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施参政信州府第上梁文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七八、《诚斋集》卷一○三
儿郎伟!
三江而带五湖,惟古上饶之地;
千岩而流万壑,不减晋人之谈。
我卜我居,是断是度。
同知参政相公身居魏阙之下,梦寄故园之春。
万金家书,苦无他语;
千里明月,秪说思归。
永惟我家,世有阴德。
太师挟经世之具,身虽不逢;
相公遇明主之知,天岂无报?
胡不观乾道壁间之记,抑又闻崔氏枕中之书。
再激馀波,六月得雨。
播在人口,验于今朝。
舍锦里而不归,是绣衣而行夜。
得胜地,乃立相门。
玉水前陈,汇一潭之清镜;
灵山后倚,列百叠之画屏。
虽云近市而无喧,凛有幽人之远致。
伻图首肯,端策辰良。
属当执扑之巡,宜有抗梁之颂。
儿郎伟!
抛梁东,春晓千花绣画中。
对玉山峰顶塔,一枝椽笔仰书空。
儿郎伟!
抛梁西,秋晚楼台夕照低。
听取乌龟山客语,去年洪水决新堤。
儿郎伟!
抛梁南,夏清阴染蔚蓝。
景德诸峰高见寺,大溪一水汇成潭。
儿郎伟!
抛梁北,朔雪入帘深一尺。
望中玉作万屏风,个是灵山人不识。
儿郎伟!
抛梁上,一抛正扫银河浪。
乘槎耐可摘星辰,骑凤翩然遍昆阆。
儿郎伟!
抛梁下,今年万顷观多稼。
相公日日只思归,要与邻翁同作社。
伏愿上梁之后,君亲尊显,家室燕宁
凡我后人,爱平泉之竹石;
亦令来世,敬绿野之园林。
欢愉之词,咏歌不足。
填两广知县阙诏淳熙十五年五月二十三日 南宋 · 宋孝宗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七六、《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八之四二(第四册第三四七六页)
贺州富川昭州立山知县二阙,行破格定差初入官注判州簿尉人一次;
贺州临贺广州番禺韶州曲江广州南海连州桂阳知县五阙,令本路运司照应格法定差应入县令人一次;
英州真阳钦州灵山贵州郁林柳州洛容县见阙,照已降指挥,下本路破格定差一次。
如同日却有本等人愿就,先差本等人。
霞起堂记淳熙三年正月 南宋 · 尤袤
 出处:全宋文卷五○○○、《梁溪遗稿》文钞、《嘉定赤城志》卷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霞起堂
双岩堂踞两崖之间,独得地胜,其下面墙,广不寻丈,拥蔽心目,不快人意。
予首辟之。
墙之外粪壤所潴,乃垦乃夷。
得旧址焉,撤废亭于射圃,移植其上,榜曰「凝思」,取孙兴公赋所谓「凝思幽岩」者也。
亭之前有败屋数椽,东向西上,榱栋挠折,隅奥庳仄,乃改创为堂,三楹南乡,与静镇堂相直,因名曰「霞起」。
双岩而望静镇,直若引绳。
其外绕以回廊,上连参云,以为风雨游观之备。
爰植美竹,以经纬之。
于是堂成而胜益奇,前所未睹,披豁呈露,天若开而明,地若广而敞,景物若增益而富。
晨烟夕霏,万化千变,近峰远岭,閒见层出,皆可不出檐庑而尽得之。
噫,是亦足以广心志,荡尘垢,而非苟以为娱也。
惟此邦灵山所宅,昔号胜处,自经大旱,遂成陋邦,而山川之秀,不异今昔。
或谓予当单乏之际,顾为此不急之务。
然取材于旧,课工于卒,不市一木,不役一民,而使隘者敞,窒者通,弊者新,则亦何害于政哉。
