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禁茅山樵采敕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七
访闻茅山界内祠庙寺观之侧树木,多有诸色不顾条法,擅行樵采,及放野火焚烧山林,须议专行指挥。国家方延景贶,以祐蒸民。眷彼名山,存于方志,或仁慈所治,或真宇攸依。是为降福之场,允谓栖神之所,故宜加礼,敬答储休。岂可斤斧竞臻,樵苏无节?致嘉生之罔植,使灵迹以何观!爰伸禁止之文,用表肃恭之意。今下升州、润州,候宣命到,于茅山四面立定界止,严行指挥断绝。诸色人并本寺观祠宇主首已下,自今后不得辄有樵采斫伐,及放野火烧爇。常令地分巡检官吏、耆老壮丁,觉察检校,如有违犯,便仰收捉,押送所属州县勘断讫,枷项令众半月,满日疏放。如斫伐数多,情理难恕,即仰收禁,奏候指挥,当行决配。如是逐寺观祠宇之外,无有供烧柴山,不是古迹之内,久来存留树木,即仰本县官吏与寺观等主首同共指定界止,竖立标记,方得采取。若是已有斫伐延烧到树行稀疏处,亦仰随处州县勒定数目去处,常依时栽种补填,务要别无空阙。即不得辄便搔扰。仍将此宣命指挥于寺观门首及往来要路镌石,晓示知悉。大中祥符二年(《句容金石记》卷四,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石刻史料新编本。又见《茅山志》卷三。)。
「诸色」下疑脱「人」字,下文云「诸色人」可證。
题歙州问政山聂道士所居 宋初 · 黄台
七言排律 押删韵
千寻练带新安水,万仞花屏问政山。
自少云霞居物外,不多尘土到人间。
壶悬仙岛吞舟罢,碗浸星宫沈水闲。
宝箓箧垂金缕带,绛囊绛锁玉连环。
静张棋势铺还打,默考仙经补又删。
床并葛鞋寒兔伏,窗横柽几老龙跧。
溪童乞火朝敲竹,山鬼听琴夜撼𣟴。
草暗碧潭思句曲,松昏紫气度深关。
龟成浅甲毛犹绿,鹤化幽翎顶更殷。
阮洞神仙分药去,蔡家兄弟寄书还。
黄精苗倒眠青鹿,红杏枝低挂白鹇。
容易煮茶供客用,辛勤栽果与猿攀。
常寻灵穴通三岛,拟过流沙化百蛮。
新隐渐开侵月窟,旧林犹悦枕沙湾。
手疏俗礼慵非傲,肘护灵方臂不悭。
海上使频青鸟黠,箧中藏久白驴顽。
筇枝健拄菖蒲节,笋栉高簪玳瑁斑。
花气熏心香馥馥,涧声聆耳冷潺潺。
高坟自掩浮生骨,短晷难穷不死颜。
早晚重逢萧坞客,愿随芝盖出尘寰(《诗话总龟》前集卷一五 《方舆胜览》卷一六:唐有于方外者,自荆南掌书记,弃妻,从太白山道士学养气之术。后弟德晦为歙州刺史,方外来访之,德晦为筑台于此,号问政山房。县人聂师道,少师方外。后入吴为国师,号问政先生。)。
天庆观五岳真君殿记 北宋 · 彭乘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二
天象无体,万物应化其体也;至人藏用,万法感通其用也。稽乃体用,强为之名,无有本源,自内而出;孰为众妙,由外而来。非凝精冲寂,旷乎虚极,不见皦昧,冥于自然者,讵能与于斯乎?自然其神,含凝真一,无方无物,无本住法,会无涉有,散殊万类。清宁于高厚,诚明于性禀。气秀岳降,得其纯粹。含虚寂照,生与道妙。繇是精鍊至行,济导含识,行充功格,升列真籍。或于清浮浊滓间,统名山福地、洞宫灵府。至若善恶祥应,感召报贶,率由主宰。故尸赤城者瀛州仙伯,职句曲曰紫阳真人。赤城洞天,则龙蹻宁先生所治也。先生尝为陶官,通神幽隐,或蹈履烈焰,随烟上下。黄帝顺风礼问,受《龙蹻经》,得御飞云术,遂封五岳丈人,佩三庭印。开元中感梦宸极,因立祠于山趾,严饰真像。盖天服朱光,春秋崇祀,祺祥沓示。中和初,再封希夷真君。