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王待制牡丹1046年 北宋 · 梅尧臣
 押贿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
谁移洛川花,一日来汝海
浓淡百般开,风露几番改。
傍栏人自醉,惜剪春有待。
使君方少年,共赏喜我在。
元昊不可与大斤奏庆历四年五月 北宋 · 田况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六、《续资治通炮长编》卷一四九
近闻西界再遣人赴阙,必是重有邀求。
朝廷前许五万斤,如闻朝论欲与大斤,臣计之,乃是二十万馀斤。
兼闻下三司取往年赐元昊大斤茶色号,欲为则例,臣窃惑之。
盖往年赐与至少,又出于非时,今岁与之,万数已多,岂得执之为例?
若遂与之,则其悔有三,不可不虑。
一则搬辇劳弊,二则茶利归贼,三则北敌兴辞。
所谓搬辇劳弊者,自西事以来,赞延一路,犹苦输运之患。
卞咸在赞州,欲图速效,自赞城、坊州置兵车,运粮至延州,二年之内,兵夫役死冻殍及逃亡九百馀人,凡费粮七万馀石,钱万有馀贯,才得粮二十一万石。
道路吁嗟,谓之地狱。
数多,辇至保安军益远,岁岁如此,人何以堪?
议者欲令商旅入中,可以不劳而致。
且商旅惟利是嗜,非厚有所得,则诱之不行。
庙堂之论,本谓缣贵贱,故赐茶五万斤,以充其数。
今计利者谓,若令商旅入中,则一缣之费,未能致一大斤。
此不得不悔也。
所谓茶利归贼者,臣在延州王正伦伴送元昊使人,缘路巧意钩索贼情,乃云本界西北连接诸蕃,以数斤,可以博羊一口。
今既许于保安、镇戎军置榷场,惟最为所欲之物,彼若岁得二十馀万斤,则榷场更无以博易,此不得不悔也。
所谓北敌兴辞者,今北敌嫚视中国,自欲主盟边功,茍闻元昊岁得二十馀万斤,岂不动心?
若缘此亦有所求,必不肯与元昊等,至时果能以力拒之乎?
此不得不悔也。
东溪奉送景仁内翰东都 其二 北宋 · 文彦博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暮春脩禊洛川游,丝管随登郭舟
仲损昌言俱未至,凝眸东望不回头(自注:张仲损、张昌言。)
永昭陵挽词三首仁宗 嘉祐八年 其二 1063年10月 北宋 · 欧阳修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干戈不用臻无事,朝野多欢乐有年。
便坐看挥飞白笔,侍臣新和柏梁篇
衣冠忽见藏原庙,箫(一作笳)鼓愁闻向洛川
寂寞秋风群玉殿,还同恍惚梦钧天
戏赠1034年暮春 北宋 · 欧阳修
 押阳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莫愁家住洛川傍,十五纤腰闻四方。
堂上金樽邀上客,门前白马系垂杨。
春风满城花满树,落日花光争粉光。
城头行人莫驻马,一曲能令君断肠。
夜行船1048年夏 北宋 · 欧阳修
 押词韵第一部 创作地点:江苏省扬州市
忆昔西都欢纵。
自别后、有谁能共。
伊川山水洛川花,细寻思、旧游如梦。

今日相逢情愈重。
愁闻唱、画楼钟动。
白发天涯逢此景,倒金尊、殢谁相送。
大行皇帝灵驾以引挽歌辞治平四年 其一 1067年闰3月 北宋 · 欧阳修
 押侵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享国年虽近,斯民泽已深。
俭勤成禹圣,仁孝本虞心。
方庆逢千载,俄惊遏八音。
天愁嵩岭外,云惨洛川浔。
仗动千官卫,神行万象阴。
孤臣恩未报,清血但盈襟。
唐韦维善政论跋(〔先天元年〕)1064年秋社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四、《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三九、《集古录》卷六、《六一题跋》卷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韦维善政论》,著作郎杨齐哲撰。
先天中坊州刺史齐哲所撰,其实德政碑也,特异其名尔。
余尝患文士不能有所发明以警未悟,而好为新奇以自异,欲以怪而取名,如元结之徒是也。
至于樊宗师,遂不胜其弊矣。
齐哲之文,初无高致,第易碑铭为论赞尔。
治平元年秋社日书。
翰林侍读学士右谏议大夫杨公墓志铭1051年2月17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二、《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九、《名臣碑传琬琰集》中卷二一、《文编》卷六○、《文章辨体汇选》卷七○四、雍正《浙江通志》卷一四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
庆历八年春翰林侍读学士右谏议大夫杨公年六十有九告老,即以工部侍郎致仕,归于常州
其行也,天子召见宴劳,赐以不拜。
公卿大夫咸出饯于东门,瞻望咨嗟,相与言曰:「杨公归哉,于公计为可荣,于国家计为可惜」。
其明年九月十三日,公疾革,出其《兵论》一篇,示其子忱、慥,而授以言曰:「臣子虽死不敢忘其君父者,天下之至恩大义也。
今臣偕不幸,犹以垂闭之口,言天下莫大之忧、为陛下无穷之虑者,其事有五,以毕臣志,死无所恨。
惟陛下用臣言,不必哀臣死也」。
言讫而卒,不及其私。
忱、慥以其语并其《兵论》以闻,天子震悼,顾有司问可以宠公者,有司举故事以对,天子曰:「此何足以慰吾思」?
