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恭州太守任君续墓志铭淳熙六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七六、《省斋文稿》卷三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君讳续,字似之潼川郪县人,系出广阿懿侯敖。
懿侯十六世为安东将军颙。
颙九世为浔阳太守璧,谪掾阆中以死,子孙因家焉。
璧生颖,颖生业,业生雅,相唐高宗
其曾孙畹、畴皆达官,大和中诏以二龙旌其里。
畹生椿,尝参梓州军,遂徙郪之兴城
椿生韬符,韬符生崇诰,崇诰生琦,琦生仲简
仲简生伯传,登景祐五年乙科,仕至尚书都官郎中,是为君之曾祖。
官生庾,终普州司理
司理生忠原,终朝请大夫、知黎州,君之祖与父也。
文献相承,衣冠不绝,人论氏族者推焉。
君少以父任为将仕郎,父疾革,戒君曰:「兴城之任世以儒科显,尔不可忘」。
命易今名字,君泣拜而志之。
绍兴七年,起家为汉州雒县
十三年,又尉昌之永川夙夜衔父训,惧从事不能卒业。
十九年,求监潭州南岳庙
二十一年遂中进士第,选澧州州学教授
晨策羸马,从一僮谒守丞,退则翻校遗编,尽日与圣贤对,他无所问。
当路交荐,二十八年承直郎左奉议郎,复求开州教授而去。
隆兴元年,就迁夔路转运司主管文字
朝廷岁糜缗钱数百万市马川陕,历梁、洋,下襄、,山行险远,道毙之馀至临安者皆骨立。
有大吏请治舟峡中,乘涨水载马东下,既驶且安。
诏从之。
无何,官吏奉行弗虔,效牵者又加迫促,资粮刍粟、篙师棹夫一切取办于民,急若星火,州县大扰。
乾道二年春,君适还朝,上疏言请调他道禁旅分屯夔、峡,代民驾舟,事已教阅如故,异时荆楚出师北伐,亦可为上流声援。
召对,下其说。
君因论三事,曰:大臣虽罢政,犹当体国,安得茍且便安?
宜使分守边要。
部刺史察举二千石,今监司专绳小吏
夔盐恶而直倍,漕檄州,州檄县,州县计口抑民,疮痍一道。
上嘉纳之,擢守涪州
未上,易恭州
四年春,蜀大旱,常平义仓素空竭,奸氓姚京绐言官廪有馀,诱致四方流宄,冀以挻乱。
君知其谋,既案京抵罪,即捐俸钱五十万,募民入粟,閤境争劝趋之,饘粥庐舍,规画有序,至者如归,帖帖无事。
璧山有淫祠,民病辄解牛以祭。
君下令禁止。
讹言:「神云守夺吾祀,民与牛皆将疫死」。
郡人大恐。
君知庙巫实导之,系郡狱,巫骇服。
巴县贪虐,君劾去之。
其子飞谤于朝,言者因论君前议舟师为迎合,八月罢郡事。
六年夏主管台州崇道观,命至而君以疾卒于左绵,实九月戊子也。
淳熙丙申冬葬仙云山之下,得年五十有七,积官左朝奉大夫
君静重廉介,笃学喜为文,身修家齐,勇于为义,尝倾产以赒嫠嫠,教养孤甥,迄有成立。
仕宦三十年,先畴一无所增,身后妻子假贷以敛。
君凡四娶:二李氏、鲜于氏,皆赠宜人
今夫人王氏,御史利用之女,有贤称。
子男七人:义山兴元府西县
义问、义路、义举、义端、义明、义正。
女三人:一嫁文林郎冯适之,一嫁进士鲜于纠宗,一尚幼。
所著书号《仙云集》者二十卷,又有《任氏春秋》十五卷、《春秋五始五礼论》五卷、《篆隶石刻谱》三十卷。
岁戊寅冬十月,君调盛山教官,过金陵,予分教在焉,以同年进士置酒道旧,见君气貌瑰伟,议论慷慨,意其将为世用,孰谓君止此也!
比岁识其子义问行在所博洽能文,奥篇隐帙,无不知,君可谓有后矣,任氏其兴乎!
