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陈参政1193年 南宋 · 陈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二一、《陈亮集》卷二六、《八代四六文钞》第三六册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暮景生涯,恍如落日;
少年梦事,旋若好风。
方大贤共秉国钧之时,而一介乃有遽掩时流之幸。
老之将至,人其谓何!
敬惟参政相公,究力古书,潜心正学。
质而有韵,判一言父子之间;
博以逢原,当千载君臣之会。
是膺大任,以展良图。
四海群贤,争先攀附
百年旧典,次第施行。
方皇家陈善以闭邪,使天下回心而向道。
弥纶所至,不阙毫釐;
汲引而来,咸展尺寸。
萌新芽于枯木,燃烈焰于死灰
亮祸患之馀,心志凋落;
尘埃之底,笔墨荒疏。
独有丹心,不渝白首。
自牗纳约,于焉开明;
盈缶有孚,所以发志。
不学近名之直,亦微慕利之谀。
上于二三之中,擢在第一之选。
圣恩深厚,固非臣下所能知;
众口会同,夫岂志力所可及!
自天有命,无地自容。
音韵琅琅,徒累巨公之读;
风期隐隐,式关上哲之怀。
略转洪钧,悉成通路
过此以往,未知所裁。
赵同知1193年 南宋 · 陈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二一、《陈亮集》卷二六、《宋忠定赵周王别录》卷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汲引人才,使相先后;
倏经时变,宁问短长。
但有向者之虚名,庶几今兹之实用。
滥叨首选,徒激壮心。
自源徂流,探端知绪。
敬惟同知相公:蚤以文墨,自结主知;
出其才猷,遂为世用。
践更多矣,声问伟然。
北向以复神州,固有无前之志;
中立而行正道,姑从端本之谋。
英流冀其相先,善类依以为重。
公辅雅望,上所属心;
宥密本衷,国焉惟屏。
官则见舜朝之逊,贤岂容尧野之遗!
念昔少年,及见前辈
素所自喜,《兵法》《六韬》;
已而饫闻,《中庸》、《大学》。
坐想百年之旧,疾趋一世之雄。
荏苒岁时,牵连祸患。
人皆欲杀,付微命于鸿毛;
公不我遗,脱残年于虎口。
况遇持于文柄,欲稍复于古初。
舍其旧而新是图,望之大而小可略。
使膺清问,尽致公言。
上亦念其论之平,竟以先此时之选。
愿当圣世,合天下之异以为同;
岂无厉阶,非斯人之徒而谁与!
鼓同舟遇风之势,成披云睹日之功。
出尖之才,百端并用;
易世之怨,一洗而空。
伊我何心,惟公是望。
过此以往,未知所裁。
罗尚书 南宋 · 陈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二一、《陈亮集》卷二六
世岂无才,不必其用;
仁非为众,宜在夫高。
苟天人之皆同,则时命之自合。
故虽终遇,敢不知归!
伏念亮少张虚气于万夫,晚付微躯于一发。
老之将至邓禹笑人
人亦有言,孔子主我。
得失有命,行藏信天。
落残生,犹动诸公之至念;
崎呕拙计,误分上圣之洪私。
其使终焉,未知可也。
此盖伏遇某官,受天间气,为国伟人,屹立汉庭,无出其右;
主张周道,卒底于平。
遇所不安,思必自达。
犹怀晚进,孰可任于后来;
遂使弃人,亦有光于末路。
纷然万口,翕若一辞。
韩信无双,常惧酂侯之误;
擢孙弘为第一,卒遗武帝之忧。
事固难平,人岂易识!
过此以往,未知所裁。
曾察院 南宋 · 陈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二一、《陈亮集》卷二六
劫火不烬,玉固如斯;
死灰复燃,物有待尔。
岂是非之顿异,盖得失之无常。
众口会同,一力推挽。
不期而合,独知所归。
伏念亮寂寞壮心,凋○馀命。
藏身新进,奈种种于鬓毛;
回首旧游,已班班于从列。
知天人之未易合,而今古之莫能同。
死蟹护脐,欲去不可;
生龟脱壳,正尔良难。
乃于斯时,有此大幸。
兹盖伏遇察院执事,文章宗主,道德辈流。
一代端人,务先汲引;
百年谠论,用为据依。
以重朝廷,以尊旒扆。
扶持国是,毁誉之所不迁;
董劝士风,邪正于焉自别。
故虽亮辈,亦取睿知。
越在二三,岂不知其过分;
俄升第一,用独抱于隐忧。
爰饰空肠,试当实责。
过此以往,未知所裁。
张侍御1193年 南宋 · 陈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二一、《陈亮集》卷二六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主持公论,意独在于朴忠;
叶正上心,理难施于巧智。
虽或从于亲擢,本亦备于先登。
推其闿端,何以论报!
