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赠郑侍郎二首 其二 宋 · 吕本中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
几时不过西禅寺,直自初秋到晚秋。
闻道主人怜我病,天寒酒(黄本、四库本作犹)未送新篘(以上《东莱先生诗集》卷一八)。
送瑞印上人归福州 宋 · 吕本中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
不须布袜与行缠,参得诸方五味禅。
散尽白云见明月,虚空只是水中天(以上《东莱先生诗集》卷一九)。
近体诗二十韵寄秉之 宋 · 吕本中
五言排律 押先韵
忆昔春将暮,分携桂岭边。
落花依断陇,飞絮满长川。
风急吹残雨,云开放晓天。
山光如欲动,草木不胜妍。
沽酒□(四库本作遥)村市,停骖近郭田。
临行思款曲,已别更流连。
治邑烦游刃,编氓荷息肩。
高牙久藏巧,笃行众推贤。
屡辱银钩贶,频更玉律迁。
故乡迷薮泽,回梦渺云烟。
漂泊遥相望,穷愁秪自怜。
爱闲身益懒,多病气仍孱。
故国因人问,新年底事传。
政(四库本作祇)应升斗恋,聊结簿书缘。
诸老方推毂,乘时好著鞭。
提撕起憔悴,腾踏动蜿蜒。
袖有平戎策,囊无封禅篇。
功名期万里,富贵属丁(四库本作千)年。
范蠡中(四库本作终)兴越,田单卒破燕。
异时归捆载,乞我买邻钱(以上《东莱先生诗外》卷一 按:四库本缺原卷一○,诗以此卷补入)。
夜作呈诸公 宋 · 吕本中
押词韵第八部 创作地点:安徽省宿州市
风江舞暮帆,野树(原校:一作远)散归鸟。
寒灯上壁角,疏星缀林杪。
归来静无事,独坐搜默藁。
放笔有新功,无人与倾倒。
不知新恨多,但觉旧愁少。
石鼎倚残炉,茶烟看清袅。
明朝寻酒钱,折简唤诸老(以上《东莱先生诗集》卷一)。
十一月五日与才仲弟相别于白沙东门之外怅然久之不能自释乃知谢安石作恶之语不为过也因成八诗奉寄可见别后气味亦可并示京洛间亲旧也 其八 宋 · 吕本中
押尤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
锻以百鍊刚,淬以万里流。
闭门待彊敌,忽见天地秋。
以石投水中,万岁终不浮。
堂堂倚松老,于今忘百忧(以上《东莱先生诗集》卷三)。
雪夜(政和六年 黄汝嘉《东莱先生诗集》外集卷二题作丙申正月四日大雪简府中诸公) 宋 · 吕本中
押词韵第十八部
曹州城南三日雪,半夜疾风吹石裂。
先生睡美唤不闻,不信(黄本作觉)衾裯冷如铁。
病妻索火少声韵,稚子哦诗应歌节。
残书向人老可爱,旧剑空(黄本作虽)在磨先缺。
未能去寻泉石伴,未用(黄本作岂恨)深藏狐兔穴。
新正已过今几日,岁事懒复从人说。
长江略无千里梦,故人动有十年别。
相逢(黄本作从)一笑又艰阻,所向端(黄本作坚)坐成痴绝。
城中诸公不相弃,时有妙句扶衰拙。
颇知晴意在明日,泥深不怕车轮(黄本作轴,四库本作辖)折。
便当脱帽过君家,共放南窗看新(黄本作挂西看明)月。
一杯冻酒君莫(黄本作勿)辞,预借炎天洗烦热。
首夏二首 其二 宋 · 吕本中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
空庭下疏箔,乐此树荫美。
鸟声相续来,百种皆可喜。
日长少文字,俗事不到耳。
开窗略须夜,月露欣㳽㳽。
颇念闲居乐,感叹投笔起。
吾家老清源(自注:家姑先封清源君。),爱我入(原校:一作深)骨髓。
还家治场圃,唤我共料理。
会同江海去,更欲附船尾。
平生跨款段,不敢废鞭箠。
谁云马中龙,一日有万里。
卜邻吾所知,江晁老兄弟(以上《东莱先生诗集》卷七)。
本中将为海陵之行念当复与子之作别意殊愦愦偶得两诗上呈并告送与壮舆叔用也 其一 宋 · 吕本中
