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礼佛唱导发愿文 南梁 · 王僧孺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二
夫至觉玄湛,本绝声言,妙虑虚通,固略筌象
虽事绝百非,而有来斯应,理亡四句,故无感不烛。
皇上道照机前,思超系表,凝神汾水,则心谢寰中,屈道轩丘,则形劳宇内。
斯乃法忍降迹,示现阎浮之境,大权住地,俯应娑婆之域。
故欲洗拔万有,度脱群生,濯净水于宝池,荫高枝于道树,折伏摄受之仁,遇缘而咸拯,苦言软语之德,有感而斯唱,日用不知,利益莫限。
众等相与增到,奉逮至尊,五体归命,敬礼云云。
仰愿皇帝陛下,至道与四时并运,玄风与八埏共广,反淳源于三古,舍浇波于九代,至治已睹于今日,太道复属于此时,虎豹蹈而不惊,虺蛇蹍而莫噬,埋金抵玉,毁契焚文,嘉禾生,醴泉出,金车玉马,自相晖曜,玄鹤丹凤,飞鸣来往,光景之所照烛,舟车之所驱泛,莫不屈膝系颈,迥首革音,入侍藁街,迎拜渭水,与天地而长久,等金石而逾固,中岳可转,长河有清;
而我圣皇,愈温愈晬,不言而化行,无为而教肃。
夫道备监抚,望表元良,察远知微,贯宗勾极,不劳斧藻,无待审谕;
况复静悟空有,同观贞俗,能行能说,既信既持。
众等齐诚奉逮储君殿下,归命敬礼云云,仰愿皇太子殿下,厚德体于苍莽,广载侔于磻礴,前星照曜,东离焕炳,淑闻自远,和气熏天,异才争入,端人并至,玉体怡清,金声妙越。
夫茂实英声,道周德广,秉圭袭衮之贵,坐之尊,犹应共惜东暾,俱吝西𡹮,悟蕉芦之非实,知镜月之虚闑,信秉电之不留,默画水之随合,惟宜之智炬,灌以宝澜,增此睿根,成斯妙植,又各增到。
奉逮太尉诸王殿下,归命敬礼云云。
仰愿诸王,既明且哲,声跨于河楚,令闻令望,道均于,德贯右戚,义蔼周亲,作铉则与二曜相终,临岳则与四维等固,若彭涓之遐永,譬松筠之贞悦
夫天枝峻密,帝叶英芬,莫不玉震兰摇,金锵桂缛,睹寸文而验锦,观一毛而测凤,并能才高铜爵,词富云台,彬彬亹亹,超超灼灼,以斯胜善,奉逮诸王殿下,归命敬礼云云。
仰愿诸王殿下,穆穆与清风并扇,英英将白云共朗,永钟清祉,长享元吉,出牧则声高民上,入朝则誉光物右,德重山玉,智超海藏,铿锵丽于珠树,皎镜光于玉田。
夫道流云幄,德感椒闱,必以前藉胜因,宿禀嘉数;
况重沾法雨,更披慧日,虽异姜后解珥,请罪于周王,不待樊姬舍肉,有激于荆后,而遵恭俭,去嗜欲,拚雕玑,撤靡丽,了心不滞,正见无疑。
众等齐诚奉为六宫眷属,归命敬礼云云。
愿六宫眷属,业华日,声丽妫辰,震彩镌图,传芳诗史,位齐宝印,行等月光,具六神通,得四无碍。
夫禀闲明之德,怀深妙于心,岂非修习有本,故能依止无倦?
义兴等诸公主,忘斯华重,甘此翘到,并宿世之所记别,故现前所以信了,影响至真,寤寐玄极。
人各增到,仰为诸公主,归命敬礼云云。
愿诸公主日增智性,弥长慧根,四摄四依,已遵已蹈,七善七定,靡退靡辍,盛此王姬,光兹帝女,长享汤沐,与河山而同固,永服缇绮,贯寒暑而无穷。
三相雷奔,八苦电激,或方火宅,乍拟駃河
故以尺波寸景,大力所不能驻,月御日车,雄才莫之能遏;
其间饮苦餐毒,抱痛衔悲,身口为十使所由,意思乃八疵之主,众等相与,彼我齐到,忏悔业缠,无始已来,至于今日,所为十恶,自作教他,见善不赞,闻恶随善,焚林涸泽,走犬扬鹰,穷郑卫之响,极甘旨之味,戏笑为恶,倏忽成非,侮慢形像,陵践塔寺,不敬方等,毁离和合,自定权衡,弃他斗解,愧心负理,昧主欺亲,虽七尺非他,方寸在我,而能性其情,在人未易,恣此心口,众罪所集,各运丹恳,五体自投,归命敬礼云云。
愿现前众等,身口清净,行愿具足,消三障业,朗三达智,五眼六通,得意自在(《释藏》肥九广《宏明集》十五。)
答客喻 南梁 · 徐勉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
普通五年春二月丁丑,余第二息晋安内史悱丧之问至焉,举家伤悼,心情若陨,二宫并降中使,以相慰勖,亲游宾客,毕来吊问,辄恸哭失声,悲不自已,所谓父子天性,不知涕之所从来也。
于是门人虑其肆情所钟,容致委顿,乃敛衽而进曰:仆闻古往今来,理运之常数,春荣秋落,气象之定期,人居其闲,譬诸逆旅,生寄死归,著于通论,是以深识之士,悠尔忘怀,东门归无之旨,见称往哲,西河丧明之过,取诮友朋,足下受遇于朝,任居端右,忧深责重,休戚是均,宜其遗情下流,止哀加饭,上存奉国,俯示隆家,岂可纵此无益,同之儿女?
伤情损识,或亏生务。
门下窃议,咸为君侯不取也。
余雪泣而答曰,之达义,延吴之雅言,亦常闻之矣,顾所以未能弭意者,请陈其说。
夫植树阶庭,钦柯叶之茂,为山累仞,惜覆篑之功,故秀而不实尼父为之叹息,析彼岐路,杨子所以留连,事有可深,圣贤靡仰。
今吾所悲,亦以悱始逾立岁,孝悌之至,自幼而长,文章之美,得之天然,好学不倦,居无尘杂,多所著述,盈帙满笥,淡然得失之际,不见喜愠之容,及翰飞东朝,参伍盛列,其所游往,皆一时才俊,赋诗颂咏,终日忘疲,每从容谓吾以遭逢时来,位隆任要,当应推贤下士,先物后身,然后可以报恩明主,克保元吉
俾余二纪之中,忝窃若是,幸无大过者,繄此子之助焉。
自出闽区,政存清静,冀其旋反,少慰衰暮,言念今日,眇然长往,加以阖棺千里之外,未知归骨之期,虽复无情之伦,庸讵不痛?
于昔夷甫孩抱中物,尚尽恸以待宾,安仁未及七旬,犹殷勤于词赋;
况夫名立官成,半途而废者,亦焉可已已哉?
求其此怀,可谓苗实之义,诸贤既贻格言,喻以大理,即日辍哀命驾,脩职事焉(《梁书·徐勉传》,第二子悱卒,痛悼甚至,不欲久废王务,乃为《答客喻》其辞云云。)
禅位陈王玺书 陈朝 · 徐陵
 出处:全陈文卷六
君子者自昭明德,达人者先天弗违,故能进退咸亨,动静元吉
朕虽蒙寡,庶乎景行,何则?