义问将还,出石泉太守章森状君之行实乞铭于予,义不可辞。
铭曰:
谓君穷,时既逢;
谓君通,志弗充。
德之洪,报也丰。
劬尔躬,后其隆。
邵阳郡府君因墓志铭1197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八八、《平园续稿》卷三二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高宗皇帝绍兴二十一年进士八榜矣,里中同升四人,曰孟觉彦瞻、辰告及予也。
彦瞻,许氏,讳世将,老于学。
辰告,刘氏,讳令猷,敏于文。
予碌碌缀其间。
孟觉行谊高一乡,于书无不通,于文无不能,喜推五行,自期颇远。
暨唱第集英殿,果袖然在前列,佥谓他日横翔要路无疑
君亦日夜刻励,将有为于斯世,而仅佐远州,又不及上寿。
士大夫咸惜其天爵孔脩,而叹人爵之不从也,况予同宗同郡同年之情,尤嗟惜之。
其子以工部尚书谢公谔所状行实来请铭,今既二十年,彦瞻、辰告前卒,君宅兆亦改卜,乃克为之,重可嗟已。
孟觉讳因姓周氏吉州安福县翔鸾乡应福里人,系出吴将军瑜。
世祖广,卜居石门田西
曾祖文奇,祖仲海。
大本,以儒起家,赠奉议郎
安人罗氏。
君自幼志趣异群儿,八岁出语惊人,母倾箧笥贸经史资其学。
未冠,率四弟肄业,后皆有立。
初以右迪功郎临安府盐官县簿
户部侍郎曹泳恃势强傲,而吏才实过人,兼行府事,僚属无可意,日被摧辱,檄君领军资库
君悉心营职,喜,待遇独厚。
二十四年,敕差省试别院点检试卷官
秩满,用举者升从政郎,调南雄州教授,外艰不赴。
服阕,授象州来宾县
南荒百家之聚,弦诵阒寂,君择地迁庙学,请于州揆公田养士,躬自教导,有梁端者遂与计偕。
俗病不疗,惟屠牛祭鬼,君力禁止,为市药桂林,教以汤剂。
境内多盗,严保伍,阅乡丁,盗以不作,囹圄常空矣。
孝宗覃恩,循文林郎
会诏监司郡守荐举属吏,象守唐俊义以君政绩闻,去为德安府教授
国朝宋元宪景文公兄弟、郑毅夫内翰邦人,以文章魁多士。
自宣和后莽为盗区,庠序废坏,君至日加葺治,增弟子员,讲授切磋,士气复振。
乙酉秋试,预荐者四,皆学职也。
君送以诗云:「一网都收泮水英」。
其后李松龄遂擢第,破一甲子之天荒,君之力也。
古郡多人物事迹而阙图志,君为《郧城丛纪》,深得史氏之体。
宣教郎、知婺州永康县,转奉议郎,未至,丁母忧
免丧,知赣州雩都县,迁承议郎
地广讼繁,君躬自省决,咸得其情。
郡遣公皂有所需,君不应。
守怒,讽部使者对易他官,捃摭公私,一无可挝,守悟,趣还任。
淳熙二年,茶寇有薄境者,君部弓兵合巡尉却之,守益愧服,更加延誉。
通判邵州,转朝奉郎
七年八月癸卯以疾卒于家,享年六十一。
君端实而通明,喜论天下事。
著述规古作,耻于蹈袭,下笔衮衮不休,虽尺牍亦灿然成文。
乡之先进吏部尚书刘公才邵直敷文阁王公廷圭皆推许之。
名在甲科,未尝自媒。
每诣曹,视可入阙即注以归。
淹留远官,怡然自得。
奉身清俭,先畴与诸弟,衣食仅给,而周急无靳。
持论常鲠挺,至接物则谦和,乐道人善而覆其所短,平生无纤毫过失,此公论有不可掩者。
先庐之南有鉴泉,澄澈可爱,面对钟岭,环以清溪,君卜居其中,辟讷斋以燕息。
尝间语予:「仕宦傥不遇,当老于此,极山林之乐」。
而孰谓君宦既不达,志复不遂也!
