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诚斋 南宋 · 陈渊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四、《默堂集》卷二○
余尝问所以为道之方于龟山杨先生先生曰:「《大学》之书,圣学之门庭也,是可读而求之」。
余退而学焉。
观其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其本在于诚吾意而已。
其说简而尽,其理直而周,其用要而博,虽不敢疑,而未知其必可行也。
已而质之先生先生曰:「是固然」。
又辱教之,曰:「《中庸》之书,大道之渊源也。
是可读而知之」。
余又退而学焉。
至其论至诚不息,其极至于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则作而叹曰:「呜呼盛哉!
诚若此,天下国家其不足为也已」。
又从而考之,则天之所以高明,地之所以博厚,山岳之所以峙,江海之所以流,莫不以此。
盖尝收视反听,一尘之虑不萌于胸中,表里洞然,机心自息。
既自以为知之矣,又以谓:其致之也不凝,则其居之也必不安;
其养之也不熟,则其发之也必不粹。
斯道也,其可须臾离哉?
以其不可违也,而莫之违之,故吾诚尝存焉。
盖古之圣贤,未有释此而能至者,以余之不肖,幸与知之。
而数年之间,汩没于奔走,曾不得少暇,以休涤其心而坐进乎此,此余之所以久而不入于道也。
大观元年先生官于馀杭
夏四月,余自亲侧复来,因即县宇之东旧屋数椽,治为讲习之所,揭其榜曰「存诚斋」,盖有志乎力行其所知也。
自今而往,凡吾饮食起居、出处语默之际,必常见其所谓诚者,了然于吾心,然后出之,庶几日进于君子,而不为小人之归也。
则命名之意,可无愧矣。
既以自矢,且为之铭以自省。
铭曰:
天地之道,为物不贰。
君子养心,致一而已。
喜怒哀乐,未发其几。
意必固我,绝之于微。
正当此时,寂然不动。
有物感之,全体即用。
是之谓一,匪一无诚。
一日至焉,天下归仁。
我观圣贤,异域殊世。
惟是之存,若合符契。
敬以为宅,忠恕其门。
自我譬之,推而及人。
惟我与物,初无二体。
各私其私,则有彼己。
私智磨尽,成性浑然。
无物非我,其天守全。
天理所在,如镜如像。
有来斯应,不与俱往。
又如月影,散落万川
定相不分,处处皆圆。
相彼世儒,内外不一。
不胜其私,机变横出。
孰知至人,动莫非真。
饮食起居,诚无不形。
我作此斋,大可容膝。
宴坐其间,虚而不迫。
回光内照,隐几无言。
气专神凝,息调而渊。
表里俱融,焉有所倚。
或纷乎前,行以无事。
古人远矣,斯道莫传。
以铭存诚,其庶几焉。
杨廷秀秘监张魏公配享议 宋 · 史浩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一四、《鄮峰真隐漫录》卷三六
予观此书,敷叙条畅,有作者关键。
世方宝其文章,予独取其节概。
古人于知己,漆身吞炭
后世往往不然,纵未弯弓下石,其不面誉背毁者几希。
孟子语智之于贤者,必归之命也。
忠献张公亡久矣,今日忽有一国士报者,可谓凤鸣朝阳。
夫张之知杨,不过吹嘘奖进,犹报之如许,使国家而用斯人,肯负吾君乎?
此予所以重其节概也。
予平生受无垢先生张公之知,至今寝饭不忘,然犹未知报所。
因有感于斯文,故书。
诚斋 南宋 · 李石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六八、《方舟集》卷一四、《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八四
子思子诚明,似二事为圣贤入道深浅之候,学者岂可躐至!
如人饮食,量口腹所受,有不可强,而诚之浅深见矣。
令狐大受以「名斋,景浚卿为之记,资人李石作铭曰:
彼孰为物?