三才剖判,九有区分,情性相乖,乱离云起,是以建彼司牧,推乎圣贤,授受者任其时来,皇王者本非一族,人谋是与,屈己从万物之心,天意斯归,鞠躬奉百灵之命,讴歌所往,则攘袂以膺之,菁华已竭,乃褰裳而去之,昔在唐虞,鉴于天道,举其黎献,授彼明哲,虽复质文殊轨,沿革不同,历代因循,斯风靡替
大梁所以考庸太室,接礼贰宫,月正元日,受终文祖;
但运不常夷,道无恒泰,山岳倾偃,河海沸腾,电目雷声之禽,钩爪锯牙之兽,咀啮含生,不知纪极,二后英圣,相仍在天,六夷贪狡,争侵中国,县王都帝,人怀干纪,一民尺土,皆非梁地。
朕以不造,幼罹闵凶,仰凭衡佐,亟移年序,周成汉惠,邈矣无阶,惟是童蒙,必贻颠蹶,若使时无圣哲,世靡艰难,犹当高蹈于沧洲,自求于泰伯者矣。
惟王应期诞秀,开箓握图,性道故其难闻,嘉庸已其被物,乾行同其焘覆,日御比其贞明,登承圣于复禹之功,树鞠子于兴周之业,灭陆浑于伊洛,歼骊戎于镐京,大小二震之骁徒,东南两越之勍寇,遽行天讨,无遗神策。
于是祖述,宪章文武,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仁沾葭苇,信及豚鱼,殷墉斯空,夏台虚设,民惟大畜,野有同人,升平颂平,无偏无党,固以云飞紫盖,水跃黄龙,东伐西征,晻映川陆,荣光暧暧,已冒郊廛,甘露瀼瀼,亟流庭苑,车辙马迹,谁不率从,蟠水流沙,谁不怀德,祥图远至,非唯赤伏之符,灵命昭然,何止黄星之气,海口河目,贤圣之表既彰,握旄执钺,君人之状斯伟。
且自摄提无纪,孟陬殄灭,枉矢宵飞,天弧晓映,久矣夷羊之在牧,时哉蛟龙之出泉,革运之兆咸徵,惟新之符并集;
朕所以钦若勋华,屡回星官,昔者木运斯尽,子高祖受焉,今历去炎精,神归枢纽,敬以火德,传于尔陈,远鉴前王,近谋群辟,明灵有悦,率土同心;
今遣使持节、兼太保侍中尚书左仆射平乐亭侯王通兼太尉司徒左长史王玚奉皇帝玺绶,受终之礼,一依唐虞故事,其时陟元后,宁育兆民,光阐洪猷,以承昊天之休命(《陈书·武帝纪》上,案今本有陈武帝下州郡玺书,见《陈书》,未定是徐陵作,宜编入武帝文。)
王僧辩等劝进令太清五年十月 南梁 · 萧绎
 出处:全梁文卷十六
孤以不德,天降之灾,枕戈饮胆,扣心泣血。
风树之酷,万始不追;
霜露之哀,百忧总萃。
甫闻伯升之祸,弥切仲谋之悲。
若封豕既歼,长蛇即戮,方欲追延陵之逸轨,继子臧之高让,岂资秋亭之坛,安事繁阳之石。
侯景项籍也;
萧栋,殷辛也,赤泉未赏,刘邦尚曰汉王
白旗弗悬,周发犹称太子
飞龙之位,孰谓可跻;
附凤之徒,既闻来议。
群公卿士,其谕孤之志,无忽(《梁书·元帝纪》)
废立诏草 南梁 · 王伟
 出处:全梁文卷七十
先皇念神器之重,思社稷之固(梁书侯景传,乃废太宗,于永福省,作诏草成,逼太宗写之,至云云,献欷呜咽,不能自止,是日豫章王栋皇帝位。)
越升非次,遂主震方(《南史》八)
武德郡建沁水石桥记 北魏 · 于子建
 出处:全后魏文卷五十五
夫梵灯遐廓,长夜袭其明;
慧教洞开,群迷启其目。
是以神光未灭,感膺于西胡;
金仪虽谢,梦现于东汉
抑亦悯世多艰,下生思土,运济贯心,慈悲注意,归依者尘雾莫侵,回向者雷电不挠,信是苦海之灵丹,酷旱之甘露矣。
惟此区域,号称旧邦,舜禹怀谭之地,殷周畿甸之土,晋启山阳,郑锡河后,隶赵称都,入魏为镇。
及秦吞六雄,跨有四海,罢侯置守,乙统九服,项羽改名殷国汉高复立为郡,自兹以还,为河内下邑
属皇朝迁鼎,卜食漳滨,遂方割四县,在古州城武德郡焉。
北通燕赵,堂堂之风相洽;
南引巩雒,穆穆之化□清。
西瞻轵塞,则连山万叠;
东望平皋,则旷野千里。
长河带其前,太行环其后,车马之所混□,舳舻之所凑集,颇是一都之要害,实为三魏之逵道。
若其沇溴双吐,丹绝并纳,势等周原,美齐陆海,袂散成帷,人萦若绣,礼乐尚繁,风仪示革。
然郡土辽廓,沁水横流,源自羊头之山,发于麻谷之口,滔滔晋域,作纪怀方,引溉过于郑白,流秽逾于汾浍。
但波渐台雉,岸含峥嵘,揭厉多危,往来受害。
至于秋寸时降水潦□腾,马牛虽辨,公私顿废,有岨乘车之义,事切朝涉之艰。
宣威将军怀州长史、行武德郡河南于子建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平皋京兆杜护宗,前将军怀县赵郡同宾征西将军、州县令扶风周洛,殄难将军温县广宁燕景裕,征虏将军郡丞东平李思哲,或分竹专城,或择木百里,鹊起来官,共治民瘼。
况同睹艰辛,俱看危滞,一物可矜,纳隍在念,敬思包鹿济难之仁,俯□□龟报恩之惠。
虽无武库造梁之工术,且□沙弥访津之殷勤,普图问俗,便获□□,轨躅虽亡,遗柱在目,父□□传,咸属周时,称其板构,与城俱废。
乃于农隙之月,各率禄力□□,及□朝文武,□怀熹愿,七月六日,经始此桥。
助福者比肩,献义者联毂,人百其功,共陈心力,至廿四日所□便旋。
不烦遐迩荷担之劳,未伤士民尺寸之木。
虽无匪日之美,庶省浃晨之费。
修柱揭以插泉,华表郁而轶汉,红□交架以□□,绮联绵而云布。
北山之饶,则人无遗力;
南市之富,而家有余资。
伯度记功,燕然□□;
文渊表□,□象林多铜。
作述之理虽殊,刊录之情不异。
况四生舛春驳,同悲欣之境;
十国还匝,劲风电之力。
若不归依宝□,□□神教,远拟彼岸之喻,近取成务之言,恐沮劝之道未宣,画扴之功虚烬。
乃运石立碑,敬飧图像,穷般马之巧,尽金雘之饰。
使四往来,起叹慕之心;
六道奔趣,识风云之会。
其词曰:
清虚曰道,正直为神,有一于此,用表生民。
渊乎大觉,至矣能仁,行成元吉,德伏波旬(其一)
芒芒,眇眇桓功,为鱼左衽,逖听前风。
九州咸载,五等攸同,分疆敷土,俾侯树公(其二)
美兹旧甸,丽其新邑,凭带山河,苞苴原隰。
礼乐仍贲,风徽犹缉,青刍可剪,潢流可挹(其三)
粤余承乏,谬厕官方,政惭春雨,威愧秋霜。
情深覆虎,意等纳隍,慕彼医药,眷此津梁(其四)
浑浑沁水,冀道名川,既难揭厉,又阻□船。
爰始经谋,义劝竞填,辰不再浃,斯构已宣(其五)
落落太虚,绕绕群有,来同聚沫,去齐过牖。
敬托三尊,资凭四部,仿佛彼岸,依稀可久(其六)
魏武定七年岁次己巳四月丙戌朔八日癸巳(碑拓本)
遗书临海镇将解拔国述放生池 南北朝末隋初 · 释智顗
 出处:全隋文卷三十二
贫道少怀静志,愿屏嚣尘,微悟苦空,得从闲旷。
是以去西陕之旧里,将领门徒,游憩天台,十有二载。
但此山溪接江源,连亘海际,鱼捕沪业,交横塞水。
杀戮既多,煮炙无限。
非直夭伤物命,有足悲者;
亦是公私去来,频遭没溺。
以此死亡,不可称数。
贫道不惟虚薄,愿言拯济。
仍率励山僧,货衣资什物,就土民孔玄达等,买兹沪业,永作放生之池,变此鱼梁,翻成法流之水。
临海内史计尚儿,敬法心重,仍请讲说《金光明经》至流水品。
檀越羊公贺等,闻斯妙句,咸舍沪业,凡五十五所。
遂使水陆沾濡,人虫荷泽。
盖闻雨花满室,答长者之恩;
明珠照夜,报隋侯之德。
斯固植妙行于前修,播芳风于未代。
福不康捐,善无虚失。
仍以此事,表白前陈。
敕云:此江若无乌贼珍味,宜依所请,永为福池。
国子祭酒徐孝克,宿植德本,才地兼美,闻斯积善,请树高碑,冀此洪基,与岳同固,愿兹胜业,将日月俱全。
昔陈氏江东,地不过数千里,犹若此慕善忘怀。
仰惟皇帝陛下,秉金轮而御八表,握宝镜以临四民,风雨顺时,马牛内向,信以道高,德迈轩羲,加复躬行十善,等赤子于群分,自运四弘,总下生而普济
且不麛不卵,著自外书;
救蚁救鱼,闻之内典。
岂富有天下,而吝惜一江源;
恩洽宇内,而独隔数百里?
莲花之池,兴烧煮之业,使军民恣其伤杀,水族婴其酸楚,身首分离,骨肉糜溃。
以贫道意度皇帝之心,岂其然乎?
晋王殿下,道贯今古。
允文允武,二南未足比其功;
多材多艺,两献无以齐其德。
茂绩振于山西,英声驰于江左
管准海之地,化吴会之民。
不以贫道不肖,曲垂礼接。
躬非世范,谬人师,具述事源,爰降符命。
在所恭承,莫敢违越。
假令别有严使,的奉敕符,毁所树之碑,复民沪业者,贫道即振锡披衣,担簦蹑履,远游京辇,诣阙上书,殒首碎身,以全物命。
况今上旨,总使江南收捕海族,而江溪山水,不出海鱼,披省符文,事不相涉。
特由在斯,苟欲是非,毁坏放生,兴残害业。
当今太平之世,路不拾遗。
若恣军民收罗采捕,则是夺人现财,公行劫盗。
若以至尊欲令军民丰沃,不许放生者,去贫道西游,路经岳州刺史宣武,仍结香火,禀受大乘。
而彼地民不事农桑,专行杀捕之业。
学士昙揵请讲,遂即停留。
一州五县,咸舍其业,凡一千馀所。
以事表台,降敕开许。
自是岳州,频降祥瑞,使君宣武,旌赏倍常。
至尊神智高明,有感皆应,岂容为军民口味,夺人善业?
县尉此启,恐成僻见。
且江溪狭小,不及岳州一基之地,又止有杂鱼,本无海族。
至尊以晋王殿下,有文武奇才,故遍加委任,江南诸州,事无大小,皆由决判。
今若不得注言王教不听者,则是是非由于县,裁断不关晋王
如此之言,岂可闻于王耳?
大王亲有符旨,开许放生,何容在所,私行雍遏?