伏念亮脱身虎口,久矣讳穷
批逆龙鳞,期于合理。
庶几一割之有用,安能百鍊而愈刚!
竞短争长,无复此梦:分多共少,冀度残生。
白首骎骎,丹心隐隐。
言在此而意在彼,问之显而答之微。
第其度程,亦在二三之数;
决于旒扆,竟成第一之传。
辱此误知,光夫末路。
此盖伏遇侍御执事,英姿沈毅,伟量洪深;
国典朝章,固盛时之所习见;
世科士版,亦素宦之所具宜。
腾此英声,成夫厚德。
风宪之地,执守是先;
才智之渊,选抡不易。
欲使从风而靡,要当如日之升。
献言因恶于近谀,矫枉亦防于过直。
少年勇决,记追逐于英游;
暮景安详,务归尊于独智。
并心一向,图补万分。
正学以言,及明时而自献;
导人使谏,开大义以相先。
公所欲为,谁敢不应!
黄正言1193年 南宋 · 陈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二一、《陈亮集》卷二六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文律持平,岂遽分于人品;
论衡求是,亦务当于物情。
累藻鉴之至明,成冕旒之小误。
足光晚景,以动壮怀。
伏念亮剽锐何如,蹉跎至此。
置身无所,方念昔非;
回首亦疑,未知孰是。
岂有圣贤之学,乃为世俗所憎!
殆非其人,以招此祸。
暮年前却,私窃自怜;
寸晷短长,虽争何用!
遇执至公之柄,肯收近拙之文。
使对大廷,袖然亲擢;
误先众隽,翕若诵言。
非出人谋,悉从天定。
此盖伏遇正言执事,英姿挺特,德性静渊;
学有源流,诚不惭于游夏;
文出机杼,盖取则于
固非尧野之肯遗,抑亦汉庭之未有。
竟从王邸,收备谏工。
遇事风生,辈流退缩;
责难山立,左右惊嗟。
持此血诚,效夫心膂。
不遗馀力,曲致弥缝。
犹有后忧,敢忘汲引!
故虽某辈,亦及今兹,岂徒尔而激昂,盖闻之而兴起。
合天下为一体,非此为则彼为;
极治道无两端,苟君美而身美。
章司谏1193年 南宋 · 陈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二一、《陈亮集》卷二六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讳穷久矣,世宁保其必遭!
自视歉然,人岂容于彊附!
苟不愧君子之论,斯足对上圣之知。
赖此品题,几于遇合。
伏念某脱身虎口,欲求护命之符;
妄意鸿冥,莫得游仙之枕。
进退不知所据,往来徒自于心。
眷一试之随群,盖百思而无策。
庶其在此,不堪暮景之怀;
幸而得之,敢作少年之爱!
入当大对,曲尽寸心。
问所不该,言岂容于越次;
意虽独至,事亦谨于闿端。
故此区区,发其耿耿。
有司之所不快,越在二三;
当宁以为无他,俄从第一。
侥倖至此,称塞若何!
此盖伏遇司谏执事,貌粹骨奇,神清气劲;
学传正派,以百圣为准绳;
文擅古风,以两汉为机杼;
鼓行场屋而无其对,惊动缙绅而为之先。
岂止嘉猷足善王邸,遂膺睿眷以备谏工。
知无不言,成非所计。
海内人物,固自如林,古来忠诚,亦应有数。
牵连咸在,汲引而来。
识别分明,不虑人心之异,诸凡魁垒,亦惟门下之归。
上诚得人,公必知我。
谢杨解元启1193年6月11日 南宋 · 陈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二一、《陈亮集》卷二六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决得失于数人之目,有命者类能得之;
同毁誉于万口之辞,怀才者始克称此。
眷一时之偶幸,矧群议之喟然。
感惠有繇,抚躬知愧。
窃以求贤而下间岁之诏,国有常经;
糊名而收一日之长,士多苟得。
立制莫踰于今密,得人无复于古如。
盖昔者相知以心,此心达而此士至;
而后世相持以法,一法立而一弊生。
程度愈谨而豪杰之气渐以拘,禁防益密而旷达之人遭其辱。
顾积弊之至此,岂创法之所期!