执抟形似。
彼孰为
于身则是。
夫岂不知,是有四体。
一指不伸,隐忧厥中。
是中有,执抟则空。
彼空非物,守以吾躬。
躬之所基,忠信孝友。
人且有疑,日用引久。
岂无水旱,曰岁其有。
父母师保,倚为辍作。
试归此斋,举束高阁
敛之毫芒,散之山岳。
何必读书,以身为学。
思诚堂铭 南宋 · 李石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六八、《方舟集》卷一四
学子勾龙复成作诚斋,求铭。
惧其汰也,敬为益一字,曰「思诚」。
其铭曰:
以指指空,空本未立。
说空向人,信指所及。
吾性如空,空中有诚。
引性说诚,如指空名。
水之方诸,火之阳燧。
本诸日月,空则不匮。
尔盍不思,诚厥有因。
思以自导,渺乎尔身。
马则思驰,鸿则思射。
谁无父兄,贻我一室。
圣门幽深,性天之师。
为弟为子,渊冰其思。
祖云翼思诚斋 南宋 · 高登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六○
天真无营,具于有生。
如水之清,如鉴之明。
人伪无分,丧厥所存。
如水之浑,如鉴之昏。
性天物理,以此揆彼。
微风不起,纤尘不止。
水澄鉴静,乃臻泰定。
由睿作圣,与天地并(《高东溪集》卷下。)
无:四库本作「既」。
何子应 其二 南宋 · 王十朋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肮脏宜三黜(原作出,据四库本改),飘零到九疑
忠膺黄屋眷,音遇紫岩(自注:公以张魏公荐,被召。)
共理符频绾,明刑节屡持。
青天万里蜀,无复话归期。
宋 · 向滈
人情甚似吴江冷,世路真如蜀道难(去妻复回)
元佚名《湖海新闻夷坚续志》前集卷一 《湖海新闻》:丰之才调极高,贫窘则甚,有句云云。诚斋杨少监奇之。
朱丞相渡江遭变录 南宋 · 汪应辰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七八、《文定集》卷一一
建炎三年三月一日中书侍郎朱胜非尚书右仆射
五日苗傅刘正彦叛,尊皇帝为太上皇帝皇子即皇帝位,隆祐太后同听政,制除庆远承宣使御营使司都统制正彦渭州观察使副之。
六日,赦书上太上皇帝徽号,曰「睿圣仁孝皇帝」,大赦天下,常赦所不原者咸赦除之。
属官张渠、马柔吉王世修并为直龙图阁王钧甫为右文殿修撰
十日改元明受,其诏曰:「稽日月有临之义,合天人合受之公」。
御史中丞郑瑴言:「近日朝廷差除行遣,多出正彦之意。
二人出入都堂,殆无虚日,外议喧然。
若上下共由此道,国家兴丧未可知也,乞严赐戒敕」。
礼部侍郎张浚纠合义兵于平江签书枢密院事吕颐浩江宁以兵来会。
十二日,百官始朝睿圣宫。
十三日,诏召吕赴阙,除张礼部尚书正彦节度使
吕、张皆不受命,诏责张散官郴州安置,张又不受命。
吕、张等移檄讨逆。
二十三日诏,「访闻有侍从掌兵之官,不晓授受本末,不计社稷安危,轻易以惑人心,迁延而违诏命」。
盖指张也。
已而吕、张皆奏乞复辟。
二十四日,诏降睿圣皇帝为皇太弟、天下兵马都元帅康王,皇帝为皇太侄,监国
二十五日郑瑴留百官班,乞全台上殿,乃召郑瑴殿中侍御史廷秀同对。
二人力争其不可,又至都堂争之,遂寝前诏。
四月一日,复辟。
三日,义兵至临平正彦遣兵拒战,大败,乃遁。
于是诏赐郑瑴曰:「顷者逆徒作难,将臣扇凶,胁制朝廷,行其私意,大臣俛首,惟其所为。
卿适在中司,义行正色,不为室家之计,屡陈社稷之言。
虽文武协规,外有勤王之举;
而忠义奋发,亦由守节之臣。
迨兹还政之初,特有枢机之授」。
今观朱丞相《渡江遭变录》,其秘谋奇计,固多世人所不知者,然其间大节目往往不见。
又六日赦书上徽号,曰「睿圣仁孝皇帝」,今但云上幸别宫,继有旨称「睿圣太上皇帝」。
然则赦书谁所定?