贫道辞还幽谷,有二因缘:一为大王功德,治葺旧寺;
二为案行江溪,修营福会,共诸檀越,远建菩提,爰被存亡,庄严□□。
永愿一人有庆,保盘石之基;
使十千之鱼,恣相望之乐。
贫道至止已久,频优任,供给资须,人功影响,每思往彼,未展来游,逖听所闻,颇传惠化。
境有三异之德,民谣五裤之歌。
飧味高风,诚深随喜。
但君临稍毕,旋反非赊,唯希善始令终,以全嘉誉,攀辕卧辙,无愧昔贤。
贫道反覆九思,徘徊三省,北方人士,寿长有福,岂非慈心少害,感此妙龄,东海民庶多夭殇,渔猎所以短命?
贫窭乃是世间现见,可为鉴诫者也。
今若断三归之命,养五阴之身,斯则废净土之花业,起无边之重过。
事既反常,恐非养生之术。
馀州镇防,不边江海,既处高源,采捕无地,未闻亡身他境,带病还乡。
岂复必须水族,以资身命?
直令采捕,尚乃非宜。
况有毁他放生,以给军士。
明府在镇清严,远近称叹。
一钱不纳,一犊方留。
哙参养鹄,卒获宝珠;
孔愉放龟,终佩金印。
檀越若不逆晋王符旨,不乖贫道之言,则是再洒法流,奉宣帝道。
有德必酬,无善不报。
玉佩雕弓,不求自至;
金印紫绶,应念便来。
今遣弟子普明赍旧事往简,但明府总此邦之务,执一镇之兵机,有教必行,如风靡草。
愿以贫道此书,宣示百姓,训诲军民,使遵九言之教,无为始祸,改十恶之心,永符元吉
事事信人□具。
不复委陈。
沙门智顗(《释藏》起字四号,《国清百录》四)
魏收 南北朝末隋初 · 李德林
 出处:全隋文卷十八
摄之与相,其义一也。
周公摄政,孔子曰「周公成王」;
魏武相汉,曹植曰「如虞翼唐」。
或云高祖身未居摄,灼然非理。
摄者专赏罚之名,古今事殊,不可以体为断。
陆机见舜肆类上帝,班瑞群后,便云舜有天下,须格于文祖也,欲使晋之三主异于舜摄。
窃以为舜若尧死狱讼不归,便是夏朝之益,何得不须格于文祖也?
若使用王者之礼,便曰即真,则周公负扆朝诸侯,霍光周公之事,皆真帝乎?
斯不然矣。
必知高祖与舜摄不殊,不得从士衡之谬。
或以为书元年者,当时实录,非追书也。
大齐之兴,实由武帝谦匿受命,岂直史也?
比观论者闻追举受命之元,多有河汉,但言追数受命之岁,情或安之。
似所怖者元字耳,事类朝三,是许其一年,不许其元年也。
案《易》「黄裳元吉」,郑玄注云:「如舜试天子,周公摄政」。
是以试摄不殊。
《大传》虽无元字,一之与元,无异义矣。
《春秋》不言一年一月者,欲使人君体元以居正,盖史之婉词,非一与元别也。
汉献帝死,刘备自尊崇。
陈寿蜀人,以魏为汉贼。
宁肯蜀主未立,已云魏武受命乎?
士衡自尊本国,诚如高议,欲使三方鼎峙,同为霸名。
习氏《汉晋春秋》,意在是也。
司马炎兼井,许其帝号。
魏之君臣,吴人并以为戮贼,亦宁肯当涂之世,云晋有受命之徵?
史者,编年也,故鲁号《纪年》。
墨子又云,吾见《百国春秋》。
史又有无事而书年者,是重年验也。
若欲高祖事事谦冲,即须号令皆推魏氏。
便是编魏年,纪魏事,此即魏末功臣之传,岂复皇朝帝纪者也。
陆机称纪元立断,或以正始,或以嘉平
束皙议云,赤雀白鱼之事。
晋朝之议,是并论受命之元,非止代终之断也。
公议陆机不议元者,是所未喻,愿更思之。
陆机以刊木著于《虞书》,龛黎见于商典,以蔽晋朝正始嘉平之议,斯又谬矣。
惟可二代相涉,两史并书,必不得以后朝创业之迹,断入前史。
若然,则世宗高祖皆天保以前,惟入魏氏列传,不作齐朝帝纪,可乎?
此既不可,彼复何证(同上)
褒赏杨素营太陵诏仁寿二年 南北朝末隋初 · 杨坚
 出处:全隋文卷二
君为元首,臣则股肱,共治万姓,义同一体。
上柱国尚书左仆射、仁寿宫大监、越国公素,志度恢弘,机鉴明远,怀佐时之略,包经国之才。
王业初基,霸图肇建,策名委质,受脤出师,擒剪凶魁,克平虢、郑。
频承庙算,扬旌江表,每禀戎律,长驱塞阴,南指而吴、越肃清,北临而獯、猃摧服。
自居端揆参赞机衡,当朝正色,直言无隐。
论文则辞藻纵横,语武则权奇间出,既文且武,唯朕所命,任使之处,夙夜无怠。
献皇后奄离六宫,远日云及,茔兆安厝,委经营。
然葬事依礼,唯卜泉石,至如吉凶,不由于此。
义存奉上,情深体国,欲使幽明俱泰,宝祚无穷。
以为阴阳之书,圣人所作,祸福之理,特须审慎。
乃遍历川原,亲自占择,纤介不善,即更寻求,志图元吉,孜孜不已。
心力备尽,人灵协赞,遂得神皋福壤,营建山陵。
此心,事极诚孝,岂与夫平戎定寇,比其功业?
非唯廊庙之器,实是社稷之臣,若不加褒赏,何以申兹劝励?
可别封一子义康郡公,邑万户,子子孙孙,承袭不绝。
馀如故。
并赐田三十顷,绢万段,米万石,金钵一,实以金,银钵一,实以珠,并绫锦五百段(《隋书·杨素传》)
益州夫子庙670年 初唐 · 王勃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八十三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于中阶
华盖西临。藏五云于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
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
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
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是以朱阳登而九有照。紫泉清而万物睹。
粤若皇灵草昧。风骊受河洛之图。
帝象权舆。云凤锡乾坤之瑞。
高辛氏没。大夏殷周氏作。
达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
衣冠度律。随鼎器而重光。
玉帛讴歌。反宗禋而大备。
洎乎三川失御。九服蒙尘。
俎豆丧而王泽竭。钟鼓衰而颂声寝。
召陵高会。诸侯轻汉水之威。
践土同盟。天子窘河阳之召。
三微制度。乘战道而横流。
千载英华。与王风而扫地。
大业不可以终丧。彝伦不可以遂绝。
由是山河眹兆。素王开受命之符。
天地氤氲。元圣举乘时之策。
兴九围之废典。振六合之颓纲。
有道存焉。斯文备矣。
夫子姓孔氏。讳邱
字仲尼鲁国邹人也。
帝天乙之灵苗宋微子之洪绪。
自元禽剪。俘宝玉于南巢。
白马朝周。载旌旗于北面。
五迁神器。琮璜高列帝之荣。
三命雄图。钟鼎冠承家之礼。
商邱诞睿。下属于防山。
泗水载灵。遥驰于汶上
礼乐由其委输。人仪所以来苏。
排祸乱而搆乾元。扫荒屯而树真宰
圣人之大业也。若乃承百王之丕运。
总千圣之殊姿。人灵昭有作之期。
岳渎降非常之表。珠衡玉斗。
徵象纬于天经。虎踞龙蹲。
集风云于地纪。亦犹三阶瞰月。
恒星知太紫之宫。八柱冲霄。
偫岭辨中黄之宅。圣人之至象也。
若乃顺时而动。用晦而明。
纡圣哲于常师。混波流于下问。
太阳亭午。收爝火于丹衡。
沧浪浮天。控涓涔于翠渚。
西周捧袂。仙公留紫气之书。
东海抠衣。郯子叙青云之秩。
接舆非圣。询去就于狂歌。
童子何知。屈炎凉于诡问
圣人之降迹也。若乃参神揆训。
道和倪。辱太白于中都
绊乘黄于下邑。湛无为之迹而众务同并。
驰不言之化而偫方取则。虽复霓旌羽旆。
齐人张夹谷之威。八佾三雍。
桓氏逼公宫之制。洎乎历阶而进。
宣武备而斩俳优。推义而行。
刑书而诛正卯。用能使四方知罪。
争归旧好之田。三家变色。
愿执陪臣之礼。圣人之成务也。
若乃乘机动用。历聘栖遑。
神经幽显。志大宇宙。
东西南北。推心于暴乱之朝。
恭俭温良。授手于危亡之国。
道之将行也命。道之将废也命。
归齐去鲁。发浩叹于衰周。
厄宋围陈。奏悲歌于下蔡
圣人之救时也。若乃筐篚六艺。
笙簧五典。折旋洙泗之间。
探赜唐虞之际。三千弟子
