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贺太皇太后 宋 · 李廷忠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四六、《橘山四六》卷一四
副祎而立东房,聿隆正号;
盛辇而临长乐,有美柔仪。
庆洽两宫,欢翔八表。
恭惟太皇太后天慈敷化,坤静含章。
义重承祧,抱神孙而内嬗;
恩深佑命,选淑媛于后庭。
欲昭俪日之华,遂正长秋之位。
翟车联耀,蚕服同亲。
既足广四方之风,益将侈万年之福。
臣属拘官守,阻缀庭班。
贺皇后 宋 · 李廷忠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四六、《橘山四六》卷一四
蔼南国之风,有光彤史
严东朝之命,登配紫宸
恭惟皇后殿下淑性天成,芳猷日进。
睢河声播,思贤才无伤善之心;
葛谷化延,在女事有节用之道。
擢自三星之次,俪于两曜之明。
承顺慈颜,燮和阴教。
不二其操,宜君子之好逑;
则百斯男,盖国人之共祝。
臣属拘官守,阻造阙庭。
贺皇帝御正殿表 其一 宋 · 李廷忠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四六、《橘山四六》卷一四
毕亲丧于素幄,勉循御乐之常;
正皇位于紫宸,丕展会朝之庆。
千官鳌抃,九土葵倾。
恭惟皇帝陛下举尧大纲,缵禹旧服。
塞天地,横四海,已昭孝则之成;
和邦国,谐万民,难遏淳音之奏。
奉常之吉制,诏太仆以前陈。
黼座当阳,龙章绚采。
巍巍乎宅中之势,穆穆然临下之光。
凡在观瞻,孰不鼓舞!
臣星轺滥驾,云阙阻趍。
更始而顺民心,复睹礼文之焕;
丽正而化天下,益知仪表之尊。
其二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四六、《橘山四六》卷一四
密音载启,御素轸以迎祥;
大宝有临,坐端闱而听治。
臣工胥抃,中外耸瞻。
恭惟皇帝陛下化阐邦经,行隆世表。
三年不乐,方当圣治之更新;
四海为家,宜示皇居之壮丽。
庸正面南之位,聿昭建极之光。
肃天仗以无哗,俨帝容而有穆。
众星环拱,万玉来庭。
道灿然而复兴,文焕乎其可述。
臣身縻符竹,梦绕觚棱。
斧扆而朝诸侯,阻陪宾缀;
箫韶之舞百兽,徒激欢悰。
王枢相 宋 · 李廷忠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四七、《橘山四六》卷一
乔木参天,一国仰世臣之重;
馀波在泮,诸侯容食客之閒。
问其姓名,尝挂于文衡
想其面目,岂纡于记轸。
属当冷次,忽有荣逢。
僭凭鱼素之传,进候铉台之适。
恭惟某官贵名皦于朝日,直节凛乎秋霜。
负慷慨之志而当世事不足为,吐峥嵘之论而在廷臣莫能过。
上沃冕旒之听,遍仪笔橐之华。
有行于时,不负所学。
发为两汉之诏令,追还三代之礼文。
肃纲纪于本朝,憺威棱于绝域。
江渚振东归之羽,星辰听直上之声。
乃期月入赞于政钧,不淹旬继颛乎兵柄。
惟难合之义不屈,故勇退之风独高。
凡其用舍行藏,系乎内外轻重。
垂绅正笏,安若泰山之四维;
缓带轻裘,贤于长万里
祠官所以优耆德,书殿所以宠儒臣。
虽名爵居然而益尊,而才业施之而难尽。
渡江所未有,当求诸北士之中;
苍生其如何,行起自东山之下。
盖先皇留为数世之用,惟嗣圣急于旧人之图。
伫扬赞书,遂正宰席
某学无根柢,器乏准绳。
徒以古貌古心而读古书,粗明操守;
不能圆言圆行而应圆物,祗坐困穷。
志益凋摧于忧患之林,分宜投弃于閒散之地。
仰阶符之远耀,怅门仞之久违。
献艺春卿,旧出埏镕之域;
授文淮服,辱居衮绣之乡。
于二十年流落之馀,得千万间依栖之所。
惠自天假,谋岂人为。
顾师范自惭于不堪,在恩门宁忍于终弃。
