣既绝。
而由某有复联之望。捧诏以来。
夙夜忧叹。不任怜痛之怀。
某欲上徵古类。恐引谕不明。
切为诸公以近事灼然在耳目者言之。今吴侍御弃丧背礼。
舍父干君。诱聚师徒。
希求爵位者。岂不以贞元末年
天下方镇物故。往往依凭众请而得者。
十恒二三。以此为自偷之證耶。
甚不然也。德宗皇帝御天下日久。
春秋高。理务便安。
不欲生事。或谋及卒伍而置师长
盖一时之权也。今天子二十八即皇帝位。
控一海内。臣妾夷狄。
赫然皇威。熏灼白日。
杨惠刘辟李锜犹守故态。谓朝廷未即诛擒。
曾不知逾月之间。皆头悬稿街。
腰斩都市。此诸公之所闻见也。
自是蛮夷慑窜。戎臣震惕
相与奔走朝阙之不暇。今庙堂之上。
命将择帅。容易于授卿长。
吴侍御希求非望之志。安得复行于今日哉。
此众不可凭位不可取之明验也。今吴侍御蓄聚糗粮。
缮完城垒。偷侵县邑。
不自危亡者。岂不以贞元中吴相国为谗邪所斗。
错误朝章。韩太保率众奉词。
吴相国终以宥免。又以此为自偷之證耶。
又不然也。日者谋议之臣。
算画不审。韩太保行阵之将耳。
总统非所长。而又徵天下乌合之众以授之。
是以迁延进退。不时成功。
然犹吴相国悔过乞降。深自咎责。
朝廷多之。仅乃全活。
吴相国躬服节俭。衣食与士卒同。
蓄货力耕。向三十载。
然后粗能支一战耳。今吴尚书驭众日浅。
吴侍御年位俱卑。诸将之在下者。
皆怏怏苟容。非有威怀信服之志。
百姓日蹙。赋敛月加。
天兵四临。耕织尽废。
窃闻壮者劫而为兵。老弱妻孥。
吞声于道路。而欲以吴相国三十年拊循积聚之力为自比。
甚相悬矣。况国家命全军之将。
用不竭之资。乌尚书董怀汝之师。
李尚书举陈许之众。柳中丞以鄂之全军军于安陆
令狐中丞淮南之锐旅屯于寿春。某以襄阳之劲卒数万集于唐。
而又益之以魏博之骁骑江陵之强弩。
以攻则彼有压卵之危。以守则我无出疆之费。
用三州之赋。敌天下四海之饶。
以一旅之师。抗天下无穷之众。
虽妾妇騃孩。犹知笑之。
而况于义夫壮士哉。若圣天子推含垢之化。
图不战之功。使环而守之。
塞其飞走。则男不得耕。
女不得织。盐茗之路绝。
仓廪之积空。不三数月。
求诸公于枯鱼之肆矣。傥或神算风驱。
天威电激。使齐攻四面。
各裂一隅。彼若聚而待之则自穷。
分而应之则不足。东抗则西入。
南备则北侵。腹背受攻。
首尾皆畏。赤族之刑既迫。
舆榇之计方施。则固难期于曩时之宥免矣。
此又力不可支势不可久之明验也。今吴侍御厚利买交。
严刑劫质。谓王师可敌。
谓已众不离者。岂不以大将李义等言甘约重。
许以死生之为耶。又不然也。
李锜据吴楚之。兼榷管之利。
选才养士。向十五年。
独以张子良为腹心不贰之将。故授以锐健先锋之兵。
又以裴行立为骨肉不欺之亲。故授以敢死酬恩之卒。
然而一朝迁延王命称疾不朝。子良朝倒戈以攻于外。
行立夕纵火以应于内。则戮死。
而张裴甚荣。此又诸公之所闻见也。
刘辟乘韦令饶衍之后。廪藏谷帛。
以亿万计。啖养士卒。
凭恃阻固。以仇良辅有朴厚不摇之心。
是以成其要害而授之兵。然而天兵一麾。
因垒来下。席卷馀孽。
巴蜀大定。则戮死。
而良辅甚荣。此又诸公之所闻见也。
卢从史内蕴私邪。外张威武
荧惑天听。逗留王师。
以乌尚书有委用亲信之恩。故授之以爪牙卫已之众。
然而睿略潜施。元凶就执。
尚书清垒整旅以俟命。从史放死。
尚书甚荣。此又诸公之所见闻也。
此数君子者。岂受利不厚。
誓约不明哉。盖逆顺之理殊。
