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谢判府荐举启 北宋 · 傅察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六五、《忠肃集》卷中
试吏属城,方惧旷瘝之责;
登名奏牍,误承褒荐之私。
荷眷甚优,循躬知愧。
惟本朝之成宪,邈治古之高踪。
并建官师,旁求俊乂
考功能之实,尤严保任之科。
将使泾渭分流,薰莸异器,英豪无留滞之叹,茸阘绝觊觎之心。
然而人之难知,昔以为病。
洁己者羞于自献,善宦者巧于取容。
借权窃宠之人,或得名于治办
畏法循理之吏,或见诮以惷愚。
自非明哲之公,孰尽选抡之善?
如某者知能谫薄,术业迂疏。
蚤承训于义方,粗服勤于世习。
区区射策,碌碌效官。
错节盘根,曾未施于利器;
朽株枯木,顾谁为之先容。
岂繄顾盼之馀,遽有吹嘘之及。
此盖某官至诚与下,雅量镇浮。
校短量长,端若持衡之审;
举贤达吏,蔼然推毂之风。
务施及物之仁,不间易忘之贱。
褒逾黼黻,恩重丘山。
某敢不增激懦衷,益坚素守。
铅刀无用,尚收一割之功;
驽马忘疲,终致千里之远。
谢知府荐举启 北宋 · 傅察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六五、《忠肃集》卷中
试吏属城,曾乏毫釐之效;
登名奏牍,误蒙黼黻之褒。
荷眷殊优,循躬知愧。
国家旁求士类,谨择吏员,在高位者既号为得贤,任下僚者亦虞于旷职。
曲尽选抡之善,孰逾保任之科。
将使泾渭分流,薰莸异器,英豪无留滞之叹,阘茸绝觊觎之心。
况知人之甚难,盖自古之同患。
达观所举,斯尽大臣之能;
称匪其人,实为明德之累。
如某者知能谫薄,术业迂疏。
洁身无意于近名,好古非期于诡众。
区区肄业,虽不废于三馀;
碌碌效官,固未闻于一善。
拙于干进,愚不适时。
惟期罪罟之逃,敢冀荐书之上。
此盖某官深诚与下,雅量包荒。
务推择于群才,不遗忘于小器。
闻善有同于己出,举能非以为私恩。
萧傅之多荐儒生,郑庄之好言长者。
故兹收采,误逮孱微。
某敢不益自激昂,勉思报称!
登龙门以亲德,既遂于初心;
附骥尾以显名,更期于异日。
发解谢试官 北宋 · 傅察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六五、《忠肃集》卷中
词场较艺,初无语上之才;
贡牒第名,偶与在中之列。
静言忝冒,徒切凌兢。
窃以崇经术者不特右文,立邦家者本于得士。
在昔长育之道,惟时宾兴之方。
自文武而已隆,至而大备。
严四术而立教,紏八刑以防奸。
道德馨闻,旋登司徒之版;
才能秀出,随录乡老之书。
时无滞才,朝尽公举
菁莪微物,在阿陵而获生;
棫朴小材,为薪槱而有用。
可谓盛矣,何以加诸。
世德下衰,馀泽浸息。
三皇五帝之道,郁而不兴;
诸子百家之书,荡而无法。
兹风既煽,厥弊弥深。
惟我宋之勃兴,追成周而继作。
仁祖召八人而赐坐,推广上庠
神考任一相以经邦,肇新三舍。
逮上圣之纂业,先学校以广声。
辟雍大辟于国南,泮水遍布于天下。
既优给其廪饩,复众建以师儒。
鸢飞云翔,鱼跃川泳。
训迪经旨,开明士心。
俾蔼蔼之吉人,有德有造;
济济多士,来游来歌。
焕乎成文,炳然于变。
讲成均之良法,停科举之旧章。
念将发策于此时,犹有焚舟之一战。
然而漕台雄观,群俊会奔,扬、王、卢、骆之才,许、史、之胄,应试者几一百辈,中选者不三十人。
顾此精求,岂容滥处。
如某者耨文有志,耒墨无功。
类童子之难言,非后生之可畏。
徒以家传铅椠,世绍箕裘,磨砻于断简残编,渐渍于前言往行。
虽云未达,岂曰无知。
幸遇休明,勉应诏令。
刻鹄类鹜,始诵伏波之言;
误墨成蝇,何异不兴之画。
得踰望外,愧溢颜间。
此盖伏遇某官大雅兼容,至诚乐育。
作斯文之龟鉴,妍丑自呈;
为吾道之权衡,重轻随应。
得寸长而必取,惜片善之或遗,假以舟航,俾获善济,傅之羽翼,期遂横飞。
致此空疏,亦被收采。
实虽称于公选,私自揣其过情。
某敢不淬厉壮心,激昂素志!