攀睿化而升堂。七十门人。
奉洪规而入室。从周定礼。
宪章知损益之源。反鲁裁诗。
雅颂得弦歌之旨。备物而存道。
下学而上达。援神叙教。
降赤制于南宫。运斗陈经。
动元符于北洛。圣人之立教也。
若乃观象设教。法三百八十四爻四十有九。
穷神知化。应万一千二百五十策五十有五。
成变化而行鬼神。观阴阳而倚天地。
以鼓天下之动。以定天下之疑。
索众妙于重元。纂偫微于太素。
圣人之赞易也。若乃灵襟不测。
睿视无涯。石砮昭集隼之庭。
土缶验羵羊之井。稽山南望。
识皓骨于封禺。蠡泽东浮。
考丹萍于梦渚。麟图鉴远。
金编题佐汉之符。凤德钩深。
玉策筮亡秦之兆。圣人之观化也。
时义远矣。能事毕矣。
然后拂衣方外。脱屣人间。
奠楹兴夕梦之灾。负杖起晨歌之迹。
挠虹梁于大厦。物莫能宗。
日观于鲁邱。吾将安仰。
明均两曜。不能迁代谢之期。
序合四时。不能革盈虚之数。
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
为而不有。用九五而长驱。
成而勿居。云霓而高视。
圣人之应化也。自四教远而微言绝。
十哲丧而大义乖。九师争大易之门。
五传列春秋之辐。六体分于楚晋。
四始派于齐韩。淹中之妙键不追。
稷下之高风代起。百家腾跃。
攀户牖而同归。万匹驱驰。
仰陶钧而共贯。犹使丝簧金石。
长悬阙里之堂。荆棘蓬蒿。
不入昌平之墓。圣人之遗风也。
导扬十圣。光被六虚。
乘素履而保安贞。垂黄裳而获元吉
故能贵而无位。履端于太极之初。
高而无名。布政于皇王之首。
千秋所不能易。百代所不能移。
万乘资以兴衰。四海由其轻重。
虽复质文交映。瞻礿祀而长存。
金火递迁。奉琴书而罔绝。
盖易曰。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又云。
圣人以神道设教。而万物服焉。
岂古之聪明睿智神武而不杀者夫。国家袭宇宙之淳精。
据明灵之宝位。高祖武皇帝以黄旗问罪。
杖金策以劳华夷。太宗文皇帝以朱翟承天。
穆玉衡而正区宇。皇上宣祖宗之累洽。
奉文武之重光。稽历数而坐明堂。
陈礼容而谒太庙。八神齐飨。
停旒太史之宫。六辩同和。
驻跸华胥之野。文物隐地。
声名动天。乐繁九俗。
礼盛三古。冠带混并之所。
书轨八纮。闾阎兼匝之乡。
烟火四极。竭河追日
夸父力尽于楹间。越海陵山。
竖亥涂穷于庑下。薰腴广被。
景贶潜周。乾象著而常文清。
坤灵滋而众宝用。溢金膏于紫洞。
雨露均华。栖玉烛于元都。
风雷顺轨。丹蓂翠菌
藻绘轩庭。凤彩龙姿。
激扬池籞。殊徵肸蚃。
不召而自至。茂祉昭彰。
无幽而不洽。虽复帝臣南面。
降衢室而无为。岱畎东临。
陟名山而有事。灵命不可以辞也。
大典不可以推也。由是六戎宵警。
横紫殿而摐金。五校晨驱。
蹴玄云而喷玉。星罗海运。
镇川渟。登碧墠而会神祗。
御元坛而礼天地。金箱玉册。
益睿算于无疆。玳检银绳。
著灵机于不竭。功既成矣。
道既贞矣。历先王之旧国。
怀列圣之遗尘。翔赤骥而下云亭
吟翠虬而望邹鲁。泗滨休驾。
杳疑汾水之阳。尼岫凝銮。
暂似峒山之典。乃下诏曰。
可追赠太师。托盐梅于异代。
鼎路生光。寄舟楫于同时。
泉涂改照。咸亨元年
又下诏曰。宣尼有纵自天。
体膺上哲。合两仪之简易。
为亿载之师表。顾唯寝庙。
义在钦崇。如闻诸州县孔子堂及学馆有破坏。
并向来未造。生徒无肄业之所。
先师阙奠祭之仪。久致飘零。
深非敬本。宜令诸州县官司。
速加营葺。成都县学庙堂者。
大唐龙朔三年乡人之所建也。尔其州分化鸟。
境属蹲鸱。萦锦室于中区
铜梁于古地。玉轮斜界。
神龙蟠沮泽之云。石镜遥临。
宝马蹀禺山之影。天帝会昌之国。
上照乾维。英灵秀出之乡。
傍清地络。庠序由其纠合。
缨弁所以会同。文翁之景化不渝。
智士之风猷自远。于是双川旧老。
攀帝奖而翘心。三蜀名儒。
想成均而变色。探周规于旧宅。
询汉制于新都。开基于四会之躔。
授矩于三农之隙。土阶无级。
就击壤于新欢。茅茨不剪。
易层巢于故事。庄坛文杏。
即架椽栾。夹谷幽兰。
爰疏户牖。仪形莞尔。
似闻沂水之歌。列侍訚如。
若奉农山之对。缁帷晓辟。
横绀带于西河。绛帐宵悬。
聚青衿于北海。虽秋礼诗之化。
已洽于齐人。而宣风观俗之规。
实归于上宰银青光禄大夫谯国公讳崇义
大武皇帝之支孙。河间大王之长子。
秋九月。振玉贙于唐邱。
宝算干龄。跃璇虬于太渚。
我国家灵命东朝抗裘冕之尊。
宗子维城。南面袭轩裳之重。
析元元之允绪。拥朱虚之禄位。
拜玉节于秦京。辉金章于蜀郡
元机应物。潜消水怪之灾。
丹笔申冤。俯绝山精之讼。
魏文侯之拥彗。道在而谦尊。
董相国垂帷。风行而俗易。
司马宇文公讳纯河南洛阳人也。
皇根帝绪。列五鼎于三朝。
青琐丹梯。跨千寻于十纪。
仲举澄清之辔。未极夷涂。
士元卿相之材。先登上佐
冰壶精鉴。遥清玉垒之郊。
霜镜悬明。下映金城之域。
县令柳公讳明。字太易
河东人也。梁岳之英。
长河之灵。沐云汉之精粹。
天衢之元亨。旌旗赫奕于中古。
圭组陆离于下叶。凤岩抽律。
擢层秀于龙门。骊穴腾姿。
吐荣光于贝阙。自朱丝就列。
光膺宰之荣。墨绶驰芬。
高践郎官之右。仙凫旦举。
影入铜章。乳翟朝飞。
声含玉轸。临邛位。
自高文雅之庭。彭泽宾门
犹主壶觞之境。旷怀足以御物。
长策足以服人。重泉之惠训大行。
单父之讴谣遂远。犹为夏弦春诵。
俗化之枢机。西序东胶。
政刑之根本。上只朝宪
下奉藩维。爰搜复庙之仪。
载阐重櫩之制。三门四表。
焕矣惟新。上哲师宗。
肃焉如在。将使圆冠方领
再行邹鲁之风。锐气英声。
一变賨渝之俗。于是侍郎幽思。
摛凤藻于瑰材。丞相高材。
排龙姿于璧沼。遗荣处士
开帘诠孝悌之机。颂德贤臣。
持节听中和之乐。其为政也可久。
其为志也可大。方当变化台极。
仪刑万宇。岂徒偃仰听事。
风教一同而已哉。勃幼乏逸才。
少有奇志。虚舟独泛。
乘学海之波澜。直辔高驱。
践词场之阃阈。观质文之否泰众矣。
考圣贤之去就多矣。自生人以来。
未有如夫子者也。嗟乎。
今古代绝。江湖路远。
恨不亲承妙旨。摄齐于游夏之间。
奉德音。攘袂于天人之际。
声名而永悼。瞻栋宇而长怀。
呜呼哀哉。敢为铭曰。
五帝既没。三王不归。
天地震动。阴阳乱飞。
山崩海竭。月缺星围。
礼乐无主。宗禋遂微(其一)
大哉神圣。与时回薄。
应运而生。继天而作。
龙跃浩荡。鹏飞寥廓。
奄有人宗。遂荒天爵(其二)
尼山降彩。泗滨腾气。
志匡六合。神经万类。
夹谷登庸。中都历试。
睿情贯一。元猷绝四(其三)
栖遑教迹。寂寞河图。
违齐出宋。历楚辞吴。
风衰俗坏。礼去朝
麟书巳卷。凤德终孤(其四)
杳杳灵命。茫茫天秩。
吾道难行。斯文易失。
式宣六艺。裁成四术。
虚往实归。外堂内室(其五)
邈矣能仁。悠哉化主。
力制偫辟。权倾终古。
陆离彩粲。蝉联茅土。
涉海轻河。登山小鲁(其六)
皇家载造。神风四极。
检玉题祥。绳金署德。
聿怀圣迹。同享天则。
乃眷台庭。爰升衮职(其七)
玉津同派。金堤茂版。
智士高风。文翁泽远。
氓淳壤沃。声和俗愿。
载启仁祠。遂光儒苑(其八)
沈沈壶奥。肃肃扃除。
灵仪若在。列配如初。
新市密。古坛疏。
楹疑置奠。壁似藏书(其九)
泛泛寰中。悠悠天下。
徇名则众。知音盖寡。
碝石参琼。迷风乱雅。
仲尼既没。夫何为者(其十)
安长公主神道碑714年 唐 · 苏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开元二年龙集摄提格夏五月哉生明。高安长公主薨于长安永平里第。
享年六十有六。呜呼哀哉。
景申。上发哀。
于晖政门设次。举声辍朝。
加等遣大鸿胪彭城侯刘知柔持节赍书赴吊。京兆尹大鸿胪邓国公张炜司农少卿李彦有司帅属护丧。
文武五品已上会哭。书不云。
敦族至于九。以昭于百姓。
