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罗浮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七六、《苏文忠公全集》卷七一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罗浮山;卓锡泉;长寿观;冲虚观;丹灶;朝斗坛;朱明洞;宝积中阁
绍圣元年九月二十六日,东坡翁迁于惠州,舣舟泊头镇。明晨肩舆十五里,至罗浮山,入延祥宝积寺,礼天竺瑞像,饮梁僧景泰禅师卓锡泉,品其味,出江水上远甚。东三里,至长寿观。又东北三里,至冲虚观。观有葛稚川丹灶。次之,诸仙者朝斗坛。观坛上所获铜龙六、鱼一。坛北有洞,曰朱明,榛莽不可入。水出洞中,锵鸣如琴筑。水中皆菖蒲,生石上。道士邓守安字道玄,有道者也。访之,适出。坐遗屣轩,望麻姑峰。方饮酒,进士许毅来游,呼与饮。既醉,还宿宝积中阁。夜大风,山烧壮甚,有声。晨粥已,还舟,憩花光寺。从游者,幼子过,巡检史珏,宝积长老齐德,延祥长老绍冲,冲虚道士陈熙明。山中可游而未暇者,明福宫、石楼、黄龙洞,期以明年三月复来。
养生诀(上张安道)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八○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近年颇留意养生。读书,延问方士多矣,其法百数,择其简易可行者,间或为之,辄有奇验。今此闲放益究其妙,乃知神仙长生非虚语尔。其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馀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力百倍。久欲献之左右,其妙处,非言语文字所能形容。然可道其大略。若信而行之,必有大益。其诀如左:每夜以子后(三更三四点至五更以来。)披衣起(只床上拥被坐亦可。),面东或南,盘足,叩齿三十六通,握固(以两母指握第三指,或第四指握母指,两手柱腰腹间也。),闭息(闭息,最是道家要妙。先须闭目净虑,扫灭妄想,使心源湛然,诸念不起,自觉出入息调匀,即闭定口鼻。),内观五脏,肺白、肝青、脾黄、心赤、肾黑(当更求五藏图,常挂壁上,使心中熟识五藏六腑之形状。)。次想心为炎火,光明洞彻,入下丹田中。待腹满气极,即徐出气(不得令耳闻。)。候出入息匀调,即以舌接唇齿,内外漱炼津液(若有鼻涕,亦须漱炼,不嫌其咸,漱炼良久,自然甘美,此是真气,不可弃之。),未得咽下。复前法。闭息内观,纳心丹田,调息漱津,皆依前法。如此者三,津液满口,即低头咽下,以气送入丹田。须用意精猛,令津与气谷谷然有声,径入丹田。又依前法为之。凡九闭息,三咽津而止。然后以左右手热摩两脚心(此涌泉穴上彻顶门,气诀之妙。),及脐下腰脊间,皆令热彻(徐徐摩之,微汗出,不妨,不可喘促。),次以两手摩熨眼、面、耳、项,皆令极热。仍按捏鼻梁左右五七下,梳头百馀梳而卧,熟寝至明。右其法至简近,唯在常久不废,即有深功。且试行一二十日,精神自已不同,觉脐下实热,腰脚轻快,面目有光,久之不已,去仙不远。但当习闭息,使渐能迟久。以脉候之,五至为一息。近来闭得渐久,每一闭百二十至而开,盖已闭得二十馀息也。又不可强闭多时,使气错乱,或奔突而出,反为害。慎之!慎之!又须常节晚食,令腹中宽虚,气得回转。昼日无事,亦时时闭目内观,漱炼津液咽之,摩熨耳目,以助真气。但清净专一,即易见功矣。神仙至术,有不可学者。一忿躁,二阴险,三贪欲。公雅量清德,无此三疾,切谓可学。故献其区区,笃信力行,他日相见,复陈其妙者焉。文书口诀,多枝词隐语,卒不见下手门路。今直指精要,可谓至言不烦,长生之根本也。幸深加宝秘,勿使浅妄者窥见,以泄至道也(《苏文忠公全集》卷七三。)。
