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宝积院白云堂圆常阁记 南宋 · 何梦桂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六、《潜斋集》卷九
自释氏法入中国,而梵刹浮屠遍天下。
大悲大士,佛法中龙象一人也,见释迦犹见大士,安有二乎哉?
江南崇大悲像,若堂与阁,比比有焉。
或疑大士与如来为二,不知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遍在一切处,大弟子有三,曰观世音,曰文殊师利,曰普贤。
观音耳宗,文殊眼宗,普贤心宗,各得如来一体,亦遍在一切处。
夫苟一切皆遍,将大地微尘处处见之,盖即心即佛,佛无二心,即心无二佛也。
至于三十二应、十四无畏施、四不思议,由其说若恢诞诡怪,然其愿力深,法力普,随心赴感,皆大悲之应迹尔;
若堂若阁,而为千首千目手像,又其迹之迹者也。
世之人见其迹者或寡,况能知其悲观净观、妙音潮音之所以迹者哉!
宝积山有僧戒月,作大悲阁于院之西偏白云堂上,如法庄严,婆罗门信士女咸施舍乐成之
复鸠田七十馀亩以赡香水,祈男女悉如愿。
盖其融形复闻,明照无二,特其三昧妙力变现之一端耳。
若其普门示现,将穷恒沙算数之所不及,大悲可胜量哉!
戒月心纯直,行修洁,为过去尊宿普无方嗣法孙,故能信受闻思修,而为檀波罗信向如此。
曩介无方乞记,未暇,兹无方圆寂,复因梅谷张震请不置,不得逊,为之记以归。
若赞叹大悲,穷辩不能尽,其于无方宿缘固在,犹若见于三摩提地、净土国中也。
大德元年丁酉岁秋星夕记。
吴氏寿庆楼记 南宋 · 何梦桂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六、《潜斋集》卷九
璜源,休阳溪山胜处也,君玉吴氏世居之。
堂偏崇楼,非以蓄歌童、贮舞女也,扁曰「寿庆」,以娱偏慈,此人子之至情,而天下之至乐事也。
夫寿,天之与人常啬,况得全于庆,非天之所以厚吾生乎?
黄发儿齿,抚子弄孙,美矣,况复抱曾孙乎?
有子若孙若妇,盥沃巾帨,扶搔唯意,宜也。
使家无食力,则异粻宿肉奚所于备,饘𨠑滫瀡脯胾奚所于取乎?
惟有寿与子孙与养,而后庆全;
庆与寿相成,而后乐全;
乐全,而后为人子者尽于人心。
《诗》言寿必言福,《范》言寿必言富,信矣,兹事之难并也!
文忠富公年五十入中书,太夫人在堂,躬被宠命,妇为元献家女,敬事无斁,荣矣;
及其存,见孙绍庭而已。
文正范公微时,与妇躬爨奉母,至甘旨不常给。
迨贵得厚禄,每憾诸子享富贵,而太夫人不待养。
夫以二公位极人臣,而其事不齐犹若此,而况其凡乎!
今以君玉事评之,固不必追企文忠而后为荣也。
燕喜在堂,坐拜家庆,亦岂少于彼哉!
至于甘毳迨亲,以厚吾养,而免贻文正终身之憾,亦至足矣。
想其登斯楼也,昏昕几席,岁时豆觞,子携二孙二曾、妇与二媳罗拜屡舞,迭起为寿,慈颜怡愉,含饴戏弄,人世间乐事有大于此者哉?
夫士抗声名,树勋业,勒名彝鼎,时偶即为之,惟子之于亲,年与养不相待,一毫或缺,后悔奚追?
曾子千钟百乘,不如三釜之及禄也;
子路累茵列鼎,不如负米之及养也。
今子解官释组,导舆以归,其贵于三釜多矣;
閒居色养,有旨有嘉,其富于负米多矣。
八帙康强,及见四世,是天之所以惠我也至矣。
推羸振乏,锡类及人,天之祚之,流庆固未艾也。
兹不远贻书,属余为记,记之,非徒侈斯楼为观美也,嘉其事以劝后之为人子者,庶以敦世教云。
大德戊戌三月既望严陵何某记。
淳安县魁星楼 南宋 · 何梦桂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六、《潜斋集》卷九、光绪《淳安县志》卷一三
魁星楼,盖取北斗第一星名也。
魁居斗一为天枢,枢所以旋斗杓而行乎周天也。
志天文者谓斗璇玑四星皆为魁,号不同,而其为魁首义一也。
然则取以名楼,何也?
