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罢天申节上寿诏建炎元年五月十四日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三九、《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三、《宋史》卷一一二《礼志》一五
朕承祖宗遗泽,获于士民之上,求所以扶持危颠,未知攸济。
念二圣之銮舆在远方,万民失业,将士暴露,百官有司靡所底宁,夙夜痛悼,几废寝食。
傥可以复二圣而保生灵,朕不爱身。
敢自丰殖,以重国祸?
况以眇躬之故,闻乐饮酒,以自为乐乎?
非惟深拂朕志,实增感于朕心。
所有将来天申节百官上寿常礼可罢。
当体朕意,毋复有请。
赐勤王兵钱诏建炎元年五月十六日乙巳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三九、《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
诸路勤王兵还营日,令所在人赐钱三千。
覃恩进秩事诏建炎元年五月十七日丙午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三九、《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
覃恩进秩,惟侍从及宗室南班官给告,馀并尚书省出敕。
官员转官等合取会圆备诏建炎元年五月十九日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三九、《宋会要辑稿》职官八之七(第三册第二五六一页)、《宋会要辑稿补编》第五二三页
应官员转官、磨勘、叙复、注授、差遣之类应取旨及具钞者,并令吏部东京取会圆备,具钞闻奏。
文武官不得辄陈乞致仕诏建炎元年五月十九日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三九、《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六四(第五册第四一六四页)
今后文武官非疾病危笃及笃疾废疾不能任职者,不得陈乞致仕。
耿南仲观文殿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元年五月二十一日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三九、《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四、《宋宰辅编年录》卷一四
兵家之算,所贵伐谋;
廊庙之臣,岂容误国?
倘或信常谈于纸上,不知堕黠虏之计中。
苟偷岁月之安,驯致国家之祸。
人言荐至,邦法何逃?
具官耿南仲顷委政机,适当边警。
朝廷可否,唯予旧学之评;
天下安危,恃尔老成之重。
谓当决淝水之战,乃专主平凉之盟。
坐使中原,几为左衽。
朕痛夫二圣之狩,考昔者群臣之言。
谁致乱阶,汝为戎首。
姑镌秘殿之秩,以正具臣之诛。
尚省厥躬,毋忘予戒。
罢许便宜行事指挥建炎元年五月二十七日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三九、《宋会要辑稿》兵一四之六(第八册第六九九五页)
昨缘军兴,仓卒之际,许便宜行事。
诸路、诸州及差委官往往陈乞便宜行事,遂至擅补官吏,擅用官物,擅刺良民,擅聚师旅,妄专生杀。
自今除沿边帅守建炎元年五月一日以后被授便宜指挥去处止许因边事便宜措置,仍不许擅支官物侵攘良民外,应已前许便宜行事指挥更不施行。
台官随从巡幸事诏建炎元年五月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三九、《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七之三三(第三册第二七五○页)
台官随从巡幸,许差破亲随,监察御史以上各二名,检法官主簿各一名,依亲事官例日支食钱,候回銮日罢。
永兴军等准备巡幸诏建炎元年六月一日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四○、《宋会要辑稿》方域二之三(第八册第七三三二页)
已降指挥,令永兴军襄阳府江宁府准备巡幸。
仰逐处守臣营葺城池,建置宫室,官府务从简易,不得搔扰。
以近便州郡神霄宫并空闲提举廨舍之类,拨移逐路漕司提举常平司钱物应副。
如不足,具数申尚书省
进奏官依限抄录传报诸路州军文字诏建炎元年六月三日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四○、《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四七(第三册第二三九五页)
进奏院今年六月一日以后依格合传报诸路州军文字,限三月尽数抄录传报。
其见在东京进奏官管州军,并令见今随从行在进奏官兼行掌管传报,依此。
责降王时雍建炎元年六月五日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四○、《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六
朕惟国家励名节于百年之馀,尊士大夫于众人之上。
非以周旋于闲暇,盖将责望于艰危。
苟捐躯殉国之无人,知排难解纷而奚赖。
具官某早缘推择,进躐近班。
当君亲蒙犯于氛埃,至臣子盗称于神器。
兹非小变,何以生为?
