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辅世忠烈王庙之记 宋 · 沈枢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四、《两浙金石志》卷一○、《湖州府志》卷五五
王姓李氏,讳靖,字药师,京兆三原人也。唐武德中,辅公祏据丹阳以叛,诏王傅赵郡王孝恭东讨,临机料敌,一战而禽之。高祖嘉叹,以谓虽古韩、白、卫、霍无以加。安吉旧隶丹阳,巨盗既平,邑人感王之德,乃即邑之西山塑像立祠,奉祀惟谨。岁或乾溢,祷于祠下,雨晹辄应如响。自唐距今已数百年,趋王之庭,占王之庇者如祠之初也。考其赐额,封侯始于政和,自侯而公始于隆兴。然王封卫国公见于生前,矧郑之管城旧亦有祠,已封王爵。故乾道五年,邑之士民援是以有请者再焉。按管城之祠载于《国朝会要》。其立也,乃后魏赐仆射李冲之陂,因陂为名,而容台异议,执疑似之说以沮其请。是时枢为宰掾,因讨论而辨明之,且引宋祁题李卫公庙诗以为据。其诗曰:「斯人天挺杰,贼胆畏膏肓」。其卒章曰:「血食雄京辅,于今异姓王」。即是以观,则岂得以仆射李冲之祠为疑哉!朝廷以枢言为然,且检会本朝祀典,推崇有加。自建隆至大观,锡封王爵已加忠烈。今答灵应,宜以辅世忠烈为庙号。纶诰既颁,邑之稚耋欢呼鼓舞,举手加额以相庆幸。于是神之宏休愈久而愈光矣。枢欲备载颠末,侈上之赐,扬神之休,且以慰邑人奉祀之勤。怀此有日,会邑宰韦昱祈祷有应,则具石来请曰:愿有记。盖其谒庙之初,曾以「洁己导民于正,以要神之福,福是邑之民」为言。继而蚕麦垂成,淫雨为沴,民方愁叹,祷而澄霁。秋稼既实,邻县飞蝗忽集近境,祷而退飞。然则神之所以福吾民与夫吏之所以感神贶者,其可无述乎!窃谓生而有功于国,没而得祀于民。历世虽久,使人敬事之不懈,是必钟灵禀秀,卓然有异于人者能之。如王之丰功伟绩,磊落震耀,富贵寿考,哀荣终始,固自有传,而见于逸史者有二事焉。王为布衣时,献书西岳,词气凛然,有忧天下之志。如「斩鲸鲵而清海岳,卷氛祲而辟山河」,读之可以起义概而激雄心。至于射猎霍山,投宿朱门,又有乘云行雨之异,《太平广记》载之甚详。则前所谓钟灵禀秀、卓然有异于人者,于此可见矣。呜呼,王之世祀也,岂偶然哉!岂偶然哉!中大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安吉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沈枢记并书。淳熙十年七月十一日。承务郎、知湖州安吉县、主管劝农公事韦昱篆额立石。
祭胡达材文 南宋 · 孙应时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九四、《烛湖集》卷一三
