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张益德1170年6月 南宋 · 王质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一三、《雪山集》卷七 创作地点:重庆市重庆直辖县行政区划云阳县
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西乡侯张公,与诸葛武侯、关氏壮侯,以文武相济,夹辅先主,绍延汉基。
其子孙终始死生之际,皆无负汉者。
天以此三人遗先主成邦而共为存亡,所谓期运者非耶?
初,先主与公同以涿郡为乡,先得公,壮侯自解奔涿,于是乃得壮侯,皆燕南故人也。
及先主刘表新野,于是乃得武侯
语序武侯新于二公,而先主所为鱼水者在武侯惟深,此二公所以弗悦。
虽其迹如此,而忠于汉则三公同一心也。
公之孙尚书遵、武侯子卫将军瞻俱死事于绵竹壮侯之孙寿亭侯彝与其宗歼于成都,所谓共为存亡者非耶?
呜呼!
事将成天也。
初,先主畏偪,自樊略宛,循襄阳江陵,至当阳之长坂,曹公垂将及之,危哉。
公据水断桥,瞋目横矛,以二十骑遏数十万之师不得前,而先主得斜道趋汉津,会壮侯舟师以脱,其不死幸也。
于是武侯以大计说孙公,而周瑜赤壁之事乃济。
败曹公也,其人为周瑜,天下户知之;
说孙公也,其人为武侯,天下亦户知之;
以舟师济先主也,其人为壮侯,天下亦户知之;
至断桥却敌,以免先主,未有明为高于他功者。
微公,先主齑粉矣,武侯壮侯安在哉,而尚赤壁耶?
此汉事之将成,天遗公也。
呜呼,事不成亦天也。
初,先主锐复壮侯之雠,是以为吴之师,公提万数之旅顺流而东下,陆逊岂易当之?
哀哉,阆之难也。
公死而张南冯习本兵,猇亭、秭归之耻,童子知之矣。
此汉事之不成,天夺公也。
天将坏人家国,先夺其人,人亡而后家国从之。
台城陷,羊侃先死;
江陵陷,胡僧祐先死;
汴州陷,王彦章先死;
寿春陷,刘仁瞻先死。
人弗死,如基弗摧,室弗倾也。
夫先主北向以争天下,中道而失壮侯,实建安二十四年也。
东向以争江南,中道而失公,实章武元年也。
不二年无两公,先主身老志彫,而永安之变已矣,天其可知也?
武侯上失先主,下失两公,而黄忠之卒以壮侯死之明年马超之卒以公死之明年
异哉,其参会也,汉之羽翼殄矣。
武侯欲以杨仪魏延李严马谡之辈而回天心,武侯非不知之,其「未解」之条六章可以推之矣,至「鞠躬尽力,死而后已,其成败利钝非能逆睹」,此武侯平生大指而形诸辞者也。
后十三年武侯死,汉事去矣。
公不没于阆,壮侯不没于临沮,而武侯犹未殡于渭原,殆未可量也。
公自中平之初建安之末,事先主凡三十有八年,其相先后而终才一年有奇,废兴存没,其果有数也,非耶?
公既没而为神,其丰功茂泽形于死者愈益加于生,则公为不死也。
神仙不死以气之贞,豪杰不死以气之英,气无间于穷壤,无隔于今昔。
呜呼,其可以弗敬也夫!
其可以弗敬也夫!
濠州双穗堂记1174年4月 南宋 · 王质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一三、《雪山集》卷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淳熙元年夏四月,得濠梁之郊,一本而二岐,太守张公曰:「『无附枝,麦秀两岐』,此吾祖渔阳之诵也,吾何以得之」?
凡州之人咸曰:「维时穰哉,维民康哉,太守良哉」!
公曰:「异亩同颖之禾,唐叔得之献诸天子,天子得之归诸周公,『归禾』之书是也。
周公得之旅天子之命,作《嘉禾》焉。
成王不肯有,叔父是归,周公犹曰天子之命也敢辞,况唐叔哉!
国有祥,天子承之,其不有谦也。
臣扬之,罔敢居之,在小臣尤宜也」。
凡州之人又曰:「往者资政沈公使淮西,其未入为大臣也,有开其先焉,堂以识之,其名为玉芝者也,于是濡须重矣。
公诚不自有,毋亦肯堂以宠吾邦」?
公谢不敢,曰:「小儗大,非伦也」。
凡州之人又曰:「五谷奚别,而见谓首种,其有以也夫!
天将兴周,以来麰贻之。
及其降也,《春秋》他谷不书,至麦禾不成则书之,非末矣。
斯堂也者,重民事,承天休,太守之职也,公其毋忽」!
公又谢不敢,弗能得,则左其治之偏而堂之,公曰:「以双穗名,若何」?