楼为邑庠作也。
作楼以魁名,以崇科目也,何也?
繇唐宋以科目拔擢天下士,其名在举首者率曰魁,大廷亲策曰廷魁,省闱奏名曰省魁,由三学选曰舍魁,由列郡荐曰乡魁,其他大小科异等、六经异议各有魁,惟廷试及第为天下魁。
淳祐丁未廷唱亚魁,庚戌廷唱大魁,盖皆邑庠魁彦也。
以其在人为魁名,在天为魁象,故特书魁星楼者,昭其名也。
或谓于古无證,非也。
考之史志,谓太微六星为三公少微四星为处士,奎为武库,壁为图书,是岂天降地出,以得此名哉,亦惟星家追步,举而号之云尔
苟迹其故,则知魁星楼之不为徒名也。
至元丙子,寇燬官舍,民庐俱烬,惟邑庠岿然,为鲁灵光。
事定,仅能补葺宫墙,而楼久化为荆榛瓦砾矣。
大元以武功定天下,固未遑事科目,然德音屡降,所以嘉惠学校者备至,饩之廪而蠲其科役,士莫不弹冠结绶,以幸明时之向用也。
线君荣来尹兹邑,实董学事,每奠谒事毕,与章掖周旋,亲履故基,有志兴复焉。
越两年,政明讼简,吏肃民恬,爰始规画,首辍己俸以倡,且寅协赞襄。
乃刲羊酾酒,登进诸生而告谕之,众莫敢不敬听度力,相役有差。
经营于大德戊戌之某月,落成于己亥之某月。
有鼓欢鸣,有钟于论。
簪佩朋集,登斯楼也,举觞相庆,且幸斯文之有所托也,阖辞请曰:「盍记诸」?
尹曰:「记之」。
或曰:「盍新其名,以改视易听」?
尹曰:「名固旧也,仍之」。
乃属何某为之记,使执事者就请焉。
揖之进而语之曰:「夫魁之丽于天也,岂直借其名为一楼观美哉?
斗为天之号令,于以斟酌元气,运乎四时。
故其行,日周十二辰,岁建十二月
其轨度有常,则五气不失其序,列曜不失其经,民物不失其理,观文察徵,斯可以候禨祥而占吉凶矣。
然则魁之所主岂不甚重,魁之所运岂不甚大矣乎!
故魁所以总七星而为中天之枢也,学校所以风四方而为万化之枢也。
推其极致,盖将齐七政,平泰阶,跻至治,何莫非魁斗之功用,则亦何莫非儒道之利泽哉?
兹盖尹君作楼存名之微意也」。
二三子拱手曰:「命之矣」。
以复于尹。
尹喜而起曰:「旨哉!
请遂为记」。
大德三年冬长至日记。
邵古香行窝记 南宋 · 何梦桂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六、《潜斋集》卷九
玄同邵某睦清溪家也,而赘寓于嘉禾云间
玄同有母在,出非其志也。
母氏敦命之弗得,为家营寿乐堂,所以娱母也。
堂之面与其背竖亭三,以为游憩也。
岁时归省,着䌽称觞,母子之天跃如也。
蓼莪》篇废,事与愿违,顾瞻维桑,此心未始一息不在白云下也。
云间近创行窝,亦参其亭,规制悉视寿乐,此岂为蓄姬妓、贮歌舞地哉,示不忘故也。
康节先生安乐窝,其别寓为行窝,今取此以名,盖行者亦聊寄焉尔,非终止之地也。
吾日于是间,视吾一窝之与亭也犹蘧庐然,讵能如蜎蠋烝在桑野乎?
或游或休,故家在目,吾处而见吾寿乐于墙也,吾食而见吾寿乐于羹也。
有身羁如,有足茧如,而汤沐故乡,依依乔木,吾于梦寐若或见之,堂下鸡犬盖不知新丰庐巷之实非其故也。
六一翁信天下士,将去乡邦而居颍,独不念汎扫泷冈乎?