乃诏特赠公兵部侍郎
少师种放学问,为文章长于议论。
好读兵书,知古兵法,以谓士不兼文武不足任大事。
当四方无事时,数上书言边事。
后二十馀年,元昊叛河西契丹举众违约,三边皆警,天下弊于兵。
公于此时,耗精疲神,日夜思虑,创作《兵车阵图》、刀楯之属,皆有法。
天子以步卒五百,如公之法试于庭,以为可用,而世多非其刀楯。
修尝奉使河东,得边将王吉言,元昊出兔毛川为吉所败者,用杨公刀楯也。
盖世未尝用其术尔。
公素刚少合,而议者不一,故不得尽用其言。
夏竦经略陕西,请益置土兵。
公言据内地,无破贼之谋,而坐请益兵,盖虞败事则欲以兵少为解。
复论公不忠,沮计。
公不能忍,以语诋之。
其后三路农民壮者,咸墨为兵。
公又言兵在精不在众,众而不练,则不整而易败,困国而难供。
时自将相大臣议者皆务多兵,独公之论能如此。
刘平兵败,元昊围延州甚急,而救兵不至。
公在河中,乃伪为书驰告延州「救兵十万至矣」,因命旁郡县具刍粮、什器,如其数以俟,已而元昊亦解去。
后公守并州,即诏公为并、代、麟、府路经略、安抚招讨等使,兼兵马都部署
公执敕告其群吏曰:「天子用我矣,然任其事必图其效,欲责其效,必尽其方」。
乃列六事以请,曰:「能用臣言则受命,不然则已」。
朝廷难之,公论不已,坐是徙知邢州
公志之不就,皆此类也。
公尝为御史,章献太后兄子刘从德团练使以卒,其门人、亲戚、厮养,用从德拜官爵者数十人,马季良以刘氏婿为龙图阁直学士
公上书,言汉吕太后王禄、产,欲彊其族而反以覆宗;
唐武三思杨国忠之祸,不独其身,几亡其国。
太后大怒,贬监舒州酒税。
居二岁,复召为御史,言事愈切。
祥符元年进士及第,以上书言事,真宗奇之,召试,不赴,拜著作佐郎
累官至工部侍郎,为天章阁待制龙图阁枢密直学士,遂侍讲翰林
尝为审刑院详议官,知淮阳江阴军三司度支判官知御史杂事判吏部流内铨三司度支副使河北、河东都转运使,知河中府,陕、并、邢、沧、杭五州,所至皆有能绩。
为人廉洁刚直,少屈而难犯。
其仁心爱物,至其有所能容,人多所不及也。
公讳偕,字次公
曾祖讳伟
祖讳某。
父讳守庆。
初娶张氏;
又娶李氏;
又娶李氏;
又娶王氏,太原郡
六孙:景略景亮景谟、景道、景直、景彦
公卒之明年秋,其子忱以其丧归于河南
明年二月十七日,葬于洛阳县宣武平洛乡之先茔。
公有文集十卷,兵书十五卷。
读其书,可以见公之志;
考其始终之节,可以知公之心。
呜呼!
可谓忠矣。
修为谏官时,尝与公争议于朝者,而且未尝识公也。
及其葬也,其子不以铭属于他人而以属修者,岂以修言为可信也欤?
然则铭之其可不信?
铭曰:
远矣杨氏,有来其始。
赤泉侯功,与汉俱起。
震官太尉,四世以公。
于陵正直,仆射于唐。
师复理卿,振左拾遗
文蔚获嘉,其后益衰。
避乱中州,曾祖始南。
祖屈伪邦,令于乌江
又适南粤,皇考是生。
晦显有时,发于皇明。
在考司马,始仕坊州
遂家中部,道德之优。
司马四子,唯公克大。
非徒大之,将又长之。
世有官族,孰无系谱?