押阳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斯人如玉雪,可爱不可忘。
助以濯沧海,亦复閟馀光。
今兹困尘土,更伴众翼翔。
时来唤我语,共此一榻凉。
风雨来颊舌,冰霜清肺肠。
我老渐窘束,公才方颉颃。
春秋有体制,子盖能文章。
要当纂微言,不以近故妨。
粲然东园花,不登葵藿场。
本中将为海陵之行念当复与子之作别意殊愦愦偶得两诗上呈并告送与壮舆叔用也 其二 宋 · 吕本中
押词韵第七部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老仆倦日长,羸马困道远。
东行数日间,尚欲一再款。
我能喻子意,子亦识我懒。
追怀十年游,仅得一笑莞。
时能煮汤饼,更复下茗碗。
晁郎本京邑,刘子盖楚产。
江山两秀异,与子日在眼。
南风动归兴,感慨毛发短。
相寻倘有日,岁月亦未晚。
海陵夜作 宋 · 吕本中
创作地点:江苏省泰州市
夜长夜长天复霜,海陵城中今夜长。
夜长夜长冬向晚(原作:一作天向暖),寒阶无人看月满(原校:一作海陵城中今夜短)。
路长(原校:一作遥)家远来信稀,水阔山深归梦短(原校:一作断)。
堂上书生头已白,朔方健儿十年客。
想渠当此夜长时,抚剑虽长酒杯窄。
明妃爱惜汉宫衣,乌孙公主终不归。
戚姬去视鸿鹄举,更为君王作楚舞。
当此夜长谁送迎,此月还(原校:一作亦)如今夜明。
夜长夜短公莫厌,寒即重裘热须簟。
夜长夜短公莫忧,多忧多厌公白头(以上《东莱先生诗集》卷八)。
本中将为江浙之行念当与梦贶远别感叹伤怀因成长句奉呈 宋 · 吕本中
押词韵第十七部 创作地点:福建省福州市
客行已无聊,况此忧虑集。
颓然念远役,未见勇可习。
虚庭觉气润,远视萤火湿。
故人不我厌,踏雨相劳揖。
朝餐共饥饱,夜语同坐立。
问我去此邦,何用如此急。
干戈与瘴疠,未见可出入。
何殊知二五,而不知有十。
俛首谢勤意,此非愚所及。
天涯重离别,所至方嶪岌。
感怀平生旧,忍效儿女泣。
风沙蔽中原,道路满荆棘。
世事古则然,临分莫于邑。
会稽石道叟教授南剑兵火抢攘之馀兴治郡学尺椽片瓦皆其所自经营也未期月而学成远近赖之又祠前辈贤者以风励多士使游其间者望之而心化由是而入尧舜之道不难也古之教者盖多术矣五帝宪三王有乞言宪贤于乞言也道叟知之矣吕本中为作诗叙本末云 宋 · 吕本中
押词韵第十八部 创作地点:福建省福州市
圣远道则微,世久学欲绝。
区区续微言,未易胜邪说。
石侯东南秀,睹此心欲折。
分教南剑州,意在补亡缺。
欻令兵火后,复见俎豆设。
庙貌甚尊严,上下有区别。
先生默无语,风化动闽粤。
斯文自明白,如仰见日月。
坐令穿凿误,不待汤沃雪。
不知旁祠谁,今代古豪杰。
孰能与之齐,共此岁寒节。
入门日在望,未返意已竭。
由来正心术,不在费颊舌。
乃知薰陶功,自与闻见别。
曾鲁颜不愚,亦岂有优劣。
此理倘可求,万古同一辙(自注:前辈,谓陈了翁也。)。
简范信中 宋 · 吕本中
创作地点:福建省福州市
诗人例穷君不然,画堂绣户罗婵娟。
当时乘醉出三峡,至今妙句留西川。
底事新来多退缩,梅花满眼看未熟。
便期载酒约来冬,似要恶诗相抵触。
晓来寒凛似中原,君忍闭门清昼眠。
我病犹能相追逐,知君心期终不俗。
但携二妙唤诸公,一醉落花吾亦足(以上《东莱先生诗集》卷一四)。
赠了老 宋 · 吕本中
创作地点:浙江省
前年见公沧海上,法会堂堂万骑将。
今年见公浙河东,犹是当时旧老翁。
送行更有天童老,骐骥齐驱猎霜草。
野狐射干胆欲破,不但独喷群马倒。
我衰且病百念绝,便得从公不为早。
忘情遁迹亦未是,言与不言俱一扫。
世人扰扰不归家,公行问渠有何好(以上《东莱先生诗集》卷一五)。
谢人送酒 宋 · 吕本中
押词韵第十一部
他乡逢故人,已觉意气盛。
得君双榼酒,起我终日病。
清如两龚洁,气出徐邈圣。
乃知无功乡,欲往有捷径。
一杯我已足,不必待历聘。
扁舟下东阳,此计或未定。
尚欲寻旧盟,短拙恐未称。