坤惟奥区,峰岭连属,标灵迹者,青城为胜。道书云,世间有十大洞天,此其一也。星根月顶,风容云骨,写影浮翠,表里森秀,弥数百里。钟奇毓异,蕃灵薮怪,实真仙所宅焉。宜其保祐生聚,奠厥方镇,仰洪荫,报神贶,崇庙貌,盛祠荐,绵世不辍。国家所以望秩精意,存真飞眷,轺传旁午,苾芬虔洁,祈褫黔庶,介福攸酢。益州天庆观天宝院真君殿者,道正明真大师王文正缔搆也。师禀粹清渊,熙真妙域,诚志劼毖,神韵凝靖。持符负甲,常存备守;破环截带,夙谨传授。三一潜运,两半无染。咸平中尝主青城山观,诏加崇饰,师勤力事任,实有成绩。故邑屋归仰,言动响效,载怀道庇,鉴寐虔洁,如在之想,思有所寄。凝精心于轮奂,存真相于殊好。绛台琳室,霄阶紫陛,凤搆标胜,阳华写制。遂于本院斋宫南,创建真殿五间及两掖廊庑,宪太微之殊裁,壮明霞之宝势。重栾云蔓,夷庭砥辟,峥嵘栋宇,靓深博敞,䌽致间错,延瞰眩目,高门洞启,宝座中峙,即邑人杨昌义造。施真君像及左右掖侍,漆髹幂纻,铺金饰彩,四规双理,日簪霞髻,伏晨偃月,蹲龙跃凤,异相具足,瞻仰增肃。殿内粉堵图五岳地君、四渎公衮、山川总领、神仙部属,环周复宇,若趋而暨。皆锦江逸士李怀衮善笔,里中宿儒王中吉、夔州助教袁琪、新安耆艾俞进光、华阳信士杨元祯佐财底绩也。星纪周运,众功迄备。其经始也,欲造潜山司命、庐岳使者以居左右,至是潜山容相已备,而庐岳模范尚阙。盖坤维九江,西南重阻,绘事匪肖,曾莫髣髴。适募能者,复议姿状。会有黄冠李茂皋至自庐阜,囊图简记来诣师室,事与诚契,冥应昭倬。至是方具制度,成兹志愿焉。且夫道者道也,万物由之而有,深赜不可际,拟议莫能尽。失其旨则恢诞诡异,无所不至。圣人所以极深研几,会其归趣。虚无恍惚存乎妙,淳元本始归乎模,名迹器象系乎物,感通变化冥乎神,好恶用舍属乎性,弥纶范围之谓教。率性顺理、清净无为,教之用也;君师礼乐、制度名物,教之迹也。施用以涉迹,循迹以宗本,故天地社稷、郊庙祭祀,示有宗也。彼祠宇像设、范金填土、香台法几、缮写刻绘者,盖托以寄心,存乎归向而底于化也。《礼》曰:「法施生民,以劳定国,能御大灾、捍大患则祀之」。猗欤!其施厚者其报美。至道统天地,至人化育于天地间,其施厚也。故后辟臣庶,际极溥率,必罄宗奉者以此。师以能绩汔济,诚愿载协,条其事状,丐文纪实。旌美申善,宜识岁月,故为疏举,第愧汎略云耳。嘉祐四年七月二十六日记(《成都文类》卷三七。又见《全蜀艺文志》卷三八,《宋代蜀文辑存》卷四,民国《新繁县志》文徵卷一一。)。
「夙」上原有「常」字,据《全蜀艺文志》删。
移丹阳郡先游茅山作 北宋 · 范仲淹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茅山
丹阳太守意何如,先谒茅卿始下车。
展(四库本作竭)节事君三黜后,收心奉道五旬初。
偶寻灵草逢芝圃,欲扣真关借玉书。
不更从人问通塞,天教吏隐接山居。
赠茅山张道者 北宋 · 范仲淹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茅山
有客生平爱白云,无端年老尚红尘。
只应金简名犹在,得见仙岩种玉人。
润州谢上表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九、《范文正公集》卷一五 创作地点: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