文定公寓宅于许,犹谓百岁后将丘首眉山,可以观君子之所存矣。
夫羽毛之类,非人类比也,偶失其故,历时而复巡其乡,将悲鸣踯躅而不忍去。
世之人忘其故者多矣,尚忍乎哉!
吾于行藏之谊,深有感于玄同之不忘其故也。
行窝成,诸公作记以落之者抑众矣,复徵余言,言非所靳也,得毋复重玄同之感乎?
知玄同之心宜莫余若,遂为后记。
大德戊戌仲秋朔记。
建德路新创三皇庙 南宋 · 何梦桂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六、《潜斋集》卷九
三皇庙,国朝所以祀羲、农、黄帝为医家祖也。
庙之门曰开天,所以继天立极而发民冥迷,以为有生立命也。
三皇代作,功在生民,拟议形容,是天可俄度、地可俄测也,其道岂直为一艺私哉!
民之初生,林林总总,标枝野鹿,不知六气之外荡,而七情之内动也。
溢节过度,为结为搏,为郁为散,而疾沴夭枉生焉。
圣人上穷天纪,下极地理,取万物之精,以佐佑生民,故民自邃古以至于今,不至泯灭。
然求其遗经,伏羲初造书契,已无所于考,其曰《本草经》,神农之书也,曰《内经》,黄帝之书也,二经非得书契将不足以载,故谓三圣人之功一也,然特其迹也。
序《尚书》者言三皇之书谓之三坟。
坟,大也,三坟盖言大道也,世远不可得闻。
岂三圣人取其精微者以治心,绪馀者以治身,土苴者以治天下,尽在是欤?
三代而降,圣道不传,汉唐以其存书列之医学,付之伎艺之流,而缙绅先生谈道所不及,已重可惜矣;
历代祀事不修,将使万世之功不著于天下,岂不重可惜哉!
共工氏之子勾龙得祀于社,厉山氏之子农得祀于稷,社主乎土,稷主乎谷,世祀宜也,使民得平土以居,播谷以粒,而疾病死亡无以生且养,民能独存乎?
稽之《易系》,包牺氏观象于天,观法于地,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以类万物;
神农、黄帝氏继作,为耒耜、舟楫、杵臼、宫室、衣裳、棺椁,以济利天下,将与天地同功。
今取其以万物方术而救夫民,特其功用中一事尔,尸而祝之,使世世庙飨,犹惧勿称,况缺而不祀可乎?
《记》称祀五帝,盖以三皇合少昊颛顼而言也,不过以配五方、应五行尔,非祀功如社稷比也。
皇元启运,国都既有庙祀,州郡礼仪祀殆遍天下,此郡犹或缺焉,不可。
昭毅大将军建德路达噜噶齐兼管内劝农事布哷齐实任其事,捐己俸以倡,总管吕师仲而下咸寅协助之。
经始于大德元年之十月,迨十有一日辛未搆架,越明年某月讫工,以三月丙申落成谒奠,所以阐扬三圣人之化也弘矣。
庙貌翼严,牲醴旨甘,神妥以厌,民肃以瞻,歛福弗僭,寿我黎黔。
刊之琬琰,将使遗教千万世而西被东渐也。
大德三年正月一日记。
百丈溪书院 南宋 · 何梦桂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六、《潜斋集》卷九
百丈山唐昌之巨镇也。
按图志,尧之时洚水怀襄,此山浸不没者馀百丈,因以名。
水源发山趾,其委流成溪,亦以百丈名,宗所从出也。
俯溪流为书院,所以居其胜也。
书院主者谁,盖乡人士陈氏子斗龙始作也。
斗龙字南仲,好学读书,要不为时世习所变者。
一日远来乞记,曰:「书院,吾私塾也,吾将与乡邑同志于此讲习焉。
临此溪以挹注此水,犹《易》丽泽兑以朋友讲习也。
吾先君子玉岩蚤师承叶平岩先生采平岩晦庵朱夫子高弟果斋李方子门人,其渊源讲习有自来矣。
书院之作,所以继先志也」。
余闻其言而嘉之,作而言曰:子读书于百丈溪上,亦尝观于水乎?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
夫何取于水也?