第废材不足以支久,尚能十稔,若其革而鼎之,以俟后之君子。
始役于淳熙三年正月己未,成于二月壬午
报恩光孝寺僧堂记淳熙六年 南宋 · 尤袤
 出处:全宋文卷五○○○、《梁溪遗稿》文钞、《嘉定赤城志》卷二七、民国《临海县志》卷三五 创作地点: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
淳熙三年秋九月,故参政观文钱公施其私财于台州报恩光孝禅寺,复建僧堂。
明年九月十二日经始,后十五日而公薨,又明年六月二日堂成。
中为大屋七閒,高七寻,其广四十有二尺,其深十寻。
前列脩廊,后布广庑。
其楹高与广皆如其堂之数,而崇深杀之。
贯三挟廊,为二井匽。
凡为屋之楹,大小二十有四。
规模雄壮,悉倍于旧。
公之孙承议郎、前知处州军州事象祖题其榜曰「选佛」,合道俗以落之。
明年长老惟禋命其徒了性持书求文于锡山尤袤,而记之曰:天台为邦,仙圣所游。
佛法之盛,冠于东州
有大丛林,旧名景德。
众妙庄严,近在城域。
政和之初,赐额天宁。
绍兴之閒,始易今名。
是为祐陵,邀福之地。
列屋千楹,有众万指。
乾道癸巳,郁攸扇灾。
绀壁穹堂,化为飞灰。
时大比丘德光长老
立志坚忍,誓必再造。
乃泛扁舟,浮海而南。
持钵于泉,半载乃还。
憔悴辛勤,寸累铢积。
乃建众寮,乃营丈室。
规创后壁,架虚凿空。
商工度材,施者景从。
惟光之名,进于帝听。
有诏自天,命主灵隐
假守,睹是胜因。
求继光后,实难其人。
万口一词,曰有权可。
乃屈致之,权不拒我。
于煨烬中,启大法筵。
远近皈依,辐辏骈阗。
宝殿迄成,材从空堕。
权未尝为,不起于坐。
大檀施,观文公钱。
与是比丘,有大因缘。
私自念言,安聚衲子
以有伽蓝,为一大事。
尊师所在,龙象骏奔。
四方学徒,其来如云。
而此僧堂,独未建立。
起寺之废,莫此为急。
我当布施,为众生先。
捐三百万,于指顾閒。
公之视财,如视壤土。
我无所施,随取而予。
权之受施,如谷遇风。
我无所受,有来则容。
权谓其徒,监寺了性:「汝敏而勤,命总其政」。
,奔走后先。
陶瓦成山,伐木蔽川。
权来权藏,四众嗟惜。
予邀惟禋,嗣其法席。
禋之始来,众曰艰哉。
禋来一年,众志允谐。
巧者献伎,壮者出力。
涓日亢徒,并举百役。
乃立斯堂,其大七楹。
高广深邃,寒温暑清。
前荣后庑,两倍其数。
寝食有位,宴息有所。
伟哉斯堂,肇自钱公。
不逮其成,而公已终。
惟公有孙,衔训嗣事。
爰饰几榻,至于涂塈。
斋鼓粥鱼,隐隐隆隆。
摄齐升堂,肃肃雍雍。
旧观复还,百废具举。
如聩得听,若瞽而睹。
数有成坏,时有废兴。
法力愿力,为无不成。
惟三比丘,与二居士
往昔灵山,并受佛记。
作此胜事,刹那顷中。
化瓦砾场,为梵帝宫。
咨汝大众,享此安逸。
云何脩行,报此恩德。
当念作者,法力宏深。
勇猛精进,无起退心。
当念施者,愿力坚重。
量彼来处,无妄受用。
惟上祖师,穴处岩居。
今汝不然,夏屋渠渠。
惟上祖师,行乞取足。
今汝不然,饱饭果腹。
广席连床,窗户明虚。
心境洞然,万法一如。
卧具巾单,随用无乏。
困歇饥餐,莫非妙法。
汝若一念,證常寂光。
华严境界,即是此堂。
汝若不断,五欲三毒。
当知此堂,即是地狱。
巾山崇崇,与堂无穷。
我为斯文,相其鼓钟。
和蓬莱老之兄卓宣教见遗 南宋 · 释宝昙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要结灵山未了缘,山中草木亦欣然。
