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次韵吕居仁送李商老兼简李去言兄弟诸同参五首 其四 宋 · 饶节
押职韵
角巾(原误作中)拂弹棋(原校:一作累丸承秋蜩),运斤斲蝇翼。
当时未得妙,岂暇日入息。
譬如河漫流,难以一篑塞。
饮食男女间,嬉笑中盗贼。
要须了(原校:一作理)其原,及此未曛黑。
次韵吕居仁送李商老兼简李去言兄弟诸同参五首 其五 宋 · 饶节
押词韵第四部
李氏泽如海(自注:李公择儿孙也。),富此明月珠。
诸郎皆可人,共出尧舜途。
之子见我时,抱负勤(原校:一作烦)髯奴。
江头一再见,凛凛气百夫。
赠(原校:一作饯)子伊字门,不类城旦书。
句 其二 北宋 · 张举
押尤韵
苦厌尘沙随马足,却思风浪拍船头(以上宋吕本中《紫微诗话》)。
句 其三 宋 · 晁咏之
旌旗太一三山外,车马长杨五柞中。
柳外雕鞍公子醉,水边纨扇丽人行(宋吕本中《紫微诗话》)。
乞特召陈公辅吕本中黄锾等人入对奏(绍兴六年四月) 宋 · 范冲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四九、《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
公辅学术高明,可居议论之地。本中文章典雅,长于史学。习学有渊源,敏于为政,恬退之节,人所难能,以其不求闻达,故世罕有知者。锾学问纯明,吏能精敏,抱才未试,风节甚高,闲废之久,众论惜之。伏望特赐召对,察其人才可否而进退之。
楚州阻水涨怀汪信民吕居仁二士四言 宋 · 洪炎
四言诗
大江北理,长淮西逝(原缺,据四库本补)。
厥隩射阳,城邑岳峙。
凿渠而漕,首淮江尾。
舳舻岢峨,连樯千里。
青雀翩翩,彩虹嶷嶷。
梁跼舟蹐,限兹潢(四库本作黄)水。
昔我至止,得二国士。
箪瓢相乐,汪吕氏子。
于今几年,乖隔生死。
梗泛萍飘,乃复于此。
菱花净吐,鹭羽徐起。
如欲我留,盼睐以喜。
俯仰山川,感念成毁。
一瞬千古,寓非予耻。
和吕居仁春日 宋 · 汪革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晏坐黉堂一事无,居官萧散似相如。
偶违浊酒风前约,不见繁英雨后疏。
代荥阳公作张先生哀词 宋 · 汪革
四言诗 押词韵第一部
惟古制行,必中庸兮。
降及末世,戾不通兮。
首阳柱下,更拙工兮(以上宋吕本中《紫微诗话》)。
句 其一 宋 · 汪革
釜星晚杂出,雨脚晨可歇(和吕本中欲晴)。
按:《紫微诗话》
句 北宋 · 高茂华
中途留眼占(《能改斋漫录》作看)星聚,一宿(《能改斋漫录》作夕)披颜觉雾收(和吕本中高邮道中)。
按:宋吕本中《紫微诗话》
以水沈香寄吕居仁戏作六言二首 其一 北宋 · 谢逸
六言诗 押删韵
纸帐竹窗夜永,蒲团棐几人閒。
万籁声沈沙界,一炉香袅禅关。
以水沈香寄吕居仁戏作六言二首 其二 北宋 · 谢逸
六言诗 押先韵
海上人多逐臭,水沈价不论钱。
自是渠无佛性,非关鼻孔寥天。
祭汪伯更教授文 北宋 · 谢逸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七八、《溪堂集》卷一○、《永乐大典》卷一四○四九 创作地点:江西省抚州市