国人之赖子产,不妨学校之游谈;
弟子之从朱云,窃幸相君之加礼。
寸悰所激,尺喙难宣。
商知府 宋 · 李廷忠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四七、《橘山四六》卷一、《宋四六选》卷二二
升堂而闻丝竹,缅怀孔子之旧居;
在泮而观旂鸾,复喜鲁侯之戾止。
顾瓦砾之贱,猥出其后;
赖膏馥之馀,沾及者多。
矧当幕府之初开,辱在宾筵之末至。
敬持尺素,僭浼中涓
恭惟某官特立真儒,间生贤佐,奥学渊源乎千古,懿文轇轕于三光。
璧沼谈经,发施、孟、梁之蕴;
彤庭射策,迈、公孙之流。
其志有行,所试辄验。
以模范之良而通禁籍,以弦歌之最而登朝行。
端操不移,高怀自适,思锦绣溪边之遗事,厌蓬莱山上之清游。
亟请左符,少宽西顾。
手种堂前之,今见几春;
眼看观里之,恍如前度。
推所作三万言之师说,移而为二千石之教条。
观听具孚,声实罙著。
重慰去思之俗,竞喧来暮之谣。
中郎薄淮阳耶,聊烦卧护;
朝廷深知弱翁矣,行即召归。
某愚无袜线之长,贫为斗粟之计。
忧熏所积,苦味莫回。
蚤岁宫袍,已作半枯之叶;
穷年灯火,终无太喜之花。
饥驱出门,强颜来客。
少尝问学而可郡学,惟邓禹之敢当;
晨入先生以诲诸生,非昌黎而安取?
幸大贤由此而发轫,故斯文复赖以主盟。
芹藻生辉,布韦增气。
藐是羁孤之迹,悉归覆露之仁。
窃取坐毡,要是公家之旧物;
举扬教铎,庶几君子之遗风。
王运使 宋 · 李廷忠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四七、《橘山四六》卷一
二天行部,偃淮草以知名;
半水充员,及齐瓜而往戍。
密迩使台之节制,倍增吾道之声光。
敛板欲前,奏书敢后?
恭惟某官天球粹禀,时栋高标。
宝画一之法以传家,富袭六之文而饰吏。
当今盛事,惟我名门。
称释之下无冤民,阴有开于后嗣;
皋陶远不仁者,妙相继于殊科。
复寻棘署之游,积著槐阶之望。
更迭尤高于陈义,践扬罙显于畴庸。
泥轼朱轓,课优三辅;
谳书铨笔,位炳列星。
欲图边琐之宁,犹借使华之重。
千里广舳舻之运,百城奏狱犴之空。
峙如山,钱流于地。
焕四组之骈集,总六条之按廉。
自非长才,安能独任?
然实关中者,由四塞之积;
清天下者,自一路而推。
相业有归,公言无逊。
某器资极陋,问学不根。
十载忧居,安有当世功名之望;
五年冷次,但见诸公台省之登。
憔悴山林,弃沉泥滓。
痛绝流波之雅操,羞持明月暗投
矻矻穷年,谁念焚膏之苦;
漫漫长夜,徒兴扣角之悲。
迫于稻粱之谋,澹乎芹藻之味。
仅能免俗,何以为师?
坐三鳣之堂,顾惭于倚席;
望四牡之驾,窃幸于执鞭。
傥怜其困踬之踪,必假以隆宽之庇。
即学宫、试诵论,喜逢何武之按临;
开贤閤、参议谋,愿与平津之推择。
深心所属,短韵难宣。
杨知府(新除利路漕) 宋 · 李廷忠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四七、《橘山四六》卷一
诸侯之学曰頖宫,久切颂僖之志;
五经之教为博士,未穷反鲁之宗。
顾北面礼,岂庸谬之敢当;
赖东道主,有仁贤之易事。
遥瞻麾节,敬奏书函。
恭惟某官儒服宗工,乡科名彦。
殊能异器,天赋者厚矣;
清标雅韵,人望而敬之。
抟风展云翮之高,溜雨挺霜皮之劲。
游刃所历,在州县则狱讼财赋之优为;
予环而归,居朝廷则礼乐诗书之清选。
天子爱丞哉之不负,国人望贤者以来苏。
幕府弘开,春生淮草;
铃斋晏坐,夕寝边烽。
政成靡俟于合符,诏下就升于持节
木牛之运斜谷,伫观蜀道之平;
金马之来大宛,未觉天门之远。
师瞻已具,公归无徐。
某智短乏资身之谋,骨寒非食肉之相。
动辄颠顿,分甘弃沉。
自有立至无闻之年,皆忧居及远次之日。
坐阅千帆之竞过,傍无一发之相牵。
未免徇齑盐之谋,曷尝闻俎豆之事?
