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弋阳祝宰文 宋 · 王洋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七七
呜呼!
淳德之茂,天实相之,中道而夭,云谁丧之?
廉以厉己,公以仁民,明明上天,云乎不闻?
勤劳下邑,政成在迩,方谓旌书,敷荣故里。
如何不淑,一旐翩翩,白叟黄童,泣涕涟涟。
昔我见公,实佐富阳,垂二十年,有此衋伤。
我病且庸,公壮而丰,病庸尚在,丰壮俄空。
死生祸福,孰能究之?
奠此一觞,文以侑之(《东牟集》卷一四。)
云乎:疑当作「云胡」。
祭大稷文 宋 · 王洋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七七、《永乐大典》卷二○四二五
天监下土,屡锡丰年。
明神格思,实相民事。
兹率曲礼,时祀敢忘。
后稷氏文 宋 · 王洋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七七、《永乐大典》卷二○四二五
肇降播种,服勤于农。
王化开基,百世是祀。
岁举彝典,以昭献诚。
己未岁新复河南故地肆赦诸神文 其一 宋 · 王洋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七七、《永乐大典》卷二九五一
祸生不虞,猖狂羯胡。
妖渎神都,幅裂中区
文轨未同,一星已终。
天诱其衷,革心犬戎。
使币肃将,议和交相。
河南职方,归我侵疆。
天子圣明,发于至诚。
泽霈寰瀛,幽显蒙荣。
神德之聪,血食无穷。
明命肃恭,惟其感通。
其二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七七、《永乐大典》卷二九五一
国家以火运中微,胡尘暗于华夏,中原数百州之地,沦没膻腥。
乃者上天悔祸,而虏使议和。
河南绵地数千里,复归版籍。
天子布惟新之泽,大霈遐迩。
凡神之德及民彝位列祀典者,咸得以荐享之。
是用肃奉命,神其格思。
其三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七七、《永乐大典》卷二九五一
夷狄腥膻之气,薰蒸上都,天亦厌之。
俾胡人有休兵议和之约,以幸黎庶。
天子恻然肆赦,荡涤区内。
凡群望百灵,皆预嘉泽。
惟神昭著祀典,血食一方,敢不为荐也!
是用肃奉王命,神宜鉴之。
南康鼓楼上梁文 宋 · 王洋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七七
官府升平,重见规模之整顿;
谯楼鼎建,共闻更点之分明。
事系观瞻,人胥鼓舞。
眷惟南野小邑,实据西江上流,衣冠文物之名区,财赋舟车之都会。
四卫川麓,涌为翠浪,流作玉虹;
万户农桑,翻尽黄云,缫成白雪。
地灵所属,人杰尤多。
诗书接周濂溪张横渠道学之源流,人物经苏翰林陆学士名公之题品。
九经堂有凤毛九子,簪缨代代流芳;
桂树应鹗荐八人,旗铃举举奏捷。
崧降衮衣之上相,胪传金榜之亚魁。
较以他邦,盛哉兹邑。
况驭宇据浮龟之势,而鼓楼真气象之雄。
奈邻凶妄肆鸱张,致旧观转为乌有。
物无终晦,有废则有兴;
时既再来,不容于不举。
翕若众工之集,依然百尺之高。
吏民观听之如初,诏令颁宣之有地。
历历山城更漏永,敢侈萍乡是好官员;
沈沈村落鼓桴息,要使洛阳全无寇盗。
虹梁上举,燕贺前陈。
上梁东,独秀峰前杲日红。
江谷穷阴皆铄退,苍生尽在照临中。
上梁西,西山一塔与云齐。
顶头谁挽天河水,尽洗兵尘无点飞。
上梁南,章江水碧于蓝
太守一从今去后,朝天愿早入台三。
上梁北,九日山墟寄佳迹。
百年之运一番新,此后岂无公衮出。
上梁上,头边听得天鸡唱。
诸贤攀桂不须梯,此去蟾宫无几丈。
上梁下,万顷桑麻夹禾稼。
十朝一雨五日风,岁岁丰登乐閒暇。
伏愿上梁之后,朝清道泰,时和岁丰。
公庭惟一日两衙,邻境无四郊多垒
日长漏永,千室鸣弦;
夜静更明,五乡奠枕。
水火盗贼之无作,士农工商之相安。
欢声所在一同,好事于今沓至。
一琴一鹤,不妨旁人笑马骨之高;
双剑夹双鱼,且为此邦应龙图之谶。
时熙帝载,敬亮天工。
按:同治《南康县志》卷九,同治十年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