呜呼达材,而止斯邪?天实止之,谓之谁邪?当今四方,儒先凋零。曷云其依,残月明星。爰及吾徒,爰起爰继。朋游之私,眷焉胥励。薄厚粹驳,锐钝不齐。聚散萍逢,南北东西。悠悠十年,一屈伸肘。谁其卓然,以慰师友。维吾达材,静笃纯明。器闳以方,心和且平。自其家传,令德孝恭。既绎既研,洞辟昭融。爰祛其疵,爰达其顺。我亦窥之,无疆之进。日咸于家,日孚于乡。曰余不知,和同敦庞。筦库之劳,意亦自试。从容猥琐,克敬厥事。世变相重,士危弗容。匪忌以姗,则疑以攻。兄伏下寮,见者革心。曰毋敢訾,粹玉浑金。国有老臣,能以兄荐。以退蒙进,漠焉非愿。呜呼达材,大受之资。不宁吾徒,众人所期。弗吊昊天,降割斯文。频年屡惊,我心如焚。往者之哀,来者之待。重厚魁梧,曰维兄在。嗟我不见,三岁于今。方当就兄,余诲余箴。如何昊天,曾是不遗。大雪繁霜,何草不萎。呜呼达材,今也则死。始望之殷,伊其永已。矧兄嗣事,先德再辉。门户攸庆,族姻具依。有疚其昆,载扶载安。叔季孔偕,以问以观。今我之来,内外哀恸。入门惝恍,如痴如梦。言有终尽,我痛靡穷。叫呼苍苍,混茫鸿濛。酹此一卮,兄其我知。永诀终天,魂兮来思。
广西经略司奏宜州申知南丹州莫光熙子白身莫异德照旧例承袭故父莫光熙元额官资弹压诸洞蕃夷可特授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使持节南丹州诸军事南丹州刺史兼御史大夫知南丹州公事武骑尉制 南宋 · 高定子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五、《永乐大典》卷一三五○七
朕丕冒海隅,仁同一视,凡而内属,咸用宠绥。尔世笃忠勤,侯于要服,考终子绍,厥有故常。贵仕崇阶,兼官勋级,悉所不靳,以重州权。益务孝恭,长绥种落。
代乡人告灵应神文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九八
昔先王肃恭明神,教民昭事祈报,以无忘本始。虽坊农表畷之蜡,门行户灶之享,伯侯祖纛之灵,有德于民则无不宗也。矧惟大神令德孝恭,奠祀坤倪,士之德爵,神实司之。应聘云初,敢用祗遹旧典,毖祀于我有神,尚无忘本始之荐,庶绥灵顾,袭于休祥。
赵希埤补承节郎制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三五、《永乐大典》卷七三二六、四库辑本别集拾遗
敕具官某人:景元子孙,宣力四方。道宗破虏,孝恭平贼,史册书之,以为奇事,然未之奇也。当辛卯鞑虏犯蜀,溃贼跨州。连邑长民之官,多委印绶而去。尔以宗英,无尺兵在手,乃能仗义团集,保守东方,奇于道宗孝恭矣。何惜一官,不以愧守城者。可。
郭孝子祠记 南宋 · 杜范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五三、《清献集》卷一六、《赤城集》卷九、《三台文献录》卷三
表孝行闾自唐始,此古明王谊辟因人心以厉风俗焉者也。宋兴三十载,削平僭乱,四方无虞,若稽旧典,修崇教化,命有司曰:应诸道州县有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其令转运使采访以闻。至道二年,台州黄岩仁风乡士庶陈赞等四十馀人诣县言:本乡有孝子郭琮,年七十四,事母张氏,备极恭顺,勤奉甘旨,寅夕不懈。远妻子,寝处母室。不饮酒茹荤者三十年,诵梵典,礼佛塔,积膜拜之数以七十馀万计,甘于勚劳,用祝母寿。