臣某言:奉敕移知润州,已赴礼上者。幽远之诚,未尝闻达;高明之鉴,俄复照临。臣(中谢。)伏念臣起家孤平,蒙上奖拔,置于清近之列,授以浩穰之权。圣惟知人,臣则辱命。徒竭诚而报国,弗钳口以安身。言涉大臣,议当深典。可无退省,抑有所闻。汲黯汉之直臣,尝疏公孙之短;裴度唐之名相,亦陈元稹之非。斯实忠良,岂无谗毁。臣闻孔子曰:「天下有道,政不在大夫」。前代国家,或进退群臣,听决大事,若出于君上,则中外自无朋党,左右皆为腹心;若委于臣下,则威福集于私门,祸衅积于王室。故三桓兴而鲁弊,六卿作而晋分。往古兴亡,鲜莫由此,孔子之论,昭昭不诬。是以君道宜彊,臣道宜弱。四渎虽大,不可受百川之归;五星虽明,不可代太阳之照。臣按大《易》之义,《坤》者柔顺之卦,臣之象也,而有履霜坚冰之防,以其阴不可长也;《丰》者光大之卦,君之象也,而有日中见斗之戒,以其明不可微也。臣考兹前训,虑于未萌。当危言危行之秋,有寖昌寖微之说。谓大臣久次,在进退而得宜;谓王者万机,必躬亲而无倦。总揽纲柄,博延俊髦。议治乱之本根,求祖宗之故事。政惨舒而自我,物荣悴而如天。人心不在于权门,时论尽归于公道。朝廷惟一,宗庙乃长。臣之所言,殊未尽意,重烦上听,再贬远方。削天阁之班资,夺神州之寄任。重江险恶,尽室颠危。人皆为之寒心,臣独安于苦节。萧望之口陈灾异,盖无负于本朝;公子牟身处江湖,徒不忘于魏阙。未知死所,敢望生还。伏蒙陛下九日垂光,八风回力,察臣有犬马之志,恕臣无尘露之劳,特出圣衷,稍迁便郡。茁如行苇,保于勿践之仁;鉴若鸣桐,脱彼在焚之患。敢不长怀霜洁,至效葵倾。进则持坚正之方,冒雷霆而不变;退则守恬虚之趣,沦草泽以忘忧。上副圣知,下逃群责。臣无任云云。
五云观记 北宋 · 晏殊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丞相冀文穆公即世之明年,某小君许国夫人闻于内朝,请建道馆于茅山之南麓,以为公栖神之所。圣上追念大臣,哀怜时思,特命郡守、旧相李公迪主其营缮。又敕公门下吏右侍禁张得一董其力役。后十四年,夫人以制度之未备,申命公之犹子右班殿直士颙往增葺焉,始赐名曰「五云观」。僝工于天圣之丙寅,已事于康定之庚辰。其广袤因崖巘之回抱,其奥阼视科文之品第。崇堂以宅肖像,秘殿以严真供。层阁崛起,广除环构,修廊蔓衍,高闳浚开,庖厨有方,厩库有次。其外则坛场著前朝之迹,洞穴表灵峰之蕴。乔松夹植,荫行旅之劳;良田外营,资糇膳之给。妙择勤士,恭修秘式。其所以尊奉遗貌、妥安净众者,罔不周具。惟道家者流,有清净冲虚之说,归真返朴之教,后代悦其风者,触类而长。于是乎幽经秘诀之敷演,清都洞台之照临,三云八景之鍊修,童初广寒之游集,上自后辟,迄于臣民,用资化源,著在彝典。初,真宗皇帝既偃武节,聿修文事。封泰山,款后土,谒仙里,建灵宫,务辑一王之仪,邈追前代之盛。公于是时都将相之重,极风云之遇。与一二元老洎鸿儒硕生,内则翊赞宸猷,外则讨论经礼。用削藁之密,荷沃心之赏。借前箸而谋定,申巽风而令行。至如检玉介邱,瘗缯睢壤,近甸巡豫,嘉坛裒对,咸遵秘箓,聿彰勤任。用三洞之科式,先八銮而启行,公则参仪卫之职焉。寅受天瑞,钦崇祖烈,五狱升号,灵泉效祉,并敞真宇,茂昭元贶,公又历置使之任焉。总集髦隽,纷披载籍,撷百世之龟鉴,述方来之矩矱,复诏公之典领焉。公又以混元之法,有助亨会,亟笈所蕴,源流实繁,欣逢盛明,得用论次。乃复选通达其学者,校雠而辨正焉。名山洞室之藏,金简玉文之萃,多所刊定,讫无抗谬。本至性之冲漠,益圣期之参会。倘佯乎丛霄大霞之境,讽咏乎广韶曲素之篇。寤寐赤松之游,沉酣金匕之药。间接真士,高谈妙枢。由是翛然有乘云骖飙,离人拔俗之想。出沐休暇,或元辰令吉,特屏世事,虔修净醮。坛宇严邃,旌幡飒纚。杳尘寰之不接,疑景象之有闻。绵祀寖久,积精忘倦。乾兴壬戌岁,分符秣陵,眷言兹山,实迩郊次。俄奉中诏,即伸嘉荐。