娶李氏、刘氏,俱封安人
五男:长稷,今为文林郎、新广南西路经略安抚司干办公事
登仕郎
次穟、秸、穑。
秸早夭,、穟亦亡矣。
稷、穑俱向学,世其家。
一女,适进士刘楫。
孙男五人:寿祖、寿仁寿梦、寿椿,一未名。
孙女三人:长适进士曾宏敷,次适乡贡进士刘梦骥,一尚幼。
有文集二十卷。
初葬邑之永嘉乡东富岭,庆元三年八月二十五日,改葬新喻县仁孝乡城冈之原。
铭曰:
嗟乎孟觉,天之生君,谓无意耶,何赋之以异才而发之以巍科?
谓有意耶,何名位之不高而寿祉之不遐?
莽苍苍兮难问,怀耿耿其长嗟。
若夫行谊脩而著于乡,学术博而昌其家,虽千百年犹未泯,竟孰为少孰为多耶?
唐山1170年 南宋 · 范成大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勋唐遗德照清湾,百圣闻风不敢班。
何物苦寒胡地鬼,二名犹敢废尧山
高宗圣神武文孝皇帝挽诗二首 其二 1187年10月8日 南宋 · 杨万里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更造光武,中兴昔武丁
云昭河洛画,天作典谟经。
立极馀三纪,颐神再一星。
尧山,松雪蔚争青。
新柳 南宋 · 杨万里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寿仁子与罗永年同试南宫还郡,因谈西湖柳色已佳,而郡圃方芽。
辇路金丝半欲垂,外间玉爪未渠开。
上林柳色休多忆,更趁春风看一回。
戊子正月六日雷雨感叹示寿仁1168年1月 南宋 · 杨万里
 押词韵第六部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
今晨忽雷雨,天地又发春。
草木閟红绿,生意察已欣。
蛰虫且徐动,馀寒未全仁。
先生起裹头,三叹一再颦。
春风吹万物,不吹先生贫。
靖怨一束书,只博两裤尘。
自倚文字工,竟取造物嗔。
小儿在傍笑,笑我浪苦辛。
去年作客子,椒柏羡主人。
在家不差胜,更用愁此身。
先生亦一莞,我不如儿真。
为我满眼酤,不问醨与醇。
杖头百钱,无钱借诸邻。
不然衣可典,及此花柳新。
刘国礼传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五八、《诚斋集》卷一一七
余故人刘琥字国礼,武臣也。
始余为永州○陵丞,国礼监户部赡军酒库,居相近,情相好也。
及余在朝列,国礼调临安府壕寨官,居闲无以自食,家于湖州新市
一日来谒予,求荐于当涂士大夫。
予无以塞也,独念湖州太守薛士龙季宣者,与余最厚,因以书荐之。
谓国礼之才于剧繁无所不可为,薛信焉,任焉,遂知焉。
薛侯既死,国礼无所于归。
久之,临安官期既至,国礼之官适与余并舍,每言及薛侯,国礼未尝不泣也。
夫世之相与,利焉而已矣。
曰义焉者,非性焉则学,国礼武夫,未尝学也,其伪欤?
貌可伪,泣不可伪也。
其性欤?
吾不知之矣。
并居一年,余以守临漳而去焉,国礼留也。
余行,国礼追送余于龙山白塔寺,载酒劳余,下及僮仆。
当世之贤人君子,与余为道义之交者何数也,彼曷曰利之云乎?
至是,前日所谓道义之交者漠然矣,而国礼独如此,何也?
及其别,国礼又泣,谓其泣伪乎,施之余则可,施之薛侯亦伪乎哉?
后三年,余守常州,与国礼所居新市不远,欲问其消息,未能也。
余子寿仁试南宫,问之故居之邻郑媪者,则曰:「嘻,国礼死矣」。
问其家,则曰其妻执节而不嫁,顾尝鬻屦于门,以长育其子曰永哥者,今居某市某舍也。
不惟其妻不嫁也,其妾六人者皆不嫁也。
寿仁既归,为余言国礼事,余于是泣且叹曰:国礼家事余知之。
其妻江氏,故倡也。
永哥者,永某氏子也,国礼夫妇育之,以为己子。
而所谓六妾者,江氏驭之极惨。
今国礼死,其妻若子若妾宜其散而莫之联也,则联而莫之散也,不亦懿乎?
大抵人之情闻倡之名则掩鼻焉,闻非己之子则异心焉,闻其主母驭其妾不以人理则怒发焉。
使是三人者而居焉而无主翁以纲之焉,欲其不涣然离也难哉!
