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書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地理類
目錄類
別史類
職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別集類
總集類
正一部
之土字在二字之间盖史文


兼上下也司马贞史记索隐亦云云梦本二泽人


以其相近或合称云梦宋沈括罗泌 易祓
郭思郑


樵洪迈洪兴祖等袭其说而为之辩曰云在江北


梦在江南而古注弃若尘羔矣苏子瞻申疏意云 (第 32b 页)



龙县南二十三里与文颖异唐志及寰宇记则云


石城县有碣石而欧阳忞舆地广记曰石城故骊


成也 易祓
据之以释禹贡按石城有四一在今大


宁废卫界汉旧县属右北平(县去龙城可百里)一在今永


平府西北后 (第 27a 页)
九州之界方七千里此读周官之误也盖禹贡言


面周官言方言方则外各二百五十里非一面五


百里也 易祓
撰禹贡疆理广记复引伸之曰禹五 (第 53b 页)
 合计其士之卒伍阅其兵器为之要簿也
三曰听闾里以版图
 注曰郑司农曰版户籍图地图也听人讼地者以版
 图决之 易彦祥
曰欲校登其闾里人民之数则以版
 图听之 (第 34b 页)
 稍食吏禄廪也人民吏子弟分之使众者就寡均宿
 卫 疏曰书书之于版也内宰所均稍食谓阍寺及
 子弟宿卫后宫者宫正所均谓宿卫王宫者  易彦
 祥
曰秋官掌戮云宫者使守内盖王内之职惟内小
 臣奄四人为上士其馀皆非命士则皆人民也
以阴礼教六宫 (第 30b 页)
 注曰此居职末总结之言也 王光远曰言事而又

 言师田则事乃力政之事 政音征
○遂师各掌其遂之政令戒禁
  易彦祥
曰政若颁职作事以起政役之类令若令野
 职野赋令野脩道之类戒与禁则辅此而已 注政
 役音征
以时登其夫 …… (第 13b 页)
 注曰郑司农云泽草之所生其地可种芒种 疏曰

 水钟曰泽有水及咸卤皆不生草即不得芒种故云
 草所生  易彦祥
曰芒种稻之有芒者 芒种之种
 章勇反
旱暵共其雩敛
 注曰稻人共雩敛稻急水者也郑司农云雩事所𤼵
  …… (第 28b 页)
 注曰为其夭物且害必多也麛麋鹿子 疏曰此谓
 四时常禁 麛音迷
○卝人掌金玉锡石之地而为之厉禁以守之
 注曰锡鈏也  易彦祥
曰天地之宝生于山泽金玉
 锡石之贵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先王不尽以予民设 (第 37a 页)
 谓日月食星辰奔殒地灾谓震裂
凡国之大礼佐大宗伯凡小礼掌事如大宗伯之仪
 疏曰凡言大礼者王亲为之小礼者群臣摄为之
  易彦祥
曰上经言大礼小礼则祭祀之礼而已此终
 篇则总结之以五礼之大小者也
 
 
  (第 36a 页)
 见有礼神之玉或可以灌圭当之
○以岁时序其祭祀及其祈珥
 注曰序第次其先后大小 疏曰岁时序其祭祀者
 即上立大祀至小祀皆依岁之四时次序之  易彦

 祥
曰小子职珥于社稷祈于五祀羊人职祈珥共羊
 牲与此文同至秋官士师职则曰凡刏珥奉犬牲后
 郑皆改祈为刏且 (第 1b 页)
 安弦燕乐房中之乐所谓阴声也二乐皆教其钟磬
  疏曰学记郑注云操缦杂弄即今之调辞曲
○及祭祀奏缦乐
  易彦祥
曰祭祀奏缦乐亦取其和而已
○钟师掌金奏
 注曰金奏击金以为奏乐之节金谓钟及鏄 疏曰 (第 41b 页)
 律陈属车于庭故曰大丧大宾客亦如之 趣仓口
 反
凡会同军旅吊于四方以路从
 注曰王出于事无常王乘一路典路以其馀路从行
 亦以华国  易彦祥
曰谓因会同军旅而行吊事
 从才用反
○车仆掌戎路之萃广车之萃阙车之萃苹车之萃轻
车之萃 …… (第 27a 页)
 黄文叔曰是必有推候之法可睹之实至汉郊祀犹
 候神先下天子望拜则司乐六变天神降八变地示
 出九变人鬼格非无其事 魅眉秘反
  易彦祥
曰春官设属最有统纪所典之礼五礼为先 (第 37a 页)
 则待大功
○马质掌质马马量三物一曰戎马二曰田马三曰驽
马皆有物贾