或绝于微,或亡其序。
不绝不亡,由屡有人。
谁如杨世,愈久而蕃。
次第弗迷,昭穆绵联。
公其归此,安千万年。
英韶在前徒矜下里之曲风雅未丧岂系击辕之音不图缀绮靡之乱抑将导敦厚之旨耳海棠虽盛于蜀人不甚贵因暇偶成五言百韵律诗一章四韵诗一章附于卷末知我者无加焉 其一 北宋 · 沈立
五言排律 押词韵第七部
岷蜀地千里,海棠花独妍。
万株佳丽国,二月艳阳天。
丛萼匀如布,修蕤巧似编。
彤云轻点缀,赤玉碎雕镌。
瑟瑟光输莹,猩猩血借鲜。
浅深相向背,疏密递勾牵。
轻茜重重染,丹砂细细研。
蕊纤金粟拱,须嫩紫丝拳。
红蜡随英滴,明玑著颗穿。
初茎争袅娜,翘干共蹁跹。
绝代知无价,生香不减𥴈。
分灵应桂苑,钟粹定星躔。
木帝经邦相,花王入室贤。
祥飙加剪拂,卿霭共陶甄。
真宰阴推毂,句芒与著鞭。
不须忧薄命,好为惜流年。
赞翼施生柄,扶持煦妪权。
主张令正,调燮淑威宣。
和气高低洽,芳心次第还。
金钗十二珠履客三千
云雨巫峡,风波怨洛川
娉婷宜住楚,妖冶合居燕。
绣被通宵展,华灯彻曙燃。
横披前槛外,半出假山巅。
暗羡游蜂采,偷输蚁穴沿。
瘦嫌珊网织,柔怯女萝缠。
蓄恨凭谁讯,无言只自怜。
文君垆伴,杨子草堂前。
品格生来别,风流到老全。
繁中生怅望,众里见喧阗。
暄暖精神出,晴明意态便。
关关莺对语,两两燕高鶱。
天上宜封殖,人閒偶伫延。
共樱围别馆,与杏拥斜阡。
清暖帘争卷,黄昏幕尚褰。
低笼金轣𨌠,高映画鞦韆。
忽认梁园妓,深疑阆苑仙。
匆匆来蕙圃,远远别芝田。
羞隐暝濛雾,轻如淡荡烟。
乍逢开羽扇,初喜下云軿。
髣髴回星靥,依稀带翠钿。
五铢衣宛转,七宝帐翩翾。
独立挨霓节,成行列彩旃。
困宜攲虎枕,步好衬金莲
舞定休回袖,妆浓不傅铅。
盖张郁郁,茵藉草芊芊。
馥郁供梦,扶疏伴眠。
躯轻弥绰约,腰细更便嬛。
娅姹常颙若,幽柔自洒然。
侍儿罗白芷,婢子列芳荃。
口口浓檀注,腮腮薄粉填。
解围施叶幄,买笑有榆钱。
旖旎环瑶席,婆娑匝玳筵。
娇依屏曲曲,泣对露涓涓。
南陌轻埃蔽,东郊夕照连。
几时休缥渺,从此识婵娟。
是处遗簪珥,谁家不管弦。
妒姬贪恐失,戏稚惜何颠。
折闪搔头褪,擎摐约腕揎。
戴遮鬟上凤,装压鬓边蝉。
汲引新欢聚,消磨宿忿蠲。
纵观须倒载,命宴必加笾。
翻曲教歌媛,更词送酒船。
乡心须暂解,病眼当时痊。
迢递来油壁,从容住锦鞯。
雅宜交让比,秾兴棣华联。
不愤参朱槿,宁甘混木绵。
酴醾潜失色,踯躅敢差肩。
素柰思投迹,夭桃耻备员。
梧桐愧金井芍药滥花砖。
并压辛夷俗,潜排宝马蔫。
天恩无久恃,人宠莫长专。
布影交三径,敷荣遍一廛。
凝眸方晔晔,回首旋翩翩。
可忍惊飙挫,胡烦急景煎。
珊瑚随手碎,绛雪绕枝旋。
拂汉霞初散,当楼月自圆。
飘零随蠛蠓,散乱逐漪涟。
灼灼龟城外,亭亭锦水边。
抱愁应惨蹙,有泪即潺湲。
午影迷蝴蝶,朝寒怨杜鹃。
物情元倚伏,人意莫拘挛。
擢秀高群木,称珍极八埏。
未开独脉脉,忧落固悁悁。
别著新文纪,重寻旧谱笺。
共知红艳好,谁辨赤心坚。
实事陪朱李,根宜灌醴泉
栽须怜竹柏,树莫绕乌鸢。
耻托膏腴茂,当随富贵迁。
为多犹底滞,因远尚迍邅。
客思易成乱,心期未省愆。
画思摩诘笔,吟称薛涛笺
醉目休频送,诗情岂易缘。
薛能誇丽句,郑谷赏佳篇。
止感芳姿美,那怜托地偏。
山经犹罕记,方志未多传。
巧咏忧才竭,冥搜得意滇。
遐陬寡真赏,僻境忍轻捐。