所谓有旨者,旨安所自出哉?
改元明受,乃三月十日,而以为十八日。
又十二日百官始朝睿圣宫,今但于幸别宫之下,云宰执百官皆从侍卫如仪而已。
张丞相所上表,其略云:「当今外难未宁,内寇窃起,正人主忧劳自任、马上求治之时。
太母以柔静之身,皇帝以幼冲之质,端居深处,责任臣寮,万一强敌侵凌,不肯悔祸,则贰百年宗庙社稷之基,拱手而遂亡矣。
臣愚不避万死,伏愿太母陛下、皇帝陛下特轸宸虑,祈请睿圣,念祖宗委托之重,思二帝属望之勤,不惮勤劳,亲总要务,居形胜之地,求自治之计,抑去徽名,用柔敌国。
然后太母陛下、皇帝陛下监国于中,抚定江右。
如此则于国家大计似为得之。
如以臣言为然,乞行下省司,令率文武百寮祈请施行」。
贴黄云:「臣伏睹睿圣皇帝春秋方鼎盛,而遽尔退避,恐天下四方闻之,不无疑惑。
万一恐生他事。
更乞睿断,详酌施行」。
今《渡江遭变录》但云张乞主上贬损位号、柔服敌情而已。
既改抑去徽名为贬损位号,又表中其他要切之语皆不载。
盖所谓徽名者,乃是时所上「睿圣仁孝皇帝」之名,其与位号不同矣,而差误疏略如此,果何意耶?
贼徒凶焰而冯康国以布衣单骑冒险入城,说谕傅等。
其死生未可知,乃谓遣康国者,欲成就一官爵耳。
张丞相散官郴州安置,而止云罢礼部侍郎
谓檄书到,反正事已成,然二十四日诏乃云云如此,何也?
临平之战,而以为未尝战斗;
勤王檄云「天下共诛之」,而谓「事若至此,虽诛何益」?
又因说再贬汪、黄二相,而谓「张丞相黄潜善所知,且黄虽误国,岂不容其知人?
况是时为执政者,其与黄同乎异乎」?
窃谓遭变反正事之,细微曲折固不一,然其本末大槩,则有不可掩者。
是以摭其事实备论之,庶几是非有考焉。
其二 宋 · 刘应时
烛与梅花共过冬,淡月故移疏影去宋杨万里诚斋集》卷八三《颐庵诗集序》)
诚斋问卜 宋 · 唐人鉴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闻爇炉香要决疑,不疑何用卜蓍龟。
圣人自有韦编在,进退存亡岂不知明姚炳弘治永州府志》卷四。《永州府志》:唐人鉴字德明,好学善属文。诚斋始至即与纳交。一日诚斋假炉焚香以问卜,人鉴以小诗送之云云。)
满江红 寿杨殿撰 宋 · 无名氏
 押词韵第十二部
蓓蕾江梅,正好是、小春时候。
螺浦下、乾坤间气,山川钟秀。
作起风流今几代,诚斋心印亲传授
更修名、大节与谁同,韩山斗

修月斧,擎天手。
鸿敛翼,云归岫。
有庄园陶径,滋松茂。
只恐东山真事业,更应西洛登耆旧。
有年年、宣劝到鳌扉,黄封酒。
夜卧舟中闻有唱山歌者倚其声作二首 其二 宋 · 王道父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种田不收一年事,取妇不著一生贫。
风吹白日漫山去,老却郎时懊杀人。
按:宋杨万里诚斋集》卷三五《和道父山歌》题下附
宋 · 刘浚
 押愿韵
不用茱萸子细看,管取明年各强健(重阳)
