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曹郎中崇贤所居(一作上崇贤曹郎中 唐末 · 李洞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闲坊宅枕穿宫水,听水分衾盖(一作尽蜀僧
药杵声中捣残梦,茶铛影里煮孤灯。
刑曹树荫千年井,华岳楼开万仞冰。
诗句变风官渐紧,夜涛舂断海边
新定道中桐庐关太守三首 其三 1038年 北宋 · 张方平
 押词韵第四部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
帆挂桐君山,橹入富春渚。
寒风荡江波,烟雨迷汀树。
煮茶论药经,挑灯数棋路。
全胜谢惠连,独望新安(自注:同行者蜀僧吉善医,茂材龚君美好奕。谢守新安,过富春渚有诗。)
滕达道(二)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二六、《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六五、《宋代蜀文辑存》卷二○
辄有少恳,甚属率易,惟宽恕。
自得罪以来,不敢作诗文字。
近有成都僧惟简者,本一族兄,甚有道行,坚来要作「经藏碑」,却之不可。
遂与变格都作迦语,贵无可笺注。
今录本拜呈,欲求公真迹作十大字,以耀碑首。
况蜀中未有公笔迹,亦是一缺。
若幸赐许,真是一段奇事。
可否,俟命。
见有一蜀僧在此,旦夕归去,若获,便可付也。
蜀僧1094年2月13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七、《冷斋夜话》题作《僧赋蒸豚诗》、《苏文忠公全集》卷六八、《冷斋夜话》卷二、《古今法书苑》卷四二 创作地点:河北省河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定州市
王中令平蜀,捕逐馀寇,与部队相远。
饥甚,入一村寺中。
主僧醉甚,箕踞,公怒,欲斩之。
僧应对不惧,公奇而赦之。
问求蔬食,对曰:「有肉无蔬」。
公益奇之。
馈以蒸猪头,食之甚美。
公喜,问僧:「止能饮酒食肉耶,抑有他技也」?
僧自言:「能为诗」。
公命赋蒸豚,操笔立成云:「觜长毛短浅含臕,久向山中食药苗。
蒸处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浆浇。
红鲜雅称金盘饤,软熟真堪玉箸挑。
若把毡根来比并,毡根自合吃藤条」。
公大喜,与紫衣师号。
元祐九年二月十三日,偶与公之玄孙讷道此,因记之。
子瞻焦山1071年 北宋 · 苏辙
 押删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
金山游遍入焦山,舟轻帆急须臾间。
涉江已远风浪阔,游人到此皆争还。
山头冉冉万竿,楼阁不见门长关。
金山共此一江水,只有胜绝无此闲。
野僧终日饱一饭,与世相视如髦蛮
门无舟楫断还往,说法教化鼋鼍顽。
偶然客至话乡国,西望落日低铜镮
岷峨正在日入处,想象积雪堆青鬟。
稻田一顷良自给,仕宦不返知谁扳。
久安禄廪农事废,强弓一弛无由弯。
行逢佳处辄叹息,想见茅屋藏榛菅。
我知此地便堪隐,稻苗旆旆鱼斑斑(自注:焦山长老蜀僧也。)
按:焦山长老蜀僧也。
丐者赵生传1086年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高安丐者赵生,弊衣蓬发。
未尝沐洗,好饮酒,醉辄殴詈其市人,虽有好事时召与语,生亦慢骂,斥其过恶。
高安之人皆谓之狂人,不敢近也。
然其与人遇,虽未尝识,皆能道其宿疾,与其平生善恶。
以此,或曰:「此非有道者耶」?
元丰三年,予谪居高安
时见之于途,亦畏其狂,不敢问。
是岁岁莫,生来见予,予诘之曰:「生未尝求人,今谒我何也」?
生曰:「吾意欲见君耳」。
既而曰:「吾知君好道而不得要,阳不降,阴不升,故肉多而浮,面赤而疮。
吾将教君挽水以溉百骸,经旬诸疾可去。
经岁不怠,虽度世可也」。
予用其说,信然,惟怠不能久,故不能究其妙。
生尝告予:「吾将与君夜宿于此」。
予许之,既而不至,问其故,曰:「吾将与君游于他所,度君不能无惊,惊或伤神,故不敢」。
予曰:「生游何至」?