大江南北经年梦,明月东西一夜圆。
龙象而今非故我,功名自古付华颠。
相逢未必真相似,一啸西风万壑传。
瑞岩行者庆诚求僧序 南宋 · 释宝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六、《橘洲文集》卷六
荷屋授《易》于石林时,余辈方吾伊诵书。
及其以诗鸣天下,则余亦方学声律。
暨访道江浙,行次康庐,适大慧湖湘来,与荷屋俱。
余于是时始识荷屋,已知其佩卐庵左券久矣。
大慧岁晚,学者迫趣如夕阳之浣,故衲父子兄弟相与屹立,如诸法枞,然各不相知,亦不相到。
大慧既没,鸟惊云散,其道亦复如百川东之。
余闻荷屋之在青原,行道之馀,取所谓《杂华》以降性相经论百馀万言,自誓于佛前,凡唱一言,则一顿首投地。
如是累岁,乃毕其事,调伏自在,而忘暑寒,虽求明勤劳佛事中,亦无如此之盛也。
他日祖师分坐之地,当有大书特书为不轻精进幢,人天其敬之不疑矣。
后五载,握手丹丘城下,首访其故,其言为然。
别未几,复以书来求疏。
行者庆诚本书生子,学书无成,去学佛。
相从七年,沥指间血书《妙法莲华》,祈为比丘,已盈三轴,将宛转檀施,子为发明其事,以侈其行。
余闻谚有之曰:「随师三年,謦欬相似」。
今庆诚之声已有笙镛之音矣,其器亦有俎豆之象,又能于十指端亲炙灵山,故字有颜筋,血如金色,经作青莲华香。
凡在见闻,无不蒙益。
吾将见其为叔世之瑞,一僧伽梨不足为庆诚忧也。
《杂华》不云乎:「师子王哮吼,师子儿闻之,皆增勇健,馀兽闻之,悉皆震恐」。
子归以语荷屋,橘洲为退三舍云。
四明章圣如来像记 南宋 · 释宝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七、《橘洲文集》卷五
吾心即佛心也。
佛心一,故虽千万亿佛相好则同,而人有以紫金光聚目之,特其粗也。
视得佛心者,惟大菩萨为然。
声闻则能脱略生死,出入变化,不测其于佛心则有閒矣。
故美恶丰悴,略与人同。
左丘明谓人心之不同犹其面焉,亦是理也。
吾佛则智慧海也,功德山也,摩顶至踵,皆光明所流出,故有天人骏奔,龙鬼禦侮,其道则不可得而名言也。
后世学者神而明之,思见其师而不可得,故严其像以事之,如吾庐之有祖考焉,非为徼福也。
世人之具佛心者,皆不言而化,不约而成。
或谓匹夫匹妇不难于簧鼓橐籥之,至疾痛死生有不容伪者,奚为呼佛而呼父母也。
佛犹谷稼也,井泉也,凡天地所生,血气所使,鲜莫不饮食也。
有以饮食为伤生害人者,非愚则狂而已,吾尚何言?
章圣古道场,有唐开宝中,尝命天台韶国师之子庆光主之。
光即曹溪十一世孙,丛社之兴已基于此。
至国朝乾道丙戌,仍复革律为禅。
其间兴废相寻,父子相袭,盖不数也。
独数十方住持,自从本以还,其次法平,其次智玻,又其次法瑄,今为四世矣。
后先所立,皆百丈成法,重以土木坚好,可支数世。
皇子王临镇此邦之日,为闻礼部,异时佛魔反覆之论,至是屹然如山,故祠以祝之。
瑄能忍,可安辑其徒,可谓至矣。
院旧有殿,守约所建,法轮当中,智玻易之,法瑄像之。
修职郎小溪朱昌旦捐金于我,合塑释迦文佛、文殊、普贤、饮光、庆喜及二天像,凡七躯,靓妙端严,无异祇园说法时也。
童溪信士崔子贤举家瞻仰,叹未曾有,投诚绘像者半。
复自踊跃,顾谓定光二比丘法目、行沔者曰:「灵山一席,非我与子而谁」?
目、沔然之,绘像亦二,馀天即我所成也。
噫!