乃通命令之往来,坐使等威之差僭。
此而阔略,势不可容。
宜宠秩之尽镌,以一官而置散。
无忘自省,尚服宽恩。
窜黜偷生丧节士大夫手诏建炎元年六月八日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四○、《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八、《建炎时政记》卷上
朕惟祖宗创业守成垂二百年,涵养士大夫至矣。
靖康变故,仕于中都者曾无仗节死难之士,而偷生取容何其众也。
甚者乘时为奸,靡所不至,实为中国羞。
公议勿容,姑取迹状尤显著者量加窜黜,为臣子之戒。
夫节义,正所以责学士大夫也,至于武臣卒伍,理当阔略,以责后效。
王宗濋首引卫兵逃遁,致都城失守,不可不责,馀姑示含容,一切不问。
咨尔有众,其体至怀。
故兹诏示,各宜知悉。
李若水赐谥忠悯制建炎元年六月九日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四○、《三朝北盟会编》卷八二
敕:朕灼观之古昔,历考忠义,凡有临危致命之,多仗节死难之士。
世无仓猝扰攘之变,人有媮懦委靡之心。
苟贪其生,鲜蹈于义。
惟尔忘躯而徇国,我其录德而褒功。
朝奉郎试吏部侍郎赐紫金鱼袋、赠观文殿学士李若水,出入虏营,始终汉节。
威武不屈,意气自如。
嗟捐竭之靡他,宜旌嘉之首及。
载稽谥典,式究佥言。
危身奉上谓之忠,佐国逢难谓之悯。
于昭大节,以示宠光。
慰尔九原之知,为吾百辟之劝。
可特赐谥「忠悯」,馀如故。
刘韐资政殿学士建炎元年六月九日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四○、《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六之六二(第五册第四一二六页)
刘韐能死节,不为敌用,与追复银青光禄大夫,仍赠资政殿学士
贤妃潘氏生皇子赦天下诏建炎元年六月十三日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四○
门下:朕绍隆丕绪,寅御多方,置大器以求安,涉巨川而思
勤于邦以图天下之逸,俭于家以资天下之丰。
懔乎负荷之难,惕若继承之重。
膺受祖宗之贻燕,昭格穹昊之贶临。
有开昌期,诞生元嗣
庚伏火见,协长夏懋育之辰;
玉裕渊清,禀璿源英秀之气。
实庙社无疆之福,示本支有衍之符。
以奉二圣覆露之慈,以系四海爱戴之望。
循考累朝之旧典,咸推利物之深仁。
矧在多艰,敢忘敷庆?
宜覃旷荡之泽,式契荣怀之心。
可大赦天下。
应赦书到日昧爽以前罪人,除犯劫杀、谋杀、故杀、斗杀并为己杀人者,并十恶罪至死,伪造符印、放火、官员犯入己赃、将校军人公人犯枉法、监主自盗赃,不赦;
内枉法自盗罪至死、情理轻者,奏取指挥,斗杀罪至死情理轻者,减一等刺配千里外牢城,断讫录案闻奏;
其馀罪无轻重,已发觉未发觉,已结正未结正,咸赦除之。
应旧系籍及上书人,朝廷累降指挥检举叙复,至今经隔年月尚未结绝,宜并给还元带官职、赠谥、碑额等,已经给还而未足者,并依元初指挥
其未责降以前官职应得遗表或致仕恩泽者,亦令吏部刑部条具申尚书省取旨。
靖康元年边事后来文武官因病陈乞致仕,朝廷不从所乞,内有身亡之人,特许依条陈乞致仕恩泽;
及陈乞致仕,缘道路不通不曾被受致仕敕命者,亦许所在州军保明,特与依条推恩。
应士庶投献章疏,见委官看详,如有利害灼然可采,令看详官先次保明申尚书省,当议旌擢,以为激劝。
勘会科举之弊,至此极矣,苟无变通,则忠实异材之士何由而出?
