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和宋次道戊午岁馆中曝书画 北宋 · 苏颂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鸿都清集秘图开,遍阅真仙暨草莱(自注:是日诸公观画,尤爱梁令瓒题吴生画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又谓淳化丰稔村田娶妇图曲尽田舍佚乐之意态。)。
气韵最奇知鹿马,丹青一定见楼台(自注:韩干马,东丹王千岁鹿,荆浩山水屋木,皆为精绝。)。
宴觞更盛华林会,坐客咸推大厦才。
久事簿书抛翰墨,文林何幸许参陪。
昨日纳还公择诗卷相次复示三篇不独说茶曲尽其妙加以敏捷不易追攀辄罄鄙言聊答嘉贶 其三 北宋 · 苏颂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吟君三绝重徘徊,不复言诗为鼎来。
咏到茶中精绝处,犹如笔下役风雷(以上《苏魏公文集》卷一一)。
大中祥符禅院记(熙宁中) 北宋 · 吴师孟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六○、《成都文类》卷三八、《全蜀艺文志》卷三八、嘉庆《四川通志》卷三八、嘉庆《成都县志》卷五、同治《成都志》卷一三、《宋代蜀文辑存》卷一四
一真无相,穷理则非空;万法有为,要终则不实。然而證于无者孰能离相,资于有者安得不为?诸器世间,一切法尔。敕赐大中祥符禅院者,唐元和圣寿寺三十院之一也,然自系赐敕额,不隶于寺焉。孟昶为蜀,檀越主枢密使王处回字亚贤之所建也。伪广政九年丙午岁,实晋少帝开运三年也,亚贤舍私帑买毗卢、百合、法宝、罗汉、七俱视等五院合而为一,其年七月二十四日僝工。缔构之初,鼎新大壮,一椽一甓,皆不即旧。至十三年庚戌岁二月迄成,土木之盛,冠诸罗摩,号曰崇真禅院。佛殿、法堂、僧堂、客馆、斋厅、净厨,乃至波演那舍、应用什物及诸犍椎,罔不备具。自开运以来,名画事相,遍满其间,轮奂潇洒,实大殊胜,无虑四百楹有畸。僧堂南北构二堂、二龛,蓄秘典两藏。时有一老人自来应募,颇矜其能,伐石为龙,磐绕龛下,活状蜿蜒,巧制精绝。夜辄光怪,观者骇异。而老人不取佣直,唯日食须鱼及水中之物。功既毕,而不知所诣,人皆以为龙所化现,自镌其象云。僧童之筹七十,成都县文学乡负郭水田七顷,华阳县金城坊赁院一所,皆充常住,岁入租斛,月歛僦缗,以备蒲尼缮葺之费。始,亚贤之子曰秘书少监德琦,建白知府、侍郎吕公馀庆,请灵龛山谂諲禅师住持。諲传小师懿爽,爽传德严,为都监寺。至道乙未,顺贼既歼,德严诣阙陛见之日,太宗嘉奖,面赐紫衣,号圆明大师。仍许复归。住持本院。祥符元年岁次戊申,转运使、刑部员外郎施公护奏赐今额。严既圆寂,院付小师仁璲,以管内都僧正主之。璲传崇教,教传守则,则传守谦。则、谦皆八十馀岁矣。知府、龙图刘公庠以今都表白赐紫惟古净行纯裕,缁白信向,特给符牒,俾之住持。先是,崇教旧已磐石,欲俾师孟纪叙建院赐额之因,久而未克。今兹古师又能追继祖师之志,复以识文及书丹见属。师孟自念昔者先大父与圆明有方外之契,尝为亲题院额,于今手泽存焉。重愧二师之勤,其敢以浅陋为解?熙宁十九年记。
与郭祥正太博书 其二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九○、《临川先生文集》卷七四
某叩头。罪逆馀生,奄经时序,咫尺无由自诉。伏承存录,贶以诗书,不胜区区哀感。诗已传闻两篇,馀皆所未见。豪迈精绝,固出于天才,此非力学者所能逮也。虽在哀疚,把玩不能自休,谨辄藏之巾匦,永以为好也。知道引事稍熟,希为人慎疾自爱,幸甚!