抽秘惭非据,探奇敢让先。
援毫叙名卉,聊用放怀焉。
龚懋许平状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乐全集》卷三○
伏见前坊州军事推官龚懋太庙斋郎许平,皆因臣寮奏举,召试方略,考中高等,除前件官。
并通古今,有策虑,周知时务,堪从烦使。
窃见湖南蛮寇为朝廷忧,宜选才能,往资谋画。
龚懋拟受权华州观察推官,乞与正除潭州两使职官
许平久经放选,未就铨集,兼累有臣寮荐举,乞与除潭州初等职官
非惟参赞民政,足俾助图戎事。
朝奉郎太常少卿北京留守御史台公事上柱国扶风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马公墓志铭(并序 嘉祐八年七月1063年7月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商丘市
公讳绛,字某魏大名人,世仕军,为河朔豪杰。
祖昭美,始易士服,读书养志。
父诰,举进士第,有器望,终于侍御史、知桂州
公护𧚫车北还魏,至蔡毁甚,太夫人忧之,命留蔡,遂寓居汝阳
言忠信,行笃厚,蔡人重之。
景德元年,诏下贡举,诸举子推公就试,守令劝驾,遂首荐登甲科,释褐试秘省校书郎、知婺州义乌县。
至则辟县扉,凡辨讼者径造于庭,为之别白是非,因勉之,以义教民,辄听命罢去,无复词牒,案牍大治。
后数十年,父老犹有称道公名者。
再调寿州录事参军
还赴铨集,引对御前,选补职事官,除莱州防禦判官
蔡文忠齐诸生,未知名,公一见,曰:「海滨有此奇士」!
忘年定交,日与游,甚欢。
是秋主试贡士,首送蔡公春榜,至蔡公冠天下士,公得知人之明。
秩满,改著作佐郎,知永兴咸阳县
就徙益州双流。
丁内艰
既除,迁秘书丞、知梧州
公性刚直,不屈上官,耻为茍合,以是滞留,常调官不遂。
尝曰:「吾资不适时,与其求容之辱,不若全吾道」。
故于鄠杜终南圭峰之下,就水竹营别墅,为栖逸之地。
及自岭外归,称疾罢官,慨然有丘壑之志。
枢相王文康公西府,雅知公,蔡文忠公亦在内署,数勉公起还朝,相与称荐,遂以太常博士通判秦州
河阳王文穆公知州事,多回挠,公持法不阿,河阳不悦。
僚佐为公言,宜姑为和,公曰:「守正之谓和。
朝廷置吏,岂使茍相顺适以为和哉?
吾知奉公而已」。
内珰乘驿奏边事,承河阳指,阴诬中公,遂徙延州
代还,知坊州,赐五品服章,就迁屯田员外郎
蔡文忠公御史中丞,被命举御史,而以公名上。
时王河阳作相,三奏而三却之。
文忠怀敕至中书曰:「被旨举御史,某之所知无易马某,朝廷不用,请纳此敕」。
执政不得已,除公殿中侍御史,寻改侍御史
公素厉风节,及在司察之职,危言无顾惮,不为击抟悻悻近名事,称为知大体。
稍迁兵部员外郎三司户部判官,出为江南东路转运使,改工部郎中,徙京东
巡按郡县,必为官吏言:「赋役狱市,生民之命所以舒惨者也,从政者知于是尽心焉,可以上副明主求理之意矣」。
复入领三司度支判官,擢授兵部郎中,赐三品服章,知梓州
还授知越州,改太常少卿
公老于政事,练达人情,左蜀远方,东吴轻俗,因民所便,为之保息,条教清约,不严而治。
归阙,将请老,朝议为于北京留司御史台,俾得归乡里。
庆历八年六月二十五日,考终于台寝,享年七十有五。
公在台省王沂公吕许公当国,重公方介有守,从容谓公:「直而温,宽而,所以成德也。
君道少为委蛇,不亦裕欤」?