张氏今已一百四岁,视听不衰,饮食尚强,里党异之。县以闻于郡,郡闻于转运使,使驰诣其家,召其母,与之坐,饮以醇酎,嗟赏良久,遂奏于朝。太宗皇帝览而嘉之,亟诏旌表其闾,复其科役。呜呼,以一匹夫闺门之行,而上动天子褒嘉,下劳部使者临问,筑台植木,丹垩烜耀,使穷闾陋居,突兀改观,邑人仰首,瞻敬称叹。唶唶,何其盛也!距今二百五十年,时久制堕,地蹙宫庳,门不能丈,仅留片石,过者怆然。幸其祠尚存,其像犹旧。七世裔孙孝廉偕其季孝溥、孝荣、孝恭,输财命工,整而新之,以显先德,以侈旧章。乡之士友属余为之记。或者曰:古人孝行著于诗书,皆可覆视,未闻疲筋力,从事释氏之说,以延其亲之龄者。郭氏之孝,亦异乎古圣贤所谓孝矣。余应之曰:人性之孝,得之于天。古今异时,儒释异教,而此性之真未尝异也。世之痼于质而气暴,牵于情而爱移,性以物离,天以人丧,不顾其养,而遗之忧者,往往而是。如郭君者,非得于父师之教训、朋友之切磋,而孝爱笃至,凡可以寿其亲者,固将无所不为。此念一存,天地鬼神临鉴森列,感通之道,岂不在兹。夫孝,心为上,礼次之,使古圣贤复生,亦将与其心而略其礼,岂以诗书所不载而非之哉?今其祠翼然,其像俨然,人之登斯堂也,见斯容也,想咏一时婉愉承颜之意,亦可以消暴厉之萌,而长爱敬之端,其有关于风教,岂不大哉?遂为之记。
明禋进戒诗 南宋 · 程公许
四言诗
于赫圆宰,视听自民。
惟圣能飨,非德莫亲。
乃眷炎宋,受命以仁。
十有三叶,涵海毓春。
德厚流光,施及吾君。
历数有归,兆协大横。
性笃孝恭,天纵睿神。
思皇帝统,积累艰勤。
譬彼菑田,是播是耘。
遗大朕躬,曷其敢宁。
嗣训九年,端拱严宸。
权纲复归,如日宣精。
奸憸投荒,耆哲扬廷。
与物更始,三载惟寅。
宗祀戒期,历吉中辛。
孚号万方,以肃先庚。
饬我玉币,洁我粢盛。
秋霖淫泆,俄浃六旬。
法宫祗惧,虔祈百灵。
炉沉未烬,如谷应声。
飙籁号起,雾祲敛昏。
凡百执事,肄习彬彬。
戊辰斋居,弥竭精纯。
昧旦盛服,天仗肃陈。
爰趋殊庭,溯瞻九闳。
眷我道祖,凝神窈冥。
浚发灵源,流福无垠。
旋跸清庙,感恻蒿焄。
端冕对越,秉心著存。
暨入祢室,有涕其零。
僾若有见,忾如有闻。
景纬陆离,瑞霭轮囷。
乃备法驾,玉轪金轮。
苍龙载驱,和鸾锵鸣。
黄纛晅昼,翠蕤梢云。
还复斋寝,以须肇禋。
重屋启邃,八牖彻扃。
秸席纯敷,蜡炬交荧。
金石森列,豆笾苾芬。
有雨其霶,激电震霆。
先事以戒,升奠而停。
皇心益祗,惕若持盈。
上帝降鉴,富媪式凭。
二后严配,五帝侍轩。
陛级陟降,食饮乐欣。
礼仪既备,廷列九宾。
宣旨辍贺,免御端门。
天降威灵,宁不震惊。
省咎宸扆,肆眚八纮。
相古肆祀,酒冽牡骍。
托物荐忱,惟德之馨。
玉带之图,奉高所营。
盖第圜水,入自昆崙。
辩说舛驳,舛厥本源。
若稽皇祐,裁自帝尊。
合祛参侑,不渎不烦。
维时泰和,穆穆迓衡。
尚劳圣虑,抑加鸿名。
制诏罪己,千古日星(自注:皇祐手诏引咎:顷者星躔舛历,水旱沴和。人适荐饥,物非备顺。方轸纳蝗之念,弥兴罪己之怀。)。
其在于今,履运艰屯。
经躔错度,水旱荐臻。
寇盗虔刘,公私窭贫。
国论轇轕,政条放纷。