有道存焉。
道在天地,往过来续,未尝俄顷或息也,惟水亦然。
其源涓涓,其流渊渊,疏涧浚川,汇之江而注之海,浩浩乎其潏涌而洄漩。
故观道者莫近于观水也。
天开地辟,人物万殊,受形于是间,蠕者动者、肖者翘者、信者屈者、行者息者、生者死者、荣者瘁者,日夜相代乎吾前,而莫知其所底极者,是孰使之然哉?
包牺氏以传之尧,尧以传舜,舜以传、文、武、周公周公孔子孔子曾子子思孟子,其所传者又果何物哉?
唐虞以揖逊官天下,殷周以征伐家天下,虽其事不同,而同于行道。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虽其教不同,而同于明道。
在国为学,在家为塾,名虽异而道则一矣。
由诗书礼乐以探其理,由射御书数以服习其艺,学者凡所以学此道也。
上下数千百世,其间万变不齐,而其三纲五常、大经大法流行宇宙,民不胥为禽兽者,其必有故也。
道原于天,人原于道,圆颅方趾,均受此以生。
亘古迄今,人之生未始一日息,而道固与之俱生而不息。
使道不可见,则生人之类灭矣。
道者与人为体,而人者与道为用者也。
夫道大包天地,细入芒芴,而其著惟存乎人而已。
得乎此者为圣人、为贤人、吉人,失乎此者为众人、为愚人、凶人。
钧是人也,而其或为此,或为彼者,得失之异然也。
人能反而求诸道,则道固在人而不在他也。
子思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子其藏于斯,修于斯,游且息于斯,苟于夫人日用之间瞻前忽后,无往而不见道,则其动静语默亦无往而不与道俱矣。
他日浴而风,雩舞而咏归,乐趣不在沂滨,而在此溪之上矣,千载而下,曾点将郁有生气。
书院成,为堂奉祀先圣,以群贤从,释奠菜如常仪
堂东偏为室,祀果斋平岩暨其先子玉岩。
玉岩讳天泽,字泽民,尝领乡郡荐。
弓冶有子,其不坠先业也固宜,遂为记。
大德庚子夏五既望,某记。
嗣守堂记 南宋 · 何梦桂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六、《潜斋集》卷九
创业易,守成难,古有是言也。
然人知守成之难,而未知世守之为尤难也。
曷为其难于守也?
物成之难,而坏之易也。
其守之善者得之,不善者失之矣。
守孰为大?
守家为大。
诸侯以守社稷,卿大夫以守宗庙,士以守其家。
家一也,守之一世者有之,盖再世希不失矣;
再世而守者有之,盖三世希不失矣。
一世而守,守成者也;
再世、三世而守,世守者也。
守成而勿失者固难矣,世守而勿失者为尤难也。
华亭曹氏为东南望姓,盖武惠王之世家也。
提干府君号守斋先生,又东南望人也。
厥考省仓府君克昌厥家者也。
子府尸由太学甲戌第,蚤下世,有孙曰和甫字仲达,扁其家之堂曰「嗣守」。
嗣之为言似也,嗣守,盖将以似守斋也。
守斋守之于其前,以子而守成者也;
嗣守守之于其后,以孙而世守者也。
守斋而有是父,故守斋之难也难为子;
以嗣守而有是祖,故嗣守之难也难为孙。
东汉名族为累世相门,惟杨与袁,然当时舆论则谓袁氏子弟奢僭,不如杨氏之能守其家风,是袁氏无后而杨氏有子矣。
汉陈仲弓荀季和父子以德望聚一时,当时指为德星。
至陈之孙群仕司空,荀之孙彧为魏尚书令,由他人观之亦荣矣,文公朱子评之若犹不满,而叹其嗣守之难,则不能不减于乃祖之风烈也。
尚论曹氏世胄,固不逊于彼四家者,至其一门四世相望,有子得如守斋,有孙复如嗣守,则其善守莫大于是,兹固君子之所深嘉而乐道之也。
夫富贵固人之所同欲也,然世之富贵,其即人也无常,而其去人也甚易。
即人无常,故其成之也若累土而为山也;
去人甚易,故其坏之也犹溃堤而决水也。
一家以一人成,以一人坏,其要系乎人而已矣。
古今名门右族,其成也莫不由于其人之勤俭积累也,其坏也莫不由于其人之骄奢纵肆也。
善观人之家者,于其人斯可矣。
经曰「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
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盖善守者所以为长守计也,守之时义大矣哉!
