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朱德裕以言念君子为韵赋诗见寄次韵答之四首 其二 南宋 · 周孚
 押词韵第十四部
句曲一老翁,早岁困铅椠。
整冠缨为绝,晚境尤可念。
闻君从之游,琢磨去瑕玷。
何时雷夫子,斸此两龙剑(自注:属顾丈应文。)
再次韵赠从之并寄朝美士美 南宋 · 周孚
 押尤韵
大汤陈元方,小汤许文休
向来京江岸,政作汝颍游。
一随简书去,寒江自湍流。
我瞻天际鸿,渠叹波上鸥
之子虽近交,襟怀亦林丘。
缅惟两玉人,非子孰可俦。
高标互晖映,妙语相应酬。
鼎立照茅茨,何日能此不。
句曲荆溪,迁徙非所忧。
得客三士间,衰年更何求。
汤士美秀川户曹 南宋 · 周孚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二一、《蠹斋铅刀编》卷二五
戊子春,予始与君之兄朝美遇于镇江
朝美简而文,刚而不犯,予固乐从之游焉。
其后因朝美而识君,君之才盖不愧其兄者也。
今三年矣,其好未始一日替也。
予穷于世久,怒辱而狎侮之者多矣,而君兄弟独加敬焉,予不知其何以得此也。
今年冬,君将赴秀之户曹掾,自句容来别予,且乞言以为赠。
予自视其言之不足进也,而君之请不已。
呜呼,其可以予之陋而孤君之意哉!
向予见君之家居也,仰有趋,俯有诺,优游而自适者累年于此矣。
一旦出而为吏,官长之严、符檄之繁、吏民之欺,毕萃于前,凡事其能尽如人意耶?
释家居之乐而任此责,君亦少劳矣。
虽然,吾意君有所不能免也。
夫四民各有业,而世禄之家以仕为业者也。
敬君之事以贲其宗,此父兄之教而可忘乎?
今国家入仕之涂虽不一,而公卿大夫之世进而得美名者踵相继也。
之阀阅既不下彼,而其才又与之颉颃,则虽欲退而不售,其族姻亲党盖推而莫之容也,其可以惮是劳而不行乎!
夫志于学而不志于用,君子谓之固;
席宴安之乐而隳世家之籍,君子谓之陋。
固与陋岂予所望于者哉?
传曰:「怀与安,实败名」。
其勉之。
建康府句容县圆寂寺 南宋 · 周孚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二二、《蠹斋铅刀编》卷二四、《句容金石记》卷五
句容县之西南三十有五里,有山曰赤山
曩时邑民之避乱者常栖焉,群盗旁午而卒无患,相谓山之神有以相我,愿致力于佛以报神惠。
比丘景伦溧水来,止于其县之香林院,众素闻其名,相与出钱买地于山之阳以留之,而知县事邹惟叙助为之请,且言于府,乞以绍兴诏书移故圆寂寺之额于此。
知府事叶公梦得许之。
方芟夷蓬藋,规度庭宇,而景伦卒。
景伦之徒道愿来主寺事,而同门道忠实佽助之。
二人恶衣菲食,檀施之入虽一钱不敢私,通伦之世二十有九年而寺始成。
盖有殿以严像设,有室以安勤旧,有堂以待方来之众。
寝庐斋庖各以其序,而瓦甓金石之用,丹垩髹彤之饰又皆称其事也。
道愿图其寺之所在而以书来言曰:「此邑中耆旧之愿而先师之所未能成者也,今幸成矣,愿乞文以为记」。
予发书按图为之叹息。
夫天下之事,方其势之可以亟成也,孰不愿徼幸焉?