凡州之人曰:「宜」。
公曰:「宜则当书」。
来告曰:「茍宜书,公其为我书之。
渔阳在汉为宛人,我于今为安丰人,间因乱避地而去之,残牒尚有考焉。
今逆数渔阳建武初元,得一千二百馀年,而是物也复出,大惧无以绍前人之休,然天子之泽,非我之力也」。
余曰:公之言义之正也。
不忘渔阳之烈,知尊祖也;
不自有濠梁之祥,知尊君也。
为人后知尊祖,为人臣知尊君,于法当书。
余之言义之正也。
初,淮南完颜亮之师,公以诸生纠义旅,护乡闾,故安丰不亡。
太上皇帝义而官之,以郡参佐付之,主上又以提封俾镇之,以储阁俾直之
居十有馀年,安丰烟火桑麻,有承平之风焉,又以节俾持之。
濠梁要地,既归节,又起而俾典之,期年濠梁又成乐国,民无荣悴,地无肥硗,兹惟人哉!
天无心,孰两夫之岐,无情,孰秀夫岐之两也!
有冲气行焉,条达絪缊而为此祥,兹惟人哉!
公于渔阳虽其详未可见,而其人有相似者,为祖若孙,或可以言之也。
渔阳少从世祖,以儒家子为壮夫事,下公孙述成都,破匈奴渔阳高柳,以少击众,诸将服之,敌人畏焉。
以健武才施慈祥政,开田畴,劝耕耨,陶富庶于闾阎,能者难之,此与公气象规模,余以为似之,非耶?
渔阳班于郭伋、杜诗、廉范之间,如公则将谁班,议者必有以处之矣。
始公为安丰,有莲一干而两华,及为濠梁,又如之,其祥不独此也。
然非民政所关,弗著,著其堂所自得名,以示夫有志于育民者观焉。
兴国军大冶县学记1177年2月 南宋 · 王质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一三、《雪山集》卷七、同治《大冶县志》卷一三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
天子非人才无与共治天下,人才也者,其源在乡,其流在郡,其归在朝廷。
积石河之源也,岷山江之源也。
播而九之,河之流也,别而九之,又三江之流也,其归则同入于海也。
河且南且东,至于华阴、底柱、孟津、大伾,过大陆而北之,此而见河之功。
江所历曰沱,曰澧,曰东陵,曰汇,曰中江,皆东趋,此而见江之功。
皆未逾海之为归,其泽溥也。
人才在乡不若在郡国,在郡国不若在朝廷。
朝廷人才之海也,而其源则浚于其乡。
周制,士有秀,自乡而升之司徒,则以选士名之,拔于其群也。
选士又有秀,自司徒而升之学,则以俊士名之,尤于其选也。
既升则弗征,则以造士名之,与民别也。
造士又有秀,大乐正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则以进士名之,与士别也。
进士又有贤,司马以告于王而官之、爵之、禄之,此人才之滥觞也。
周官三百六十,总以六卿,内外高下而别之,乃克用人,盖人才皆繇此出也。
今之天下为里若干而属诸乡,为乡若干而属诸县,县也者乡之会也。
此论士之积石、岷山,导之则九国被其惠,否则万物壅其泽,其利害顾不大哉!
公来为是邑,则曰财匮当理,讼滞当决,有司事也。
学校弗振,则人才弗茂,人才弗茂,则国奚须、君奚赖哉!
国事也,君事也。
古者三十年为一世,州以士献郡,弗以名闻,阅世而且过之,其才小不展于州县,大不施于朝廷,士奚怍,有司之惭可既乎?
何为咎有司也?
县令于民有父母之道也,于士有师之道焉。
弗兴,咎在父母,士弗作,咎在师。
公甚病之,则以告凡邑之民曰:「学也者为国养才,非虚拘夫士也。
士也者为国养德,非空廪夫官也。
德足矣,位及之,所以训治汝等既富且良,而为美俗也」。
于是役兴而民欢趋,则又以告凡邑之士曰:「学也者非徒其文也,学之本在道;
士也者非徒其貌也,士之实在心。
所以推之,治国平天下,惟公所学是资也」。
于是工休而士竞劝,则以请东平王某书之,公不自有,又以告凡邑之士若民曰:「学也者天子制之,有司行之,当戴天子,无思有司,《诗》不云乎『周王寿考,遐不作人』,知本也夫」!