而子孙之祸大也。且田太保季安藉累代继袭之势。
身没之后。允子不肖。
将卒聚谋而请之天子。天子嘉其忠而与之。
赉百万之财以赡军。复三年之赋以励俗。
郎署之英以荣其宾介。而坐专席操郡国者又相继。
彼魏博三军之士。岂独不受恩于田氏父子耶。
盖苦其束缚禁闭。终日以城门为战场。
思复泰然游泳于王泽耳。今国家用乌尚书为重镇。
所以警诸将囚缚受赏之功。用仇大夫为先驱。
所以警城堡降下宠荣之利。使田大夫统魏博向义之旅。
所以励三军去邪附正之机。奈何吴侍御碎六尺之躯。
李义辈求福之费。绝公侯之嗣。
淮西军受赏之资。其为人谋也则厚矣。
自谋何薄哉。此又将不可恃而兵不可保之明验也。
今天子垂恻隐之诏。建招抚之名。
吴侍御若束身归朝。将吏等继踵向阙。
纵不得与乌尚书张金吾分封并位。受立功之赏。
独不得与田怀谏命服趋朝。奉先人之家嗣乎。
且张伯靖五溪之蛮隶耳。聚徒杀人。
为恶甚大。圣上怜其愚。
诏某招致之。而犹据戎行之右职。
忝佐郡之清员。岂独于吴侍御淮西之将吏。
而阻其自新之路哉。谚曰天不可违。
又曰时不可失。书至之日。
善自图之。如或违天失时。
寝而不报。则王师进击于外。
义士潜谋于中。身首之戮指期。
肘腋之危坐见。异日为天下戮笑。
李义等成封侯之利。岂不大哀哉。
戎事方殷。未获周尽。
感念平昔。兴然动怀。
文稿自叙 中唐 · 元稹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五十三
刘歆云。制不可削。
予以为有可得而削之者。贡谋猷。
持嗜欲。君有之则誉归于上。
臣专之则誉归于下。苟而存之。
其攘也。非道也。
经制度。明利害。
区邪正。辨嫌惑
存之则事分著。去之则是非泯。
苟而削之。其过也。
非道也。元和初
章武皇帝新即位。臣下未有以言刮视听者。
予时始以对诏在拾遗中供奉。由是献教本书谏职论事者表十数通。
仍为裴度李正辞韦熏讼所言当行。而宰相曲道上语。
上颇悟。召见问状。
宰相大恶之。不一月
出为河南。后累岁补御史使东川
谨以元和赦书劾节度使严砺涂山甫等八十八家。过赋梓遂之民数百万。
朝廷异之。夺七刺史料。
悉以所籍归于人。会潘孟阳节度使
贪过。且有所承迎。
虽不敢尽废诏。因命当得所籍者皆入资。
资过其称。摧薪盗赋无不为。
仍为密状不当得丑谥。予自东川还。
者潜切齿矣。无何。
分莅东都台。天子久不在都。
都下多不法者。百司皆牢狱。
有裁接吏械入逾岁。而台府不得而知者。
予因飞奏绝百司专禁锢河南判官
予劾之。忤宰相旨。
监徐使死于军。徐帅邮传其柩。
柩至洛。其下殴诟主邮吏。
子命吏徙柩于外。不得复乘传。
浙西观察使封杖决安吉至死。河南尹诬奏书生尹泰阶请死之。
飞龙使诱赵实家逃奴为养子。田季安盗娶洛阳衣冠女。
汴州没入死商钱且千万。滑州赋于民以千。
授于人以八伯。朝廷馈东师。
主计者误命牛车四千三百乘。飞刍越太行
类是数十事。或移或奏。
皆主之。贞元已来。
不惯用文法。内外宠臣皆喑呜。
河南尹房式诈谖事发。奏摄之。
前所喑呜者叫噪。宰相素以劾判官事相衔。
乘是黜子江陵掾。后十年始为膳部员外郎
穆宗初。宰相更相用事。
丞相段公一日独得对。因请亟用兵部郎中薛存庆考功员外郎牛僧孺
予亦在请中。上然之。
不十数日。次用为给舍
他忿恨者日夜搆飞语。予惧罪。
比上书自明。上怜之。
三召与语。语及兵赋洎西北边事。
因命经纪之。是后书奏及进见。
皆言天下事。外间不知。