曰:「吾常至太山下,所见与世说地狱同。
君若见此,归当不愿仕矣」。
予曰:「何故」?
生曰:「彼多僧与官吏。
僧逾分,吏暴物故耳」。
予曰:「生能至彼,彼人亦知相敬耶」?
生曰:「不然,吾则见彼,彼不吾见也」。
因叹曰:「此亦邪术,非正道也。
君能自养,使气与性俱全,则出入之际将不学而能,然后为正也」。
予曰:「养气请从生说为之,至于养性,奈何」?
生不答。
一日遽问曰:「君亦尝梦乎」?
予曰:「然」。
「亦尝梦先公乎」?
予曰:「然」。
「方其梦也,亦有存没忧乐之知乎」?
予曰:「是不可常也」。
生笑曰:「尝问我养性,今有梦觉之异,则性不全矣」。
予矍然异其言,自此知生非特挟术,亦知道者也。
生两目皆翳,视物不明。
然时能脱翳,见瞳子碧色。
生脐以上,骨如龟壳;
自心以下,骨如锋刃。
两骨相值,其间不合如指。
尝自言生于甲寅,今一百二十七年矣。
家本代州名吉,事五台僧,不能终,弃之游四方。
少年无行,所为多不法。
扬州蒋君俱学,蒋恶之,以药毒其目,遂翳。
然生亦非蒋不循理,槁死无能为也
是时予兄子瞻谪居黄州,求书而往,一见喜子瞻之乐易,留半岁不去。
子瞻北归,从之兴国
知军杨绘见而留之。
生喜禽鸟六畜,常以一物自随,寝食与之同。
兴国畜骏骡,为骡所伤而死,绘具棺葬之。
元祐元年予与子瞻皆召还京师蜀僧法震者来见,曰:「溯江将谒公黄州,至云安逆旅,见一丐者曰:『吾姓赵,顷于黄州识苏公,为我谢之』」。
予惊问其状,良是。
时知兴国军朱彦博之子在坐,归告其父,发其葬,空无所有,惟一杖及两胫在。
予闻有道者恶人知之,多以恶言秽行自晦。
然亦不能尽掩,故德顺时见于外。
今余观赵生鄙拙忿隘,非专自晦者也,而其言时有合于道。
盖于道无见,则术不能神;
术虽已至,而道未全尽。
虽能久生变化,亦未可以语古之真人也。
道书:「尸假之下者,留脚一骨。」生岂假者耶? 《栾城集》卷二五。
重建当阳武庙元丰四年 北宋 · 张商英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三一、《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三七、光绪《玉泉寺志》卷四
道出陈、隋间,有大法师名曰智顗,一时圆證诸佛法门,得总持,辨说无碍,敷演三品《靡诃止观》,是三非一,是一非三,即一是三,即三是一,随众生根而设教。
后至自天台,止于玉泉,宴坐林间,一心湛寂。
此山先有大力鬼神与其眷属,怙寺凭据,以帝通力,故法行业,即现种种诸可怖畏,虎豹号踯,蛇蟒盘瞪,鬼魅嘻啸,阴兵悍怒,血唇剑齿,毛发鬅鬙,妖形丑质,剡然千变。
法师悯言:「汝何为者,生死于幻,贪著馀福,不自悲悔」?