维政和元年岁次辛卯,二月甲午朔,十八日辛亥,友人濮阳吴琛、弟贺、侄舆、谢逸、弟薖、颍川陈之奇、弟彦国、江夏黄洙、渤海季端卿、济阳江野,谨以清酌之奠,昭告于亡友伯更教授之灵:呜呼哀哉!天之生贤,疑若甚艰,何生之艰而夺之速!孰若初不生贤而皆生不肖,庶几享其寿考,而保其爵禄。彼不肖者何德于天,而畀之以富贵,辅之以康强;彼贤者何负于天,而撄之以疾病,申之以困辱。岂福善祸淫者,古人之我欺,而苍苍者天,终不可卜耶?呜呼哀哉!廉耻道丧,忠义气塞,乘时射利,变节从俗者,滔滔皆是;乞食墦间、舐痔得车者,面有德色。故谗邪如山,贪墨成市,而莫之救药。正人端士,无辜吁天,而无以明白。呜呼哀哉!孰有记问该博,文章敏赡,如吾伯更之学?孰有忠孝纯全,操守坚正,如吾伯更之德?孰有贫贱困厄,而不为利势所回,如吾伯更之勇决?孰有居稠人广众中,而防患周身,如吾伯更之慎默?人谁无兄弟,孰有如我伯更之爱敬?谁无朋友,孰有如吾伯更之谅直?至于晚闻祖师之道,而知生死之说,则伯更之高妙超逸,又非寡闻浅见者之可测。奈何家贫母老,而益之以忧患;妻死无后,而困之以奇疾。一卧不起,奄忽以逝,而遂有幽明之隔也。呜呼哀哉!岂其信然耶,岂其传之妄耶?以为信然,则伯更之贤不应至此;以为传之妄,则叔野之讣不吾诳也。今舟次于水滨,而旅榇寄于浮屠,信乎其然矣。则想其生平,思其出处,不知其所往也。呜呼哀哉!胡不为吾少留乎,胡为遽舍我而去乎?岂不念风棂竹牖,青灯夜寒,读书而饥吟乎?岂不念野步水东,濯足南湖,焚香清坐于萧寺乎?岂不念谈论古今,讥评得失,慷慨激昂以为壮乎?岂不念夜饮达旦,抵掌笑歌,诙谐嘲诮,以为戏乎?岂不念致君泽民,激浊扬清,相期为立朝之事乎?岂不念买田筑舍,凿池种竹,相约为隐居之计乎?若此事之小者,固伯更之所不念,岂不念弟妹婚嫁,何以为成礼乎?岂不念父母垂白,何以奉甘旨乎?朋友固不足道也,何忍弃其母弟而不顾乎?呜呼哀哉!贺将以城南之地葬伯更,而助其生事;而逸又状伯更之行,而乞吕氏铭其墓。叔野被荐,而逸与之俱行。弟妹婚嫁,琛与其诸友皆为调护。诸弟皆欲砥节砺行,种学积文,期有所建立。苟怠惰荒嬉,则朋友交攻而聚骂之,而伯更之灵阴有所诉。居仁书来,欲为伯更立谥如孟东野,而逸以谓私立名号,递相标榜,恐其祸有不测,如东汉之党锢。况韬光晦迹者,伯更平昔之心,而声名暴耀者,亦伯更之所恶。伯更之德行卓卓如此,虽不立谥,而名自垂于万古。琛等与伯更相别之后,发益白而齿益摇矣,尚有此身,复不知其几寒暑矣。人皆一死,先后不同,伯更之死,已安其死矣。呜呼哀哉!有酒在觞,有殽在俎,倾写怀抱,寓此毫素。不知伯更尚能知否?一恸肠裂,泣涕如雨。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寄吕本中 北宋 · 杨克一
五言绝句 押阳韵
东平佳公子,好学到此郎。
别去今几日,结交皆老苍。
句 北宋 · 杨克一
不知更事多,但觉拜人少(寄吕本中)。
按:以上宋吕本中《紫微诗话》
答祁居之书 宋 · 尹焞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三、《和靖集》卷三
焞前年冬末相别,两见改岁,衰老日甚,幸未昏愦,亦不敢虚度时日。十二月末到会稽,初至,稍困人事,今即遂安居。经夏别无所苦,不烦远念。半月前,有人传言在馀杭干事,方怪咫尺无一字见及,忽收专问,获闻动静,欣慰可知。示谕附来书,未尝得一,何也?今后非的便不可附书,彼此无益,故此中未尝附书者,盖以此也。川中诸公未尝通问。冯贯道四月间专遣人至,犹题黔州通判衔位。向在桐庐,见除梁山军,未尝来行朝,传之者妄也。伯世何故尚留枝江,缺在何时?仲志在庐山有所授未?景实来别,其兄德元往来过此,相聚甚款,不讲人事,终日相从。德元在四明时通书,敦智间相见。此亦有一二学者相见,不保其往,恐知之。李习之《复性书》三篇,旧亦常读,偶记韩退之《与孟简书》云:「籍、湜辈虽屡指教,不知果能不叛去否」。习之亦韩门生也,却晚从释氏,无足怪者。古人尚如此,况今日时去时来,果求何事,果见何理,而望终始不移,大难大难。居仁时得书,见勉倡此道,然老拙之职似当然,其如力薄何。此道如青天白日,谁不见之。昧者汩以利欲,一出一入,望知其至多,见其无益也。吾子勉旃。相会未期,暑气尚炎,万万倍加保重。令弟必且在左右,不敢致问。秉笔挥汗,信笔作此,言无次叙,一读焚之可也。六月二十五日,焞书启上。