于是以时释菜于先圣之庭,再拜稽首,咏歌君师之德,以为天而后。
某为之述曰:丙申冬十一月二十八日绪功也,丁酉春二月十五日讫事也。
三十有七者其楹也,西而北者其方也。
其来请者,周君之奇、朱君绂、何君若、董君维新、万君钧、陈君勋,学之儒生也。
其更新者,潘公子韶,邑之令君也。
三山人,贤而有政事文章,观此其他不问而可知也。
张氏和政堂 南宋 · 王质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一三、《雪山集》卷七、《永乐大典》卷七二三九
圣言该治道也悉矣,箕子析为三:正直一也,刚克二也,柔克三也;
孔子析为四:施之以宽一也,施之以猛二也,平之以和三也,和之至四也。
三即四,四即三,宽猛者刚柔之异名也,和者正直之殊称也,若之何别之,亦尝引天下之理而伸之乎?
阴阳气也,昼夜者阴阳之变也,阴阳交而四时成焉。
刚柔形也,水火者刚柔之变也,土石者水火之变也,刚柔交而四维成焉。
宽猛事也,缓急者宽猛之变也,坚脆者缓急之变也,宽猛交而四端成焉。
时全则天和,四维则地和,四端则人和。
和与同异,不相同而济乃克为和。
古之人,谁其得之?
仲山甫以之。
尹吉甫之诵曰:「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
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鳏寡,不畏彊禦」。
不茹夫柔,以柔为刚也;
不吐夫刚,以刚为柔也。
圣人曰「宽柔以教,南方之强也」,「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故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
仲山甫无偏于南北而会归其极,是之谓致中和者耶?
近之人谁其得之?
西安赵公以之。
眉阳苏公之辞曰:「其在官守不专于宽,时出猛政,严而不残。
其在言责,不专于直,为国爱人,掩其疵疾。
匪一于宽,致猛以济其宽也;
匪一于直,致曲以遂其直也」。
圣人曰:「宽裕温柔,足有容也;
发强刚毅,足有执也」。
「溥博渊泉,而时出之」。
赵公入是门哉,兹其源乎所浚发深远矣。
今之人谁其得之?
广汉张公以之。
其为荆也慈温薰恻,如赵公行春令之于益也;
峻发严厉,如赵公行冬令之于杭也;
平舒肃洁,如赵公行夏秋令之于处也。
合而为此邦,此堂之所由作也。
其试偃仰游息于斯堂之上,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而观之。
日丽于昼而不能夜,月丽于夜而不能昼,惟人也昼则曰辟,夜则曰阖,天之全吾兼之。
动物横而不能纵,植物纵而不能横,惟人也立则体纵,卧则体横,地之全吾兼之。
呼吸而为气,能阴能阳;
屈伸而为形,能柔能刚;
敛散而为事,能宽能猛。
故人之为天地之灵也,为天地之灵而弗能自用之,物所移也。
性有强弱,则五行之数移之也;
资有温燥,则五方之气移之也;
识有显晦,趋有邪正,则父祖所陶、师友所渐、风俗所染,又皆得而移之,不动者真我也。
公定心所照,无方不彻,独运夫天地之灵而翕张疾徐,皆在我也。
人无所致其亲,又何所致其疏,人无所施其畏,又何所施其侮?
回旋变化于宽猛刚柔之间,水火醯醢盐梅备矣,所谓和羹非耶?
公名某,字某,其考太师某也。
父子所传,上之孔氏为宗,下之至于今也。
孔氏之大旨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惟其传之正也,故存心养性而精一执之,中弗离,和弗散,含德厚矣。
其不竞不絿,不刚不柔,凡形诸外者充和之馀也。
其可书也已,其可书也已!
平政堂1179年 南宋 · 王质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一三、《雪山集》卷七、《永乐大典》卷七二三九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
上即位之十七年,诏以某人为兴国太守,凡亲若故咸止君勿往,曰:「究之习兴国者,濒湖为郭,其民与龟鱼瓜杂居,水归则葭苇莽苍,又与狐兔相参也。
是岁诸大吏绳是邦以法者若干,诸小民诉是邦以牒者若干,诸吏若胥大若小重若轻论者若干,诸当输不输钱若干、若干,诸当办不办兵若干,甲若干。
推此类具言之又若干,其何以当之」?
君曰:「君命也,将若之何」?
既至信然,某人欲引去,某人欲引去。
或趋君勿留,曰:「兴国久不可为也,而今为甚。
凡仓庾若府库存者若干,弗存者若干,凡文符可报者若干,不可报者若干,凡城郭若乡里可督者若干,不可督者若干,他不堪谁何者又若干,其何以承之」?
君曰:「君事也,又将若之何?
古之为吏者以职守为业,以官守为家。
汉制间即所居之官为姓号传子孙,而疾病休谒汤沐则归而与其家相见,其勤且专者虽汤沐亦弗出,犹有纯世之遗风焉。
古者重于以身臣人,由此之故也。
今士大夫之家固有不幸而当其败坏者,则亦极力所致而已,未有弃而他之也。
使为吏者举择夫便利美好居之,则远外之人谁与共理者?