苟或事与意相龃龉而岁月不可冀,则色倦神沮以他为解,甚者释之而去,委其责于人。
惟其如是,故事卒不立。
今是县介于两州之间,而地又僻,且县之籍初未尝有是寺也。
历年之久,向之愿施者凋零略尽,后生晚出疑笑者半,愿不挠不随,独能有成,嗟亦劳矣。
故吾于此有感焉。
愿持律严甚,其学者诜诜奉其教不敢少犯,是寺之兴,盖未易量也,故予记之。
圆寂本梁同泰寺治平间始赐今名云。
乞与监督创造寨屋官量行推赏奏乾道六年十一月十一日 南宋 · 张松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六六、《宋会要辑稿》兵六之二一(第七册第六八六五页)
创造寨屋二万间,计五寨,并桩管到材植物料一万间,各已圆备。
每寨委干办官一员、知县一员、巡检一员监督工役,委是协济,望特与逐官量行推赏,庶可激劝。
其指使以下,从本司犒设一次。
第一等:知建康府上元县廷瑞江宁县何作善句容县慕容邦用溧水县陈嘉善溧阳县喻仲迁;
第二等:本司主管文字吴麟、干办公事赵彦声、苗观颐、茹骧主管帐司文字赵彦骏
第三等:建康府东阳镇巡检王立靖、安寨巡检商乂、马家渡巡检居实溧水县管界巡检吴忠溧阳旧县管界巡检陈沂
栗里华阳窝辞 居句曲山 南宋 · 王质
林屋兮峨嵋,岱宗罗浮兮缭之。
幅员既长兮无极,杳烟壑兮云陂
高陵深兮矧昭阳穹庐之翻覆,万春千秋兮句曲
东麓兮南冈,桂椒萧艾兮同香。
湛汧溪兮永碧,岌菌山兮长苍。
瑞庆节建康府山崇禧观启建祝寿道场青词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三
伏以良月方中,诞辰斯届。
华阳之洞府,素集真仙;
句曲之名山,用祈景贶
伏望三峰交会,众圣溥临。
即崇禧之宫,俯歆净供;
授长生之箓,加惠眇躬。
上焉介寿于重亲,下以均釐于四海。
二水亭乾道五年十月 宋 · 史正志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八二、《景定建康志》卷二二
淮源句容涞水两山,自方山合流,至建业贯城中而西,以达于江,有洲横截其间,李太白所谓「二水中分白鹭洲」是也。
秦淮两城隅对峙,北为赏心亭,其南阙焉。
登城而望,坐抱牛首,可凭藉如案,淮山一带沙洲烟屿,皆不遗毫发,意古必有亭其上者。
一旦父老谓予曰:此承平时二水亭也。
考于图志不载。
呜呼,六朝以来,迨今九百馀年,其废兴成败,可胜言哉!
今之为城,盖自徐温之改筑。
亭以二水,又不知为何时,岂岁月久远,故不传邪?
城下二水,混混东流,古今固自若也。
羊叔子登岘山,顾其客邹湛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
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
曰:「公名与此山俱传,若湛辈当如公言耳」。
嗟夫,有志之士慨其名之不与山传也如此。
顷者城壁缺坏,才辨瓦砾,是亭之名失其传久矣,况于一时登临之人哉!
碑石果可托于岘山,为不朽乎?
盖笑叔子之志,真区区也。
予方修筑城隅,复建是亭,揭以旧名,而为之记。
后有来者,览江山之胜,而读予之文,因悟夫城之与亭,废兴成败,相寻于无穷,而人事得丧倏往而忽来,思所以托名于后世者,可不慨然有感而为之赋邪!
乾道五年十月望日,左朝散郎、充敷文阁待制、知建康军府事、提举学事兼管内劝农营田使、充江南东路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兼行宫留守司公事史正志记。