而国礼之死,其家妻子若妾乃能相恩相维,甚于国礼之未死,可敬不可敬也?
今士大夫往往朝死而其妻夕去之矣,有不愧于国礼之妻者乎?
不惟有愧于国礼之妻也,有不愧于国礼之妾者乎?
不惟士大夫之妻而已也,士大夫立人之朝,食人之禄,社稷之臣曰吾死社稷,封疆之臣曰吾死封疆,及一旦有急,有不愧于国礼之妻者乎?
不惟有愧于国礼之妻也,有不愧于国礼之妾者乎?
余既以告寿仁,因私书之,不使其不传焉。
岁华帖 南宋 · 龙大渊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二九、《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一四、《宋人法书》第三册
大渊窃以岁华将暮,寒威益凛,伏惟戎政多暇,神介靖共,台候动止万福。
大渊即有承颜接词之便,预增欣跃。
谨再奉手讷上诇兴居,兼谢来贶。
右谨具呈。
十二月日,昭庆承宣使知閤门事两淮抚谕龙大渊劄子。
南山昭庆观音障坐偈 南宋 · 张孝祥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六、《于湖居士文集》卷二六
南山昭庆,白衣观音,作始何人,如此相好?
地僻寺古,僧无卓锥,空堂岿然,徒四壁立,香火已绝,而况庄严?
稽首大士,本来无住,一丝不挂,清净法身,况此尘垢,而可污染?
但此末法,冥顽不灵,不知即心,是观世音,来瞻慈相,乃起恭敬。
则此慈相,不可不葺。
合掌赞叹,诸善男子,各捐薄少,随喜护持。
俾道人素,作高广坐,及其屏障,饰以金碧,前列供具,熏炉华灯。
祇十万钱,具足圆满,诸善男子,一弹指顷,而此殊胜,亿劫常住。
乞以唐帝祠虞帝祠著之祀典状淳熙四年 南宋 · 张栻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二二、《文献通考》卷一○三、雍正《山西通志》卷一六四
臣所领州有唐帝祠,去城二十里而近,其山曰尧山,高广为一境之望。
祠虽不详所始,然有唐衡岳道士弥明诗刻,即知其来旧矣。
有虞帝祠,去城五里而近,其山曰虞山漓江汇其左曰皇泽之湾,有大历中磨崖碑,载刺史李昌夔修祠事。
臣已肇修祠宇,请著之祀典,俾长吏检校葺治。
曾节夫抚干 其二 南宋 · 张栻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二九
贼在禾山二十日,诸军环视,曾不得一正贼,今日兵将诚足用耶?
今闻复出禾山,深虑其越逸,彼中有闻,时幸示报。
王枢耄及而缪悠,贬未足以塞责,又不知汪汝嘉能办乃事否?
顷见此人生得有福,命亦好,恐为福将也。
寿翁摄帅,一路之幸,且劝令持重,凡百号令,审详明信乃佳。
盖彼中失信于人久矣,此贼其初失于不招(某盖尝入文字于五月初。),今既残害许多将与兵,却不可招。
若合大军五千而不能擒,此则亦无以为国矣。
所论岳祠及与王枢劄子皆好,有以见吾友守义不苟也。
寿翁虽不易肯略言,但恐言之不入,亦不济事耳。
此间土刚而农惰,自前月二十八九有雨,至今近旬,已尝祈求。
旧例祈祷无义理,尽削之,只到社坛、风雷雨师坛,及于湘南楼望拜尧山漓江,遣官寮奉祝板瘗山间,及投江中。
今日五更登湘南楼,雷电倏兴,下楼雨已下,须臾大集滂沛,过午方止,庭下水深数尺,四郊尽遍,今雨意未已也。
一稔可望,幸事幸事!
庶几使此邦之人益信土偶之非所当事,而山川是为神灵也。
因书谩及,不必语它人。
急发递至寿翁,欲其排日发探报来,更幸赞之(《南轩集》卷二八。)
入:宋本作「力」。
尧山漓江二坛记1175年12月 南宋 · 张栻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四○、《南轩集》卷一○、《粤西文载》卷三七、《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卷三○三、光绪《临桂县志》卷一五 创作地点:广西桂林市
古者诸侯各得祭其境内之山川。
山川之所以为神灵者,以其气之所蒸,能出云雨,润泽群物,是故为之坛壝,立之祝史,设之牲币,所以致吾祷祀之实,而交孚乎隐显之际,诚之不可掩也如此。
后世固亦有山川之祠,而人其形,宇其地,则其失也久矣。
夫山峙而川流,是其形也,而人之也何居?