右引「鼻」后有「不令气出也」五字。
绝句七首 其二 北宋 · 李之仪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万腔腰鼓打梁州,舞罢还催步打毬。
更借缠头三百万,阿奴要彻(原作辙,据研经楼本、粤本改)第三筹。
春日同梁十四宴李公昭朝霞阁侍儿舞梁州曲彻客有以润罗为赠公昭命玉杯满酌酬之又以金钟邀儿相属既釂出乌丝栏索诗 北宋 · 李之仪
都城春风吹落花,都城九陌无尘沙。
貂裘公子宴何处,阑干百尺陵朝霞。
凤筝新调玉指软,黄金捍拨当胸遮。
紫檀屡碎翻成拍,红茸毯衬鸦头袜。
回旋谁许䌽云轻,欲断还催犹未彻。
新莺弄雏乳燕飞,一曲凉州春日迟。
百疋缠头随玉杯,咿哑一鬨争扶持。
公子笑不已,下客欢正浓。
更邀娅姹持金钟,一釂直欲沧溟空。
从他海若在平地,明珠堕泪愁蛟龙。
珊瑚突兀撑高峰,便疑巴姬御来风。
月渐满,银河低。
归路促,街鼓稀。
何时再到红茸地,更倩游丝惹住衣(原注:此篇与前集《白钤辖席上听琵琶歌》数句略同,姑两存之。)。
李固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一、《栾城后集》卷八、《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历代名贤确论》卷四九
孔子谓颜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用而不行,则何以利人?舍而不藏,则何以保身?圣人之于天下,理极于是而已。陈灵公与其大夫孔宁、仪行父宣淫于朝,泄冶强谏以死。《春秋》书之曰:「陈杀其大夫泄冶」。君虽无道,而泄冶亦名,以为无益于事而害其身,君子不为也。李固立于顺、桓之间,内无愧于其心,外无负于其人。东汉名臣,如固一二人耳!然事有可恨者。冲帝之亡也,固欲立清河王蒜,梁冀不从而立质帝。质帝之亡也,固复以清河为请,与胡广、赵戒同谋。广、戒惧而中变,固独与杜乔争之。冀积怒愤发,策免固而立桓帝。其后岁馀,刘文、刘鲔谋立清河,冀遂诬固与文、鲔通谋,杀之。吾窃怪固为三公,再欲立蒜而不克。冀如豺狼,疾之如仇雠。独一梁太后知其贤,欲宥之而不能。固虽贪立贤君、存汉社稷,势必无成矣。一举不中,奉身而去,得免于祸,斯已幸矣。再更大变,固守前议,迟迟不去,以陷于大戮,则固之死,仅自取也。不然,如固之贤,吾何间然哉?
浣溪沙 其二 和葆先春晚饮会 北宋 · 舒亶
押词韵第三部
金缕歌残红烛稀。
梁州舞罢小鬟垂。
酒醒还是独归时。
画栋日高来语燕,绮窗风暖度游丝。
几多落叶上青枝。
虞部郎中司马君墓志铭(元丰二年八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四九、《范太史集》卷三八
司马氏出于晋安平献王孚,其裔曰征东大将军杨,始居安邑。后魏析安邑置夏县,子孙遂为夏县人。自征东至今,坟墓在焉。君讳京,字亢宗。曾祖讳珂,祖讳皓。考讳咨,赠卫尉卿。妣王氏,封福昌县太君。君以从祖太尉公荫补太庙斋郎,调泾州司法参军,又为齐州司法参军,举监秦州清酒,以最改卫尉寺丞,转大理、签书阙州判官,通判绵州、潞州,历太子中舍、殿中丞、国子博士、虞比驾部三员外郎,知赵州,未赴,改博州,迁虞部郎中。岁满代还,元丰二年六月戊戌朔,以疾终于家,年六十。八月壬寅,祔于先原。君为人质直,言行无采饰,于宗族僚友无隐情。在官勤于职业,不避寒暑劳辱,凡剧务人所难处者,君至则立办。而遇下以不欺。始为参军监酒,梁丞相守秦州,政尚威严,官属震慄。