左朝奉郎、新权通判楚州军州、主管学事赐绯鱼袋杜易书并题额。
东野集赠任贯道 南宋 · 袁说友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七、《东塘集》卷一九
袁起岩将视旱之檄于句容,弥月而获见邑大夫之婿任贯道,粹厚练达,所语事皆应程度,而又愿多见古人诗。
溧阳近刊《东野集》,敬受一帙,以昌其趣。
予来日西矣,他日相逢,更当为我辈中贤故人也。
华阳集跋乾道三年九月 宋 · 张坚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五九、《华阳集》卷四○、《爱日精庐藏书志》卷三一、《皕宋楼藏书志》卷八一
先君性嗜学,壮岁读书,至忘寝膳。
自隶业上庠,以至官中都,著述无虚日。
馆职最久,与一时名公赓和尤富。
建炎己酉,金虏南渡犯浙东。
明年三月北归,所过焚剽无噍类。
先君方待浙宪阙,居金坛,仓遑挈家奔句曲西馆戴氏。
一夕虏卒至,家人仅以身免,去未一里,而烈焰属天,由是数十年手泽,悉为煨烬无馀。
迨戎马息,惊魂犹未定,而丞相当国,士大夫以文墨贾奇祸,斥逐流放,踵相蹑于道。
先君念太夫人年益高,无兼侍,秦又挟微憾,疑不附己,常恐一旦贻亲忧,遂绝意辞翰。
尝为大理卿谭公哀辞,有「士应知己用,人岂法家流」之句,既出,好事者口语籍籍,几为所酝酿。
因此愈自晦,屏去笔砚二十馀年。
或诿以文字之职,一切力辞。
遇胜日,袖手危坐,命子孙读古人佳制,以寄幽赏。
秦相卒,先君蒙光尧寿圣皇帝擢登政府,旋再辞禄以归,时年已七十六,闲居又八年而即世。
晚景多病,颇近药石,虽时时歌咏太平,然精勤刻苦,不能如畴昔矣。
坚不孝,遭大罚,号慕之馀,裒集遗文,以类编次,仅得外制二百二十二、表疏九十八、奏劄六十八,故事十九、讲义十九、启八十四、杂文七十六、古律诗二百三十九、乐府三十四,釐为四十卷。
以先君自号华阳老人,目之曰《华阳集》。
集中有宣、政靖康间所作诗文数十篇,皆掇拾于残编断简之末,或亲旧口所传诵,十不存一二。
唯《尚书解》三十卷,乃先君为学官日所作讲义训诸生者,闽士集而成书,别本刊行。
呜呼,先君力学起家,不幸遭兵火,畏权臣,故文章之传后世者,止于如此。
敢摭其实载集尾,以俟立言君子为之叙。
乾道三年九月朔,孤子坚泣血书。
九序 南宋 · 崔敦礼
春日兮繁鲜,车阗阗兮句曲天。
縆瑟兮拊鼓,满芳菲兮琼筵。
朝霞为羞兮沆瀣为醴,瑶华玉馔兮错杂而陈前。
灵之来兮赤城空,驾白鹤兮御清风。
群仙从兮哆哆,云晻暧兮车隆隆。
灵之去兮返太清,骑日月兮朝紫皇。
下视九州兮尘泱茫,五岳俎豆兮四溟杯觞。
制琼琚兮余衣,集芳荪兮余裳。
荷佩兮离离,兰旌兮扬扬。
欲往从兮未得,望夫君兮彷忀。
送郑与之赴召序 南宋 · 崔敦礼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二、《宫教集》卷六
乾道改元三月句容郑君与之以封事献诸朝,越日有诏徵郑君赴阙下。
古之刚介鲠亮之士得位于朝,立玉陛方寸地,明目张胆,指朝政阙失,言当乎古论,事拂乎当途,抗天触神,忤雷惊霆,听之可福于民利于国,否则放弃窜斥,寄一死于千万里外。
与之江左一尉,官至卑,且甚疏远,而一旦披腹心,呈琅玕,剑锋差然,累万馀言,书纸数十幅,寄笺西风,朝奏而暮召,虽古之士遭际有不能及。
吁,亦荣矣!
将行,告辞于同寮,江宁崔敦礼酌而别,执盏而言曰:「与之敢言高论,旁若无人,真能破群议,骇动时听。
今其行若登仙,世俗荣之,执政乐之,富贵爵禄夫何忧」!
又祝之曰:「与之以儒术致身,推所学足以成厥功,无诡随,无去其本,善为吾儒主盟」。
与之喜曰:「非子其谁为我言」!