譬之牧然,人之子若孙受其祖父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日箠而随之,约其群,以时适饮食,使之岁月肥息,归而复命于其祖父,而后牧之责始塞。
前人付于有家,以望其后之善守者,亦若而已。
全而付之,受之而全归之,然后为孝子、为慈孙,不然则否。
兹盖吾守斋翁之所以深望其孙之能嗣守也。
使翁起九原,必曰幸哉,有孙如此。
人亦曰,武惠王之胤也固宜,殆将世守于无穷也。
堂既落成,介玄同先生邵君远徵余记。
仲达玄同内弟,玄同,余外兄弟也。
遂为记。
大德庚子四月既望,何某记。
夹谷签事生祠赞 南宋 · 何梦桂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七、《潜斋集》卷一○
昔日何居,取我衣冠而褚之;
今昔谁居,于吾乎厦屋渠渠。
四牡维骐,六辔如丝。
望之俨然而威,即之温然而慈。
噫!
天不复兴礼乐则已,如其礼乐,微公吾谁与归!
石崖侄孙写神求赞 南宋 · 何梦桂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七、《潜斋集》卷一○
有頯其颡,有泽其頄。
謷乎其虚而不与物移,厉乎其觚而不与世畸。
持此以浮游天地,恶乎然乎?
知欤愚欤?
犹使或者得以写其形似,何居。
吁,是殆见未善者机也。
寿星画像赞 南宋 · 何梦桂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七、《潜斋集》卷一○
伎青鹿兮藻章,舞白鹤兮虹裳。
神人俨兮云上,寿千岁兮未央。
富山方表叔求写神赞 南宋 · 何梦桂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七、《潜斋集》卷一○
其颡隆然,其额丰然。
髯之皤然,颜之酡然。
其居也不为人后,其动也不为人先。
于以养生,于以引年,是虽畸于人,而独全乎天。
林子敬写神求赞 南宋 · 何梦桂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七、《潜斋集》卷一○
尔形矍矍,尔目铄铄。
两足卓荦,天涯海角
袖有椎凿,摧山撼岳。
虎匿龙逃,六丁眙谔。
或者不知,问其所学,则掀髯而作曰,吾服儒服,冠儒冠,吾从吾朔。
而吾进于其技,故人诧我为青乌、为白鹤。
毅斋画像赞 南宋 · 何梦桂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七、《潜斋集》卷一○
尔形颀颀,尔貌奇奇。
使位称夫人,命偶夫时,则其仕当路,食太仓,畴谓非宜?
而其受食于天乃如彼,何居?
虽然,子之齿其犹未,其方来者固未易知。
写神自赞 南宋 · 何梦桂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七、《潜斋集》卷一○
痴形陋貌,瘦骨羸肌。
跻之班行而华黻之则若将浼,休之田野而被褐之则谓之宜。
岂尔前世,固鼓枻而渔钓,或条而耘耔?
不然,何其宿业之未尽,而习气之馀遗?
虽然,衣敝不寒,食粝不饥,尔其蹙额攒眉,伥伥然常若不足者何居?
问之一世,一世不知,尔其独抱此心,悠悠然而与百世以为期。
何子东墓志 南宋 · 何梦桂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七、《潜斋集》卷一○
何氏为江南著姓,于潜亭侯,其鼻祖也。
自李唐徙家文昌里,迨今且千馀年矣,尚论世系,其三评事以下为近。
公,评事十二世孙之一人也。
自弱冠,干父蛊,左右唯命,不敢辞其劳。
至门户事震撼撞激,公悉力排捍以济,先畴畎亩视昔有加焉。
中年营宅一区,曰吾老焉于此矣。
孺人邵氏作嫔公室,勤于家事,机纺达于夜分,与诸子读书之声相上下。
余少从诸生肄业公隙宇下,每窃闻之,叹曰:「此非恶声也,如此家有不昌者乎」?