故庙朝徒叹于乏才,而川泽岂闻于遗士!
虽十九之乖意,庶千一之有人。
如某者才本不羁,誉俄过实。
虽本诸公之浪听,卒为十目之不容。
盖才者争之端,据其端而争日至;
而名者忌之府,趋其府而忌群兴。
人其奈何,天亦随罚。
忧患百罹而未艾,惊惶万状而莫支。
既荣辱之两忘,亦得丧之一致。
一若龙而一若虎,习且不能;
呼我马而呼我牛,惟其所谓。
已分息心于世故,岂期获玷于贤书。
顾脱俗之无阶,谩随人而求举。
望不及此,得之若惊。
此盖伏遇判府先生,以恢廓之资,充硕大之学。
百年忠骨,尚观慷慨之遗;
奕世义门,犹识薰陶之自。
清望骤膺于圣眷,长才或耸于朝班。
入为持橐之华,出拥分符之重。
狱讼日简,教化浸行。
致此无庸,亦叨首荐。
某敢不勉其不逮,听以无心。
瓦注者巧而金注者惛,本何所系;
矢复沓而方矢复寓,庶造其精。
答陈知丞启 南宋 · 陈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二一、《陈亮集》卷二六
讲闻高谊,常恐无因;
遂贶长笺,如见所畏。
虽鸣谦之过厚,然视履以良劳。
拜此不堪,却则焉敢!
敬惟知丞中大,世德之厚,天姿之纯,少小驱驰,宁惮劳于州县;
老成澹泊,肯徼福于公侯!
徒以常心,安夫久次。
平易近民之政,习熟见闻;
忠信报上之诚,周旋启处。
犹怀晚进,及识前脩。
柳下惠之不卑小官,孔文子之不耻下问,总是而往,行之亦宜。
某涉世多艰,谋身大拙
涂穷甚矣,莫知转动之方;
事变突然,殆出意料之表。
本非常法,徒立下风。
以之为贤,则何所取裁?
以之视民,则几于甚堕。
置之勿问,虽公事而掉头;
示以无他,付俗缘于掩耳。
岂徒报谢,为是稽迟。
过此以还,未知所措。
陈给事去国启 南宋 · 陈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二一、《陈亮集》卷二六
伏审抗章得请,完节言还,颓俗称高,善类太息。
窃以君臣本乎一体,去就自为两端。
苟决意以为高,则虽留而奚补!
股肱卫首,本不相知;
心膂去身,宜非所乐。
念之久矣,末如之何。
谓微臣以罪而当行,庶明主动心而一鉴。
尚期有卒,何敢自安;
眷此设心,无非体国。
然用舍之际,休戚相关。
嗟元气之日伤,而良医之遽去。
中夜起立,不胜惓惓之怀;
明日遂行,徒重摇摇之望。
敬惟某官:才全而粹,气毅以洪;
风骨奇庞,可任大事;
精神端重,厥有沈几;
屹为老成,以壮吾国。
顷方当路,某固乡风,未能自处于无嫌,是以小迟而未见。
百念俱冷,事忽动其隐忧;
数语自通,分遂忘于僭率。
周丞相 南宋 · 陈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二一、《陈亮集》卷二六
属者廷有大号,相则真儒,天人知归,夷夏咸耸,缅惟庆慰。
厥有英略,乃佐兴王。
至于守文之君,必也持重之相。
两适相求而相遇,一皆入细以入粗。
洪惟本朝,独异前古。
苟在此位,无非以儒。
尽取六经之空言,发于一代之实用。
人才高下,固亦多端;
圣道始终,长繇一日。
此三代之所以盛,而两汉之未能纯。
虽使间世而生,何异比肩而立!