可自后讲元祐诗赋经术兼收之制,庶学者近正,仍令礼部疾速条画闻奏。
缘已降指挥建炎二年正月九日锁院省试,今来日已逼近,难以遽改,可自后举依此施行。
应诸路解发到材武人并锡庆院材武人,昨有偶缘事故趁试不及之人,窃虑遗材,仰经礼、兵部投状,勘验诣实,当议特与别行收试,具合格人姓名申尚书省取旨推恩。
应将士实有战功,缘罪停废之人,并特与牵复,仍令所在官司发赴行在,当议量材选用。
应诸路有材勇谋略之人众所推伏,或曾经战阵得功可以倚仗,委本州具姓名保明,解发赴行在御营使司,当议量材录用,每州三人。
应诸路勤王人兵有曾收复州县立功之人,仰四道都总管经制使等同结罪诣实保明闻奏;
虽不曾立功,曾到京城下或元帅府已结局遣回,而所辖人兵不曾逃散者,候到本处,仰本州具元发回及已到人数、元管押人职位姓名并元借官职保明闻奏,当议特与推恩。
应遣回勤王人兵所带器甲,并于所到州县先次寄纳,如因在路遗失军器、赶趁队伍不及逃窜之人,限赦到一月,经所在陈首,并与免罪,发遣归元来去处,依旧收管,仍给沿路口券;
其因沿路失于机察,致散漫劫掠良民者,可责委随处统领等官将犯人便依军法,务要整肃。
所过州县并先具统制等官职位牒报,候将来见得沿路不曾作过,令元起发处具统制统领等官职位姓名保明申尚书省,取旨推恩;
今日已后或失钤束部辖,亦当重行黜责。
太原真、定处州郡,缘金人攻围,其官兵统制兵将官等有能竭节战守遂致陷殁之人,可疾速契勘推恩,厚抚家属,内忠义显著者,务加优异,以为将士殉国用命之劝。
近缘军兴,应召募民兵、义兵,统领之人多是掳掠良民,强黥其面,共肆劫夺,念非本心,理宜优恤,近虽已有放散归农指挥,窃虑统领之人拘留未放,并仰经所在官司陈诉,给公据,令各归业,已前罪犯一切不问,令州县多出文榜晓谕。
访闻昨因金人驱领及取过人口有逃遁回归,及有失业逃避人,往往被官兵等人不为辨验,复为驱领随行,甚可矜悯,仰限赦到十日内,将人口放令逐便,限满不放,并行军法,仍仰统制主将等常切觉察。
应昨因京城失守死节、守禦战殁文武官,已降指挥令本壁统制官保明,特与推恩,访问官司多是非理沮难,逗遛行遣,致死事之家不即沾恩,可令所属疾速施行,如违,当行人重行停降。
勘会近降赦恩,军人、丁夫等逃亡及溃散官兵并百姓因金人所至失业啸聚人,已立限首身,尚虑有出首未尽之人,并令赦到日已前,逃亡军人等并限一月许令出首,馀依已降指挥
诸班直、诸军亲从亲事官昨因京城失守,踰城逃遁,虽累降指挥立限许令自新,尚恐惧罪未敢出首,限赦书到一月内,许于所在州军自陈,仍仰逐州给在路口券,牒送在京所属,已前罪犯一切不问,依旧收管;
如尚敢不首,复罪如初;
及仰所属月具已未收管人数申枢密院
应未招降强寇如愿往出战自效者,限赦书到一月日内,经所在州县或统制等官出首,具首领、人数、姓名、职位闻奏,当议推恩,令随统制官前去,有能立到奇功,当优与奖擢。
应缘金人并盗贼残破州军县镇逃避官吏等,虽已降指挥立限许还职任,窃虑限满未有还归之人,可限令赦到半月内,许归旧任职役;
其被杀官,仰本路提刑司勘会诣实因依,保明闻奏,特与推恩。
京城失守溃散使臣,昨已降指挥立限赴部公参,违限不赴者并特勒停,如有似此未曾公参之人,特与免罪,许再限一月参部,依条注拟;
如限满不赴公参,复罪如初。
应殁于王事之人,累降指挥令所属保明推恩,官司循习,殊不体国,以诏旨为虚文,致死事之家终不沾恩,无以激劝忠义,自今仰本家自陈;
未经保明者,令所属限三日保明,已经保明到者,限三日推恩,如违,人吏重行典宪,仍令御史台弹劾以闻。
陕西逐路昨因贼侵犯去处有立功并亡失将士,近缘道路不通,未经保明推赏者,仰帅司五日开具实立功并亡失将士等保明闻奏,当议推恩,不管漏落。