十驾而致千里,不后骅骝;
一钧而连六鳌,更穷渤澥。
过此以往,未知所裁。
右丞谢太宰 北宋 · 傅察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六五、《忠肃集》卷中
钦承明綍,叙进中台,念积愧以无容,终罕辞之不获。
窃以贰丞并位,虽云分职之均;
然而九牧具瞻,岂曰次迁之地。
不特专枢宪之重,将使毗鼎辅之隆。
朝夕论思,克左右于厥辟;
夙夜出纳,用敷锡于庶民。
惟报称之甚难,故褒延之尤谨。
伏念某学惭洽浃,识昧几微。
获依日月之光,浸被云天之泽。
入陪四近,坐阅三冬,何裨之谋,莫踊戴刘之美
稽其已试,久负空飧;
宠以不赀,复叨误选。
此盖某官道嗣前哲,德冠生民。
下遂万物之宜,独兼三公之事。
见善如己,罔求备于一夫;
报国以人,方共熙于百志。
曲借揄扬之赐,密形启沃之馀。
遂俾愚衷,亦膺睿奖。
某敢不懋昭攸训,祗率厥常!
不命其承,益厉匪躬之节;
尚迪有禄,庶恢作人之风。
代平定到任谢宰相 北宋 · 傅察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六五、《忠肃集》卷中
投閒置散,久怀窃禄之羞;
临众处官,复冒承流之寄。
被恩浸厚,省己奚堪。
惟上圣之端临,当群贤之拱辅,道丰仁洽,屡颁宽大之书;
讼理政平,并协中和之化。
凡千里之师帅,必一时之良能。
如某者知类挈瓶,才非脱颖。
虽少窃乡曲之誉,而长无左右之容。
以直针而为钩,顾何求之何得;
不量凿而正枘,宜所向之多艰。
荐祈真馆之游,渐卜归田之计。
会例从于汰斥,益自叹于羁穷。
此盖伏遇某官德冠生民,道嗣前哲。
燮调元化,覆冒群生。
操方任能,因短长于凫鹤;
循名责实,付经重于权衡。
遂令衰朽之馀,亦预选抡之末。
某敢不好是正直,居以廉平
仰布德音,尽究款密丁宁之旨;
俯求民瘼,俾销叹息愁恨之心。
代余帅到任谢执政 北宋 · 傅察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六五、《忠肃集》卷中
叨奉宸恩,出分郡政,首宣诏令,下慰黎元。
眷此东藩,实称巨屏。
隐若金汤之固,旁连海岱之雄。
太公始封,务行平易之化;
曹参为相,亦隆清净之风。
将往哲之是希,顾薄材之难强。
仰依洪造,或赐曲全。
伏惟某官远略经邦,深诚许国。
明于王事之体,通于时用之宜。
端委庙堂,谋谟帷幄。
大均坱圠,方咸遂于群生;
厦屋帡幪,愿永依于巨庇。
其于欣幸,曷既敷宣。