礼不云。叙亲居其一。
以统于万人。此所以追有虞而化天下。
感配陈而恸宸极。复以为素旂诔行。
彤管区风。司常䍐留。
执史多紊。乃制银青光禄大夫紫微侍郎知制诰上柱国许国公苏颋为铭刻石。
不敏。飏言拜命云。
长公主讳某字某。陇西狄道人
高祖神尧皇帝之曾孙。太宗文武圣皇帝之孙。
高宗天皇大帝之第二女。中宗孝和皇帝之姊也。
太上皇之姊。开元神武皇帝之姑也。
昔轩后修德。高阳任而豫之。
虞臣迈德。伯阳冲而用之。
故先王会昌而王者兴。前圣受命而圣人作。
自风偃三代。刑清百年。
扬耿光于祖宗。绍期运于神武。
上以比崇于黄轩至其道。次以宗极于元老施其教。
庆渐绵瓞。恩周行苇。
重熙而累盛。皇哉而唐哉。
公主承姊月之华。分女星之耀。
闲和美度。婉娩令德。
有循其礼。无择于言。
鉴图取则。闻诗服义。
故可以赋丝缗而开汤沐者也。于是曳红绶。
赐青圭。香满玉垆。
䌽摇金缕。允所谓帝乙归妹。
以祉元吉鲁侯主婚。
是称同姓。始封宣城公主
下嫁乎王氏。驸马都尉颍州刺史右监门将军太原王府君讳勖字遂古。
右监门将军平舒公之孙。歙州司马之子。
自周储洛滨之契。秦将频阳之业。
门昌帝绪。家累天姻。
平叔之才貌。得孟孙之阀阅。
亦既觏止。展也令仪。
成其肃雍。率由俊彩。
至盥漱栉纵。笄总衣绅。
箴管刀砺。线纩縏帙。
若此者敬而持之。动必于是。
则其馀可重也。天授中
圣后从权革命。驸马非罪婴酷。
公主复归于后庭。凡九十甲子。
口不入辛味。耳不聆曼音。
体逾尚柔。言靡敌怨。
运观心之智。察摩顶之神。
岂寂以幽通。将虚而信受。
有菩萨现前者数四。后每奇之。
中宗禹物不改。汉仪初复。
乃命宗正卿李珍册拜宣城长公主食实封一千户。
并置府僚。比侯王之封。
齐令丞之秩。太皇御极。
又增五百户。改封于高安
且重永康之册。允符长广之拜。
今上握图。又通前加至二千户
尚于德。先于亲也。
公主顷岁奉尝睹高宗画像。虽光灵在天。
而见似目瞿。感咽于地。
遂成心疾。至使名医萃止。
御药相望。孝焉而终。
仁则何辅。呜呼哀哉。
富贵乃骄奢之资。不期而至。
吉凶乃盛衰之象。不召而成。
故泰忘约。吝生动。
宠怙权。邪丑正
知得而不知丧。知存而不知亡。
尝历观之熟矣。由是黄金象牙。
明珠翠羽之饰积于外。雕文刻镂。
衣纨履丝之巧充于内。然后坚车良马。
浆酒藿肉。吹笙竽学歌舞于其閒者。
殊不知以相强而结祸。因自恣而招危。
鲁元所以好过度。窦太所以纵踰礼。
鄂邑所以怼抵罪。湖阳所以匿犯法。
馆陶所以求不获。昭平所以免河上。
埒开邙阜。允子孰闻。
田在汉京。权臣所夺。
吁。可长叹息者矣。
长公主则不然。避荣守静。
退藏于密。端操正色。
进寡其辞。为皇女焉。
为皇姊焉。为皇姑焉。
非不贵也。能戒盈忌满。
崇礼卑。俭德之
让德之益。主无攸遂不专也。
勤无告劳不匮也。宜于犊。
以助宗人。率彼春蚕。
以从王后。则未尝忽诸。
犹深悟色空。大依禅惠。
观我生之进退。究人事之终始。
盖泡梦之为喻也。乃散以檀𨙻。
离于染著。景云岁。
请罢赋邑。蠲属官。
遂沈冥。从省旷。
书上而制违之。呜呼。
身殁意馀。道之微者。
古有女仪嫔则焉。或孟母之勤学。
敬姜之知礼。仲妻之辞相。
惠妇之光夫。然出于素族。
书之缇史。未有居高益下。
托体至尊。如长主之俦矣。
故能九师让能。三子闻教。
自我之出。与时偕行。
知微知彰。不谄不黩。
长曰银青光禄大夫太仆少卿
仲曰朝请大夫卫尉少卿
季曰暕。尚舍奉御
并欲报罔极。栾貌心。
哀以送之。龟从筮吉。
粤某年八月朔十七日。葬于咸阳之北原。
礼也。落月过半。
秋阳浸微。清节凝兮朔风断。
丹旐列兮秋云飞。望槐里而西驰。
去萩园而北顾。视牵牛兮像设。
过饮龙兮径度。闉阇䆗窱。
嬴女楼台柏阴烟。
近汉皇之陵墓。其词曰。
赫赫上帝。临于巨唐。
卜年万倍。诞睿兴王。
何彼秾矣。休其有光。
亦既从夫。车服不系。
亦云主妇。蘩以祭。
在贵能约。终温且惠。
乐只君子。曾不永年。
未亡之人。归于九天。
心以理遣。身以义全。
光于累圣。受于明命。
伯姊延。皇姑袭庆
监以损益。辞其满盛。
我有空言。于释门。
不生不灭。兹道存存。
兑之降灵。西反其魂。
咏清浅兮天之际。忆潇湘兮日巳逝。
登寒山兮见超忽。生秋草兮坐芜没。
金为字兮琬为碑。永贞芳兮实在斯。
周公 唐 · 贾正义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
原夫阴阳不测之谓神。变化无穷之谓圣。
圣也者。范围天地。
备万物而不有其功。神也者。
探赜窈冥。降百祥而不矜其德。
持太元之斡运。日月齐明。
振中古之谟猷。乾坤合度。
盛业冠于三代。美化流于四国。
其生也。藉我为光辅。
其逝也。荐我为明灵。
所谓有始有终。可久可大者也。
公字朝明。文王之子。
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
昔尧臣以披□践祚。初开相地之宜。
殷伯以积德累仁。终剪格天之业。
历太极而承元吉资中和而诞贤圣
知微表于幼颜。继体分于正气。
兵戈已偃。西周之历数攸归。
宅土□封。东鲁之衣冠允集。
故能勤劳家国。翊亮台衡。
植圭璧而拜三坛。御冕旒而朝万宇。
鸱鸮救其衰乱。狼跋明其终始。
尊严其父。孝理也。
炯诫其子。卑牧也。
七月艰难。陈业也。
三年征伐。叙功也。
复子宝位。不亏忠敬之诚。
开我金縢。乃得风雷之意。
于是测四方以定都邑。分六职以明典刑。
制大礼以安上理人。则俎豆之法行。
揖让之仪备。制大乐以移风易俗。
则和感之音畅。舞咏之情宣。
详八卦而究精微。演六爻而告疑滞。
所谓极深研精。立功成器。
以为天下利者也。敢问先王之德。
何以加于斯乎。若乃示诸仁。
藏诸用。道艺可以激扬今古。
轨模可以粉泽人伦。悬宇焕然。
不假一二谈也。嗟乎。
天道有盈虚。人事有存没。
欲使百年黎庶。詟轩帝之威灵。
四序蒸尝。用君王之典则。
非天下之至圣。孰能与于此哉。
偃师县祠堂者。按图经云。
后人怀圣恩所置也。负阳岑之岩险。
通谷之萦纡。四水以为川。
二室以为镇。重檐累栱。
登玉户而三阶。洞室回廊。
列金楹而四合。寿宫肃肃。
备物严严。宛若居摄之仁明。
穆如行化之易简。孝若之徘徊庭庑。
未足赞其精微。灵均之倦阶除。
不能诃其怪异。易称王假
所以致孝享。诗称天作。
所以祀王公。崇敬则遐迩同臻。
嘉祥则贤愚共被。若乃日之吉。
辰之良。银鞍绣轴溢通庄。
会舞安歌纷满堂。樽酌奠兮
璆锵鸣兮琳琅。下祷戴兮介福。
上歆馨兮乐康。虽盛凝之持戒练心。
倾恇不怠。刘长之去邪归道。
拜谒逾勤。正直聪明。
于是乎在。粤以癸丑秋末
迄于甲寅夏首。西郊不雨。
南亩亢阳。八溪以眺渚滨河。
罕植青草。九重以握圭沈璧。
屡命皇华。阙□无鹤立之徵。
田夫有狼顾之惧。尹上柱国武威县开国子陇西李杰
山河间气。廊庙宏材。
允四海之具瞻。裁三川之景化。
西京伫润。稍□分陕之郊。
东都思理。再临惟洛之邑。
奸豪惩而疑滞剖。鳏寡悦而礼义行。
德泽布濩。颂声洋溢。
正议大夫行少尹护军彭城刘祯。正议大夫行少尹上柱国博陵县开国男崔元祐。
并星象之奇。衣冠之秀。
器惟经国。文艺袭于
道以匡时。令望升于台阁
佐官司录齐物等。并陟遐自迩。
当州府之劳。择士用才。
终践公侯之望。朝请大夫行令博阳县开国男彭城刘体微
金枝玉叶之门。上善通贤之量。
霜台之鲠直。阐雷邑之风□立义□欺。
兼并自息。通直郎行丞王钝。
朝议郎主簿李循古。承议郎行尉崔延祚
莫不圭璋比德。麟凤成文。
藏用于东畿。安卑于西亳。
咸以分官济俗。共理经邦。
钦若皇情。特怜黔首。
吁嗟庙宇。申至理之馨香。
拜起灵坛。奠明祈之□诚敬如在。
神听无违。言未毕而布油云。
礼未终而澍甘液。三农有庆。
八政(阙十一字)而家邦可制。非圣人之利物。
岂能与于此者。是以黄发儿齿之徒。