孺人不幸先公卒,兹二十有二年。
公躯干魁伟,晚得弱疾,非杖不支。
丙子乱离颠顿,痼疾益甚。
壬午二月二十有二日,益以寒疾,遂终于正寝。
子孙与诸妇若诸曾孙服衰功者凡二十人。
生荣死哀,若公庶乎无憾矣。
岁月维良,将以三月二十四日甲申葬。
先是辛未十二月七日,以孺人附地在家东北之七里曰汪原,诸子为公生前之所经营也。
公讳震龙,字子东,生于庚午,与孺人同。
三子:长雷孙,娶陈氏;
庆孙,娶方氏;
三肖,娶郑氏。
,士林、士谊俱娶王氏,士元、士荣未娶,士廉娶郑氏,士先、士秀幼,汉老夙命与族人缵后。
曾孙三人,汝明汝弼汝谐
将窆,诸孤哀吁乞志。
某于公为八纪弟行,同为评事诸孙,知公事覈,不敢辞,遂为志。
先叔何养正朝奉墓志 南宋 · 何梦桂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七、《潜斋集》卷一○
公姓何,讳颐字养正,将以至元癸未十月二十九日己酉安人合葬。
子梦杓泣血告于堂兄某曰:「不肖孤兹择日以襄大事,惧没无传,不可以无识夫墓,兄其志诸」。
惟公昆弟四人,实出异母,公最少。
子若侄凡六人,某最长,幼时犹及见吾父与诸父事吾大父母左右,色养无违,疾则更仆汤药无敢怠。
亲没,兄弟居室如一体,家事惟长公命是听,一堂气象穆如也。
吾父早逝。
公初娶鲁氏,早夭,无嗣。
再娶方氏,复夭,生梦杓,甫三期,皆公所鞠育,以迄于成人。
长粗克干蛊,而公疾不复起,呜呼,命矣夫!
梦杓以只力经营葬地,得之当里之汪原,坐丁面癸,山盘水环,佥谓吉兆。
公平生敦信尚义,奈数奇,不偶于时,死得葬于此,犹将食报于天,以福其孙子。
公生于庚午某月某日,卒于壬戌正月二十四日
安人以勤俭克相有家,生于庚午某月某日,卒于己亥四月某日。
媳妇方氏。
男孙二人,长炤之咸淳辛未以伯父任太学博士试胄子,升上庠
次灼之,未冠。
既葬,将磨碣以昭不朽。
前发解进士梦材为之书,孤哀子梦杓百拜立石。
方深之墓志 南宋 · 何梦桂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七、《潜斋集》卷一○
至元甲申十二月辛酉河南方公将葬,其冢孙崟先大事请于某曰:「某大父平生负磊砢气,汗漫江淮者二十年,归老菟裘,惟指诗书为子孙弓冶,非有籯金匮帛、轻资易施如豪家大室者。
至于宗族子弟资可教者,必随力拯之,敦诗书也。
暇日呼二孙诏之曰:『吾始望而父以少壮勋名贲我华发,自曩岁计偕,喝卢变雉,竟以怏怏不得志死,反以诸孤遗我忧。
我不敢怠教,惧不及见汝曹之成立也。
百岁后岁时祭奠,有能握笔书纸为奠辞以酹我,死且无憾』。
不肖孤未能脱颖,以光昭前人之潜德。
葬惧朽没,敢再拜乞志,以永勿堕」。
切惟公行事与其所以后者若此,诸孙又皆力学弗替先志,是公延德未既,安知他日无远耀者?
是可志已。
且弱弟某为渭阳戚,志安得辞?
公讳渊,字深之,生于丙午十月,卒于戊午十月
娶黄氏。
生子掞,娶余氏。
女适何公颐,是为某堂叔母。
孙二人,崟、耜。
曾孙六人。
葬地曰大唐桑木原,山发坤庚,枕丁面癸,祔先茔也。
宋夫人何氏墓志 南宋 · 何梦桂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七、《潜斋集》卷一○
故宋公夫人何氏道真既合葬于家南园,其孤应魁惧岁久湮没,乞志于潜斋何某,以诏子孙俾勿坠。
夫人派出文昌,故淮安民曹炎起之从堂姑也,于某为十一世祖姑,志安得辞?