像设之来尚矣。
自大迦叶尝于过去佛世修补莲华座佛像,涂以金,世世身金色光,谓之金色头陁,拈花破颜即此老也。
瑄嗣其法者,法固如是,而事亦当然。
世衰道微,人益媮薄,日去圣贤远甚,曾不知舜人也,佛亦人也,非有四目八臂以惊世取誉。
舜可为佛,而独佛不可为舜哉!
古之人心同道同而教不同,其要不过使人迁善远罪,自是而至于佛,犹一屈信之间,佛者识之,舜则有家法也。
瑄以佛事之盛求记于予,予方悯此寂寥,故不得而默。
淳熙十五年仲冬初吉橘洲宝昙记。
道人朱氏法华净业 南宋 · 释宝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七、《橘洲文集》卷一○、《乐邦文类》卷三
始余东归,过所谓罗𬑟罗道场者。
至起信堂,有比丘语余曰:「寺有胜事,子知之不」?
余顾堂下四,曰:「得非岁寒面目无恙乎」?
比丘曰:「不然」。
引余登忏摩之堂,发一函视之,即刺绣《妙莲华》七轴也。
余方合十指爪,叹未曾有。
比丘曰:「此薛君之室,道人朱氏、法名如一之所作也。
朱即钦成皇后、渊圣中宫两世之侄也。
自归于薛,视世如尘泥。
年二十馀,即告其夫,清净自适,道装素服,洁斋如也。
尝以黄绢命经生书是经,手以碧茸绣其上。
线蹊针孔,去来绵密,无有间断,如笔既试,如墨新乾,阅十二年而后有成。
复绣弥陀、观音,无异绘画。
自经首题:『敬致八万四千拜,凡一句一字,率皆唱礼者三』。
《法华》之文几数万言,三月而能背诵。
阅《华岩》、《般若》、《楞严》、《圆觉》,亦复翻水千偈,馀经可知。
尝锓木为图,劝人诵阿弥陀,擘窠屡书,满十万声而止,所化之数仅十二万人。
道人则旦旦诵之,莫夜扣之,无一豪堕意。
尤喜禅寂,结庐于墓,一室事佛,一室晏坐,一室经书,一婢供斋蔬,与同甘苦,虽烈丈夫有所不能堪也。
今年春,尽易故奁,具为三日会,会道俗以万计,饭千苾刍
为宝幢贮《法华》,同念佛人姓名,迎归于寺。
城内外欢动,倾士夫之室,莫不耸观。
十二月,以微疾命医,医以丹砂进,道人竟不起。
临瞑目时,再起跏趺。
薛君曰:『吾家无是法也』。
请就寝,后事即如仪。
道人右胁而终,年三十有七,实绍熙四年十二月十日」。
余闻比丘语,为之慨然。
比丘属余识其事为来世劝,敬书以赞之。
赞曰:
道人之身,春容月影耳。
灵山最后之旨,回向净土,其铁心石肠耶!
吾知其于世间不复来矣。
老庞曰:「不是圣贤,了事凡夫」。
斯言有旨哉!