其气之流通,可以相接也,而宇之也何居?
无其理而强为之,虽百拜而祈,备物以飨,其有时而应也,亦偶然而已耳。
淳熙二年之春,某来守,按其图籍,览观其山川,所谓尧山者,蟠据于东,气象杰出。
环城之山,大抵皆石,而兹山独以壤,天将雨则云气先冒其颠。
山之麓故有唐帝庙,山因以得名。
漓江逶迤,自城之北转而东以达于南,清洁可鉴,其源发于兴安,与湘江同本而异派,故谓之漓。
而以水媲之,凡境内之水皆汇焉。
以是知尧山漓江为吾土之望,其馀莫能班也。
七月弥旬不雨,禾且告病
先一日斋戒,以夜漏未尽望奠于城观之上。
曾未旋踵,雷电交集,一雨三日,均浃四境,邦人驩呼,穑以大稔。
伏自念山川为吾土之望,而坛壝未立,祷祀无所,其何以率吾民严昭事之意?
用惕然不敢宁,乃俾临桂县范子之文度高明爽垲之地,得于城之北叠彩岩之后,隐然下临漓江,而江之外正与尧山相直,面势回环,表里呈露。
对筑二坛,以奉祀事,为屋三楹于坛之下,以备风雨,其外则绕以崇垣。
踰时而告成,乃十有二月丁酉,率僚吏躬祭其上,以祈嗣岁。
事毕裴徊,喟然叹息,退而述所以为坛之意,以告邦之人与来为政者,使知事神之义在此而不在彼,庶有以致其祷祀之实,且得以传之于无穷云。
谢雨祝文 南宋 · 张栻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四八、《南轩集》卷四二、《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八五
某近以农夫望岁,有请于神,蒙神降休,沛为甘泽,浃洽周遍,一稔有期。
更惟神惠,终以幸赐,吏当虔恭,益思不懈,以承灵贶。
尧山漓江自「降休」下云「应不旋踵,沛泽周洽」。
漓江尧山祝文 南宋 · 张栻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四八、《南轩集》卷四二、《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八四
在礼,诸侯得祭其境内之山川,惟山川之灵,能出云雨,故为祷祀之所依。
尧山漓江,此邦之望也,而坛壝未立,修敬无所。
兹以夏秋之交,近旬不雨,农夫望岁之切,用敢瞻望再拜,以致悃诚,且遣官僚捧祝以告。
伏惟神灵惠孚,沛为甘泽,俾克有年。
图报之修,其敢复后!
秋祀尧山祝文 南宋 · 张栻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四八、《南轩集》卷四二、《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八四
兹以季秋万宝告成,谨遣官僚,敬修常事。
仰惟神灵,赐以鉴格。
尧山漓江二坛祝文 南宋 · 张栻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四八、《南轩集》卷四二、《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八四、《粤西文载》卷七五、光绪《临桂县志》卷一五
惟江山之神,实为此邦之所瞻依,而坛壝祷祀无所,某用是惧。
虔度高明之地,肇新规摹。
及兹而成,谨率官僚,俯伏以告。
惟神孚鉴,佑此下民,俾岁屡丰,物无疵疠。
吏当率民敬事,其永无斁。
处士 南宋 · 陈造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六六、《江湖长翁集》卷二九
处士,其始祖盖大桡之别派。
母初娠,乞名于曰:「是将得吾之数而先乎人者」。
故以「先」名之。
及长,器局方正,好洁而便静,喜纵横。
泛交多可,自王公庶人,有好之无不往,往辄从容竟日。
至于闲逸奇窭之人,掘穴嵌岩栖迟之士,尤与之昵,往往定忘年之交。
先以有行,自矜其实,挟数以游世,机变警敏,无与敌。
与之偶者莫不过为之防,劳役其思虑,若疏而忽,辄有所失。
坐是,亦有厌而远之者,其厚者弗悔也。
黄帝经理天人,披山通道,功未竟而蚩尤氏旅拒,于是有涿鹿之役,号为多事
万机之暇,时亦命先。
先进侍,率漏下十馀刻未休。
左右媢其款狎,以为言,上曰:「为天下诚不可近小人,如先何议?
