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张震南宋 ? — 1172
乞申敕天下学校禁专门之学奏绍兴二十五年十月一日 南宋 · 张震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八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九、《永乐大典》卷八一六四
臣仰惟陛下临御以来,兴学校,制礼乐,厚风俗,美教化,天下靡然乡风,甚盛德也。
士生斯时,宜通经学古,仰称陛下乐育之意。
然尚有溺于虚无不根之说者,其源渐不可长。
愿陛下申敕天下学校,禁专门之学,使科举取士专以经术渊源之文,其涉虚无异端者皆勿取,庶几士风近古,悉为可用之才,天下幸甚。
取进止。
按:《道命录》卷四,知不足斋丛书本。
乞立太学前廊职事定格奏绍兴二十六年正月十日壬子 南宋 · 张震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八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一
太学前廊职事,于今有不次选之文。
比来多有不安分者,多方请托,滥居其列。
乞立为定格,以上舍有行艺者充,不则取之内舍,庶息谤议。
请闽蜀刻书委所属看详免送监省疏绍兴二十六年正月二十九日辛未 南宋 · 张震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八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一、《宋代蜀文辑存》卷六○
仰惟朝廷行宽大之政,异时士大夫以疑似涉谤,皆以赦除,流落者得生还,除名者得仕宦,人神欢悦,天下翕然,此治世之事也。
窃见昨降指挥,取索福建四川等路私雕印文书赴监看详。
取之未已,恐妄以私意,将近世名公文集尽行毁板,不问是非,玉石俱焚,真伪两失,不足以称朝廷宽大本意。
欲乞特降指挥,令福建四川等路如有私雕印文字,委自所属依法详定,更不须发赴国子监提举秘书省
庶几知圣朝无有所讳,天下幸甚。
请减川茶额以复民力状绍兴二十六年六月五日 南宋 · 张震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八六、《宋会要辑稿》食货三一之一一(第六册第五三四六页)、《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三、《宋代蜀文辑存》卷六○
臣伏见四川,内以给公上,外以羁诸戎,国之所资,民恃为命。
异时所在茶场,每货百斤以上,必有所增予,谓之加饶,所以优商,官自捐之,民则无与。
都大韩球行刻剥之政,希增羡之课,于是始取偿于民,尽举所捐增为正额,或一场至三二十万。
既不足,则并采薪芽,来年转荒,旧产愈负。
自此以来,额未尝足,民日破贫,甚者流亡,无所告诉。
且民者之所自出,商者之所自行,优商而困民,是浚其流而竭其源也。
又民知输官不补所得,于是彊悍之民起为私贩,奸猾之家聚为渊薮,以为苟保于朝暮,孰与坐待于死亡。
其弊若斯,将损国计。
陛下圣恩宽大,而下吏弗能究宣,其将何以称盛德?
臣愿陛下特降睿旨,行下四川茶马司,将韩球以前茶额比今所取裁酌施行。
庶几民力稍可复旧,上以彰陛下仁爱之泽,下以为四川根本之计。
不胜幸甚。
除豁公安等处经总制钱奏绍兴二十九年六月二日 南宋 · 张震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八六
管下公安石首县建宁镇三处税场已行减罢,兼自凋瘵以后,民力未复,除豁经制、总制钱四千六百九十六贯七百五十七文。
按:《宋会要辑稿》食货三五之二六(第六册第五四二一页)。又见同书食货六四之九八(第七册第六一四八页)。
论修日历疏绍兴三十二年闰二月十九日丙戌 南宋 · 张震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八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九八、《宋代蜀文辑存》卷六○
建炎元年绍兴十二年,日历已成者五百九十卷,多所舛误。
而十二年以后迄今,所修未成书者至八百三十馀卷,草未立传者七百七人。
切虑日久,益以废弛。