注慕灵壤,徘徊净城,逌尔自得,澹乎忘归。隐士朱自英者,肥遁中岩,载更年所,公乐其素尚,宛若石交。还朝秉钧之再岁,以其名闻,召至都下,宴语䌷绎,异于常伦。及其还山,又约他日卜邻洞府。音旨隆密,朱生异之。后数月而公捐馆舍,且有遗语,卜兹缔构。前后所费私帑凡百五十万,官给不豫焉。续诏自英往还临莅之,皆从公之素志也。按《真诰》言:「句曲地肺,土良水清,谓之华阳洞天。可以度世,种民是处,三灾不干」。又言:「至忠至孝之人,皆先受灵职,次为列仙,岁登降其幽明,如人间之考绩」。则公之结思崇岫,归诚妙象,岂徒然哉!矧夫出应贤运,越登极位,佐时勋大,用物精多,非特受灵气,夐踰群品,曷以协昌辰之伟任?非默契仙箓,往阶真格,曷以显太和之挺生?质于前闻,其有冥合。呜嘻!乘时奋庸,文武之柄,尊主芘物,罄其蕴怀,执方持衡,不疚风议。烜赫燀耀,以功名自终。然后脱遗世氛,与羡门、偓佺之徒,相期于烟蔼之际,不其盛与!其不伟与!夫人恪奉治命,无忘遹追。其嗣子殿中丞寅亮瞿瞿协心,克终胜概,足播徽范,永光图史。谓殊夙以文翰游公馆宇,见托撰述,著之金石。是谓拜礼命之辱,而忘其为陋芜。公姓王氏,讳钦若,字定国。夫人姓李氏。公之邑里世系,历官差次,上载史牒,下刊碑志,此得略而不书。庆历二年岁次壬午十月乙卯晏殊记(《元献遗文补编》卷一。又见《茅山志》卷二五。)。
闳:右引作「源」。
送刁总赴句容簿 北宋 · 胡宿
五言排律 押微韵
佳邑控江湄,春来赴牒归。
波平双桨渡,日上乱莺飞。
狎野晨耕早,蹊田昼讼稀。
县图标地肺,家巷接乌衣。
沼静窥珍羽,楼閒数翠微。
山香蒸䭀熟,溪蕊摘莼肥。
有客怀金社,因君拂玉徽。
嵩云南去远,犹向柳依依。
高斋记(庆历二年四月)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六、《文恭集》卷三五、《景定建康志》卷二一
南中江山,类多托赏之美。金陵故都,绪馀六代,华人夏士,盛栖此土。虽一丘一壑之细,皆经高贤名辈,尝所留连。茅、许世外之风,王、谢江表之德,山林皋壤,号为名胜。子城东北,趋钟山为近,南唐李氏尝因城作台。台上望月,人相呼为月台。下临浚濠,正面覆舟,南对长干,西望冶城。榛烟渔火,泉华谷气,川禽山鸟,翔嬉其间,林木嘘唫之声,云霞起灭之状,须臾眺听,万态递出。此名胜之内,特又名胜者也。台倾地荒,介在人外,一境之秀,未有眄者。康定辛巳之夏,龙阁南阳公自三司拜符,安辑江介,政尚凝简,日多休暇,寄意琴酒之适,留好风泉之赏。他日因行后圃,遂登故城,适废台,留坏趾,踌躇四眄,爱叹形胜。指言佳丽之观,此最妙处。因裒材瓦之羡,调兵干之使,搴芜秽,养华薄,开径自下,立斋其上。环植百柱,通敞四轩。高侔谯楼,广容宴豆。檐宇飞竦,势将干云。旁瞩郊坰,俯见庐井。句曲之地肺,华阳之洞墟,三峰参差,彷佛在目。虽进躁之士,怵迫之人,暂游其藩,一践兹境,其心翛然,犹以为已登昆崙,涉阆风,澹乎忘归,有超离昏俗之意。又况真粹之流,平日隐几,反照正性,保御太和,人境相得,其乐如何哉!公既用钟鼓落其成,复须金石记其始。比辱来教,见命记事,曰:「我作是斋,姑欲榜之佳名,而绝境难摹,了不可得。今采谢宣城宴坐之意,直题曰『高斋」』。夫斋,戒洁之称,休舍之所。君子根本于道德,拯垫于性命,利用于安身,有馀于治人,不役志以营己,常虚心以待物。其有为也,精义致用,以经世务之韫;及其无事也,恬熙相养,以济天均之和。故道不用勤,而气守自若。庖丁之奏刀,老扁之斲轮,颜生之坐忘,伊公之强德,神机之王,繇此物也。公抱道混成,栖神高映。初总机剧,未尝荣华;比辞禁奥,亦忘欣戚。方舍山水之所,以穆仁智之性,高情远尚,焉可跂耶?人之登是斋者,当领会公意,不止邀乐壶觞,取悦于林岫而已。足使轧者忘其名,夸者辞其权,长留清风,以遗永年。庆历二年四月十九日记。