所宜急急,补坏支倾。
皇帝明哲,问学日新。
夔夔翼翼,是究是询。
广内九重,方丈八珍。
采翠眩转,尊罍溢醇。
皇情泊然,尧采若颦。
沓来封章,敷列典坟。
旰不遑食,坐或达晨。
虽躬其劬,未凝厥勋。
因飨而思,咎證之频。
天诱帝衷,跻之乾淳。
天启神断,旋乾转坤。
抵龟蔽志,扬号列绅。
若古有训,股肱惟人。
进退以礼,艰哉选抡。
匪余则私,弛弛必更。
皤皤一老,为世重轻。
毋徐其驱,扰我心旌。
奚蠹莫理,奚坠莫撑。
孰枉而陟,孰贤而湮。
孰道之同,而返丘园。
迟汝之来,秉我化钧。
莫莫葛藟,芘其本根。
有来赞祼,麟趾振振。
时庸展亲,金帛脤膰。
慨昔急难,在原脊令。
岂不尔矜,义或夺恩。
盍考故实,以厚人伦。
言路之辟,公论以信。
谁窒其来,岁久积堙。
亦既疏瀹,源清则亨。
毋厌其鲠,而其佞言。
药石我爱,醪醴我醒。
好恶之岐,治忽以分。
民亦劳止,鲂尾其赪。
托之守宰,尔抚尔循。
边以警闻,皇皇算缗。
吏缘为奸,星火急征。
慨彼嘉殖,耗于螣螟。
戢贪禁苛,前令盖申。
祁祁中原,百年荆榛。
天狼耀芒,较昔则狞。
摲我边关,歼我边氓。
汔可小休,亦人之情。
傥得少暇,修其政刑。
毋宁玩愒,以纵鲸吞。
维是四端,急甚救焚。
天何言哉,警戒谆谆。
仁爱之心,与父母均。
皇帝曰咨,尔公尔卿。
其左右我,以经以纶。
鼎雉申儆,中兴有殷。
云汉惧灾,王化复行。
维思无邪,负扆有铭。
敢不参倚,日省吾身。
我阙汝规,毋我逢迎。
渊冰虎尾,始终一诚。
神示神考,宁不我听。
百臣司蕝,虔恭骏奔。
跪诵祝册,如帝其聆。
式稽周颂,进戒九阍。
敬之敬之,毋圯于成。
海深岳崇,不废涓尘。
图易于艰,渝险而平。
天锡帝寿,如古大椿。
天祚景运,万亿子孙。
臣虽不敏,知力于文。
泚笔以俟,矢歌维清。
策问(三 淳祐己酉试宗室) 南宋 · 阳枋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八五、《字溪集》卷八
问:神明之胄,国家所恃以维藩维翰也。藩者国之屏,翰者国之干。以文治欤,以武功欤?其城郭封畿以为固,道德藩篱以为卫欤?无事则隐然敌国,有事则恢拓疆宇,始称其任欤?帝胄之教,曰温曰直,曰宽栗曰刚简,其文武兼全之义欤?周家大封同姓,以藩屏王室。姬公内则制礼作乐,以底文明之治,外则三年东征,惩荆膺狄,驱廉践奄,遗大投艰之事,一切以身任之,大勋伟绩,藩欤翰欤?召公膺维翰之寄,述公刘以戒民事,营洛邑以建王业,分陕治功,与周公并称。藩翰之责固如此欤?宣王中兴,平淮命召虎。平王复振,捍艰得文侯。其他城濮战楚,黄池霸吴,皆能敌王所忾。当时公行公族,莫不执干戈以卫社稷,似又专以武功为屏翰者,与周、召同乎否也?汉、唐之际,更生以经著,元王以诗显,献王大雅,东平为善,殆类《关雎》《麟趾》之应,于藩翰其有合乎?淮南小山入湘累之阃,刘向《大传》推天人之应。至若朱虚、刘贾之注措,仅寥寥之星辰,于藩翰亦有同乎?李贺腾声于高轩,李白驰誉于大鹏,鲠亮宏远,仅称勉石,藩王室者谁欤?《五色》一赋,词华彪蔚,日影八砖,誉闻萧爽,其功略著闻者孝恭、道宗而已,彻疆土者谁欤?