酬余补之见寄 北宋 · 郑獬
吾友补之会稽家,高眉大眼称才华。
入京共收太学第,姓名头角相撑磨。
高楼管弦相与杂,黄金酒面溶成波。
樽前轩昂如孤鹰,四顾不见雀与蛙。
试招纸笔恣挥扫,纵横喷薄不可遮。
我疑君心如春风,呵吐草树皆成花。
忽然惊爆险绝句,旱天霹雳雷霆车。
我辈观之瞪两眼,汗流满面空长嗟。
明年南北别君去,落照满帆秋风斜。
天涯朋欢少披豁,还如穴鰋跳泥沙。
两耳喧聒久厌苦,思君便欲飞仙槎。
前时得君山阳书,副之长句封天葩。
笔墨劲健愈精绝,铁绳钮缚虬爪牙。
有时风雨恐飞去,尝自密锁金鸦叉。
嗟我文字苦悭短,才力不敌两角蜗。
下笔欲答辄自止,如君一句已可誇。
持此聊且谢勤叩,念君不见愁无涯。
保州乱 北宋 · 刘攽
缘边戍兵精绝伦,腹饱官粟思食人。
健儿睚眦杀刺史,可怜百口同埃尘。
燕云苍苍日色紫,帐前血流守尉死。
乱兵相欢肯畏天,保州去边无百里。
谢李公择惠妙墨二饼 北宋 · 郭祥正
押词韵第三部
南山来松节,北山割麝脐。
烧烟扫煤和(自注:去。)胶漆,篆记岁月形蛟螭。
集贤学士久珍玩,云初得自扶桑枝(自注:李得于宗室。)。
张翁所作又精绝,磨刮不动犹坚犀。
邺台古瓦汲水试,黑云随手生冰池。
况君学术老益富,六经秘法穷无遗。
明窗静几列毫楮,而与此物真相宜。
草玄著就垂万世,忠厚自任陈安危。
嗟予吏役久零落,至宝暗赠宁非痴。
呜呼大禹已往不复见,一尺浑厚疑玄圭。
代书答梁先 北宋 · 苏轼
押尤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此身与世真悠悠,苍颜华发谁汝留。
强名太守古徐州,忘归不如楚沐猴。
鲁人岂独不知丘,躏藉夫子无罪尤。
异哉梁子清而修,不远千里从我游。
瞭然正色悬双眸,世之所驰子独不。
一经通明传节侯,小楷精绝规摹欧(梁生学欧阳公书。)。
我衰废学懒且偷,畏见问事贾长头。
别来红叶黄花秋,夜梦见之起坐愁。
遗我驳石盆与瓯,黑质白章声琳球。
谓言山石生涧沟,追琢尚可王公羞。
感子佳意能无酬,反将木瓜报珍投。
学如富贾在博收,仰取俯拾无遗筹。
道大如天不可求,修其可见致其幽。
愿子笃实慎勿浮,发愤忘食乐忘忧。
杂题跋 其二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二四
晋右将军王逸少善草书,为古今之魁。尝为越州内史,永和九年三月上巳日,同子侄辈游山阴之兰亭,脩禊事也。各赋诗为乐,遂制《游兰亭叙》,辞翰精绝,为世之宝。后唐太宗泊玉华,大渐,语高宗曰:「吾有事语汝,汝必从之」。高宗涕泣引耳而听,曰:「吾身后得《兰亭》陪葬,吾无恨矣」。唐末乱离,贼发诸陵,唯取其金玉,轴贤书画复落于人间,皆摹刻,失真远甚,唯长安薛真极为精绝(《姑溪居士后集》卷一五。)。
轴:疑为「诸」之误。
次韵王巩同饮王廷老度支家戏咏 北宋 · 苏辙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商丘市
白鱼紫蟹早霜前,有酒何须问圣贤。
上客远来工缓颊,双鬟为出小垂肩。
新传大曲皆精绝,忽发狂言亦可怜。
莫怪贫家少还往,自须先办买花钱。
再和三首 其一 北宋 · 苏辙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
穴鼠何须窭数衔,粗官不用苦高谈。
夜倾绿蚁风吹竹,昼拥黄䌷雪覆庵。
每作微词还自笑,偶渐馀润亦成酣。