方訚到任谢执政 北宋 · 傅察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六五、《忠肃集》卷中
衔命朔方,未遑暖席;
备员东道,复玷除书。
祗服宠灵,俯增悚惧。
齐鲁之奥境,有之遗风。
方国家明道德之原,而郡县谨庠序之教。
峨冠博带,竞进于贤关
揭节乘轺,宠分于使指。
宜资德器,以重儒林。
如某者亡所取材,粗知向道。
但守经而据古,耻曲学以阿时。
蚤从推择之私,荐误使令之末,往来数路,首尾八年。
徒惊齿发之侵,莫著涓埃之效。
岂期明诏,还畀故栖。
激浊扬清,吏民素知其志尚;
厉精向道,士子亦安于教条。
庶几屡试之愚,或有一得之补。
此盖某官望隆柱石,勋著鼎彝。
端委庙堂,仪型百辟;
谋谟帷幄,燮和万邦。
务广任于群才,不遐遗于小器。
致兹疲劣,亦被宠光。
策蹇磨铅,誓服勤于官守;
弹冠结绶,期终托于己知。
沈和仲除直秘阁赐紫谢执政 北宋 · 傅察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六五、《忠肃集》卷中
书林宝秘,既假美名;
命服光华,更叨蕃锡。
抚循荣幸,跼蹐兢惭。
恭惟国家推右文之化,乃眷图籍盛中禁之储,倬彼东壁之躔,焕乎群玉之府。
故前史著藏室蓬莱之号,而异时建石渠天禄之名。
博求英俊之流,裒进儒雅之士。
是谓国家育材之高选,岂特󲦤绅稽古之至荣。
一职其间,四方所仰。
如某者才非游刃,知类挈瓶。
枕经籍书,窃尝有志;
弹冠结绶,徒幸逢时。
夤缘推择之私,浸误使令之末。
顷辞华省,出领外台
足食足兵,虽暂纾于边计;
馀财馀力,盖悉禀于庙谟。
方魏阙以驰诚,俄甘泉之入觐。
宸光咫尺,极陈翼翼之思;
天语温纯,爰纳断断之介。
继被出纶之诏,载颁在笥之衣。
贾琮之帷裳,已耸观于民吏;
桓荣之车服,方歆艳于士夫。
顾宠数之甚优,曾疲驽之敢冀?
此盖某官清庙瑚琏,大厦栋梁。
扩帝纮而恢皇纲,建万世之长策;
谋王体而断国论,为一代之宗臣(下阙)
沈和仲河赏转官谢执政 北宋 · 傅察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六五、《忠肃集》卷中
三山之成绩,初乏微功;
颁一札之恩书,忽叨进秩。
阙然自视,惕若增羞。
伏念某性本愚忠,才非巧宦。
乘轺建节,方出领于边储;
造舟为梁,莫预闻于廷议。
徒藉赢馀于外府,庶裨万一于鸠工。
盖职分所当然,奚劳能之可录?
敢谓庆赐之下,乃蒙褒陟之优。
拜命无从,归恩有自。
此盖某官谋谟帷幄,端委庙堂,勋著鼎彝,望隆柱石。
不遐遗于小器,务广任于群材。
顾如疲驽,亦在甄奖。
某敢不仰遵明训,俯戒素飧!