上不鄙为弗能,而俾之当此门、持此家。
人主以天下为家者也,众建官师,分职内外,无非干蛊之子承德而用誉斯为亨也。
二爻干母,三爻干父,而终爻则父母之蛊皆弗及焉,故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季夏园公之伦,非委质事人者也。
且我方其未来则固徐氏之主也,今委此身任此邦,徐氏则传舍路人,而兴国则家也,观夫徐氏滋轻矣,其敢不力?
若履危涉难,与死生相轇轕,在劳心平时且吉壤者不可同年语也,其又将奚辞?
有所难于此则有所难于彼,慎重可以为事君之大义,非耶」?
已而反侧者绥之使安,离散者敛之使集,愁劳者保之使康,迫蹙者弛之使宽,而后废玩者震之使耸,豪梗者钤之使戢,逋滞者整之使齐,彫敝者厉之使精,宽猛相济,刚柔适时,而兴国之政乃平。
凡邦国官府之财赋、凡官吏卒伍之稍食、凡祭祀宾客之劳礼、凡都鄙稍甸之政令,无或过,无或不及,而兴国之政大平。
惟其阅义理明,阅世故熟,致此非难也,而不择剧易,不间美恶,以大公至正克其心,汲黯难于淮阳而君易于兴国,视古人有加焉。
其堂凡辨地域,凡审面势,凡赋功绪,凡饬财用事,皆弗著,著其大略而系之辞,从民志也。
辞曰:峨峨其巅,穹翠摩天。
君登斯堂,意不在山。
皎皎其沚,江湖表里。
君登斯堂,意不在水。
安在其心,在帝之民。
有露有霜,有秋有
维帝克圣,维民是徇,不刚不柔,大公至正。
维君体之,又率履之。
君明臣良,相协济之。
有熙斯辰,有偃斯虹。
万声一欢,往来憧憧。
有晏斯居,昼律夜书。
弗猜弗惊,浮龟沈鱼。
君之归矣,民之思矣。
有茇其阴,无斁遗矣。
三圣坛龙祠记1184年6月 南宋 · 王质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一三、《雪山集》卷七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
淳熙十有一年六月,雨不以时至,太守池阳王公曰:「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古之训也」。
凡治具考古之度,相今之宜,以次毕讲,乃有事于上帝,又有事于群龙。
公曰:「在田在渊,且在天龙之所止,行也,宜求夫并野并水而扬灵,即其所止飨之」。
东隔堤起阜,屹立平湖之中,势不甚高而巨浸莫能踰,相传与水俱升,盖神之久矣。
公曰:「龙实震为之,雷亦震为之,正东之卦也,是地当用」。
吏以祠龙之旧仪进,公曰:「祖宗宪章,至天圣迄嘉祐愈粹,今皇祐之成式在,是法当用」。
公又曰:「是礼也文,其何以将之?
《中庸》不云乎『至诚不息』,不息则久,久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
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天地以诚而交参,神其舍诸」?
公又曰:「是理也隐,其何以表之?
《中庸》不云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诚可会幽明为一家,神其彰矣」。
闻者信居半,疑居半,咸曰:「圣人之言在世,何其取用者多而收功者鲜也,今将于公乎验之」。
丁亥礼行,是日阴云生,戊子礼成,是日膏泽洽,越三四日至足而有馀,越七八日荐至而不绝。
于是疑者皆信,信者皆坚,然后知神道非邈,圣言非诬。
某以为公致天泽厚民生,其功小,使夫圣人之言信于天下之心,其功大。
天下不取信于圣人,圣人不见信于天下,虽有,安得而食诸?
公名某,字某,其学导源于鲁而会流于邹,故言行之气象蔼如也。
信是理深,相是礼笃,起是工敏,求是文切。
汴都赵某以之观是举审,纪是迹实。
汶阳王某以之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
噫!