葛藟所以庇根本也,汉宗室类多增辉王度,岂诗书自有安强之势欤?藩屏所以护堂奥也,唐宗室工于黼黻河汉,岂词章中存翊卫之功欤?季世璿源,事不如古。或谓今昔异时,文武殊致,各有任其责者,诚然欤?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社稷宗庙之寄,要当重在此而不在彼也。恭惟国朝教养宗英,注意属籍,所以为深根固本计者,至矣尽矣。秉钧之任,远媲宗周,而建大勋、辟国势者,犹仰周、召而慨慕焉。廷魁之彦,高掩汉唐,而为世豪英、为宗室标的者,每于景元子孙河间、江夏而遐想焉。岂削平戡定所以护根本,而宁静无为亦所以充实其气脉欤?夫文章当效《常武》之什,而勿徒光燄之万丈;功业当如《江汉》之咏,而勿但神游于八表。储情月露,属意蜂蝶,策勋于春草萋萋等句,所谓整簪裳而援溺,锵珩瑀而救斗,非今日国家所望于宗英也。今江汉之波未澄,则宗子维城,方宵旰于召虎之来铺;淮楚之氛尚恶,则大宗维翰,正侧席于晋文之夙驾。子玉请战,谁为横击之公族?东郊不开,谁为惟征之伯禽?河汉浏天一之清,必有滴大空而洗甲兵者。诸君考古验今,各言其志,以副有司之精择。
郭孝子祠堂记 南宋 · 吴子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六四、《赤城集》卷九、光绪《黄岩县志》卷九
自唐末入五代,兵刃沸海,县臣乘君,夷暴夏盗,名字蜂起,士一身而事数姓,恬弗恤也。斯时也,天地几易位,人之类几覆灭矣。我太祖皇帝奋英略,削僭叛,至我太宗皇帝而天下平。于是宋兴三十载,诏诸道采孝行者以闻,而黄岩郭孝子与被旌奖焉。呜呼,可谓知本矣!无四端无以为人,无五常无以为国。四端以仁统,而孝仁之本也;五常以君臣立,而父子君臣之本也。今夫理杳微,一动一静而成气;气蒙密,一感一应而成形。有视有听,有作有止,有好有恶,有戴有履,是孰使之然哉?视听而能有则,作止而能有常,戴履而能有仪,是孰使之然哉?凡皆父母所以遗我也。况于达天人之奥,体道德之全,岂子之能,能之者父母也。故子之身,父母之身也。爱其身,遗其父母,是不爱其身者也。不爱其身者,缪善恶之分,矇逆顺之辨,紊高下之伦,于仁何有,于君臣何有!故五代之乱坐此。我宋所以续民命,旌奖此而已。呜呼,可谓知本矣!夫此吾心也,吾性也,心谓之本心,性谓之常性,岂以旌奖而存,以不旌奖而止也!然而必旌奖者君上,无待旌奖者人子。郭氏自被旌奖以来,二百五十馀年矣,今孝子之祠仅存,而门圮台毁,长吏过不问。七世孙孝廉、孝溥、孝荣、孝恭,自出力崇饬门台而葺祠宇。予同年友李君从,其里人也,为请记。夫长吏过不问而孙与里人任其责,此岂有所待者哉!葺祠宇,承其祖被旌奖之至行,崇门台,表先朝旌奖其祖之盛典,孝也,亦忠也。人谓孝廉兄弟知有祖,李君知有母,用充其本心常性,而并知有君矣。虽然,先朝旌奖之,长吏对扬钦奉之可也,过不问不可也。余故记此,为无待旌奖者劝,又以为必旌奖者劝焉。孝子名琮,事具国史,修撰杜公记之详矣,兹不著。
唐贞观凌烟阁功臣记 宋 · 唐士耻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六、《灵岩集》卷四