多臆度。陛下益怜其不漏禁中语。
召入禁林。且欲亟用为宰相
是时裴度太原。亦有宰相望。
巧者谋欲俱废之。乃以予所无搆于裴。
裴奏至。验之皆失实。
上以裴方握兵。不欲校曲直。
出予为工部侍郎。而相裴之期亦衰矣。
不累月。上尽得所搆者。
虽不能暴扬之。遂果初意。
卒用予与裴俱为宰相。复有搆狂民告予借客刺裴者。
鞫之复无状。然而裴与予以故俱罢免。
元和十五年八月得见上。至是未二岁。
僭忝恩宠。无是之速者。
遭罹谤咎。亦无是之甚者。
是以心腹肾肠。糜费于扶卫危亡之不暇。
又恶暇经纪陛下之所付哉。然而造次颠沛之中。
前后列上兵赋边防之状。可得而存者。
一百一十五。苟而削之。
是伤先帝之器使也。至于陈畅辨谤之章。
去之则无以自明于朋友矣。其馀郡县之奏请贺庆之礼。
因亦附于件目。始教本书。
至于为人杂奏二十有七轴。凡二百二十有七奏。
终殁吾世。贻之子孙。
所以明经制之难行。而销毁之易至也。
唐故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礼部尚书御史大夫浙江西道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上柱国清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吏部尚书崔公行状836年 唐 · 杜牧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五十六 创作地点: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
公曾祖综。皇任醴泉县
祖佶。皇任太子中允
右散骑常侍。父陲。
皇任检校吏部郎中御史中丞袁州刺史。赠太师
公讳郾。字广略
威仪秀伟。神气深厚。
即之如鉴。望之如
既冠。识者知不容于风尘矣。
贞元十二年中第。十六年平判入等。
集贤殿校书郎。陜虢观察使崔公琮愿公为宾。
而不乐之。挈辞载币。
使者数返。公徐为起之。
且曰。不关上闻。
摄职可也。受署为观察巡官
后转京兆府鄠县。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刑部员外
丁邠国太夫人忧。杖而能起。
人有闻焉。外除拜吏部员外郎
判南曹事。千人百族。
必应进而进。公亲自挟格。
肖法必留。戾程必黜。
每悬榜举牍。富室权家。
汗而仰视。不敢出口。
宿吏逡巡。缚手系舌。
愿措一奸。不能得之。
凡二年。迁左司郎中吏部郎中
朝散大夫。旋拜谏议大夫知匦使
穆宗皇帝春秋富盛。稍以畋游声色为事。
公晨朝正殿。挥同列进而言曰。
十一圣之功德。四海之大。
万国之众。之治之乱。
悬于陛下。自山以东。
百城千里。昨日得之。
今日失之。西望戎垒。
距宗庙十舍。百姓憔悴。
蓄积无有。愿陛下稍亲政事。
天下幸甚。诚至气直。
天子为之动容敛袖。慰而谢之。
给事中敬宗皇帝始即位。
旁求师臣。今相国奇章公上言曰。
非公不可。遂以本官充翰林侍讲学士
命服金紫。旋拜中书舍人
仍兼旧职。侍帝郊天。
银青光禄大夫高承简罢郑滑节度使
滑人叩阙。乞为承简树德政碑。
内官进曰。翰林故事。
职由掌诏学士。上曰。
承简功臣允也。治吾咽喉地。
克有善政。罢而请纪。
入人深矣。吾以师臣之辞。
且宠异焉。居数月。
魏博节度使史宪诚拜章为故帅田季安树神道碑。内官执请亦如前辞。