答吕居仁书 宋 · 尹焞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三、《和靖集》卷六《师说》中
某再拜。屡承下问,所以未能一一拜答者,以居仁聪明,加之力学,何待老拙?岂非欲发其狂言乎?见询《春秋》改用夏时,未尝有此说,以《传》为案,经为断,尤背于理。往年侍坐,有一说诸经是律,《春秋》是断,未尝以《传》为案也。昔夏君廷列见访,某尝书数字与之,曰「若不得某心,只是记他意」,此先生语,若非居仁疑,何以知其错误。甚幸甚幸。遇荒歉则忧死亡,遇患难则生恐怖,此乃士大夫之常情,愚切以为不然,此盖见之未明,养之未熟,临事乃尔。敢以愚见布左右,或以为然,毋惜见教。某再拜。
送徐长世序 宋 · 许景衡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六、《横塘集》卷一八
元丰改元,予始总发授书乡校,于时同处者三十馀人,惟刘安行居仁、徐陟明长世,与予年相若相好也,而余又与长世门巷相当,凡出入必偕,合居仁为三人,早暮未尝辄相舍也。其后居仁游郡学,长世徙居别业湖屿,而余以贫就食旁县,而三十人者皆散去不复见,声音不相闻,惟吾三人者,岁时或一见焉。又数年,余游太学,既而官于台,台滨大海,每持檄出,则托命舟楫,其窘于风涛者数矣。幸不死,又以罪斥。比归,遂丁家艰。于是居仁死已七八年矣,而长世亦为人讼,絷于官者三年,衣食不能继,几无以活其妻子。嗟夫!吾三人者,裁二十年间,若居仁者既死矣,其幸而存者,其忧患又如此也,顾童子时相与之欢,与夫嬉戏钓游处,历历在目,恍然梦中事。嘻,其亦可悲矣夫!尝谓长世,人固有幸不幸,然世所谓幸,未必不为不幸;其所谓不幸,未必不为幸也。以予愚且蠢,使终身学问,犹曰不足,不自意遽得仕,既日为事物侵夺,虽欲学焉,有不可得者。是世之所谓幸,乃予所谓不幸也。今长世虽困顿憔悴之馀,然无意外事分神,庶几尽力于学乎?使进而不止,则彼圣贤处,皆可指而到也,是前日之不幸,盖未为不幸也。昔孔子论善与人交,惟晏平仲其人。今长世将远适,与余别,使余无以相告语,则是弃于孔子者也。然则长世为何如哉?
寄傲轩用陈默堂韵(宋金履祥《濂洛风雅》卷六作吕本中诗) 宋 · 罗从彦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自嗟踽踽复凉凉,糊口安能仰四方。
目送归鸿心自远,门堪罗雀日偏长。
家徒四壁樽仍绿,侯户千头橘又黄。
我醉欲眠卿且去,肯陪俗客语羲皇。
和吕居仁宿盘溪 北宋 · 苏过
押词韵第十五部 创作地点:河南省许昌市
君诗如芝兰,君操如松竹。
宁当食舍鱼,坐待熊蹯熟。
申商掩仁义,已作高阁束。
长吟失憔悴,短缀谢烦促。
自然四壁空,惟有三冬足。
我怀嵩少游,已办巾一幅。
愿言山中友,先登惟子独。
须烦悬河辩,令我千兔秃。
归来诗满囊,大胜富润屋。
穷通有定分,凫胫悲所续。
一醉盘溪堂,自取君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