君尝白事不可,丞相厉色呵之,君端立于庭,争之愈彊,必从乃已,丞相无如之何。在潞州,太守役兵治园亭,旬休不得息,君直从遣之。太守又行伍保法,一人有罪,辄连坐数家,日挞数十人,君一切释去不问。太守虽甚怒,然以君廉洁周慎,卒无以中伤也。其知博州,值河朔盗贼大起,百十为群,所在剽掠,昼入县镇,驱杀官吏。君督责讨捕,岁馀悉平。时强盗捕得即承者,法皆免死,盗倚法为奸益滋。君择其尤无良者,谕伍伯悉搒杀之。文潞公安抚河北,以博州多盗,始欲奏劾君,或止之曰:「此介直人也,公徐察之,宜勿遽」。已而潞公深知其能,乃表荐之。君安恬守分,不妄图进取。始得州,即乞监终南太平宫,不遂,不得已之官。官满又乞,亦未遂而卒。君笃于骨肉,赴其急难,竭力无所爱。性俭约,自初仕,缩衣节食,圭铢积俸禄。晚年颇优足,即散以赒亲戚之贫者。族人有从之假贷,无问多少,无所拒。既而归之,辄怒曰:「同家异财,此大不义,某不为也」。其自奉菲薄,如其初时。君先娶洋州司户参军曹识女,封仙居县君,生一男四女,先君卒。再娶西京左藏库使王怀济女,封长安县君,生四男二女。长子曰祀,河中虞乡主簿,次曰栎、曰犹、曰拒、曰㩲。长女适左侍禁白昭仅,次早卒,次适大名夏津主簿刘嗣宗,次适乾宁军判官杨迪简,次二女尚幼。铭曰:
司马自晋,安平枝分。承继绵绵,在后之勤。君之行己,始信邦族。仕不蕲进,以及州牧。俭以居家,直以居官。不畏不侮,在古为难。一其所履,其终如始。纳铭墓中,以赞实美。
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五首 其三 北宋 · 黄庭坚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创作地点: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梁州一曲当时事(原校:一作开元梦),记得曾拈玉笛吹。
端正楼空春昼永,小桃犹学淡燕支。
戏答荆州王充道烹茶四首(原注:旧本云居士酒徒,不喜茗饮,故多戏句。) 其二 北宋 · 黄庭坚
押真韵 创作地点: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
茗碗难加酒碗醇,暂时扶起藉糟人。
何须忍垢不濯足,苦学梁州阴子春。
清平乐 其四 北宋 · 黄庭坚
舞鬟娟好。
白发黄花帽。
醉任傍观嘲潦倒。
扶老偏宜年小。
舞回脸玉胸酥。
缠头一斛明珠。
日日梁州薄媚,年年金菊茱萸。
南乡子 其四 北宋 · 黄庭坚
押尤韵 创作地点:重庆市重庆直辖县行政区划彭水县
重阳日寄怀永康彭道微使君,用坡旧韵
卧稻雨馀收。
处处游人簇远洲。
白发又扶红袖醉,戎州。
乱折黄花插满头。
青眼想风流。
画出西楼一帧秋。
还把去年欢意舞,梁州。
塞雁西来特地愁。
书无名师息心铭后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山谷全书·正集》卷二六
梁左补阙宗殆,以文学行义知名。梁之亡也,殆弃其官族出家,号无名。后周欲夺其志,命大臣以美官诱之,无名自陈:「宗国颠覆,反俗有七不可」。誓言哀切,遂不夺之。又赋《五苦》诗,词意高洁,时多传写。观《息心铭》,似其晚年所作,亦似悔其少日刻意于文章耶?因僧知海请书此篇以刻石,为丛林杂学者之戒,故为书之。
梁州令 北宋 · 晁端礼
押词韵第四部
各自寻思取。
更莫怨他人做。
如今刬地怕相逢,愁多正在相逢处。
人前不敢分明语。
暗里频回顾。
罗襟滴泪无数。
匆匆又是空归去。
论增戒书 北宋 · 释元照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三二