先生肯降临,时扫一室净(以上《东莱先生诗集》卷一六)。
吴傅朋游丝书 宋 · 吕本中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
君不见往时文学顾八分,中郎之后典型存。
又不见先朝文惠书堆墨,大榜浓云照南北。
未似只今上饶守,静写游丝不停手。
非烟非云断复续,缓步徐行不拘束。
断崖一落千丈滑,远望笔行如一发。
鬼神竭力觑不见,铁矿消亡网(黄本作钢)作线。
线舞飞扬不自由,纵横自在胜银钩。
知君此意非安排,妙处不从笔下来。
心疑形释万事去,信手却立无纤埃。
满堂回头莫见猜,我自悟此忘胸怀。
操舟相马在事外,颜氏识此由心斋。
如君下笔少有意,锦绣宁不误剪裁。
君惟无心故若此,秋毫自可缠风雷。
钟王敛手谢不敏,长史怀素惭衰颓。
病夫睹此心目开,向来穷愁安在哉(以上《东莱先生诗集》卷二○)。
别才仲 宋 · 吕本中
忆子丱角时,单衣小襦褂。
见我不能拜,笑语多自误。
初看读孝经,旋即绝文字。
先姑谓我言,尔曹颇相似。
悠悠二十年,历历眼中事。
江河坐乖隔,清□谩佳句。
堂堂曾定州,许尔天下士。
自尔忧患多,颇复慰漂寓。
故人薄□肠,子犹披情素。
胸次磈礧尽,皆是济世具。
从来人中英,俗子眼中刺。
子行多邅回,无与此曹遇(按:此首后原有《再用前韵寄璧公》一首,已见卷二三。今删。)。
按:以上《东莱先生诗外集》卷三
谷隐堂(《永乐大典》注:《上饶志》:故尚书郎东莱吕丕问季升所居也。丕问在中原时,其居名谷隐,后以榜自随。及居玉山县之西,亦以是名其堂。其犹子居仁舍人尝为赋诗云。) 宋 · 吕本中
汝州城南二十里,栖亩山前足山水。
老人中开谷隐堂,草屋疏檐对山起。
南横秀岭石官道,想像此堂容此老。
堂前茂林浮春烟,堂后池溏多白莲。
前池红莲开更早,正与茂林相对好。
开轩看莲看不足,远望少室如碧玉。
碧玉如屏掩此堂,老人与世已相忘。
胡马扬尘不容驻,万里奔波失归路。
客舟不顾生事窘,所至有堂名谷隐。
大榜灰飞小榜存,至今长在对衡门。
涧上丈人肯已冷(自注:陈恬字叔易,号涧上丈人。谷隐大榜小榜,皆陈所书。),中原旧事空销魂。
老人本是山中客,四海为家无住宅。
家人清坐已忘贫,何曾更问堂宽窄(明《永乐大典》卷七二三九)。
句 其六 宋 · 吕本中
老大多材,十年坚坐(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四三 《宋元学案》:中书舍人吕公居仁知公(按即刘勉之)之深,尝以小诗问讯,有句云云。)。
与曾吉甫论诗第二帖 宋 · 吕本中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九七、《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九、《竹庄诗话》卷一
诗卷熟读,深慰寂寞。蒙问加勤,尤见乐善之切,不独为诗贺也。其间大概皆好,然以本中观之,治择工夫已胜,而波澜尚未阔,欲波澜之阔去,须于规摹令大,涵养吾气而后可。规摹既大,波澜自阔,少加治择,功已倍于古矣。试取东坡黄州已后诗,如《种松》、《医眼》之类,及杜子美歌行及长韵近体诗看,便可见。若未如此,而事治择,恐易就而难远也。退之云:「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则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长短与声之高下皆宜」。如此,则知所以为文矣。曹子建《七哀》诗之类,宏大深远,非复作诗者所能及,此盖未始有意于言语之间也。近世江西之学者,虽左规右矩,不遗馀力,而往往不知出此,故百尺竿头,不能更进一步,亦失山谷之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