应昨缘军兴诸色人借支过官马,除实因战斗亡失与免赔偿,并见差出许乘骑外,其馀合回纳者,限一月于所在官司送纳;
如出限隐藏不纳,许人告,坐赃科罪。
应缘昨来军兴遗弃器甲、头刃之类,并令所在官司拘收,如及千件以上,令逐路宪司保明闻奏,当议优与推恩,或民间纳及百件以上,亦令宪司相度,等第支赐;
百日外不首纳,依私有法。
其拘收到名数并令如法编拣排垛,内断烂不堪者,令宪司委官措置修整,仍先具拘收修整到名数封桩处所申枢密院
应因军兴前后民间劝借献助钱物,虽已委逐州长贰责限依格书填告命给还,尚虑其间阻节,如有委实献纳钱物,限外未经推恩给告之人,许径诣尚书省陈诉,如有照据文字,当议依格书填给降。
勘会昨缘金人入寇,应宫观、寺院曾造发过乾粮应副军前,不无骚扰陪费,可在京委鸿胪寺、在外委转运司保明实费之数闻奏,当议特与给降度牒。
勘会近降赦恩,昨缘金人拘留未还等人许支行请给,窃虑经历官司及仓库不即勘给,如敢稽违,许经开封府陈诉根究,重行断遣。
应宗室昨因取往军前,今来却有回归者,其已前积下应干请给等,并与一并勘支。
河北、河东守臣亲属差往逐州干办,淹留敌寨未归,其家属在京或寄寓他郡,阙人照管,恐致失所,许经所在官司自陈,支赐银绢五十疋两,其干办官回日升擢。
应百姓昨缘投充敢勇、效用,因出战陷殁,其家老小无人养赡,仰本路监司多方存恤,无令失所。
应出戍军兵家属,仰所在州军常切存抚,无致少有失所。
应诸州县有因溃散人兵及盗贼烧劫屋业之家,特与放免今年夏料屋税,内被杀或逃避,止有妇人小儿,贫乏不能自存者,仰所属抄劄,依灾伤七分法赈给施行;
仍多方招诱逃避人户归业。
应诸处民户舍宅、房廊、寺观,如近经兵火焚烧,合行修盖,往别州县计置竹木之类者,于所属给据经由去处,与免抽税,仍不许官司拘截使用,如违,许人户越诉。
勘会昨因金人取索人口,开封府捉事使臣、火下等追捉,访闻内有妇女多被使臣、火下百端逼胁,致畏避发遣,愿归使臣、火下等家藏住收养之人,事同强掠,可限一月,许令犯人及本家人力女使经官陈首,与被收藏人并放令逐便,限满不首,复罪如初;
邻人并地分巡察使臣、火下不觉举,减犯人罪三等,不知情,又减三等,仍仰留守司御史台密行觉察。
应逃亡罪人见今监锢父母妻男骨肉收捉者,除系凶恶不原赦贼人外,馀并放令逐便。
应犯罪合备赏,并先以官钱代充,而犯人委已贫乏,无可催理,见监勒犯人并干系人名下均摊填纳者,并特与蠲放。
访闻诸路州、军、县、镇酒务公库等,多将酒醋抑配与人户及过往客旅僧道等,为害甚大,仰监司守臣常切觉察举劾,官吏重行黜责。
应陂湖塘泺旧许人户采取,元无收立课额,后因官司措置创立课利去处,仰监司契勘,悉行罢免,依旧许民户采取;
如是系豪强占据,仰所属州县严行禁止,仍委监司常切觉察。
访闻京师物价未平,致鳏寡孤独不能自存之人艰食,除开封府见依法居养外,窃虑所委官不切用心,致惠泽不下,仰留守司更切检察,如法居养;
如钱物不足,具合用数申留守司支降。
应州县官职田访闻多系实无田土,抑令人户输纳租课,实为骚扰,自今仰提刑司勘会诣实,常切觉察,不得因前妄有骚扰。
应诸路汉、蕃弓箭手合该承袭之人,因差使出外及别缘事故有失陈乞,致出违日限者,候赦书到日,限百日经所属自陈,许令依条承袭。
近降赦文:「神霄宫罢,舍屋、杂物、钱粮、田产拘收,具数申尚书省」。
及已降指挥:「江宁府神霄宫元系保宁寺镇江府元系龙游寺,泗州元系普照寺洪州元系上蓝寺,并舒州如元系投子山寺院,并先次给还,其馀州军内有原系古寺改建者,令本州开具申尚书省,创建去处依赦施行,所有正殿圣像如元系佛像改塑,即行改正,若是创塑,即迎赴大庆观」。
