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潼川司理厅书斋记 南宋 · 赵逵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四、《新刊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四二
事有慊于中,则饮食不为位,若有鬼神焉,执其神而作止之,此何以哉?
始予知临安,舣舟于江陵,夜半雪作,予累蓬重薾而居,雪不能威也。
顾仆夫跼踽,以身受惨慄不得去,则心为之动,夜将旦而睫不交。
嗟夫,人适己独善,固不能自可于其私哉!
百工有司之非人,皆足以暴物,而莫急于狱。
狱,人命所系也。
潼川,大镇也,土广人众,则事丛而狱烦。
司法之官三岁一易,敏给善柔之士,杂代而无别。
自其始观之,早暮宽猛歧然而不齐,而人之死于无告,其终则一也。
敏则急,善则无断,几何不为利之所卖!
是故居此官者,皆有负向隅哭泣之人之羞,而何居室之敢安,清虚浊塞之暇择哉!
广安张君慎言缄仲之来,遗利不问,引囚而前,谕以法,告以朝廷哀矜庶狱大意。
人知君之不可欺,且谓君不使我至于极也,故笞箠不用而狱情得。
君亦始慨然求为燕间之居,以温燠父师之。
旧闻厅事之北有地二亩,斩结庵,时取休息,然前为舫斋,凿东西窗而廉之。
庵左右为土室,户牖南北向,素壁棐几,古圣贤之图书横陈其间。
庭下有各百竿,萧爽阒寂,窈窕邃密,人之至者,以为山僧之居,不知在城郭也。
君遂曰:「吾甚爱吾室,不可无书」。
以告于予。
夫士愚不知所以立,士而不知所以立,则志近而昧远,逐物而丧己。
今吾治金谷而学会计,理刑狱而读法律,转而之他,旧物放弃,何者为措足之地?
古之男子,养之于无事,用之于仓卒,伊尹之有莘,傅说傅岩颜子陋巷,皆是物也。
君名家子,好学笃行,言论有本末,悯世悼俗,凛然犹有前辈遗意,是岂华好屋庐,以使安其体肤为快者哉!
予既嘉君能使民不冤,内无所愧以为此居,又嘉君之朝夕于是,治心养性,庶几求所谓立者,故为之记,且使来者之不茍也。
知监乐堂记绍兴二十四年十月 南宋 · 赵逵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四、乾隆《合州志》卷一二、《宋代蜀文辑存》卷五九
安岳冯侯领合阳州事之明年,剔除蠹荒,政化大洽。
民既安豫,乃敢閒暇行郡废圃,吊癸酉涨江之遗迹。
旧有监乐堂,馆宴宾客皆于斯,水至毁矣。
侯方念之,会民有争三巨柏不决者,愿以献于官。
侯曰:「是欲成吾堂耶」?
明日,命工度旧材,稍增益之,用力勿亟,人不知役。
时逵被诏诣行在所,买舟于合,而东堂方经始也。
侯即召逵曰:「故题是仍」。
且君侯不闻春台之说乎?
累土而崇之,树之芳菲,四时推迁。
彼有变于外也,而人心移。
今夫列戟而居,鬨道而出,孰曰此非吾使君也耶?
然人不见其为也,则望其羽旄之美,闻其钟鼓管籥之音,而愀然乎其中。
今予入侯之境,人语藉藉,望侯为父老长守此土也,君侯何以得此哉!
且非独是也,顾余之在涪土也,侯之佳声,与蜀汉之舟日溯而上。
今顺流千里,历三巴,抵固陵,尽蜀封疆所至,见守令及士君子皆誉冯侯,或自以为不如。
冯侯之佳声,又与荆楚之舟日沿而下。
非侯有德于是邦,而其人颂侯之不已也,则二水橹声,皆足以写人之愧心,而堂何以居?
侯名撙,字茂恭
绍兴二十四年十月晦日,资中赵逵记。
生日祈禳设醮道场青词 南宋 · 赵逵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四、《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七二、《宋代蜀文辑存》卷五九
临下有赫,孰窥不测之神;
应天以诚,或动盖高之听。
伏念臣质弱多病,性昏不灵。
虽知忠孝以尽心,常惧宠光之过分。
敢以始生之旦,仰祈真圣之恩。
妙力所加,诸恶莫作。
锡以多福,蕃以后昆。
斋心洁诚,永求归于至道;
竭力尽瘁,庶无愧于明时。
大圣寺钟楼疏 南宋 · 赵逵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四、《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七九、《宋代蜀文辑存》卷五九
自绀宇更新,井邑气象粗具足,顾钟簴弗作,昏晓不谨,道俗以为慊。
里人段玠祷于佛前,愿以身任责。
鸠工,一铸而就,将作楼以居之。
父老同语,欢喜鼓舞,争出财力,共成胜事。
玠三复来请,乞言谕众。
为书始末,宜示芳题。
造佛菩萨像疏 南宋 · 赵逵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四、《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八○、《宋代蜀文辑存》卷五九
佛无在,无不在。
深山穷谷,荒郊断堑。
虎豹蛇虺之所宅,榛莽尘秽之所聚
一念清净,佛即现身。
盖其道以无有为宗,以一死生、齐宠辱为当然,故曰:欲求寂灭乐,当学妙门法。
彼视其身如泥沙块壤,破碎埽除,践履淟泪,有所不顾,而况夫屋室堂殿,金碧丹雘,高洁深广,灿烂晃耀,而喜欲居之哉!
