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罗主簿一鹗诗序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一四、《文山全集》卷九
诗所以发性情之和也。
性情未发,诗为无声;
性情既发,诗为有声。
閟于无声,诗之精;
宣于有声,诗之迹。
前之二谢,后之一苏,其诗瑰伟卓荦,今世所脍炙,然此句之韵之者耳。
梦草池塘,精神相付属;
对床风雨,意思相怡愉。
传曰:「立见其参于前,在舆见其倚于衡」,谢有焉。
「乐则生,生则恶可已」,苏有焉。
东溪君嗜诗。
叔曰北谷,而云谷又其弟。
鹤鸣子和,埙吹篪应,天和流动,雍于一堂,所谓无声之诗也。
噫!
谢之乐不能兼苏,苏之乐不能兼谢,东溪君合苏、谢而一之,其乐庸有既乎。
若夫君所以句之韵之者,予非能诗,又焉能评?
其归问之二谷。
次韵王俊甫山长九日登乌聊二首 其一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五部
山色初明小雨开,可容无地拓襟怀。
荒寒试与登临去,奇崛能随感慨来。
何限诗愁关世故,终凭烂醉了生涯。
风流二谢犹堪恨,俯首刘郎戏马台
寄还程道益(直谅)道大直方昆季诗卷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山水吾州称绝奇,间生杰出当如之。
不行天上五岭路,焉识人间二程诗。
无逸幼槃金华似,才翁子美欧阳知。
怒流汹涌各分派,万折到海夫奚疑。
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七 宋末元初 · 方回
 押庚韵
九日戏马台二谢词翰英。
良辰各有句,得无差过情。
元嘉事其子,不救巢卵倾。
渊明东篱下,焉识笳鼓鸣。
兀坐把寒菊,竟亦了一生(自注:义熙十四年九月九日,宋公裕戏马台置酒,送尚书令孔靖休官南归,谢宣远诗曰圣心眷良辰,谢灵运诗曰良辰感圣心。裕果可以圣称之乎。宣远后虽避弟晦权势,为豫章太守,卒元嘉三年文帝诛晦,兄弟子侄俱不免。元嘉十年灵运亦坐诛。渊明乃至閒居九日无酒也。)
西斋秋感二十首 其十二 宋末元初 · 方回
 押支韵
灵运(原作连,据清抄本改)永嘉日,玄晖宣城时。
池草既清唱,窗岫亦妍辞。
郡胜山水媚,心赏良足怡。
庙廊有颜沈,味合深己知。
桐濑较二□,川岭信复奇。
拙陋方二谢,岂不粗能诗。
兵革值迁变,衣冠逢乱离。
已矣莫我识,怅焉归棹迟(自注:池塘生春草,窗中列远岫,二谢两郡绝唱。时有颜延年沈休文在庙堂。)
寄题松江下砂唐氏竹友 宋末元初 · 方回
 押词韵第十七部
赵子昂书今第一,竹友二字大踰尺。
结交此君者为谁,松江其家吾未识。
想见彷佛如渭川,千亩比封环乃宅。
根竹可曾掘作鞭,笋出不忍煮为食。
青琅玕栖紫凤凰,可待九成击夔石。
老夫客居杭州城,一苇可航不三日。
不问主人即直造,谁知亦复有此癖。
梦到霜松雪梅边,龟壳踞兮蛤蜊食。
取此三友并友之,月明半夜吹长笛。
韦苏州诗序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六五、《永乐大典》卷九○六、《四库辑本别集拾遗》第七三七页
诗难评,观诗亦复未易。
忆与陈俞舜卿韦苏州一二语,高处有山泉极品之味,共恨未见全集。
偶郡有京递,舜卿附急足,半月得之,报予共读。
中读数首辄意倦,再看复然。
复取前选语视上下殊不逮,因不敢复论。
予后得此本,卧起与俱,久而形神相入,欲就舜卿语,而故人不可得矣。
今人尝诵「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政尔无谓。
朱韦斋举「诸生时列坐,共爱风满林」,乃能令人意消,颇有悟入。
然全集若此无数,诗经评泊,别是眉目。
如「白日淇上没,空闺生远愁」,正似不著一字,坐见魂销。
「逍遥无一事,松风入南轩」,此起此结,复在比兴之外,岂可以心力为之,苏州五字已多。
即「他乡到是归」,是他人几许造次能道及其舂容。
若「佳人亦携手,再往今不同」,其含情欲诉,乃在数字之后。
「风淡意伤春,池寒花敛夕」,襟怀眼景郁折如此,又岂更道哉?