此文之所以为作也。
东坡先生祠堂 南宋 · 王质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一三、《雪山集》卷七、光绪《兴国州志》卷三四
先生元丰七年别黄,见诗「桑下岂无三宿恋,尊前聊为一身归」者是,见词「好在堂前杨柳,应念我莫剪柔柯」者是,今载集。
杨元素起为富川,闻先生自黄移汝,欲顺大江西江适筠见子由,令富川弟子员李翔先生富川,《满庭芳序》所谓「会李仲览江南来」者是,今藏下雉李氏。
先生自临皋渡武昌,见诗「清风度水月衔山」者是,今载集;
见词「高安更过几重山」者是,今藏磁湖陈氏。
先生富川,见诗「吾曹总为长江老」者是,今传富川
见词「绿槐高柳咽新蝉」者是,今载集,且藏下雉李氏。
先生富川高安,与元素浓醉解别,不及石田已暮,见诗「惟见孤萤自开阖」者是,今载集;
见词「过湖携手屡沾襟」者是,今传富川
前三十年,一妪尚及见。
修躯黧面,衣短绿衫才及膝,曳杖谒士民家无择
每微醉辄浪适,驩相迎曰:「苏学士来」。
来则呼纸,作字无多,饮少已倾斜,高歌不甚著调。
薄睡即醒,书一士人家壁云:「惟陈季常不肯去,要至庐山而返,若为山神留住,必怒我书」。
一民家户云:「今日借得西寺《法华经》,其僧欲见遗,吾云汝须得,我不须得」。
今传富川
先生京师入禁林,犹不忘此土,见书「都下全无佳思,坐念公家水轩蒲莲,岂可复见」,今藏下雉李氏。
吾庐切与蒲莲相邻,以小词从事
钦惟元丰矫揉琢磨,先生于江湖之间五年,不如是,奚以为先生
先生齐安四月一日
富川七日,去以十日
庐山十五日
高安五月一日,去以十一日
至吴、楚、梁、河朔、交、广又十七年,不必考,亦不忍考。
吁!
富池昭勇庙记 南宋 · 王质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一三
昭毅武惠遗爱灵显者,王爵号也;
昭勇者,王庙号也;
富池者,王庙所也;
甘氏者,王姓也;
巴郡之临江者,王乡里也。
某为丞相王远祖也;
某为尚书、某为会稽者,王子也;
某为太子太傅、某为镇南大将军、某为散骑郎者,王孙也。
镇南者,死王敦之难于襄阳,晋忠臣也。
,王所仕国也;
大帝,王所事主也。
西陵太守、升城督、折冲将军、前部督,王所历官也。
破曹公于乌林、于濡须,获朱光皖城,遏张辽合肥,走关羽益阳,解曹仁南郡,禽黄祖武昌者,王生而在吴之功也。
捍寇贼、保城邑、兴雨泽、救生灵于元丰、于建炎、于绍兴、于隆兴者,王没而在宋之功也。
王生而刘表、事黄祖,皆弗克终,而其际会建功立业者,吴也。
王没而历晋、历宋、历齐、历梁、历陈、历隋、历唐,皆无所宠嘉,而其尤大彰明较著者宋也。
宋有天下,追录前代忠臣义士死而能有阴功密泽者,于是以王为褒国公开宝五年太宗皇帝锡之也。
以王为褒国灵公者,元丰五年大旱祷雨有应,郡以状闻,神宗皇帝锡之也。
以庙为昭勇者,政和二年部使者以王功闻诸朝,徽宗皇帝锡之也。
以王为武惠王者,宣和五年道士臧归真以王功上公车,徽宗皇帝锡之也。
以王为武惠昭毅王者,建炎二年以灵卜惊张遇,郡以状闻,太上皇帝锡之也。
以王为昭毅武惠显灵王者,建炎四年以阴兵镇金人,御营使刘光世以状闻,太上皇帝锡之也。
以王为昭毅武惠遗爱灵显王者,绍兴二十一年部使者以王功闻诸朝,又太上皇帝锡之也。
王太守将军于吴,公于开宝,增号于元丰,王于宣和,一再增号于建炎,又增号于绍兴
呜呼!
吴于王厚,宋于王尤也。
顺佑、柔懿凡两夫人,小君若女也;
绍威、绍灵凡两侯,尚书会稽也,建炎四年刘光世之请也。
呜呼!
吴于王厚,宋于王尤也。
吴所以兴有五人也:不能退曹公,使曹公顺流而下,吴必亡,其退之者周瑜也。
不能擒关羽,使关羽卷襄汉而上,吴必亡,其擒之者吕蒙也。
不能却汉先主,使先主顺流而下,吴必亡,其却之者陆逊也。
不能取黄祖,使黄祖据中而立,吴弗兴,其取之者王也、鲁肃也。
之言曰:「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王之言曰:「汉祚日微,曹操弥骄,终为篡盗。
南荆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国之西势也。
刘表虑浅子劣,不可后图之。
宜先取黄祖,进据楚关,渐规巴蜀」。
此二策者,吴所以兴也。
汉高帝之兴,韩信坛上之辞也。
汉先主之兴,诸葛亮庐中之辞也。
吴大帝之兴,王所建取武昌、并荆州之谋也。
周瑜吕蒙鲁肃陆逊班也,陈武凌统董袭蒋钦非班也。
后王之没千馀年,始与史氏辨正而著王之等夷为高,非诸公之品也。
呜呼!