勘会合拘收舍屋等并谓旧有者,其后来因缘取降特旨并增置到者,并令转运司拘收应副省计,及古寺系谓李唐以前古迹,如泗州普照寺舒州投子山大名府大安寺之类,仰州郡疾速遵依已降指挥施行,无致违戾。
应昨缘军兴,诸官司支借过某军阙额封桩钱物,及收租钱、废监省费钱、死马肉赃钱、不堪马价钱,权住拨还,候边事宁息日,委提刑司具数申枢密院,立限拨还。
行在百司,已降指挥不以假故日逐供职,访闻东京官司多不入局,窃虑士人民户合有整会事理,不无阻节,及勘会累有指挥,应覃恩转官及叙复磨勘拟注之类,并已前积压未了文字,并令东京取会上钞等,其曹部官司往往推注,不为施行,致使士民往回道路,良为劳苦。
自今东京官司须管不分假故,赴职检详累降指挥遵守行遣,不管依前留滞,如违,许士民赴行在陈诉,当议重行责罚。
应朝廷宽恤事件,务实惠及民,如所属不切奏行,但为虚文,致民户陈诉,当议重寘典宪。
应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委所在长吏常切存恤,事状显著者,具名闻奏。
应五岳四渎、名山大川、历代圣帝明王、忠臣烈士载于祀典者,委所在长吏精洁致祭
于戏!
飞龙乘时,体黄离继明之治;
梦熊占寝,应苍震一索之祥。
均布湛恩,用饰多喜。
咨尔有众,咸悉至怀。
赦书日行五百里,敢以赦前事言者,以其罪罪之。
主者施行。
按:《梁溪集》卷一七九。又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六之三八(第五册第四一一四页)、职官七六之六二(第五册第四一二六页)、职官七七之六四(第五册第四一六四页)、选举四之一七(第五册第四二九九页)、选举一七之二五(第五册第四五四三页)、食货二一之一八(第六册第五一五三页)、食货六○之八(第六册第五八六八页)。
诫约市舶司不得枉费国用诏建炎元年六月十三日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四○、《宋会要辑稿补编》第六四三页、《文献通考》卷二○
市舶司多以无用之物枉费国用,取悦权近,自今有以笃耨香、指环、玛脑、猫儿眼睛之类博买前来,及有亏蕃商者,皆重寘其罪,令提刑司按举闻奏。
减诸路州军通判建炎元年六月十四日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四○、《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七之六五(第四册第三四五○页)
诸州军有通判两员去处,减一员,嘉祐以前员额依旧例。
减俸诏建炎元年六月十四日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四○、《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七之六三(第四册第三六八三页)
宰执俸钱支赐,见任宫观及有差遣待阙并未有差遣京朝官以上俸,并权减三分之一。
两浙福建提举市舶司并归转运司建炎元年六月十四日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四○、《宋会要辑稿补编》第六四三页
两浙福建提举市舶司并归转运司,令逐司将见在钱谷器皿等拘收,具数申尚书省
河北西路河东路守臣转官进职诏建炎元年六月十四日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四○、《建炎时政记》中
河北西路河东路守臣各转两官,有职名者进职,馀具职位、姓名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