后来非无富健如古文、痛快如口语者,亦犹唐书瘦硬,宋帖跌宕,望而可爱,然去八法愈远。
王濛在诸作中最疏拙,然简淡别有风韵者,以其未失八法也。
苏州佳致,不数二谢,独不知有学韦诗如帖者否。
皎然空学其外,未得其内。
冬初杂兴 其六 宋末元初 · 孙嵩
 押东韵
秋晚种麰麦,覆块青茸茸。
兹物乃畏湿,沟作棋道通。
江南地力瘠,百谷劳农工。
粳稌蓄塍上,麰麦藏沟中。
从今防蹂啮,早晚观麦丛。
须纵牛羊食,勿信东坡翁。
吾诗乃农谱,亦著江南(此首原缺,据同上书补)
新安文献志:方虚谷曰:元京诗有近陶者,有似二谢者,有似元次山孟东野者,清劲枯淡,整严幽远。五言古体如秋怀感兴及冬初杂兴诸作,近世诗人所不能为。不谓吾州近有此人,持是以见朱文公,可无愧哉!
竹友以其季子将有远行丐余一言余与翁游视其季犹侄也为之言以励其志 宋末元初 · 陆文圭
 押庚韵
我生发未燥,汝父以诗鸣。
忧患涉世老,襟义犹峥嵘。
晚乃得二雏,美不减徐卿
季也才弱冠,诗坛将父兵。
愈湜气如虹,候门识奇英。
下马呼小友,相顾各自惊。
騄駬不受羁,历块千里行。
分台森森,霜气压百城。
汝游何所挟,两字直而清。
锐进年倍壮,静退事饱更。
欲令从雅操,端肯迂修程。
远游重垂戒,显亲须扬名。
但酬化茝志,足慰舐犊情。
九日读书山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 其五 金末元初 · 元好问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三十一
宇宙有此山,阅世过鸟疾。
何人不此游,名姓宁复识。
兹辰世所重,前代多盛集。
柴桑有故事,二谢留俊笔。
并数孟与桓,此外谁记忆。
人生百年内,踏地皆踵迹。
独惟我辈人,兴怀念今昔。
山林与皋壤,自古长太息。
竹林幽隐图 其四 元 · 王恽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秋涧集卷二十四、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四十五 閒适类
昔贤爱竹与竹友,出处总得高人名。
今人未著林头屐,里社归来昼锦荣。
寄题龙兴万允善竹友 元 · 刘诜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桂隐诗集卷四
万君隐居湖水湾,楼前数竹胜满山。
九州佳士谁可语,尽日此君相对閒。
樽俎风凉琴不断,亭台月冷凤初还。
神交千载徐苏近,俗驾无劳此款关。
竹友轩诗 元末明初 · 刘崧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省郎高节夐无尘,交好宜为所亲。
风细秋声传玉佩,月明寒影上纶巾。
瓦盆酌酒还相对,拄杖敲门故不嗔。
亦欲从君分半席,渭川何处是通津。
边长文所画山水图歌为常伯敬 元末明初 · 刘崧
五月炎风扇长夏,黄埃扑面湖堤下。
山水娱人未拟归,撷兰轩里看图画。
中峰九叠开芙蓉,春云盘盘上高松。
苔径未逢秋雨屐,石楼似听霜晨钟。
飞鸿指点向何处,彷佛经行旧时路。
悬岩瑶草不知名,隔水桃花自千树。
问君此图作者谁,甬东边郎风格奇。
丹岩绿水照白雪,高兴如在钟山时。
钟山岧峣夹云起,六代繁华付流水。
芳草长怀北固游,啼莺曾识东山
当时二谢声价同,登临到处遗高风。
钓鱼冲雪寒江上,骑马踏云空翠中。
只今南游归未得,日日临图看山色。
凤凰一去来何时,落日荒台暮江北。
竹友人辞 明初 · 刘琏
竹友人者括苍惟信氏所以自号也夫友所以辅仁资其岁寒不渝可以振贪懦之风者舍是奚取焉然不于人而于物遗世之情深哉且天之生材必不徒已以惟信之抱负晦其迹而彰其德又岂能终隐者耶因为之辞以遗之其辞曰