其亦有数也已。
按图经,王尝为偏将,领阳新下雉县,今在郡西,大帝取以为武昌郡者也。
按传,王为西陵太守,领二县。
阳新在隋为富川,又为永兴,去西陵千馀里,疑传未安也。
或者为西陵之后易领阳新下雉,上接武昌,下控浔阳,未可知也。
按图经,王尝侯溧阳,镇富池
按传,王之卒也未侯,尝屯当口,屯半洲,不及富池,疑图经未安也。
下雉富池二十馀里,或者富池即故下雉,未可知也。
呜呼!
校合山川道路于千载之上难也,可以阙书,而王之丰功茂烈则不可以阙书也。
受吴之恩,报之如此,受宋之恩,报之又如此,则王之忠义又不可以阙书也。
宋祚无极,王心亦无极,阴殄北敌,永清中原,共跻登兹,王之威灵诚足以及此也。
词曰:陵谷兮迭为高深,草木兮秋春。
明月兮不沦,金支翠旗兮常新。
波涛沸兮箫鼓,龙吟兮蛟舞。
瑶簪兮琼琚,江妃兮汉女。
卮动兮星流,袂举兮云浮。
格泽欃枪兮播落,踧踏虚空兮百万之貔貅。
厉鬼惊兮疾走,沙飞兮石吼。
玉剑兮不鸣,天河兮无声。
亿万年兮元功,生死兮哀荣。
谷我兮丝我,淮之右兮江之左,缭荆阳兮提封,惠泽兮穹窿,赤县风尘兮蒙笼。
揭龙旂兮在大宫,谈笑汎扫兮正帝位于天中。
有诏臣某兮,女其为王颂之。
拜手稽首兮,曰臣其敢辞(《雪山集》卷七。)
神宗:原脱「宗」字,据文意补。
压波亭记 南宋 · 王质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一三、《雪山集》卷七
湖今以洮名者是,亭今以压波名者是,以名斯亭者丹阳陈希颜,识后湖苏公语也。
或曰:「公之行世,困于言语之波涛,寖老矣,其将靖之、惧之云乎,抑愤之云乎」?
有是哉,公之隘也!
公闻道最早,其视波涛均于皋壤矣,奚其惧,奚其愤夫?
以力御物为压,与物无竞,养力不形,其相忘于道术者乎,何以压为?
然则公意安在,吾不能追蹑,特以所见明之。
水之本性湛也,波涛其变,非本性也。
风摇之,否则石激之,风石之势或缓或急,而波涛从之有所使而然,故曰非本性也,变也。
本性则无所使,亘古穷今,常若是而已矣。
吾观于天下之水,环三蜀数千里之壤,与夫西戎南蛮数十百国之幅𢄙,会三十三江,与夫数百万之壑谷而走诸瞿塘,他吾弗知。
夷州夷陵,名滩四百二十有五,极天下雄奇,而其无闻者亦且骇神坠胆,鬼神将却避之,石使之也。
荆州,水得平衍而纵横大肆以彻于海,穷诸才辩,不足以发明其博大雄豪之趣。
微风乍起,万波随兴,瞬息颦伸,天地为之变迁,蛟龙为之掀舞,陵谷山川弗主,故常风使之也;
风石之力亦大矣。
而骚人墨客一觞一咏,可使妥伏安帖,文章之力滋大矣。
韩退之南山杜子美洞庭,玩名山大川于股掌之上,推此类具言之,岂足以当文章之锋哉?
公于文万人之敌而有馀者也,初定交于后湖,春秋甚富也。
周行天下,熟阅世故,自芽蘖拱把而干霄梢云,后湖不及见也。
洮湖之波涛少时足以镇之,后湖已服其奇矣。
今三江五湖横放之,四海不足容也,而况于洮湖哉,后湖当有以处之。
吾未尝登斯亭也,而预观于斯文,想亭下之风烟凝远,鱼鸟不惊,草木水石,幽暇澄穆,翛然有道之场,尘中无有此也。
后湖之语其然哉,后湖之语其然哉!
吾晚出于后湖,后湖之意未究者,犹可辞乎!
作止一如,喧寂并遣,无波涛,亦无无波涛,无所压,亦无无所压,万物之自然而相为徜徉,此之谓逍遥而天下之至乐,蔑以加于此矣。
谓予不信,作后湖于九原,试以问之。
游无穷室记(为姚明之作) 南宋 · 王质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一三、《雪山集》卷七
子王子问于子姚子曰:「子好游乎?
吾将与子东绝大河,跨龙门,历砥柱,而穷其源之与牛斗接者。
岱宗,望沧海而观日出。
溯汧渭,略咸阳,访秦汉之故都,而想像夫阿房、五柞、露寒、宜春之壮丽。
子能强而从我乎」?
曰:「能」。
「吾将与子南浮大江,陟九疑,酹虞舜之瓦棺而吊英皇
北傅长城,数饮马之窟,而眺望三关阻阨之形势。
子能强而从我乎」?