唐太宗文皇帝以济安之姿,承开创之运,文绥武服,万方同轨,爰命治功之成,虽曰图维自我一人,而叶济左右,抑群臣是赖。纂承之始,首定封户,帝心若慊,以为未足,载维绘事省貌,表揭曾宇,用彰殊烈,永垂不朽,诚弗可缓。越贞观建号之十有七年二月二十八日戊申,诞发明诏,图功臣于凌烟阁,真帝王盛节也。明主报功之义,期诏罔极,拔尤取颖,审象垂名,与日咸新,以劝以厉,盛世一辙。汉宣中兴,麒麟画象,光武系隆,云台袭美,再都四百,帝业用昌。矧维太宗,聪明刚决,叶赞神尧,果、密、德充,以次剪灭。中区既宁,灵旗四指,突厥、高昌,相继俘荡。冠带诗书,配天轶海,纪纲制度,鼎鼎近古,俗易刑措,庶几泰和,固已高轶七制而上追三王矣。创业守文,策力咸备,伟绩殊勋,掀揭一时,乌可循默无报?爰命丹青,具纪形貌,致之禁严,日庸临观。想其冠绅剑佩,鳞次栉比,立朝之正色,在师之严貌,暨暨济济,鹰扬山立,虽千百载之下俨然在目,风行化洽,人思勉旃。追思魏徵,登观赋诗,委重李绩,别图自序,始终著名,遣使特祭。开元润色,曹霸承恩,瞻望崇缔,感想云龙,茂恩隆渥,有加弗替,佐命勋劳,益用不泯。太宗亲赞一卷,见于《艺文志》别集之目,刘氏旧史载玄龄之赞曰「当官励节,奉上忘身」,岂即太宗之文耶?王氏注杜甫《丹青引》复曰亲序,岂序赞并见一时耶?《唐历》、《唐统记》悉谓世南出自特宠,意者博雅领袖,获与是列耶?吕温赞引以为象二十四气,若汉将上应列宿者,果当时之意耶?旧史又载孔颖达明年图形,岂其后复有继登者耶?考之《六典》,凌烟在宫城之内,李庾赋西都,谓缔阁图形,荣号凌烟,则斯宇创建。殆亦我朝博雅之士,总录金石,考之孝恭、志元两碑,曰「图形戢武」,岂揭名前后不同耶?厥后圣历侍臣加之赞述,子仪、光弼下逮希逸,肩摩登兹,贞元宠诏,刻石勋门,遂良等二十七人见于《会要》,晟等三十六人,上亲为赞,见于李翱所述柏良器之碑。大中二年七月己巳,续所未图,前遗后承,光明灵长,亶其盛哉!无忌《太宗实录》、柳芳《唐历》、陈岳《统纪》,皆二十四人,始于无忌,终于秦琼,具列名位;《会要》无靖、士廉,然亦曰二十四人矣。《秦琼传》虽无士廉,末叙永徽所祭乃居第二,吕温历赞二十二人,而亮君集以罪斥,吴竞《贞观政要》与夫阎立本所图数皆与《实录》合,然二十四人当已。谨记。
赵孟传特授华文阁直学士沿海制置使知庆元府诰 南宋 · 王应麟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九五、《四明文献集》卷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敕:朕申儆豫防,畴咨良牧。师保世祚表海,聿怀宗老之遗芳;孝恭尹兹东郊,迪简庭闻之令望。我有明命,贲于价藩。具官某质厚而器闳,心醇而才裕。以仁者勇协赞去凶之谋,为同姓卿独坚守节之志。若昔理祖,眷尔前人。京兆懋弹压之功,司徒敷宽和之教,绣游乡国,阃制沧溟。迨今甘棠之馀思,复见裳华之趾美。尹神皋而曳履,既振家声;即里社以分弓,俾践先职。隮舜阁之邃直,耀汉绶之荣观,轶袁州再世之光,迈安阳奕叶之盛。水犀之师,尔其练习;佩犊之民,尔其镇绥。元帅说礼乐诗书,无忝象贤之助;州里行忠信笃敬,遹观报政之成。可。