上曰。魏北燕赵。
南控成皋。天下形胜地也。
吾以师臣之辞。且慰安焉。
居数月。陈许节度使王沛拜章乞为亡父树神道碑。
内官执请亦如前辞。上曰。
许昌天下精兵处也。俗忠风厚。
能抚之。吾视如臂。
吾以师臣之辞。而彰其忠孝焉。
是三者皆御札命公。令刻其辞。
恩礼亲重。无与为比。
历岁。愿出守本官。
辞恳而礼部缺侍郎。上曰。
公可也。遂以命之。
二年选士七十馀人。大扺后浮华。
先材实。转兵部侍郎
今上即位四年。公亟请于丞相閤曰。
愿得一方疲人而治之。除陜虢观察使御史大夫
先是陜之官人。人必月尅俸钱五千。
助输贡于京师者。岁至八十万。
公曰。官人不能赡私。
安能恤民。吾不能独治。
安可自封。即以常给廉使杂费。
下至于盐酪膏薪之品。十去其九。
可得八十万。岁为代之。
官人感悦。随治短长。
不忍为欺。万国西走。
陜实其冲。复有江淮梁徐许蔡之戍兵。
北出朔方上郡回中陇间。践更往来。
不虚一时。民之供亿。
吏须必应。生活之具。
至于瓶缶匕匙。常碎于四方之手。
公曰。此犹束炬以焚民也。
于是节宴赏。截浮费。
凡金漆陶木丝枲之用。悉为具之。
可飨数千人。民一不知。
复有诏旨支税粟输大仓者。岁数万斛。
始敛民也。远远近近。
就积佛寺。终输于河。
复籍民而载之。民之巨牛大车。
半顿于路。前政咸知之。
计不能出。公曰。
管仲曰。行五百里。
民有饥色。斯言重物也。
不可推迁。民受其毙。
况今迂直之计。有不翅习试五百里乎。
公乃大索有无。亲执筹而计之。
北临黄河。树仓四十间。
穴仓为漕。下注于舟。
因隙赏直。不败时务。
自此壮者斛。幼者斗。
负挈橐裹。委仓而去。
不知有输。他境之民。
越逸奔走。軿轸争斗。
愿为陜民。政成化行。
上国下国。更口赞颂。
凡二年。改岳鄂安黄蕲申等州观察使
囊山带江。三十馀城。
缭绕数千里。洞庭百越巴蜀荆汉而会注焉。
五十馀年。北有蔡盗。
于是安锁三关。鄂练万卒。
皆伧楚善战。寖有战风。
称为难治。有自来矣。
公始临之。简服伍旅。
修理械用。亲之以文。
齐之以武。大创厅事。
张威容。造蒙冲小舰。
上下千里。武士用命。
尽得偫盗。公曰。
劫于水者。以尽杀为习。
虽值童耇。而无舍焉。
比附他盗。刑不可等。
于是一死之内。必累加之。
盗相诫曰。公之未去。
勿触其境。然后黜弃奸冒。
用公法也。升陟廉能。
公举也。抚护穷约。
用公惠也。豪商大贾。
不得轻役。不得隐田。
父子兄弟。不得同贩于阖境之内。
有馀不足。自公而均。
复建立儒宫。置博士
设生徒。廪饩必具。
顽惰必迁。敬让之风。
人知家习。八年
江水涨溢。公曰安得长堤而禦之。
言讫。军士齐民。
云锸雨杵。一挥立就。
令行恩结。有如此者。
千里之内。如视堂庑。
虽僻左下里。岁腊男子必以鸡黍贺馈。
女子能以簪瑱相问遗。富乐欢康。
肩于治古。凡五年。
浙江观察使。加礼部尚书
公曰。三吴者。
国用半在焉。因高为旱。
因下为水者六岁矣。轻赋兵役。
不减于民。上田沃土。
多归豪强。荀悦所谓公家之惠。
优于三代。豪强之酷。
甚于亡秦。今其是也。
于是料民等第。籍地沃瘠。
均其征赋。一其徭役。
经费宴赏。约事裁节。
民有宿逋不可减于上供者。必代而输之。
诚祷山川。岁获大稔。
复曰。衣冠者。
民之主也。自艰难已来。
军士得以气加之。商贾得以财侮之。
不能自奋者。多栖于吴土。
遂立延宾馆以待之。苟有一善。
必接尽礼。因访里闾。
益知民之疾苦。随以治之。