公诗精绝非伦拟,自古骚人尽在南。
与参寥大师帖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四、《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商丘市
别后三承惠书,仍以佳篇为赠,而未尝奉答,虽见爱,亦当见讶矣。然寔以家私多故,衮衮至此,非敢慢也。太虚书中具之,幸见亮耳。承寓高一精舍,彼有与往还,当甚为乐,即日道体胜常。所示诗卷愈加精绝,但吟讽无已。拙诗犹未暇录,奉和一篇,殊无意思,取笑而已。因风尚无惜音问,千万顺时保爱。
跋王荆公禅简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山谷全书·正集》卷二六
荆公学佛,所谓「吾以为龙又无角,吾以为蛇又有足」者也。然余尝熟观其风度,真视富贵如浮云,不溺于财利酒色,一世之伟人也。莫年小语,雅丽精绝,脱去流俗,不可以常理待之也。
书司空图书屏记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五、《山谷全书·别集》卷六、《豫章先生遗文》卷九
司空图《书屏记》云:「先大夫徵拜侍御史,退居中条,时李忻州戎为计吏,在蒲,因辍所宝徐公浩真迹一屏以为寿。凡四十二幅,八体皆备,所题多《文选》五言诗,其『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十数字,或草或隶,尤为精绝。或缀小简于其下,记云『怒猊抉石,渴骥奔泉』,可以视碧落矣」。
五百罗汉图记 北宋 · 秦观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八五、《淮海集》卷三八、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二九、嘉庆《高邮州志》卷一一 创作地点: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
《五百罗汉图》一轴。入定于龛中者一人,荫树趺坐而说法者一人,左右侍听者八人,说经者六人,课经者六人,课已而收经、与诵而倚杖者各一人,环坐指画而议论者、麈挥手、杖支颐、相向而谈者各六人,归依宝塔者五人,和南合座者六人,稽首舍利光者八人,饭饿鬼者四人,食乌鸢者、施鱼鳖者各五人,云升者六人,指现五色光者、钵现白光者、泉涌于顶者、火燃于踵者、袒而洗耳、金环手随求而立者各一人,受斋请者七人,受龙女珠献者六人,受两猊花献者四人,受往生花献者七人,受衣冠从三牛谒者五人,受胡输赆者七人,受胡从两橐驼而致琛者四人,受海神跪宝者五人,骑龙者、跨虎者、乘马者、象驾者、狮子驭者各三人,为犀说法者一人,后座者三人,植锡而坐巨蟒上者一人,背树瞩山鹊者六人,注猱升者、仰凤集者、阅麋鹿者各四人,俛伏羱者、玩舞鹤者各五人,撷菡萏者一人,从后者五人,书蕉叶者五人,持蕉叶而涉笔者二人,焚香而茗饮者六人,临流而涤钵者三人,涤已而持归者一人,浣衣者、就树绞衣者、浣已而归者、将浣而进者、隔岸而觇者各一人,洗屦者、后洗而纳屦者、振衣而去者各一人,削发者、为削发者、沐而待者、解衣者、既解收衣者各一人,补毳者二人,操刀尺者一人,治线者三人,泉涌于石、远近而观者十六人,度石梁者三人,欲度者四人,行杖锡者二人,导者二人,赞者三人,芒屩担簦而归者三人,束装而行者一人,或坐、或行、或立、跏趺、款欠、杖柱、笠负、数珠、白绋、山曲水隈涂觏而卒遇者十八辈,合一百二十有三人。