相与而称曰。昔文翁以化渐蜀川
犹存古庙子产以政行郑国
尚列遗祠。况公道德均两仪。
神灵庇万代。而颂章斯缺。
盛事莫传。蒙少忝青衿。
晚纡黄绶。勤诚不梦。
岂吾道之将衰。游践难言。
斯文未丧。颂曰。
伊太初兮。惟混惟茫。
暨中古兮。无制无防。
大忠勤国兮。辅我君王。
至道被物兮。明□典章。
乾坤可测兮。阴阳会合。
威仪不差兮。礼乐铿锵。
上德既丧兮。先灵如在。
下人蒙庇兮。遗惠不忘。
春夏炎赫兮。销流金石
官寮祈请兮。拜伏坛场。
神听之兮。密云已洒。
人赖之兮。零雨其滂。
喜大田之多稼。望高廪之盈仓。
蘩于祭礼。建碑颂于祠堂。
森沈兮岁久。烟霞□□兮山荒。
谒明神于此地。降福祚之穰穰。
李含光修功德敕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三十六
敬问元静先生
昨弟子唐若倩至。
具知去月十一日功德事毕。
夫以至诚之心。
精修之感。
坛在仙境。
宜按冲科。
下庇苍生。
上资宗社。
永求福应。
元感昭然。
及知天地至和。
人神胥庆。
以降甘露。
以表休符。
则视履考祥。
其旋元吉
今岁聿云暮。
璿玑运行。
不愧再劳。
事缘万姓。
今附香信往。
至年下。
且请尊师于所居修功德。
以助履新
至来载春和。
复请尊师茅山
上为宗社。
下为黎元。
修河图大斋。
应缘功德之物。
触新再造。
无以多劳。
所利者广。
又道德相亲。
味县合。
诸山圣迹。
多有异人。
若有寻访尊师
当为弟子招致也。
甚寒。
尊师道体安和。
唐若倩还。
遣书。
指不多及。
郢王皇太子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三十八
维开元三年岁次乙卯正月甲申朔四日丁亥
皇帝若曰。
于戏。
书不云乎。
一人元良
万邦以贞。
易不云乎。
黄离元吉
得中道也。
将以守监从抚。
主器承祧。
执经陈东序之容。
端冕见南郊之礼。
本支百代。
宜哉福禄。
咨尔郢王嗣谦
忠肃恭懿
元亨利贞。
遵在镐之惠慈。
禀生谯之祥应。
学能知道。
孝乃因心。
书及春卿
悬推早秀。
言穷叔誉
远愧生知。
当试象之年。
备成人之敏。
九元赞命。
百姓与能。
正位少阳。
钦惟大典。
是用命尔为皇太子
其在靖恭尔位。
聿修厥德。
诗书礼乐。
敦说为本。
父子君臣。
威仪罔忒。
寝门问竖。
必视寒暄。
望苑招贤。
用资端直。
使三灵合契。
四海系心。
延我累圣之业。
积尔重辉之庆。
必敬必戒。
无怠无荒。
钦哉。
可不慎欤。
北岳庙 唐 · 郑子春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二十九
清明著象。
广大成形。
圣人则之。
作纪资始。
列于五岳。
视以三公
率由典常。
靡不祡燎。
维厥恒岫。
实为首称。
故知碣石太行
万里延袤。
阙耸河浒。
盘薄海隅
昴降其精。
涞易疏其浸。
设险以分中外。
通气以出云雷。
非阴阳不测之神。
其孰能与于此也。
尔其峰崿星联。
草树烟郁。
云仙表其窟宅。
珍怪产其高深。
感通应见。
必契诚德。
藏者知将亡之兆。
制胜者效率然之奇。
龙蛇羽毛。
安可详悉。
幽赞设教。
神道有凭。
登临极目。
如指诸掌。
其阴则常溪广武
林胡楼烦
其阳则燕赵殷卫。
面河溯雒。
冀州既载。
惟彼陶唐。
堤封庶品。
波委雾合。
财力豪赡。
货殖繁滋。
遗风祠宇。
岿然无易。
敬神绥福。
不孤德邻。
歆类诞灵。
可胜纪哉。
定人禦侮。
陈迹昭然。
易知简能。
可大可久。
且收藏曰义。
生长曰仁。
仁义所摄。
祈祷如市。
有年登稔。
穰穰满家。
和平是恃。
不生灾害。
我唐列圣重光。
再造区宇。
邦本胥悦。
俊人用彰。
天工所代。
无非淑哲。
惟良共此。
技贤责成。
彼美循吏。
其犹踵武。
自升中检玉。
再展岱宗
方岳省巡。
躬行未给。
今之故事。
牧守是遵。
敬远之规。
载在王府。
使持节刺史段公字崇简。
学古入官。
政贵清净。
其惠。
吏慑其威。
博考前闻。
肃祗明祀。
每躬行奠享。
恺弟不忘。
神之所劳。
必在君子。
夫象设灵宇。
睟容凝湛。
未施敬而自敬。
不有威而自威。
而檐庑阶闼。
尚多湫隘。
未增閒敞。
折衷有亏。
长松靡
径隧犹褊。
公乃审面势。
规曲直。
延观宇。
划垣墉。
高闬闳。
通巷术。
周览弥望。
列树丰碑。
容卫森罗。
藻绘彪駮。
纳日月于扃牖。
驻云雾于轩楹。
光色焜煌。
烂如贝锦。
不费财力而忽赡。
不徵力役而自成。
求诸志诚。
不亦冥助。
先是冀方遐迩。
溥获元吉
初求厚报。
其徒实繁。
如山如流。
委输所积。
物无遗乏。
人不剿劳。
易于从事
百姓无扰。
商农工贾。
孚信不遗。
休徵允集。
是依是赖。
自东胡逆命。
多历岁年。
推亡固存。
天心独昭。
乃命大使辅国大将军羽林卫大将军幽府长史御史大夫经略支度田节度副大使兼知河北道采访使南阳郡开国公张守圭
分阃董戎。
假节专制。
抗棱运策。
凶渠丧元。
屈人不战。
种落夷谧。
初有南阳人田登封于此祈福。
神君降形而谓之曰。
吾方助顺。
取彼残孽。
殄歼元恶。
悬诸稿街。
果如其期。
止暴宁乱。
兵不血刃。
野不曝骸。
乃圣乃神。
幽赞斯在。
霍山之祐无恤。
新城之见申生
以此寄言。
曾何等级。
由是厖眉耇老。
皤皤然被黄发者。
相率而言曰。
某等上从祖德。
下及孙谋。
百有馀年。
沐浴皇化
鼓腹击壤。
赓歌太平。
今属牧守仁明。
正身率下。
我有枳棘。
岑公不伐而自除。
昔无襦裤。
廉叔聿来而称足。
别驾符子规长史高元奉司马李夐等。
辅导忠益。
克表缇䌷。
询谋公道。
实毗方岳。
况乎广运不测。
幽明协和。
谋无遗𥫫。
人不劳止。
刊石纪事。
不亦宜乎。
子春才愧色丝。
学非博物。
课虚杼轴。
敢让当仁。
词曰。
巍巍巨镇。
幽都是托。
上接苍昊。
傍分寥廓。
并吞冀野。
枕倚沙漠。
华夷险界。
隔阂斯作(其一)
凡所敬远
心惟鬼神。
式昭祀典。
大庇烝人。
苛慝无作。
政教日新。
不孤其德。
必有其邻(其二)
水火金木。
配神作主。
允兹岳灵。
实司朔土。
东生南长。
西成北聚。
廥库开藏。
爰及坻庾(其三)
五载四觐。
今古有殊。
丰约异轨。
礼物分区。
明德无替。
洁粢不渝。
神理昭晰。
感应冥符(其四)
升中告禅。
名山有五。
礼亦从宜。
何必循古。
率先岱宗
望秩周普。
精一无差。
允膺福祜(其五)
随时珍荐。
必俟王言。
或降卿士。
或命司存。
执礼必备。
恭惟骏奔。
式禋明德。
答乾坤(其六)
我皇立极。
阜俗宁乱。
贤才是以。
凶族咸窜。
蕞尔林胡。
假息离叛。
歼魁抚胁。
人神协赞(其七)
畴咨牧守。
实获我公。
既敷惠渥。
扇仁风
有葺斯庙。
陋彼昔功。
隘狭增广。
宏廓傍通(其八)
庭庑遂敞。
官卫弥饰。
绘事后素。
昭彰歙赩。
工无遗巧。
人不劳力。
垣墉径遂。
内方外直(其九)
门闬高耸。
丰碑列树。
相质匪工。
受辛宁喻。
小子何让。
敢忘景慕。
纪功书实。
恢我王度(其十)
贞顺皇后哀册文 唐 · 徐安贞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五
维开元二十五年岁次丁丑十二月庚子朔七日丙午
惠妃武氏薨于兴庆宫前院
移殡春宫丽正殿之西阶
翌日
乃命有司持节谥曰贞顺皇后
旌德饰终也。
明年春二月己亥朔二十二日庚申
将迁座于敬陵。
礼也。
启攒涂于春禁。
候重门于初旭。
转灵卫于金根。
缅哀怀于上国。
亦既有命。
铭于贞王
其词曰。
风之始者。
□□备内。
职选才淑。
政兼翊戴。
化锡丕祉。
繁华钟美。
天后之从孙。
周桓王之季子。
于渭之涘。
重开戚里。
鹓鸾飞翔。
佩玉锵锵
婕妤而三命。
乃率先于雁行。