敬惟大丞相国公:万夫之特,四国所瞻;
长江大河,足以流转墨客;
光风霁月,足以荡漾英游;
用德宇之老成,易辞场之俊发。
旧人谁在,莫与同升;
华贯遍仪,始膺爰立。
历数绍兴渡江以后,敢忘建隆立国之初!
渊源可推,聿先游、夏;
指挥苟定,不数
国有人焉,天所命者。
某登门虽久,参乘莫胜。
心知累卵之甚危,技至屠龙而何用!
不图岁晚,遂际经纶;
宁问时宜,悉垂覆盖。
洪景卢内翰 南宋 · 陈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二一、《陈亮集》卷二六
伏审进东观之成书,拜北门之真命。
当为此官久矣,或进用于下陈;
顾乃于今得之,爰屹成于旧德。
治朝举此,公论翕然。
窃以周置内史之官,汉重尚书之选。
政事考以法令之贰,中外应以义理之文。
责重望高,有四方册命之掌;
职亲地密,皆一人听治之馀。
或废或兴,有因有革。
翰苑起于唐室,而官制崇于本朝。
匪曰私人,是为内相
玉堂夜直,动则诏王;
寝殿朝参,退而视草。
以谋王体,以壮国经。
维时老成,作我心膂。
敬惟侍讲史内翰:襟期洒落,风度粹夷;
道德文章,足以宗师一世;
器能政理,足以度越群工。
羽仪庙朝,翱翔禁路。
百年旧事,勒成大典以无遗;
千古陈编,孰谓圣传之可秘!
蔚从人望,简在帝心。
眷二难之迭居,宜一妙之独殿。
因尝拜假,就使为真。
眷意方隆,登庸所属。
嘉言善话,固已久沃于圣聪;
至公血诚,行且独开于天步。
尽还旧观,足慰具瞻。
某获从门屏之游,亲睹衣冠之盛:一命再命,循墙而恭;
特书大书,秉笔以俟。
谨再拜遣一介奉启事,诣阶墀投纳,伏惟台慈,特赐鉴念。
王丞相启 南宋 · 陈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二一、《陈亮集》卷二六
谤如猬磔,莫寻解免之端;
命若鸿毛,敢觊生全之幸!
丞相独主公道于上,则廷尉未为天下之平。
卒以微生,自归洪造。
伏念某性固小异,命亦多奇。
纵居不择乡,岂为恶人之道地;
使行或由径,宁通小吏之金钱。
不察以世俗之常情,敢望以君子之大道!
吏文杂治,第知锻鍊之无端;
口语横生,当信吠声之可畏。
所幸圣贤之在上,不使茕独之向隅。
虽木索加焉,失明哲保身之术;
然杖笞免矣,皆照临及物之功。
还其无罪之躯,长我有道之国。
此盖伏遇大丞相国公:两朝耆德,间世伟人;
小物克勤,率以毕公之正;
一夫不获,曰惟伊尹之辜;
欲民无冤,繄国有政。
辞虽自列,每嗟狱吏之为尊;
士不足云,亦使大夫之知免。
虽微欲报之所,尚期未死以前。
留丞相 南宋 · 陈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二一、《陈亮集》卷二六、《金华文徵》卷一六
兵莫憯于志,《春秋》所以严首恶之诛,物不得其平,法令所以求显状之著。
厥或司存之疑贰,则烦庙论之平章。
小人觊其可欺,微躯恃以无恐。
敢言偶幸,实赖生全。
窃以有万不同,合民命而为国命;
杀一无罪,损王心以违天心。
曾是细微之灾,终累久长之福。
苟其有少或似,所当明辩于十目之严;
至于了不相干,宁肯依违于众口之铄!
判然生死之异道,由此是非之大明。
伏念某暗于自知,甘于受谤,属餍而已,诵说云乎!
推平生志念之无他,欲尊主庇民而未可;
嗟晚岁口语之可畏,谓杀人伏法以何疑。
不图事状之皦然,犹待诏狱而后定。
风波汹涌,尚馀势之未平;
日月照临,幸容光之无蔽。
使不及此,其将若何!
此盖伏遇大丞相保国公,弼亮两朝,仰成元老,不以纷纭为喜怒,不以疑似定刑诛。
通一身无非至公,岂待仁声之达;
与四海同兹大庆,共观生道之施。
朝无失刑,人有定向。
耻当吾世成大夫可去之机,尚使尔民信君子必归之恕。
事非小补,会适洪私。
不劳有力之呼,无复向隅之泣。
自顶至踵,横嘉惠于不赀;
镂骨铭肌,怅馀年之无几!