某月日,释元照谨熏涤裁书,献于权府运使门下。贫道自龆龀出家,冠年比试获中,洎落发禀戒,潜心于佛乘,十有六载。自度庸昧,区区于卷策间,虽不能深造圣人之渊蕴,然亦粗领万分之一二。今不避狂斐,辄敢言于左右。夫佛之教,大率指万化而归一心,即一心而见自性。且性之为体,湛寂虚旷,朗彻无碍,其高不可踰,其广不可际。无生佛焉,无依正焉,无死生焉,无去来焉,无愚智焉,无物我焉,平等一相,一相无相。是谓法界焉、常住焉、真如焉、实相焉、如来藏焉、首楞严焉、般若焉、涅槃焉,种种异号,其实一也。圣人觉之谓之菩提,众生昧之谓之烦恼。圣人将以其所觉而觉其所昧,于是无像而像,现百亿之容仪;无说而说,出大千之经卷。机分异类,说有殊途,要其所归,无越三藏,所谓经、律、论也;示其所修,则有三学,所谓戒、定、慧也。戒也者,所以轨范于身口也;定、慧也者,所以融冶于性情也。然陟远者未始不自于迩,入室者未始不由于户,是故三藏、三学必推戒律为首焉。伊昔南山律师专以此学为己任,操觚著撰,大倡其要,一家部帙计三百馀轴。贫道虽不敏,尝从事于此宗矣。且知夫戒者,截苦海之舟航,发万善之端绪,三乘圣贤之所尊敬,历代祖师之所传通。但受之者心有明昧,学有精粗,而不能一揆,故有初受者焉、重增者焉。故律明发心,则有三品:一者唯期脱苦,专求自利,名为下品,此二乘心也。二者为物解疑,自他兼济,名为中品,此小菩萨心也。三者忘己利生,福智双运,了达本性,求佛菩提,名为上品,此大菩萨心也。审知初受,但发中下,佛开重增,转为上品,此所谓增戒也。按梁《高僧传》,宋元嘉十一年,有梵僧名僧伽跋摩,为祗桓寺慧义等五十许人度蔡州岸,驾船江中,重增戒法。又准《戒坛图经》,唐乾封二年,南山律师于京兆府为诸岳渎沙门,春夏二时,再行重受,以至《四分律》、《成实论》、《师资传》等,并明重增之法,实佛教之常仪,僧徒之本事耳。然彼诸师不知所以,相与鼓惑斗搆纷纭者,盖亦有说焉。贫道熙宁间自温、台游方,还本受业,院在祥符寺之东南隅,闭户专业,谢去人事,乘闲挥麈,赞述戒律。无何,谬为人所知,遂有远方之朋,负笈日至而就学焉。每患正法下衰,人情鄙薄,僧纲解纽,非一日矣,辄不自料,颇有意于扶持。故夫来者必博之以禅智,约之以法律。持盂丐食,以充其口腹;疏布裁衣,以蔽其形苦。日加朔引,夕增励修,出处语默,率遵于佛制。如是数年间,罔敢自怠,然将行古道,必反常情,往往同俦辈以为矫异骇众,而窥伺短失者有矣。窃自解曰:孔子云「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予事佛尽诚,人以为诈,不亦宜乎?且孔子圣人也,言无口过,行无怨恶,然犹不免世俗之憎嫉,故尝疑于桓魋、辱于阳虎、畏于匡人、困于陈蔡,况一末下庸僧,学古背俗,而不为人之所恶者,其可得乎?以致彼徒率因行事,有所不同,夙怀忿愠,乃乘是增戒之势,以致斗讼。其意无他,直欲以无辜之人陷于缧绁之中耳。自念与时寡合,一无势援,独力不能加众,厥或枉遭刑戮,固无惜于一身,但恐遏绝律风,使无闻于后世耳。恭惟权府运使负伊周之才,佐唐虞之主。文声治术卓出于群英,仁政德风下临于庶物,愿垂明鉴,少赐哀矜。苟得戒法流通,三宝住世,则《涅槃》所谓「我灭度后,以正法付嘱国王大臣」,斯言殆有所寄也。荷法事重,繄叩情深,冒渎尊严,岂胜战汗!不宣。
按:《芝园集》卷下,续藏经第二编第一○套第四册。
观政阁箴 宋 · 吕大防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七三、《成都文类》卷四八、《舆地纪胜》卷一三七、《全蜀艺文志》卷四四上、嘉庆《华阳县志》卷三九