起浮图于病躄,强以为师;
对巧匠以汗颜,信非能斲。
正想和銮之戾止,忽闻濡辔以驱驰。
赖有成摹,猥容窃吹。
相如逡巡而至,怅莫奉于俊游;
召康公蔽芾之居,幸得依于美荫。
摇旌所向,涉笔难宣。
通金府判 宋 · 李廷忠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四七、《橘山四六》卷一
流化半于刺史,夙钦誉望之高;
冷官独是广文,幸托按临之末。
缅想箳篂篁之初驾,已增学泮之馀辉。
及瓜时,喜忘肉味
恭惟某官桥门万人之杰,名经千佛之雄。
所学造乎渊微,斯文赖以宗主。
发为世用,蔚有吏声。
以论道之贤而掌勾稽,以多能之圣而亲会计。
虽一时视之若屈,而诸公繇是相知。
日边腾一鹗之书,江浒下双凫之舄,小试辄验,大任可期。
尚烦关决于藩条,盖欲辑宁于边圉。
登台四望,称月栏风户之平分;
召节一颁,上玉署金坡之邃直。
某规绳不治,模范奚施?
恐未免群弟子之私嘲,幸其有上大夫之易事。
怅鸰原之日远,忆雁塔之年齐。
诗墨犹新,夜雨对床之约;
坐毡方缺,海沂逢别驾之临。
惠及同根,契由先世。
顾衰门之落落,公实怜之;
假荫宇之潭潭,予不孤矣。
莫运干 宋 · 李廷忠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四七、《橘山四六》卷一
强颜分教,难希夫子之循循;
接武登台,坐视诸公衮衮
信英游之莫并,幸王事之偶同,摇此心旌,写之书尺。
恭惟某官奋由华阀,见谓轶材。
郎星卿月,交辉乎其前;
伯埙仲埙,迭奏于其后。
独优吏事,克绍家声。
稍联步武于日边,已彻姓名于天上。
方华使揽皇皇之辔,宜上宾登秩秩之筵。
两路计权,坐资婉画;
群山杰观,日奉胜游。
傥非负卓荦之奇,安能受特达之遇。
为罗以致幕下,已自空群;
若锥之处囊中,会须脱颖
发挥远耀,躐占要津。
某学殖不根,宦途益落,初著青衫而尚少,今惊白发之已秋。
猥以积忧之馀,得其思乐之所。
溯风伊迩,取庇何多。
官有同寮,未觉采芹之独冷;
客居右席,尚为蟠木之先容。
通巫干使启 宋 · 李廷忠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四七、《橘山四六》卷一
绣衣上客,久闻一座之倾;
绛帐穷儒,实受六条之察。
方藉游谈之为重,可忘寓记以相先?
恭惟某官储秀天躔,联华帝胄,车马在庭而稽诸古,诗书发政而显于今。
韪才具之素优,纷事丛而立断。
吏计必当,亦知夫子之尝为;
丞位既高,孰云刺史之不察。
鼎来召檄,参与谋帷,笑谈清四塞之尘,决谳广二天之泽。
士固伸于知己,人自无于间言。
和玉匮藏,籍甚连城之价;
淮珠苞贡,蔚为内府之储。
某进无新功,退失故步,徒使滥巾于师席,何能垂范于子衿。
幸邻德以不孤,知芘身之有所。
涤垢虑于半环之水,允赖激扬;
望华躅于千金之台,尚思攀附。
寸悰所激,尺楮奚殚。
通梁提干 宋 · 李廷忠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四七、《橘山四六》卷一
谋幄从容,有光铁使;
坐毡寥落,无异冰厅
幸一时寮寀之偶同,岂千里缄縢之敢废?