且非是,何以怡神而休其暇日」?
眷遇不替,然命之则往,弗常进也。
帝之仙也,先不之知,自毙以徇,偕弓剑葬桥山。
子孙甚夥,而秋独能世其家。
从而学,必待其专心致志,乃既其术。
秋之苗裔,散在夷夏,皆以处士名。
秦汉而下,俗愈不淳,处士之术愈售,至于博塞泉贿必见命。
景帝时七国反,吴濞为戎首。
或曰:前此,其太子长安,死非命,蕴忿久矣,处士有力焉。
孙氏吴时,士大夫多从之游,韦洪嗣者深疾之,正衙弹之,曰:「蕲氏弊族也,任数以肆欺,好胜而喜杀,欲赢而置人于贫,茍生而不恤人之死。
迷而不反,不惟氓隶而已,士大夫亦为所惑。
臣不晓其故。
今魏蜀未灭,正策士效谋、雄武用力之秋,而一近蕲氏,则置不动虑,玩岁愒日,士气益𦬼。
愿陛下奋发睿断,屏之远方,不齿于中国,而后二方可臣,海内可一矣」。
上是其言,下诏禁谕,而不能绝。
是后人主亦或好之。
孝明尤甚,自以为莫逆于心者,其实不然,近臣之推避,盖面谀也。
处士之自出,河间象氏、沙苑马氏,因处士而进,皆得幸,然不若处士之嬖云。
赞曰:孟氏有言:「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议者以是论世。
蕲氏之先,不闻其有大功德若舜、禹、羲、稷者,子孙何其盛耶!
其交若无迕,与人方圆,以是有声。
韦洪嗣疾视之,诋之不遗力,岂亦古所谓乡原者乎?
佛老二氏,至汉乃有之,今乃蔓延浸渐,与吾道为盛衰,虽以傅奕韩愈辨之力,拒之果,欲绝之而反炽。
况先委质黄帝,而以其身徇,为中国著姓远矣,吾宣圣又尝举之以诲群居不知义者。
彼且藉口,洪嗣之言,矻矻乎难入,宜哉!
尧山冬雪 南宋 · 刘志行
洪濛一判天地晓,万古兹山青未了。
朔南声教本一源,大地图舆古无考。
玄冥此来事游戏,剪水作花南到地。
腊前不识丰年瑞,翻令粤犬云间吠。
贺太上皇帝尊号表(时临江权军) 南宋 · 王炎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双溪集》卷一○
俨蠖濩以凝神,心存清净;
拥鸿休而建号,德寖明昌。
将披皇册之文,丕显帝庭之庆(中贺。)
窃以天子有道,惟揖逊之最高;
圣人无名,岂形容之可拟?
第归美以为报,难固辞而弗居。
推崇允属于九重,爱戴实均于兆姓。
恭惟圣安寿仁太上皇帝陛下成功不宰,藏用无为,渊衷自得于遗珠,尘务悉轻于脱屣。
虽浩浩其天之远,微妙何穷;
然昭昭若日之中,英华可睹。
肃雍似文王之圣,钦明体尧帝之安。
寿不止于万年,仁永同于一视。
出纶诞告,已流诸夏之欢声;
镂玉增光,行袭两朝之缛典。
臣亲逢熙事,摄守下州。
瑞气郁葱,遥想未央之喜;
舆情闿怿,益知太极之尊。
贺太上皇后尊号笺 南宋 · 王炎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三、《双溪集》卷一○
并太帝以宅尊,退藏于密;
顺嗣皇之归美,必得其名。
蔼瑞气于长秋,流欢声于区夏(中贺。)
恭惟寿仁太上皇后殿下德方以静,用晦而明。
坤为母于两仪,震得男于一索。
方忧勤而相警,俄清净以自颐。
父子三朝,迭揖逊冕旒之下;
妇姑四世,洽爱慈宫壸之中。
宜纪鸿休,以储燕祉。
寿方增于未艾,仁愈熟而能安。
将练日而蒇仪,备成熙事;
移风而成俗,克广孝心。
臣摄守左符,驰诚北阙。
恭承涣号,知天长地久之无穷;
倍觉舆情,睹海润星晖而胥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