出言有章。
彤管有光。
孝慈之心。
谅自天启。
鞠育孙幼。
恩流恺悌。
七子既均。
六宫有礼。
贵主三分于外馆。
贤王两辟于朱邸。
彼阴教兮惟微。
承日月之光辉。
辅圣人之至德。
故动用而无违。
骊谷汤泉
天行暮律。
属车之内。
陪游之日。
孰谓荡邪。
兹焉遇疾。
□焚香山以邀元吉
却届重城。
弥留永毕。
思勿药之有喜。
痛还年之无术。
呜呼哀哉。
览旧馆兮洞开。
践芳尘兮徘徊。
指甘泉之画像。
德容之在哉。
自昔层城之宫。
椒风之殿。
获遇明主。
是矜邦媛。
有平生之渥恩。
无沦没之馀眷。
况贞顺之宠锡。
伊往古而莫见。
卜兆考常。
三龟良。
园陵苍苍。
在国之阳。
傍芙蓉而左转。
怨桃李之春芳。
风卷旌旆。
繁笳委咽。
中使护道。
懿亲辞诀。
山藏玉衣。
地留金穴。
惟清灞之永矣。
流国风而不竭。
呜呼哀哉。
大唐济度寺故大德比邱尼惠源和尚神空志铭 唐 · 杨休烈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六
尝闻见性为本。知常曰明。
幽探元珠。相付法印。
必将有主。人无閒言。
故如来立三世之事也。大师讳惠源
俗姓萧氏兰陵人也。
曾祖梁孝明皇帝。大父讳瑀。
中书令尚书左右仆射司空宋国公。父讳釴。
给事中利州刺史。纷纶葳蕤。
奕世名家。原大师之始诞也。
惠音清越。閒气冲亮
禀天真于太和。集神祐于纯嘏。
及数岁后。养必申敬。
动皆合理。发迹契道。
出言有章。屏金翠而窒其繁华。
绝荤膻而割其嗜欲。超然战胜。
但思出家。天鉴孔明。
精心上感。年二十二。
诏度为济度寺尼。如始愿也。
受戒和上□寺大德尼□道之崇也。羯磨阇梨太原寺大德律师薄尘。
法之良也。乃延师立證。
登坛进律。僧夏岁洁。
戒珠日明。奉以周旋。
不敢失坠。初大师才至九岁。
遘先大夫之酷。二十有七。
执先夫人之忧。皆泣血茹哀。
绝浆柴毁。古之孝子。
乌足道哉。每秋天露下。
衰林风早。棘心栾栾。
若在丧纪。不忘孝也。
亦能上规伯仲。旁训弟侄。
嗈嗈闺门。俾其勿坏。
则天伦之性。过人数级。
夫其内炳圆融。外示方便。
恂恂善诱。从化如流。
亦犹狮子一乳。魔宫大隤。
则感激有如此者。行住坐卧。
应必皆空。慈悲喜舍。
用而常寂。黄裳元吉
清风穆如。则龟镜有如此者。
后遇高僧义福者。常晏坐清禅。
止观传明。殊礼印可。
又有尼慈和者。世莫之识。
知微通神。见色无碍。
时人谓之观音菩萨。尝于大众中目大师曰十六沙弥
即法华中本师。释迦牟尼之往号也。
大师心同如来。孰能至于此。
而更精承密行。亲佩耿光。
十数年閒。演其后事。
他日。大师厌世示疾。
开元二十五年秋九月二日。从容而谓门人曰。
死生者。天之常道。
身没之后。于少陵原为空。
迁吾神也。言卒。
右胁而卧。怡然归寂。
始知至人不滞于物矣。呜呼天丧。
门人曷以仰。曷以律。
大师享年七十有六。即以十一月旬有二日
从事于空。遵理命也。
志无疆之德。旌不刊之典。
不亦可乎。铭曰。
猗那明行。足不复还。
至人去兮。逍遥天地之閒。
心目论 中唐 · 吴筠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二十六
人之所生者神。
所托者形。
方寸之中。
实曰灵府。
静则神生而形和。
躁则神劳而形毙。
深根宁极。
可以修其性情哉。
然动神者心。
乱心者目。
失真离本。
莫甚于兹。
故假心目而发论。
庶几于遣滞清神而已。
且曰。
心希无为。
而目乱之。
乃让目曰。
予欲忘情而隐逸。
率性而希夷。
偃乎太和之宇。
行乎四达之逵。
出乎生死之域。
入乎神明之极。
乘混沌以遐逝。
与汗漫而无际。
何为吾方止。
若且视。
方清
若且营。
览万象以汨予之正。
悦美色以沦予之精。
底我邈邈于无见。
熙熙于流眄。
摇荡于春台。
悲凉于秋甸。
凝燕壤以情竦。
吴门而发变。
楚国以永怀。
俯齐郊而泣恋。
繄庶念之为感。
皆寸眸之所眩。
虽身耽美饰。
口欲厚味。
耳欢好音。
鼻悦芳气。
动予之甚。
皆尔之谓。
故为我之尤。
职尔之由。
非尔之怼。
而谁之仇乎。
目乃忿然而应之曰。
子不闻一人御域。
九有承式。
理由上正。
乱非下忒。
故尧俗可封。
桀众可殛。
彼殊方而异类。
犹咸顺乎帝则。
统形之主。
心为灵府。
逆则予舍。
顺则予取。
嘉祥以之招。
悔吝以之聚。
故君人者制理于未乱。
道者克念于未散。
安有四海分崩。
而后伐叛。
五情播越。
而能贞观者乎。
曷不息尔之机。
全尔之微。
而乃辨之以物我。
照之以是非。
欣其荣。
戚其辱。
畅于有馀。
悲于不足。
风举云逝。
星奔电倏。
纷纶鼓舞。
以激所欲。
既汨其真而混其神。
乖天心而悖天均。
焉得不溺于造物之景。
迷于自然之律哉。
故俾予于役。
应尔之适。
既婴斯垢。
反以我为咎。
嗟乎嗟乎。
何弊之有。
心乃愀然久焉。
复谓目曰。
顾予与尔。
谁明其旨。
何隐见之隔。
而元同若此。
既庶物之为患。
今将择其所履。
相与超尘烦之疆。
陟清寂之乡。
餐颢气。
吸晨光。
咀瑶华。
漱琼浆。
斯将期灵化于羽翼。
出云霞而翱翔。
上升三清。
下绝八荒。
以结友。
偕天地以为常。
何毁誉之能及。
何取舍之足忘。
谅予图以若兹。
其告尔以否臧。
目曰。
近之矣。
犹未为至。
若然者。
所谓欲静而躁随。
辞埃而滓袭。
闇乎反本之用。
方邈然而独立。
夫希夷之体也。
卷之无内。
舒之无外。
寥廓无涯。
杳冥无对。
独捐兹而取彼。
故得小而遗大。
忘息阴以灭影。
亦何逃于利害。
伊虚室之生白。
方道德之所载。
绝人谋于未兆。
乃天理之自会。
故元元挫锐以观妙。
文宣废心而用形。
轩帝得之于罔象。
广成契之于杳冥。
颜回坐忘以大通
庄生相天而能精。
历众圣以稽德。
非智谋之是营。
盖水息澜而映澈。
尘不止而鉴明。
未违世以高举。
亦方寸之所宁。
故能泊然而常处。
感通而斯出。
不光而曜。
不秘而密。
冥始终而谁异。
与万物其为一。
因而靡得。
是以罔失。
诚踵武于坦涂。
可常保于元吉
若弃中而务表。
乃微往而不窒。
其故何哉。
水积而龙蟠。
林丰而兽居。
神栖于空洞。
道集于元虚。
苟不刳其所有。
焉能契其所无。
非夫忘形静寂。
瑕滓镜涤。
元关自朗。
幽键已辟。
曷可度于无累焉。
不然。
安得驾八景。
升九霄。
睹金阙之煌煌。
步紫庭之寥寥。
同浩劫之罔极。
以万椿为一朝。
予心于是释然于众虑。
凝澹于前豫。
之而徐清。
用之而不遽。
致谢于目曰。
幸我以善道。
宏我以至言。
觉我以大梦。
启我以重元。
升我以真阶。
纳我以妙门。
纵我于广漠之野。
游我于无穷之源。
既匪偫而匪独。
亦奚静而奚喧。
协至乐之恒适。
抱真精而永存。
遣之而无遣。
深之而又深。
通乎造化之祖。
达乎乾坤之心。
使我空欲视于目盲之外。
塞将见于元黄之林。
睹有而如见空寂。
闻韶而若听谷音。
与自然。
而作侣。
将无欲以为朋。
免驱驰于帝主。
保后天之所能。
窒欲于未兆。
解纷于未扰。
忘天壤之为大。
忽秋毫之为小。
处寂寞而闻和。
潜混溟而见晓。
应物于循环。
含光而闭关。
飘风震海。
迅雷破山。
滔天焚泽。
而我自閒。
彼行止与语默。
曾何庸思于其间哉。
晋山阴侯史府君神道碑 唐 · 史嶷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七十六
若夫天定位。
地成形。
三光摇造化之基。
九土运阴阳之气。
出乎震。
见乎离。
建官凝体国之理。
多士郁经邦之化。
则有祥开白虎。
感骤帝而挺生。
迹焕苍龙。
应驰王而杰出。
圣人神道而设教。
贤哲思皇以熙绩
总天下之顺。
是资舟楫之用。
康天下之务。
多仗股肱之力。
故能经纶大造。
裁成于品汇之先。
左右中州
制宰于神明之表。