护圣史魏公 南宋 · 释宝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八、《橘洲文集》卷七
惟公结三朝之主知,正一代之师席。
建万八千岁之基,钟二十四考之实。
堂堂乎公,稽古之力。
眷我灵山,益见畴昔。
黄檗以论心,笑平原之缚律。
草木何幸,均蒙斯泽
受恩之地,终始全璧。
夫人不言,言必有获。
公今云亡,论报无日。
一香以奠,涕泪横臆。
四明感圣修造 南宋 · 释宝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九、《橘洲文集》卷九
西湖佳处,人知感圣之名;
南渡未几,寺厄建炎之火。
湖光虽在,殿影成空。
□为狐鼠之场,羞见龟鱼之面。
圣称晏寂,祖在觉师,皆当时之胜游,岂后世之无似。
一钱入手,唤弥勒以同龛;
片瓦盖头,付灵山之授记。
不须问佛,会有知音。
宝云致语 南宋 · 释宝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九、《橘洲文集》卷七、宝云振祖集
梵宫成列,无越宝云之故家;
邦人至今,知有鸡林之古佛。
实斯文之冀北,震大声于斗南。
自劫火之后而树王先成,历国朝以来而人物尤盛。
譬诸琵琶琴瑟,必资妙指,乃发至音;
草木丛林,虽曰无情,亦知所向。
例一堂之壮观,阅数世之宏规。
螮蝀晕飞,欲上干于云汉;
迦陵清彻,将遍满于人寰。
宝云主法师,尘外孤踪,林间老断,接龙象之步武,继钟梵于晨昏,轮奂一新,咄嗟而辨。
朱明在候,方鼓吹于薰风;
缁白临筵,共徘徊于花雨。
及某人高情剪剪,和气融融,肯同莲社之清游,是亦灵山之胜友。
某等敬睹殊胜,职在伶伦,不揆无才,辄呈口号。
又见南风舜弦,几多龙象正差肩。
一堂绝出云霄上,万口齐称古佛先。
身坐猊床如大宝,手麾麈尾极重玄。
鄮山鄞水人长在,总是吾庐不计年。
灵山述怀 南宋 · 岳霖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折腰为米本忧贫,流落天南清道光廉州府志》卷二六作涯)瘴海滨。
千里云山空别恨(同上书作万里云山空怅别),十年萍梗可伤神。
拊膺但觉丹心壮,览镜那堪(同上书作还惊)白发新。
归去恩深知感激,只惭无德愧(同上书作到)斯民明林希元嘉靖《钦州志·拾遗》 按:此诗《宋诗纪事补遗》引《廉州府志》作“折腰原不为忧贫,那到天涯瘴海滨。万里云山迷望眼,十年踪迹愧前身。拊膺尚觉丹心壮,览镜还惊白发新。此去孤臣蒙雨露,不堪图绘是边民”,未详所据何本。)
朝散黄公墓志铭1181年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八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三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始予试吏泉之同安,闻旁邑永春有贤令尹曰黄公,公廉强介,察见微隐,吏不能欺而民不忍欺
它县民有冤讼,率请诿公以决。
其条教科指、操验稽决,人皆传诵以为法。
间尝以檄书案事涉其境,道傍小民称说令尹不容口。
其禁令要束,大抵皆敦礼义、厚风俗、戢吏奸、恤民隐之意。
其言明白简切,其达之也,远近幽隐无不暨焉。
过门入谒,则公方危坐堂上,阅学官弟子程课,廷中阒然无人声。
问公所以为此者,公不鄙,告语甚悉。
恨所案事有程,不得久留听公语也。
泉之士大夫为予言,永春自故司谏江公民表为令,有善政,民称思之,以为无能继者。
今黄君节守始无愧江公,而吏事精密有过之者。
予既罢归,闻近臣有荐公者,天子擢以为监察御史,谓公得以行其志矣。
未几,闻其以病去,竟不复起,识者恨之。
后十馀年,屏居里中,有书生来请受学,思苦业精,久而益笃。
问其出,则公之季子也。
一日,出其兄东之书与其母之外弟、今提举广东市舶江君文叔之状,泣而请曰:「先君子幸相与有一日之旧,敢请铭以贲其幽」。
予不得辞也。
公讳瑀,字德藻,其先世居福州长乐县青山下,后乃徙家郡城之东,为闽县人六世矣。
曾祖徽、祖时皆不仕。
南仲,七试礼部不偶,以公故赠朝奉郎,而妣陈氏亦封太安人
公中绍兴八年进士第,初任为饶州司户参军
提点铸钱官欲市冶工馀粮以规赢利,强公高其估。
公不可,则怒,欲中以法。
而求其罪无所得,乃更欲荐之。
公谢不受。
岁旱,郡檄视属县民田当免租者。
公请免之什九,而行它县者以什一告。
太守洪忠宣公以为疑,却公所上文书,俾更之。
公曰:「官可罢,此不可易。
且吾已闻之诸使者矣」。
既而洪公使视诸县,则公所行县民独无流徙,乃复善公所为而荐之。
罢官贫甚,与一力徒步以归。
更调湖北转运司主管帐司使者向公伯奋一日谓公曰:「人皆求荐,君独未尝一言,何也」?