虽然,天下之人,达者寡而流者多,不严乎其外,彼之中必有所不敬;
不示之以相,彼之真实必有所不固。
是故无量宝台,钟磬幢幡,香花烛灯,种种具足,列乎吾前者,盖所以化之不敬不固,有不得不然者也。
丹心慧目寺有僧绍缘者,年甚少,事佛甚谨,常以寺阙菩萨之像为慊,曰「是罪在我」。
乃谋乞赀二万于诸大檀越,作菩萨像,覆以夏屋。
夫岂不知华靡之不足以奉佛,然区区于是者,其志盖远矣哉!
人孰不欣然从之。
异日必有瞻礼再拜,因敬生悟者,此皆绍缘与诸施财者之功也。
黄君浩然移书于某,具述绍缘之意,请书其然,固为书其所以然。
绘三清御容疏 南宋 · 赵逵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四、《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八○、《宋代蜀文辑存》卷五九
人心之好善也,如水之湿,如火之燥,其所以自贼至于盗蹠者,外不见其所敬,故溷乱于中,至于迷而不返也。
吾尝使天下之人,春秋冬夏、饮食起居,目常见其所不能见,知其所不能知。
见者可敬而不可慢,埽除洁涤,以葆其芳。
不善之心,何由而生?
是故目者,心之委也,心者,目之归也。
古之人所以设为图画之法者,岂非欲人见其所不见,起敬起孝,以固其良心者与?
是心一固,则可以通天地而贯日月,去菑害而召戬谷,不可谓无也。
乙丑之岁七月己巳道士令狐寿椿来访,既而言曰:「寿椿入道之山有观,观有坛,坛有殿,殿有三清玉皇上帝御容。
三境高真,一一具备。
季春之日,百里内外,若士若民,奔走俯伏,虔祈景祝,灵效大著
来者日益,然异时道里或远,则人亦不能数数至也。
有志愿而不能至,是斯人之心常不满也。
严具绘像,使有志愿者无奔走之劳,而有瞻礼之益,以满其不满之心。
寿椿窃有志焉,顾贫而无赀,子盍为我一言。
某曰:「诺」。
万法皆伪也,以伪即乱不可,以伪导善而终以获福,吾何尤哉!
人其忍辞之?
化度牒疏 南宋 · 赵逵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四、《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八○、《宋代蜀文辑存》卷五九
佛常云:欲求寂灭乐,当学沙门法。
深山穷谷,粗衣粝食,务自枯槁,此佛之所以日夜教人也。
今之学佛者则不然,裸其颠,方其袍,变易其姓名,转换其声音,形容不殊,而佛法微矣。
僧希成顾谓某曰:「言作彼相者,幻也,作是念者,亦幻也。
冠襟而入,宗庙庄钦,不勉而至,杖屦而登,茔垄涕泗,不期而至。
物固有变于外而迁于内者,子以音容之同,不足以为佛。
独不观夫超往三界,證上乘妙法,有不自于音容之同者乎」?
某笑曰:「汝有欲哉」!
希成曰:「童行道能从希成二十年矣,欲归诚佛僧,囊无馀资。
惟愿慈悲,为我等作语,白诸大檀越,令我童行道能得随佛出家」。
某曰:「呜呼道能,而来前!
汝道能自从无始以来,焚诸名香,至于今生,自从今日,有种种善因,合受如是报。
今诸大檀越闻汝出家,生欢喜心,各舍所有,成殊胜事。
如吾之穷,无物可舍,亦能为汝作言语,明汝本心,白诸大檀越。
今汝受施,自从今日,乃至汝身,不须念佛、念法、念僧,不须说戒、说定、说慧,安排道具,净洗钵盂。
假使住世七十九年也,受得许多布施,乃至经历百年万劫,且作未来因缘」。
禳水疏 南宋 · 赵逵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四、《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八一、《宋代蜀文辑存》卷五九
平原出水,皆缘吏治之失中;
小民无知,尚幸佛慈之加悯。
敬脩净供,夤奉真乘。
惟潼涪千里之邦,带东南二水之阻。
涨不时落,地无孑遗。
乃者暴雨连阴,悍湍四决。
惟鬼神虐用其罚,起寻丈于斯须之间;
而民吏不奠厥居,寄性命于毫发之上。
是用顿首皈命,声言求哀。
愿虔终夕之香灯,全获一城之生齿。
仰惟观音大菩萨广大不念罪,慈悲不违人。
重云归水,山涨返壑。
吏民免鱼鳖之食,父老宽子孙之忧。
大德难名,大恩难报。
今者分饬属吏,各洗厥心。
非佛畴依,既免向隅之泣;
以民为急,不忘在莒之危。
誓守丹衷,仰酬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