才逾期岁。而民复振。
开成元年十月二十日。薨于治所。
多士相吊曰。使公相天子。
贞观开元之俗。可期而见也。
岂公不幸。实生民之不幸也。
主上痛悼。辍朝一日。
吏部尚书。公生得灵和。
自干名立朝。为公卿。
为侯伯。未尝须臾间汲汲牵率。
欲显名于合道。而仁义忠信。
明智恭俭。郁积发溢。
自然相随。不立约结而善人自亲。
不设沟垒而不肖自远。不志于荣达而官位自及。
公内外阀阅。源派清显。
拔于甲族。而复甲焉。
亲昆仲六人。皆至达官。
公与伯兄季弟。五司礼闱
再入吏部。自国朝已来。
未之有也。上至公相方伯
下及再命一命。幕府陪吏之属。
遍满内外。皆公门生。
公俯首益恭。如孤臣客卿。
惕惕而多畏也。自为重镇。
苞苴金币之货。不至权门。
亲戚故旧。周给衣食。
毕其婚丧。悉出俸钱。
不以家为。在家怡然。
未尝训勉。子弟自化。
皆为名人。居室卑庳。
不设步廊。宾至值雨。
则张盖蹑屐而就于外位。初镇于陜。
或束挺经月。不鞭一人。
至于驿马令五岁幸全。则为代之。
著为定制。曰。
致一物于必穷之地。君子不为。
其为仁爱而臻于此。及迁镇鄂渚
严峻刑法。至于诛罚。
未尝贳一等后一刻。或问于公曰。
陜鄂之政不一。俱臻于治。
何也。公曰。
陜之土塉民劳。吾抚之不暇。
尚恐其惊。鄂之土沃民剽。
杂以夷俗。非用威刑。
莫能致理。政贵知变。
盖为此也。闻者服焉。
呜呼。公之德行材器。
真哲人君子。没而不朽者也。
易名定谥。为国常典。
敢书先烈。达于执事
附于史氏云尔。谨状。
燕将录827年 唐 · 杜牧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五十六 创作地点: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
谭忠者。
绛人也。
祖瑶。
天宝末内黄
死燕寇。
豪健喜兵。
始去燕。
燕牧刘济与二千人。
障白狼口(原注山名契丹路)
后将渔阳军留范阳
元和五年
中黄门出禁兵伐
田季安令其徒曰。
师不跨河二十五年矣。
今一旦越魏伐赵。
赵诚虏。
魏亦虏矣。
计为之奈何。
其徒有超佐伍而言曰。
愿借骑五千。
以除君忧。
季安大呼曰。
壮夫哉。
兵决出。
格沮者斩。
其时为燕使魏。
知其谋。
乃入谓季安曰。
某之谋。
是引天下之兵也。
何者。
往年王师取蜀取
算不失一。
是相臣之谋。
今王师越魏伐赵。
不使耆臣宿将而专付中臣
不输天下之甲而多出禁甲。
君知谁为之谋。
此乃天子自为之谋。
欲将誇服于臣下也。
今若师未叩赵而先碎于魏。
是上之谋反不如下。
且能不耻于天下乎。
既耻且怒。
于是任智画策。
仗猛将。
练精兵。
毕力再举涉河。
鉴前之败。
必不越魏而伐赵。
校罪轻重。
必不先赵而后魏。
是上不上。
下不下。
当魏而来也。
季安曰。
然则若之何。
曰。
王师入魏。
君厚犒之。
于是悉甲压境。
号曰伐赵
则可阴遗赵人书曰。
魏若伐
河北义士谓魏卖友。
魏若与赵。
河南忠臣谓魏反君。
卖友反君之名。
魏不忍受。
执事若能阴解陴障。
遗魏一城。
魏得持之。
奏捷天子。
以为符信
此乃使魏北得以奉赵。
西得以为臣。
于赵为角尖之耗。
于魏获不世之利。
执事岂能无意于赵乎。
赵人脱不拒君。
魏霸基安矣。
季安曰。
善。
先生之来。
是天眷魏也。
遂用忠之谋。
阴计。
得其堂阳(原注县名属冀州
归燕。