言竟,遂书以为序。
赵时侃方信孺奏状 南宋 · 蔡戡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五一、《定斋集》卷六、《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四七
照对臣今月二十六日,承常州公文,准吏部符,七月初二日三省同奉圣旨,在内令侍从、台谏、两省卿监郎官,在外令监司郡守、前宰执侍从,不拘文武臣,各举人材三两人,限三日具奏者。
臣伏睹奉议郎通判常州军州事赵时侃,性资闿爽,吏事精明,济之以中和。
饰之以儒雅。
初调武进县,已有能称。
适值岁饥,盗贼旁午时侃广布耳目,多设方略,寻即捕获,用赏改官。
及宰句容,剖决民讼,皆得其平,经理财赋,不扰而办,兴利除害,爱民戢吏,邑人至今思之。
今任毗陵郡,究心职业,有志事功,处心和平,不尚苛刻,涖事勤恪,不为苟且,佐理郡政,治绩为多。
诸司所委看定案牍、平谳狱讼,咸谓允当。
列衔论荐者至再,前后举者二十馀人。
人老成详审,练达疏通,凡所施为,无不中节。
事方丛委,时侃处之,绰有馀裕。
付以一路,必能澄按所部;
畀以一郡,必能惠养小民;
委之繁剧,必能治办
今已书两考,旦夕受代,唯朝廷所用。
承务郎、知绍兴府萧山县淮东随军转运干办公事方信孺,才猷隽明,风力强敏,文采吏事,皆有可观。
粤自弱岁,下笔出语,固已惊人,出于天资,非由学力。
及其入仕,慷慨敢为,事不辞难,所治辄办。
初调番禺县,承累政废坏之后,创立廨宇,盖造营房,置办军器,教阅弓手,境内肃然。
番禺、新会阙令,府檄摄事,刬剔蠹弊,百废一新。
朝廷行下劝谕纳粟,本府委令信孺,措置到三万馀石。
诸司知其才,同衔奏辟知增城县,上章列荐者无虑十数。
今任以获盗赏,改秩知萧山县
到官未几,姓名闻于朝廷,选差充淮东随军转运干办官,见在军前应办。
其人年壮气盛,有意功名,奋励激昂,不择剧易,少加涵养,必为成材。
内而繁难职事,外而沿边任使,皆可试用。
此二人者,臣或目击其治行,或熟知其才业,举以应诏
将来朝廷擢用后,不如所举,甘俟朝典。
便民疏(二 知江州时) 南宋 · 袁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六九、《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七三
臣闻楮币之用,至今而穷。
立法而称提之,所以济其穷也。
然今日之所谓称提者,果能有济乎?
始以法令从事,兑不以省陌者,必罚无赦。
未几从民之便,又未几而有三分、七分之说,展转屡变,而卒归于铜钱、楮币之相半,是复其旧也,是犹未始称提也。
经久可行之策,顾不在兹乎。
今议者急于丰财,欲用铁钱与铜钱并。
当不足之时,倏易有馀,宁不可喜?
而其实有不然者。
往时楮币多,故铜钱少,而又益以铁钱,不愈少乎?
往时楮币多,故物价贵,今又益以铁钱,不愈贵乎?
铜、铁之价,固不相若。
铸以为钱,孰贵孰贱,兼用之于市,而实得铜钱之直,得无徒费铁钱乎?
两淮虚耗甚矣,运铁钱于江南,贸易而归,固将裕之也。
江南之楮币,易淮甸之铁钱,厥价三倍。
奸巧之民争先取之,此盈而彼虚矣。
铁钱日以朘削,铜钱禁不得往,淮人将安所用哉?
名曰裕之,其实蹙之,臣不知其可也。
且夫铁钱之易就,非若铜钱之难成,盗铸如云而起,楮之轻也滋甚。
譬之人方病寒,又以凉剂投之,祗益其疾而已。
内不足以权楮,外不足以裕淮,将何便于此哉?
或曰:楮币之用,今已穷矣,不变而通之,可乎?
曰:变而通之是也。
革而当其悔乃亡,变之而不善,不若勿变之为愈也。
然则奈何?
曰:详于立法,不若严于守法。
法已明具,固守而力行之,自足以维持斯世。
有法不守,而别立之法,徒为此纷纷尔。
且今日楮币之轻,得非以铜铁之寡欤?
海舶之泄,未始无法也。
而检空之委,得于情恳,纳其私贿,纵其私载,则连樯而去。
奸民相结,贮钱小舟,潜往海洋,纳诸巨舶,稛载而归,此钱之所由少也。
独不可申严其禁乎?
销钱为器,未始无法也,而获利十倍,人竞趋之,所在公行,若当然者。
句容天台四明池阳临川之所铸者,以精巧名,人皆贵之,此钱之所以销也。
独不可痛惩其奸乎?
鼓铸之司,令甲至严也。
每岁增之,何可胜用。
自黠吏既渔其利,而场户复济其奸,惮取铜之难,销钱以输之,幸其精练,无复致诘,钱安得而不耗。
独不可坚明其约束乎?
邦有常典,讲若画一,人不畏法,以法绳之,谁敢不服。
若夫守法之地,人所观瞻,而先自废法,罪莫大焉。
铜、楮相半之制,其来旧矣。
乃创为新例,输楮于官者必令贴纳,是利其赢也,是弛相半之法而置钱于无用之地也。
奸民乘之,逞其私欲,毁之匿之者不胜其众,是孰为之倡哉?
臣窃观当今州郡,大抵兼行楮币,所在填委而钱常不足;
间有纯用铜钱,不杂他币者,而钱每有馀。
以是知楮惟能害铜,非能济铜之所不及也。
加之以贴纳,岂货泉之利也哉?