曰:「能」。
「吾将与子袖手相对,近不离几,远不踰阈,而相与神游八极之表。
朝发轸于苍梧,夕弭节于昆崙,声气不接,筋力不顿。
子能强而从我乎」?
曰:「不能」。
王子曰:「子云所以不能者,有所碍也。
今夫织蒲以为屦,斲以为履,伐檀以为轮,豢驷以为服,合木以为舟,缉以为筏,此六者世之所谓致远者也,而卒有所穷,何者?
之齐则违楚,向秦则背越,非齐楚秦越之病子也,吾将使子不屦不履而能行,不轮不服而能驰,不舟不筏而能浮也。
如是,则无齐无楚无秦无越,是岂不在子耶
昔者子列子御风也,徐行不见屦履,疾行不见轮服,而川行不见舟筏也。
蓬蓬乎与风俱高,寥寥乎与风俱卑,迢迢乎远而不疲,翱翱乎澹而不白。
善矣,而犹有所待也,风行则行,风止则止,是行止系乎风也。
行止系乎风则不在我,故飘然而升,薄乎云霄,我不能使之降,委然而降,坠乎川谷,我不能使之升,非天下之至游者也。
黜肢体,堕聪明,与化俱流,与妙俱宜,而后能游于无穷。
今吾子之室间函丈,席间容尺,人以为隘也,而达者视之不然。
千仞之高生于目也,万里之远生于足也,超然越乎目与足之外,则千仞乌能为高,万里乌能为远哉?
函丈之室、容尺之席,其间盖有无穷之游乎,吾子盍归而求之?
敢命之曰游无穷,而为之记」。
达磨大师行龛记 南宋 · 王质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一三、《雪山集》卷七
江陵张君孝芳菩提达磨大师,作行龛与俱,以示某曰:「为我记之」。
达磨自竺乾来震旦,过建康梁武,弗旋踵遁去,终其身于高山之间。
夫事佛之力,他帝王未有加梁武者,藉此足以有为矣,而去之何也?
梁武缴缠名利之末,固不足以领达磨所付,而魏明者亦何足以知之?
魏明见之三,达磨却之三,此非有所可否于梁、魏也。
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
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西夷之人也。
地之相去也千有馀里,世之相后也千有馀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
大哉中土,圣人驰骋之地也,所谓天下之广居者乎!
长江巨河,下万斛之舟而巨风翼之,如平原大川以绝足之驷而驾轻车,其力易施、志易展也。
英雄好为事业者固与道异趣,所成如汉高帝斯已奇乎!
其王汉中也,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
圣人虽无心于择土,而势所便、气所合者多在夫七曜五行纯全融结之所,自慕功业者言之,所谓建瓴水于高屋之上者也。
文王迁镐而太公来,达磨至洛而慧可出,风虎云龙,此岂偶然也哉!
南印来东土,越海踰漠,为法求人,见赤县神州有大乘气象,达磨固自云耳。
章德茂破砚铭 南宋 · 王质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一四、《雪山集》卷一○
广汉章德茂出砚示余,绝佳,虽中断,墨位犹全,且道所来云:戊子某月日得于昭化传舍。
初,癸酉水坏,某甲归锄某地,见此砚,误碎之。
驿吏善某甲,求得以行邮书。
居十有六年,昏翳污塞,无砚矣。
以缗钱千、故砚一易之,吏不为难。
刮剔营治,灿然端产也。
以示今紫薇张公直父,公为之铭,又以要余,余辞不可。
铭曰:
锢于石,藏不密,遭刳剔。
垫于江,沈不极,受括击。
虽有眼,弗能鉴,欲避不能婴此憾。
虽有趾,弗能履,欲去不能蒙此耻。
呜呼四皓,来而复归,不如两生,止而弗来。
音离。
两生止而弗来,不如渔父莫知所之。
简轩铭 南宋 · 王质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一四、《雪山集》卷一○
古以永兴为壮县,今未必古之如,然亦壮矣。
君来为政,弗以壮为病,从容閒暇,酬之必有道焉,而人莫之或知也。
简轩之建,略呈露圭角,出谈笑而挥浩穰也。
宜君东越晦庵,此理其知之矣。
铭曰:
居简行,奚太之云?