 注曰此三马买以给官府之使无种也郑司农云皆
 有物贾皆有物色及贾直  易彦祥
曰物云者国马
 之辀深四尺有七寸田马之辀深四尺驽马之辀深
 三尺有三寸其用各有等其材各有宜故皆以三物 …… (第 28a 页)
 注曰郑司农云沈谓祭川尔雅曰祭川曰浮沈辜谓
 磔牲以祭也月令曰九门磔禳以毕春气侯禳者候
 四时恶气禳去之也  易彦祥
曰饰其牲被之以文 …… (第 31b 页)
 注曰慝阴奸也视军中有为慝者则执之
环四方之故
 坡谓环周回也军行虑有伏敌军舍恐有莫夜之戎
 周回四方详其有否以为警备今行军者重此 
 彦祥
曰察军慝则察其在我者环四方之故则环其
 在人者 …… (第 39a 页)
 注曰烝尝之礼有射豕者国语曰禘郊之事天子必

 自射其牲今立秋有貙刘云  易彦祥
曰方其迎牲
 于门则君执绋卿大夫从士执刍至于君亲射牲而
 孤卿大夫从射焉此射人相孤卿大夫之法仪以其 …… (第 46b 页)
 复位郑司农云卿大夫士皆君之所揖礼春秋傅所
 谓三揖在下 疏曰上文别三公位此不言三公直
 言孤卿者举轻以明重孤卿尚特揖明三公亦特揖
 可知也  易彦祥
曰在王门左右者其位皆南向而 (第 53b 页)
 也邸下柢也以象骨为之 徐氏曰皮弁以皮六方

 缝之邸抵也谓弁内上顶辏处以象骨饰之  易彦
 祥
曰王之吉服其弁三皮弁用之于视朝韦弁用之
 于兵事冠弁用之于田猎兵田之弁有时而用之者
 也皮弁视朝则日 …… (第 11b 页)
 注曰如在军 疏曰谓如其犯軷 倅七内反
掌凡戎车之仪
 注曰凡戎车众之兵车也书序曰武王戎车三百两
   易彦祥
曰上文言驭戎车则王之革路此言戎车 …… (第 27b 页)
 之有九州为五政之所加七赋之所养王者所治之
 区域也必使贯无不同则九州共贯利无不同则四
 海蒙利 闽梅巾反貉孟白反芈音弭
东南曰扬州
  易彦祥
曰禹贡扬州之域东距海北据淮故曰淮海
 惟扬州殷人以淮入徐故扬州止谓之江南周人复 …… (第 41b 页)
 荆则以荆在正南终于并则以并在正北先远而后

 近也 会古外反陂彼宜反镴音猎筱素了反鵁音
 交鶄音精
正南曰荆州
  易彦祥
曰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殷之荆州南不言
 衡阳循禹之旧也其北境则曰汉南以地志考之荆
 山在南郡临沮县即今 …… (第 43b 页)
 枣阳县东北 荥户扃反溠音诈播音波都张鱼反
正东曰青州

  易彦祥
曰禹贡有青有兖有徐殷并青于徐而徐兼
 扬州之淮故江南曰扬州周复以淮归扬而并徐于
 青正在畿东故曰正东 …… (第 46a 页)
 雕厓山至淮安府邳州南入泗沭水出临朐县沂山
 至淮安府安东县西入淮 沭音述朐音劬厓音崖
河东曰兖州
  易彦祥
曰夏殷皆言济河惟兖州谓东河之东济水 …… (第 46b 页)
 海禹贡属青州 泲子礼反沮七馀反
正西曰雍州

  易彦祥
曰禹贡有雍有梁故梁为正西而雍为西北
 殷周皆省梁入雍故雍州为正西
○其山镇曰岳山其泽薮曰弦蒲其川泾汭 …… (第 48a 页)
 大河洛水出庆阳府城东北废洛原县南流合漆沮
 二水至西安府同州朝邑县南而入渭通典曰洛即
 漆沮也 汭如锐反汧口千反
东北曰幽州
  易彦祥
曰舜十二州本有幽州水土既平以冀为帝
 都省幽入冀殷人南都河南之亳复舜幽州之名周 …… (第 48b 页)
 淄川县东南七十里时水在青州府临淄县西二十

 五里  易彦祥
曰经于兖州言其川河泲盖兖州北
 距河而南据泲禹贡言济河惟兖州则惟兖州之川
 宜也幽州远在东北于河泲何 …… (第 49b 页)
 河陷海中是九河未陷之前凡登莱海岸及滨沧二