望令本监长贰同共修纂,正其差误,内因故相所作《时政纪》所修者,并审订事实,签贴修改。
论自强不息疏绍兴三十二年五月十一日丁未 南宋 · 张震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八六、《中兴两朝编年纲目》卷一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九九、《宋代蜀文辑存》卷六○
古之观天下者,不观其势,而观其人之志。
志强矣,天下之势虽弱必强。
况今东傅海,西抵秦,北踰淮,南极闽、广,胁荆襄,跨江汉,而负全蜀,不可谓弱,特在乎所以用之者如何耳。
愿陛下体乾之健,自强不息,讲内治之策,急内修之政,振威权,整法度,拔英俊,奖忠直,退奸佞,择将帅,核军实,充国计,谨名器,信号令,治战守,日夜摩厉,以充其志,持之以决,而后举天下惟所欲为,无不可者。
惟陛下留神省察。
乞集侍从等商议尊号文字状绍兴三十二年六月二十七日 南宋 · 张震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八六、《中兴礼书》卷一八一
震等各准尚书省劄子,以「二十二日所定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号数字中有未尽善,更令商量,疾速来上」。
震等窃恐议论浅陋,不足以称塞明诏,欲乞再集侍从、台谏、礼官太常寺公共商议,庶几各陈所见,考据精详,免致同异。
伏候指挥
请举旧典令百官以序进对疏绍兴三十二年六月二十七日 南宋 · 张震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八六、《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之一三(第四册第三七三九页)、《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续资治通鉴》卷一三七、《宋代蜀文辑存》卷六○
伏见绍兴二年五月三十日诏书,其略曰:「昔我太祖皇帝常令百官轮次对日,并须指陈时政得失,举朝廷急务,凡关利害,得以极言。
可自今后行在百官日轮一员面对,朕当虚伫以听其言,且观其行,将有非次之选,用凯多士之宁」。
盖方是时,太上皇帝躬履艰难,思欲明目达聪,以防壅蔽,考察能否,以知下情,故于听纳不倦如此。
恭惟陛下初承圣绪,即诏中外士庶咸贡直言,广览兼听,不遗疏远,甚盛德也。
侍从言事官,非时得以己见奏闻;
惟是卿监郎官以次,暨百执事,皆愿亟望清光,披露心腹,而既限以五日,又间以休假,非阅再岁,莫能周遍,未称陛下急欲求古之意,且无以输在朝惓惓之忠。
欲望举行旧典,许令百官日以序进,陛下反复咨询,使竭尽陈时政之得失,条边防之利害,凡系于国体、关于民事,皆得尽言。
如其所论或干机密,则乞留中省览,馀皆付外,类聚详阅,择其可采者而施行之。
则数月之间,议论毕陈,而贤愚可以概见。
俟其既周,即复依旧五日轮对,亦不为烦。
此于初政,诚非小补。
太学免解疏绍兴三十二年六月二十九日 南宋 · 张震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八六、《宋会要辑稿》选举一六之一一(第五册第四五一七页)、《宋代蜀文辑存》卷六○
太学免解,已非旧典。
今当免者千二百馀人,其间固有已得解者,今此一免,数举之后不失一官,已为优幸。
而此外或以驻跸,或以藩邸,或以节镇,皆得曲为之辞,转相攀引,则是当免解者几二万人。
窃虑来春取人数倍常举。
乞下礼部颁行条约,庶几上不失推恩之旨,下不启侥倖之路。
论朝官改转服色疏绍兴三十二年六月二十九日 南宋 · 张震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八六、《宋会要辑稿》舆服四之二八(第二册第一八○七页)、《文献通考》卷一一三、《宋史》卷一五三《舆服志》五、《宋代蜀文辑存》卷六○
今日之弊,在于人有侥倖之心。
能革其俗,而后天下可治。
且改转服色,常赦自升朝官以上服绿,大夫以上服绯,涖事及二十年,方得改赐。
今赦自承务郎以上服绿、服绯,及十五年便与改转,比之常赦,不惟年限已减,而又官品相绝,盖已为异恩矣。
今窃闻省部欲自补官日便理岁月,即是婴孩授命年才十五者,今遂服绯;
而贵近之子,或初年赐绯,年才及冠者,今遂赐紫
朱紫纷然,不亦滥乎!