祭济王文 南宋 · 王应麟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四、《四明文献集》卷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皇帝遣具位王应麟致祭于皇伯祖、故少保、保静镇潼军节度使、济王、赠太师尚书令、追封镇昭肃王之墓。惟我理祖,因心则友,则友惟兄。惟王令德孝恭,为宋泰伯。权臣专政,追蹙王于淮南之冤,九原郁愤,踰五十载。理宗笃叙天伦,哀念不忘,端平更化,亟命复爵。维继绝崇赠之典,以待后人。度考践阼,首攽追复之诏。肆予冲人,继志有恪。今逆虏犯顺,国步孔棘,氛祲迫于霅川,夙夜兢兢,思所以回上天悔祸之意,用仰成祖宗厚睦之心。赠王师垣端揆,进封大国,锡以令谥,命大宗正选宗属为王后,赐田万亩,俾奉烝尝。仍戒有司,修崇王墓。英魂如在,歆我恤章,默相阴祐,亟殄丑虏,扶持宗社,保乂生民。祖宗在天,实宠嘉之,王之春秋享祀,亦永永无斁。
妄诉田业判 宋 · 胡颖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一八、《名公书判清明集》卷四
词讼之兴,初非美事,荒废本业,破坏家财,胥吏诛求,卒徒斥辱,道涂奔走,犴狱拘囚。与宗族讼,则伤宗族之恩;与乡党讼,则损乡党之谊。幸而获胜,所损已多;不幸而输,虽悔何及。故必须果抱冤抑,或贫而为富所兼,或弱而为强所害,或愚而为智所败,横逆之来,逼人已甚,不容不一鸣其不平,如此而后与之为讼,则曲不在我矣。今刘纬自是姓刘,乃出而为龚家论诉田地,可谓事不干己。想其平日在乡,专以健讼为能事。今事在赦前,固难追断,然若不少加惩治,将无以为奸狡者之戒。从轻决竹篦十下。刘良臣押下佥厅,唤龚孝恭供对。佥厅所拟,反覆曲折,凡千百言,龚孝恭之虚妄,已灼然可见,纵是有理,亦不应隔百馀年而始有词,况理曲乎!户婚之法,不断则词不绝,龚孝恭杖八十,刘良臣照契管业。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其七 君陈(惟尔令德孝恭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命汝尹兹东郊敬哉) 宋末元初 · 林同
五言绝句 押词韵第一部
为尔有令德,存心孝且恭。
推之施有政,往矣尹兹东。
东川迎养图诗十章 明 · 杨士奇
四言诗
东川遂养也君子仕为东川守有禄迎养其父母而乐因以示化其民也
东川之漘,栾栾柏松。
君子于行,其乐融融。(一章)
栾栾柏松,东川之漘。
君子于行,其从彬彬。(二章)
首之皤皤,仪之襜襜。
君子有父,聿来自南。(三章)
峨峨翟冠,兰充其祎。
君子有母,自南偕来。(四章)
君子拜稽,言笑嘻嘻。
父母圣仁,不我遐遗。(五章)
维父与母,眉寿而康。
维兄与弟,左右扶将。(六章)
行其野矣,有桑有麻。
入其邑矣,有弦有歌。(七章)
奕奕高堂,式燕以嬉。
匪直孝恭,其施孔宜。(八章)
凡厥庶民,各有所生。
孰时观之,弗感而兴。(九章)