知无不为,倘效勤于盘错;
醲于用赏,愿毕虑于陶镕。
沈和仲王待制举自代启 北宋 · 傅察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六五、《忠肃集》卷中
绵力奚堪,谬当清举,衮褒俯逮,徒益愧颜。
历观隆古之时,咸懋尚贤之典。
虞廷汲引,九官济济以相先;
汉室荐延,群士洋洋而并出。
洪惟圣代,并著成规。
簪笔持,凡膺近侍之除者,拔茅连茹,必推名辈而进之。
盖将察其所安,以尽大臣之能;
岂特选诸所表,以为异日之用。
故非道合,罔以名闻。
如某者赋性惷愚,量才冗散。
少而涉猎,莫穷游夏之渊源;
长则宦游,居乏求赐之达艺。
出入屡更于粗使,遭逢自结于上知。
公尔忘私,勤于补过。
长孺之戆甚矣,夷吾之器小哉。
惟虞众指之排挤,敢意当涂之推毂。
此盖某官模楷多士,羽仪本朝。
才尤长于治民,文最宜于为诰。
久相待而远相致,羞同势利之交;
观其行而听其言,务求亮直之友。
遂俾无闻之陋,亦蒙有味之言。
某敢不俯激懦衷,仰承嘉惠。
王阳在位,愿希贡禹弹冠
陈平虽奇,终从魏倩而骖乘。
鲍钦止谢洪帅启 北宋 · 傅察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六五、《忠肃集》卷中
临众处官,居乏治民之效;
奉令承教,幸逃失职之诛。
夫何过情,乃辱清举?
窃以报国之大者,莫如推贤而进之;
矧当综核之朝,尤重荐延之选。
如有所誉,以观大臣之能;
苟非其人,斯为明德之累。
如某者身远与寡,意广才疏。
虽经学行能,莫足算录;
然姓名状貌,微简圣明。
固尝躐居于俊游,每辄见罹于吏议。
流落不偶,久自分于投閒;
约结亡奇,顾奚堪于假守
尚依巨荫,少植枯根。
岂繄华衮之荣,犹轸绨袍之恋。
此盖某官望隆人杰,德冠儒先。
郑庄之成名,本于推毂;
念王阳之在位,宜有弹冠。
收其一日之长,借以片言之重。
得踰所望,愧溢于颜。
嘘枯吹生,有如此者;
拉朽磨钝,何以报之?
誓殚十驾之勤,更试一割之用。
代谢崔帅举升陟启 北宋 · 傅察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六五、《忠肃集》卷中
小吏浅闻,曾微善状;
大贤容众,猥借馀光。
虽矜溢美之荣,实负过情之愧。
眷圣神之制治,方英俊之并游。
欲野无遗贤,必资乎汲引;
惟举不失德,乃副于揄扬。
故凡剡牍以进焉,皆其脱颖而出者。
矧位隆于从橐,而望耸于帅垣
眄睐或加,价已增于数倍;
吹嘘所暨,律骤变于三春。
岂图特达之知,亦及惷庸之辈。
如某者朴遫不足数,约结固亡奇。
生值熙宸,未尝学军旅之事;
少承世泽,幸得免耕穫之勤。
射策明庭,抗尘末路。
诗书礼乐之际,已负初心;
簿书期会之间,浸成俗吏。
聊固守以静俟,不抑操而苟容。
方惧众咻,亟罹罪罟;
岂期多可,俾预荐书?
此盖某官盛德应时,深诚接物。
君子之见善如己,大臣之报国以人。
舍短取长,务推隆于晚进;
拔十得五,庶间获于异能。
故虽甚愚,未忍遐弃。
某敢不恪居官次,砥砺廉隅!
惟仁义之可师,誓坚素守;
幸岁时之未暮,将为后图。
谢运使少卿奏举启 北宋 · 傅察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六五、《忠肃集》卷中
效官承乏,初无片善之称;
剡牍奏名,误辱一言之誉。
揆材勿称,被宠为荣。
窃以为政莫大于选贤,报国无先于举类。
文子垂声于晋国,本自知人;
郑庄发誉于汉庭,实由推士。
惟本朝之置使,俾分道以荐能。
营职奉公,宜有佐时之循吏;
砥名砺行,固多学古之名流。
敢意庸虚,谬当简拔?
某奋身寒苦,涉世迂疏。
第知畏法以遵绳,不善养交而持禄。
区区自效,孰为左右之容;
断断无能,曾乏拔联之势。
退未谐于素志,进有愧于明时。
方窃庇于馀光,庶少安于孤迹。
谴诃自惧,荐宠何名?