不属境,实在此心。
四壤百里,边淮接湖,事至物来,与云烟俱。
,则有阙遗,我尔繁,殊途同归。
莫富于坤,坤以简能从有功,其大亦宏。
旁多嘉山,亦夥奇水,意举目到,即其理。
一寸湛然,七窍灿然,随叩随应,湛者弗迁。
人嘻君劳,我莞君佚,秋乘凉风,春玩华日。
何必抚弦,乃堪怡神,谷音泉声,皆君之琴。
映带亭铭 南宋 · 王质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一四、《雪山集》卷一○
上饶周君某介施君某求斯亭之名于汶阳王质,施所赞咏略与山阴兰亭相符焉。
于是以「映带」揭之,右军语也。
铭曰: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厥妙维六。
兰亭已尘,右军如烛。
人有渭泾,地亦瓦玉。
于粲攸跻,众甫咸足。
吕曾尹汪,上征不复。
山君水王,安得俯伏。
有怀斯人,而立于独。
错综烟月,斡旋溪谷。
虽无此手,亦不鹿鹿。
不能奋飞,徒有遐瞩。
白云东南,托两黄鹄
林赞 南宋 · 王质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一四、《雪山集》卷一○
石林缙云叶氏之所迁也。
尝闻石之妙矣:静者石之性也,动者石之情也,泽者石之气也,刚者石之体也,光者石之精也。
土含于性,故不根而能定;
木托于情,故不二而能生;
水蓄于气,故液流而水至;
金孕于体,故石裂而金溃;
火潜于精,故石戛而火明。
箕子以金而废石,金者石之子也;
邵氏以石而代金,石者金之母也。
王质以石寿公,石者造化之全、宇宙之永者也。
其辞曰:
维公左丞,与石造始,以石之妙,付在其子。
维公使君,与石作朋,以石之全,体在其身。
邵氏之微,在物六篇。
左丞不然,以心相传。
嶪嶪岩岩,莫匪石之天。
使君不动,以石为用。
静镇群动,刭劘百壬。
其光而明,以洪斯文;
其泽而温,以笃斯文。
凡如是者,尚石之细。
抱一全真,出天地之外。
出天地之外,是故不殆。
役使五行,变千亿界。
维石所产,直古之干。
阅其孙枝,拂霓捎汉。
维石所凭,远空之岑,或垫为谷,而还为陵。
辽东鹤归,皆非其故。
有不改者,惟我石林叔范父。
陶靖节 南宋 · 王质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一四、《雪山集》卷一○、《南宋文范》卷三六
浔阳刺史,不如交刘遗民遗民见招,山泽素心。
彭泽令君,不如归柴桑柴桑衡宇,松菊无荒。
著作庭,不如游斜川,斜川閒美,层丘清涟。
见郡督邮,不如延田父,田父好怀,壶觞见候。
太守华轩,不如把东篱秋菊,秋菊佳色,露英可掬。
留檀将军粱肉,不如纳王使君醇酎,醇酎销忧,身名奚有?
五斗米,不如耕东皋,东皋远风,我怀良苗。
从镇廷威军,不如卧北窗,北窗湛阴,清风其凉。
呜呼!
无可奈何而乞食,抱饥叩门,不羞辞拙。
不得已而止酒,政恐多误,大醉堪丑。
未能忘怀而责子,聊且进杯,天运如此。
无可寄言,而赠影答形。
大钧无私,万物自森,老少贤愚,纵游大化而同死生者耶!
李平仲真赞 南宋 · 王质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一四、《雪山集》卷一○
有轩冕委蛇之度,然诎于时而未昌;
有岩壑静深之意,然游于世而弗藏。
富贵足以为浮云,三旌或轻于屠羊。
朝市足以为小隐,柱下或同于首阳
进而崇,未必臧;
遁而肥,未必良。
侯万户子房绝交一书杀嵇康
莫若斲旁袖手,血不染指,隙中观斗,争不及己。
处隐显之两间,故人不能深毁;
泯泾渭于一流,故事不欲全是。
此圣人所谓随时,于夫子可为得计矣。
王稚川真赞 南宋 · 王质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一四、《雪山集》卷一○
静渊不波,玉沉其底,清而彻。
太空无云,月行其中,明而洁。
劲弩骇机,鼓以疾风,刚而烈。
落花游丝,熙以阳春,和而悦。
要之,一闻百解不如一拙,一日千里不如一歇,四海弟兄不如鸟散而云飞,万人鼓簧不如金口而木石。
当是之时,望奔尘者决眦蓼水之阳,追轶驾者息踵华胥之国。
许公绪真赞 南宋 · 王质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一四、《雪山集》卷一○
丰而硕者厚也,粹而清者秀也,坚而泽者寿也。
掇真丹青之上者巧者之手也,发挥翰墨之外者辩者之口也。
至于大耳对国师无言,季咸见壶子却走,则巧与辩者皆瞠若乎其后。
墨竹 南宋 · 王质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一四、《雪山集》卷一○
望之森然,剑戟拥林;
听之萧然,风雨作声;
闻之郁然,粉箨吹馨;
按之隐然,枝节生棱。
虽然,子以意画,吾以意想。
夫天地万物同归,是幻本无实相,而况以假托真,以形传神,以死寄生,以有色见无色,以有心出无心者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