作是语已,音迹消绝,颀然丈夫,鼓髯而出:「我乃关某,生于汉末,值世纷乱,九州瓜裂。
曹操不仁,孙权自保,虎臣蜀主,同复帝室,精诚激发,洞贯金石,死有馀烈,故主此山。
观法师,具足殊胜,我从昔来,本未闻见,今我神力,变见已尽,而师安定,曾不省视。
汪洋如海,匪我能测,大悲我师,哀悯我愚,方便摄授,愿舍此山,作师道场。
我有爱子,雄鸷类我,相与发心,永护佛法」。
问所能,授则五戒,帝诚受已,复白问营造,期至幸少避之。
其夕晦冥,震霆掣电,灵鞭鬼箠,万壑浩汗,湫潭千丈,化为平址。
黎明往视,精蓝焕丽,檐楹阑楯,巧夺人目,海内四绝,遂居其一。
以是因缘,神亦庙食,千里内外,庙共云委,玉泉之田,寔帝之助。
岁越千稔,魔民出世,寺纲颓紊,搥拂虚设,帝既不祐,庙亦浸弊。
元丰庚申,襄有蜀僧,名曰承皓,行年七十,所作已辨,以大众请,倏然赴感。
有陈氏子,忽作帝语:「自今以往,祀我如初」。
远近播传,瞻祷愈肃。
明年辛酉,庙宇鼎新
尔时无尽居士闻说是事,以偈赞曰:
关帝父子为蜀将,气盖中原绝等伦。
喑呜咤叱山岳摧,义不称臣曹孟德
愤烈精忠贯金石,英灵死至玉泉山
阴兵十万部从严,铁骑咆哮汗金甲。
架鹗鞲鹰走獒犬,鞭笞虎豹役龙蛇。
脍肝脯肉饮头颅,无上菩提岂知有。
智者南来为利益,嘿然宴坐高木阴。
法力广大不思议,溪山动荡失安据。
妖怪百千诸怖畏,神通究竭誓归依。
大威大猛大英豪,弃置爱恋如泥滓。
将此山峦奉佛士,受持五戒摄身心。
仰山南岳及高山,佛佛同道无异化。
见在住持承皓老,宗风孤峭帝所钦。
未来补处出家人,万木岩前希审细。
宏我如来像季法,长松千里碧云寒。
按:道光新津县志》卷四○,道光九年刻本。
石洞道真师染袈裟颂 北宋 · 黄庭坚
丈夫出家,当被(原校:一作披)坏色衣。
蜀僧袈裟,多似苾刍
轻罗绉縠,染成春柳丝。
撩蜂引蝶,唯欠远山眉
石洞道真师染袈裟颂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三二、《山谷全书·正集》卷二三
丈夫出家当被坏色衣,蜀僧袈裟多似苾刍尼
轻罗绉縠染成春柳丝,撩蜂引蝶唯欠远山眉
送元老住清修1122年 北宋 · 释德洪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湘水庐山蜀僧有吴韵。
无尘而俱清,雪月夜相映。
书痴喜借人,香癖出天性。
垂涕拨黄独,粪火曾发哂。
三年我东邻,家颠开小径。
一饭必招呼,嘲之终不愠。
明朝趣去我,岁逼青阳近。
子已饱丛林,件件无遗恨。
赠子湘源,山穷不尽。
张安国藏山水小卷1158年 宋 · 张元干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芦川归来集》卷九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世所谓胸次有丘壑者,穷而士,达而公卿,其心未尝须臾不住烟云水石间,又况如吾宗安国得友人把玩短轴,褾而藏之,每出以示诸好事。
虽乌帽黄尘,汩没困顿,开卷便觉万里江山在眼界中,可想蜀僧为同舍郎周旋落笔时。
然则安国不忘故旧,风味如此,胸次可知矣。
东明寺 北宋 · 蜀僧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三十年前镇益州紫泥丹诏凤池游。
大钧播物心难一,六印悬腰老未休。
佐主不能如傅说,知几那得似留侯
功名富贵今何在,寂寂招题一土丘宋费衮梁溪漫志》卷一○ 《梁溪漫志》:蔡元长南迁,道出长沙,卒于城南五里东明寺,遂草殡于寺之观音殿后。有蜀僧游方过之,慨然,因题诗于壁。)
赋湖中渔翁 北宋 · 蜀僧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篮里无鱼欠酒钱,酒家门外系渔船。