或坐、或行、或立、背楼观、凭栏楯、据危迫险、俛瞰仰睇、直视转盼、侧睨旁顾、近相目、远相望者二十八辈,合一百三十九人。凡罗汉五百人,而佛处其中焉。佛之旁又有宝冠珠络、持如意、执莲花、座猊象者菩萨二。右袒、徒跣、曲拳、和南而后侍者弟子十。瞻赞而前谒者十六。甲胄、椎髻、挺剑、秉钺立左右者善神二。别三十有一焉。又童子有抱经室、主茶奁、荷策、持瓶、典汤、彻器,凡十有六。鬼有驭龙、驭马象、受施食、送斋书、鳞身鸟咮、衣短后、隐树而窥者,凡十有四。杂人物有白衣胡跪献花香珍怪、衣冠而谒、驱牛以从、载犀象、挈筐篚而进、被甲服弓矢、愕而瞻叹者,凡十有九。鸟兽有凤、鹤、鹊、乌、龙、虎、犀、象、师子、马、牛、橐驼、蟠蟒、戏猊、猿猱,大小四十有三。然以罗汉为主,故号《五百罗汉图》。世传吴僧法能之所作也。笔画虽不甚精绝,而情韵风趣,各有所得。其绵密委曲,可谓至矣。昔戴逵常画佛像,而自隐于帐中,人有所臧否,辄窃听而随改之,积数年而就。余意法能亦当研思若此,然后可成,非率然而为之决也。余家既世崇佛氏,又尝览韩文公《画记》,爱其善叙事,该而不烦缛,详而有轨律,读其文恍然如即其画,心窃慕焉,于是仿其遗意,取罗汉佛之像而记之。顾余文之陋,岂能使人读之如即其画哉?姑致叙之私意云尔。元丰二年正月十五日弟子秦某记。
研说 北宋 · 华镇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五六、《云溪居士集》卷二九
世言丁晋公嗜奇玩而善蒐致。思得端溪石砚,取朝士之博雅者上为守将,延之馆第,燕语周密,与之论研石材,尽出所藏以示之。守已愕眙,叹其精绝,公曰:「此常材,不足录。愿因使君获彼奇宝,黄金五十以为市致之资」。守受,辞而行,骇不知所出。至郡,尽集研工,俾道其闻,阅百馀辈,皆碌碌常谈,无足采者。最后一老匠逡巡不言,若有所待,引而叩之,乃曰:「研石之美,众工言之详矣。使君犹以为未,必得子石而后可。然子石,奇材也,未易骤致。致之有术,非众人之所知,请试求之,庶或有得。第多聚溪石,聚于旷地,当就择焉」。用其言,得石几万枚,工乃结巢石傍,寝处其上。越三日,欣然告于守曰:「得之矣」。请分其石为三聚。更三日,辄去其二,以其一复三分之。其后率三日又去其二,留其一以为三聚。如是久之,所遗才三枚,乃于昧爽之间,晏阴之际,引守就视。其一蔚蔚然有云气出其上,剖之得圆石,径数寸,析为二研,稹如玉,坚而不顽,润泽之气,蔼然常在,此真所谓云根也。致其一于晋公,其一守自保之。参政苏公《文房四谱》有子研,云:「端州石研,匠识岩之文理,乃凿之。五七里有一窟,自然有圆石,青紫色,琢之为研,故谓之子石研」。所言虽小异,而端溪之石有子为研材,则不诬矣。
萧閒堂诗 北宋 · 米芾
押词韵第十七部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四明从事晋陵钱君世京,字延叟。过襄阳,米芾曰:昨送李济明渡江,与汪行之复会萧閒堂。已彻幕壁,间有画像而题曰“权杭州观察推官米元章像杨之仪笔杨之杰赞曰『君子之交,小人之雠。以人方人,叔度宜俦。』”余以袖掩字而问:行之?曰:谁欤行之?曰:君也。仆为检『同气德友识面』三编,无二君名姓。呜呼!古人论世取友,况同世哉?