求之振古。
何代无其人哉。
公讳宪。
字景法
其先京兆杜陵人
十三世祖崇
后汉建武中封溧阳侯
子孙因家焉。
今为县人也。
自大电含枢。
三百年之盛德。
流虹贯日。
七十载之宏图。
凭天宠以宏业。
被龙光而锡允。
众仲称官有世功。
太史则周之天官
延陵曰周多君子。
大夫则卫之司直
竟宁之畴嗣也。
伏青蒲而谏之。
建武懋功也。
丹阳而国之。
陆海摛其颖烈。
三江派其遥绪。
东南之美。
复在于斯。
高祖光。
字伯朗
中书侍郎
侍中
魏称通事
周美有常。
莫非其人。
藻蔚于皇涣。
皆称其职。
骈蕃于帝猷。
曾祖雅。
字叔安
散骑常侍
尚德怀道而当朝。
居官体诚而奉上。
祖辉。
字季明
晋积石将军
乘师誓众。
仗钺捍城。
蒲类之为盟。
同贰师之列号。
父俦。
字伯伦
晋豫章太守
国以诤臣为基。
人以良吏为本。
以兴其理。
多资驭俗之能。
在位惟良。
是曰真宫之选。
天遗以文。
月悬其字。
故贤哉令闻。
是称百代之宗。
卓彼英姿。
独冠千人之表。
枝条磊砢而多节。
涯涘深沈而莫际。
金坚玉润。
岳镇泉渟。
吉甫降神。
咸颂国桢之美。
茂先为赋。
即推王佐之才。
藏器于身。
俟时而动。
静其节。
高其事。
在幽而阐。
自然公辅之资。
用晦而明。
终负朝廷之誉。
江东草昧。
晋主休明。
人未安业
帝明俾乂。
皇华昭赞。
待以殊荣。
固辞以疾。
再不应命。
制书责让。
起为尚书左民郎。
荀慈明之好学。
初不就徵。
谢安石之贞德。
从嘉召。
联荣锦帐。
肃事丹墀。
逶迤建礼之门。
赞奏明光之府。
斯言复睹。
时闻彦辅之谈。
故事将遗。
屡发文章之对。
建安太守
广熙故郡。
罗平旧俗。
上当牛女之野。
下带龙川之坰。
百越南垂。
旁通于比景
左瞰。
近接于居风。
地实贸迁。
人惟标准。
秦汉以还。
号为难肃
公下车风行。
宏道信理。
文翁之临蜀郡
政教多奇。
子翼之莅颍川
恩威大举。
用能决讼断辞。
兴利除害。
劝勤治民。
举善黜恶。
庶绩其乂。
缉熙以
烈虎称歌。
既表仁和之盛。
游麟入瑞。
爰旌礼训之隆。
朝廷嘉之。
累增赏异。
封山阴县
锡以山川。
加之绂冕。
丹书白马。
以为利建之仪。
玉佩金章。
用表诚封之命。
方当入调鼎餗。
光践台阶。
虽忻郑鹿之祥。
忽起虞鸿之疾。
春秋七十有二。
薨于会稽郡
追赠江州刺史
生也有涯。
多屈宰衡之望。
殁而不朽。
用伸追赠之章。
昔以晋永和八年归葬于旧原土山之乾。
坏山左转。
洮水长流。
齐太公五代
不忘周壤。
宣尼之四友。
我则殷人。
燕之往观。
从若斧者。
吴所习礼。
不至泉焉。
茫茫古阡。
寂寂幽陇。
时更晋宋。
代历陈隋。
随武子之谋身。
九原可作
蔺相如之立事。
千载犹生。
其盛烈也如彼。
其遗风也如此。
孙中散大夫太子洗马宏文馆学士江州刺史元道文林郎叔豪。
参训质疑。
遵仪克选。
忠临畏道。
业擅长衢。
嗣孙义谦宝俊君逸等。
价重南金。
美踰东箭。
敦行不怠。
在家必闻。
未能州县之劳。
深体丘园之逸。
以为家声世业。
若被于管弦。
相质披文。
未宣于金石。
畴资故实。
爰命小人。
虽仁不让师。
而意非称物。
潘黄门之藻思。
敬述源流。
谢康乐之才华。
恭陈祖德。
后贤校理
犹知幼妇之辞。
深谷为陵。
当阳之字。
铭曰。
伊昔有熊。
道德资始。
名烈五帝。
泽流千祀。
文舍伯邑。
武兴太史
官有世功。
春秋所祀。
卫尉畴嗣。
孝成以康。
将军
光武其昌。
事列盟府。
功书太常
源分陆海。
派别三江
懿彼侍中
飞缨殿内。
为王之伯。
熙帝之
左貂右蝉。
切问近对。
八舍攸履。
七车不昧。
散骑帝友。
朝夕进规。
奉兴肃事。
赞道攸宜。
有济之论。
浚之仪。
献替之美。
复在于斯。
桓桓积石。
允文允武。
外擅爪牙。
内为心膂。
气逸南仲。
才高邵虎。
作师之贞。
爰誓其旅。
章太守
人之领袖
如玉之贞。
共理天下。
是资时秀。
良二千石
抑非虚授。
惟君挺生。
才术纵横。
黄裳元吉
白贲永贞
荆岩植润。
汉水腾明。
是谓家宝。
膺兹国桢。
英英学艺。
为郎满岁。
紫帐趋荣。
青缣沐惠。
王谭练习。
郑泰才计。
持实有章。
大猷无替。
悠悠广熙
南海之湄。
言典斯郡。
远予将之。
变其风俗。
镇以宣慈。
人斯攸赖。
不忍欺
列郡之政。
兹焉为盛。
开国承家。
大君有命。
山川光锡。
圭组辉映。
是曰懋功
往哉惟敬。
重此台望。
期诸栋隆。
初忻郑鹿。
奄叹虞鸿。
麟伤孔子
马思滕公
死而可作。
善始令终。
言式其墓。
坏山之路。
如斧形。
广轮为度。
委郁松槚。
苍茫草露。
万古同心。
千春罢曙。
猗欤云允。
世岂乏贤。
不忘其本。
愿述其先。
陆家茂德
潘氏流泉。
家声懿范。
日月俱悬。
易论十三篇 其十二 易论第十二 北宋 · 李觏
 出处:全宋文卷八九九、《直讲李先生文集》卷三
或人请问:「《乾》、《坤》,何时也」?
曰:「《乾》者,圣人进取天位,非承平之时也。
故初则潜,二则见,三则乾乾,四则或跃,五则飞,上则亢也。
《坤》者,圣人防闲臣下,非大通之时也。
故初则履霜,上则龙战,三则含章而不敢为首,四则括囊而后无咎,五则黄裳而后元吉
唯二居于下卦,履其中正,乃可任其自然也」。
又问:「《大过》之时,则务在救危;
《乾》、《明夷》之时,则贵乎避难,何其不同也」?
曰「《大过》之时,本末虽弱,而未见君之昏乱,臣之谗邪。
是国家之难,何世无之?
君子之义,不得不救也。
《遁》则小人得志,《明夷》则闇主在上,忠良之士,徒见害而已,无足可为也。
君子之智,不得不避也」。
又问:「阴爻浸长,皆小人道盛也。
《剥》之五阴,《否》之三阴,小人众多矣,而不见君子避之之意,二阴始进,而君子之遁,犹恐为尾,何也」?
曰:「君子之道,知几其神,故云二阴用事,小人将盛,而亟避之,则无患矣。
茍至于否塞,至于剥落,而后退焉,不已晚乎!
《易》之为遁,所以示先见也」。
「然则,《剥》与《明夷》孰为大祸」?
曰:「小人虽盛,制之在君,故贯鱼以宫人宠,则无不利,是祸之小也;
主之闇,则末如之何,故南狩得其大首,是祸之大也」。
又问:「《屯》也,《蹇》也,《困》也,名相近也,请言其别」。
曰:「《屯》者,动乎险中,可为之世也,然而足以有功矣。
《蹇》者,见险而止,不可为之世也,然而足以无过矣。
《困》者,刚见掩于柔,君子为小人所蔽,穷厄委顿者也。
人之所患,莫斯之甚也」。
「《比》也,《同人》也,《随》也,义相类也,请言其别」。
曰「《比》者,刚得尊位,上下应之,天下之人,皆亲其君也。
《同人》者,柔履中正,而应乎《乾》,同志相合,物各有党也。
《随》者,刚来下柔,动而之说,谓能下于人,动则人说,莫不从其所为也。
上之所务,莫斯之大也」。
「《谦》也,《巽》也,奚若」?
曰:「《谦》者,内阳外阴,屈其刚德,以下于物者也。
《巽》者,内外皆阴,心貌如一,情实卑顺者也」。
「《豫》也,《兑》也,奚若」?
曰:「《豫》者,主于逸乐。
《兑》者,喜悦而已也」。
「《晋》也,《升》也,奚若」?
曰:「《升》者,升得位。
《晋》者,进见于君也」。
「《泰》也,《既济》也,奚若」?
曰:「《泰》者,君臣合好,君子在位,小人在野之世也。
然物既大通,多失其节,故不具利正之德也。
若夫物皆得其所,事皆得其宜,未有如《既济》之盛者也,其犹病诸。
然安不忘危,戒在终止,故曰『初吉终乱』也。
《泰》之极,则城复于隍;
《既济》之极,则濡其首。
祸福倚伏,诚可畏也。
大禹之训曰:『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
夫能保万世无疆之休,其唯知惧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