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送元诜还江东(一作送太常元博士归润州) 唐 · 韩翃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过(一作渡)江秋色在(一作里),诗兴与归心。
客路随(一作缘)枫岸,人家扫橘林。
潮声当昼起,山翠近南深。
几日华阳洞,寒花引独(一作独自)寻。
赠别崔司直赴江东兼简常州独孤使君 唐 · 韩翃
押词韵第三部
引用典故:右军
爱君青袍色,芳草能相似。
官重法家流,名高墨曹吏。
春衣淮上宿,美酒江边醉。
楚酪沃雕胡,湘羹糁香饵。
前朝山水国,旧日风流地。
苏山(一作小)逐青骢,江家驱白鼻。
右军尚少年(一作年少),三领东方骑。
亦过小丹阳,应知百城贵。
送裴五归京口 唐 · 李嘉祐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君罢江西日,家贫为一官。
还归五陵去(一作上),只向远峰看。
暮色催人别,秋风待雨寒。
遥知到三径,唯有菊花残。
送崔侍御入朝 唐 · 李嘉祐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引用典故:二毛 陶令
十年犹执宪,万里独归春。
旧国逢芳草,青云见故人。
潘郎今发白,陶令本家贫。
相送临京口,停桡泪满巾。
润州杨别驾宅送蒋九侍御收兵归扬州(一作润州杨别驾宅送蒋侍御收兵归扬州)。(一作张祜诗) 唐 · 李嘉祐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引用典故:丞相阁 铁冠
沴(一作冷)气清金虎,兵威壮铁冠。
扬旌川色暗(一作暝),吹角水风寒。
人对辎軿醉,花垂(一作看)睥睨残。
羡归丞相阁(一作府),空望旧门(一作雕)栏。
奉陪韦润州游鹤林寺 唐 · 李嘉祐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引用典故:五马
野寺江城近,双旌五马过。
禅心超忍辱,梵语问多罗。
松林闲僧老,云烟晚日和(一作多)。
寒塘归路转,清磬隔微波。
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书相问因以赠之时七夕 唐 · 李嘉祐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引用典故:骢马
移家避寇逐行舟,厌见南徐江水流。
吴越(一作地)征徭非旧日,秣陵凋弊不宜秋。
千家闭户无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
祗有同时骢马客,偏宜(一作题)尺牍问穷愁。
韦润州后亭海榴 唐 · 李嘉祐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江上年年小雪迟,年光独报海榴知。
寂寂山城风日暖,谢公含笑向南枝。
奉寄皇甫补阙 中唐 · 张继
六言诗 押鱼韵
京口情人别久,扬州估客来疏。
潮至浔阳回(一作来)去,相思无处通书。
丹阳送韦参军 中唐 · 严维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送元诜还丹阳别业 中唐 · 郎士元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引用典故:傲吏
已知成傲吏,复见解朝衣。
应向丹阳郭,秋山独(一作对)掩扉。
草堂连古寺,江日动晴晖。
一别沧州远,兰桡几岁归。
朱方南郭留别皇甫冉(一作皇甫冉诗,题作润州南郭留别。) 中唐 · 郎士元
五言律诗 押萧韵
萦回枫叶岸,留滞木兰桡。
吴岫新经雨,江天正落潮。
故人劳见爱,行客自无憀(一作聊)。
若问前程事,孤云入剡遥。
送王司马赴润州 中唐 · 郎士元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暂屈文为吏,聊将禄代耕。
金陵且不远,山水复多名。
楚塞因高出,寒潮入夜生。
离心逐春草,直到建康城。
登丹阳北楼(一作张继诗) 中唐 · 郎士元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寒皋那可望,旅望又初还。
迢遰高楼上,萧条旷(一作凉)野闲(一作间)。
暮晴依远水,秋兴属连山。
浮(一作游)客时相见,霜凋动(一作朱)翠颜。
丹阳浦送客之海上 唐 · 法振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不到终南向几秋,移居更欲近沧洲。
风吹雨色连村暗,潮拥菱花出岸浮。
漠漠望中春自艳,寥寥泊处夜堪愁。
如君岂得空高枕,只益天书遣远求。
送丹阳赵少府(即给事中涓亲弟) 中唐 · 卢纶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引用典故:佩韦
恭闻林下别,未至亦沾裳。
荻岸雨声尽,江天虹影长。
佩韦宗懒慢,偷橘爱芳香。
遥想从公后,称荣在上堂。
送从叔士准赴任润州司士 中唐 · 卢纶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引用典故:七人班 谢守
云起山城暮,沈沈江上天。
风吹建业雨,浪入广陵船。
久是吴门客,尝闻谢守贤。
终悲去国远,泪尽竹林前。
送惟良上人归润州 中唐 · 李端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拟诗偏不类,又送上人归。
寄世同高鹤,寻仙称(一作山补)坏衣。
雨行江草短,露坐海帆稀。
正被空门缚,临岐乞解围。
送赵给事侄尉丹阳 中唐 · 李端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引用典故:梅尉
太傅怜群从,门人亦贱回。
入官先爱子,赐酒许同杯。
淮海春多雨,蒹葭夜有雷。
遥知拜庆后,梅尉称仙才。
大唐中兴间气集序 唐 · 高仲武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五十八
诗人之所作本诸心。心有所感而形于言。言合典谟。则列于风雅。暨乎梁昭明。载述已往。撰集者数家。榷其风流。正声最备。其馀著录。或未至正焉。何者。英华失于浮游。玉台陷于淫靡。珠英但纪朝士。丹阳止录吴人。此由曲学专门。何暇兼包众善。使夫大雅君子。所以对卷而长叹也。唐兴一百七十载。属方隅叛援。戎事纷纭。业文之人。述作中废。粤若肃宗先帝以殷忧启圣。反正中兴。伏惟皇帝以出震继明。保安区宇。国风雅颂。蔚然复兴。所谓文明御时。上以化下者也。某不揆菲陋。辄罄謏闻。博访词林。采察谣俗。起自至德元年首。终于大历末年。作者数千。选者二十六人。五言诗一百四十首。七言诗附之。列为两卷。略叙品汇人伦。命曰中兴间气集。且夫微言虽绝。大制犹存。详略其臧否。尚可拟议。古之作者。因事造端。敷宏体要。立义以全其制。因文以寄其心。著王政之兴衰。国风之善否。岂其苟悦权右。取媚薄俗哉。今之所收。殆革斯弊。但使体格风雅。理致清新。期观者易心。听者竦耳。则朝野通载。格律兼收。自郐以下。非所附丽。凡百君子。幸详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