世复有三君子者『观文殿学士王公韶,字子纯』『枢密直学士刘公庠,字希道』知仆,竟不识其面,选人蔡君肇,字天启,于相知间,语仆若素心腹者,云“得仆于王荆公”。盖仆于元丰六年,赴希道金陵从事之辟,会公(阙)不赴。始识荆公于钟山。闻公门有数后进,喜争名而相非。又托以长者之言也。如天启,乐道人善者,一人而已。仆老矣,不知一蔡二杨行,能一识其面乎?因延叟之语发叹,并记其事于家集中,以遗子孙。呜呼!仕开速进之路,则世人之邪说大行。纷纷不求已而非人,岂其本心实利之诱然,今乐善君子一何多耶?彼“口不道忠信、捷捷而恶人、翩翩而自喜、默默怀奸藏慝、窃窃掩人之善、呫呫自标置”者,得不少悛乎?既序其事因系以。
谁起萧閒堂,图赞凡丑质。
昧昧起我思,有怀斯士吉。
吾生终不逢,二陵已相失。
苟(四库本作豢)养走四方,公卿更绝迹。
向老交渐稀,背憎十六七。
丰吾九畹兰,任汝满地棘。
我岂萧閒人,偶然得空壁。
美哉何方彦,精绝入妙笔。
君不愧顾长康,取媚桓温图九锡。
我不愧孟浩然,缓策京(四库本作空)山遇摩诘。
前此交道久不康,纷纷白头多不卒。
呜呼纷纷白头多不卒,回首此君应辟易。
智衲草书 北宋 · 米芾
人爱老张书已颠,我知醉素心通天。
笔锋卷起三峡水,墨色染遍万壑泉。
兴来飒飒吼风雨,落纸往往翻云烟。
怒蛟狂虺忽惊走,满手黑电争回旋。
人间一日醉梦觉,物外万态涵无边。
使人壮观不知已,脱身直恐凌飞仙。
弃笔为山傥无苦,洗墨成池何足数。
其来精绝自凝神,不在公孙浑脱舞。
品茶要录 其三 二、白合盗叶 宋 · 黄儒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一五
茶之精绝者,曰斗,曰亚斗,其次拣芽。茶芽斗品虽最上,园户或止一株,盖天材间有特异,非能皆然也。且物之变势无穷,而人之耳目有尽,故造斗品之家,有昔优而今劣,前负而后胜者,虽工有至有不至,亦造化推移,不可得而擅也。其造一火曰斗,二火曰亚斗,不过十数銙而已。拣芽则不然,遍园陇中择其精英者尔。其或贪多务得,又滋色泽,往往以白合盗叶间之。试时色虽鲜白,其味涩淡者,间白合盗叶之病也。
按:一鹰爪之芽有两小叶抱而生者,白合也。新条叶之抱生而色白者,盗叶也。造拣芽常剔取鹰爪,而白合不用,况盗叶乎?
品茶要录 其十二 后论 宋 · 黄儒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一五、《品茶要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余尝论茶之精绝者,白合未开,其细如麦,盖得青阳之轻清者也。又其山多带砂石,而号嘉品者皆在山南,盖得朝阳之和者也。余尝事閒,乘晷景之明净,适轩亭之潇洒,一取佳品尝试。既而求水生于华池,愈甘而清,其有助乎。然建安之茶散天下者不为少,而得建安之精品不为多。盖有得之者不能辩;能辩矣,或不善于烹试;善烹试矣,或非其时,犹不善也,况非其宾乎!然未有主贤而宾愚者也。夫惟知此,然后尽茶之事。昔者陆羽号为知茶,然羽之所知者皆今所谓草茶,何哉?如鸿渐所论,蒸笋并叶,畏流其膏,盖草茶味短而淡,故常恐去膏,建茶力厚而甘,故惟欲去膏。又论福建为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由是观之,鸿渐未尝到建安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