故尚书都官员外郎丁公墓志铭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八、《文恭集》卷三七
至和甲午六月二十四日,尚书都官员外郎、济阳丁公卒于京师之朝集院,年五十四。位不配德,论者伤之。君讳某,字元规。其先齐公伋之后,于姓为著。中叶迁播,徙贯于晋陵。曾大父匿景,大父衡泌。考讳某,与同产兄力学,比干试于贡部,以不得志先兄而卒。平生友爱,乡论佳焉。娶清河张氏,其外女兄也,贤善为族姻所美。生二子,长即都官,其后令终。考追赠尚书屯田员外郎,以仙游为母汤沐。君幼丧父,群稚见之,竦然改观。及长,与兄某俱有才名,学者称二丁焉。母疾,刲股肉以进,孝行闻于闾里。弱冠而孤,侍世父尤谨。明道中,与仲氏比牒充赋。明年建元景祐春,当试于礼部,会予为大宗伯所辟,预典试事,以亲嫌移之别属,二惠俱在选中。是年,同登乙科,里门荣之。释褐甘州军事判官。郡通河西,城恶且甚,献议州将,计功治之,凡期年而役已。未几,夏人果叛,氓大扰,城完而固,众以不恐。河出州境,岁苦灾潦,营石堤以捍。二者州人赖之。鄜城宿兵悍吏狯,转运段公檄使莅剧,邑中大治。再调楚州团练判官。发运使、吏部蒋公举监淮岸局,督是漕事。秩满,迁秘书省著作佐郎、知江宁府句容县。幼艾怀其惠,老奸惮其明。府檄苛求,一不之听。徙知雅州名山,以劳免行,迁秘书丞。三司举知舒州太湖县,兼榷茶禁。旧制,岁市茶八十万,受上赏。前此居邑者,淫刑取办,朘民售进,积苦甚虐,舒人无憀,君即岁减三十万。或以为不可,叹曰:「吾宁坐不逮之罚,安能邀朘民之赏乎」?自是无暴征、无滞积,公私两便,为诸邑之最。考课,迁太常寺博士。泛恩,除尚书屯田员外郎。在官五年,代还,进秩中都,通判定州。暴中风眩,以至含璧。君履行修敕,性资冲厚,犯而不校,介而能通。行己本于信诚,治民先于爱利。未究中寿,仅得台郎,报施难原,此古人致论于力命也。君娶广平程氏,胙脂田于安吉,柔閒维则,以经二纪。夭死遘闵,未亡在痛。三子,曰某、曰某、曰某,世其家学,休有乡誉,滋而后大,庸或在斯。女三人,长适进士孙诏,馀在室。孙男一,女一,皆幼。哀号奉其柩归,攒诸室,参议真宅。武进县怀德乡薛村原之地,命龟曰吉,以季冬丙申,宁体魄于兹。厥初,其孤来赴,以葬咨予,内属铭其前人。惟畴昔之晤言,慨頫仰之陈迹,且稽遗范,以志幽逵。铭曰:
笃哉斯士,履德恂恂。气冲神茂,行安节纯。忘生徇孝,纾患庇民。宜饷以福,尚永其身。曾是短历,歼此良人。爰启新阡,四郊之侧。言驾輤车,来宁兆域。脩夜弗阳,严冬将夕。寒日无光,阴云寡色。永诀千秋,赍咨篆德。深谷有迁,兹石未泐。
江宁府句容县令赠尚书兵部员外郎王公墓志铭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一 创作地点: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王氏世家开封陈留之通许镇,咸平中,分通许为咸平县,故王氏今为开封咸平人。公讳谋,字某。曾祖讳丕,祖讳祚,父讳锐,世以资雄里中,不乐仕宦而好施其有以赒人之急。及公而资益衰,乃叹曰:「吾闻施于为政,其利可以赒天下,资安足道哉」!乃慨然以孔氏《尚书》举于有司,累不中,因就他选,曰:「可以为政,何择焉」?初任莱州莱阳主簿,会令坐事解去,公署令事,告其民曰:「令欲为法简而利民博者当何为?去其甚恶可也」。乃缚故吏唐权,条其宿恶上于州,杖其脊而还之。县之奸豪,皆歛色屏气,指权相戒不可犯公法。公曰:「使我为令期年,不独善人不惧恶人,可使恶人为善也」。