维山有松兮维隰有
樛枝櫹椮兮密叶如沃。
遁世遗荣兮情深行独。
求长友兮爰得贞卜。
有苓兮有实。
招鸣凤兮又已疾。
投琼芳兮(缺)清泠,聊逍遥兮永终日。
观飞瀑兮泻云。
玩林皋兮夕曛。
山可庐兮秫可酒,吁其去此兮伊谁与群。
雨瑟瑟兮风萧萧,猿鹤逝兮空林幽。
怀质抱材兮将须世用,猗若人兮胡宁久留。
陶大老惠扇。兼示嘉章。八旬之岁。字画甚细。奉读再四。敬叹无已。谨赓高韵四绝。二谢扇。二纪德 其一 明 · 权近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出处:阳村先生文集卷之七
天涯明月自团团,遥想清凉满广寒。
忽被老师方便力,随风圆影掌中看
陶大老惠扇。兼示嘉章。八旬之岁。字画甚细。奉读再四。敬叹无已。谨赓高韵四绝。二谢扇。二纪德 其二 明 · 权近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出处:阳村先生文集卷之七
明月清风共作团,能除热恼满襟寒。
睡馀欣得快心目,似与故人相对看。
陶大老惠扇。兼示嘉章。八旬之岁。字画甚细。奉读再四。敬叹无已。谨赓高韵四绝。二谢扇。二纪德 其三 明 · 权近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出处:阳村先生文集卷之七
和气温然自一团,出尘踪迹最清寒。
八旬能作蝇头字,世上如公未易看。
陶大老惠扇。兼示嘉章。八旬之岁。字画甚细。奉读再四。敬叹无已。谨赓高韵四绝。二谢扇。二纪德 其四 明 · 权近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出处:阳村先生文集卷之七
南极寿星光自团,秋空云静影流寒。
英精降作人中瑞,仙山必得看。
傅泽民 明 · 夏原吉
余曩与泽民同业于四明丹崖史先生之先生尝云昔唐太史月中子落天台后三百年当应至宋六飞南渡吾祖衍本初得红木犀于山阿献之高宗复古殿前仍制诗称赏于是史氏以丹桂别他族今典教来湘泮池上复有一株是天副吾愿望泽民得其意乃于此分一稚桂植书室前且曰先生来自月中予之来自先生有所本矣因扁其书室曰分轩示不忘所传也永乐癸未夏泽民水衡官擢监察御史暇日携分轩诗卷索题予既知其由不敢以拙钝拒遂摭其槩以塞责
粤昔丹桂蟾宫,天香散漫飘穹窿。
世人仰望莫能折,举头每欲排天风。
后来仙子不自惜,呵吒银蟾鼓云翼。
衔将桂子落天台,要使人间共培植。
天台一种三百年,鬼神隐护人莫传。
史家先世积德厚,得从此地更移迁。
当时不敢自娱赏,持向金门献君长。
龙颜一笑栽殿前,更洒宸章为优奖。
宸章焕赫事实殊,史家泽当何如。
敷荣发秀异他族,流芳奕叶生名儒。
林林接踵为时起,事业功名咸足美。
迩来复有紫崖翁,硕德宏才古君子。
承恩典教来罗湘,霏霏化雨菁莪芳。
祇缘辽渺丹崖远,心县丹桂常徬徨。
徬徨未易乘风去,日夕行吟泮池处。
彼苍又若阴相之,池上还存古桂树
色香虽匪丹崖浓,根株却似丹崖丰。
丹崖泽裕厥后,泮池泽将谁同。
边弟子商崖裔,重义崇仁心靡替。
稔知师意感师恩,爰辟书轩分此
吁嗟史翁何贤哉,吁嗟傅君真奇才。
史翁之桂由祖植,傅君之桂从师来。
书轩况尔数椽小,桂树分来相映好。
秋风吹破丹砂堆,万斛清芬散龙脑。
傅君傅君日对兹,岂惟玩彼香色奇。
是宜笃志励所业,光前振后期如师。
清狂蹋雪寻梅叟,辛苦移家看竹友
纵情矫物徒自疲,师友传承事何有。
傅君傅君重勉旃,如今正是秋清天。
及时吐华著芳誉,相期史氏同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