此盖某官恕以及人,清而容物。
风义可隆于薄俗,高明灼见于群情。
校短论长,靡责行能之备;
旁通多可,曲垂汲引之私。
不间贱生,亦叨遴选。
某敢不持循士检,恪谨官常!
策蹇磨铅,倘粗收于微效;
饮冰茹檗,誓无玷于殊恩。
代余帅谢监司走马启 北宋 · 傅察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六五、《忠肃集》卷中
入陪国政,尝参东省之荣;
出领侯藩,复冒铃斋之重。
惟兹幸会,获庇仁明。
伏惟某官宇量宏通,风猷邃远。
雅望素推于当世,威名久著于列城。
顾惭衰朽之姿,方窃藩宣之寄,瞻风甚迩,觌德未谐。
伫闻临按之来,庶奉诲言之末。
代谢林彦振荐举启 北宋 · 傅察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六五、《忠肃集》卷中
庇身真馆,方愧素餐;
剡牍明庭,误承清举。
受非其称,情靡自宁。
惟士之逢辰,进必资于知己;
而臣之报国,义莫重于得贤。
矧当综核之朝,尤谨荐延之宠,苟非道合,曷以名闻?
如某者生于寒乡,系则落谱。
朴樕莫足数,约结固亡奇。
幸免耕穫之勤,尝闻俎豆之事。
奉法循理,虽遵为治之方;
任职居官,终乏踰人之举。
老冉冉其将至,情眷眷以怀归。
稍亲香火之缘,不觉岁时之久。
求田问舍,念无甔石之储;
抑志忍尤,坐窃斗升之禄。
迹其疲曳,宜在谴诃;
敢意矜怜,尚加抆拭?
此盖某官望隆柱石,勋著鼎彝。
为一代之蓍龟,作万邦之模楷。
谓拔十得五,尚有补于明时;
故舍短取长,或未忘于小器。
褒逾黼黻,恩重丘山。
某敢不砺行砥名,刳心养志!
方将拭目,仰观厦屋之成;
愿以微躯,永托大钧之播。
代伸雅谢举主启 北宋 · 傅察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六五、《忠肃集》卷中
薄材难强,每怀谴黜之忧;
厚德兼容,更辱褒扬之赐。
戴恩甚宠,省分知惭。
窃以为政莫大于得贤,报国实先于推士。
孟明败晋,公孙垂举善之称;
管仲相齐鲍叔擅知人之誉。
故虽等威之有间,必资声气之相求。
世德下衰,士风不竞。
睥睨在上,无周公吐哺之勤;
嗫嚅于时,多安仁望尘之辱。
取舍既成于市道,穷通毕见于交情。
惟我治朝,参稽古制,明赏罚之分,严保任之科。
营职奉公,宜得佐时之良吏;
砥名砺行,固多学古之儒流。
顾简拔之甚明,岂庸虚之所觊。
如某者惷愚自信,孤僻寡徒。
学经未明,窃有归耕之志;
为贫而仕,宁辞击柝之卑。
蹭蹬亨衢,侵寻暮景。
沈迷簿领,几忘寝食之私;
颠倒梦魂,未免过差之悔。
既乏毫釐之效,曾无左右之容。
孰谓高明,猥形论荐?