谋欲激燕伐赵。
刘济合诸将曰。
天子知我怨赵。
今命我伐之。
赵亦必大备我。
伐与不伐孰利。
疾对曰。
天子终不使我伐赵。
赵亦不备燕。
刘济怒曰。
尔何不直言以赵叛。
系狱。
因使人视赵。
果不备燕。
后一日。
诏果来曰。
燕南有赵。
北有胡。
胡猛赵孱。
不可舍胡而事赵也。
燕其为予谨护北疆。
勿使予复挂胡忧。
而得专心于赵。
此亦燕之功也。
刘济乃解狱。
曰。
信如子断矣。
何以知之。
曰。
卢从史
外亲燕。
内实忌之。
外绝赵。
内实与之。
此为赵画曰。
燕以赵为障。
虽怨赵。
必不残。
赵必不为备。
一且示赵不敢抗燕。
二且使燕获疑天子。
赵人既不备燕。
潞人则走告于天子曰。
燕厚怨赵。
今赵见伐而不备燕。
是燕反与赵也。
此所以知天子终不使君伐赵。
赵亦必不备燕。
刘济曰。
今则奈何。
曰。
燕孕怨天下无不知。
今天子伐赵。
君坐全燕之甲。
一人未济易水
正使潞人将燕卖恩于赵。
于上。
两皆售也。
是燕贮忠义之心。
卒染私赵之口。
不见德于赵人。
恶声徒嘈嘈于天下耳。
唯君熟思之。
刘济曰。
吾知之矣。
乃下令军中曰。
五日毕出。
后者醢以徇。
乃自将七万人。
南伐
饶阳束鹿(原注二县属深州
杀万人。
暴卒于师。
子总袭职。
复用事。
元和十四年春
赵人献城十二(原注德州平原安陵长河棣州厌次河阳信蓨平昌将陵蒲台渤海
诛齐。
三分其地。
因说总曰。
凡天地数穷。
合必离。
离必合。
河北与天下相离六十年矣。
此亦数之穷也。
必与天下复合。
建中时
朱泚搏天子狩畿甸。
李希烈僭于梁。
王武俊称赵。
朱滔称冀。
田悦称魏。
李纳称齐。
郡国往往弄兵者。
低目而视。
当此之时。
可为危矣。
然天下卒于无事。
自元和已来。
刘辟
栈道剑阁
自以为子孙世世之地。
然甲卒三万。
数月见羁。
李锜大江
抚石头。
全吴之兵。
不得一战。
反束缚帐下。
田季安守魏。
卢从史守潞。
皆天下之精甲。
驾赵为骑。
鼎立相视。
可为强矣。
从史绕堑五十里。
万戟自护。
身如大醉。
忽在槛车。
季安死。
坟杵未收。
家为逐客。
蔡人被重叶之甲。
圆三石之弦。
持九尺之刃。
突前跳后。
卒如搏鹗一可支百者累数万人。
四岁不北二三。
可为坚矣。
然夜半大雪
忽失其城。
齐人经地数千里。
渤海
泰山
堑大河。
精甲数亿钤其阨。
可为安矣。
然兵折于潭赵(原注地名郓西六十里)
首竿于都市。
此皆君之自见。
亦非人力所能及。
盖上帝神兵。
下来诛之耳。
今天子巨谋纤计。
必平章于大臣。
铺乐张猎。
未尝戴星徘徊。
顐玩之臣。
颜涩不展。
缩衣节口。
以赏战士。
此志岂须臾忘于天下哉。
今国兵骎骎北来。
赵人已献城十二
助魏破齐。
唯燕未得一日之劳。
为子孙寿后世。
岂能帖帖无事乎。
吾深为君忧之。
总泣且拜曰。
自数月已来。
未闻先生之言。
今者幸枉大教。
吾心定矣。
明年春
刘总出燕。
卒于赵。
丧。
未数日亦卒。
年六十四。
官至御史
大夫
弟宪。
范阳安次
持兄丧归葬于绛。
常往来长安间。
元年孟夏
某遇于冯翊属县北徵中。
因吐其兄之状。
某因直书其事。
至于褒贬之间。
俟学春秋者焉。
李绛料魏博事势 北宋 · 孙甫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六、《唐史论断》卷下
论曰:李绛料魏博事势,请宪宗不用兵,遂收其地。
此真庙堂之谋!