窃闻靖康建炎恩赦,亦不曾以补官日为始。
若始于出官之日,颇为折衷,盖比之莅事,所减已多,而比之初补,粗为有节。
若劳绩可称,或奏对称旨,而特恩改赐者,不拘此制。
乞下吏、礼部参酌施行。
论节用宜裁执事官赏赐疏绍兴三十二年七月二日 南宋 · 张震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八六、《宋会要辑稿》礼一四之八五(第一册第六二九页)、《宋代蜀文辑存》卷六○
养兵御戎,在今为急;
丰财节用,于事宜先。
陛下绍膺皇图,祗见祖庙,所严在乎礼,所贵在乎诚。
至如百官有司恪勤奉祀,群公卿士奔走侍祠,盖国之常,亦臣之职。
况陛下登极疏恩,咸遍中外,今锡类复加,则稠叠已甚者。
神宗皇帝亲郊,执政以国用不足辞赐。
司马光以救灾节用,且自贵近始,可听其辞。
又乞自文臣、两省、武臣、宗室刺史以上,皆减半赐。
事虽中沮,识者是之。
况今边备方兴,不独救灾节用而已。
乞凡臣僚执祀事者,痛裁无益之赐,仍以臣章宣示宰执,庶几臣子之分,得以少安。
论官司欠负宜与除放状绍兴三十二年七月二十八日癸亥 南宋 · 张震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八六
恭睹登极赦文,官司债负积年未纳之人,房赁、租赋、和买、役钱及场坊、河渡等钱,截自绍兴三十年以前,并予除放。
臣窃见四川州县自军兴之初,赵开总计合诸路之赋而自斡旋之,有馀不足,得以相乘,而民不告病
其后诸路漕司各认定岁额,而总领所特总其大计,于是有名无实之钱递相积压,以至于今。
民力未竭,而虚额不除,朝廷虽累遣使命俾诸路计臣蠲减以裕民,而终未能尽去也。
近年以来,督责之令既少宽矣,顾其名犹有存者。
盖州县各据本年分所收钱物具钞赴总领所送纳,而总领所即据其以前年分所欠之数批改钞旁,理作旧欠。
彼州县既竭其所有以统本年之数,安得更有额外偿积欠乎?
则旧欠虽足,而新欠仍在也。
所以累经赦命放债积欠,而州县并不沾被惠泽者,盖缘新钱既已补旧,当放者不能免,而见存者不当放,实害不去,虚名徒存故也。
欲望行下四川总领所制置司,取见州县绍兴三十年已前官司欠负并与除放,其州县拨纳总领所钞旁,若以改批作三十年以前所欠,并听执用元钞,作本年分改正豁除外,有三十一年、三十二年实欠,即令逐旋带纳。
如此,则于民间一洗积欠,而总领司岁计自依递年之数,实无所损,不过除其名而已。
此利泽之大者也。
按:《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三之二○。第七册第五九九六页又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宋代蜀文辑存》卷六○。
乞限制扈从巡幸建康官吏推恩人数奏绍兴三十二年八月十七日 南宋 · 张震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八六、《宋会要辑稿》礼五二之一七(第二册第一五六二页)
近因二府掾属申请,应扈从官吏不曾给券之人,令扈从官司保明,刺报检正检详审度,出给付身,各随从官吏未有不给券者。
今有此指挥,则不系随从之人,例皆附会,货赂公行,展转相攀,源源不已。
且当时视师,正为捍禦大敌,后苑作人吏何缘从行?