 州之东境皆在幽州之地与兖州东西分界故其川
 同于河泲 貕音兮菑禹贡作淄
河内曰冀州
  易彦祥
曰舜十有二州有幽有并有冀水土既平之
 后以冀为尧都省十有二州之幽并入焉以馀州准
 之则知禹贡冀州东西 …… (第 50a 页)
 浊漳水也今潞安府城西南二十里浊漳经焉土人
 犹呼为潞水通典曰潞河在密云县即今顺天府境
 内之白河也 滹唤胡反沱唐何反涔锄林反
正北曰并州
  易彦祥
曰舜有并州禹贡以并入冀州殷因之周复 (第 51a 页)
 两人执其一买卖之财则立为限约而有剂劵以身
 执故以财致讼者操此以为决
若祭胜国之社稷则为之尸
 注曰以刑官为尸略之也周谓亡殷之社为亳社
  易彦祥
曰亳社以阴为主而刑乃阴之类媒氏以男 …… (第 24a 页)
 者或谓之燕朝

帅其属而以鞭呼趋且辟
 注曰趋朝辟行人执鞭以威之
○禁慢朝错立族谈者
 注曰慢朝谓临朝不肃敬也错立族谈违其位僔语
 也  易彦祥
曰王朝有三皆所以听政此言外朝之
 政特详于治朝燕朝盖不特诸侯群臣之咸在虽州
 长众庶与夫穷民罢民之类 …… (第 39b 页)
 亲戚皆从其家有爵者有老幼者特免为奴而已

  易彦祥
曰先王之于天下固有杀未足以惩恶亦有
 不刑可以劝善者此之谓夫 龀音衬
○犬人掌犬牲凡祭祀共犬牲用牷物 …… (第 54b 页)
 注曰备波洋卒至沈溺也
○司寤氏掌夜时
 注曰夜时谓夜早晚若今甲乙至戊
○以星分夜以诏夜士夜禁
 注曰夜士主行夜徼候者如今都候之属  易彦祥
 
曰此谓施于国中者盖国中有启闭之候国事有朝
 夕之礼以星分夜则星见为夜星没为昼朝夕启闭 (第 69a 页)
 注曰九仪谓命者五公侯伯子男也爵者四孤卿大

 夫士也  易彦祥
曰爵命不同如此而曰同者命同
 于上公皆以九为节命同于侯伯皆以七为节命同
 于子男皆以五为节以至爵同于 …… (第 14a 页)
 觐聘问之日使卿大夫讶诸侯兼官故大夫士为讶
 宾即馆时即为之讶与此掌讶不同也
凡讶者宾者至而往诏相其事而掌其治令
  易彦祥
曰上经因讶宾客而及卿大夫即馆之讶此
 复言掌讶之职凡言脩委积以下皆所治之令 相
 息亮反
○掌交掌以 (第 57a 页)
 之有难易

○故可规可萭可水可县可量可权也谓之国工
 注曰国之名工  易彦祥
曰此又总括轮人一篇之
 意大抵注目而视方员不如付诸规矩之为公誊口
 而议平直不如付诸准绳之为审援手而 …… (第 27b 页)
 疏曰于三十工无
 辀人之官但车事是难故车官别主此职也
○辀有三度轴有三理
 注曰目下车度浅深之数  易彦祥
曰轴以贯毂特
 轮之一器于辀人何与而言于三度之后者轴待辀 …… (第 36b 页)
 赵氏说见鲍人

○裘氏(阙/)
  易彦祥
曰裘氏篇亡亦不可考然天官掌皮为大裘
 以至良裘功裘此经复有裘氏亦犹春官有典瑞此
 经复有玉人或者裘氏 …… (第 72a 页)
 杂五色言焉 画胡卦反缋胡对反
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
谓之玄地谓之黄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
黄相次也
 注曰此言画缋六色所象及布采之次第缋以为衣
 疏曰青与白相次以下论缋于衣为对方之法也
  易彦祥
曰相次非次序之谓亦杂比以为设色之美
 而已 (第 72b 页)
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
谓之黻五采备谓之绣
 注曰此言刺绣采所用绣以为裳 疏曰此一经皆
 比方为绣次凡绣亦须画乃刺之故画绣二工共其
 职也  易彦祥
曰书言六章之裳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
 绣言藻而继之以火青与赤之文也言火而继之以
 粉米赤与白之章也言粉 (第 73a 页)
 清也 耑音端大音泰铝音虑
○矢人为矢鍭矢参分茀矢参分一在前二在后
 注曰参订之而平者前有铁重也司弓矢职茀当为
 杀郑司农云一在前谓箭稿中铁茎居三分杀一以
 前  易彦祥
曰三分其稿之三尺则一尺在前二尺
 在后以后二尺之重与一尺相等则稿前之铁为极
 重矣故其发迟而近射用焉 (第 13a 页)
 鍭音侯茀音拂杀色