即袖中出奏牍,上公可亲民者,且以心源渊静、夷险一操目之。
公于是改官,而人亦以贤向公焉。
及来永春,承寇乱蛊弊之馀,田莱多荒,民力凋瘁。
公至,首蠲其宿负。
民有鬻业而税籍不除者,悉釐正之。
其文书或不具,则履亩而均其税。
于是豪民无得幸免,而贫弱以苏。
民输赋或后期,不使吏与其间,独揭其姓名于市,为之期日,而闻者相先以至。
间不一岁,流庸尽复,赋入再倍其初。
公又痛以廉俭自约饬,凡例所当得公廨钱悉输之官。
到罢挈家,法当计佣受直,亦不取。
至于燕游馈送之费,又皆一切屏绝。
而钩考出内,则必以身亲之,吏无所容其奸。
于是廪有馀,库有馀钱。
乃视民所病,凡前日无名之赋可罢者,如浮盐钱之属,皆罢之。
不可者,如上供银,亦为损其虚估之直。
宗子米则以它钱代输,一岁至数百万。
左翼军自漳徙屯郡下,当治营屋。
郡分以属县,它县征调输载,民不胜扰,公独出库钱,僦工徒,取竹木,具陶瓦,而分寓便舟以往,为屋馀千间而邑人不之知也。
里正旧以诛求破产,前后相属,当役者畏避百方,惟恐不得脱。
至是乃有投牒争先为之者。
尝有寡妇负租而逃,公宽其期以召之,来则使之佣织于人以渐偿所负。
又尝有请鬻牛以输负租者,公闵然曰:「柰何使汝失一岁之计?
今春姑以丐汝,秋成而输未晚也」。
其人欣然听命,及期果如约。
盖其及民之大者既已周浃,而于其细者又皆曲尽如此。
独豪宗大姓侵刻细民,则捕劾穷治之无少贷。
他所听断,发擿隐伏,人以为神,而卒亦归于仁恕也。
大治学馆,辟其衢路,斥去喧杂,作亭其前,而刻词以厉学者,语意甚伟。
延择修士,课试以时,士子上谒者接之于学。
讲学之外,一豪之私不敢及也。
有儒冠而以博讼者,为设席听事之旁,课以《论》、《孟》。
通者罢归,否者呼其父兄惩以二物,由是俗为一变。
始至,款谒群祀,以文告曰:「令有昏墨,神其殛之」。
视社稷祠坛隳敝甚,即命改为,而又植以名木,至今人犹指以思公,名之曰「御史林」。
遭旱,出俸钱、具牲酒,躬走群望,穷极幽险,不以劳为惮,雨为立应。
愚民奉佛,往往私立塔庙,僧以是得杂处市里间,乱伦败俗,为良民患。
公按律令尽撤之,且禁僧无得复居外,宿弊顿革。
丞有女病,若有物凭之者。
巫曰:「故逻卒某也,死而役于城隍之神,实为祟」。
公怒曰:「是安敢然」?
杖其土偶而投之溪流,女病即愈。
始时县人颇神事之,巫史因托以为妖,至是乃息云。
郡守诸司荐,去为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
有献鬻公田之策者,檄公视之。
历诸郡,尽得其多寡轻重不均之弊。
还,极言其非便,且曰:「公田岁入若干,而畜牧刍藁取具焉。
今一旦鬻之,计其获不过数岁之入,自是以往,能无横歛于民乎」?