葛知院1192年 南宋 · 陈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二一、《陈亮集》卷二六 创作地点: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
人小有才,未知死所,世皆欲杀,要岂公心!
惟爱士出于至诚,则恤刑视其大体。
门墙旧物,蝼蚁微生,鸣其积冤,纳之洪造。
伏念某少时跌宕,久遂阔疏。
学剑何止不成,徒存逸想;
读书非求甚解,第采高标。
谩曰古心,不入俗眼。
既置身于无用,宜取祸以难明。
下流而致缙绅之见推,从何自取?
穷居而使衣食之粗足,似若无因。
谓其豪强,处以任侠。
加虚谤于实事,入信语于疑心。
内揣甚安,誉不为喜而毁不为沮;
外传大甚,恶欲其死而爱欲其生。
酝在平时,合成奇祸。
重以当涂之立意,加之众怨之凿空。
人与千金,未能半信;
家置一喙,犹有后言。
遂烦诏狱之兴,允谓事情之审。
不胜谗者,尚及今兹。
非庙论之至平,盖残生之永已。
此盖伏遇知院相公,以绝人之量,涵盖世之英;
阖辟往来,归之无事;
是非好恶,泯于不争。
方其为韦布之时,固已有公辅之器。
较艺轶出,肯矜衒于己能;
奕世嗣兴,况践更于时变。
收天下之小以为大,合人情之异以为同。
扬历班行,从容廊庙。
饥溺关于禹、稷,指挥定于
对众一言,群吏耸闻而加审;
从旁四顾,同列熟视以生嗟。
兴言有识之知几,安得无故而杀士?
为国远虑,欲民无冤。
二三大臣之同心,何往非福;
使亿万斯年之受祜,有庆惟刑!
胡参政1192年 南宋 · 陈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二一、《陈亮集》卷二六 创作地点: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
并建豪英,获际不冤之世;
苟全性命,颇思当痛之时。
虽以自怜,敢不知幸!
伏念某立志虽广,受才则疏。
少不如人,所向墙壁;
老之将至,乃挂网罗。
苟有一迹之可疑,岂逃十目之所指!
自嗟命薄,适值途穷。
一口传虚,絷路人而为罪;
三年置对,任狱吏之便文。
不思讼者之谓谁,但使仇人之逞志。
鞠之又鞠,疑于无疑。
杀一不辜,惧损奕世无疆之福;
凡百君子,易生私忧过计之心。
欲究尽于物情,终上干于庙论。
此盖伏遇参政相公,为国远虑,作时孚先;
称物平施,出一代经纶之手;
议狱缓死,佐九重断制之仁;
欲使民瞑目以无言,必自我平心而取决。
拾一生于九死,宁勿药无妄之灾;
付万事于大公,岂施恩不报之所!
有来私谢,未泯常情。
陈同知1192年 南宋 · 陈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二一、《陈亮集》卷二六 创作地点: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
鹿非产于庖厨,系惟其命;
盆岂干于日月,戴掩其明。
嗟哉平人,有此奇祸!
肯茹冤于圣世,必白事于群公。
卒以微生,自归洪造。
敢缘雅故,妄出等夷!
伏念某少览古书,恐遂流于无用;
晚更世故,始渐见于难通。
求田问舍之是专,亦闭门造车之可验。
一毫以上,通缓急于里闾;
终岁之间,仅饱煖其妻子。
怨之所在,明者不知。
苟有邪心,虽路人亦甘于就絷;
至遭毒手,盖坐客尽知其为冤。
第以当路之见憎,况复旁观之共谤。
怨家白撰于其外,狱吏文致于其中。
俨然凶人,无一可免;
置之诏狱,凡百谓何!
诘其来繇,可为惊骇。
逮风波之既定,亦事状之皦然。
多取天地之虚名,所宜受罚;
犹有鬼神之明證,终赖持平。
国有人焉,事无冤者。
此盖伏遇枢密相公:英姿不世,学力绝人;
无遗憾于天,不求同于俗;
古心古貌,读前辈未见之书;
先觉先知,得累圣不传之学。
虽泊然于世念,岂得已于时须!