按:《诚斋集》卷一一四《诗话》
集句(按:清顾嗣立《诗林韶濩选》收本诗十绝,并有跋语:“入安南,以官事未了,绝不作诗。清明日感事,因集句成十绝,奉呈贡父尚书,并示世子及大夫。篇篇见寒食。”而十绝中基本与寒食无关,且贡父如为刘攽,与所集诗时代亦不相应,跋语当系伪托。) 其二十三 宋 · 闻人祥正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清晓妆成寒食韦庄,芙蓉深院斗秋千杨诚斋
君王未起珠帘捲花蕊夫人,房里围棋懒自眠韩偓
其八 南宋 · 王从
 押阳韵
临春惨不舒,盖国空自香(幽兰)
按:以上宋杨万里诚斋集》卷八三《三近斋馀录序》引
南溪 南宋 · 杨辅世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碧玉寒塘莹不流,红蕖影里立沙鸥。
便当不作南溪看,当得西湖十里秋宋杨万里诚斋诗话》)
其二 南宋 · 陈从古
 押元韵
半夜打篷风雨恶,平明已失系船痕(《诚斋集》卷七八《陈晞颜诗集序》引)
无为鳌亭分韵得山字 南宋 · 李流谦
 押词韵第七部
岱嵩拆裂沧溟翻,惊魂去干呼复还。
故人劝我勉自宽,圣贵扬名惩毁残。
十生导师超物先,誓言一拜蠲冤烦。
晓暾破霁山云搴,匹马弄袖风翩翩。
解鞍投寺日几砖,蔬宜我诗肠酸。
危亭飞出峰之巅,阇黎慇勤劝跻攀。
我饱闻之意欣然,两脚酸涩怯不前。
清景一失矢纵弦,藜杖到手勿作难。
万杉夹径穿蜿蜒,坦如康庄驾轻軿。
山鬼作意发天悭,似求清诗藻幽妍。
凭栏寸目摄大千,万里碧玉围青天。
远树如发山如拳,孤鸿灭没昏苍烟。
九关上羾须臾还,以气为马不用鞭。
冠鳌榜亭固寓言,亦恐蓬峤神作迁。
云旗往往来飞仙,切勿投饵忧崩骞。
壮哉古邑雄两川,眇然下瞰乃尔孱。
可怜居人蚁纷阗,扰扰膏火日夜煎。
强弱角斗触与蛮,岂知共住一指端。
凭谁与此旷荡观,定当泚颡赪厥颜。
向来学道窥微玄,妙谛与世殊越燕。
空生大觉海一涓,而况此境空所缘。
摩尼流光照八埏,试将此理攻坚顽。
客言有句子未参,一杯满酌浇青山。
武陵春 德茂乃翁生朝作 南宋 · 李流谦
 押词韵第一部
晓日帘栊初破睡,宝鸭宿薰浓。
笑指图中鹤发翁。
仙骨宛然同。

万里郎官遥上寿,五马茜衫红。
待插华貂酒满钟。
仍是黑头公
章孝称荆南都官计用章郎中邛州人庆历中延安,与范雍论西事,忤意,窜雷州文正范公抗章雪其愆,乃还。孝称即其孙也) 宋 · 史尧弼
 押阳韵
峨岷西南横,盘石含灵光。
有蓄不得发,澒洞难卷藏。
泄为万夫豪,联翩郁相望。
缅怀嘉祐初,赫赫都官郎
蓍龟抱先识,虎豹披其章
幕府西陲开,挟策驱酋羌。
喑哑竟莫吐,反被按剑防。
青天徒昭昭,万里自投荒。
直气终凛冽,身仆心难僵。
高平徒,奏疏排未央。
忠义一朝振,朱鸟吞光芒。
还知百岁后,生此雏凤凰。
粲粲五色羽,欲下虞廷翔。
先民重世德,君子思不忘。
祝君期无忝,追攀轶飞扬。
会使坤南隅,气象还苍茫。