夫人生于庆元丙辰三月二十日,幼聪慧,观书史,粗通文义。
年未笄,父某以别业居蔗江,徙家焉。
峰公少负奇气,遂妻之。
夫人慈惠敦悫,其事舅姑孝,奉宗祏敬,处妯娌睦姻,待宗姻任恤,内外称与无间言。
相夫子以勤俭起家,增拓田宅,富埒里闾。
中年惟以嗣续,怏怏于怀。
一日,闻有诵韩昌黎中郎有女伯道无儿」之句者,恻然动心曰:「螟蛉果蠃,其不速肖矣乎」?
偶同堂有三弄璋者,夫人喜曰「犹吾子也」,告峰公,命立焉,名曰华龙,提撕若己自出。
长,延师乐育,有文声。
甲子易今名,得隽计闱。
捷书至,夫人喜见颜色。
暮年啬孙,夫人忧曰:「宋氏世积,讵无后乎」?
下及抱衾,一无妒忌。
辛酉冬峰晚出孽子,命为应魁后。
蛟峰先生 南宋 · 何梦桂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七、《潜斋集》卷一○、《蛟峰外集》卷三
天生哲人,千载一期。
固有负经纶天下之志,乃至郁于数,而不得以竟其所施。
当其郁而不达,不惟人不得以致其力,虽天亦不能违。
自古大圣大贤与夫一世之豪杰,不得志以死者何限,而卒不得以救夫时。
惟公声名在天下,功业在方册,而其蓄大发宏,潴深流溢,识者方望其福泽之被天下,使匹夫匹妇之不馀遗。
至有不得以尽如其意者,时耶命耶,吾不得而知。
十数年来,每一进见,但见其忧忧戚戚,扼腕而攒眉。
穷达仕止,惟义惟命,公岂为一身区区者之私。
故其语及民事,则为之太息而歔欷。
畏天命,悲人穷,固圣贤之责,而民之痒痾疾痛,公忍视之藐焉,为手足之痿痹?
然力不能扶则已,何为自鞠自苦,以至于斯。
又况世之所谓孤臣者,其虑患之深,而操心之危。
麟折其足而奠楹拽杖,泰山之颓其忽而。
君子此心,固非众人之所能识,而其事亦知与不知者之所深悲。
民失所怙,士失所师。
九原不作,公全而归。
呜呼!
天地无穷,事会无极,愚以是悲吾道之孤奇。
盖棺事定,公之生也无愧,固未知后死者之何居。
百里絮酒,一束生刍,默鉴此心,尚其来思。
山房先生 南宋 · 何梦桂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七、《潜斋集》卷一○、《山房先生外集》卷四
士生天地间,要不偶然,盖有数存。
其盛衰关乎时运,消长系乎斯文。
是非人之所能为,而委命于天者为之。
吾固尝历数一代之人物,上下数十年间凋谢殆尽,而奄奄如木之遭霜,落落如星之向晨。
岂果时之不齐,而斯文将至于夷泯?
乡之硕德伟望,今几何人?
如吾山房先生者,才有用而其位不满,学未尽试而志不克伸。
謇迍邅乎吾道,而重以多故之忧殷。
鸡呼起,起而偶值夫龙蛇之厄辰。
天之降丧,吾是以伤夫折足之麟。
追惟畴昔,每握手论议,至于书问之相闻,惟长吁太息,为之蒿目而眉颦。
患难相救,骨肉弟昆,惟气同而志合,故情至而义敦
眷兹交道,匪直旦暮,不知者谓近托乎婚姻。
今遽如许,吾谁与亲!
天不憖遗一老,后死者何足与于斯道,而复嗟夫岁月之流驶,世故之惊奔。
静言寤擗,不可重陈。
疾不及省,讣不及奔。
痼于衰病,负咎奚云。
缄辞絮酒,老泪盈襟。
寄此情血,天地鬼神。
呜呼哀哉,尚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