已而河决东平,公部县丁夫数千,召权署队长,权喜曰:「公许我自新矣」。卒以丁夫治河为诸县最。历婺州兰溪尉、陈州项城主簿,会岁旱蝗,州守风吏按田者言旱不为灾,公与守争至三四,民得复,乃已。改颍州司法参军,州民药氏为盗,会赦,出入里闾,操弓矢,为民害。有朱氏者,募客二人谋杀之,法当死。公曰:「为法所以辅善而禁恶也,今杀良民为恶盗报仇,岂法意邪」?乃状列之,朱氏得减死。改华州司法,迁苏州之吴江、江宁之句容二县令,遂老于京师。以某年某月某日卒于家,享年六十有九。公好学善书,喜宾客,务赒人缓急。而为性宽静沈默,左右丞史有不如意,未尝笞责,诸子问之,则曰:「刑法岂为喜怒设邪」?公初娶赵氏,永安郡太君;后娶李氏,陈留郡太君。子男十人,二早卒。女二人,一卒于家,一适朱氏。庆历四年九月庚申,葬于开封尉氏蒋成乡柏子原之新茔。于其葬也,长子拱璧,右侍禁;次拱之,左班殿直;次拱德,卫州获嘉县令;次拱安,右班殿直;次拱己,守将作监主簿;次拱式,尉氏县尉;次拱辰,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次拱著,歙州司户参军。以中丞之贵,累赠尚书兵部员外郎。将葬,中丞君泣而语其伯仲曰:「吾家通许,世有阴德于人而无兴者,至吾先君不有于其躬而以贻后世。小子不佞,幸得备员御史府,进退大夫之后。小子何有焉?然惧乎后世徒见王氏之兴,而不知吾世积渐之所以来者若此,其可无铭」?乃来求铭。铭曰:
公世以资,施德于人。至公资衰,乃施于官。有子之一,足大公门。矧公多子,多子多孙。惟彼世德,如流有源。其来者远,愈积益蕃。铭昭其昧,以永厥存(《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七。又见嘉靖《尉氏县志》卷五,康熙《开封府志》卷三八。)。
「沈默」下原校:「一有『及于吏事,敢于所为,不屈其守」』。
罗浮山 北宋 · 祖无择
五言排律 押虞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根盘瘴海隅,何代拆蓬壶。
势压诸夷岛,光生数郡郛。
上当星纪牧,旁佐祝融都。
灊霍思朋盍,衡庐认友于。
路岐通句曲,村落带幽逋。
气盛吞三楚,名雄隘八区。
葛洪丹灶在,鲍靓履綦无。
秀合钟灵药,珍应产美瑜。
阴岩滋薜荔,古涧老菖蒲。
云色兼霞净,泉声带雨粗。
春分铁柱出,秋静石楼孤。
深洞龙遗卵,平冈凤引雏。
密疑维地轴,俯见睨天吴。
鸟羽文章异,柑包气味殊。
住僧閒隐几,过客每停舻。
众木森如向,群峰俨若趋。
降神乏申甫,肆望远唐虞。
图画劳良匠,祈求走俗巫。
一拳卑勾漏,千仞小番禺。
登恐神鳌抃,移从野叟愚。
谢公心未协,尚子迹犹拘。
自喜兹游胜,宁论我仆痡。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罗浮山部
闲居 北宋 · 张咨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兀兀浮生水上萍,百年那得眼长青。
醉中但爱杯呼月,镜里惊看鬓易星。
瓶胆插花时过蝶,石拳栽草也留萤。
瑶音到手知音少,默诵南华一卷经(清张绍棠光绪《续纂句容县志》卷一八)。
炼丹井铭 宋 · 方峻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
仙公冲晦,营炼长林。
仙公显明,海岛流音。
方台白麂,丹砂黄金。
神飞万天,井存于今。
碧甃函丈,银床半寻。
涵清冽寒,涤虑洗心。
德地不改,短绠汲深。
我长斯民,知宗青元。