懿是孝德,有肇有循。
肆庸作歌,以告厥民。(十章)
寿朱君立则夫妇初度 明 · 李昌祺
押词韵第一部
蟠桃树在瑶池东,树上之实丹砂浓。
雷霆守卫云雾封,有得食者升太空。
朱家令子学泮宫,祝亲寿考感上穹。
帝敕金母并木公,两枚下赐嘉孝恭。
清宵坠向高堂中,明晨捧献媪与翁。
味才入口肠已充,白发返黑增颜红。
耳聪目明肌肉丰,循环花甲无终穷,万八千岁方孩童。
武当山瑞应祥光 明 · 王洪
押词韵第六部
武当灵山自古闻,七十二峰郁璘珣。
磅礴厚土出雨云,中有至人古圣神。
先天道合太始真,宰制万灵握玄钧。
阴阳阖辟造化根,赤虬蜿蜒龟伏蹲。
二气姤醇郁氤氲,手提三尺时下巡。
披发坐乘玉麒麟,宣帝正命福下民。
玄功阴翊我圣君,奋张天威振吾军。
霆舂飙击雷鼓震,电车闪烁朱两轮。
玄纛下指缨缤纷,荡除群邪廓昏氛。
圣心乾乾笃灵勋,眷彼玄构久乃湮。
大而新之敕贡臣,上酬考妣罔极恩。
下祈民康岁丰殷,群工讴歌挥斧斤。
万姓骏奔夕与昕,嘉禾杉桧梗楠椿。
代山开云凿翠珉,珠楼绀宫煜然新。
璇题丹甍薄苍旻,夜半下见扶桑暾。
人心允和神悦欣,天祥地祯聿来臻。
圆光煌煌□轮囷,瑞彩五色分成文。
玉虹盘旋间赤璊,通明天开手可扪。
黍珠忽见云中身,大袍脩裾俨垂绅。
二仙后从帔霞纹,四仙旁侍肃有伦。
节旄幡幢杂玄纁,大旗错落罗北辰。
灵辉四垂烛九垠,万象晰耀熙阳春。
下民具瞻咸所亲,抃舞颂呼维至尊。
孝恭祖宗肃明禋,升中享帝恪以寅。
神降之福志愈勤,从兹庆禧益蕃纯。
日星顺轨雨露均,来牟溢野粟满囷。
率宇宙为唐虞人,上帝永观德是敦,亿万斯年镇乾坤。
崖州冯咏训导孝恭堂 明 · 王佐(汝学)
押词韵第十一部
萱草晚色净,荆树含春荣。
美人朝暮间,怡怡自适情。
美人者谁子,冯氏有母兄。
母老八十馀,鹤发酡颜赪。
兄年虽未衰,华发见星星。
向我诉衷曲,启口悲欢并。
父早弃禄养,母悲风木声。
母在不为孤,禄薄心亦平。
有弟四五人,溘先兄凋零。
向来鸿雁群,今唯双影征。
念此摧肝肠,胡不竭我诚。
上堂奉甘旨,洞属如捧盈。
母喜心则乐,母忧心则惊。
拊育询饥寒(育,诗选作“背”。
),常恐兄不宁。
少壮能几时,安得常相仍。
君子重菽水,诗人吟鹡鸰。
寤寐思古人,心切力不胜。
所以构此堂,而以孝恭名。
我闻美人言,双泪下沾膺。
手持孝恭卷,如获双瑶琼(获,诗选作“护”。)。
应制。次匪懈堂四十八咏韵(匪懈堂曾有此诗。成庙命文臣和进。按:仅存四十七首) 其十 墙头红杏 明 · 蔡寿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懒斋集卷之二
或红或白几千枝,正是春光欲半时。
微雨也宜开烂熳,狂风且莫落纷披。
宋玉墙边窥素女,孝恭籍里看红儿。
迩来自得风流伴,好是频倾金屈卮。
送书状官黄敬甫(孝恭)赴燕 明 · 李瀣
七言律诗 押咸韵 出处:温溪先生逸稿卷之一
上国今颁日南至,明堂朝觐万邦咸。
南宫暂辍郎官署,北阙兼持御史衔。
落日离筵添别恨,西风归路透凉衫。
赠行惭愧无长物,珍重深情只此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