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少傅保宁军节度使醴泉观使侍读史浩再上表辞免已进会要提举官特转一官令回授宜允诏 南宋 · 崔敦诗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六九、《玉堂类稿》卷六
纂事成书,是垂丕则,视劳诏赏,固有旧规。
曾褒崇之未加,乃谦畏之靡已。
卿纯诚忠国,厚德表民,始回涣号之文,终避貤恩之命。
张良封留之愿,素尚□□;
晏婴辞𨚍之言,益钦冲节。
勉下俞旨,悉收宠章。
□朕报功之心,成卿厉俗之美。
少保右丞相史浩乞归田庐不允诏 南宋 · 崔敦诗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六九、《玉堂类稿》卷七
宵衣旰食,图天下之治,有年于兹矣。
同德壹意,克济于有成,匪吾旧臣孰望?
卿忠勤在国,德善在民,黄发台背,皤然为辅,朕之所嘉赖。
而阅时未久,遽欲上印绶而归,人其谓朕轻于进退,贰于倚毗,非所闻也。
《诗》不云乎:「乐只君子,遐不眉寿」。
卿其宁神省虑,总秉大体,称朕意焉。
少保卫国公史浩辞免特授少傅保宁军节度使醴泉观使侍读依前卫国公食邑食实封乞俾仍旧秩归奉外祠不允诏 南宋 · 崔敦诗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七○、《玉堂类稿》卷七
朕观祖宗之盛,亦惟有耇旧在朝廷,不必悉劳以政,用能名声光荣,风采严重,爰暨远迩,罔不恭畏,朕甚慕之。
卿忠厚谅直,为国元辅,两践宰路,秉谊不渝,有德有勤,光于上下,深执谦节,愿还印章。
念将去位,郁于予心,惟恐遇卿之薄也,参合旧典,酌用优恩,凡皆致吾贪贤钦老之意,顾何辞焉!
少傅保宁军节度使醴泉观使侍读卫国公史浩辞免弟溥长子弥大女夫李友直夏鼎各与差遣并亲属恩数不允诏 南宋 · 崔敦诗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七○、《玉堂类稿》卷七
朕若稽祖宗,优待勋德,推厥宠命,逮其私门。
若其异数便蕃,深恩浃洽,则又眷遇之意,无所不用其至者也。
卿旧学元老,国之仪刑,兹释相权,具极邦礼。
且宰辅全美,朝家光华,而闺门之内不与共其荣乐,朕得恝然而已乎!
即宜钦承,毋复勤逊。
少傅保宁军节度使醴泉观使侍读卫国公史浩辞免经筵进读三朝宝训终篇转一官可特回授不允诏 南宋 · 崔敦诗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七一、《玉堂类稿》卷九
朕惟一祖二宗之丕训,布在方册,佑我后人。
比者申命儒臣,俾卒绪业,日御便座,不遑康宁,自朝向中,乐以忘倦。
于时哲艾,拥经在前,有博见闻,敷绎开道,熙广朕志,进于光明。
晋文公行赏于国三,曰:道我以仁义,防我以德惠,上赏;
辅我以行,又次赏;
至于以劳事我,乃受下赏。
国人闻之,于是大悦。
卿宜受上赏者也,固已徇撝谦之志而移恩于族属矣,若又固辞,得无过乎?
史浩再具辞免转官回授不允不得更有陈请诏 南宋 · 崔敦诗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七一、《玉堂类稿》卷九
朕崇向儒风,敷求祖训。
五帝之臣莫及,敢自比于高明;
百篇之义得闻,正有资于诵读。
卿亮直和易,清纯邃深,蚤际初潜,具输忠益。
兹陪麟趾之殿,适毕金华之书。
缉熙单厥心,虽予不怠;
终始典于学,咸乃有劳。
已高挹损之风,姑下貤恩之命。
尚披冲奏,殊咈深怀,当宜钦承,毋庸重请。
少傅保宁军节度使醴泉观使侍读卫国公史浩上表再辞免进呈四朝正史志了当依进徽宗实录成书例推恩特依所乞许回授不允不得再有陈请诏 南宋 · 崔敦诗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七二、《玉堂类稿》卷一○
朕观祖宗信史,咸领台司,然而成书进御,第赏畴庸,肆寻前劳,多处外服。
今朕有元臣,锡第辇下,旧所典领,亲见其成,宜褒宠之所当厚也。
而卿以虚谦避成功,以恬退厉浮俗,敷叙诚蕴,愿还恩章。
朕固已徇卿之志而俾貤于族亲,傥犹固辞,是将废赏。
赏,国之典,讵可废乎?