恭惟某官扬英昭代,济美清门。
廪廪然言语侍从之遗风,渊渊乎礼乐诗书之厚泽。
发诸吏事,蔚有时名。
蜀道天高,曾是仙官之部曲;
长安日近,聊从管库之荐论。
属皇华临按之初,在圜法更新之后。
简求参佐,屈致俊才。
赞婉画于幕中,衍流钱于地上。
东阁杯觞之胜,暂奉清游;
甘泉笔橐之华,伫寻故事。
某少粗有立,长益无闻,二十年忧棘之相仍,五千卷荒芜之已久。
倚席自惭于非据,有邻还喜于不孤。
鲁侯芹藻之宫,信莫来于贵胄;
晋公鹓鹭之客,想未弃于閒官。
诚款所将,宣言罔既。
通吴检法 宋 · 李廷忠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四七、《橘山四六》卷一
黄金之台,宾筵藉甚;
招青佩之子,师道缺然。
属当受察之初,允藉同寅之助。
恭惟某官昂霄栋干,跨海羽翰,薄金籯之遗而超出于贵游,富玉律之文而一归于钦恤。
久其践历,多所平反。
狱掾刑曹,皆君子尽心之地;
廷平宪属,尤天下取法之官。
居然别利器于盘根,殆若驾轻车于熟路。
从容侍席,特达知心。
盖自有幕中婉画之相资,岂专以柱后惠文而从事
拔其尤得温造,已空佐吏之群;
选于众举皋陶,伫正士师之任。
某宦途益落,学圃就荒。
强扶躄病以为师,宁免腹便之见诮?
荣河之馀润,容冷泮以偷安。
东閤、处翘材,君已是登龙
遣公车、召博士,我尚为附骥之人。
倾跂罙深,宣言罔既。
张运干 宋 · 李廷忠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四七、《橘山四六》卷一
使者参佐之贤,选由属邑;
博士教授之职,猥出寒门。
唯吾侪臭味之本同,在官僚情分之不薄。
敢凭鱼素,进候燕羞。
恭惟某官受材不赀,蓄德有裕。
穷源圣阃,洞沥液之群言;
掞藻天庭,妙纵横之千字。
一鸣而惊众听,四达而尽通衢。
正自得时,尚烦试使。
月摇金濑,难留东野之诗人;
波汎玉芝,来与西堂之宴席。
想宾主相忘于势,非亲故安知其才。
露布上闻,健笔尤高于琳、瑀;
公车促召,俊游难屈于
某苟焉为窃禄之谋,似不蒙稽古之力。
青衫半破,白发渐生,尚犹容于诸侯,未必贤于弟子。
幸趋风之寖迩,容择地以为邻。
门外绿杨,宜作两家之春色;
床头黄卷,尚分半壁之灯光。
喜溢于中,言宣罔既。
通交代杨教授 宋 · 李廷忠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四七、《橘山四六》卷一
长松小草,臭味本同;
去马来牛,步趋难及。
强理诗书之故习,猥承庠序之遗规。
恭惟某官以天觉而先斯民,由乡秀而升之学。
泽宫献艺,应泰阶两比之符;
文陛策勋,亚北斗四魁之列。
在儒绅无出其右,宜帝席亟为之前。
独爱官曹之清,中有名教之乐。
周情孔思,从容经腹之便;
鲁咏齐吟、倾倒诗颐之解。
斯文增焕,于道弥尊,藉藉有闻,行行莫禦。
且负此青云之器,孰不奇之;
纵盛之白玉之堂,特其小耳。
某动辄遇坎,居然面墙。
屈指同登,九万里扶摇直上;
顾影自吊,二十年忧患丛中。
笔研尘埃,心形灰槁。
雅慕先春之德,来追半水之游。
独冷奚堪,告新是望。
谪仙遇四明之杰,期尊酒以交驩;
鄙儒为五经之师,视良模而有愧。
钱签判 宋 · 李廷忠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四七、《橘山四六》卷一
赞府治于六联之首,夙仰俊游;
得英才于三乐之馀,滥司名教。
同寅有助,独冷何嫌。
由兹定累世之交,讵敢废先言之礼。
恭惟某官,奋乎名阀之后,得诸古人之中。
金坡之遗书,仙风固在;
银台之旧事,公望攸归。
彯缨坦坦之衢,游刃恢恢之地。
茂林修竹,阴接鸾栖;
绿水红莲,香流燕寝。
西州道院之胜,有东都主人之贤。
特达遇知,从容啸诺。
为礼罗致温、石,见谓上流;
持纵橐继,愿观盛举。
某为贫来客,起废为师,浩乎学海之未航,滥矣侯宫之窃吹。
方事契之云始,遂依仁而不孤。
车马过门,岂复有坐毡之冷;
文书插架,尚须分邻壁之光。
倾跂罙深,染濡莫既。
张知录 宋 · 李廷忠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四七、《橘山四六》卷一
幕府省文书,雅重宾僚之选;
闺閤传教令,滥陪弟子之游。
怃一时联事之有荣,岂千里结言之敢后?