几回欲脱蓑衣当,又恐明朝是雨天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卷一四 《西湖游览志馀》:贾似道当国,一日退居湖山,有蜀僧褴褛徘徊,贾问之为何僧,对曰:“某诗僧也。”似道见湖中有渔翁,遂命赋之。僧请韵,贾以天字为韵,僧应口云云。)
送纯师归眉山吉祥寺 宋 · 王铚
 押词韵第一部
上人峨嵋秀,冥冥耸高风。
依游王公间,尚带山水容。
谪仙信奇逸,蜀僧论丝桐。
寂默谁为听,误比万壑
崎岖古今涂(小集本作路),势利纷其中。
晚遗似高识,物我无异同。
是心湛寒水,处处流真空。
犹嫌百年梦(小集本作劳),剩此一枝筇。
忽怀烟霞想,永念菽水供。
身为反哺乌,更逐高飞鸿。
斜日澹归袂,不似秋色浓。
孤行拾黄叶,一笑千山重。
(原作乘,据小集本改)宿挥馀恋,云楼杳归踪。
从兹与明月,相伴落何峰。
白莲花(《宋诗拾遗》卷一二作和慧日师白莲花诗韵) 宋 · 高子凤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地产枝莲异,莲宫自此兴。
殊祥天不靳,奇艳雪堪陵。
魄化疑吴女,碑传有蜀僧
何当寻胜概,吟断佛前灯宋杨潜绍熙云间志》卷中)
书怀绝句五首 其二 1180年7月 南宋 · 陆游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
忆过栖贤见蜀僧,云堂十月冷生冰。
定回蔌蔌闻窗雪,一碗琉璃照佛灯(自注:蜀僧,左绵海辨也。)
东坡书李杜诸公1197年10月8日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三二、《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四、《晦庵题跋》卷三、《古今事文类聚》别集卷一○、《永乐大典》卷九○七、《古今图书集成》字学典卷七九、《佩文斋书画谱》卷七七、《东坡事类》卷二一、民国《眉山县志》卷一五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东坡此卷,考其印章,乃绍兴御府所藏,不知何故流落人间。
捧玩再三,不胜敬叹。
但其所写李白《行路难》,阙其中间八句道子胥、屈原陆机李斯事者,此老不应有所遗忘,意其删去,必当有说。
老翁井》诗在老苏送蜀僧去尘之前,必非他人之作。
然不见于《嘉祐集》,亦不省其何说也。
彼欲井中老翁改颜易服,不使人知,而后篇遽有嫌瘦废弹之叹,何耶?
然其言怨而不怒,独百世以俟后贤而不惑,则其用意亦远矣哉。
庆元丁巳十月丁丑新安朱熹玉山汪季路所藏,而识其后如此云。
雪溪仙隐 南宋 · 楼钥
君之生兮天之西,望雪山兮名之以雪溪
君之游兮海之湄,隐于雪窦兮杳然何归。
子从其父兮孙访吾祖,子志不遂兮孙之心良苦。
嗟嗟,阆中君兮弃家而远游,蹇胡为乎不久留。
其遂蝉蜕尘埃而仙耶,其亦肥遁得道不死而隐于四窗之幽耶。
扪萝以寻于烂平兮既不可见,莽白云之廿里兮欲进兮焉求。
青棂兮实繁,莎罗兮花稠。
鞠侯兮相与群,白鹇兮啸其俦。
谓为远兮何景物之良是,谓在迩耶将径之何由。
肖君像兮兹堂,谨奉尝兮良畴。
君其来兮庶几其见之,君之不来兮徒相羊以夷犹(原注:是集传写多讹缺处,因无善本参校,每仍其旧。此首“青棂”句,原缺“棂”字;“鞠侯”句,原缺“鞠”字。今据陆龟蒙四明山诗小序》云:有青棂子味极甘,有猿谓之鞠侯补入。又考《宁波府志》:宋耕号雪溪,世家双流。绍兴中阆中,后仙去。其孙德之,闻其在四明,来访至雪窦山,遇蜀僧告以山后烂平山宋宣教居焉。德之攀跻,至巅,果见丹灶,而终不得所在。乃置祠其上而归云。足补楼钥是序所未详,谨附注于此。 以上同上书卷六)
天童山千佛阁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六八、《攻愧集》卷五七、《天童寺志》卷二