朝廷深惩往事,革三分、七分之弊,而复二者均平之法,此乾道淳熙之美意也。
人情翕然,佥曰至当。
守法之便,昭晰如此。
夫法有常守,则观听不惑而民有定志;
法不一定,则前后相戾而人无信心。
守铜、楮相半之法,悠久不变,而异时谋利挠法之蠹,荡涤无馀,尚何忧铜钱之寡而楮币之轻乎?
此当今之急务也,惟明主留神。
天下幸甚。
上元县社坛淳熙八年三月 南宋 · 奚商衡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四三、《景定建康志》卷四四
上元秣陵,中名北县,先唐合于江宁,宣孝皇帝五载号上元明年因以名邑
国朝天禧间升州节度府,中兴岳狩,列于陪京,一同之寄,视昔为重矣。
淳熙六年五月承议郎赵侯来涖兹邑。
丞相申国公以魁望镇北门,宽大和平,百吏乐职,侯素所蓄积得展布之。
下车之,首治马驿,财力大充,弗沮弗媮。
顾瞻社宫,岁月荒老,祠宫日漫,间尝寓之他所。
侯曰:「是职也,宜先」。
明年,撰日即工,以七月既望经始,三旬而成。
其地西直台城财里所,东走句曲,南枕秦淮,北眺钟山
中为屋六楹有畸,外为垣馀百五十丈。
崇崇其坛,时立爽垲,云烟紫翠,森列献状,春秋蒇事,棨戟具来,明宫斋庐,崇饰俨雅,子男邦君之祠莫与俪焉。
先是岁戊戌,国家用太社令言,制诏郡邑增社稷之祀。
于时百辟,肃然连心,盖谓风人所称,祈报惟谨,考儒先论勾龙弃之功与素王等,故得祀遍天下。
嘻,其重矣哉!
今兹坛崇恭上之诏、明古之训,一举而二美具,其始可书。
侯名伯晟,字明仲,笃古而文,综练有官业,同予第进士,且俱吏吴中,相乐甚。
书来徵吾文以记,辞谢弗获,𠟭为蹠寔,月而日之,以谂来者,俾共于祀事,尚侯之心云。
淳熙八年三月十五日宣教郎、充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奚商衡记并书。
重修建康府句容县南庙记 南宋 · 赵善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二、《句容金石记》卷五
直邑之南,陆走无半舍地,方南钤有正顺忠祐灵济昭烈王祠庙,土人呼为南庙,地势宽闲,风气和会,平岗长陆,虎踞龙走,盖天造地设,所以宅灵气而显异迹。
庙旁有碑,委仆于荆榛草莽之閒,残缺漫灭,字不可识。
图志不载,莫知云何。
故庙之废兴,亦莫详其所自。
然制度未广,卑陋褊迫,不足以称王之休功盛德。
且岁久,土木力尽。
乾道壬辰,众议出缗钱大而新之。
邑士许恭、李立等倡其事,众应如响,犹未敢遽兴工。
前此民病无井可汲,屡穿不得泉,远近之人岁以王之诞日集祠下,至于酌陂水而饮。
及是乃与致祷,愿以凿井得泉为验。
既而凿未及深,飞泉溢涌,日渐澄澈随盈,众心鼓舞,即日诸役毕举,居人尽力,工人尽艺,相励趋事,曾未阅久,绩用告成。
殿寝翼然,堂陛肃若,夹以修廊,周以层垣,雪脊朱扉,交错相映,百用具修,无一或缺。
于是壮而不僭,华而不奢,过之者撤盖,止呵舆马,不敢及门,咸低徊跼蹐,改容振服而后去。
淳熙丙申中秋之吉,善言被命试邑,始至三日,祗谒祠下。
于是磬折而入,载拜于庭,瞻仰俯视,威灵如在。
未几,交代朱君光谓善言曰:「王之德此一方也,其来久矣。
水旱必祷,痛疾必呼,是皆感于精神,发于梦寐,曰雨曰旸,如操左券。
今庙之北有张墓,广袤数百亩,经界法行,官蠲常赋,民亦不敢佃据。
东有石柱,前有陂池,相传为王牧马饮所。
又有前光后光二废寺,孝宅砚池,悉近王庙,谓为王之故居,遗址甚多。
先是邑尉郑兵常传上封事,经久未报,心疑致祷,方焚香而香炉动摇,旋转不已,众皆股栗。
尉且拜祝曰:『为祸耶,为福耶?