恭惟某官瑰材秀发,懿度疏明。
汉幄中之筹复为世用,秦柱下之史自得家传。
舒翘英隽之林,奋足功名之会。
梅边清隐,绰有仙风;
松下长吟,了无公事。
自应鸣履而登文石,聊兹拄笏以对银屏
想从容赞画之间,有特达知心之遇。
北多良马,遂空幕下之群;
南有嘉鱼,乐与贤人之共。
伫观显拔,式究远图。
某学昧知新,分宜置散。
假之以丈席之地,苟焉为斗食之谋。
来登仰高之堂,遂歌既见之什。
邻光照夜,冷署回春。
使无讼乎,正有赖同寅之助;
谓之文也,恐莫当下问之恭。
抃蹈之私,染濡奚罄。
通施司理 宋 · 李廷忠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四七、《橘山四六》卷一
官曹独冷,愧临锦绣之溪;
王事同寅,喜近芙蓉之幕。
永言寮好,先倩邮传
恭惟某官鲁夫子之门人,田王孙之家学。
出其绪馀,聊见于饰吏;
发其底蕴,自足以康时。
北部之洪威既宣,西山爽气可致。
龙眠旧隐,来听漏箭之穿花;
雀角素明,坐见圜扉之鞠草。
在吏民咸服之久,况宾主相知之深。
推毂于朝,赐环有日。
某贫谋斗食,愚乏寸能。
虽青衫慰年少之心,乃白首作诸侯之客。
奇穷已甚,幸会方来。
旁分邻烛之光,顿觉坐毡之暖。
联其官治,信五刑五教之相资;
药以忠言,尚三沐三熏而有请。
庐江刘知县启 宋 · 李廷忠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四七、《橘山四六》卷一
来客诸侯,偶属半环之水;
爱人君子,宠贻五朵之云。
事契方新,佩情过厚。
恭惟某官辟尘清表,耀颖奇材。
游戏翰墨之场,虽老先生为之避席;
奋迅事功之会,在古能吏可以并肩。
所至有称,其进莫禦。
暂屈九霄之步,坐提万井之封。
扇仁风,尽归桃李;
随车甘雨,遍满稻粱。
想奏最以上闻,即参华于近列。
某未能律己,何以模人?
叹出尘入坱之徒劳,思朝齑暮盐之为乐。
家推其良子弟,乃肯从游;
邦有是贤大夫,愿安承教。
属方弛担。
未果作笺。
惠问先之,腼颜多矣。
史检法 宋 · 李廷忠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四七、《橘山四六》卷一
闻鲁君子之贤,幸联乡品;
郑广文之冷,来赴襟期。
使幕升华,吾寮增气。
恭惟某官粹然玉立,藉甚金声。
直道著于孔门,茂德流于汉畹。
当经史之暇,而游戏于断律;
出轩冕之后,而自奋于大科,富贵由此而阶,文章特其馀事。
俛从外补,服在初筵。
群山观之胜游,决九州民之滞狱。
拔其尤得温造,共推从事之能;
选于众举皋陶,伫正士师之任。
某宦游不遂,师说非长,方将亲有德之邻,何止见似人而喜。
高怀特异,嘉闻先临。
烹鱼来客之勤,属餍已久;
系马坐到官之冗,拜报有稽。
尚赖惠慈,特垂清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