此盖某官孤风迈往,雅量包荒。
广内恕以及人,推至诚而与下。
谓沟中之断,虽无取于栋梁;
而爨下之薪,或有中于律吕。
遂使易忘之贱,亦叨遴选之荣。
某敢不恪守官箴,持循士检。
归恩有地,知厦屋之帡幪;
播物无私,托大钧之坱圠。
永坚素守,以毕馀生。
代谢荐升陟启 北宋 · 傅察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六五、《忠肃集》卷中
效官承乏,微善最之可称;
剡牍奏名,辱吹嘘之误及。
荣生望表,愧集情涯。
窃以为政本于用贤,报国莫如求善。
唐尧之先汲引,则百工时而庶绩凝;
汉武之重荐延,则群士慕而异人出。
仰际熙昌之运,尤严保任之科。
既稽众以旁求,必限员而遴选。
举不失德,于以知大臣之能;
称非其人,亦或为明德之累。
矧位隆于从橐,而望竦于儒林。
仲尼一字之褒,荣于华衮;
季布一言之诺,重于黄金
宜得实材,用充清选。
如某者挈瓶智小,窥管识微。
早袭箕裘,粗闻诗礼。
名尝忝于论秀,恩幸及于赏延。
学无言偃之渊源,仅免面墙之诮;
政匪冉求之达艺,殊惭制锦之伤。
职忝乘田,栖迟委吏
宁抗尘而走俗,惭枉尺而直寻。
盖有道而贱贫,固昔人之所耻;
如不义而富贵,亦君子之弗为。
迹虽愈穷,志方益壮。
异潘安之巧宦,同长卿之倦游。
邈矣青云,但作退飞之鹢;
忽焉白日,徒瞻过隙之驹。
自嗟众目之怜,谁复引手而救。
方念归休于南亩,尚系窃食于太仓。
唯罪罟之是逃,曾荐书之敢觊。
他时毛遂,未出赵胜之锥囊;
此日行冲,得备仁杰之药笼。
此盖某官泰山北斗,皆仰其高;
璞玉浑金,莫名其器。
称量吾道,领袖斯文,恕以及人,清而容物。
郑当时之推毂,有味其言;
张安世之提衡,不望其报。
收文琴于爨下,取牺尊于沟中。
致此疲驽,亦蒙奖拔。
某敢不三省自誓,千虑殚愚。
尺鲤随波,既预龙门之集;
青蝇附翼,终从骥尾之游。
太宰 北宋 · 傅察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六六、《忠肃集》卷下
伊尹以斯道觉民,无间匹夫匹妇之贱;
周公以大儒佐世,犹躬三吐三握之劳。
盖下常患于难伸,时每嗟于易失。
胁于位势之贵,则枯槁沉溺魁闳之士宁泯默而无闻;
奉以谄谀之辞,则奸邪谗佞欺负之徒或比周而望进。
非有异人之间出,孰追前哲之高踪?
敢倾固陋之心,仰冀宽明之听。
恭惟某官标英玉笈,毓秀珠躔。
酌道德之渊源,探析九流之旨;
游文章之林府,追还三代之风。
夙膺密勿之求,密协都俞之契。
高宗之得傅说,亶惟休命之承;
虞舜之举皋陶,允赖嘉谋之告。
眷圣神之图治,掩古昔而论功。
扬鸿烈而章缉熙,遹茂先志;
练群臣而覈名实,咸秩大猷。
翊参万化之源,兼总三公之事。
盖道同而志合,故言听而计从。
正机平衡,运四方于指掌之易;
立纲陈纪,措一世于覆盂之安。
上以齐七政而理阴阳,下以亲百姓而厚风俗
内诞敷于文德,外焜耀于威灵。
囹圄空虚,国无一人之狱;
衣食滋殖,家有九年之储。
泽被昆虫,恩及行苇。
压月窟而震日域,洋溢乎颂声;
决天阃而开地垠,薰蒸于和气。
矧复顿八纮以收群逸之彦,辟四门以来入彀之英。
振鹭咸集于西雍,白驹无留于空谷。
斯盖君子逢辰之会,是为志士惜日之秋。
如某者性本专愚,才惟朴遫,既狷劣而懦武,又迟顿而少文
粪土之墙,难被丹青之饰;
液樠之木,奚施斤斧之工。