祸则动而不已,福则动且告止』。
居亡何,有诏趋封,计香炉动时,实诏下之日。
居民有张姓者,将捐巨木助营缮,是夜有木自仆,平地如截。
民惧,尽施其馀,人愈敬信。
如是灵异,盖不可一二数。
光久欲记其事,因循未能,今将去此,奈何?
子盍为我次第而勒之石」?
善言曰:「公言不诬,事有考据,其何敢以文陋辞」?
因念是邑土瘠而民贫,故往往短于财,啬于施。
今庙之兴也,所费累钜万,而民贫争舍乐赴,如影随形。
王有大功德于是邦之人,其何能尔?
于戏,礼有祭,典有祀,皆谓有德于人,有功于社稷,自昔而然,不可废也。
今王精爽,千载不昧,其呼吸风云,化灾为祥,振耀阴兵,助顺讨逆,尊爵美号,华于一门,祠宇之盛,遍于天下。
矧是邑也,为显迹之地,邑人事王如事父母,则血食于此也宜矣。
按祠之记及诸家说,王实吴兴乌程人,生于前汉,又曰其先今武陵龙阳州人也。
然则今之墓田,岂王未葬此乎?
抑生于吴兴,显于句容,殁而葬于是乎?
并书之以俟识者。
至于王之灵迹著验,盖天下所共知,载于祠山诸碑既已详矣,兹不复云。
姑摭是邦之人耳闻目见者而为记之。
淳熙四年苍龙丁酉七月既望奉议郎、知句容县赵善言谨记并书。
宣议郎、丞万俟传,迪功郎、簿蒋棣,迪功郎、尉季用昌,始终都会首许恭、副会首李立同立石。
乞减句容县增额和买绢绵奏嘉泰二年 宋 · 吴琚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一二、《宋会要辑稿》食货六四之三八(第七册第六一一八页)、《文献通考》卷二○
本府在城上元、江宁两县,昨因兵火,遂将营运和买绵绢数在外三县。
句容除元额外,增绢二千一十九匹,绵二万一百六十两。
继尝请减于朝,而时相无田土在句容,谓秦桧独不与减,今欲与尽减续增之绵,永除下邑偏重之害,本府自行承认减数。
溧水县和买事奏庆元五年七月 宋 · 钱象祖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四、《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九七(第七册第六四一八页)
措置到本府管下五县数内上元、江宁、句容溧阳四县所理和买,除第五等人户免科,其馀人户各不分上下,并纳一半本色,一半折钱。
所有溧水一县和买,本县旧米、绢价高贵,遂令上户送纳本色,下户折钱,本为优恤。
近年绢价低平,折钱数重,下户艰于输纳。
欲将溧水县所理和买,从今来臣僚所奏,不分上下,衮同令人户各纳一半本色,一半折钱,庶得均当。
苏召叟 宋 · 周文璞
句容县古寺,壁有道玄笔。
晃晃缨络躯,渺渺烟雾质。
一堵最光怪,朱泥久堙郁。
泥去墨亦尽,惨淡意都失。
恨不还其人,加巾急鞭抶。
毁弃加弗敬,请论如汉律。
罗汉院塔影,颠倒难致诘。
稗书志海翻,此理殊未必。
今君所归路,正向此中出。
况有吊古才,仰天痛呼屈。
勿称荒唐言,析理资按述。
其馀传播咏,淋漓满箱帙。
栖霞者悲壮,茅洞者清逸。
珍题倘相命,当第为甲乙。
黄连香赋 宋 · 周文璞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三、《方泉诗集》卷一
余披五岳之图,礼三茅之神。
冠,步行涧滨。
有老人者,手持奇薰,飏于岩谷,乃赋以文。
句曲之天,华阳之山。
黑武苍蝮,各持篱藩。
爰有药树,流膏满身。
味苦气厚,献于丘园。
有道所享,不肖所儇。
世上齐民,业流湾澴。
罔知纪极,孰能遮栏?
尔惟昧昏,能反其元。
当焚当燔,上闻九关。
尔惟飞翾,尔魂狙猿。
速往逐臭,毋启我垣。
絪缊轮囷,化为明烟。
素皇泰尊,实鉴我言。
欲尽其微,秪以赘烦。
余方肃而听,俯而拾,仰而不见,但入石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