贵将杨存中请地以广其营,实规为观游,以奉权幸。
公又以檄往视,还曰:「营卒若干人,度地若干亩而足。
今所请地且数倍,若从其请,是坏民田庐冢墓不知其几,而独为存中结驩于一幸臣也,不可予」。
卒皆罢之。
秀州华亭县事,岁恶民饥,公白常平使者,请发廪以赈焉。
使者以当俟奏报难之,公曰:「民命在朝夕,苟可以生之,虽重得罪不悔」。
退即发常平廪粟之在县者,全活万计,而使者亦不能有以罪也。
吏部侍郎汪公应辰侍御史汪公澈交章荐公材中御史,除御史台检法官
未几,擢监察御史,而公已病矣。
告满请外,除江南东路提点刑狱公事。
未行,徙转运副使
视事旬日,改知漳州
丁内艰,免丧,请就闲养疾,得主管台州崇道观
乾道四年八月二日卒,年六十。
官自左迪功郎七迁至朝散郎
其年十一月庚申怀安县灵山乡长箕山
公娶叶氏,中奉大夫大任之女,封安人
五男子,杲,亦以进士选官至宣教郎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司检法官,后公十二年卒。
东,从政郎南剑州沙县
查、干,皆业进士,栒亦蚤卒。
二女子,长适承议郎江淮湖广路总领干办公事任文茂,次适奉议郎、知泉州同安县余元一
而干即来学请铭者也。
公资刚介,自少即刻苦自厉。
家贫,鬻曲于市而挟书随之。
苟非其义,虽寒且饥,不可得而衣食也。
闽俗多火葬,公遭父丧,亲党怜其贫,喻使从俗。
公哀号不答,尽鬻家人衣具,卒葬以礼。
事母兢兢,唯恐少伤其意,即有谴责,未尝敢自辩数也。
自奉简薄而于奉亲极其厚,至于兄弟族姻之间,周贫振乏,亦无所爱其力。
官番阳时,有邑子为纠掾,以职事不相中,寻以忧去。
公极力调护之,其人初不敢以此望公,涕泣惭谢。
为举子时,书皆手写成诵。
为文不追时好,为吏一心营职。
其清苦之操非人所堪,而聪明仁爱,所以惠于民者亦非人之所能及也。
平生一以直道自任,未尝小降色辞以希荐宠。
御史时,尝病甚。
临安赵公子潚亦以廉节著,被旨视公家事。
见其箧椟萧然,衣无兼副,俯仰叹息者久之。
卒之日,家亡馀财。
凡此皆人之所甚难而公之所甚易,人固多能言之。
顾其中犹有大于此者,不幸未试,而人亦莫之知也。
盖公在台时,与殿中侍御史杜公莘老雅相好,每以节义相劝勉。
一日,杜以公疾来问讯,连呼不应,乃大呼曰:「吾今日击去王继先矣」。
公矍然起坐曰:「君能任职,吾不病矣」。
探枕中片纸示之,乃疏继先罪状甚悉。
继先者,以医得幸,罪恶盈溢,公意盖有待也。
居无何,杜以论宦者张去为不效求去。
公就与别,喟然太息曰:「君厚自爱,吾亦从此逝矣」。
即日上疏请去。
以此视公之志,岂但欲为其所已为者而止哉!
是宜伐石刻辞以告后世之君子。
乃为之序其事而铭之。
铭曰:
我观黄公,古人之风。
其刚方而洁廉者,义之操;
其慈爱而惠利者,仁之功。
其仁虽仅得施于十室之聚,其义则未及折乎百壬之锋。
遽抱其馀,以息乎此,尚有以启厥后于无穷!
柏庭永和尚出世天禧以颂寄之 南宋 · 释崇岳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林下相从知几年,好因缘是恶因缘。
虽然不受灵山记,鼻孔依前著那边。
送鹿野珍禅友还七闽 其三 南宋 · 释崇岳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千差坐断路头通,万里乡关一信风。
不负灵山亲记莂,好音专待寄来鸿。
侍者莆阳 南宋 · 释崇岳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若将此语定宗纲,任是灵山未厮当。
大地撮来无粟粒,令人翻忆老曾郎。
侍者持钵 南宋 · 释崇岳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灵山无法与人传,临济宗风尽灭门。
唯有道人知此意,赤心扶起破砂盆。
送化主 其一 南宋 · 释崇岳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即心即佛眼中屑,非心非佛转乖真。
大唐国里无南北,尽是灵山一会人。
送化主 其三 南宋 · 释崇岳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把得袈裟裹草鞋,相逢只么笑咍咍。
孔门弟子还知否,曾向灵山及第来。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九 南宋 · 释崇岳
 押寘韵
一不成,二不是,突出眼睛失却鼻。
少林刚自觅安心,瞎驴不受灵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