少傅保宁军节度使醴泉观使侍读卫国公史浩辞免经筵进读正说终篇特转一官不允诏 南宋 · 崔敦诗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七二、《玉堂类稿》卷一○
朕厉精政几,崇乡儒术,永惟章圣皇帝之正说,该极治道,辞简意明,爰开金华,趣命进读,庶几是宪是式,对于前光。
卿两朝纯儒,一代宿德,皤然耆艾,拥经在前,开道朕心,晓畅厥旨。
《诗》云:「无言不酬,无德不报」。
今俾朕悉闻先训之美而可无以致其意乎?
一阶之进,率用彝章,辞避虽勤,良所难徇。
少傅保宁军节度使醴泉观使侍读卫国公史浩辞免进读正说终篇特转一官依所乞特回授不允诏 南宋 · 崔敦诗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七二、《玉堂类稿》卷一○
朕登延迩联,讲诵先训,终篇之渥,贲于儒林。
卿委□盛权,向用全福,临宠知惧,陈情益高。
听貤茂恩,勉用近比。
崇儒重道,朕方歉然,胡为谦辞,犹复勤请。
巽虽令德,过乃失中,固避之章,宜止勿上。
少傅史浩再上奏劄子乞归田里不允诏 南宋 · 崔敦诗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七二、《玉堂类稿》卷一○
卿深述遭逢之荣,具陈廉退之谊,章却复上,志执愈坚。
方待之隆,何去之果?
敬故者固思致其厚,留贤者乃欲咨其谋,郁于深衷,重此大体。
当少安于恬养,亦奚累于高风!
而况身名俱荣,责望不及,虽在京邑,何殊山林,岂必言归,乃为自适。
谆谆之请,宜勿复闻。
少傅史浩上表再辞免进读正说终篇转一官特回授不允不得再有陈请诏 南宋 · 崔敦诗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七二、《玉堂类稿》卷一○
朕惟至治之世,靡不尊德而乐道。
元荣稽古而膺赐绶之恩,萧相授经而被封侯之赏,载之史册,未有议其过也。
卿诵说先训,熙广朕心,逮于终章,多所宏益。
今一官之赏,歉然不居,而俾貤恩于后人,亦已损矣。
犹陈谦辞,恳恳不已,是使朕邈无恩礼以致崇重之意,可乎?
宜孚至怀,勿复有请。
少傅史浩辞免今来所授官称与先臣师仲适同乞特许辞避不允诏 南宋 · 崔敦诗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七二、《玉堂类稿》卷一○
二名不偏讳旧矣。
国初或大臣莫从所陈,或小臣听遂厥志,系于一时,未有成则。
至嘉祐始申明礼律,今令甲所莫著之易也。
卿确守谦规,恳还恩典,既穷辞于累牍,复推义于大门,事固甚明,理无可徇。
史浩上表辞免已进会要经修不经进转官令回授恩命不允批答口宣 南宋 · 崔敦诗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七四、《玉堂类稿》卷一三
书成英馆,赏逮元臣,既从酌损之规,犹守劳谦之美。
是为已过,奚复可从!
史浩告口宣 南宋 · 崔敦诗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七四、《玉堂类稿》卷一三
宗祀合宫,熙成庆事,兹推颁于惠泽,首商赉于耆臣。
宜服□章,益绥寿福。
右丞相史浩上表再辞免玉牒所进书回授转官依例加恩恩命不允仍断来章批答口宣 南宋 · 崔敦诗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七四、《玉堂类稿》卷一四
书昭先烈,恩逮台臣,既酌损以适宜,亦劳谦而具至。
即宜祗受,毋复多陈。
史浩再上表辞免除少傅恩命不允仍断来章批答口宣 南宋 · 崔敦诗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七四、《玉堂类稿》卷一四
朕优崇耆臣,肇锡异礼,既诞颁于成命,已允惬于群心。
谦避之章,止兹毋至。
史浩加恩赐告口宣 南宋 · 崔敦诗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七五、《玉堂类稿》卷一四
朕燔柴蒇事,彻俎均禧,肆颁宠数之隆,爰及弼谐之旧。
益宣贤业,用答眷私。
史浩辞免转官不允批答口宣 南宋 · 崔敦诗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七六、《玉堂类稿》卷一五
篇彻经筵,恩施儒彦,方隆耆德之遇,宜厚宠章之加。
固出至怀,奚劳重请。
史浩少师告口宣 南宋 · 崔敦诗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七六、《玉堂类稿》卷一五
卿历殚诚请,愿即里居,既勉徇于高情,宜优加于茂典。
祗承恩命,益介寿祺。
史浩辞免特授少师不允批答口宣 南宋 · 崔敦诗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七六、《玉堂类稿》卷一五
朕优崇元老,宠贲归途,既耸畅于高风,益允符于舆论。
尚坚素守,殊咈深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