刑名度数之诸家,源流具涉;
规矩准绳之大器,本末兼通。
以典民彝,以断国论。
方求万事之合律,不忍一夫之纳沟。
畴昔少年,许其托契;
晚节末路,不啻如新。
岂敢以冤而自言,固已无简而不听。
恍如一梦,尽忘井邑之故吾;
愿以馀年,自附门墙之小物。
罗尚书 南宋 · 陈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二一、《陈亮集》卷二六
自顶至踵,横嘉惠于诸公;
与口誓心,指残生于再世。
虽施恩不求其报,而顾义必知所归。
自惭奇蹇之踪,倍费生全之力。
伏念某暗于涉世,拙于谋身。
直情径行,视毁誉如风而不恤;
跋前疐后,方进退惟谷以堪惊。
向也路人,俄而重辟。
眷木索之皆具,宁发肤之可全!
苟以疑似残其驱,岂敢为当涂而自爱;
至于罗织剿其命,亦恐成圣世之失刑。
竟不察于人言,爰特兴于诏狱。
半毫以上,皆凿空无据之词;
十目之间,有左验甚明之实。
平心以察两造,低首而听一成。
狱情既真,物论惟允。
死生异道,天地鬼神之鉴临;
骨肉成围,父子夫妇之感泣。
事系皋陶之种德,心知伯夷之折民。
申其天休,长我王国。
此盖伏遇修史侍讲判部尚书,英姿不世,伟度自天;
方为布衣,固已有当世之志;
及持从橐,莫不惟大贤之归;
内韬骏发之才,蔚负老成之望。
青天白日,有是清明
霁月光风,终然洒落。
轸一夫纳沟之念,操万事入律之权。
小用经纶,大有关系
敢以平生之雅故,用为缓急之据依。
恭值仁心,遂张公道。
怵惕恻隐,知纳交要誉之皆非;
踣毙沈埋,岂繁言蔓词之为渎!
仅赊九死,莫报万分。
汪侍郎 南宋 · 陈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二一、《陈亮集》卷二六
孝敬之道素亏,罹亲非罪;
营救之诚不至,有枉莫伸。
咎皆自贻,情将谁恤!
何足以关君子之念,不期而逢执法之平。
一饭团栾,馀生感幸。
永惟天地之大义,莫先父子之至情。
不可解于心,与生俱出而与死俱入;
敢有爱其力,无高不即而无幽不求。
当其处仓皇急迫之中,不暇顾是非利害之实。
开口而自道说,非以为誇;
逢人而辄号呼,庶其或遇。
总是可怜之状,出于欲脱之心。
诚不形焉,人谁念者!
伏惟某官,经纶独任,明允自将;
当赤子入井之时,有乌获挽绠之力。
恻然拯溺,夫岂为人;
顾此久沦,乃尔幸会。
戴天履地,自附人子之中;
分死得生,无非拜大贤之赐。
不知报德之何所,但觉拊心而自怜。
痛定之馀,涕下而已。
梁侍郎 南宋 · 陈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二一、《陈亮集》卷二六
法如江河,使之易避;
人其金玉,是以无瑕。
安有皦而易见之情,乃成久而不决之狱!
牵连就逮,号泣求伸;
世岂无冤,自嗟太甚!
伏念某身名不竞,时命皆非。
豪于里闾,所得宁几!
迫于妻子,无策自资。
孰为龙断之登
羞作墦间之乞。
推平生之作计,择祸欲轻;
及晚岁之多艰,转身无所。
重以当涂之切齿,加之群小之凿空。
众口莫调,但承虚而接响;
十目共睹,叹因误以成讹。
昭然行道之夫,徒尔迫人于险。
制狱之设,贵得其平;
事情之孚,无过于实。
天地鬼神之具在,死生祸福之遂分。
此盖伏遇判部侍郎,以君子长者之用心,识前辈大人之行事。
有宽无猛,治体所关,惟恕故平,吏师之表。
张廷尉之多忤,兼徐司刑之所难。
肯使要人,自行私意!
无简不听,尚惧凡民之有辞;
以法为公,宁敢杀士而无故!
式长王国,具严天威。
尚以馀年,拭目钧陶之盛;
誓之再世,拊心报效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