公曰:「良农能稼而不能穑,士固有志,违道干誉,非鄙志者」。
其自守如此。
孔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
公可谓耻之。
又曰:「不曰坚乎?
磨而不磷;
不曰白乎?
涅而不缁」。
公之志行有之矣。
性清简少欲,菲衣食,家居对妻子,未尝易言色狎侮。
惟好读书,素多目疾,而不能释卷,为子弟讲说常至夜分。
夫人孔氏,魏之名族,主客郎中毅之女,贤明有法义,后公十五年,年七十八以卒。
二男:曰仲孙秦州节度推官,早世;
曰孝孙,湖州观察推官、监泗州仓。
二女:长适张氏;
次适刑部郎中集贤校理王绎,先公卒。
嘉祐八年七月某日,孝孙克尽诚志,葬公、夫人于应天府宋城县之长乐乡,不归魏,公之里,命也。
某早托姻媾,雅闻话言,纳铭泉扃,传信来裔。
铭曰:
太常直清,浑然自成。
少私寡与,实性其情。
学以从政,仕以行义。
不为利回,以湛世伪。
如玉在涂,洁不可污。
如金在镕,坚不可渝。
方正无疑,则犹蓍龟。
涤除览,亦如冰鉴
达道之士,命曰知本。
万物变迁,道奚有尽?
公之体魄,与物同尘。
公之神明,斯还道真。
按:《乐全集》卷四〇。
章惠皇太后挽辞二首 其一 1044年11月 北宋 · 韩琦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椒掖遗芳在,龟台别信空。
旧恩缘服重,新庙见慈同。
残月无多夜,馀花一向风。
徽音从此断,忍顾洛川东。
北第洛花新开1074年 北宋 · 韩琦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安阳市
移得花王自洛川,格高须许擅权。
管弦围簇生来贵,天地工夫到此全。
绝艳好将金作屋,清香宜引玉飞钱。
一声旧幕行云曲(自注:前魏幕沈太博有曲甚工。),醉斝争挥不论船。
醉白堂1075年 北宋 · 韩琦
 押先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安阳市醉白堂
戆老新成池上堂,因忆乐天池上篇。
乐天先识勇退早,凛凛万世清风传。
古人中求尚难拟,自顾愚者孰可肩。
但举当时池上物,愧今之有殊未全。
池东无廪贮馀,池西无亭挥五弦
中无高桥跨三岛,下压鳌背浮清涟。
其间合奏散序者,童妓百指皆婵娟。
平无三石展湘簟,静无双鹤翘丁仙。
雅无吴郡青版舫,游泛安便牢且坚。
吾今谋退亦易足,池南大屋藏群编。
一车岂若万籍富,子孙得以精覃研。
夹堂脩竹抱幽翠,森森拥槛竿逾千。
池中所出粗可爱,芡盘菱角红白莲。
芍药多名来江都牡丹绝艳移洛川
及时花发池左右,香苞烂染朝霞鲜。
戆老于此兴不浅,间会宾属陈芳筵。
妖妍姬侍目嘉卉,咿哑丝竹听(自注:平。)流泉。
宜城酿法亦云美,诗酒仅可追前贤。
狂吟气健薄霄汉,豪饮体放忘貂蝉。
酒酣陶陶睡席上,醉乡何有但浩然。
人生所适贵自适,斯适岂异白乐天
未能得谢已知此,得谢吾乐知谁先。
按:以上《安阳集》卷三
洛川初出厚载门 北宋 · 邵雍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初出都门外,西南指洛陬。
山川开远意,天地挂双眸。
村落桑榆晚,田家禾黍秋。
民间有此乐,何必待封侯。
宿延秋庄 北宋 · 邵雍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驱车入洛川,下马弄飞泉。
乍有云山乐,殊无朝市喧。
非唯快心志,自可忘形言。
借问尘中友,谁为得手先。
福昌县 北宋 · 邵雍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清景几人爱,爱之当远寻。
及临韩岳近,始见洛川深。
县在云山腹,民居水竹心。
无机类闲物,愈觉少知音。
教授见赠 北宋 · 邵雍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清世文章日月悬,无才唯幸乐丰年。
游山太室更少室,看水伊川洛川
古有孟轲难语觉,时无颜子易为贤。
读书每到天根处,长惧诸公问极玄。
首尾吟 其二十七 北宋 · 邵雍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三部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登阁时。
往事千年徒渺漭,斜阳一片漫光辉。
伊川洛川水似线,太室少室峰如锥。
争者从来是闲气,尧夫非是爱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