此一项推恩,已至一百十三人。
以类推之,必皆非实,若更不为之限,则迁延岁月,无有了时。
请攒宫界内士庶坟穴免移疏绍兴三十二年十月十四日 南宋 · 张震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八六、《宋会要辑稿》礼三七之四四(第二册第一三四一页)、《宋代蜀文辑存》卷六○
伏睹已降指挥追册皇后
攒殿上并两廊,见有士民攒葬去处,给钱起移。
窃虑篱墙四至之内,亦必有士庶坟穴,而未有明降指挥
检会永祐攒宫之役,凡禁地内丘墓几千穴,台臣汪澈相视,见得四隅坟冢除挑外尚存七百六十馀穴。
于是奏:「检会宋宫陵仪制所载,诸陵封堠界内旧坟不许开,故合祔愿迁出者听。
乞依宫陵仪制」。
太上皇帝从其所请,恩及朽骨。
今来亦乞检会宫陵仪制,明下所属,晓喻民户。
乞追寝尚书省人吏巧请所转官等奏绍兴三十二年十月十四日丁丑 南宋 · 张震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八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卷二三
两宫册宝,执事者蒙庆赐。
奉承于两宫者,皆已拜官爵。
而吏胥无知,舞文巧请,尚书省人吏大者转官,与减二年磨勘
小者减半;
太常寺等处人吏又不与焉。
此何为者?
愿明降指挥,并行追寝。
乞立军中功赏格式绍兴三十二年十月十五日戊寅 南宋 · 张震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八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卷二三
窃见去年李显忠所保明横涧山赏,并采石赏,与吴璘保明方山原、陇州赏,厚薄不侔。
如臣愚见,欲立为功赏格式颁下,诸将如拔某城、斩某将、破某众者,谓之奇功,其次为第一、第二、第三等,各当转若干官,并须各有实状,就其军中,依次保明推恩。
乞立内侍员额定制奏绍兴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甲寅 南宋 · 张震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八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宋会要辑稿》职官三六之二六(第四册第三○八四页)、《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卷二三、《续资治通鉴》一三七
窃见乾德四年诏曰:「至今内臣年及三十以上,兼见在朝廷系职,方许养一子」。
至皇祐五年,始诏内侍省:「自今内侍供奉官黄门以一百八十人为额」。
嘉祐中韩绛内臣员多,请住养子;
治平以后,始复许奏荐。
熙宁中,每年止许进五人。
宗谕辅臣曰:「方今宦者数已多,而隶前省官又入内侍
绝人之世,仁政所不取。
且独不可用三班使臣代其职事乎」?
吴充对曰:「此盛德事,臣等敢不奉行」!
至于自来条例,又须限以年甲,试以诗书,籍定姓名,遇阙拨填。
自渡江以来,一时草创,人数阙少,故权免试,便行勾唤供职。
近年人数比旧寖多,宜立为定制,使久远可行。
欲令入内内侍省立定员额,限以官品、年格。
遇有阙,依条施行。
请令诸路监司郡守举所属贤吏状绍兴三十二年十一月一日 南宋 · 张震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八六、《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之一二(第五册第四七一五页)、《宋代蜀文辑存》卷六○
恭惟陛下念四海之未治,思得贤部刺史良二千石,使之察吏牧民,特命侍从、台谏、卿监各举所知。
天下之士如此其众,而在廷二三耳目之臣岂能尽知之?
臣愿明诏诸路监司,举部内守倅之贤者荐之于上,又命郡守属吏之贤者荐之监司,类聚以闻,仍立限一月,使不容请托,则不敢妄举矣。
论监学正录不当复置疏绍兴三十二年十一月二日 南宋 · 张震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八六、《宋会要辑稿》崇儒一之三七(第三册第二一八一页)、《宋代蜀文辑存》卷六○
臣前日尝奏陈:「复置正、录,以待宰执所荐之人,是将复开冗官之源,且立法不信,无以示天下」。
蒙陛下开纳,谓其源不可不塞,圣意固已定矣。
今已数日而未施行,所除高遹亦不复改命,则是必有以为不然者。
冗官之减不减,不过一正、录而已,未为大费;
而臣之所惜者,朝廷命令朝行夕改,无以取信于天下。
且当时国子监所减者,正、录二员,太学博士一员,书库官一员,武学谕一员。
今日正、录复置,则持是说以求进者源源而来,上之人既无以制之,则将尽为之复此员阙而后已。
出令如此,其何以示天下乎?
臣愿陛下无轻为一士而变已行之法,使人皆知上有所必守,则亦不敢徼求于法之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