与之同列者,得不推其贤,赞其谋,以济国事,安可异议邪?
河北自天宝之乱陷贼,广德初虽平之,寻为强臣所据,传付其家,各为子孙业,至元和中六十年矣。
德宗常以魏博叛逆,遣将讨之,反至大乱。
宪宗又以镇定拒命,出兵伐之,卒不能平。
三镇相为势援,复结河南叛臣,胶固其力,不可卒破也。
田季安死,怀谏一稚子领军府事,李吉甫利其幼弱,建议用兵,以取魏博。
此固常人之见,殊不知三镇相结,正为子孙计,一稚子虽可取,奈它镇救援何?
必又如前日伐镇州之失策也。
李绛独以先觉之明,论河北诸镇用部将之计,令均管军马,不偏任一将,故力敌权均,为变不得,又当主帅威权,能制死命,此策在贼中固便。
今魏博之势,一童子为帅,不能领事,必偏任一将,所任者权重,众心不服,则六十年均任之计,为贼中患矣。
众既变起,必归军中一宽厚之人。
部将忽起主兵权,惧它镇攻讨,非纳疆土归朝,则存立不得,此必然之势也。
料千里未形之事如见,宪宗英明从之。
不两月,魏博军中有变,如所料,部将田兴以六州版籍请命于朝,是之算如神,真庙堂之谋也。
初,吉甫请用兵讨伐,料其势,坚止用兵。
当论未形之事,以平常之见,尚可异议;
田兴请命,事已效矣,犹请遣中使宣劳,以观其变,待回日处置。
力争不已,宪宗颇有英断,不待使回,授田兴节度之命,使诸镇畏威知恩,平定两河,自兹而始。
以绛之贤明忠亮,视吉甫为何人!
吉甫亦忠智可称,非庸常奸回之人也,但耻智略不逮于,故有横议以挠其谋,至使内臣援助,几败国事,遂成奸回所为也。
宰相谋谟,系天下休戚,己有不逮,理当博采,同列嘉谟,固当赞助。
宋璟苏许公,同相明皇刚正多所裁断,苏顺其美,奏对则为之助,故得尽其才,为开元贤相,苏亦获美名于时。
吉甫权德舆同列,吉甫同于宪宗前论事,形于言色,其诣理者德舆亦不能为之发明,故时论以循默贬之。
然则宰相之任,能了军国大事,此固大才,上也;
若智谋不至,能从同列之议而赞助焉,亦其次也;
若不能发明同列议论,循默不言,斯为下矣。
吉甫正论,又与内臣相结,几败国事,虽有他节可观,此一事不得不为奸回也。
后之为相者切戒之!
论镇冀 宋 · 葛胜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三、《丹阳集》卷七
宪宗再驾成德,出入十年,叛涣之臣讫不能羁致阙下。
问罪之师方兴,含糊之诏已行,偷安留毒,纵蛇豕而勿之搏。
元和史策未尝书某日克赵,而司农赋入,卒无镇、冀之半菽焉。
论者皆以厌兵纵敌、威令不振归过章武,愚则以为群臣谋算乖失,谤有所分矣。
丁未诏书赦承宗而班师者,谋失于白居易
庚辰诏书赦承宗而受地者,谋失于田弘正
初,承宗拒命,劫囚薛昌朝,拒却景宗信
于是诏削官秩,遣神策、河中、河阳、浙西、宣歙兵进讨,时元和四年冬十月也。
吐突承璀非制将之才,郦定进有丧师之悔,然精兵剽帅,云翔电合,张茂昭有木刀沟之胜,刘济饶阳束鹿之捷,高霞寓多获铠仗,田季安自办饷亿,卢从史逗挠顾望,阴相啸结,又已缚送京师矣,贼势困蹙,上书请罪,譬釜鱼喘息,势不支久。
朝廷诚能遣名将督战,以代承璀,则削平逋寇,咳唾间尔。
居易反谓不亟罢兵且有四害,其说与李绛权德舆相表里。
呜呼!