徒以被服于义方,粗知沉潜于大训。
枕经挟策,终昧渊微;
援笔成篇,恒惭闳肆。
逮缀名于下士,旋从官于四方。
精神耗于簿书,岁月浸于齿发。
未忍枉绳以追曲,何殊却步以求前。
安仁自笑于拙艰,子云人讥其落拓。
方将屏迹于宽閒之野,固已忘心乎名利之场。
尚念群贤之汇征,岂惟小善之率录。
大为杗而细为桷,无逃大匠之明;
方中矩而员中规,尽出洪钧之播。
是用躬扫舍人之馆,庶几得升阙里之堂。
伏望某官振拔寒流,提撕后进,广山薮藏疾之度,推江河播润之仁,思刮垢以磨光,务取长而舍短。
观道德而听教诲,倘迂一顾之荣;
悉精锐以贡忠诚,终效万分之补。
颂祈之切,颠沛于斯。
尚书左丞 北宋 · 傅察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六六、《忠肃集》卷下
蝇附骥,可追千里之游;
蟠木因人,犹为万乘之器。
盖士必资于汲引,而世尤重于荐延。
敢倾悃愊之私,仰渎高明之听。
伏惟某受姿至陋,涉道甚疏。
学靡究于渊源,文仅成于骫骳。
进寸退尺,诚轗轲而艰难;
旷日经年,犹栖迟而羁旅。
将丐齿牙之论,孰先左右之容。
恭惟某官以瑰伟闳达之才,辅深沉直谅之德。
潜神默记,博通百代之书;
下笔属文,焕发群言之蕴。
谋有益于天下,论不诡于圣人。
出逢熙洽之朝,遍历高华之选。
延登廊庙,密贰机衡。
同寅协恭,岂特助成于大化;
赞元经体,固将永茂于肤功。
注意甚隆,具瞻攸属。
矧复高标峙玉,雅量澄波。
每躬吐握之勤,不见愠喜之色。
拔奇取异,贤无在野之遗;
校短论长,人有逢辰之喜。
重念某尝陪下客,爰自弱龄。
仰盛德而望馀光,粗承于训奖;
抗尘容而走俗状,久滞于贫羸。
倘容漫刺之通,许遂曳裾之请。
南山之雾,得窥豹变之文;
北海之风,终假鹏飞之便。
颂祈之切,颠沛于斯。
代向子宝上晋甫启 北宋 · 傅察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六六、《忠肃集》卷下
蝇附骥,可追千里之游;
蟠木因人,乃为万乘之器。
元礼龙门之誉,而子将月旦之评,荣生一顾之间,义重千金之赐。
敢冒渎尊之谴,躬修贽见之仪。
伏惟某官河岳降灵,圭璋挺质。
才猷自奋,早上考之知;
誉望日隆,益简渊衷之眷。
周旋一节,出入百为。
总计漕台,迈研桑之筹画;
跻荣省户,兼严乐之雍容。
逮均逸于名藩,复究宣于渥泽。
中山之孔道,控北敌之咽喉。
缓带轻裘,既扬威于沙漠;
簪笔持橐,方还冠于鹓行。
顾惟朔部之民,久被洪钧之化。
阳乌浴海,遐迩仰其馀光;
威凤栖梧,愚知快于先睹。
矧在󲦤绅之列,每倾岩石之瞻。
如某者孤僻寡徒,立身多难;
惷愚自信,涉世甚疏。
经学未明,窃有归耕之志;
为贫而仕,宁辞击柝之卑。
青衫皇皇,白发种种,已绝拜风之望,敢兴跃冶之狂。
虽立叔向之堂,一言莫希于鬷蔑
然厕王戎之坐,三语或效于阮瞻
独怜匏系之踪,久乏管窥之便。
会檄书之俯逮,整羸马以欣奔。
披云雾睹青天,傥遂平生之志;
侍门庭而操绂彗,孰先左右之容。
敢冀隆谦,特承与进。
医师待用,不废牛溲;
匠石兼收,罔遗木屑。
少借吹嘘之誉,特推坱圠之恩。
取断木于沟中,被以文章之饰;
采孤桐于爨下,聆其律吕之和。
庶几一得之愚,或有万分之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