 黠反
兵矢田矢五分二在前三在后
 注曰铁差短小也兵矢谓枉矢絜矢也此二矢亦可
 以田田矢谓矰矢  易彦祥
曰五分其稿之三尺则
 尺有二寸在前尺有八寸在后也以后尺有八寸之
 重而与前尺有二寸相等则稿前之铁比杀 …… (第 13b 页)
 而小矣故其发远而火射用焉 絜音结矰音增
杀矢七分三在前四在后

 注曰铁又差短小也司弓矢职杀当为茀 疏曰此
 经直言茀矢不言矰矢者以其与茀矢同制故略而
 不言也  易彦祥
曰七分其稿之三尺则在前者尺
 有二寸七分寸之六在后者尺有七寸七分寸之一
 也以后七分之四与前七分之三 …… (第 14a 页)
 注曰纲所以系侯于植者也上下皆出舌一寻者亦
 人张手之节也郑司农云纲连侯绳也縜笼纲者縜
 读为竹中皮之縜舌维持侯者  易彦祥
曰纲所以
 持侯而系于植縜所以持纲而系于侯 个古旦反
 下及注同縜音云搚力答反率音类植直吏反 …… (第 24b 页)
 注曰通其壅塞 疏曰此言同间有浍浍水入川其
 川是自然而有又非平地而出必因山间有之又大
 川不可辄越遂川必当有涂地势然也  易彦祥

 此言同间有浍之水入川川在两山之间与遂人万
 夫之川其说大异盖遂人夫间有遂其地百亩十夫
 则其首 …… (第 44a 页)
 射而察之至犹善也但角善则矢虽疾而不能远

 疏曰此以下论弓六材角干筋用力多故特言之
  易彦祥
曰弓以角干筋为主三者皆善则为弓之上
 二善为次一善者为下
○覆之而干至谓之侯弓
 注曰射侯之弓也干又 (第 75a 页)
曰史帅阳官以命我司事(史太史阳官春宫司事主)
(农事官也)曰距今九日土其俱动(距去也)王其祗祓监农不
音弗(祗敬也祓齐戒祓除也不易不易物土之宜也)王乃使司徒咸戒公卿百
吏庶民(百吏百官庶民甸师氏所掌之民 (第 9b 页)
   安世与伊川程子各为一代伟人其元城语
    录尽言集亦不以尝劾程子而废耿南仲媚
    敌误国 易祓
依附权奸其所撰易解今亦并
    行栗虽不得比安世视南仲与祓则有间矣
    故仍录其书而并存彝尊之 (第 3b 页)
 本义跃者无所缘而绝于地特未飞耳渊者上空下
 洞深昧不测之所龙之在是若下于田或跃而起则
 向乎天矣九阳四阴居上之下改革之际进退未定
 之时也○ 易山斋
曰渊卑于田二言在田今反在渊
 者渊乃龙之所宅非在田之比在田不能变在渊有
 可变之道也已离下体故谓之跃 (第 12b 页)
 人口中三画有腹背之象下有足象艮亦以人身为
 象但艮卦差一位
  总论
 郭兼山曰近取诸身咸艮二卦为详而其成终特异
 岂非咸极于说艮终于止耶○ 易山斋
曰咸以心为 …… (第 12a 页)
 兰惠卿曰复一阳在内而甚微故曰心心者在内而
 难见故曰其见乎大壮四阳壮盛已形于外故曰情
 情则显于外而易见故曰可见矣○ 易山斋
曰大壮
 以阳盛为戒刚过而暴则其正乃所以不正也○熊
 梅边曰四阳盛长前临二阴犹有利贞之戒盖不以
 阴 …… (第 34a 页)
 中不过于壮处得中道无不正也○杨龟山曰大者

 之正唯九二尽之○郭白云曰卦辞言利贞得其贞
 者九二也以刚居中是能固守大壮之道也○ 易山
 斋
曰大壮贵以阳居阴虑其过壮也故二与四皆言
 贞吉九四非中故以悔亡戒之○王秋山曰以者用
 也言以九居二不 (第 3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