成都图开宝以来牧守之像于大慈寺阁,徒记其爵位名氏与其在官岁月,而不录其政事之美恶。岂居是邑不非其大夫,邦人之礼宜如是欤?然不足以申劝戒,为后来者法。余辄采秦汉至于唐领太守、刺史、节度使之职,有政迹可考,而画像存焉者,得二十有八人,别图于他阁,名其榜曰「观政」。盖观其善足以劝,观其不善足以戒。其政事虽可考,而像不存者舍之;像虽存而僭窃不轨,或闇庸无闻者黜之。此观者不可不知也。寺僧求文,余以谓古者官有箴,为作箴以授之。其辞曰:
蜀于《禹贡》,是为梁州。华阳黑水,处坤之陬。其山四塞,气郁以遒。人矜其技,物产其尤。牧野之师,有功宗周。秦始列郡,置吏罢侯。守冰殖利,渠田肇修。肆彼一方,无衣食忧。文翁处后,教民文章。多士化之,杰出马、杨。张堪廉惠,去而益彰。五伦清约,人监允臧。廉范便民,警之所当。种皓绳奸,不以势妨。李膺修设,善饰其身。高䀢劝学,其迹犹新。养士之利,愈久愈存。贤哉孔明,讨魏扶汉。思清以密,德顺而健。其功不克,天未厌乱。王浚豪俊,知略不群。画策平吴,卒赖其勤。高俭循吏,为唐元臣。象先廷硕,嗣美且文。严武暴厉,忿欲并申。天宝政紊,乃以牧民。崔宁继之,以昏易昏。壮哉南康,横身捍难。种羌方炽,力弭其患。中朝以安,浮议可叹。崇文贪残,得不偿失。元衡静安,饰以儒术。文昌更事,远俗清谧。敏哉文饶,裕蛊治详。扰弊之后,补败药伤。外禦其侮,内教有方。嗣复、悰、谟,遵故守成。丛、孜仳政,民无以生。骈乎多罪,祸积衅盈。冤女呼天,虐及孤茕。瑰、瑄信盗,俾民卒瘏。烬及邦家,可不慎欤。自秦以还,镇守之臣,政有良窳,存乎其人。牧臣司梁,敢告执巾。
送蒋颖叔帅熙河二首 其二 北宋 · 秦观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天马蒲萄隔玉(张本、四库本作域)门,汉廷谁更勇如尊。
行台晓日屯千骑,祖道春风属一樽。
莫(原作奠,据各本改)许留犁轻结好,便令瓯(原作驱,据张本、四库本改)脱复游魂。
要须尽取熙河地,打鼓梁州看上元。
书兰亭叙后 北宋 · 秦观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七八、《淮海集》卷三五、法帖通解、淮海题跋
《兰亭》者,晋右将军、会稽内史琅琊王羲之逸少所书诗序也。右军以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与太原孙统承公、孙绰兴公、广汉王彬之道生、陈郡谢安安石、高平郤昙重熙、太原王蕴叔仁、释支遁道林,及其子凝之、徽之、操之等四十有一人,修韨褉于山阴之兰亭,酒酣赋诗制序。用蚕茧纸、鼠须笔,书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字有重者,皆构别体。而「之」字最多,至二十许字。他日更书数十本,终无及者。右军亦自爱重,留付子孙。至七代孙智永为比丘,俗呼永禅师。永卒,传其书于弟子辩才。才俗姓袁氏,梁司空昂之玄孙。唐贞观中,太宗锐意学二王书帖,摹拓殆尽,惟未得《兰亭》。凡三召辩才诘之,固称荐经丧乱,亡失不知所在。后遣监察御史萧翼微服为书生,以诡辩才,始得之。命供奉拓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四人各拓数本,以赐皇太子、诸王、近臣。贞观二十三年,高宗奉遗诏,以《兰亭》入昭陵。惟赵模等所拓者传于世。事见何延之《兰亭记》。
财用(下) 北宋 · 秦观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八○、《淮海集》卷一五、《苏门六君子文粹》卷二六、《玉海》卷一七、《璧水群英待问会元》卷七八、《宋元学案补遗》卷九九