周询故里,景仰遗妍。
勒铭琳馆,庸永厥传。
按:嘉庆《萍乡县志》卷一七,嘉庆十六年刻本。又见《句容金石记》卷四,光绪《续纂句容县志》卷一二。
重修夫子庙记 宋 · 方峻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句容金石记》卷四、光绪《续纂句容县志》卷九
江宁府句容县夫子庙,按旧碑云唐开元十一年立,迄今周一千九百七十四甲子矣。峻去年春移宰是邑,临事三日,庙谒先圣,周视祠宇,其栋桡像毁,迨无可枝梧。因叹曰:数百年古邑而夫子之居弗能庇风雨,曷以使斯民知国家崇奉之典,为生人教化之本欤!载惟废坠,心焉孔疚。秋八月,会上丁行释奠礼,隘不如仪,邑人有乐善如周初、张诜、李希元者二十人谕厥意,荐牍诣邑,请以新之。邑闻于府,府俞其请,委令佐以董其役。众输金七十万,市材陶瓦,择匠僝工,作殿屋四百椽,堂屋半之。门廊十五楹,斋馆、文房通十室,缩板为垣环百堵。殿以新圣容,颜子配坐,十哲侍左右,曾参预焉。堂壁图三礼彝器,东西两序绘六十子及先儒之精经,若公羊高、王弼等凡十有二人以次之。冬十月经始,越明年有成,不费民庸,不妨农事。躬率生徒,行释菜之礼,俎豆成列,跪奠有仪。耆艾耸观,子弟知学。昔之坠典,一旦恢复,崇奉之规著,教化之本立,亦长民者有志于吾道之一端也。大哉夫子之德,巍巍乎无得而称焉!峻也謏闻,不足以形容纪颂于将圣,第书建作之年月云。
回茂州吴郎中启(邛州) 北宋 · 文同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一、《丹渊集》卷三○
闻风旧矣,奏记缺然。向服才猷,徒倾于翘馆;输驰恳素,莫置于行邮。使由奥屏之来,惠有荣函之及。布词且丽,将意甚勤。某官学有本元,术兼权立。向繇剧邑,选委遐藩,盖凭绥辑之才,果布循良之政。即程懿绩,就服褒恩。某仰德虽深,莅官有制,未谐会晤,常积瞻凝。
枢密院三月十三日于大相国寺开启圣节道场锡庆院排当 其四 句曲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三○、《司马公文集》卷六九
八音繁会,七律钧谐。上悦台颜,把色合曲。
句容刘同年寄示游山诗及术煎 北宋 · 刘敞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江外三峰倚碧天,古来相续几神仙。
自无飞骨何由到,赖有新诗尚许传。
饵术始知堪度世,听松真得自忘年。
会驱鸡犬从君隐,与择华阳数亩田。
茅君碑跋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五四、《元丰类稿》卷五○、《曾文定公集》卷一六、元丰题跋、《舆地纪胜》卷一七、《六艺之一录》卷五八 创作地点:湖北省襄阳市
《茅君碑》。三茅者,盈,太元真君;固,定录真君;衷,保命仙君,皆汉景帝中元间人。盈天汉四年道成,至元帝初元五年来江左句曲之山,哀帝元寿二年乘云而去,至梁普通三年,五百四十四年矣。固至孝元时拜执金吾卿。衷宣帝地节四年拜上郡太守、五更大夫,并解任还家修学。成帝永始三年,固为定录真君,衷为保命仙君。梁普通三年,道士张绎建此碑,孙文韬书。
和俞仲素太博游茅山二首 其二 马上初望茅峰 北宋 · 苏颂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三士隐沦地,上林句曲前。
朅来思访道,属望赋游仙。
松引飞轮路,云收积玉巅。
华阳不知远,趣驾似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