居易风节挺立,唐名臣也,至此则不得无罪。
其后承宗益桀,谋援兵,燔河阳仓,断建陵戟,杀丞相,伤御史,于是绝其朝贡,出河东、义武、卢龙、魏博之师进讨之,时元和十年秋七月也。
时虽营屯杂置,主总不一,然诸镇锐兵凯捷踵至,燕人败之于武彊,魏人败之于南宫,郗士美兵锐整,最有功,帝以为能办我事,于是殷侑招谕而听命,柏耆胁说而承宗已破胆矣。
于时齐、蔡既平,而贼无唇齿之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迎刃而解。
朝廷诚能遣一乘之使,缓颊钩说,使籍地自效,不听则举兵剿灭之,临淄渤海之地可全有也。
弘正反因其请救而表于上,欲效三军、质二子而缓兵,朝议不欲忤弘正而猥徇其请,于是十三年四月诏罢兵而赦承宗矣。
呜呼!
弘正去污效顺,唐功臣也,至此则不得无罪。
机会一跌,百年不复。
承宗得完首领宪宗有失刑之议,成德之地终唐不能有,不于二子而谁责乎!
帝之讨蔡也,沮议百出,钱徽萧俛之徒交请罢兵,惟韩愈谓持之不坚,伤威捐费,毅然致诛,由是师出有功。
成德之役,则摇于浮议而志不坚决,所谓师老力惫,而讫无成也。
成败异变,功业相反,无他,断与不断而已。
元和郡县志后序淳熙三年十一月 南宋 · 洪迈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一六 创作地点:江西省景德镇市
右,《元和郡县志》四十卷,目录二卷,唐元和八年丞相李赵公吉甫所上也。
后三百六十有三年,今京西待制张公几仲始刻版于襄阳幕府
按《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是书为五十四卷,《会要》析而两之。
一曰《州县郡国图》三十卷,一曰《郡国图》,其卷与《新志》同,皆冠以元和。
三者了不相似,以今所刻證之皆非也。
地理之最,莫切于图书,《周官》职方氏掌天下之图,要周知其利害。
沛公入关,萧何秦丞相府图籍,具知阨塞户口多少强弱处,基汉为雄。
光武邓禹论天下郡国,亦披舆地图乃克见。
则不出户庭而九州万里在吾目中,如策马并辔,援衣挈领,舍此谁则!
然方赵公为相,强藩悍帅狃贞元馀习,擅地自予,朝廷莫敢诃,而能以期年间易三十六镇。
田季安病,公请以滑任薛平,戍重兵邢洺,因图上河北险要。
宪宗张于浴堂门壁,每叹曰:「朕日按图,信如卿料」。
则其所著书盖已见之行事矣,岂直区区纸上语而已哉!
几仲忠烈王勋在彝鼎,为中兴社稷臣
几仲济美称家,文史声猷,有晋宋胜流风度。
方守国西门,雍容缓带,蹑叔子、元凯故迹。
一旦天子读此书,悼河山之独西,想燕冀而忼慨,眷焉北顾,思有所出,赵营不必驰至金城,图上方略马伏波不必聚米为山,指画形势。
几仲知之矣,予愿拭目焉。
本作书之旨,则赵公之叙固在,今揭于篇首。
淳熙三年十一月番阳洪迈书。
按:《元和郡县志》卷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杨修虞仲挽诗 其二 南宋 · 魏了翁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东都方枕奠,方镇尚根盘。
不得裴中立,谁承田季安
威棱行阃外,声绩在朝端。
犹使江阳隶,闻风亦胆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