臣尝以为君子理财之术,莫若尽地力、节浮费二者而已,何则?理财之要,在乎原其所自有而为之道,要其所从无而制之法。风霆雨露之发生,山林川泽之滋养,财之所从出也。不原其所自有,不要其所从无,切切焉从事于阖辟歛散之中,则是贱丈夫争锥刀之末耳,岂君子所谓理财者耶?是故原其所自有而为之道,则莫若尽地力;要其所从无而制之法,则莫若节浮费。君子理财之术,盖无以易于此,臣请为陛下遂言之。夫理天下之财,譬如治水,增缮堤防,决之于邻国,非治水之善也。横赋彊市,取之于百姓,非治财之善也。善治水者,以四海为壑;善理财者,以天地为资。今天下之田称沃衍者,莫如吴、越、闽、蜀,其一亩所出,视他州辄数倍。彼闽、蜀、吴、越者,古扬州、梁州之地也,按《禹贡》,扬州之田第九,梁州之田第七,是二州之田在九州之中等最为下,而乃今以沃衍称者,何哉?吴、越、闽、蜀地狭人众,培粪灌溉之功至也。夫以第七第九之田,培粪灌溉之功至,犹能倍他州之所出,又况其上之数等乎?以此言之,今天下之田,地力未尽者亦多矣。李悝曰:治田勤,则亩益三升,不勤亦如之,地方万里,增减辄为粟百八十万石。然赵过为代田,一亩岁收常过缦田一斛以上,善又倍之。秦汉开郑白渠,溉田四万四千馀顷,至唐大历初,两渠所溉才六千三百顷耳。以代田、郑白渠事言之,则治田之勤不勤,何止亩有三升之损益也!今二千石虽兼劝农之事,而例为虚名,莫有任其责者。为今之计,莫若诏天下州置劝农一司,以守将为长,听于倅介之中自择一人为副,先籍境内定垦田与夫陂塘沟渠之数而周知其利害,岁时出行诸郊,召见耆老,问以疾苦,及所愿欲而不得者,为罢行之,而罚其游惰不听命者。岁终部使者第其殿最以闻,功效尤异者宠用之。如此,则天下之田皆与闽、蜀等,而地力尽矣。古者,吉凶之服则一比共之,祭器则一闾共之,丧器则一族共之,吉凶礼乐之器则一乡共之。凡嫁子娶妻,纯帛无过五两,凶荒则又杀礼而多婚。夫一乡者五百家,而五两者五匹耳,其用财可谓约也。今则不然,嫁子娶妻,丧葬之费,其约者钱数万,其丰者至数百万。中人之家,一有吉凶之事,则卖田畴,鬻邸第,举倍称之息,犹弗能给。然则今时吉凶之费,绝长补短,殆二十倍于古也,财用安得而不竭乎?周之太宰,王之大臣也,其职曰以九式均节财用。汉之许劭,魏之毛玠,唐之杨绾,人臣耳,而能使一时士大夫心化其风,损车马,毁池观,减驺驭,散音乐。以此见法制者虽盛世不可去,而风化者虽衰世亦可行也。今令虽有仪制之文,毛举数事,不能委曲。为今计者,莫若自宗室外戚以至品官民庶之家,宫室、舆马、饮食、衣服,皆仿典礼而为之变数,稍宽其制,使可久行。其冠婚丧祭之事,则视岁上下而隆杀之。使谏官御史得以弹奏于中,而漕刑守令得以举劾于外,敢不承者,虽贵且亲,必罚无赦。然后陛下崇节俭、尚敦朴以为之率,弃难得之货,却无用之器,罢不急之务以为之先。如此,则天下淫侈之俗,旷然一变,而浮费节矣。贾生曰:「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倾」。呜呼,如贾生者,可谓知理财之术矣!
诗酒六首 其六 北宋 · 华镇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商搉文章论要公,切云千仞将坛中。
诗人何地可安我,丑妇今朝才拜翁。
彫玉苦心为楮叶,绣衣谩眼束柴丛。
南邻寄谢梁兵部,险韵无劳独断空。
送湖南提举梁朝散 北宋 · 华镇
五言排律 押阳韵
公族流芳远,侯门积庆长。
玉田收地宝,兰畹毓天香。
岐嶷英姿妙,魁梧德宇强。
岳灵分秀气,昴宿注祥光。
世济居弥厚,官成动有章。
题舆高右陕,持节重西湘。
二九朝阳永,中秋夕月凉。
诞弥迎节至,嘉庆肆筵芳。
檀篆金为鼎,榴花玉作觞。
愿言齐鹤寿,平步冠鹓行(以上《云溪居士集》卷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