淳熙五年孝宗皇帝亲洒宸翰,大书「太白名山」以赐天童山景德禅寺
寺之门甚雄,敬刻云章,尊阁其上。
又于方丈专建一阁,以藏真迹,实为禅林盛事,前所未有也。
初,西晋永康中沙门义兴卓庵此山,有童子来给薪水。
后既有众,遂辞去曰:「吾太白一辰,上帝以师笃于道行,遣侍左右」。
因忽不见,自是始有太白天童之名。
山在郡东南六十里所,太白一峰高压千岭,雄尊深秀,为一郡之望。
绍兴初宏智禅师正觉欲撤其寺而新之,谋于众。
蜀僧以阴阳家言自献,曰:「此寺所以未大显者,山川宏大而栋宇未称。
师能为层楼杰阁以发越淑灵之气,则此山之名且将振耀于时矣」。
深然之,乃拓旧址,谋兴作,内外鼎新,以次就成。
智匠高妙,务极崇侈。
门为高阁,延袤两庑,铸千佛列其上。
前为二大池,中立七塔,交映澄澈。
游是山者初入万松关,则青松夹道,凡三十里。
云栋雪脊,层见林表,而倒影池中。
未入窥楼阁,已非人间世矣。
中建卢舍那阁,尤为壮丽。
住山三十年,其为久远之计,皆绝人远甚。
后有慈航了朴,一坐亦二十年,起超诸有阁于卢舍那阁之前,复道联属,至今岿然相望。
又大筑海涂,增益岁入,由是天童不特为四明甲刹,东南数千里亦皆推为第一。
游宦者必至,至则忘归,归而诧于人。
声闻四方,江湖衲子以不至为歉。
皇子魏惠宪王出镇,一见慈航,欢若平生。
暇日来游,顾瞻山林,登玲珑,坐宿鹭,或累日不忍去。
因图以进于上。
会稽郡太师史文惠公又从容奏请,遂有四大字之赐。
瑰奇绝特之观,无以加矣。
十六年,虚庵怀敞天台万年来主是刹,百废具举,追迹二老。
千佛之阁岁久寖圮,且将弗支,犹以前人规模为未足以称上赐,欲从而振起,更出旧阁及前二阁之上,佥以为难,师之志不回也。
先是,日本国僧千光法师荣西者,奋发愿心,欲往西域求教外别传之宗,若有告以天台万年为可依者。
航海而来,以师为归。
及迁天童,西亦随至。
居岁馀,闻师有改作之意,请曰:「思报摄受之恩,糜躯所不惮,况下此者乎?
吾忝国主近属,它日归国,当致良材以为助」。
师曰:「唯」。
未几遂归,越二年,果致百围之木凡若干,挟大舶泛鲸波而至焉。
千夫咸集,浮江蔽河,辇致山中。
师笑曰:「吾事济矣」。
于是鸠工度材,云委山积。
列楹四十,多日本所致,馀则取于境内之山。
始建绍熙四年季秋甲申,才三载告毕,费缗钱二万有奇。
是岁,海庄倍稔,赢谷三千斛,如有相之者。
不求于人,见者乐施,以迄于成。
凡为阁七间,高为三层,横十有四丈,其高十有二丈,深八十四尺,众楹俱三十有五尺,外开三门,上为藻井。
井而上十有四尺,为虎座,大木交贯,坚致壮密,牢不可拔。
上层又高七丈,举千佛居之,位置面势无不曲当。
外檐三,内檐四。
檐牙高啄,直如引绳。
旅楹有闲,翚飞跂翼。
周延四阿,缭以栏楯,内为绮疏,表里明豁。
自下仰望,如见昆阆。
梵呗磬钟,半空振响。
倘徉登览,四山下瞰,河汉星斗,如在栏槛。
御书金榜,巍乎中峙。
翊以翔龙,护以绛绡,高出云霄之上,真足以弹压山川,传示千古。
善财童子大装严藏,入见楼阁广博无量,则不可知。
若经行四方,室屋巨丽,殆未见其比也。
奉祠东归,尝往游焉。
惊叹杰特,目眩神骇,过于耳闻。
敞请记其事,老矣学落,不能形容,姑记大概,以表吾乡之胜。
海内好奇之士欲游而未遂者,览此则太白之景思过半矣。
虚庵道价素高,禅子向方,岛夷亦闻其名而归之。
加以愿力深重,才刃恢恢,巧匠瑰材,成此胜事,观者无不羡叹。
或请饰之,敞曰「殚力竭财,幸跻登兹。
行且谢去,若丹雘华饰,尚有赖于后之人」云。
鄂渚秋官陈伯奇兼柬阮广文 南宋 · 释居简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荣如郭舟,小为蜀僧留。
江汉渺何许,琴书占上游。
贪程人易别,劳劝酒难酬。
黄鹤风烟古,何曾怕搅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